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集錦14篇)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集錦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集錦14篇)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敲門方法。

2、幫組幼兒理解故事,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3、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習慣。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教具:大門、圖片一套(城堡背景圖,不同動態的人物四個)、禮儀的音樂。

2、學具:郵遞冒、有低包、信。

活動過程

1、舞蹈“禮儀主題歌”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用禮儀的方式與幼兒打招呼,問早。

(2)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跳禮儀舞蹈。

2、出示門,請幼兒表演他們是怎樣敲門的。(3———5個幼兒)這樣的敲門方式對不對呢?(引起幼兒的思考和討論)

3、出示圖片,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並提問。

(1)故事中有幾個人去敲了神奇的門?

(1)大兒子是怎樣敲的?他敲開了嗎?

(2)二兒子是怎樣敲的?他敲開了嗎?

(3)誰敲開了神奇的門?她是怎麼敲的?學學看。

4、出示禮儀《敲門》的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敲門方式。敲門時身微傾用食指輕擊聲一二三有節奏立門側靜等候

5、學會了正確的敲門,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是送信郵遞員”

(1)教師講解示範遊戲的玩法:一幼兒當郵遞員,一幼兒當主人,郵遞員敲門,主人問:誰呀、“我是送信的郵遞員,”主人開門,兩人遞接物品。

(2)帶領幼兒玩遊戲,鞏固正確的敲門姿勢。

活動反思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教育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教育。幼兒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啓蒙時期,禮儀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本學期我們幼兒園開設了禮儀教育特色教學的實踐活動。對於禮儀教育,我們一直沒有系統的教學模式,只有在平時活動中零散的.教育。最近,爲了更好的辦出特色,園長在網上購買了關於禮儀教育的一套教材。一共六冊,內容非常系統全面,而且都是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故事、遊戲的形式,引導孩子學習禮儀。這麼好的教材,我準備結合本班實際情況,把禮儀文化貫穿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進行教育。

對幼兒的禮儀教育是長期的培養過程,教師的說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將禮儀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並隨時關注幼兒,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我會和家長共同攜手、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從小受到良好的禮儀教育。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係,學習列出算式。

2、複習5的組成,並知道41、32及前後位置互換都等於5。

3、進一步認識理解、=號的含義。

4、在活動中,體驗遊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副,動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15數字,加、減、等號各一個。

3、學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複習5的組成

幼兒人手一份卡片,教師引導一起共同複習5的組成。

(二)學習5的加法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背景圖,以小動物一起玩遊戲的情節進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遊戲,後來跑來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動物?(5只)

2、師生一起共同遊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會跟着老師一起來玩遊戲。媽媽昨天買回4個蘋果,爸爸又帶回1個蘋果,那麼家裏一共就有5個蘋果了。幼兒一邊聽老師講述,一邊擺卡片。

3、啓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遊戲中所講的事情,並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1)41=54表示什麼?(4表示媽媽買回的4個蘋果)

1表示什麼?(1表示爸爸帶回的.1個蘋果)

表示什麼?(媽媽和爸爸的蘋果合起來)

(2)啓發幼兒再用一道算是表示這個遊戲。

14=5(集體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較兩道算式,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41=5和14=5,位置換過來了,但是得數是一樣的。

(三)幼兒操作,並做記錄。

幼兒根據老師說的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並用作業本把算式寫下來。

活動評價:

請幼兒相互把算式讀一讀,體驗遊戲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3

一、主題的來源:

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是炙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孩子們可有着不同的感受。對小朋友來說,夏天,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激凌的時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裏玩水消暑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知了在樹上唱着動聽的歌。因此,我們設計了《快樂夏日》這一主題,和幼兒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夏天的天籟之音,瞭解夏天並激發愛夏天的'情感,充分享受夏天的特別時光。

二、主題教育目標的預設

1、情感目標:通過親身感受,瞭解夏天並激發愛夏天的情感。

2、態度目標:通過遊戲、手工操作,使幼兒在快活中獲得知識。

3、能力目標:學會怎樣避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知識目標:瞭解夏天到來時生活中的變化。

5、技能目標:懂得夏季外出及高溫時的自我保護技能。

活動一:夏令營活動目標:

1、瞭解夏天的季節特徵。

2、掌握夏天防暑的小常識。

3、感受夏天的美好。

活動準備:做好夏令營準備,如帶好水壺、太陽帽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活動興趣,明確外出的活動內容和要求。

2、引導幼兒觀察夏天的各種事物,並以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3、夏令營過程中掌握並運用防暑防曬常識。

4、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夏天的天籟之音,感受夏天的美好。

5、活動結束,舉行"我眼中的夏天"座談會。

活動二:故事《快樂的夏天》

活動目標:

1、掌握故事內容。

2、瞭解夏天常見的動植物

3、體驗故事所表現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活動準備: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1、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2、說說故事中的角色及主要內容3、知道夏天常見的動植物。

4、幼兒拿紙偶講述故事。

5、討論:蟋蟀在夏天感受到的快樂合資既有什麼不一樣。

6、說說自己的快樂夏天,並畫下來。

活動三:手工:荷花活動目標:

1、瞭解荷花的生長過程。

2、能利用彩泥進行製作。

3、萌發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觀賞荷花;彩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1、回憶觀察過的荷花是什麼樣的。

2、觀看荷花圖,介紹荷花生長過程。

3、談話:荷葉是什麼樣的及荷花的顏色和花瓣形狀。

4、討論:如何製作荷花。

5、開始製作,引導幼兒將花瓣呈現立體感。

6、作品展示,大家互評。

活動四:常識:昆蟲樂園

活動目標:

1、瞭解夏季不同昆蟲的特點。

2、能說出夏季昆蟲的名稱及生活習性。

3、萌發對夏日的喜愛。

活動準備:各種昆蟲及標本、掛圖。

活動過程:

1、討論:夏天都有哪些昆蟲?

2、觀看電腦資料,瞭解夏季昆蟲的種類及特點。

3、總結昆蟲的特點,並能進行區別。

4、繪畫:《夏天的昆蟲》。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已能簡單的瞭解和區分各種食物,但如今的食物種類玲琅滿目,花樣繁多,這也容易給孩子們造成許多誤區,所以我在主題活動中設計了《食物四兄弟》和《幫食物找媽媽》以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食物的分類及來源;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主要來自食物,但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挑食、偏食,所以在主題活動《小小營養專家》、《三兄弟治病》、《我喜歡的食物》中,讓幼兒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克服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在區角活動中,投放各種材料讓幼兒通過不同的形式瞭解和掌握不同食物的特徵及種類。在生活活動中,進一步糾正幼兒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在戶外活動中,在學習拍、拋接球,踢靜止球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球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綜合運動技能。

本週活動目標:

1、 知道人體需要各種營養,這些營養主要來自食物。瞭解食物可以分成四類。

2、 分析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並有意識克服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

3、 收集和整理資料,並能進行統計。根據掌握的知識,分析食譜,增進進食的自覺性。

4、 學習4的相鄰數,理解數羣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使幼兒進一步掌握數序。

5、 在學習拍、拋接球,踢靜止球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球的多種玩法,發展綜合運動技能。

活動內容:

活動一:共同生活《食物四兄弟》

 活動目標:

1、 知道人體需要各種營養,這些營養主要來自食物。

2、 瞭解食物可以分成四類。

活動準備:各種食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出示各種食物的圖片,請幼兒說出食物的名稱。

2、 介紹食物的分類:五穀類、肉類、蔬菜水果類、奶類。

3、 幼兒分組,嘗試將食物的圖片送回家:如麥子送到五穀類,荔枝送到蔬菜水果類等。

4、 請幼兒畫出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5、 按照四類,幼兒將畫的畫貼到黑板上。並統計那類食物最多。

小結:人體需要各種營養,這些營養主要來自食物。

活動二:體驗表達《我喜歡的食物》

活動目標:

1、 說出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

2、 有意識克服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小卡片、筆。

 活動過程:

1、 以遊戲形式請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幼兒圍成圓圈,教師指定一個幼兒說:“我喜歡吃——”,然後這個幼兒再指一個幼兒說:“我喜歡吃——”,以此類推。

2、 每個人都將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列舉出來,並按食物四大類分類。

3、 分析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都有哪些,屬於四大類中的哪一類,還缺少什麼。自己不愛吃的食物有哪些,說出簡單理由。

4、 小結:讓幼兒懂得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要吃各種食物,不挑食,愛吃的食物不應暴食暴飲,從小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就像我們大班的楊旗,每天早上爸爸送她上幼兒園都要走十多裏的山路,每天兩個來回需要的不僅是體力還有毅力以及對孩子的愛,有一天我無意中問道:“楊旗,你是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楊旗竟然說喜歡媽媽,不喜歡爸爸,驚訝的同時我在思考: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於是我就想滲透了一些關於爸爸的活動,引導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瞭解爸爸的工作,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敬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2、認知目標:幼兒萌發瞭解不同行業的願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能力目標:願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經驗準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瞭解爸爸的職業。

物質準備:爸爸的照片

課件準備:mp3《我的好爸爸》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爲他們唱支歌吧(提前做好安排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剛纔大家唱到世上只有媽媽好,其實爸爸好不好?你喜不喜歡他?

二、介紹自己的爸爸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麼?”

2、拿出爸爸的照片,引導幼兒在小組內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指名幾個幼兒向大家介紹爸爸。(可以是爸爸的名字、年齡、工作、愛好、外貌或者性格等等.在孩子介紹完畢後要鼓勵說的清楚的孩子,注意培養孩子聽說能力)。

三、瞭解爸爸的工作

1、剛纔有不少孩子介紹了爸爸的工作,下面我看看我們班有哪些孩子的爸爸在外務工。瞭解一下他們在外都幹什麼工作。如果有在煤窯挖煤的爸爸,可以展示一塊黑煤給孩子看看,想想爸爸每天都和這黑漆漆的煤炭打交道髒不累不?我聽有個叫小胖的孩子說:爸爸總是在外面打工也不管我,有時他給我打電話我都不想理他。你們認爲小胖這樣說對不對?爲什麼?

2、介紹幾位特殊家庭的爸爸(吳自政、李鑫這倆孩子只有爸爸沒有媽媽,他們日常既當爹又當媽,真是不容易,希望他們倆能多多的體諒爸爸,做一個乖孩子。)

四、激發情感

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爲爸爸做過什麼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爲爸爸做些什麼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也可以給在外打工的爸爸打電話等)。

五、延伸活動:

學唱歌曲《好爸爸壞爸爸》。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智慧成長:

1、瞭解夏天的 主要季節特徵。

2、瞭解防暑驅熱的常用辦法及夏季生活衛生要求,學習照顧自己。

3、學習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多種特徵。

集體成長:

1、在體能遊戲中增進動作的靈敏度,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與初步的競爭意識。

情感成長:

1、體驗表演、造型活動的樂趣。

2、學習勞動的人們不怕熱、不怕苦,勇於克服困難。

審美成長:

1、採用多種形式表現夏季的常見景物及對夏季的感受。

2、感受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能隨着音樂節奏做動作。

社會成長:

1、能與同伴合作設計並印畫太陽傘,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

2、積極參與活動,與同伴共同討論遊戲規則。

創造性成長:

1、大膽嘗試用色彩、線條、符號等表達自己"熱"的感受。大膽嘗試運用抽象的表達手法。

環境創設:

活動室環境創設:

1、將幼兒合作設計印畫的太陽傘展示到活動室牆面上。

2、佈置幾幅冷暖色繪畫作品供幼兒欣賞。

3、發動家長與幼兒一起運用多種材料如紙板、皺紙、布條等製作拖鞋並在活動室內進行展示,也可作爲角色遊戲的材料。

心理環境創設:

1、爲幼兒營造一個師生融洽和同伴友愛的氛圍,積極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講述自己的想法。

2、經常播放輕鬆、優美的音樂,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

活動安排:

1、夏天真熱(健康、藝術)夏天的雷雨(科學、藝術)水上花園(語言、藝術)美麗的太陽傘(藝術)不怕熱的人們做好各項防暑降溫工作,確保幼兒將抗度夏。

2、衛生拍手歌(健康、語言、科學)拖鞋(語言、社會、科學)夏天裏的動物(語言、社會、科學)做買賣(語言、社會、科學)蓮蓬和藕(語言、科學)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養成良好 的生活衛生習慣。戶外活動儘可能選在涼蔭下或非太陽直曬的場地上進行。

3、冰淇淋(語言、藝術)有趣的西瓜(健康、語言、科學)大草帽(語言、社會)夏裝舞會(科學、藝術)開心在夏天(語言、社會、藝術)

4、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使幼兒瞭解並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暑驅熱的辦法。

遊戲:能幹的.小腳生成課程家園配合:

1、請家長配合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減少夏季常見病的發生。

2、 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帶孩子參加嬉水、週末度假等有益的活動,增強孩子的體質,開闊孩子視野。

3、帶孩子參觀一次附近的蔬菜水果市場。

4、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種拖鞋帶到幼兒園來。

5、引導孩子平時注意觀察在炎熱的夏季仍從事戶外作業的人們及勞動。

6、鼓勵孩子採用多種方式向鄰居、親戚朋友瞭解夏天裏一些動物的情況。 帶着孩子去西湖觀賞荷花、荷葉。

總結:在夏季裏,我瞭解了更多的蔬菜及水果,並且還知道各種蔬菜及水果都有什麼養生的療效,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懂得了如何保護自己皮膚不在太陽光下曝曬,並且還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我要將自己知道的小知識與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7

主題

解析這一階段,孩子們的心情特別激動,他們即將離開幼兒園,他們既有對幼兒園對老師、阿姨、同伴的不捨,又有對小學這個地方的好奇與憧憬,三年的朝夕相處構成了人生初始最動人的畫面。因此,我們在大班的最後一個階段設計了"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們對小學能有所瞭解,學做一名出色的"小學生"。本主題將從幼兒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和自身發展需要出發,選擇有利於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內容,讓幼兒感受自己漸漸長大了,即將要成爲一名小學生啦;同時積極發現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知道做小學生還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我們應幫助孩子做好準備,順利渡過這一轉折,爲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主題目標分析

1.熟悉、瞭解如何愛護和正確地使用學習用品。

2.逐步習慣獨立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用品。

3.初步瞭解小學生的學習和活動,嚮往當個小學生。

4.模擬小學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5.體會我們已經長大,並以愉快的心情迎接畢業。

主題環境創設

1.主題牆 "我和書包做朋友""我眼中的小學"。

2.各種小學生的圖片與圖書及學習、生活照片。

3.將書包等文具帶到幼兒園來體驗上學的樂趣。

4.收集各種名片、紀念冊及製作的材料,並瞭解一些有關的知識。

5.在平時記錄一些同伴的電話。

6.準備畢業典禮的節目。

社區與家庭資源

1.給幼兒準備一隻書包、文具盒、鉛筆、尺等文具用品。

2.向幼兒介紹一些小學生的生活及行爲準則,讓幼兒有心理上的準備。

3.按時讓幼兒睡覺、起牀,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4.教幼兒寫自己的名字、地址、電話號碼,爲些畢業紀念冊作準備。

5.在帶孩子報名時,參觀一下將要學習的校園。

主題反思

隨着畢業典禮的結束,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老師、朋友在幼兒園中留下了最美好的照片後,我們的主題活動也結束了。

本次主題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爲主,情感爲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捨、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家長的參與也是我們作爲成人蔘與者心靈受到了孩子們的觸動,萌發了想要爲孩子留住幼年回憶的想法。

第一階段--走近小學,我們組織幼兒參觀了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境、操場、實驗室等場景,並通過小學教師的見面、解疑,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適應小學生活的無安全感,通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瞭解,逐漸萌發了我想上小學的崇敬、興奮的心理。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爲幼兒提供了一系列小學的.材料、背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歌曲、畫面等等爲幼兒做了入學前的心理適應工作。

第二階段--離園時刻,隨着上小學的興奮漸淡,離園的憂傷逐漸提升,對幼兒園的不捨:滑梯、操場、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麼的依戀;對老師的笑容、聲音、親切,都是那麼的難以忘懷;對朋友的嬉戲、玩笑、生活,都是那麼的難捨難分,孩子們開始從對小學的模擬到一次次認真地模擬幼兒園的生活,他們想要把幼兒園深深的刻在腦海,作爲幼時最美好的回憶。這時的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盡力得想要爲孩子們做點什麼。帶着對孩子們的不捨,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活動,都是以情感、友誼、親情爲主線的,家長們更是積極參與,給孩子們準備了離園小禮物、拍照、攝像,通過多樣的方式爲孩子留住這一切的美好。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8

活動思路: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誕生,五個福娃可愛的形象很快的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爲了讓孩子更加深入瞭解福娃 、瞭解奧運,我設計了《福娃迎奧運》這一課,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也讓幼兒知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我們全中國人民期待以久值得驕傲、自豪的事情,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爲中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感到驕傲、自豪。

2、認知目標:認識福娃、瞭解福娃的來源以及與五環的對應關係。

3、能力目標:感受奧運氣氛,激發幼兒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福娃迎奧運》。

2、福娃頭飾人手一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活動主要分四個環節 :首先出示奧運五環旗圖片認識五環,談話引出奧運吉祥物。第二個環節是,運用多媒體認識五個可愛的福娃,瞭解它們的特徵和創作來源。接着玩一個多媒體互動遊戲“福娃找家”,瞭解福娃與五環的對應關係,同時也加深對五個福娃的認識和分辨。第三個環節是感受奧運氣氛:我是小小運動員。教師帶領幼兒在輕鬆、優美的音樂中模仿各類體育比賽項目的動作,培養幼兒熱愛運動的興趣。第四個環節是,爲奧運會做宣傳。教師變魔術,變出許多福娃,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福娃帶在頭上,學習宣傳口號邀請人們到北京做客、參觀遊玩。

教學反思

《福娃迎奧運》這個整個活動達到了預先設計的'主要目標:孩子們認識了福娃,瞭解了奧運的相關知識,也培養了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整個活動的氣氛比較活躍,過程比較完整,幼兒的參與性很高,其中也有不足的地方。

活動第二個環節認識福娃可以先讓幼兒欣賞一遍五個福娃,第二次再次欣賞時邊提問邊看,這樣幼兒對五個福娃的印象瞭解更深一些。最後一個環節福娃爲奧運做宣傳,可以把相同的福娃分成一組,手裏拿着旗幟去做宣傳,這樣讓幼兒更進一步瞭解、分辨五個福娃。

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整個活動的閃光點,福娃爲奧運做宣傳呼應了福娃迎奧運這一主題,幼兒的情緒高漲、非常開心的融入遊戲之中,讓幼兒在學習中游戲、在遊戲中學習,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誠實是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中人人必須具備的起碼的品格。要讓誠實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風氣,必須從孩子抓起。在孩子心中播一顆誠實的種子,要讓這種子開花、結果。還要靠老師、家長去精心的培育。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我們人人都做孩子的榜樣。我們的孩子像一棵棵小樹苗正茁壯成長着。他們需要愛的陽光。給孩子一個愛的世界,誠實的世界。願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幸福的人生!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瞭解生活中哪些是誠實的行爲,並願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知道誠實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質之一。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1、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歌曲嗎?那就和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吧!(課件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誠實》)你從這首兒歌中,知道了什麼?這首兒歌的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誠實》(課件出示:歌曲名《好孩子要誠實》)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誠實的花朵》。看看圖中的小亮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二、學文明理

1、播放課件,仔細觀察,說一說圖上講了一件什麼事?(課件逐幅出示)指名說圖意。討論交流:小亮爲什麼會緊張?

2、(課件出示:小亮可以這樣做嗎?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呢?)討論交流。

小百科:誠實:真實表達主體所擁有信息的行爲(指好的.一方面),也就是行爲忠於良善的心。“誠實”是褒義詞,用於讚美一個人的好品質,它具有“善”的特質,它不等同於準確傳達客觀事實這樣的意思。比如一個如實交代自己行兇過程的罪犯,我們不會用誠實來稱讚他,而一個爲保護無辜的人被迫說謊的人,我們也不能用不誠實來責備他。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10

耳朵上的綠星星

【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趣,引出故事。(師)小朋友好!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會是誰呢?“身子真靈巧,穿件灰皮襖,尾巴當棉被,樹上睡大覺。”(松鼠)幼兒猜出後,出示小松鼠畫面。“嗨!大家好,我是小松鼠,今天晚上,森林裏要舉行一個音樂會,我要到臺上表演唱歌,請小朋友快幫我想想,怎樣打扮才最漂亮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各種打扮的方法。(引導幼兒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爲小松鼠出主意,對積極發言與有創意的孩子進行鼓勵與肯定。)小朋友想的辦法可真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松鼠是怎麼做的?

(二)結合課件,分段講述故事,邊講邊議,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從開始至……小松鼠沒有摘小草,走開了後提問:

(1)小松鼠來到花園裏想怎樣打扮自己?

(2)小松鼠想用小草編一頂帽子,它摘小草了嗎?小草是怎麼說的?

(3)請幼兒學一學小松鼠美滋滋的樣子。

2、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接着繼續播放故事至……一定也很美。

(1)小松鼠又看到一朵紅紅的玫瑰花,它想怎麼打扮自己?請幼兒一起做一做塗紅嘴脣的動作

(2)紅紅的玫瑰花真漂亮,你覺得小松鼠會摘嗎?爲什麼?

(3)誰來說說玫瑰花會怎麼說?

3、在幼兒猜測的基礎上繼續播放故事至……又走開了。

(1)小草、玫瑰花是怎樣說的?

(2)小松鼠爲什麼不摘花草,用小草和玫瑰花來打扮自己?

(3)“小松鼠懂得愛護小草、小花,小朋友喜不喜歡它呢?”

(4)小松鼠愛護花草,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一起給它送顆愛心好嗎?(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做動作邊利用課件畫面展示效果)小朋友喜歡小松鼠,許多小動物也非常喜歡它,看,誰又來了

4、繼續播放故事至……悄悄地跟着小松鼠。

(1)這件事被誰看到了?誰知道螢火蟲有什麼本領?

(2)請幼兒站起來邊做相應動作邊學說故事對話。

(3)引導幼兒思考“螢火蟲會幫助小松鼠嗎?怎麼幫呢?”鼓勵幼兒對故事的結尾進行大膽地猜測。在幼兒自由講述的基礎上,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觀察,故事最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奇特的事情?

5、繼續播放故事至……故事結尾。

(1)小松鼠去參加音樂會了嗎?

(2)當小松鼠輕盈地跳上舞臺時,爲什麼所有的觀衆都驚呆了?

(3)小松鼠耳朵上的綠星是從哪兒來的.呢?

(三)再次觀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小松鼠變漂亮了嗎?是誰幫助它的?

(2)同伴間互相幫助真開心呀!如果你是螢火蟲你會怎樣讓小松鼠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與想象)

(四)經驗拓展活動,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幼兒用螢火蟲貼紙自由爲小松鼠打扮,並說說自己的創意,比如把螢火蟲變成了:項鍊、手錶、蝴蝶結等等最後把所有作品展示在森林背景圖上,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你是怎麼打扮小松鼠的?”【活動延伸】

1、在發現區與同伴一起了解螢火蟲發光的祕密。

2、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愛的角色進行表演。【設計意圖】《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拓展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爲,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耳朵聽聽樂》

教師:老師

一、領域:科學

二、活動內容:耳朵聽聽樂

三、活動目標:

1、感知耳朵的作用,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喜歡玩聽覺遊戲,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四、活動重點:感知耳朵的作用。

五、活動難點: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六、活動準備:小鏡子、耳朵圖片、錄音機等

七、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麼?導入主題。

2、觀察圖片,認識耳朵及作用。讓幼兒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

3、遊戲:《你的耳朵在那裏?》每人一個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圖片,進一步觀察耳朵。

(2)幼兒討論:

1、耳朵的外型,觀察發現每個人的耳朵都不一樣。怎樣保護耳朵。

2、每個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幫我們聽到許多聲音。

3、我們要保護好耳朵,不要讓耳朵受傷;不要往耳洞裏塞小物品,不能對着小朋友的耳朵大聲吼叫等等。

4、遊戲:《聽聽說說》繼續感知耳朵的用途,通過遊戲分辨出各種聲音。

5、活動結束。

愛耳健康小知識

保護耳朵小常識

第一,不要經常掏耳朵,我們的耳道有很強的自潔能力哦,不需要特殊地去清理它,過度清理會造成耳道損傷,可能會產生耳道炎等耳道的感染,因此,我們要避免不必要地掏耳,也不能往耳朵裏塞東西。

第二,要好好保護聽力,聽力的影響主要跟噪聲接觸有關,所以我們要遠離噪音和爆炸現場,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在班級裏也不要大喊大叫,尤其不能對着小朋友的耳朵大聲吼叫。A第三,避免耳朵進水,在游泳、洗澡、洗頭時,要注意不要讓耳朵進水,進水後容易引起耳朵發言。第四,不要捏緊鼻子用力擤鼻涕,正確的擤鼻涕方法:用手壓住一側的鼻孔,輕輕用力向外呼氣,另一側鼻孔的鼻涕便會擤出來,用同樣的方法再擤對側。或者用紙巾放在雙側鼻孔的下方,不壓住鼻孔,輕輕用力從鼻孔向外呼氣,將鼻涕擤在手絹裏。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11

活動意圖:

幼兒們不僅對水充滿了好奇,玩水更是他們的興趣,水也是他們遊戲的天然材料。本主題將通過"找找水在哪裏"、"看看水會怎麼變"、"說說水能怎麼用"等子主題活動展開,讓幼兒知道水的三態、水的特徵以及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讓幼兒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了解水的合理利用,知道水是怎樣受到污染的,以及水對各種生物的.危害等,從而樹立愛護水源及節約用水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有關水的遊戲活動,能夠大膽地探索水的奧祕,勇於發現並解決問題。

2、感知水的特點,瞭解有關水的變化、水的本領,知道水給人類帶來的便利。

3、對有關水的體育運動有一定的認識,並且基本瞭解它們的遊戲規則,知道參與一些體育鍛煉有助於身體健康。

4、認識各種圖形,能夠初步按事物一定特徵進行分類,並能學會記錄。

5、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6、具有良好的聽說能力,能夠用語言、動作以及繪畫表達己對事物的理解和認知。

7、對生活中關於水的事物感興趣,願意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來,體驗到集體活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12

主題目標:

1、感知蘋果的基本特徵。

2、願意參與各個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3、學習分享,與同伴一起體驗分享的快樂。

主題活動內容:

1、兒歌:蘋果味道噴噴香

2、歌曲:大蘋果

3、美術:紅紅的蘋果

4、數學:找朋友

5、音樂遊戲:摘蘋果

活動一:找朋友

主題目標:

1、願意參加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2、能區分顏色、表情,學習配對。

活動準備:

蘋果圖片若干

(不同顏色、不同表情,其中有的2個相同,有的3個相同)《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1、聽《找朋友》音樂引題:玩找朋友的遊戲入坐

2、出示一個紅色蘋果圖片:紅蘋果今天要來找朋友,找一個跟它穿一樣顏色衣服的朋友,大家幫它找一找。請一幼兒在筐中找。(出示綠色的蘋果,再次找)

3、變化找朋友的'要求:如笑的、哭的……再次找朋友。

4、集體活動: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顏色、表情的蘋果卡片掛在身上,請一個幼兒來找和他身上卡片一樣的朋友(朋友可以好幾個)。

5、蘋果朋友回家。(卡片送回筐)

四、評價要求:

1、願意參加遊戲。

2、能區分顏色、表情。

五、特別提示:

鼓勵每一個幼兒積極、大膽地參加遊戲

可以加深蘋果圖片的難度(如蘋果的形狀不同)

活動二:紅紅的蘋果

主題目標:

1、自由塗鴉,體驗塗鴉的樂趣。

2、嘗試用棉籤畫畫。

3、不把顏料弄在身上。

活動準備:

紅色顏料、棉籤若干,沒有顏料的笑臉蘋果輪廓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沒有顏色的蘋果畫一張,引出課題:大蘋果沒穿衣服會感冒的,請大家幫忙給大蘋果穿上衣服。

2、教師示範:用棉籤蘸上顏料在畫好的輪廓畫裏由中間往外畫圓。

3、幼兒作畫:指導幼兒塗色方法,提醒幼兒不把顏料弄在身上。

4、結束活動:把蘋果送給爸爸媽媽。

評價要求:

1、願意用棉籤畫畫。

2、能學習教師的方法來作畫。

特別提示: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準備足夠的輪廓圖。

活動三:蘋果味道噴噴香

主題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字,能連貫地念兒歌。

2、願意和同伴分享蘋果,感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一張(兩個娃娃分蘋果,你一個,我一個,突出娃娃的笑臉),蘋果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題: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呢?請幼兒猜想。

2、教師念兒歌,再次提問:小朋友在幹什麼?

3、出示蘋果,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請幼兒跟念。

4、分享蘋果:邊念兒歌邊分蘋果。

評價要點:

1、能夠說出兒歌的名字。

2、能夠感受分享的快樂。

特別提示:

在分蘋果時可以讓幼兒來分,活動可安排在午點前進行。

活動四:摘蘋果

主題目標:

1、能積極參與戶外遊戲,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2、練習雙腳向上一起跳起。

活動準備:

用報紙做成的蘋果若干、紙做小樹

每人一個布袋、袋鼠頭飾;鮮明而歡快的2拍子節奏的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蘋果,以到樹林裏摘蘋果的情節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做袋鼠媽媽,帶幼兒一起做簡單的準備活動:動動手,動動腳

3、教師摸自己的肚子,再摸幼兒的肚子,告訴幼兒:肚子餓了,我們去摘蘋果吧。

4、教師帶幼兒摘蘋果:聽音樂,雙腳起跳上樹摘蘋果。

5、幼兒“吃”蘋果,遊戲再次進行。

評價要求:

1、願意參加遊戲,遊戲過程中情緒愉快。

2、能完成練習雙腳起跳的動作。

特別提示:

在佈置場地時,應多些果樹,以減少幼兒間的碰撞。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充分想象焰火燃放後的造型,並嘗試用自己掌握的繪畫技能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創意繪本、油畫棒人手一份。

2.煙花的參考圖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回憶觀賞放焰火的情景。

2.組織幼兒討論煙花有哪些顏色和造型,再說說自己以前還看到什麼不同的煙花。激發幼兒作畫的願望。

3.翻開創意繪本,請幼兒想想,小豬和朋友們放的煙花是怎樣的?請幼兒用不同色彩的油畫棒大膽畫出煙花的造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畫出幾種不同造型的焰火。

4.請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5.談話:煙花雖然非常美麗,可是也有一定的.危險。小朋友們在觀賞焰火時要注意哪些呢?(加入安全教育,讓幼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戶外玩體育遊戲:放鞭炮。

遊戲玩法:遊戲開始,大家沿着圓圈,按逆時針方向一個跟隨一個走,邊走邊念兒歌:“過新年,真熱鬧,大家快來放鞭炮。”重複幾遍後,教師說:“點鞭炮了。”

然後原地蹲下,發出“嗤”的聲音,幼兒隨即蹲下發出“嗤”的聲音(表示等待炮響)。教師發出“砰”或“砰砰 ”聲,幼兒發出“砰、啪”聲,並四散跑開,也可以雙腳向上跳或加上拍手動作。教師以“放鞭炮了”爲信號,讓大家又回到圓圈上站好。提醒幼兒四散跑開時不要跑得太遠。

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案 篇14

一、活動目標

能控制聲音的力度變化,用優美是聲音形象地表現“人聲”和“回聲”;能分角色合作表現。

二、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播放這首歌,使幼兒熟悉旋律。

2、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爬山。

1、假日裏,天氣晴朗,我們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師播放音樂,引起幼兒邊聽音樂,邊作各種動作,表現爬山情景。如:背上揹包、擦汗、觀望、休息、喝水等動作。

3、到了山谷大家會作些什麼事,並用動作表示,如:雙手攏成喇叭狀,大聲呼喊。

(二)、回聲真好聽。

1、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說說聽到了些什麼,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欣賞歌曲,引導幼兒聽一聽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聲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樣唱才能讓人一聽就能分出是誰唱的?

4、重點學唱回聲句。引導幼兒學習控制音量,表現回聲由強變弱的過程。

5、山谷回聲很好聽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樣笑的。

(三)、與大山對話。

1、根據歌曲內容,讓幼兒按意願分成兩組,一組扮小朋友,一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樣才能讓幾個人的聲音聽上去像一個人似的?

4、引導扮演小朋友的幼兒配上合適的動作,表演與大山對話時的情景。要求兩組幼兒配合默契,體驗合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