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推薦】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公開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推薦】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小汽車輪子進行滾畫,觀察色彩和花紋的變化。

2.體驗大面積合作作畫的樂趣。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爲每個幼兒準備一輛玩具汽車。

2.紅黃藍水彩顏料若干盤,每組一張大畫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開小汽車進入教室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猜猜看是什麼?

教師出示小汽車,問:你會怎樣玩小汽車呢?

二、引發興趣,教師進行示範演示

1.師:孩子們,快來看呀,老師的汽車會變魔術!

教師把汽車車輪蘸上顏色在白紙上開過,邊開汽車邊念兒歌“小汽車,嘀嘀嘀,開來開去真有趣”。

2.引導幼兒觀察小汽車滾出來的畫。

師:看!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幼兒回答。

3.師:你們想不想讓你的小汽車畫畫?(想)

三、引導幼兒學習滾畫,教師強調滾畫的注意事項

1.請幼兒試着用汽車車輪蘸色滾畫。蘸色時,提醒幼兒要把車輪前後滾動一下,感受色彩交叉重疊的特殊效果。

2.小汽車很累了,讓我們把小汽車送回家,把小汽車放到盆裏。

3.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講一講滾畫的內容,並把作品佈置在活動室的牆上繼續讓幼兒欣賞。

四、活動結束

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做《開小汽車》的遊戲。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喜歡聽故事。

2、學說“白白的牙齒真漂亮”。

活動準備

1、玩具小熊。

2、圖片,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小熊,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玩具小熊的故事可多了,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小熊拔牙》的故事。

2、出示圖片《小熊拔牙》,教師邊指圖片邊講述故事。

――故事裏有誰?他最喜歡吃什麼?後來怎麼辦?

3、講述故事第二遍,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嘟嘟熊笑起來很漂亮,爲什麼?學說:“白白的牙齒真漂亮!”

――後來小熊的牙齒爲什麼會變黑的?

――小熊牙疼時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來學一學。

――小熊拔了牙以後,是怎麼做的?

4、請幼兒當醫生,每人對小熊說一句話。

――讓我們來告訴小熊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牙齒吧。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說話。

小熊拔牙

嘟嘟熊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熊,他個子高高的,身體棒棒的,還長着一口白白的牙齒。大家都說嘟嘟熊笑起來的時候是最漂亮的,因爲白白的牙齒真漂亮!

可是嘟嘟熊非常喜歡吃糖,媽媽給他買了一大包糖果。他每天都要吃許多許多,吃完糖就上牀睡覺。媽媽讓他刷牙,他卻說:“我的牙齒可漂亮,可厲害了,我纔不刷牙呢!”你瞧,他睡覺的時候還吃着糖呢!

就這樣,過了一些日子,嘟嘟熊的牙齒,慢慢地變黑了,上面還有許多小洞洞。多難看呀!嘟嘟熊疼得每天哇哇大哭:“哎喲喲,哎喲喲,我的牙齒好疼呀!”

媽媽只好帶他去找小鹿醫生把有病的牙齒拔掉,拔牙可疼了,嘟嘟熊哭着說:“我下次再也不吃糖了,我一定每天刷牙!”從此以後,嘟嘟熊真的不吃那麼多糖了,而且每天都記得刷牙,後來他又長出了白白的、漂亮的牙齒。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學習用連貫與跳躍的聲音表現歌曲中難過與快樂的不同情緒。

2、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能將動作組合成歌表演。

3、願意做誠實的孩子,知道有錯誤要勇敢承認。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並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好孩子要誠實》

活動建議:

1、出示圖片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教師將歌詞的內容改編成簡短的故事,幫助幼兒熟悉歌曲內容、理解歌詞。故事梗概:有一天,爸爸、媽媽不在家,小明不小心把桌子上的花瓶打碎了。小明心裏想:爸爸、媽媽沒看見,我跟他們說還是不說呢?這時小花貓喵喵叫了,好像在提醒小明呢。小明下決心了,他告訴小貓自己會主動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好孩子。這時,小花貓高興地又對小明喵喵地叫了,好像是在誇小明呢!

2、熟悉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

(1)教師準確地、有感情地範唱歌曲後,指導幼兒有感情地學念歌詞。並運用集體唱、分組唱、接唱歌詞、分角色演唱等形式讓幼兒練習。

(2)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輕柔與跳躍的方法表現兩段歌曲的不同情感。提示幼兒說一說:小朋友把花瓶打碎了,心情怎樣?小花貓看到小朋友打碎花瓶時心情怎樣?可以用怎樣的聲音來唱?(連貫、難過的)小朋友承認錯誤後心情如何?小花貓呢?可以用怎樣的聲音來唱?(跳躍、輕鬆的)

(3)幼兒用領唱、齊唱、分角色演唱的方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嘗試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1)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歌詞自己創編動作。第1段可重點在“小花貓喵喵叫”、“是誰把花瓶打碎”、“爸爸、媽媽不在家”等部分創編貓叫、指花瓶、擺手等動作;第2段可重點在“小花貓你別叫”、“是我把花瓶打碎了”等部分創編擺手等動作。教師及時發現幼兒創編的好的動作,讓大家跟着學,最後集體討論,選出大家滿意的動作,串聯起來,變成歌表演。

(2)引導幼兒與同伴分角色表演唱歌曲,並教育幼兒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教學反思:

今天,我給孩子們組織了一次音樂活動,欣賞歌曲《好孩子要誠實》。主要目標是讓孩子理解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當我出示小花貓的頭飾引出歌曲的名稱時,大部分孩子都說會唱了。也許這首歌曲孩子們很熟悉,因爲有許多兒童歌曲的碟片上都有,於是我就順着孩子的呼聲“那我們就一起來唱吧”。這時有許多孩子都能跟着哼唱。對歌曲的旋律也都很熟悉,只是歌詞唱不清楚。這時我就想讓孩子們除了能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外,還想讓他們學會唱出歌詞。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能區分魚遊、吃食等音樂,並用動作表現。

2、創編不同的魚遊動作。

3、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5、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學習按遊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學會唱此歌曲

1、小魚遊的音樂。

2、場地佈置成小河;魚網一個;小魚和魚媽媽頭飾若干。

3、表示音樂的結構的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導幼兒進入情境中,在歌曲《網小魚》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學做小魚遊。

師:小魚們我們一起游到小河去做遊戲吧!(幼兒聽音樂做小魚遊的動作進活動場地。)師:魚寶寶,你們已經長大了,媽媽知道你們都學會游泳了,我們一起來游泳吧!

師:剛纔媽媽看到有的小魚遊得可好看了,誰願意來表演給大家看?

教師引導幼兒再次聽音樂表演小魚遊,引導幼兒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小魚遊的動作。

二、欣賞樂曲,熟悉樂曲結構。

師:寶寶們遊累了,我們休息一會兒吧!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音樂,好嗎?(教師欣賞整首樂曲一遍。)師:這首音樂有幾段?爲什麼?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聽聽這首音樂有幾段?(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圖譜的提示欣賞音樂,瞭解樂曲有三段。)

三、傾聽音樂,分辨魚遊、吃食、逃跑等音樂,根據音樂做出各種身體動作。

1、教師簡述遊戲清節:這首音樂裏還藏着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說的是:小魚們在河裏悠閒地游來游去,玩得真高興。肚子餓了它們就吃起了小魚蟲,忽然,捕魚人來了,小魚們快快地游回家。"

2、傾聽音樂,區分音樂不同的性質。

師:第幾段是小魚在遊,第幾段是小魚在吃小蟲,第幾段是捕魚人來了,小魚快快地游回家去。(幼兒傾聽音樂)師:誰來告訴大家,音樂的什麼地方是小魚在游泳?爲什麼?什麼地方是小魚在吃蟲?什麼地方又是捕魚人來了?爲什麼?

3、分段欣賞樂曲,引導幼兒隨着音樂做動作。

A、欣賞第一段,瞭解樂曲優美、歡快的特點。

師:這一段是小魚在幹什麼?爲什麼?

幼兒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着音樂的節奏。

B、欣賞第二段音樂,瞭解音樂斷頓的特點。

師:這一段是小魚在幹什麼?爲什麼?我們一起去吃魚蟲吧!肚子餓了,我們一起多吃一點吧!(幼兒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着音樂的節奏。)

C、欣賞第三段,瞭解樂曲緊張、急促的特點。

師:這一段是小魚在幹什麼?爲什麼?聽到很急的音樂,好像發生了什麼事(幼兒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着音樂的節奏。)

4、完整欣賞並做動作,引導幼兒能在位置上根據音樂變化身體動作。

四、完整遊戲,幼兒會根據不同的音樂變換動作。

師:小魚們!我們一起到河裏來做遊戲吧!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進行音樂遊戲,調動幼兒的情緒,快樂的玩遊戲。

A、請一教師扮演捕魚人,師幼共同完整遊戲。提醒幼兒在遊的時候找空的地方,不碰撞同伴。

B、請幼兒扮演捕魚人,再次遊戲。

五、結束遊戲,自由模仿小魚游回家。

《網小魚》活動反思:

第一課時,我以談話啓發的形式教孩子們學會了跟着琴聲唱歌。亮點是啓發孩子們創編各種魚遊的動作。想象力豐富的讓成人無以匹敵,我提煉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動作讓孩子們一起跟着練習。小班孩子的模仿性特強,所以特別提醒他們,跟着音樂表演的時候可以跟老師不一樣哦。逐句創編結束,大家跟着音樂表演的非常投入。

第二課時,我的導入很簡單,直入主題,孩子們從上週第一課時結束就特別期待着遊戲了,我認爲孩子們的注意力已經在我身上,沒有必要無病呻吟,非要做一些課前小遊戲來導入。 我將幾個樂段的主題編成完整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然後將故事裏的一些情節創編動作,爲跟音樂遊戲打下基礎。

樂曲一作爲第一個課時已經學習過,在此只作複習,直接跳過。

樂曲二:大家一起遊戲的動作創編。我啓發孩子們平時是怎麼和好朋友遊戲的,一邊動作啓發,一邊和孩子們一起表演,在最後一拍我創造性的擺個造型,啓發孩子和我擺的不一樣。這在課前是沒有研討到的,純屬臨時發揮。

樂曲三:小魚吃食的動作創編。有的孩子一手在前一手在後,小碎步走動,用前手掌往嘴巴送食物;有的雙手合十,在嘴邊,左右擺動。我將動作提煉,特意強調一拍一下,節奏感很強。

樂曲四:小魚要聽着音樂趕緊回家,捕魚人來捕魚了。告訴孩子們小魚的家就是我們的座位,只有安靜地坐下才算回家了。

因爲之前有看過視頻活動,一切都按部就班,就是最後一個樂段,當老師拿着漂亮的漁網去網魚的時候,很多小魚竟然都不回家,希望自己被漂亮的漁網抓到,甚至有的自投羅網,呵呵,小魚都不跑了就失去趣味性了。

所以我索性就沒用漁網,用自己的胳膊在胸前一圈,不就是漁網嗎?還可以請兩個小朋友面對面手拉手,也是一個漁網啊!其實有時教具還真沒起到該起的作用,反而影響了效果。只要不是太重要的教具,能省的教具還是可以省略的。這樣思路清晰的進行了故事表演,我們再跟音樂進行表演就順利多了。

不足之處:音樂磁帶上有兩遍音樂,我共準備了兩盤磁帶,共四遍音樂。正好孩子們表演四遍不用倒帶。以往錄音機盛行時,我們上音樂課全是自己根據需要錄製幾遍或者錄製需要的樂段。但是自從錄音機被淘汰,我們只能這樣用好多盤磁帶來準備好自己需要的音樂。本應該每個樂段要進行分段欣賞和表演的。但是由於這個原因,我用故事表演代替了這一環節,整個表演效果還是不錯,要是能分段表演,效果應該會更好吧!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5

1 、感官遊戲

感官遊戲是指教師爲幼兒提供實物或自然物作爲遊戲材料,讓幼兒運用眼、耳、鼻、口等各種感官去感知、辨別,理解自然物的屬性和功能的遊戲活動。

一般在幼兒園小班和中班運用較多,需要在一種心平氣和的心境下進行,否則,會因心浮氣躁影響感知的效果。

幼兒園通常在小班會進行一些感官遊戲,如“黑箱”或“摸箱”遊戲就是一種訓練觸覺的遊戲,“氣味瓶”遊戲則可以訓練幼兒的嗅覺。

簡單易行且十分有趣的感知遊戲

(1)視覺遊戲“照相機”

這是一個兩人合作的遊戲。一個人扮演攝影師,另一個人扮演相機。“照相機”要閉上眼睛,等攝影師尋覓到自然自然美景或趣味鏡頭時,就會按住“照相機”的耳朵約3—5秒鐘,“照相機”此刻立即打開快門“睜開眼睛”。在極近的距離內,攝入眼睛的物體就像特寫鏡頭一樣會非常深刻地印入腦海。

(2)、聽覺遊戲“傾聽心跳”

這是體驗樹木的新穎遊戲

樹木的心跳是樹木將大量的樹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枝丫的聲音。

在早春時節,選擇一棵直徑15CM且皮薄的樹來聽它的“心跳”。落葉樹比針葉樹聽得清楚,把聽診器緊緊貼在樹幹上不要動,以免聽到雜音。多試幾個地方,就會找到最佳的“聽點”

落葉樹是指寒冷或乾旱季節到來時,葉同時枯死脫落的樹種;常綠樹是指春、夏季時,新葉發生後老葉才逐漸脫落,終年常綠的樹種。如:國槐、垂柳、法梧、銀杏、水杉。

2、運動性遊戲

運動性遊戲是將科學教育寓於體育活動中的遊戲。

運動性遊戲能充分滿足幼兒好活動的特點,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發展幼兒活潑開朗的個性。這類遊戲適宜在室外進行,活動量較大。

如:捉影子 吹泡泡 玩水 玩沙 堆雪人 蹺蹺板 放風箏 玩風車 打電話

3、分類遊戲

分類是指幼兒根據物體的形狀、顏色、用途、材料等方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區別分類的遊戲。一般在中班和大班運用較多。

例如:“汽車工廠”就是一個分類遊戲,教師出示各種不同的車輛,麪包車、轎車、卡車等,讓幼兒將各種車輛進行分類,排出不同的車隊,說說分隊的理由,並思考其他分隊的方法。

4、競賽遊戲

競賽遊戲是指教師利用科學方面的知識內容,讓幼兒通過知識競賽的形式開展的遊戲。適合在幼兒園中班和大班開展。

例如:教師爲大班舉辦的“動物知識競賽”,讓幼兒以小組或者個人的身份參與遊戲,用搶答的形式來回答問題,答對問題數量最多的幼兒(小組)即爲本次比賽的冠軍。

科學遊戲的指導

(1)注意遊戲的趣味性與活動性

科學教育內容以遊戲的形式出現,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因此在組織幼兒的科學遊戲活動時,教師首先保證遊戲的趣味性。

爲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運用一些道具,如動物的頭飾、臉譜等。此外,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應有變化,隨時給幼兒新鮮感,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保持其參與遊戲的興趣。

設計簡單易行的遊戲規則,並指導幼兒按規則進行遊戲.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維果茨基曾說“規則是遊戲本質的特徵”。只有遵守遊戲的規則,才能開展遊戲。遊戲規則是幼兒順利進行遊戲活動,實現遊戲性愉悅體驗的前提。

因此,在遊戲活動前,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幼兒一起設計並制定簡單易行的遊戲規則,在遊戲過程中,應首先向幼兒說明遊戲規則,並指導、監督幼兒嚴格遵守。

教師應適當參與並積極投入幼兒的遊戲活動中

在幼兒的遊戲活動中,教師不僅是一個組織者,同時也應是一個活動參與者。教師參與幼兒的遊戲活動是對幼兒活動的一種積極肯定,能及時對幼兒提供必要的幫助,使幼兒獲得心理支持,有利於提高幼兒學科學的興趣。

應做好遊戲的評價工作

在遊戲結束時。可以組織幼兒交流一下游戲中自己的所見,所想和自己的發現及內心的感受等,應該爲每個幼兒在遊戲中的出色表現喝彩,如果是團隊集體遊戲,還應感謝大家爲成功的開展遊戲所付出的努力。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6

設計思路:

現代的孩子已處於二十一世紀,他們應該是活潑主動、大膽不怕困設置各種難題,通過角色扮演,一邊發現問題,一邊隨機教育,不但要讓幼兒學會保護的方法,而且要讓幼兒的心靈得到共鳴 ,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瞭解發生各種危險時,所應該採取的措施。

2、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活動準備:

警車(玩具)一輛,用椅子搭成的家,爸爸媽媽的頭飾,壞人的頭飾

活動流程:

遊戲導入--------談談議議---------遊戲鞏固實施要點:

(一)遊戲導入

1、教師創設情景指導語:有一天,有一個陌生人進入了家裏。可是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就只有一個小朋友,該怎麼辦?

指導語:有一天,有個壞人突然闖進了幼兒園,要挾我們,怎麼辦?

2、隨着幼兒的答案,請個別小朋友表演。

(二)談談議議指導語:剛剛這樣子對不對?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

總結:如果有陌生人在敲門,而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們不能開門!

如果壞人闖進幼兒園了,我們要安靜的想想辦法,不能害怕。可以打電話求救,也可以請求別人幫助我們!

(三)遊戲鞏固根據小朋友及老師總結的答案及過程,請小朋友上前表演。

活動建議:

幼兒在談到各種自我保護方法時,可能會說出各種辦法,有的可能是不合理的,教師不必當場反駁,可以根據幼兒的表演,來請小朋友談談。

活動反思:

從那以後,我不再幫幼兒穿衣服,而是限制時間讓他們自己穿,並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幼兒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很強。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找機會鍛鍊他們,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讓他們經受住挫折,也有益於今後的成長。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7

教學目標:

因爲是公開課所以在講課的同時,也應該增添課堂上的趣味性,才能在簡單加減法計算的理解力上帶來很大的提高。

教學準備:

老師可以準備多組卡片,上面全部都是加法和減法的計算,甚至爲了能夠增加難度可以進行加減法混合計算來爲這堂課加分。

教學過程:

1、首先老師可以在黑板上舉出一些簡單加法的計算題,讓學生進行搶答,這對於活躍課堂上的氣氛同時在增添孩子們自信心的問題上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改良。

2、然後老師可以將卡片擺到桌子上,將大班的同學分成四組由第一組開始進行率先答題,此時第四組的學生負責給第一組的學生進行抽題。以此類推確保遊戲公平的進行,答題正確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分的獎勵,答對數量越多自然獲得的分數也就越高。

3、老師在這節課的尾聲部分進行每組分數的相加計算,或者是讓小朋友們自己計算出自己隊伍獲得的成績,對於表現最棒同時也是獲得分數最高的小組,老師可以給予適當文具鉛筆上的獎勵,這樣可以激勵每一位學生在加建競賽的問題上帶來更大的提升和改良。

結束:

簡單加減法競賽活動的有效應用,有利於在準確程度上取得進步和發展。這種趣味性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相信會讓小朋友們對於數學課這門課程以及計算的效率上都得到加強。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8

設計意圖:

“大貓小貓”是小班教材中的一節音樂活動,音樂表現了大貓和小貓這兩個對比鮮明的形象,結構簡單,節奏工整,是一個很有趣的音樂活動。小班的幼兒,在傾聽音樂方面是有一定經驗的,但感受音樂,特別是表現音樂纔剛剛起步,其經驗是缺乏的,音樂節奏的敏感性也不強,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進行了同教材不同教法的嘗試,我們藉助有趣的動物形象,來引導幼兒嘗試通過創編歌曲來創造性地表現音樂,讓孩子在遊戲活動中不但感受到音樂作品優美的旋律,同時,體驗到了作品的有趣和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聲音的輕重和音樂強弱的對比。

2.體驗玩音樂遊戲的快樂。

3.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着節奏律動。

活動準備

1.大貓、小貓的圖片。

2.《大貓小貓》音樂盒帶。

活動過程

1.話題導入。

“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祕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誰呀?”(帶領幼兒學說喵喵喵喵喵。)

2.聽辨兩段音樂。

(1)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聽一聽,是大貓來了還是小貓來了?(教師分別彈奏兩段音樂。)

(2)你是怎麼知道的?大貓的聲音怎麼樣?小貓的聲音又怎麼樣?

(3)我們來學學他們的聲音好嗎?

3.學唱歌曲。

(1)大貓想認識你們,和你們做朋友。大貓先要介紹自己,聽!

“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這是誰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

(2)小貓也想來介紹自己呢!小貓的聲音怎麼樣?

(3)一起學一學大貓和小貓。(視幼兒的學習情況唱2—3遍。)

4.請幼兒分別扮演“大貓”和“小貓”,教師彈前奏,幼兒聽音樂,根據強弱的不同,判斷是大貓還是小貓,然後邊唱歌邊做動作跑到老師的跟前。

5.音樂遊戲“找小貓”。

遊戲規則:

大家跟着音樂一起走下座位邊表演邊唱歌,唱到小貓“喵喵喵喵”部分時,扮演寶寶的小朋友就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音樂結束後扮貓媽媽的幼兒來找小貓。

活動反思:

由於歌曲的結構形象比較鮮明,孩子能夠一下子就理解歌曲,我用大貓和小貓的玩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讓他們有興趣去學習表演小貓和大貓,並且能夠表現出大貓和小貓的不同。在歌唱力度上能夠做出明顯的區別。幼兒很快地就學會了歌曲,在我的提示下開始探索與歌曲匹配的樂器,很快就找到了比較合適的樂器,爲歌曲伴奏。不足的是一些孩子在演奏秩序方面還有待加強。不喜歡聽節奏,愛自己玩樂器。在以後的時間我會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演奏秩序。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節奏的快慢變化。

2、讓幼兒充分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3、引導幼兒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歌曲音樂,背景圖一張,水彩筆1支,美羊羊、喜羊羊、慢羊羊、灰太狼手偶及皮鞋一雙。

活動過程

1、學小動物走路,引起興趣

師:“一天,天氣特別好,有一羣小動物要到山上玩。我們聽聽都有哪些小動物。”(讓幼兒自由模仿)

分析:此環節注重了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能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能爲幼兒帶來快樂,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大膽想象、表現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

2、節奏練習

師:“小動物們爬到山頂上聽到有唱歌的聲音,你們聽聽是誰在唱歌?”(師用皮鞋打節奏)

師:“今天,小朋友們都穿了一雙小皮鞋,你們的小皮鞋會唱歌嗎?快讓它們唱唱歌讓我聽聽。今天我的大皮鞋要和你們的小皮鞋比一比:誰的鞋唱歌好聽,好嗎?”

教師用鞋打節奏:

3、聽第一遍歌曲:“皮鞋‘踏踏’響”

師:“美羊羊也有一雙小皮鞋,她可喜歡了,每天東走走西走走特別高興,聽,美羊羊的新皮鞋又開始唱歌了。”(幼兒聽歌曲)

師:(提問)“剛纔誰聽到了美羊羊的皮鞋是怎麼唱歌的?請你學一學。”

4、聽第二遍歌曲(再次表演一遍)

師:“是的,美羊羊的皮鞋真奇怪,總是‘踏踏’響,‘踏踏’響。到底美羊羊的皮鞋什麼時候唱的時間長?什麼時候唱的時間短,什麼時候快什麼時候慢?我們再聽一遍。”

5、出示整個歌曲節奏,教師邊唱邊打節奏

師:“美羊羊的皮鞋是怎麼唱歌的,我們都聽清楚了吧!美羊羊有了這雙皮鞋可高興了。一天,她來到了一條小路上一邊走一邊唱歌,你們看這是什麼?(腳印)是誰的?”

教師邊唱邊指腳印唱隨後提問;“美羊羊的腳印像什麼?”

分析:通過故事、遊戲、提示等多種方式讓幼兒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重拍,並層層深入,逐步讓幼兒瞭解歌曲的性質和結構。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並在遊戲中獲得樂趣。

6、幼兒隨音樂打節奏學唱歌曲

師:“我們來試一試邊唱邊用腳打節奏,好嗎?”

7、模仿各種動物走路,鞏固練習節奏及歌曲

師:“我們的小皮鞋的聲音引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幼兒回答慢羊羊)幼兒邊唱邊學慢羊羊走路。(播放慢節奏的音樂)

“又來了一個小動物——灰太狼。”幼兒做出很重的動作。(播放節奏稍快的音樂)

“這次又來了一個——喜羊羊。”(播放節奏稍快的音樂)

分析:整個活動以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展開,教師用生動的話語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和創造慾望,並用講故事的方式幫助幼兒進入情節,感受節奏的快慢變化。

8、鼓勵幼兒用身體的其他部位爲歌曲配節奏

分析:用身體的各個部位爲歌曲打節奏把活動推向高潮,引導幼兒嘗試用個性化的動作表現對樂曲重音的感知,並大膽想象、表現歌曲的節奏變化。

9、聽音樂做動作走出教室

師:“讓我們的小皮鞋唱起來吧!”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紙箱的一物多玩,發展幼兒跑、跳等綜合能力。

2、增強幼兒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及競爭意識。

3、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5、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活動準備:

4種大小不同的紙箱各2~4個,將幼兒分成6組,每組2個紙箱。(幼兒自由探索時使用)特大紙箱4個,中紙箱12個,小紙箱12個,8把小椅子(幼兒接力賽時使用)起點線

重難點分析:

重點:通過玩紙箱,發展幼兒的跑、跳、鑽爬、平衡等能力,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難點:能與同伴共同探索紙箱的多種玩法。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1、頭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腰部運動

4、膝關節運動

5、壓腿運動

6、放鬆運動

二、談話引出主題

1、 師:我們平常會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紙箱,那這些大大小小的紙箱子可以怎樣幫助我們來鍛鍊身體呢?(引導幼兒大膽猜測紙箱的廢物利用)

2、 師:今天,我們就要來和這些廢舊的紙箱做遊戲。

二、鼓勵幼兒分小組探索紙箱的多種玩法。

1、 教師將全班幼兒分成6組,每組分發相同大小的紙箱2個,提出操作要求:

⑴在規定的範圍內操作,小組成員要合作探索紙箱的玩法。

⑵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想出的玩法越多越好。

⑶探索完以後,每組派一個代表來講述一下你們組探索出來的玩法。

⑷提醒幼兒在探索中注意自身與他人的安全。

2、引導幼兒互相合作、探索紙箱有哪些玩法。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自己的想出的方法。

3、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展示紙箱的各種玩法,互相學習體驗。每組分別請一位幼兒來說說自己一組的紙箱有哪些玩法,並進行示範。(可請同組幼兒進行補充,也可請其他組的幼兒來嘗試一下)

4、6組幼兒互相交換場地,根據同伴所說的玩法,嘗試一下不同箱子的各種玩法。

5、師:剛纔,我們小朋友玩了這麼多紙箱,下面我們來嘗試一下跳紙箱,老師這裏有許多高低不同的小紙箱,小朋友們來比一比,看誰跳過的紙箱高。

⑴教師示範跳紙箱,講述跳箱子的技巧。鼓勵幼兒仔細觀看。

⑵幼兒分小組自由練習,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⑶教師總結幼兒跳箱子的情況。

⑷師:下面我們要來進行比賽。教師將幼兒帶到活動場地。

三、接力遊戲:箱子障礙接力賽。

1、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4組,每組排成一豎排站在起點線後。

2、 教師講述遊戲規則與要求,鼓勵幼兒認真傾聽。

⑴每排幼兒站在起點線後,不能超過起點線。

⑵聽到“開始”口令後,每排第一位幼兒出發,快速往前跑,繞過樹林(中紙箱),鑽爬過山洞(大紙箱),跳過水坑(小紙箱),分別從兩邊跑回起點。

⑶第二位幼兒站在起點線後,伸出一隻手準備。第一位幼兒返回後必須拍一下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第二位幼兒才能出發。

⑷遊戲繼續進行,哪組最後一位幼兒先回到起點就算獲勝。

3、教師評價整個遊戲過程,宣佈獲勝的一組。

四、結束部分

整理體育器械,教師帶領幼兒回教室。

活動反思:

整節課注重了每個孩子的參與、嘗試。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興趣很高,積極主動,表現出很好的合作和團隊精神。老師爲孩子營造了一個寬鬆自主探索範圍,幼兒充分的體驗了自主樂趣。在擺放教具(紙箱)佈局要恰當,預防幼兒在活動受傷。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11

[教材簡解]

本次活動,創設了魔仙女王和小魔仙們研製“能量水”拯救地球,變回綠色家園的故事情境。以遊戲情節貫穿始終,不但具有前後呼應的整體效果,還使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活動中通過動作的演繹、圖譜符號的呈現、白板新技術的運用、遊戲情境的體驗,使得幼兒對樂曲的理解、感受與表達更深入準確。

本次音樂欣賞活動的樂曲選自約翰·施特勞斯的《加速度圓舞曲》中的第一小圓舞曲,整首樂曲逐漸變強,由慢到快而得名爲“加速度”。 A段前半段音樂旋轉,速度逐漸加快;後半段四個樂句音重有力。B段音樂強弱節拍對比明顯,前半段節拍較弱,清新歡快;後半段音樂節拍較強,連貫流暢加速度。此音樂作品短小簡潔,音樂力度、速度產生的變化能帶給孩子愉悅和熱情,清晰的ABA三段體結構適合大班幼兒欣賞與表現。

[目標預設]

1.知識目標:讓幼兒在藉助故事情境,初步學會研製能量水,並瞭解音樂的節奏。

2.能力目標:積極參與如何拯救地球,變回綠色家園的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標:利用故事情境來想象,體驗傾聽、辨析、互動的樂趣.知道熱愛地球,保護身邊的環境.

[重點、難點]

重點:感運用白板技術、肢體動作感受A段的漸強漸快,分辨B段樂句的強弱節拍。

難點:結合音樂幼兒自由創編調製能量水的魔法動作.

[設計理念]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綠色是現代文明的標誌,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周圍的環境也時刻影響着人類的生活。孩子,是地球未來的主人,是爲綠色夢想開拓的締造者,擔負着改造和創造自然的重大使命。幼兒園重視環境教育對幼兒的影響,使綠色教育成爲我們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活動。因此,結合我市爭創全國衛生城市,依據大班幼兒園課程指導叢書中《綠色家園》這一內容進行了本次活動的設計,讓孩子從小就有作爲地球人的環保意識,熱愛並保護我們的環境。

[設計思路]

幼兒都喜歡玩遊戲,喜歡探索。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節奏鮮明的音樂,像吸鐵石一樣,深深吸引着孩子們的眼球。針對這一特點,以及根據幼兒的經驗和興趣就生成了《小魔仙的能量水》這一活動,活動中圍繞着“故事情境——創編動作——結合音樂——快樂遊戲”進行,以故事動畫小魔仙遊戲的形式導入,在運用能量水拯救被污染的地球這一環節,正好激發幼兒活動的慾望。同時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想象力與音樂表現能力,引出主題,又有利於幼兒積極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遊戲活動。在活動中針對幼兒心理及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做中玩,玩中學,用遊戲貫穿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經歷探究過程,享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礦泉水瓶每人兩個(其中一個蓋子裏有顏料)。課件和白板教具以及音樂約翰斯特勞斯《加速度圓舞曲》。

2.知識的準備

知道地球受到了什麼樣的污染,如何來幫助地球恢復綠色家園模樣。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趣引題。

小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來到魔法世界---魔仙堡。我是魔仙堡的“女王”,那你們就變成了?(小魔仙)。聽,什麼聲音?哦,是地球向我們發出了求救。

1、結合課件,啓發討論。(出示課件:變灰暗的地球。)

地球爲什麼會向我們求救呢?地球怎麼啦?

小結:原來地球出現了嚴重的污染,我們可是小魔仙哦,那我們怎麼施展魔法,來幫助它呢?(幼兒討論)“魔仙女王”有個提議,把我們的能量全部聚集起來,研製一種“能量水”去幫助他們,怎麼樣?

◆意圖:情境設疑,自然導入,激發興趣。

(實錄與評析:小魔仙遊戲是幼兒特別熱衷的遊戲之一,他們對於故事情節扮演的熱情度非常的高。以故事導入,拯救地球的形式開展,一下子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部分孩子還互相鼓勵,誓做優秀小魔仙,一定要拯救地球。)

2、想象情節,創編動作。

出示一瓶水,看,這是一瓶普通的水,怎樣把它變成威力無比的能量水呢?引領幼兒想象創編,研製“能量水”的情節和動作:放魔法—攪拌—搖。

◆意圖:自主探究,創編動作

(實錄與評析:這裏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是打破以往的灌輸式的學習模式,讓幼兒自己學會探究,自己來演變魔法動作,所有的動作都來源於幼兒)。

(二)情境貫穿,感受旋律。

1、語言提示,完整動作。

小魔仙你們想的魔法真多,“女王”把你們剛纔的魔法動作都學會了,看我能不能變出能量水。“女王”配合語言,做完整動作(攪拌—搖—攪拌)變能量水。

小魔仙們,你們真棒哦,用你們剛纔想的魔法動作,“女王”真的變出了能量水哦!但他的能量不夠大,顏色有點淺。

2、配上音樂,初步感知。

變能量水還有一個祕訣,就是要跟着魔法音樂,那他的魔力就更強了。小魔仙們,伸出你們的魔法手指,幫助我一起變。聽音樂,做動作,變魔法,初次欣賞,感知樂曲旋律。

◆意圖:幼兒通過創編動作仔細聆聽音樂。

(實錄與評析:《指南》中提到:“幼兒喜歡進行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並提出了“藝術活動中能與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獨立表現;能用律動或簡單的舞蹈動作表現自己的情緒;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敢於並樂於表達表現”等要求和教育建議。”在組織幼兒實驗時,不能留於形式,在創編過程中,要注重幼兒實實在在地遊戲。而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創編不等於單方面“學習”,應使幼兒的各種感官都活動起從來而獲得實驗效果。這裏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打破以往的灌輸式學習方式,教師退位起引導作用,把孩子推向前,讓其自主學習探究,通過玩一玩、說一說、想一想、動一動等不同形式,探究讓讓合着音樂製造能量水的方法。孩子們在創編中,相互合作,分享結果.)

(三)、繪畫記錄,引出樂譜。

1、欣賞音樂,記錄圖譜。

原來能量水的魔法配方就藏在魔法音樂裏,那我們就把魔法動作用圖譜的方式都記下來,一起研究研究,變能量水的本領吧。

完整欣賞音樂,“女王”用線條和符號在白板上描繪樂譜。

2、分析圖譜,分段理解音樂結構和性質。

提問:誰能看懂有哪些魔法動作?根據孩子的回答次序,逐一分析理解。

A段:“ ”攪拌。畫螺旋線,動作由慢漸快。(音樂流暢漸強,加速度)

“ ”加魔法。動作快有力,共4次完成。(音樂重有力)

B段:“ ”輕輕搖,看一看有沒有變。(音樂節拍較弱,清新歡快)

“ ”用力搖,看一看有沒有變。(音樂節拍較強,連貫流暢加速度)

3、歸納音樂ABA結構。

我們來看看魔法圖,哪裏相同?哪裏不同?前面和後面是一樣的,中間不一樣。攪拌的地方就是A段,搖的地方就是B段,所以這段音樂就是ABA結構。

◆意圖:通過圖譜的運用,加深對音樂結構的瞭解。

(實錄與評析:《指南》中指出,“幼兒思維發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應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學習,不應爲追求知識的掌握面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這裏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通過圖譜的運用,加深對音樂結構的瞭解。更好的掌握音樂,表演音樂。這樣,孩子的活動有條不亂,老師也及時瞭解幼兒的情況。當發現有的孩子出現困難時,及時給予指出幫助。)

(四)結合圖譜,完整欣賞。

“小魔仙”們,把祕方記在心裏了嗎?想試一試嗎?

1、第一次用瓶嘗試變能量水,完整欣賞。

“女王”變換線條顏色,聽音樂在白板上畫圖譜。小魔仙聽音樂,看圖譜做動作,師生共同變能量水。

(研製失敗,瓶裏的水沒有變色)討論爲什麼沒有變出能量水的原因:能量水爲什麼變不出來?可能哪裏出現了小狀況?

“小魔仙”們自我反思:分析尋找問題。

2、第二次用瓶嘗試變能量水,完整欣賞。

根據“小魔仙”的分析,提出動作要求:A段—攪拌時由慢到快,加魔法動作快有力度;B段—搖時動作節奏先輕後重。

“女王”指揮,並用語言提示,“小魔仙”看圖譜,聽音樂做動作,再次嘗試變能量水。(第二次研製失敗)

◆意圖:完整遊戲,激發孩子的興趣。

(實錄與評析:變出能量水環節的設置,增強了孩子的參與度與興趣。活動中讓幼兒討論,你覺得魔法師動作可以用什麼表示?可以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問題。引出圖譜時也可以說這是能量水的魔法祕方,小朋友想想這些圓形的圖形代表製作魔法裏的什麼動作呢?爲什麼這個攪拌的動作用四個不同的螺旋形表示呢?”,用一句問話靈巧帶過這個環節,就不會顯得那麼強制性。可以讓幼兒再次欣賞音樂或讓幼兒來表現下,在全體幼兒一起感受音樂的漸強快。課堂氛圍較好,課堂常規及活動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實現了預設的.目標。在教師宣佈案件成功告破的同時,孩子們的興奮度與自信心達到了最高點。)

(五)展現成果,體驗成功。

分析:剛纔那瓶水時間長了,可能失效了。女王爲你們每人又重新準備了能量瓶。【瓶蓋裏分別塗了紅、黃、蘭、綠4種顏料】

完整欣賞音樂,孩子們做“攪拌、加魔咒—搖—攪拌”動作,第三次嘗試變能量水。

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小魔仙們能量水變出來了嗎?大家歡呼能量水研製成功。

◆意圖:簡單瞭解毛細現象與人們的關係。

(實錄與評析:通過PPT地球顏色的變化,讓孩子感受到地球的變化,增強遊戲的趣味性。拓展了孩子們的思維空間,增長了知識面。爲今後孩子們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六)拯救地球,情感昇華。

你們研製的能量水是什麼顏色?你可以用它幫助地球上的誰?

幼兒討論:綠色送給小草、大樹等;紅色、黃色送給鮮花、高山等;藍色送給大海、藍天……念魔咒,拯救地球,在小魔仙的幫助下,地球恢復了色彩和美麗!

小結:孩子們,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愛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播放背景音樂《我們都是好朋友》(留一片青草給小兔,留一片藍天給小鳥,留一片清泉給小魚……)結束活動。

◆意圖:簡單瞭解毛細現象與人們的關係。

(實錄與評析:通過歌曲的設置與播放,情感昇華,讓孩子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要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教學反思]

音樂是開啓幼兒智力大門的一條捷徑。我希望幼兒能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所欣賞的曲子相聯繫,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在本次音樂欣賞活動中,我請幼兒欣賞約翰斯特勞斯的《加速度圓舞曲》中的“第一小圓舞曲”,讓幼兒體驗傾聽、辨識、表現音樂的興趣。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欣賞法、啓發聯繫法和情緒感染法進行教學。整個活動以故事情境和做能量水的遊戲來貫穿,層層遞進,較好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最後一次孩子們開心地做出能量水,在邊玩邊學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活動中,變魔法有效地使每個孩子的注意力十分集中;魔法布,更增加了神祕感,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圖譜的運用幫助孩子直觀的瞭解樂曲的旋律特點和結構。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是出自內心的,絲毫不需要教師的強加,孩子就是在這種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欣賞這首樂曲,實現了教學活動的目標。最後孩子們開心地跟着音樂玩遊戲,在邊玩邊學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在反思中,我意識到音樂教育不是用說理的方法,而是通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感情,啓迪幼兒智慧,培養良好個性。同時,也看到了隨機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導幼兒學習、隨機教育策略方面的欠缺。

本次活動,既能讓幼兒充分動腦和動手,又較高的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自主性。師生關係和諧,教與學都樂在其中。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12

教學目標:

1、對物體的方位感興趣2、感知物體的上、中、下位置。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說出物體所在的方位。

3、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中準備:

小房子、各種毛絨小動物PPT課件、音樂《郊遊》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情境導入,小朋友們打招呼師:嗨!小朋友們好!

幼:老師好師:你們想和我一起玩嗎?

幼:想師:那我們出發吧!(聽音樂郊遊,師幼一起做走的動作)師:我們來到了哪裏?(青青的草地)小朋友們在仔細看看,草地的遠處有什麼?(城堡,房子)

二、說一說,小動物在哪?

1、出示圖片《房子》。通過觀察圖片,能運用優美的語言描述房子。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

幼:城堡師:房子好看嗎?

幼:好看。

師:請小朋友用一句話來描述房子,讚美房子。

幼:房子好漂亮呀!

師:請你們猜一猜,這麼漂亮的房子會是誰的家呢?(對幼兒提出猜想,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出示圖片師:小朋友們,猜對了嗎?這棟漂亮的房子裏住了哪些些小動物?

幼:小猴、小蝴蝶、小貓3、請小朋友用上、中、下來描述小動物們住在哪裏?如:小貓住在下面一層、小蝴蝶住在中間一層、小猴住在上面一層。(幼兒開火車回答問題,提高幼兒的注意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師:教師再次提問鞏固。誰住在房子的中間?蝴蝶的上面住着誰?蝴蝶的下面住着誰?

教師小結:蝴蝶住在中間,小猴住在蝴蝶的上面。小貓住在蝴蝶的下面。

三、小遊戲,拍拍手。鞏固幼兒對上、中、下等方位的理解。

1、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上拍拍。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中拍拍小手小手拍片,我的小手下拍拍

2、幼兒聽從老師的指令,幼兒快速指出上、中、下方位。

四、尋找小動物、並送回家。

森林裏,有一羣小動物迷路了,小朋友們可以幫忙把他們找出來嗎?

師: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尋找小動物的?(輕輕地、慢慢地、安靜地)那爲什麼要這樣做?(聲音太大,會把小動物嚇跑)

1、幼兒開始尋找小動物,並在原位站好,教師提問你找到了什麼小動物?你在哪找到的?在遊戲的環節中對今天學習的上、中、下方位進行復習鞏固。

2、小動物找到啦!那我們把小動物送回家吧。並說一說你的小動物住在哪裏?

3、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了什麼?(我們學了上、中、下)你們開心嗎?爲什麼很開心?(尋找了小動物,幫助了小動物找到家)以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整合"雖然這是一節科學領域的課程。但在整個活動中,我貫穿了健康、藝術、語言、社會領域的想家和,具有一定的中和性。整個活動以故事爲主,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滿足幼兒的學習願望。

利用拍手遊戲、尋找小東、送小動物回家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孩子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的談搜、發現並解決問題。幼兒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是原本枯燥的教學變得更富有情趣。對上、中、下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身到理性認識,加深了方位的理解。使他們在遊戲中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節課也存在不足,在幼兒操作環節中,娃娃過大,放不進去或是容易掉下來。其中有一個娃娃幼兒在說一說他住在那的時候,他不認識這個娃娃,在細節上處理的不夠細化。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還要別號幼兒在每一個環節中出現的各種突發爲題。老師在面對這種突出問題,要能及時靈活的應對,讓教學活動更加流暢。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13

目標:

1、認識小麥,瞭解小麥的生長過程。

2、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準備:

1、本地的農作物實物小麥若干。

2、小麥的生長圖片。

3、一些由小麥製成的食品。

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們,春天我們到田野裏去春遊,看到了農民伯伯的田裏種了哪些東西?

幼兒根據自己的記憶回答。

2、認識小麥。

1)師:小朋友都見過小麥嗎?它長得什麼樣?

讓孩子自由討論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

2)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瞭解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

師:我們來看看小麥的樣子。

幼兒觀察小麥實物,講述小麥的外形特徵。

教師總結: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光滑、葉狹長;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麥穗成熟時是金黃色的。

3、觀看圖片,幼兒瞭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穫季節。

秋季農民把麥種播在地裏;冬季壓實麥苗;到第二年春天,麥苗長得綠油油的,並逐漸長大、抽穗、開花、結籽;5月底6月初,麥子慢慢地由綠變黃,成熟,農民伯伯開始收麥,叫夏收。

4、瞭解麥子的用途。

教師出示各種麥製品,引導幼兒瞭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提問:麥子最後結出的小麥有什麼用呢?

(麥粒可磨成麪粉;麪粉可做成饅頭、麪條、餃子、蛋糕、餅乾、麪包等;麥秸可編制各種草帽、扇子、墊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師:今天我們就來自己折一個小船,讓小船在水裏自由航行。

幼兒學習兒歌《大饅頭,哪裏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知道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兒歌:《大饅頭,哪裏來》“大大的饅頭哪裏來?白白的麪粉做出來,白白的麪粉哪裏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黃黃的小麥哪裏來?農民伯伯種出來。伯伯阿姨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6、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在小麥成熟的季節帶領幼兒到田野裏去觀察成熟時期的小麥,體驗農民收穫糧食的辛苦。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14

活動要求:

1、在故事的情境中,幫助幼兒瞭解時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幫助幼兒建立時間概念,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感受大膽表達、表述。

活動準備:有關故事的PPT、水彩筆若干支、定時器一隻。

活動過程:

一、認識鐘錶

1、教師出示一個圓,問幼兒:像什麼?(幼兒回答問題時,重點關注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變通性。)

2、教師提問:如果把圓變成鐘錶還需要添加什麼?有哪些數字?數字排列有規律嗎?長針叫什麼?短針叫什麼?

3、認知各種名稱的鐘表:檯鐘、落地鍾等。

出示各種鐘錶的PPT:人們很聰明,爲了方便看時間,還設計了可以擺放在各個地方的鐘表。(引導幼兒逐一認識檯鐘、落地鍾等,鼓勵幼兒大膽交流,激發對鐘錶的興趣。)

二、欣賞故事,熟悉故事情節

1、交代故事名稱。

教師:你們喜歡鐘錶,有一個人也非常喜歡鐘錶,看看,他是誰?(引出故事名稱:喜歡鐘錶的國王)

教師:你從哪裏看出他是國王?(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人物的穿着、打扮)

教師利用PPT講故事,幼兒欣賞。故事講到“國王就下令把全國所有的鐘表都送到他的皇宮裏”時,插問:人們沒有了鐘錶,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2、幼兒分析討論,感受故事情境,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

(1)國王爲什麼肚子餓得咕咕叫,廚師還是沒有送上早餐?

(2)小鳥爲什麼無精打采的,唱不動美妙的歌曲了?

(3)國王來到了大街上巡視,爲什麼沒有人出來歡迎他?

(4)集市上的人爲什麼會打架?

(5)發生這一切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怎麼來解決呢?

三、幼兒表達、表現

1、通過介紹,讓幼兒知道時間和自己日常生活的關係。

教師:你平時是怎麼知道時間的?

2、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息習慣。

3、感受一分鐘,幫助幼兒在建立時間概念的基礎上,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鐘。

教師:你覺得一分鐘是很長呢,還是很短呢?你認爲一分鐘可以做哪些事呢?(用定時器幫助幼兒感受一分鐘)

四、活動拓展

用一分鐘爲自己畫一個手錶或鍾。

活動反思:

時間是抽象的,但又是每時每刻伴隨在孩子生活的左右。《喜歡鐘錶的國王》這個故事讓我找到了一個可以對幼兒實施時間教育的契機,於是,我藉助故事的情景,設計組織了這一活動。

活動的第一環節我主要是幫助孩子對鐘錶的外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爲了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激發出他們表述的興趣,我在提問上下功夫:“鐘錶上有些什麼呀?有哪些數字呢?”當幼兒“1、2、3……數到12時”,我還在13、14地往下數,“不對不對,只到12,只有l2個數字。”“那12個數字是隨便排的嗎?”“不對不對,是……”面對着我這個“傻傻”的老師,孩子的興趣特別高漲,在他們的唧唧喳喳中,我把鐘錶的主要特徵、各種不同功用鐘錶的名稱幫助孩子梳理歸納了一遍。

第二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欣賞理解故事,來感受時間對於人們生活的重要性。這個故事情節不復雜,所以孩子討論的時候都很積極。根據“學習應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並能迴歸幼兒的生活”這一精神,我這樣對孩子說:“請你向同伴們介紹介紹你平時生活中什麼時候都做些什麼事!”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瞭解到,孩子們在做事時是不關注時間的,這是他們的年齡特點使然。而如果我們教師、家長樹立了“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的思想,就能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作息幫助孩子來感受和認識時間,同時很好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我設計了通過定時器讓孩子們來感受一分鐘。師生有效的互動在於教師對幼兒現場情況的觀察和隨機迴應,我第一次先讓孩子嘗試用一分鐘爲自己設計一個鐘錶,當我問孩子“行不行”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躊躇滿志地回答“行”。可是當一分鐘到了鈴聲響起時,不少孩子沒完成任務,他們紛紛抱怨“一分鐘太短了”。孩子的這份體驗和感受,正好爲我提供了對他們進行抓緊和珍惜每一分鐘教育的契機。當孩子第二次用一分鐘來完成任務時,他們對一分鐘的概念從無意識變成了有意識,做事的狀態有了很大的改觀。

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關注幼兒的原有生活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巧妙提問,細心觀察,智慧迴應,這樣才能使集體教學活動真正做到“教師有意義地教,孩子有目的地學”,這些是我結束這次活動後的最大感受。

評析:(南京市實驗幼兒園 陳國強)

對於5~6歲的幼兒來說,時間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蔣老師巧妙地運用《喜歡鐘錶的國王》故事作爲載體,把活動目標定位在“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瞭解時間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認知時間,在活動中體驗時間,充分體現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利於幼兒長期發展的《綱要》精神。

大班初期的幼兒已經多次接觸過鐘錶,但有意地認識一般還沒有進行。蔣老師把認識鐘錶及其作用作爲活動的第一個環節,而且採取師幼互動的方式,在很自然的談談說說中提升幼兒對鐘錶的認知。“這是什麼?像什麼?怎樣才能變成爲鍾?要加哪些數字?這些數字是怎樣排列的?還要加什麼?長針叫什麼?短針叫什麼?”一系列的問題,充分激發了幼兒參與談話的積極性,激活了幼兒關於鐘錶的經驗,明晰了鐘面的結構和特徵。在幼兒理清了鐘的概念之後,教師又通過電教手段,讓幼兒在較短的時間內欣賞多種多樣的鐘,不僅感受了鐘錶的樣式美,更感受了鐘錶和人們生活的關係:看了鐘錶就知道時間,知道該幹什麼了。通過第一個環節讓幼兒既認識了鍾也初步知道了鐘錶的作用。

第二個環節是運用故事讓幼兒理解如果沒有了鐘錶會怎樣。藉助故事,幼兒很形象地感受到由於“國王下令把全國所有的鐘表都送到皇宮裏”,所以發生了“餓肚子”“沒人歡迎國王”“打架”等事件。從而進一步認識到:時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多麼重要。

“認識鐘錶,初步知道時間與人們的關係”,只是本次教學的表層目標,而“逐漸幫助大班幼兒建立時間概念,知道做事要有一定的速度”,纔是幼兒自身發展更需要、更重要的。在第三個環節教師又運用實踐方法讓幼兒體驗“一分鐘”的長短:在介紹了定時器後,孩子們在一分鐘內畫鐘錶。平時孩子們從不注意一分鐘,而在計時器的幫助下,可以感受到“一分鐘真短呀”。在一分鐘到了計時器鳴響之時,有的孩子已經畫出了完整的鐘(表),有的卻沒有完成。在討論分析後,孩子們形象地感受到“動作要快”“不能慢吞吞的”。因此在第二次一分鐘畫鍾(表)時,孩子們繪畫的速度明顯加快,顯然意識到了動作的快慢和時間的關係。這樣的體驗活動能很好地達成第二條目標:幫助幼兒初步建立時間概念。這種時間概念,這種做事要有一定速度的體驗,爲幼兒今後的學習乃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看教師的活動設計,可以從確定的教學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運用的教學策略等方面看到教師的教育理念。看教師的教學實踐,更能看出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素養好的教師不是機械地照搬教案,而是善於隨機把握有利於幼兒學習的各種因素,適時、適地加以引導、教育。對於這些,相信老師們看到本期贈送的教學活動實錄光盤後,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夠理解故事內容。

2、能夠複述故事中的重複對白。

3、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與人共享。

二、活動準備

1、 PPT課件

2、小姑娘、小羊、小鳥、小狗、小猴的頭飾若干。

3、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故事圖片,猜想故事內容。

師:孩子們看一看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讓幼兒大膽想象,並給與鼓勵。

(二)欣賞故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請幼兒邊欣賞故事邊驗證自己剛纔的猜想,初步瞭解故事。

2、教師對故事進行簡單地提問。

師:故事中都有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分段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

出示教學掛圖,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

1、第一段(田野裏有一座小房子--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師:這是一座什麼樣的房子?房子裏住着誰?小羊見了小姑娘的房子是怎麼說的?還有哪些動物也這麼說?小姑娘聽了心裏怎麼樣?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重複語句"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紅的牆,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

2、第二段(從快到中午了--多神氣)師:小動物想做什麼?他們是怎麼說的?小姑娘爲什麼不願意讓他們進房子裏玩?最後她開心嗎?爲什麼?

重點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原話回答問題。

3、第三段(從小姑娘悄悄--結尾)師:小姑娘最後是怎麼做的?爲什麼願意讓小動物到她家玩了?大家一起玩,小姑娘心情怎樣?

:讓夥伴們分享自己的快樂纔開心!

4、請幼兒爲故事起名字。

讓幼兒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大膽的給故事命名。

(四)扮演角色,複述故事。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表演小動物與小姑娘的對話。

:只有懂得和朋友們分享,纔會獲得更多快樂。

四、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家長主動邀請孩子的好朋友到自己的家中做客,爲孩子創造友好相處的機會。

2、區域活動:將角色頭飾放在表演區,讓幼兒自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