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簡食物鏈中的動植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2、知道自然界中幾種常見的食物鏈。

3、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

4、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6、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課件、動植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根據課件講述故事,激發幼兒興趣。

1、故事裏一開始有誰?後來來了誰?發生了什麼事?

2、故事裏面誰最厲害?爲什麼?

(二)結合課件,瞭解動植物間的食物鏈關係。

1、出示故事裏的動植物圖片。猜一猜:它們有什麼關係?誰被誰吃掉?

2、請幼兒排一排它們之間的關係。

小結:像這樣一個吃一個,好像一條鏈子的關係,我們叫它食物鏈。

(三)瞭解動植物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

1、動物們你吃我我吃它,多殘忍。它們中你最討厭誰?爲什麼?

2、假如沒有了其中的一個動物或植物,會發生什麼事呢?猜一猜。

3、在大自然中,你覺得誰最厲害?(人類)爲什麼?人類的什麼行爲會造成動植物的減少呢?(如過量捕殺動物;過度砍伐樹木等)

4、討論:爲了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我們應該怎麼做?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教育幼兒愛護環境,愛護動物)

5、發散思維,講述其它的食物鏈。如海里的食物鏈。

(四)遊戲:誰餓了

1、幼兒自由選取角色,根據音樂做動作。

2、音樂停止,請扮演相關植物鏈角色的幼兒根據食物鏈的關係迅速手拉手蹲下。

教學反思:

首先,用故事引入生物之間的敵對關係。其中的食物關係顯而易見,激發了學生開始學習的興趣。而食物關係用箭頭標識,看起來雖然比較容易,但學生往往會畫錯箭頭的方向。對此,準備了幾個紅色箭頭,並着重指出板書按“誰被誰吃”的方向畫出來。

其次,着重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具體說活動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正確理解食物鏈的構成。通過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成語的收集,學生知道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多種多樣,普遍存在。通過觀察和閱讀第 45 頁的文字,組織討論,學生知道食物鏈上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及作用;知道食物鏈的源頭在植物,終點是兇猛的動物。第二層,建立食物網的概念。畫食物鏈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但在一定的生活區域裏給形象的生物畫,很容易畫亂。爲了減少盲目性,引導學生從綠色植物開始一直找到兇猛的動物結束。

小百科:食物是指能夠滿足機體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並能延續正常壽命的物質。對人體而言,能夠滿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動需求並利於壽命延長的物質稱之爲食物。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歡出去旅遊,每次旅遊回來都希望把自己見到的、好玩的事情說給老師、小夥伴聽。結合孩子的需要和興趣,我班開展了“快樂的旅行”這一主題。隨着活動的不斷延伸,一次孩子們在進餐中竊竊私語,老師蹲下身仔細傾聽孩子的對話,才知道他們有一個新的“發現”:食物在肚子裏會“旅行”嗎?多有趣的問題呀!孩子們都關注着呢。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孩子們總是吃不夠、說不完。爲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食物的旅行”主題活動由此生成展開。爲體現新課改精神,我以整合的觀念,目光短淺是讓幼兒在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的同時,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合作能力。爲使活動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我注意靈活採用教法:首先設置問題情境(從孩子們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東西哪去了?”)觀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發現——食物在人體裏的消化過程)操作法(以孩子喜愛的操作形式展開——動手動腦拼圖、“構建”消化系統圖)等等。爲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親手製作課件,使學習活動更爲具體生動且有趣味性。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講解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讓幼兒明白不良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難點:知道人體消化器官的順序及功能保護。

【活動準備】 (1)Flash課件《食物的旅行》以及相關的故事。

(2)音樂:《幸福拍手歌》

(3)人體消化系統圖,即時貼消化系統卡片圖,小蛋糕,小餅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旅行吧?旅行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什麼有趣的事呢?

2、出示小蛋糕,“看,這是誰?”(小蛋糕)小蛋糕它也到了一個特殊的地方去旅行了,今天,小蛋糕也要把它的旅行故事講給大家聽,小朋友想聽嗎?

3、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小蛋糕的旅行》。

故事:《小蛋糕的旅行》小朋友最喜歡吃小蛋糕了,小朋友把我放到嘴裏,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會兒,我到了一條長長的管子裏,就像坐滑梯一樣,真好玩!還沒等我玩夠,就滑到了一個大袋子裏,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被磨碎的我接着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裏,像迷宮一樣,好不容易出了迷宮,我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裏,在這我的營養都被吸收掉了,最後我就被排出了體外。

4、聽完小蛋糕的故事,你知道小蛋糕它去了什麼地方旅行嗎?

二、觀看動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引導幼兒逐幅觀看Flash動畫課件

1、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小蛋糕從哪裏進去?知道那叫什麼名字嗎?(口腔)它在我們的嘴巴里怎麼樣了?

(牙齒把食物嚼碎了,方便吞下去)

經過嘴巴後,小蛋糕被吞了下去,到了什麼地方?知道那長長的管子叫什麼嗎?(食管)

2、放第二段,瞭解胃的功能以及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提問:接着小蛋糕從長長的管子滑下去,到了一個在袋子裏,這個大袋子叫什麼名字呢?(胃)它有什麼作用呢?(教師小結)

3、放第三段,知道小腸的作用

提問:剛纔小蛋糕的旅行經過了嘴巴、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裏呢?那條彎彎曲曲的是什麼呢?(小腸)它有什麼作用呢?

4、放第四段,理解大腸的用途

提問:小蛋糕又到了哪裏呢?這是什麼地方呢?

三、讓幼兒品嚐餅乾,想象食物進入各個器官,並排出旅行路線圖。

1、師:聽了小蛋糕的旅行故事,小餅乾羨慕極了,它也想到小朋友的身體裏去旅行,小朋友願意帶它去嗎?

把幼兒分成四個旅遊團,“小餅乾的旅行開始了!”

2、請各組小朋友品嚐餅乾,並根據提示把小餅乾旅行的順序排列出來

提示:(1)這是旅行的入口(口腔),在這裏給它拍張照吧!(出示口腔圖片)

(2)我們的牙齒先把小餅乾咬破,嚼碎了,吞下去,到了哪裏哪?(食管)

(3)食管這個細細的管子,把食物送到哪裏去了啊?(胃)胃裏有許多的消化液,小餅乾在這裏停留了很久,誰能找到小餅乾休息的胃呢?

(4)胃磨啊磨,把餅乾磨得更碎了,到了哪裏了?(小腸)小餅乾的營養大部分在這裏被吸收。

(5)小腸把小餅乾裏的營養都吸收了,然後到了哪裏?(大腸)大腸轉呀轉,把沒有用的殘渣都排出去了。

小餅乾的旅行也結束了,

3、評析每個小組的排列情況

四、結束部分,聽音樂做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聽了小蛋糕旅行的故事,也帶着小餅乾到我們的身體裏旅行了,你們的心情怎麼樣?

我們把食物吃下去以後,還需要做些輕微的活動幫助它們消化,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起立,和老師一起做動作。(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讓幼兒跟隨音樂做律動。)

【教學反思】 本活動選取的內容接貼近幼兒的生活,深受孩子們的歡迎。活動的設計做到動靜結合,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層層深入,並把科學知識與健康、語言、藝術等領域內容進行有機地整合,給孩子開創了廣闊的學習空間。下面談談教學後的幾點體會。

一、優點: 1、運用課件輔助教學,優化教學過程。

爲了讓孩子能更直觀、逼真、有系統地瞭解食物在人體內的旅行過程,以及食物進入消化器官後的消化情況,,我準備了活潑生動的多媒體課件,積極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進行主動探索學習,讓幼兒看看、聽聽、說說,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掌握科學知識,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2、利用材料創設情境,體驗遊戲樂趣。

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幼兒已掌握了食物旅行的過程,並初步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作用,便設置了遊戲活動—“食物的旅行”。先請小朋友品嚐自己喜歡的食物——小蛋糕,讓小朋友體會小蛋糕到人體的各個消化器官中去旅行一次,然後讓幼兒合作拼一幅完整的消化系統圖這是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環節,既滿足了幼兒動手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合作能力,整個遊戲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每個幼兒都積極參與,在愉快的氛圍中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在孩子們玩得意味猶盡時,教師及時地拋出新問題,使活動向更深層次發展,達到了活動目標。

二、存在問題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傾聽、觀察、捕捉幼兒的信息,並使之成爲豐富和調節活動的資源,讓活動中的指導更具體、更有針對性,有待加強培養、訓練。此外,在活動中應給與孩子更多的拓展思維,還可以利用現場的資源,讓幼兒與更多的同伴或老師交流。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3

一、主題的產生:

在製作節日掛曆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中國的食物有一定的瞭解,也比較熟悉。比如:一些孩子講到了小籠、餛飩、餃子、糉子等。還有的孩子講到了外出吃飯時看到有的菜五顏六色的很漂亮、有的菜可以作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等。結合我班水彩畫教學,可以使他們對中國的特色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而且食物是他們每天都要接觸的,所以我決定以次開展主題活動。

二、主題網絡圖:

包餛飩

製作包包子

中國特色點心

中國食物

中國菜餚參觀飯店

製作拼盆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

目標:

1、結合圖片或食物,讓幼兒初步感知中國食物的特色,激發愛國情感。

2、提高幼兒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圖片(或實物)

活動設計:

1、出示圖片或食物:

你們在哪裏看到過這些食物?

吃過嗎?

2、組織討論:

這些東西國外有嗎?

是怎樣做出來的?

3、回去問問父母。

觀察記錄:

孩子們在看了一些菜譜的照片後展開了

討論:

朱穎:我到飯店裏吃過魚、蝦和點心。

王嘉晨:我還吃過蟹和小糉子。真實的菜單、菜譜可以幫

張鑫昕:我吃過粥。助幼兒回憶,幼兒在不知

潘華璽:我在火車上吃過菜。不覺中說出了許多,包括

朱穎:我在“鴨王”吃過鴨皮。一些中國的特色菜。

李佳斐:我吃過“小綿羊”火鍋。

鄧越:我在“小紹興”吃過雞、粥。

施軼恆:我吃過快餐。老師:那麼你們知道那些菜是中國特有的,國外沒有的?

張鑫昕:粥。

鄧越:小籠包子。

潘華璽:餛飩、餃子。

鄧燕飛:螃蟹。孩子們一邊看菜單一邊討

瞿峯:糉子。論着,我讓他們看一看自

王嘉晨:湯糰。己製作的節日掛曆是否有

李佳斐:重陽糕。點啓示。

反思:孩子們對吃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再加上前幾天在製作掛曆的同時,

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食物有一定的瞭解,所以能講出許多中國食物。但講的點心較多,因此就從點心先開始。

活動二:

目標:

1、在動手包餛飩的活動中,進一步對中國點心感興趣。

2、品嚐自己製作的點心,有參與的願望。

條件提供:皮子、餡

活動設計:

1、出示一隻包好的餛飩。

2、幼兒邊看邊講:

餡是怎麼進去的?

這是中國特有的嗎?

3、老師示範講解包餛飩的要領。

4、幼兒跟着老師一起做。

5、吃餛飩。

觀察記錄:

今天,正好孩子們中午吃餛飩,我從廚

房取來了皮和餡,孩子們看到這些東西一下

興奮起來了:

牛嘯天:我會包餛飩的。

朱穎:我也會的。

王嘉晨:我知道的,這就是中國菜。

鄧越:這不是中國菜,是中國點心。我順勢接着鄧越的話問:還有那些中國點心?

瞿峯:有餃子。

施軼恆:湯糰、春捲。

張心辰:大餅油條。

潘華璽:饅頭、包子。幼兒一下講出了許多特色點心,老師:那麼我們一起來包餛飩好嗎?

孩子們自發分成幾組開始包餛飩,在實際

操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餡放得太少、

有的皮破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餛飩包

好了。

朱穎:我已經真的學會了。

王嘉晨:我還不會,但我會做饅頭。

鄧越:我想快一點吃這些餛飩。

反思:結合上次的活動,我把中國點心和中國菜餚分開來進行認識,先從製作點心開始。這次的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可能是平時較少接觸這些東西,有的幼兒從未做過,有了實際操作經驗,他們對中國點心有了新的認識。

活動三:

目標:1、嘗試用刀切發好的麪糰,初步學習搓、捏和做包子的方法。

2、在操作活動中激起探究的興趣。

條件提供:麪糰、餡、刀

活動設計:1、談話:

關於中國點心。

2、製作包子:

請廚房的阿姨發好麪糰,進行示範。

3、幼兒操作。

4、吃包子。

觀察記錄:

孩子們對動手操作很有興趣,有了上次

包餛飩的經驗,這次做包子似乎順利多了:

鄧越:我只會吃包子,不會做。男孩子似乎更“懶”一些,

張鑫昕:我也是。上次包餛飩也是如此。我請來了廚房的阿姨來示範,他們看得可認真了。

鄧燕飛:大媽媽的本領真大,這些小饅頭多

漂亮!

李佳斐:我會用麪粉做小白兔。

朱穎:上次我在公園門口看見有人用麪粉做

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還買了一個。其實,這也算是中國民間工藝品的一種。

瞿峯:我媽媽說這些東西還要出口到國外去。老師:爲什麼要出口?

瞿峯:因爲國外沒有的。

王嘉晨:我知道了,這也是中國特有的。孩子們邊討論,便開始做包子了,雖然做得不算漂亮,但很認真。

反思:在孩子們的一問一答中,我發現他們對用麪糰製作各種造型產生了興趣,而且有些家長對我們的主題活動有所瞭解,開始豐富孩子有關的知識,所以他們纔會產生問題,並學着解答問題。本來,打算帶領孩子們去“綠波浪”看一看中國特色點心,但由於經費問題,只能放棄。

活動四:

目標:1、初步瞭解中國菜餚的主要特色:色、香、味、形,觀察拼盆的特點。

2、對中國菜感興趣。

條件提供:書、圖片

活動設計:1、幼兒自由翻看書或圖片。

2、討論:

你看到什麼?

你喜歡那個菜?爲什麼?

你認爲那些菜漂亮?爲什麼?

你在那裏看見過這些菜?

3、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菜。

觀察記錄;

今天的活動是從由我在“綠波浪”帶回

的菜單引起的:

鄧越:是上海點心的廣告。老師:你們看看我們的牆

吳雯娟:是圖畫,吃的。壁上多了什麼?

牛嘯天:有各種點心。老師:什麼點心?

鄧燕飛:由糕、春捲。老師:你們知道是從哪兒來的?

李佳斐:是發來的。

吳雯娟:是畫出來的。

鄧越:不對,如果是蠟筆畫的,上面會有一鄧越是個觀察力很強的孩

粒粒的東西,這肯定是從廣告紙上剪子,非常細心。

下來的。老師:爲什麼要做廣告?

潘華璽:飯店裏的人要介紹他們的東西。

羅逸菲:專門買點心的地方做廣告。

曹寧:我在飯店裏看到過的。老師:飯店裏除了點心還有什麼?

張心辰:我吃過許多好吃的菜。

高怡寧:飯店裏的菜很漂亮。老師:爲什麼很漂亮?

鄧越:像花一樣。

施軼恆:他們用西瓜做成橋。

孫婷怡:用蘿蔔做成蝴蝶。

羅逸菲:青菜做成小花。

曹寧:胡蘿蔔切成絲,用牙籤串起來就變

成菊花了。

單偉棟:蘿蔔刻成一條龍。

高怡寧:黃瓜做成樹葉,蛋黃做成樹幹。

李佳斐:青菜做成花瓣,蘑菇作花心。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出鄧燕飛:用黃瓜且成一塊塊,放在盆子的了許多中國菜的特色。

周圍,當中放菜。

吳雯娟:當中放黃顏色的菜好看,因爲綠

的和黃的放在一起漂亮。好聰明的小姑娘!不知不覺中將到了中國菜的“色”。老師:真的!這樣配好看多了。老師也帶來了一些菜的照片,想看

孩子們一邊看菜單,一邊議論:這是魚片、嗎?

這是青豆、這時青椒……

反思:這次活動給我感觸很深,孩子們的觀察力越來越敏銳,觀察得越來越仔細,而且現在變得很喜歡講,包括一些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今天也講得很熱鬧,無意中講出了中國菜的主要特點:形、色。

活動五:

目標:1、通過外出的參觀活動,結合廚師的介紹,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中國菜的不同製作方法及選用的材料。

2、用多種途徑提高孩子們的探索興趣。

活動設計:1、參觀飯店:

請廚師介紹菜餚。

幼兒可向廚師提問。

2、看一看菜譜。

3、講一講自己學到了什麼本領。

觀察記錄:

今天,我們聯繫了“萬家燈火”酒店帶

領孩子們去參觀,我們請了飯店的廚師長爲在看的過程中,我發現孩

孩子們介紹了陳列出來的各種菜餚,孩子們子們能講出一些蔬菜的名

興趣很高。字。老師:剛纔廚師叔叔

爲我們介紹了許多菜,你們還有什麼問題要問

王嘉晨:請問這個菜邊上的花是怎麼做的?嗎?

鄧越:這個寶塔是用什麼做的?

吳雯娟:這個孔雀的頭是不是用黃瓜做的?

王嘉晨指着“松鼠鮭魚”說:這是用魚頭和薯條做成的!(魚肉切成長條用油炸一下確在廚師的介紹下,孩子們知實很像薯條)道了“松鼠鮭魚”的製作方

法。

回到幼兒園後,孩子們又繼續討論了起來:

鄧燕飛:飯店裏的菜比我們做的好看。

王嘉晨:當然啦,人家培訓過的。

鄧越:要學好幾年了。這時,孩子們提到了菜名,於是我問:是不是每個菜都有自己的名字?

瞿峯:有“孔雀開屏”。

朱穎:有“脆皮鴨”。

鄧越:有“菊花餅”。老師:下次我們也來學做小廚師好嗎?

反思:外出活動確實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面,許多孩子知道了菜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用刀切幾下就可以改變形狀,而且他們也敢於提問了,雖然剛開始有點膽怯,但在大家的鼓勵下,慢慢地放開了。下次的活動,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2、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

3、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電腦、錄音機、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活動。

師:在藍藍的大海里生活者許多許多的動物。你們知道有什麼動物嗎?(幼兒回答)

師:今天海洋裏發生了一件大事情我門去看看好嗎?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課件: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它們吃什麼?

三、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師:你們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寶貝,請你們找出它們之間吃於被吃的關係。

幼兒分別採用操作電腦、聽錄音、觀察圖片、詢問老師等方法進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師生小結: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環扣一環,象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構成的鏈條叫食物鏈。

四、瞭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1、討論:食物鏈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裏沒有了鯊魚,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髒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而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5

一、活動背景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爲孩子的飲食也越來越富有營養,但依然有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飯,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證,原因是許多幼兒有一些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如:不吃早飯、大量喝飲料、吃冷飲、不定時大便等。爲了使孩子們明白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學習保護自己的健康,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瞭解人體消化食物的過程。

2、養成講衛生的習慣。

3、初步瞭解人體奧妙,對人體感興趣。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食品、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引起探索興趣:

師: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那麼吃下去的食物到哪裏去了呢?

食物在人體中是怎樣旅行的,經過了哪些地方?

(第一次完整地看課件整體演示)

提問:食物的旅行,先經過哪裏,再經過哪裏,最後經過哪裏?

(第二次完整地看課件整體演示)

(二)通過課件局部演示,進一步知道食物旅行的過程,並初步瞭解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的作用,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1、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麼地方?

食物在我們的口腔裏有什麼變化?怎麼會的呀?

(引導幼兒在吃食品的過程中,相互觀察感受)

2、牙齒的作用真大,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牙齒?

3、經過口腔後,食物到哪裏去旅行了,它是通過什麼到胃裏的?

(引導幼兒在喝水的過程中,感覺食管的作用以及在人體的位置)

4、食物在胃裏,會發生什麼變化?怎麼會的呀?(豐富詞:蠕動)

:胃就象一個口袋,胃的蠕動是爲了把口袋裏食物磨得更細, 更爛,便於人體消化。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這個口袋裏裝的食物太多了,會有什麼後果呢?你以前有沒有遇到過胃不舒服呀,怎麼會的?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些什麼?怎樣來保護胃?

:不要吃太燙的食物,吃飯要定時定量,飯前飯後都不能做劇烈的運動,食品的種類也要豐富,還不能吃太多的冷飲和零食等等。

6、剛纔食物的旅行經過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裏呢?(引導幼兒瞭解小腸的作用)

:小腸就像一個加工廠,把食物的營養都吸收了。

7、最後食物要到哪裏去旅行呢?(引導幼兒瞭解大腸的作用)

:食物廢渣進入大腸,最後排出人體

(三)應用練習:判斷食物是在哪裏旅行進一步瞭解口腔、胃、小腸的作用

通過幼兒操作排列圖片,複習鞏固食物旅行的過程

(四)拓展:激發幼兒愛科學,長大探索科學的慾望

在我們人體,除了食物的旅行,還有許多祕密,只要我們認真學本領,長大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人體祕密。

五、活動結束

1、

2、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掌握手腳着地鑽爬的動作要領。

2.能靈敏、協調地鑽和手腳着地屈膝爬。

3.體驗鑽爬的樂趣,萌發愛惜糧食的情感。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墊子,拱形門、獨木橋、蠶豆,螞蟻媽媽及螞蟻寶寶頭飾。

2.準備活動及放鬆活動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螞蟻寶寶們,現在是什麼天氣了?(秋天)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螞蟻需要做什麼了?對,儲存足夠的食物準備過冬。今天媽媽就要帶着寶寶們到那片山上找食物,然後運回我們的家。可是找食物的路可不容易走,會遇到很多障礙。我們在出發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二、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做熱身活動。

學青蛙跳、用胳膊學大象的長鼻子、學狗熊走路、活動手腕腳腕、轉轉腰、高擡腿等,充分將孩子的關節活動開。

三、教師講解遊戲規則,幼兒進行遊戲。

孩子們,你們看我們首先要越過草地,然後過獨木橋,還要過山洞過小山丘,最後才能找到我們需要的食物。

1.提問:我們要怎樣過草地?(爬,一定要手腳着地屈膝爬)。怎樣過獨木橋?(走,)怎樣過山洞?(鑽)怎樣過小山丘?(跳)教師演示。

2.要求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領1粒豆子回家。教師指導,幼兒進行遊戲。

教師小結:小螞蟻們在草地時要注意雙手伏地,用腿的膝蓋向前爬行,在過獨木橋時,爲了保持身體的平衡,我們小朋友可已將雙手伸開,幫助身體找平衡。

3、引導幼兒交流探索多種鑽的方式。

第一遍遊戲結束後,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交流多種鑽的方式,如正面鑽、側面鑽,請個別小朋友演示,鼓勵大膽表現,愛動腦筋的小朋友。然後讓每個小朋友都做一做。

四、小組進行競賽剛纔我們一起找到了許多的食物,可是還不夠,還需要小螞蟻們繼續努力找到更多的食物。你們能做到嗎?這一次我們比一比男小朋友找的多還是女小朋友找的多怎麼樣?

1.男女分組進行比賽,看哪個組的小螞蟻搬的食物最多。

2.萌發幼兒愛惜糧食的情感。

五、放鬆結束活動。

剛纔我們找到了這麼多的食物,冬天就不會捱餓了,真是太好了。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我們聽着音樂一起來放鬆放鬆吧。(小朋友可以互相捶捶後背,坐在墊子上捶捶腿,撈麪條穩定呼吸,學習麪條軟軟的樣子,小樹葉飄落的樣子等)

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在吃飯時不要浪費,不能挑食。

活動反思:

這是小班的一節體育課,我們就想從體育活動的實施原則角度來說說這次活動。

1、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幼兒在練習“手膝着地向前爬、往後爬”這一動作時枯燥且無趣味,那麼如何根據小班幼兒體育活動的特點,採取正確的方法,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有效地開展體育教學呢?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擬人化”的“小螞蟻運糧”教學情境,構思了有趣的遊戲情節,螞蟻寶寶跟着螞蟻媽 媽出門玩、在草叢裏發現了糧食,以及把糧食運回家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如: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氣、遇到大甲蟲等一系列緊張有趣情節的故事設計。將動作練習融入到情境教學中,在趣味的情境中,“螞蟻寶寶”時而興奮、時而緊張、時而又歡呼雀躍,積極愉快地完成了一系列的運動鍛鍊要求。“螞蟻寶寶”們無論是跟媽 媽學本領,還是自己練習,再到“實戰”熱情都很高,始終都在愉悅的氛圍裏進行身體鍛鍊,獲得了爬行能力的發展。不僅如此,孩子們針對老師運糧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進行自我探索和嘗試,找出過小橋下坡時不讓糧食掉下來的方法,充分表現出孩子的主體性。本活動中很好地遵循了主體性原則。

2、貼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活動目標的制定、內容的選擇都考慮略高於小班幼兒的爬行水平,教師藉助小螞蟻運糧食的情節,生動的角色扮演有效地將整個活動的不同遊戲情節串連起來。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活動的基本部分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螞蟻寶寶”跟着“媽 媽”練習擡頭爬的本領,爲後來“螞蟻寶寶”在運糧食過程中不讓糧食從筐裏掉下來做好鋪墊。第二部分,“螞蟻寶寶”肚子餓了,跟着“媽 媽”到草叢裏找食物吃,魚貫式地跟着“媽 媽”在平地上爬行,遇到了“打雷下雨”情節促使“螞蟻寶寶”要快速爬行,遇到了大甲蟲情節促使“螞蟻寶寶”要往後退着爬,爲後面運糧食過小橋下坡退着往後爬做好鋪墊。第三部分,“螞蟻寶寶”運糧食“回家”要“走小路”“過小橋”,過小橋下坡時糧食會從身後的筐裏掉下來,“螞蟻媽 媽”積極鼓勵“螞蟻寶寶”針對遇到的難題進行自我探索和嘗試,想出過小橋下坡時不讓糧食從筐裏掉下來的好方法,可以退着往後爬或者側着身體爬下來。每一部分都提出不同動作要求並以不同的遊戲情境來完成任務,這樣既避免了重複練習動作的枯燥乏味,同時又使活動的難度層層遞進,恰切地尋找到孩子爬行能力的“最近發展區”,促進幼兒爬行能力的發展。這很好地體現了體育活動的發展性原則。

3、多元教育價值的有機整合。孩子年齡越小,他們的運動技能差異會越大,能力較弱的幼兒會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膽怯,不敢嘗試。在整個活動中,教師不僅關注運動技能的提高,還重視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和意志品質的培養,整合了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發展。並關注幼兒的能力差異,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進行個別具體的指導。不僅如此,我們可以看到,教師要求孩子把糧食運回家後,要分色存放,這裏也自然滲透了科學領域的顏色分類的目標。另外,教師每教授幼兒一個動作要領,都自編了一個短小的兒歌,朗朗上口,易於記憶,幫助幼兒記牢動作要領,是最好的幼兒行動的“伴奏”。因而,這個活動還體現着體育活動的整合性原則。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瞭解人體消化食物的過程。

2、教育孩子從小養成講衛生的習慣。

3、激發幼兒初步瞭解人體奧妙的興趣。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食品、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探索興趣:

師: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那麼吃下去的食物到哪裏去了呢?

食物在人體中是怎樣旅行的,經過了哪些地方?

(第一次完整地看課件整體演示)

提問:食物的旅行,先經過哪裏,再經過哪裏,最後經過哪裏?

(第二次完整地看課件整體演示)

二、通過課件局部演示,進一步知道食物旅行的過程,並初步瞭解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的作用,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1.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麼地方?

食物在我們的口腔裏有什麼變化?怎麼會的呀?

(引導幼兒在吃食品的過程中,相互觀察感受)

2.牙齒的作用真大,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牙齒?

3.經過口腔後,食物到哪裏去旅行了,它是通過什麼到胃裏的?

(引導幼兒在喝水的過程中,感覺食管的作用以及在人體的位置)

4.食物在胃裏,會發生什麼變化?怎麼會的呀?(豐富詞:蠕動)

小結:胃就象一個口袋,胃的蠕動是爲了把口袋裏食物磨得更細,更爛,便於人體消化。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這個口袋裏裝的食物太多了,會有什麼後果呢?你以前有沒有遇到過胃不舒服呀,怎麼會的?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些什麼?怎樣來保護胃?

小結:不要吃太燙的食物,吃飯要定時定量,飯前飯後都不能做劇烈的運動,食品的種類也要豐富,還不能吃太多的冷飲和零食等等。

6.剛纔食物的旅行經過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裏呢?(引導幼兒瞭解小腸的作用)

小結:小腸就像一個加工廠,把食物的營養都吸收了。

7.最後食物要到哪裏去旅行呢?(引導幼兒瞭解大腸的作用)

小結:食物廢渣進入大腸,最後排出人體

三、應用練習:判斷食物是在哪裏旅行進一步瞭解口腔、胃、小腸的作用

通過幼兒操作排列圖片,複習鞏固食物旅行的過程

四、拓展:激發幼兒愛科學,長大探索科學的慾望

在我們人體,除了食物的旅行,還有許多祕密,只要我們認真學本領,長大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人體祕密。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選取內容接近幼兒生活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活動的第一部分,通過一顆沒有被嚼碎的蛋糕去體內旅行時的所見所聞,形象地表述了食物旅行的經過,通過動畫這種形式使孩子們非常投入,並在不知知覺中接受,第二、第三部分通過動手給消化圖排序,使幼兒進一步明白了食物旅行的順序和各消化器官的功能,並通過細緻觀察圖片發現進食時應注意的問題,活動第四部分意在讓幼兒知道消化系統的功能和作用的基礎上引發開去,使幼兒關注平時的生活衛生和飲食習慣,這部分的內容起到鞏固和延伸的功能。爲了使幼兒掌握的知識能落實到日常的行爲中,並形成習慣,我設計了延伸活動——玩健康行爲棋。整個活動運用了多種形式做到動靜交替,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幼兒主動性強、同時也體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活動傳遞給幼兒的信息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趣味性。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用感官辨別出不同味道的食物,並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嘗試用“ABB”結構的詞語來描述味道的特徵,如:香噴噴、甜滋滋、酸溜溜、辣乎乎、鹹津津等。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過程與方法

用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對食物味道的描述,引導幼兒初步接觸“ABB”結構的詞語。接着讓幼兒體驗食物和調料的味道再引導幼兒學習描述它。在幼兒有了這些體驗後讓幼兒用兒歌的方式來整理學到的“ABB”結構的詞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願意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並嘗試描述。

活動重點

能用感官辨別出不同味道的食物,並嘗試用“ABB”結構的詞語來描述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餅乾、辣椒、鹽、白糖、檸檬、西瓜、橘子等食物。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可多好吃的,小朋友們想不想嘗一嘗?但是老師在讓小朋友們嘗這些食物之前想了解一下小朋友都喜歡什麼樣的味道好嗎?

二、老師引導幼兒說說食物的味道,啓發幼兒用“ABB”的結構詞語來描述。

師:食物的味道可以怎麼說?比如有小朋友說他可喜歡吃糖了,那糖的味道可以怎麼說?(引導幼兒學習:甜滋滋、香噴噴等詞語。)

三、組織幼兒品嚐食物,並讓幼兒交流品嚐的結果。

1、師:現在小朋友們可以品嚐老師爲大家準備的食物了,但是嘗過之後要想一想這個味道該怎麼說呢?

2、老師讓幼兒在組內先交流。老師巡視並觀察,同時跟幼兒交流食物的味道,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覺。

四、集體交流品嚐結果。

1、師:請小朋友回憶一下剛剛自己都嚐到了那些食品?你還記得它的味道嗎?

2、老師依次出示食物,引導幼兒用“ABB”的結構詞語來進行描述。

五、引導幼兒編兒歌記憶“ABB”結構的詞語。

1、今天我們嚐到了好吃的食物和調料,我們還學會了好多新的描述味道的詞語對嗎?我們來講它們編成兒歌,好不好?

2、引導幼兒編兒歌。

香噴噴的餅乾,甜滋滋的西瓜;

酸溜溜的檸檬,甜滋滋的橘子。

辣乎乎的辣椒,鹹津津的鹽巴,

麻乎乎的花椒,甜滋滋的白糖。

……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和媽媽一起看看家裏或者廚房還有什麼食物或者調料,在媽媽的允許下嚐嚐它的味道再和媽媽討論一下它的味道好嗎?

活動反思:

1. 活動整體效果很好,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幼兒通過品嚐都能講出食品的味道並豐富了幼兒的詞彙。

如: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辣辣的、鹹鹹的。

2. 食品都是孩子們熟悉的,並且孩子們親自感受參與性強,課堂討論氣氛熱烈,幼兒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擴展回答問題,

3. 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多數幼兒能選擇更多的食品,可見幼兒的挑食只存在於個別,孩子們在老師的教育下,孩子能選擇更多的食品,值得欣慰。

4. 延伸活動設計合理,能更進一步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2.瞭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

3.能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各種蔬菜、葷菜、米飯、水果等模型、盤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菜的名稱:

1.老師出示這些模型,提問:"你們說一說這些是什麼?"

2.幼兒互相學習,認識菜名。

二、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內容。

1.老師提問,幼兒回憶:"在這些食物中最喜歡吃什麼?爲什麼?""除了吃剛纔你看到的食物外,平時你還吃什麼?""你覺得什麼東西最營養?"

2.請幼兒回憶生活中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中的各類食物:"平時吃的早餐、午餐,晚餐吃的東西一樣嗎?爲什麼不一樣?"

3.來總結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

三、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幼兒嘗試自己設計一日食譜。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課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第二部分用實驗方法檢驗食物的營養成分。

第三部分向學生進行營養衛生教育。

二、學情分析

本課主要通過實驗和觀察來進行教學,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食物的營養成分主要有蛋白質、脂肪、澱粉、鹽類、維生素、水等,知道營養衛生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食物的營養成分主要有蛋白質、脂肪、澱粉、鹽類、維生素、水等。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用實驗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3、向學生進行營養衛生教育,使學生知道營養衛生的.基本要求。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澱粉三種營養成分。

難點:講述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酒精燈,火柴,支架,鐵絲,試管,滴管,澱粉液,碘酒,澱粉,肥肉。瘦肉,熟蛋白,花生、向日葵、芝麻的種子。

2、掛圖或投影片——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學生準備:白紙,饅頭、米飯、土豆、黃瓜、白菜、蘿蔔、蘋果等食物(以上食物僅供參考,只要包括含澱粉類食物與不含澱粉類食物即可,品種不限,均爲少量)。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你最喜歡吃的食物有哪些?

2、談話:爲什麼人每天要吃各種食物?

3、講述:人所以每天要吃食物,是因爲食物中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那麼人體需要哪些營養?這些營養有什麼作用?它們主要含在哪些食物中?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食物的營養。

(二)新授

1、指導學生認識人體需要的營養

那麼食物中含有哪些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呢?

(出示課件)

2、指導學生檢驗食物的營養成分

(1)講解:怎麼知道某種食物含有什麼營養?有的營養成分可以看出來或嚐出來,例如食鹽,水。而蛋白質、澱粉、脂肪和維生素,我們既看不出來,又嘗不出來,那我們怎麼知道呢?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2)學習檢驗蛋白質的方法

1講述:瘦肉、蛋白(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在支架上掛一根鐵絲,將瘦肉、煮熟的蛋白鉤在鐵絲上,用火燒(先燒瘦肉,再燒蛋白),聞一聞有什麼氣味。

2分組實驗。

3彙報實驗結果。

4教師小結:在燒瘦肉和蛋白時,有一股特別難聞的、像燒雞毛一樣的氣味,這是蛋白質燃燒時特有的氣味。所以,我們可以用燒、聞味的方法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3)學習檢驗脂肪的方法

1講解:肥肉、花生米和向日葵的種子,含有很多脂肪。

把肥肉用力在白紙上抹,把芝麻、花生、向日葵的種子放在白紙上劃或用鉛筆壓,觀察白紙上有什麼?用手摸一摸這個地方有什麼感覺?然後把白紙拿起來對着亮光照,觀察紙有什麼變化。

2分組實驗。

3彙報實驗結果。

4教師小結:把含有脂肪較多的食物在紙上劃、壓,紙上會留下油跡。油跡和水跡不同,顏色發淡黃,不容易幹,摸着油乎乎的,容易透光。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較多的脂肪。

(4)學習檢驗澱粉的方法

1講解:下面我們來學習檢驗澱粉的方法。家裏做菜時常用到澱粉,這是從含澱粉多的食物中提煉出來的。我們用這種澱粉加水,製成澱粉液,裝在試管中;用滴管往澱粉液中加入2-3滴碘酒,將試管搖晃幾下,觀察有什麼現象?

自然教案-食物的營養

2演示實驗

3教師小結:實驗說明,澱粉遇碘酒可以變成藍色。這是澱粉特有的性質,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較多的澱粉。

(5)檢驗常見的食物中哪些含有澱粉

1講述:下面,我們來檢驗一下自己帶來的這些食物,哪些含有澱粉?(檢驗蘿蔔、蘋果、土豆等食物時,需要把它們切開再滴碘酒。)

2分組實驗。

3彙報實驗結果。

(6)教師小結:對食物營養成分的檢驗是一門科學,只有通過實際檢驗,才能確定各種食物中含有什麼營養成分,含量多少,以便更好地搭配食物。

3、向學生進行營養衛生教育

(1)談話:對照課本第63頁的圖說一說,各種營養成分多含在哪些食物中?

(2)討論:

1有沒有哪種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沒有)

2人體生長髮育需要多方面的營養,而沒有哪種食物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那麼我們吃飯時應該注意什麼?(吃多種食物,不偏食。)

3一開始同學們說了很多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如果喜歡吃的食物就多吃,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吃,這好不好?爲什麼?

4有人認爲吃的營養越多身體越健康,這種說法對不對?爲什麼?(還可以結合學生實際,補充一些討論題。)

(3)教師小結:爲了保證身體健康,必須注意營養衛生。第一,吃的食物要多樣化,合理搭配營養,不偏食,不挑食,不然就會因爲缺少某種營養而得病。第二,進食要適量,吃的太少會得營養不良症,吃的太多也會得病,例如肥胖症。

(三)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關於食物的營養的知識

2、提問:

(1)人體需要哪些營養?

(2)怎樣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脂肪、澱粉?

(四)板書設計

19 食物的營養

蛋白質、水、鹽類——構成人體的材料

食物的營養 澱粉、脂肪——人體的能源

維生素——增強抵抗力

檢驗方法:

蛋白質——用火燒 脂肪——劃或壓 澱粉——滴碘酒

七、課後小記

《自然教案-食物的營養》

自然教案-食物的營養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1

設計意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歡出去旅遊,每次旅遊回來都希望把自己見到的、好玩的事情說給老師、小夥伴聽。結合孩子的需要和興趣,我班開展了“快樂的旅行”這一主題。隨着活動的不斷延伸,一次孩子們在進餐中竊竊私語,老師蹲下身仔細傾聽孩子的對話,才知道他們有一個新的“發現”:食物在肚子裏會“旅行”嗎?多有趣的問題呀!孩子們都關注着呢。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孩子們總是吃不夠、說不完。爲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食物的旅行”主題活動由此生成展開。爲體現新課改精神,我們以整合的觀念,目光短淺是讓幼兒在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的同時,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合作能力。爲使活動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我注意靈活採用教法:首先設置問題情境(從孩子們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東西哪去了?”)觀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發現——食物在人體裏的消化過程)操作法(以孩子喜愛的操作形式展開——動手動腦拼圖、“構建”消化系統圖)等等。爲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親手製作課件,使學習活動更爲具體生動且有趣味性。

活動目的:

1、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2、加深幼兒對身體的瞭解,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合作能力。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人體消化系統卡片數套,小兔布偶一個,食品、白板紙、油畫棒、大小塑料軟管等材料若干。

2、課前與爸爸媽媽討論及查找有關資料。

3、主題環境創設(人體模型、人體各結構圖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每人吃一塊蘿蔔片,談話關提出問題讓幼兒猜測,引出課題“食物的旅行”。

1、講述故事“蘿蔔的旅行”。

2、利用小兔布偶,重點提問:蘿蔔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二、幼兒自選食品(糖、餅、果等),再次體驗食物在身體裏的感受。

三、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1、教師演示課件,幫助幼兒認識消化器官的名稱。

2、重點講解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讓幼兒明白不良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3、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討論:辨別哪些是健康的飲食行爲?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行爲?教育幼兒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四、分組操作活動:加深對人體主要消化器官的理解。

1、分組玩拼圖遊戲。幼兒利用小卡片,合作拼成一幅完整的人體消化系統圖。

2、部分幼兒躺下將人體外形輪廓勾畫出後,自主選擇大小、長短不一的塑料軟管等材料(做食管、胃、小腸、大腸等)。

3、分享交流:教師與幼兒共同將做好的人體消化器官圖佈置在室內主題欄目中。

附故事:《蘿蔔的旅行》

小兔最喜歡吃蘿蔔了,小兔把我放到嘴裏,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會兒,我到了一條長長的管子裏,就像坐滑梯一樣,真好玩!還沒等我玩夠,就滑到了一個大袋子裏,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被磨碎的我接着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裏,像迷宮一樣,好不容易出了迷宮,我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裏,在這我的營養都被吸收掉了,最後我就被排出了體外。

活動反思: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人體的消化器官和食物在人體內的主要消化過程,並知道如何保護人體的消化器官。探究新課之前,我先引領學生回顧了食物中有哪些營養物質,然後引入食物消化的討論話題。學生很容易說出食物消化的過程: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並且能馬上理解這些器官都是消化器官。但是,學生對於肝是消化器官卻不是消化道這點不理解,因此,我又加入了消化器官、消化道概念的對比,以及肝的功能的擴充。在瞭解如何保護消化器官時,學生也能結合生活實際舉一反三,比如:飯前便後要洗手、吃飯要定時定量、細嚼慢嚥、不吃不乾淨過了保質期的食物、飯後不劇烈運動等。

學生在這節課中提了很多與生活有關的問題,課堂反應很積極,他們對於平時看不見的肚子裏面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心,跟隨食物一起在消化道內旅行時有很多次“原來是這樣的”反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信學生的好奇得到滿足心的同時,這些知識也能深深的映在學生的腦海裏,並且能積極主動的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這樣才達到了科學課的目的。希望能激發更多學生的興趣,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探索科學的奧祕。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嘗一嘗,摸一摸認識我們身體中的消化器官及消化流程。

2、懂得要如何愛護我們的消化器官

活動過程:

1、通過猜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裏面住着白胖子),品嚐花生米引出食物吃進人身體後去了哪裏?

2、幼兒猜測食物會進入身體哪些地方。

3、邊聽老師講<花生的旅程>邊觀看視頻、初步瞭解人的消化流程。

4、看圖片回憶花生經過人體哪些器官,遇到了哪個朋友,結果變成了什麼樣、並在自己身上找出相應的位置。

5、學習器官兒歌加深印象。

6、情景導入:小主人在冬天非要吃雪糕,咬一口,凍的牙齒打哆嗦,嚥下去食道都快凍僵了,可他還要吃、胃也不舒服了,胃很生氣決定和其他消化器官藏起來要罷工!

(1)你覺得這個小主人好不好?

(2)要是你是小主人,你會怎麼辦?

7、看圖通過提示,找到相應的器官,並粘貼到原來位置。

活動延伸

我們幫小主人把消化器官們送回了家,但是小主人卻不知道怎樣保護它們就不會生氣?小朋友們快幫小主人想一想,怎樣保護它們就不會生氣吶?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

2、懂得自然界中每一種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從而理解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食物鏈課件,幼兒集體繪畫紙四份,四條食物鏈的圖片,食物鏈頭飾若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從動物喜歡吃什麼食物引出話題。

2、交代繪畫要求和時間。

二、初步探索動、植物間的食物鏈關係。

1、分析第一組小朋友的畫。

引導幼兒找出:莊稼→蝗蟲→青蛙→蛇→老鷹。這條因爲食物而串在一起的鏈子關係。

2、分析第二組小朋友的畫。

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來尋找畫中的鏈子關係:海洋植物→海洋小動物→蝦→燈籠魚→鯊魚。

3、分析第三、四組小朋友的畫。

把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從第三、四副畫中尋找鏈子關係:蘑菇→兔子→狼;糧食→老鼠→貓頭鷹。

4、分析總結出:食物鏈。

三、通過課件,感知食物鏈的作用。

每條食物鏈中都有許多動、植物,假如少了一種能不能行?

在“莊稼→蝗蟲→青蛙→蛇→老鷹”這條食物鏈中:

1、假如地球上所有的青蛙都沒有了,蛇會怎麼樣?

2、蛇都死了,老鷹會怎麼樣?

3、蝗蟲會怎麼樣?

4、到處是蝗蟲,莊稼會怎麼樣?

5、莊稼都被蝗蟲吃完了,會發生什麼後果?

6、那麼食物鏈中都有動、植物,能不能少一種?

7、總結出要保持地球上的生態平衡。

四、通過遊戲進一步感知食物鏈的作用。

通過玩食物鏈的遊戲,讓幼兒更深層次的感知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並且在愉快的遊戲中結束活動,保持了幼兒進一步探索食物鏈的濃厚興趣。

教學反思:

首先,用故事引入生物之間的敵對關係。其中的食物關係顯而易見,激發了學生開始學習的興趣。而食物關係用箭頭標識,看起來雖然比較容易,但學生往往會畫錯箭頭的方向。對此,準備了幾個紅色箭頭,並着重指出板書按“誰被誰吃”的方向畫出來。

其次,着重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具體說活動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正確理解食物鏈的構成。通過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成語的收集,學生知道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多種多樣,普遍存在。通過觀察和閱讀的文字,組織討論,學生知道食物鏈上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及作用;知道食物鏈的源頭在植物,終點是兇猛的動物。第二層,建立食物網的概念。畫食物鏈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但在一定的生活區域裏給形象的生物畫,很容易畫亂。爲了減少盲目性,引導學生從綠色植物開始一直找到兇猛的動物結束。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對食物的消化感興趣,喜歡探究食物的消化過程。

2.瞭解人體消化器官,感知食物的消化過程。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已有的經驗

1.小朋友們,這些東西是什麼?我們來看一看有牛奶、麪包,水果等等等等,對,他們都可以吃。我們把能吃的東西叫做食物。

2.那我們每天吃下去的食物都去哪兒了呢?原來呀食物在我們的身體裏進行了一次旅行。今天就讓我們跟着食物一起去旅行吧。

二、教師講述故事

嗨!大家好!我是一粒豆子,含有豐富的營養。

一天,淘淘的媽媽把我和我的夥伴做成了香噴噴的菜。淘淘的牙齒可真鋒利,我的朋友們一下子都被切磨成了碎片。瞧,他們都往下走了,一會兒,我也會變成碎片往下走的。哎!我怎麼整個就被擠下去了。

剛離開口腔,我就被擠入了一個細細長長的通道,這就是食道。食道壁很薄,在食道中我被一點一點地往下送。

接着我就來到了一個大口袋裏,這個口袋就是胃。它不停地蠕動,還下起了“酸雨”。我的朋友在這裏不停地轉呀轉,磨呀磨,變得象漿糊一樣。

我們又來到了小腸妹妹家,它的家彎彎曲曲有5-7米長,邊上有許多絨毛,還有一扇扇小門。“大部分營養在小腸這裏被吸收。”小腸妹妹說:“歡迎你們食物朋友。被我吸收的營養從我的小門出去就可到達淘淘的全身,使小淘淘長高,長胖,給淘淘力量。”“我也要出去,爲淘淘做點事。哎,怎麼出不去?”

最後我們進入大腸,它短粗短粗的有1.5米,負責吸收水分,存放食物殘渣。

沒有用的食物殘渣就進入了粗粗短短的大腸,變成大便,排出了體外。我的小豆子神奇的旅行就結束了。

教師小結:好,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吃進去的食物在我們身體都經過了哪些地方呢?首先是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食物首先經過口腔,通過鋒利的牙齒,在經過食道進入了胃,將食物消化後進入小腸,通過大腸最後排出了體外。這就是食物旅行記。

三、幼兒討論怎樣保護自己的器官

1.原來我們的食物要經過這麼多的器官,那我們要怎樣保護它們呢?

我們吃飯如果吃的太飽或者不吃飯也會對消化器官造成損害。喝太多的冷飲或者吃不衛生的食品對他們也是有很大的損害。所以我們不僅吃飯要細嚼慢嚥,而且要多吃健康食品,少喝冷飲多吃蔬菜,保護好我們的消化器官。不僅如此,我們吃飽飯後更不能劇烈運動,要走一走,散散步,這樣才更有利於消化器官的工作。

四、分享兒歌

小豆子很感謝你們跟他一起去旅行了。最後他把一首健康飲食歌送給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朋友長身體飲食天天要合理,

一日三餐很重要,定時定量要記牢,

偏食,挑食要不得。暴飲暴食,睡不好,

早餐必須吃的好,午餐一定要吃飽,

晚餐別忘吃得少。從小養成好習慣,

身體健康壯又高。

五、結束

聰明的小朋友們,我們是身體的小主人,那我們一起記住要保護消化器官。今天我們的食物旅行記就到這裏結束了,謝謝大家!

食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及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

2、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活動準備:

1、PPT《食物的消化過程》

2、消化圖、各消化器官圖片

3、健康知識卡片4幅、兩張圖卡(√、×)、糖果消化棋

活動過程實錄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在吃飯方面存在許多問題,有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能好好進餐,孩子的健康得不到保證,原因是許多幼兒有一些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如:邊玩邊吃、暴飲暴食、吃冷飲、吃零食等。爲了使孩子們瞭解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活動過程】:

一、完整觀看PPT,認識各消化器官的名稱

提問導入:圖片上有這麼多豐盛的食物,你們想吃嗎?吃下這些食物後,猜猜他們會到哪裏去呢?今天,有顆小豆子要帶我們到消化器官中去旅行,旅行之後我們就會知道吃下去的東西到哪裏去了。

二、分段觀看PPT,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1、觀察圖片——口腔

提問:①小豆子從哪裏進去了?(口腔)

②放進口腔會發生什麼事情?(牙齒嚼碎)

2、觀察圖片——食道

提問:①小豆子被嚼碎之後又被擠到哪裏去了?(食道)

②食管長的什麼樣子的?(細細長長的管子樣)

③食道有什麼作用?(輸送食物)

3、觀察圖片——胃

提問:①胃像什麼?(口袋)

②胃有什麼作用?(進一步磨碎食物)

③小豆子在胃裏看見什麼了?(胃生病了)

④胃爲什麼會生病?

4、觀察圖片——小腸

提問:①小豆子到哪裏去了?(小腸)

②小腸是什麼樣子?(彎彎曲曲像個迷宮)

③小腸有什麼作用呢?(吸收食物的營養)

④小豆子爲什麼沒有從小門出去呢?(沒嚼碎)

5、觀察圖片——大腸

提問:①長得什麼樣子的呢?(又粗又短)

②大腸裏都有些什麼?

③大腸有什麼作用?(存放食物殘渣)

④什麼叫殘渣?能長時間呆在身體裏面嗎?

小結:我們小朋友要定時的排便。

三、分組排圖,鞏固各消化器官的作用

1、幫助幼兒回憶毛毛身體裏的消化器官;

2、幼兒分組排圖,加深印象;

3、師幼齊排圖,找到小豆子的正確旅行路線,並驗證各組排圖是否正確。

四、分爲四組,健康知識討論

1、出示四張圖片,分別爲:喝酒、多喝白開水、飯前洗手、吃飯說話,四個小組各討論一張圖片

2、討論好後,把好的行爲貼在√下面,把不好的行爲貼在×下面,每組各判斷一張圖片。

五、討論如何保護各消化器官

1、口腔——不吃滾燙的東西

2、食道——吃飯不說話、以免食物被嗆到器官

3、胃——少吃冷、硬的食物、細嚼慢嚥、飯後不能馬上運動

4、小腸——多運動,加強小腸吸收能力

5、大腸——殘渣是髒的東西形成的,所以飯前便後要洗手

六、延伸活動:糖果旅行棋(棋譜上是消化器官圖)

好了,老師在教室裏爲大家準備了糖果旅行棋,我們一起回教室去玩吧!

附故事:

食物的消化過程

嗨!大家好!我是一粒小豆子,含有豐富的營養。今天,我要到毛毛的身體裏去旅行一次。瞧,嘴巴已經打開了,這裏就是口腔。哇,毛毛的牙齒可真鋒利,我的朋友們一下子都變成了碎片。瞧,他們都往下走了,一會兒,我也會變成碎片往下走。哎!我怎麼整個就被擠下去了。剛離開口腔,我就被擠入了一根細細長長的通道里,這就是食道。食道壁很薄,要是遇到魚刺就可能被刺破,在食道中我被一點一點地往下送。

我現在來到了一個大口袋裏,這個口袋就是胃。它象一個磨子不停地動。我的朋友在這裏不停地轉呀轉,磨呀磨,變得象漿糊一樣。“哎喲!是誰,身體硬梆梆的?”“是的,胃大哥。”“你怎麼整個兒就下來了?”“是呀,我的小主人吃飯太快,沒把我嚼碎,就讓我下來了。”“咦,胃大哥,你身上怎麼有傷口呀?你的傷口疼不疼?”“那就要怪我的小主人,平時吃東西不注意,愛吃的就吃得很多,把我撐得很難受,他一會兒吃冰冷的冷飲,一會兒又喝滾燙的開水把我搞得夠嗆。有時我很想休息一會兒,可是我的小主人又要吃零食,把東西硬塞進來,讓我不停地工作。我實在是累壞了。所以,就成了現在這樣,我生病時可難受了。”

我又來到了小腸妹妹家,小腸妹妹的家彎彎曲曲有5——7米長,邊上有許多絨毛,還有一扇扇小門。“我是小腸妹妹,歡迎你食物朋友。從我的小門出去就可到達毛毛的全身,使毛毛長高,長胖,給淘淘力量。”“我也要出去,爲淘淘做點事。哎,怎麼出不去?”

“喂,小豆子,到我這裏來。”“好吧,你是誰?”“我是大腸姐姐。”“我身邊怎麼都是髒東西,他們是誰?要到哪裏去。”“他們是殘渣,他們將被排出體外。”“那我呢?”“你也會被排出體外。”“那我還沒有爲毛毛做事。”“那沒辦法,因爲你沒被嚼碎,不能變成營養,被身體吸收。”原來我們進入了大腸,它短粗短粗的有1.5米,負責吸收水分,存放殘渣。我出去以後,一定要把看到的告訴小朋友,讓他們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使他們更健康。

活動反思:

【活動小結評析】

我上的這堂課是大班的健康活動,在選材上非常接近幼兒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因此,孩子們對本次活動很感興趣。在活動中,我通過觀看視頻、動手操作、討論等方式激發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傾聽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以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及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學習了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和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整個活動環環相扣,以層層遞進的方式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我上的這堂課是大班的健康活動,在選材上非常接近幼兒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因此,孩子們對本次活動很感興趣。在活動中,我通過觀看視頻、動手操作、討論等方式激發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傾聽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以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及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學習了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和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整個活動環環相扣,以層層遞進的方式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