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合集六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合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活動中讓孩子掌握一些緩解、轉移不良情緒的方法。

2.培養幼兒豁達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消氣吧”場景佈置。

2.消氣棒三個,蹦蹦牀一個。

3.動物圖3個:小狐狸河馬小豬。

4.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兩隻。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鞭炮聲)這是什麼聲音?有什麼高興事?小狐狸那開張了,“消氣吧。”(介紹“消氣吧”)這是一家讓生氣的人很快消氣而變得快樂的地方,是一個特別的地方。

二、討論主題

1.出示河馬

①第一天開張小河馬來了,它心裏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②原來河馬參加棒球賽,賽場上被球打得鼻青臉腫,輸給了對方。

③小朋友想辦法幫他消氣;看小狐狸想什麼辦法? (請小朋友用消氣棒實踐)

2.出示小豬

①小豬怎麼了?他的身材長的怎麼樣?它爲什麼氣呼呼的? (小豬太胖穿衣服不好看)

②小狐狸會想什麼辦法幫小豬減肥?

③請小朋友實踐蹦蹦牀

3.幫小老鼠消氣

①“吱吱”誰來了?(兩隻小老鼠表演)

②快幫小老鼠快樂起來吧。

三、歸納主題

1.大家都說:“消氣吧”好,它好在哪?

2.你們平時遇到過生氣的事嗎?你用什麼方法消氣而變得快樂?

3.小結: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人人都有生氣的時候,如果你有不高興的事生氣了,可以哭一哭、叫一叫、不再生氣,也可以把生氣的事告訴老師、小朋友、爸爸媽媽,他們會勸你安慰你,你的心裏會好受些,你還可以吃點東西、玩玩玩具、看看電視。如果別人惹你生氣,你就要想想別人對你好的時候,這樣就會原諒別人,就會消氣,變得快樂,身體也就會更健康了。如果你經常生氣又不消氣,就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延伸活動

家長和孩子共同商討消氣的方法,貼在展板上。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瞭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2、感受少數民族的風情,激發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前期經驗、調查表、PPT等。

【活動過程】

一、講講知道的少數民族。

價值取向:回憶已有的經驗,引出內容。

1、師:最近我們正在研究一些少數民族,誰知道什麼叫少數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請你們用好聽的、有節奏的聲音說說你知道的少數民族的名字。(這裏你的要求是用好聽的節奏說,那麼用什麼樣的節奏呢,最好你先預設一個節奏,比如老師先有節奏的說一說?)

2、出示地圖(地圖上標有代表56個民族標誌):剛纔小朋友說了好多少數民族,看,它們就分佈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說道到,你們看,還有(讓幼兒簡單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數民族。

3、這麼多的少數民族,你們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嗎?(用數字表示出來)

總結:哇!祖國真大啊,原來我們一共有56個民族了,每個民族都有它們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祕密。

二、幼兒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價值取向:通過相互學習初步瞭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三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前幾天,老師讓你們自由組隊重點調查了幾個少數民族,今天請你們來說說你們的發現,輕輕的商量下派個代表上來介紹。(把幼兒的調查貼在黑板上,每個隊從少數民族的吃,穿,住,運動四方面介紹)。

1、第一組幼兒代表介紹:維吾爾族。

①幼兒介紹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你今天介紹的是什麼族?(維吾爾族)你可以從這個地圖上找出它的位置嗎?(在地圖上維吾爾族的旁邊插上小紅旗,幼兒介紹)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師:剛纔這個隊的小朋友介紹了許多關於維吾爾族的知識,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或者有什麼還想要了解的?(幼兒之間互相提問,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維吾爾族的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PPT)

服裝:式樣寬鬆、灑脫,色彩對比強烈。

維吾爾族的姑娘:維吾爾族姑娘以長髮爲美,婚前梳十幾條細髮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長辮。

維吾爾族的花帽: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標誌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綾,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動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紋是四邊對稱的。

舞蹈: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長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單膝着地,會聳肩膀,女孩子會圍着男孩子跳舞。

這裏老師要引導幼兒邊看邊觀察,老師可以通過講解和提問穿插的方法和幼兒產生互動

師:讓我們帶上四楞帽子,一起來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吧。(播放音樂背景,教師領舞,幼兒學一些基本的動作)

特產:維吾爾族不僅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還被成爲“水果之鄉”呢,知道爲什麼叫它水果之鄉嗎?(產葡萄)維吾爾族是我們中國的最大面積的葡萄生產基地,除了葡萄你們還知道有那些嗎?(哈密瓜,巴丹木,無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組幼兒代表介紹:蒙古族(找一找地圖上在哪裏插上紅旗)

①幼兒代表介紹他們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PPT)

師:來看看老師準備的蒙古族的資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大膽地交流關於名字的由來,瞭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2、通過講解、討論,瞭解百家姓的含義。

3、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貼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導入

1、教師: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裏嗎?

2、幼兒到海報上找出自己的名字。並學習用“這是我的名字,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達。

3、教師:我們的名字都一樣嗎?

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每個人的名字都不一樣,有的名字有兩個字,有的名字有三個字,還有一部分是四個字的。

二、尋找姓的祕密

1、教師: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麼?你們的姓是怎麼來的?能不能改姓呢?爲什麼?

2、教師小結:寶寶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所以,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是跟媽媽姓。

3、教師:你姓什麼?你知道有哪些姓嗎?

4、幼兒講述,教師記錄。

三、鞏固認識自己的姓氏

1、教師:你的周圍有沒有和你同姓的人?你知道哪些人和你的姓一樣嗎?

2、教師:我們中國的地方可大了,一共有十幾億人口,所以有好多姓,那麼多的姓在古代就編成了一本書,我們就叫它《百家姓》。

3、教師出示《百家姓》的書,並讀一讀百家姓的內容,讓幼兒感知豐富的姓氏。

四、探索名字的奧祕

1、教師:我們小朋友的姓是跟爸爸或媽媽的,不是隨便起的,那你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小祕密嗎?

2、鼓勵幼兒講述家人給自己取名字的過程或意義。

3、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爸爸媽媽 不是隨便給我們取名字的,我們小朋友的名字是有一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願。

五、結束活動:《我爲朋友取名字》

教師:喜歡自己的名字嗎?你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名字嗎?別人會怎麼叫你?你願意爲朋友取一個既特別有好聽的名字嗎?

對於這一知識的接受,幼兒還是較容易的。對自己的姓的認識,及其含義也較有興趣。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要講一講。

在這一結束活動中,幼兒能很積極地說出自己名字的好,發言較熱烈。

活動反思:

《百家姓》原本是很複雜的,特別對於孩子來說,由於知識的匱乏,更是很難理解這其中的由來與奧祕。那作爲老師應該詮釋的使它變得簡單明瞭,讓孩子輕鬆與之碰撞、對話、併產生情感!而我的這堂課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可以說孩子只是在我的講解中,粗略的瞭解了一下,並沒有真正的理解,併產生興趣。我想首先是我沒有重視這堂社會課,總覺得就是一堂副課,稍稍講講就行。有了這樣的心理,我就再也沒有事先去查閱相關的知識。那麼一個連自己都不太明白的老師還怎麼去給孩子生動的講好這一課呢? 我想我應該去彌補一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上小學前的準備項目和能力。

2、能夠表達對他人的關懷和自己的想法。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先問問幼兒關於暑假的問題。

提問:

1、小朋友每年暑假都去哪裏玩呢?有沒有什麼美好的回憶呢?

2、小朋友今年的暑假就要來臨了,大家是否已經有計劃了呢?

3、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跟暑假有關係哦。

二、教師開始講述《甜蜜的約定》故事第一段給幼兒聽。提問:

1、小朋友,故事裏的小葵,爲什麼今年暑假不能去奶奶家呢?

2、小葵爲什麼不想上學?奶奶知道小葵今年不能回去,有什麼反映呢?

三、教師繼續講解故事第二段給幼兒聽提問:

1、哇。郵差送來了神祕的禮物啊。這份禮物要給誰呢?

2、小朋友,請你猜猜看,小葵收到奶奶神祕的禮物是什麼呢?

3、你知道奶奶爲什麼要送小葵書包和鉛筆盒呢?

四、教師講解故事最後一段提問:

1、奶奶附上的小卡片裏,寫了些什麼呢?

2、小葵收到奶奶的禮物開心嗎?如果你是小葵,你會希望收到什麼樣的禮物?

五、教師小結故事中的小葵,因爲從幼兒園畢業了,今年夏天要好好準備進入小學,所以不能去奶奶家了。收到奶奶的禮物不僅開心,也知道要愛惜自己的東西了,所以我們也要跟小葵學習,因爲我們都要成爲小學生了。

六、教師發給每人一張小卡片,請幼兒寫下今年暑假的計劃,並帶回家與家人一起分享。

七、字詞句教學

1、請幼兒用上學造句。

2、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上小學之後,有什麼期望,訓練幼兒的表達能力。

活動反思:

一、是認識規則。在開課的時候,我以兒童下課時都愛玩的遊戲掰手腕導入,從學生的身邊出發,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根據學生愛玩遊戲的特點,組織學生給這個遊戲設定規則,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無規則的遊戲來體驗感受遊戲中需要不規則,接着再讓孩子們在有規則當中再玩一次遊戲,進行步加深學生的遊戲規則的理解,從而認識規則。

二、尋找規則。除了遊戲規則,規則還中哪裏呢?教學中,我根據品德與社會兒學科目標,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當小記者的方式尋找學校、家庭、甚至到社會的各種各樣品規則。在尋找時設計了幾個場景,活動一是學校的規則,學生找到後,先制定小組討論規則,再進行討論,在彙報時也要制定彙報規則才能站起來彙報,這樣讓學生時時處處都在感知着規則。而在學生彙報時以開火車間方式讓他們彙報找以的規則,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參與面廣泛,而且使他們的參與積級性大增。活動二是小組交流尋找規則。在課堂上我注意了重視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課前讓他們通過各種方法到家裏,到社會上去尋找規則。這個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了生活處處有規則及規則的重要性。

三、實踐規則:在課程中間,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假如生活動沒有規則會怎麼樣,通過三段視頻讓學生分析生活動沒有規則會怎麼樣,學生很快就分析出了假如生活中沒有規則就沒有安全、健康,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校的規則能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學得高興,學有所成。而課間規則能讓同學們在校園裏安全,快樂地成長。在總結全課時,我安排了看一段視頻,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有些規則是顯性的,是明文規定的,而有些規則是隱性的,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而只有遵守規則,才能體現一個人的文明,個人的文明才能帶動社會的文明。學生看完視頻後,就結合亞運會即將召開。號召學生一起做潮州的名片,做昌黎的小主人,寫下自己文明的承諾。學生活陣陣校歌聲中奮筆疾書,有些要寫給父母的,有些說寫給潮州市民的,孩子們興至盎然,看着他們的小手在紙上快速地寫着,我心裏真的很高興。

不過,課堂也是一門藝術,是藝術就會有遺憾,也許有正因爲有了遺憾,藝術纔會讓人們記住。這節課我認爲還有三方面還需要加強,首先:在家生明白規則的重要性,知道規則在生活動是必不可少時,可以安排水個放大鏡,讓學生透過放大鏡去看看自己,讓學生來說說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不守規則事。這樣加以加深學生對守規則的認識。其次:關於規則的廣度是挖掘夠了,但深度還可以再挖掘一下,學生說了很多共性的規則,但一些特殊場合,比如電影院和醫院,它們是特殊的地方,一定有它們自己特定的規則,而學生大多看到了共性的,如果這裏老師能適當點撥一下她們,讓她們再找找這些場合的人些特殊規則,如電影院要對號入座,醫院要嚴格遵守探病時間等那這節課就更完善了。其三:對於計算機輔助教學估計不足,結果計算機遇到故障,影響了教學時間,這些都說明老師還不夠老練,教學急智還要加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知道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應該做到。

2、體驗守信用給別人帶來的愉快情緒。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準備手偶小兔、兔媽媽、小狗各1個。

準備學習包內容。

指導要點:

1、觀看學習包中的圖片,聽故事,理解“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應該做到”。

(1)完整聽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2)利用木偶演示,分別欣賞故事,幫助幼兒分析小兔明明不信用給別人帶來的不愉快感受,明明媽媽守信用給別人帶來的愉快情緒。

觀看、欣賞故事前半部分,提問:明明答應了樂樂什麼事?他做到了嗎?小狗樂樂爲什麼很難過?討論:什麼是守信用?

觀看、欣賞故事後半部分,提問:明明媽媽答應了什麼事?她做到了嗎?明明和樂樂玩到了明明媽媽做的玩具降落傘,有什麼感受?

2、教師舉例,讓幼兒判斷怎樣做纔是好孩子。

(1)紅紅答應媽媽上街不亂買東西,可是一到商店,紅紅看見了漂亮的布娃娃,非要媽媽買,不買就大哭大鬧。她這樣做對嗎?爲什麼?應該怎樣做?

(2)花花答應麗麗帶《十萬個爲什麼》的書給麗麗看,第二天,花花就把書帶來給麗麗看了。她做得好嗎?爲什麼?

(3)誰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3、交流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平時守信用的事。

4、小結:以後都應做守信用的好孩子,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做到。

活動反思:

我們開展的社會活動《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動目標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守信用的人。明白在生活中答應別人的事應該做到,體驗守信用給別人帶來的愉快。本次活動,通過創設木偶表演、討論猜想、繪畫等形式。整個活動以木偶表演的形式貫穿故事始終,引導幼兒學習、觀察、討論,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本次活動分三個環節完成,層次清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開展小組合作探索與交流分享活動,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

2、進一步瞭解各行各業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熱愛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情感。

活動準備:

事先構建三個合作小組、幼兒圖畫、與交通警察事先聯繫並攝像、投影儀、字卡(預檢——掛號——門診——配藥<付費>等。

活動流程

談話導入——幼兒交流分享——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師:“最近,我們一起了解了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職業,知道了每種職業所從事的工作是不一樣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我們還成立了三個合作探索小組:超市小組、醫院小組、交通警察小組。大家還一起分頭進行了調查、尋找資料,今天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二、幼兒交流活動:

1、超市小組:

1)超市裏的購物順序是什麼?(幼兒圖畫)

2)超市裏賣些什麼東西?

3)幼兒交流:我們周圍有很多超市。(邊講邊出示相應的超市裏的塑料袋)

4)超市裏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是做什麼事情的?

5)超市裏發現的黃、白標籤各代表什麼?(出示實物、認識價格、比較價格)

6)介紹超市裏舉行的一些“買一送一”活動、發宣傳單、抽獎活動。(展示一些小資料、幼兒經驗介紹)那爲什麼要舉行這類活動?小組幼兒問: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們嗎?

:有了超市,我們大家購物方便了很多,超市裏的工作人員爲了我們的方便每天都辛苦地工作着,所以我們要做個文明的購物者,尊重他們的勞動。

2、醫院小組:

1)幼兒介紹看病的順序:預檢——掛號——門診——配藥(付費),看病爲什麼要預檢?

2)醫院裏有哪些工作人員?分別是幹什麼的?(瞭解醫院裏的一些科室)

3)(幻燈)出示一幅幼兒的“問題畫”,由幼兒介紹畫面的意思。(共同解決問題)

4)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那麼你們覺得是瘦好還是胖好?

5)出示一張憂鬱的圖片,問:圖片上的人怎麼了?(心裏不太高興,很憂鬱。)師:如果人經常很憂鬱的話,會得心理方面的病,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了。所以,我們小朋友心裏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要告訴大人,或告訴朋友,這樣你就會心裏舒服一些。

:所以,我們大家知道了人的健康有兩種:一種是身體健康,一種是心理健康,看身體方面疾病的醫生可以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醫生就可以保障我們的心理健康,只有身體與心理都健康,這樣才能成爲一個真正健康快樂的人。

3、交通警察小組:

1)共同觀看攝像:

2)幼兒分別交流問題(如果馬路上有車或有人闖紅燈或撞車了,那麼交通警察是怎麼處理的?如果天下雨交警叔叔還站在馬路上指揮交通嗎?交通警察在上班時做些什麼事情?小朋友該怎樣過馬路?……)(先幼兒之間問答,再請交通警察小組成員回答。)

教師:交通警察叔叔很辛苦的,不論颳風下雨都不能離開自己的崗位,爲交通秩序公正執法、堅守崗位,保障了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保障了城市的交通暢通!

三、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人,他們的辛勤勞動保障了大家幸福的生活!設計思路:近階段,我班正在進行《各行各業》的探索型主題活動,同時又結合“五一”勞動節,將“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這一教育目標結合起來,在班級中產生了三個不同的探索內容:超市、醫院、交通警察,孩子們能根據興趣自主結對,由此形成了三個合作探索小組,在小組合作活動中,通過教師引導、組內成員共同收集資料,對已有經驗回憶,對於各自探索的活動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瞭解,通過本次的交流活動以達到經驗共享的目的,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