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個偶爾的機會,在網上看了《帶進酒桶的老鼠》故事錄像,故事中,當饞嘴的

小老鼠掉進酒桶裏時,跑來的卻是老鼠的死對頭小貓,小老鼠怎麼辦?小花貓會救小老鼠嗎?被救後小老鼠會被小花貓吃掉嗎?故事中充滿矛盾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給人以豐富想象的空間,這使我產生了靈感,對於想象力豐富的幼兒來說,這不單單是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還是一個極好的語言想象創編活動素材,於是,我設計了這次大班創造性講述活動,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講一講,發展幼兒的創造性講述能力,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知道在危險的情況下用智慧戰勝困難,做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畫面內容創編“救鼠”和“逃生”故事情節。

2、能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講述,發展語言能力及想象力。

3、體驗創造性講述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掉進酒桶的老鼠》錄像帶、電視、VCD機一臺

2、鼠、兔、鳥、狗、羊、鴨、雞、猴、貓、牛、裝有許多酒的酒桶圖片各一張,佈置在黑板上:酒桶圖片在中間,豬、兔、鳥、狗、羊、鴨、雞、猴、貓、牛圖片呈圓形翻貼在酒桶圖片外圈。

活動過程實錄

一、出示小老鼠圖片,激發幼兒觀賞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這是一隻聰明勇敢的小老鼠,今天讓我們聽一聽、看一看這隻小老鼠的故事吧!”(教師用一種神祕的口吻介紹幼兒即將看到的錄像)

二、分段播放錄像,幼兒欣賞並創編故事。

1、播放錄像第一部分:從故事開始到小老鼠掉進酒桶裏等着有人來救它。

教師出示事先佈置好的黑板,把小老鼠圖片放在黑板上的酒桶圖片中。教師提問:“小老鼠爲什麼掉進酒桶裏?”“小老鼠在酒桶裏怎麼樣?”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救鼠”情節:“誰會來救小老鼠呢?”“怎樣救的?”幼兒每說出一種動物,老師就把相應的圖片反過來,用粉筆畫線把動物與酒桶連起來。如果黑板上沒有幼兒創編的動物,教師就用粉筆畫出來,幼兒沒有提到的動物老師最後把它反過來,並引導幼兒進行創編。(教師給幼兒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講述)

2、播放錄像第二部分:從來了一隻小花貓到小老鼠同意小花貓救自己上來。

教師:“小花貓和小老鼠是好朋友嗎?”“小花貓爲什麼要救小老鼠?”“小老鼠爲什麼同意小花貓救自己?”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爲下面的創編打下基礎。

3、播放錄像第三部分:從小花貓把小老鼠救上來到張開嘴巴要吃小老鼠。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逃生”情節:“小老鼠被小花貓吃了嗎?”“它是如何逃脫的?”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創編小老鼠“逃生”過程。

4、播放錄像第四部分:從小花貓張開嘴巴要吃小老鼠到最後。

教師:“當小花貓要吃小老鼠時,小老鼠說了什麼?”“小花貓是怎麼做的?”

“小老鼠逃回洞裏又是怎麼說的?”教師要求幼兒用故事中語言進行講述。

三、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錄像。(教師要求幼兒邊看邊默默的講述故事)

四、幼兒藉助放慢的無聲錄像,複述故事。

教師:“這個故事真好聽,小朋友還想聽嗎?”“下面,我們請幾個小朋友看着沒有聲音的錄像爲我們講故事。”教師把錄像放慢一倍,請4名幼兒採用接龍方式,看着無聲錄像爲大家講故事。

教師:“這個故事那麼好聽,想不想學會了回家講給家裏人聽呢?”“下面,請小朋友跟着無聲錄像一起講講這個故事。”(錄像放慢一倍)

五、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教師:“你喜歡故事裏的小老鼠嗎?爲什麼?”“我們應該向小老鼠學什麼?”教師引導幼兒結合自然災害、迷路、

教師小結:我們應該向小老鼠一樣做個聰明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害怕,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學會保護自己。

1、 故事教育價值的深入挖掘: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酒桶裏的小老鼠》故事中,小老鼠和小花貓這對冤家卻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下相遇了,使得故事情節更加戲劇化,給人以豐富想象的空間,於是,我改變傳統的故事教學模式,不単純的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進行感情教育,而是充分挖掘故事本身的教育價值,站在幼兒發展的角度上創造性的設計本次教學,用幼兒喜歡的錄像、圖片直觀教具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編故事情節,積極講述,爲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機會,發展幼兒講述能力和想象能力,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

2、 直觀教具的巧妙運用

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因此我採用錄像、圖片的直觀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以錄像貫穿整個故事教學,用動物圖片引導幼兒發散講述,直觀教具的巧妙運用,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情緒愉快,充分體驗到了創造學習的樂趣,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輕鬆的完成教育目標。

該活動充分利用故事的情節衝突,爲幼兒打開想像的空間,用自己的語言盡情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情節,師生互動積極有效,活動效果好。

附故事: 酒桶裏的老鼠

農夫買了一桶葡萄酒,放在了地窖裏。有一天,他想喝酒,就叫小兒子去舀酒,可是小兒子太粗心,舀完了酒,卻忘了把酒桶的蓋子蓋上。酒的香氣呀,就慢慢地飄了出來,飄呀飄呀,地窖裏到處都能聞到,有隻小老鼠聞到香味,它嗅着嗅着就爬上了酒桶,準備好好喝上一喝,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撲通”一聲,就掉到桶裏去了,酒桶裏呀滿滿的都是酒,老鼠四隻爪子亂撲騰,怎麼也爬不出來,只好一邊喊救命,一邊拼命的遊啊遊啊,等着有誰來救它。這時來了一隻小花貓,老鼠連忙對小花貓說:“貓先生,快點救救我吧!”小花貓說:“讓我救你也行啊,但是你上來後願意讓我吃掉嗎?”小老鼠有點犯愁了,但又想,能出去總比淹死強啊。就對小花貓說:“我尊敬的貓先生,只要能把我救上來,我的命就是你的了。”小花貓聽了很高興,就伸出爪子,把老鼠救了上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折過的紙上表現人物造型的不同變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體驗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框紅色、綠色各6個;黃、紅兩種摺好的長方形紙,每人1張,沒有折過的綠色紙每人一張;記號筆每人一支;作品展板一塊。

2.經驗準備:幼兒有照哈哈鏡的經驗。

活動過程:

1.觀察理解,表現“頂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兒表述自己擅長畫什麼。

師:你最擅長畫什麼?

幼:小兔子(哦,你最擅長的是動物)、汽車(交通工具是你最拿手的)、大樹(哦,你植物畫得不錯,是吧)、媽 媽(哦,你媽 媽聽了肯定很開心)……

(2)幼兒理解並繪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師:今天汪老師也想請大家來畫一幅畫,請大家來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什麼叫“頂天立地?”

師小結:就是頭頂天,腳踩地,所以要畫得高,畫得大,撐滿整張紙

課件生動形象地展現“頂天立地的小人”。

(3)幼兒畫紙上表現“頂天立地的小人”。

幼兒操作表現“頂天立地的小人”,教師巡迴指導,提醒要“頭頂天,腳踩地”。

(評析:此環節雖然讓幼兒繪畫的是簡單的單線小人,但挑戰的是大班幼兒的觀察習慣與觀察技能,認真觀察並善於傾聽的幼兒能準確表現自己看到的圖片。強調畫“頂天立地”的小人,是下一環節在摺紙上畫“小人”做準備,爲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筆。)

2.觀察討論,發現“小人”造型的變化與摺紙的關係。

(1)幼兒第二次在摺紙上表現“頂天立地的小人”。

師:這張黃色的紙和剛纔的那張有什麼不一樣?

幼:被折過了。

師:請小朋友在這張折過的,有折線的紙上同樣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

提醒:不受折線的影響畫小人。

(2)幼兒觀察打開摺紙後“小人”的變化。

師:小人怎麼啦?哪裏斷開了?

幼1:手斷開了。

幼2:身體斷開了。

……

(3)幼兒思考並嘗試連接斷開處的方法。

師:有沒有辦法把斷開的地方連起來?怎麼連?

幼兒上臺嘗試連線。

師小結:在摺痕斷開的地方上下(左右)連起來,斷開的地方都要連起來。

(4)幼兒第三次在摺紙上繪畫。

師:你想讓小人的哪裏變形?

幼:頭變形、腳變形……

師:想想應該怎麼畫呢?

師小結:把要變形的部位畫在折線上,把斷開的地方用線連起來。

師:畫一張與衆不同的。

(評析:此環節幼兒嘗試在折線上畫“小人”、連線,通過觀察同伴作品的過程中自己發現“變”與“不變”的原因,發現“變”的不同,尋找變化的關鍵“祕密”。繼而通過第三次繪畫,讓幼兒體驗變化的樂趣,從無意轉向了有意想象與創造。而這裏的多媒體課件運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幼兒展示、欣賞作品。

(1)幼兒觀察、討論最有創意的作品

師:你覺得哪張作品最有創意,變形以後像什麼?

(2)欣賞課件各種動植物、水果、交通工具的變形效果。

(評析:此環節幼兒相互討論有創意的作品將活動推向**。欣賞課件部分又一次激起了幼兒繪畫的興趣。)

活動反思:

哈哈鏡中人物的誇張形象常常讓人嬉笑不已。孩子們對此更是喜愛有加。活動過程中“小人”的造型由於畫在了摺紙的不同重疊部位而變形誇張,非常類似於照哈哈鏡的效果,充滿童趣,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爲:

1.在折過的紙上表現人物造型的不同變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一開始,請孩子繪畫觀察到的“小人”形象,這一環節雖然是讓孩子繪畫簡單的單線小人,但實際是在挑戰大班孩子的觀察習慣與能力,能認真觀察並善於傾聽的孩子就能準確地表現自己的所見,而不是自己的所想。由於是借班上課,對孩子不太瞭解,沒有把這部分環節刪除,如果班內幼兒有較好地探究、觀察的習慣,討論下來覺得這部分環節是可以刪除的,刪除以後孩子發現的內容可能會更加豐富一些。另外,在折過的紙上畫“小人”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活動過程中發現個別孩子們拿到紙後會有意識地避開折線來畫,因此活動中還需要老師強調什麼是“頂天立地”,撐滿整張紙,這樣孩子出錯的機率就會變小。

小百科:哈哈鏡是一種遊樂場及商場常見的玩樂設施,即表面凸凹不平的鏡面,反映人像及物件的扭曲面貌,令人發笑,故名叫哈哈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尊和自信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對於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開展此次活動。讓幼兒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自信的去迎接以學習爲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就是我,誰也代替不了。

2、發現自身長處,大膽講述喜歡自己的理由。

3、提高與他人交流的自信心。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花環、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班裏,你喜歡誰?爲什麼?

二、結合課件講故事。

1、講故事前半部。

(神祕狀)它是誰呢?(出示青蛙課件)

你喜歡青蛙嗎?爲什麼?

結合課件講故事。

青蛙爲什麼難受?他真得很沒用嗎?他有沒有別人不會的本領呢?

2、講述故事後半部。

你們猜猜,現在青蛙會是什麼表情呢?

講故事至最後,問:現在青蛙爲什麼又高興起來了呢?山羊對它說了什麼?

那麼野雞、小松鼠有哪些本領呢?

最後青蛙是怎麼對自己說的?

三、大膽講述自己的本領。

1、相互交流

你喜歡你自己嗎?想想自己有哪些本領?

2、輪流講述喜歡自己的理由

教師追問幼兒——自己有哪些本領?會爲自己做什麼?還能爲別人做什麼事情等。現場幼兒展示(如:跳舞、唱歌、武術),老師及時鼓勵。

四、召開“讚美會”,感受讚美與被讚美的快樂。

你有沒有發現其他的小朋友身上也有很多優點呢?可以用我喜歡誰,因爲他能……的句式說出來。

ⅹⅹ,聽到這麼多小朋友讚美你,你們感覺怎麼樣?

五、隨音樂自信表演。

放音樂《大家一起來》跳到前面來,面向大家做一個自信的動作,他們會更加喜歡你。

教師小結:如果有人問你“你喜歡你自己嗎?”你應該怎麼告訴他?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注意用教師的語言和眼神與孩子進行交流,爲幼兒積極創設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慾望。注重幼兒個別差異,採取重點幫助、重點引導的形式,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使其能自我欣賞,產生積極情緒,從而自信起來。讓幼兒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引導孩子在生活中體驗成功的快樂、發現別人的長處,並學會讚美、幫助別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瞭解溫度計的外形及用途。

活動準備:

自制的溫度計 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謎語——玻璃身體直伸長,一根紅線在中央,有時上來有時下,人們生活需要

請幼兒猜猜謎底

幼兒:電梯……

老師在大屏幕中出示謎底——溫度計,請幼兒說一說平常在哪裏見過?(每次洗澡的時候)

2、大屏幕中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說一說爲什麼要用溫度計測量奶瓶或浴缸裏水的溫度?(看看誰熱不熱,涼不涼)

3、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用到的是什麼?(體溫表)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36度——37度之間)

4、觀察大屏幕,讓幼兒說一說再用溫度計測量什麼?出示圖片(食物 汽車 植物 魚)

5、老師出示自制的溫度計,讓幼兒觀察:

(1)溫度計上最大的數字50,最小的數字0.

(2)水銀

(3)長短不一的3種線,長短不一的線代表什麼?(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數的?(可以從下往上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數)

三:讓幼兒從凳子底下取出溫度計,說一說溫度計上面的溫度

提問:你們的溫度計是一樣的,爲什麼溫度不一樣呢?

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溫度計測量的地方(陽光曬的地方溫度高,陰涼的地方溫度低)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了解一下在同樣的地方爲什麼測量出來的溫度不一樣?爲什麼溫度計還有測量動物?還有測量植物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遊戲目標

1、幼兒對線條圖能展開豐富的想象,促進幼兒發散性、求異性思維的發展。

2、幼兒能清楚地將想象出的詞語運用到語言活動中。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遊戲準備

組合圖兩人一幅,木珠兩人一筐。

遊戲方法

1、兩人一組,輪流看線條組合圖,說出像××,並利用××詞彙說一句完整的話。說對者可得一枚木珠,得木珠多者爲勝。如:我看這幅圖有點像“駱駝”,駱駝喜歡在沙漠中生活。

2、猜拳決定看圖說的先後次序,輪流進行。一次只能說一個詞,一句話,說對者纔可獲得木珠。每次所說的詞與句子都不能重複或雷同,每次所說的詞要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

活動反思

這節課從一開始設計的個人操作到課程的遊戲化再到層層的爲目標設計環節我一共上了五次中間修改了四次,當然確實受到了一些啓發。

首先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

1、目標設計過於簡單。一節好的課程設計需要老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爲基礎,瞭解幼兒的生活經驗,潛移默化的引入課程並昇華幼兒的經驗,我在設計中忽略了幼兒的以實際經驗爲基礎而再提高的能力。

2、環節設計中幼兒操作目標單一。在教師評論中大家一致認爲老師說的不清楚幼兒也能完成操作,可想而知環節設計過於簡單,那麼操作對於幼兒來說根本沒有挑戰性也就沒有發展。

3、教學中教師自身的表現:語言過於重複、羅嗦、對於孩子的回答沒有及時的給於評價鼓勵、教室的提問語言不精確、環節過度突然、教師指導語不明確、環節設計沒有遊戲貫穿、小學化傾向嚴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欣賞京劇臉譜鮮豔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激發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2、學習用對稱的方法,豐富的色彩和誇張的圖案來設計京劇臉譜。

3、認識並欣賞了京劇臉譜,讓幼兒知道臉譜的不同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人。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實物京劇臉譜、黑白局部臉譜貼磁(一套)、與黑白臉譜紋樣相同的彩色完整臉譜一個。供幼兒欣賞、選用的紋樣圖案兩張,京劇碟片。

幼兒材料:幼兒操作卡,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一個橢圓形臉的輪廓(人手一份),第二層次是已經畫好一半京劇紋樣的臉譜(每組一份),第三層次是已經完全勾勒好的京劇臉譜(每組一份),勾線筆、油畫棒、墊板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幼兒欣賞京劇選段。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京劇,我們一起仔細看看這段京歌中唱了什麼。

(2)幼兒交流後,教師歸納: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上很有名氣,人們提到京劇就會想到中國。京劇演員臉上的妝非常誇張和特別,塗着鮮豔漂亮的油彩。你們知道這種臉部的化妝在京劇裏叫什麼嗎?

師:它呀,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京劇臉譜》。這個京劇臉譜這麼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索一下京劇臉譜的祕密呢?(由京劇片段導入活動,能夠提高孩子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引出本節活動的主題:臉譜。)

(二)觀察、瞭解臉譜的對稱性和誇張性特點,感受京劇臉譜的獨特魅力。

1。幼兒觀察臉譜,感受臉譜中色彩、紋樣的誇張性和對稱性。

師:我這兒有許多臉譜,你喜歡哪一個?喜歡它的什麼? 把你覺得有趣、特別的地方找出來告訴大家,好嗎?

(1)當幼兒說到"我喜歡它的顏色。"教師提問"它用了哪些顏色?它們搭配在一起怎麼樣?我們再看看其它臉譜,它們又用了哪些顏色?(教師讓幼兒關注黑白色的臉譜和其他色調的臉譜)

(2)當幼兒說到"我喜歡它的花紋。"教師提問:"這個紋樣裝飾在了臉譜的哪裏?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看看其它的臉譜用了哪些紋樣?"教師小結:這些臉譜的紋樣很好看,有的裝飾在了下巴上,有的裝飾在了額頭上,還有的讓臉譜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變得很誇張了。

(3)教師提問:這麼多的臉譜,你發現了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三)幼兒明確要求,並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設計京劇臉譜。

1。幼兒觀察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教師提問:這些臉譜是怎麼畫的呢?

2。明確操作要求:先設計紋樣裝飾對稱臉譜,再爲臉譜塗色。如果想不出紋樣的話,可以選擇老師準備的紋樣,按老師畫面上的臉譜畫出一樣的紋樣。(教師出示供幼兒欣賞、選用的紋樣圖案)

3。教師組織幼兒分組畫臉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賞,感受其中的美。

2。幼兒結合經驗進行點評。

師:請你介紹一下自己設計的臉譜。

(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圖案和對稱性等方面進行講評。)

(五)活動延伸。

把幼兒設計的京劇臉譜都放到主題牆裏,讓幼兒可以欣賞到更多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其他幼兒相互協作遊戲。

2、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意識。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面對面站在拋球線後。遊戲開始,每隊甲組排頭幼兒向乙組排頭幼兒拋球,然後向乙隊隊尾,乙組排頭幼兒接住球后,邊拍球邊向甲組跑去,到拋球線接住球教給甲組新的排頭幼兒,自己站到甲組隊尾。遊戲依次進行,最後以拋接球準確和速度快的隊爲勝。

【活動指導】

1、注意拍球的力度,把球控制在身邊。

2、注意交接球的準確性。

3、比賽過程中拋球失誤時,有接球者拾回球進行遊戲。

4、拍球失誤時。要從失誤處拾起球繼續前進。

活動結束,對錶現好的小組成員給予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出發,突出了以幼主體活動爲中心,教師引導爲輔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活躍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師在活動中爲幼兒創設了比較寬鬆的環境,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合作,促進了幼兒快跑的基本動作,進一步加強了幼兒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但是對於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還得通過不斷鼓勵來增強其信心。

小百科:從上兩腋下拋出球或上手拋球,或撞擊,球觸及連接前臂或平臺內部。在準備動作的基礎上,持球手的肘部漸漸伸直並向下靠近持球手同側的大腿,然 後從腿側自下而上將球拋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替代的方法進行遊戲。

2.熟練運用10以內加減法。

活動準備 寫好的電話密碼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1.教師:小朋友,你們畢業後就不能和夥伴們天天見面了,如果想和好朋友聯繫,怎麼辦呢?

2.請幼兒介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或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

二、猜猜老師的電話號碼

1.出示密碼條

4+3 8-2 2+1 9-4 3+3 4-4 (電話號碼 773560)

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老師的電話號碼就藏在這些算式裏,你們想知道老師的電話號碼嗎?

2.破譯電話號碼

引導幼兒嘗試用做加減法的方法將密碼破譯出來

4+3 8-2 2+1 9-4 3+3 4-4 (電話號碼 773560)

三、猜電話號碼

1.誰能把自己的電話號碼變成密碼,讓別人也來猜猜呢。

2.幼兒製作電話號碼密碼。

(教師協助製作。)

3.相互猜猜別人的電話號碼

結合製作的課件進行

四、請小朋友把製作的電話號碼放在區域角。

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徵。

2、能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製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麼做呢?”

(1)介紹製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製作方法。

(2)製作後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麼?“(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說說它是什麼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製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6個面裏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徵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裏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麼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徵標記的籃子,並說說你送的是什麼形體。

4、搭積木遊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數學活動:保齡球館

舟山海娃幼兒園 虞 益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爲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於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爲“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齡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遊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爲遊戲情節線索,以兒童思維發展的理論爲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將數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並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係。

3、在遊戲活動中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保齡球若干 記錄表 皮球 投影儀 獎品 抽獎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遊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麼?

2、介紹規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遊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

師:你是怎麼記錄的?

2、引導梳理

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着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律

4、用已知規律整理記錄表

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複。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則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裏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

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和“”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班數大學活動:認識“>”和“<”

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並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爲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遊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爲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鍊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裏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隻蜜蜂?幾隻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麼,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啓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說出“7”大於“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裏?”(花園裏),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

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說出“4小於6。”

3、師:“大於號和

小於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啓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於號還是小於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着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着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於號,開口朝着大數笑,小於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遊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於4“4小於6。”

設計思路: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和“<”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並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爲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遊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爲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鍊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裏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隻蜜蜂?幾隻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

幼兒說出數量,

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麼,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啓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說出“7”大於“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裏?”(花園裏),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說出“4小於6。”

3、師:“大於號和小於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啓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於號還是小於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着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着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於號,開口朝着大數笑,小於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遊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於4“4小於6。”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並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爲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遊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爲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鍊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

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

,飛到我們幼兒園裏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隻蜜蜂?幾隻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麼,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啓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說出“7”大於“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裏?”(花園裏),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說出“4小於6。”

3、師:“大於號和小於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啓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於號還是小於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着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着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於號,開口朝着大數笑,小於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遊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於4“4小於6。”

大班數學:貓捉老鼠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遊戲秩序。

活動準備:

老鼠(背後有式題)、小貓頭飾、拱形門、海洋球(球上貼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數字爲1-10)、算式題(幼兒、老師都有)、彩旗(旗上有數字)、佈置場景、鈴鼓一隻、雪花片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貓寶寶

師: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來,坐上火車,出發啦!(火車音樂)

進場後轉一圈

2.無意發現鼠跡

師:呀,這裏真漂亮,你們找個朋友玩一會兒吧!

寶寶,你們快來看哪,這裏怎麼亂七八糟,是誰幹的呀?瞧,這裏還有老鼠腳印呢!

幼:老鼠

師:喔。原來是老鼠乾的壞事情呀,我們來收拾一下(帶領幼兒將垃圾撿乾淨)

師:寶寶,來,我們坐下來想用什麼辦法對付他們,好嗎?

幼兒坐好後

師:寶寶們,你們想用什麼方法對付他們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剛纔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在媽媽就來教你們一些捉老鼠的本領,好嗎?

3.老師教本領

A.看誰腦筋動得快(看算式說答案)

師:媽媽現在就來看看哪個寶寶的腦筋動得最快,好嗎?

出算式,幼兒說答案

B.對暗號(複習對數遊戲)

師:剛纔,寶寶們的腦筋動得真快,現在媽媽還要來考考你們,待會兒抓老鼠時,媽媽和你們會有聯絡暗號,我們的暗號是看媽媽小旗上的數字,聽媽媽跺腳,你們接下去跺,讓媽媽跺腳的次數和你們跺腳的次數合起來是小旗上的數,好嗎?

C.看誰耳朵靈(聽得數出算式)

師:現在媽媽要來考考你們的聽力,看誰的聽力最棒,好嗎?請你們從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媽媽拍鈴鼓,你們聽是幾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媽媽鈴鼓聲一樣,那就站起來,好嗎?

D.打靶(綜合練習)

師:現在媽媽來請你們玩個遊戲,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來,好嗎?

幼兒擺好椅子後

師:寶寶,瞧,這裏有什麼,知道怎樣玩嗎?誰來說一說

老師交代要求,幼兒練習投擲,玩後,老師檢查對與錯。

4.執行任務

師:寶寶,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現在我們就出發去抓老鼠啦!來跟在媽媽後面

放音樂,走一圈,停下

師:寶寶們,現在媽媽先去試探一下,待會兒我們用暗號聯絡,好嗎?

老師悄悄走過去,用小旗揮揮,跺暗號,幼兒回答。

A.先派一名幼兒抓

師:瞧,老鼠真狡猾,還有問題讓幼兒回答對了才能真正抓住。寶寶把題目算出來,抓住一隻就到媽媽這裏來領獎。

幼兒計算後到老師那裏那雪花片(老師看幼兒題目是否正確,如正確纔給予雪花片)

老師小結:今天開心嗎?誰抓的老鼠最多?

5、結束部分

帶幼兒開火車回家。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瞭解其順序性、週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1-7的數字娃娃,大寫數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圖片7張,四個星期轉盤,星期娃娃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 複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今天數字娃娃也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同時出示無序的數字1—7),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數字娃娃排隊,還要說出排在第一的是哪個數字娃娃。

2:以“數字娃娃找朋友”的遊戲形式鞏固鄰數。

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朋友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朋友。幼兒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瞭解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

1:現在我們要和數字娃娃一起來聽一個童話故事,聽的時侯要仔細聽,故事裏講了什麼。

老師講述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講完後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

它給孩子取了什麼名字?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老師隨幼兒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順序。)

強調: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請你們幫星期妹妹來排隊,好嗎?(排好隊後讀一讀)

2:轉盤遊戲“找鄰居”。

老師示範轉動轉盤,然後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則:轉動轉盤後,指到星期幾,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幾的兩個鄰居。遊戲反覆進行3—4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意在突破星期的週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週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三:幼兒操作活動:轉盤遊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3大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幾和星期幾。

(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週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感念。)

四: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課認識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道理?講講玩星期轉盤遊戲的感受。

五:分組進行角色遊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着星期一發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餘六個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遊戲繼續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門卡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係。

3、積極地動腦思考,主動探索數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7以內各數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於寫數字),8、3、5三個數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遊玩,他們住飯店時,服務員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出示符號底板和8、3、5三個數字):服務員說,當他們用這三個數字在門卡上擺出四道力口減算式,才能順利地拿到門卡進房間。你們願意來試試嗎?

——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來演示,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麼算式,集體檢查。鼓勵幼兒用三個數擺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2、幼兒操作活動。

——看房子特徵列算式。觀察8座小房子,根據房子的顏色,在加減符號旁邊填寫數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觀察左邊的數字,請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觀察三組蔬菜,想一想:哪兩組蔬菜力口起來和下面的數字相同,請畫線連起來。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第15、16頁引導幼兒練習8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加減運算。(也可以採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舌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曰常或區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現兩道加法算式的數字都相同,但加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不同;兩道減法算式是等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交換了。

——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結果,看看有沒有同樣的發現。表揚正確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的幼兒,然後結束教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雪花有六個瓣,掌握六瓣花的折法。

2、動手塗色,感受不同顏色的紙,撕成的雪花一樣美麗。

3、練習沿線撕出雪花。

活動準備:

1、觀察雪花(動畫或圖片),知道雪花有六個花瓣。

2、油畫棒、鉛筆、正方形畫紙,每人1份。

3、歌曲磁帶《雪花、雪花》、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雪花、雪花》,導入活動內容。

提問:歌曲裏唱的是誰?雪花長的什麼樣子?什麼顏色?

教師將撕好的雪花拋向空中,讓幼兒感受雪花飄落的樣子。

2、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教師:你最喜歡什麼顏色的雪花?幼兒自由選擇,用油畫棒將正方形畫紙圖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指導幼兒邊對邊或角對角地摺疊幾次(仿照六瓣花的折法)。

用鉛筆畫出雪花瓣的輪廓,並沿線將它撕下、打開,雪花就做好了。

3、展示作品、即興表演。

幼兒相互交流、評價、完善自己的作品。

請幼兒講一講,是怎樣完成雪花的製作的?先圖上什麼顏色?折了幾次?怎樣畫的雪花瓣?撕雪花花瓣的時候應注意什麼?

幼兒手拿自己製作的小雪花,聽音樂表演舞蹈《雪花、雪花》。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組合成一大幅雪景圖,佈置在活動室的牆壁上,大家共同欣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背景

音樂給予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情感的愉悅與釋放。所以,讓孩子在玩耍中感受音樂,應該是我們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的態度。

所以,本活動通過與指套傀儡、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使孩子體會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音樂教學的目的。

活動設計的主旨在於創設讓孩子多次感受音樂的機會,如欣賞指套傀儡的遊戲、跟隨老師隨意地舞蹈、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是讓孩子在反覆感受中,輕鬆而有興趣地進行遊戲。

另外,孩子可能會在遊戲進行了一段時期以後,產生自己的新玩法和新規則,我們要給予孩子—個寬鬆的環境,激發孩子的創造想象力。

內容與要求】 1、感受歌曲和遊戲的規則,養成聽音樂做遊戲的習慣。

2、用踵趾小跑步積極參與遊戲,並樂意表現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指套傀儡。

過程與指導

欣賞感受——理解體驗——表現表達

(木偶遊戲) (師生玩耍) (投入遊戲)

一、看木偶做遊戲

1.誰來了?小木偶要玩遊戲,玩什麼遊戲呢?(木偶做“碰一碰”遊戲二遍)

——熟悉音樂的旋律。

2.他們在做什麼遊戲?我們也來做吧。(先由兩個老師聽音樂玩遊戲,反覆時請出幼兒一起玩遊戲,直到全體幼兒都參與遊戲爲止)這個遊戲好玩嗎?(坐下休息休息)

——在跟玩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歌詞和動作。

二、瞭解遊戲裏的歌、動作和規則

1.這個遊戲裏有首歌的,我們是一邊玩一邊唱的,這首歌唱了些什麼?(一起學唱)

——在多次感受之後,孩子相互補充,完整地學唱。

2.老師做遊戲,你們幫我們唱歌。看看,你們唱到哪裏,我正好找到好朋友了。

——既鼓勵了孩子歌唱,又提出了新要求。

3.老師和孩子一起玩,感受聽音樂正好找到好朋友的遊戲規則。

4.剛纔,你還用什麼好看的動作來找朋友的?(提示:除了手的動作,還有好看的腳的動作嗎?——聽音樂用踵趾小跑步找朋友玩。)

——新的舞蹈基本動作,就在玩的情緒的驅使下,進行着。

三、玩遊戲

1.我們既要用好看的動作找朋友,又要很快地找到朋友。(玩遊戲2~3遍)

2.你還想和好朋友碰哪裏?(可以碰身體的任何部分)

——孩子在相互的碰觸中,體會着遊戲的樂趣。如,他們頭碰頭、腳碰腳、屁股碰屁股,玩得非常高興。 ‘

如果孩子們可以,這個遊戲的動作,可以由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重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