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九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

2.知道快樂的重要性,願意體驗並留住快樂。

3.萌發關心他人,願意爲朋友帶來快樂的美好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瞭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圖片(大象蓋房子、小兔子、小刺蝟、小蝸牛)。

2.輕音樂。

3.畫筆、白紙。

4.微笑圖片。

5.哭聲和笑聲的磁帶。

活動重點

理解微笑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小客人”的方式導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你們聽他們是誰?(哭聲和笑聲)

(2)你喜歡哪一個聲音呢?老師也喜歡笑聲!

(3)那你們笑的時候會是什麼表情呢?(微笑)

(4)老師看到你們微笑的表情,很高興,那你們看到老師的微笑呢?

哦,原來微笑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呢,小朋友,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都想把快樂帶給別人,你們想知道他們都是用什麼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嗎?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逐幅看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1)請小朋友看一下,這是誰?(大象)它想出了什麼好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呢?

(2)小刺蝟和小白兔呢?它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3)小蝸牛怎麼了?爲什麼難過呢?那它會想出什麼好辦法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微笑》。

提問: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爲什麼呢?

小結: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把微笑送給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

3.體驗微笑。

(1)小朋友你會微笑嗎?你是怎麼微笑的?

(2)請小朋友上臺來表演一下你的微笑,並作一個好看的造型,好嗎?

(3)放輕音樂體驗微笑。

4.留住微笑(觀看圖片)。

(1)小朋友你們的微笑真好看,那你們見過哪些不一樣的微笑呢?

(2)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微笑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下。

(3)這些微笑好看嗎?那你們想不想留住漂亮的微笑呢?

(4)繪畫微笑,老師巡迴指導。

(5)展示作品,並評價。

5.傳遞微笑。

小朋友,今天你們把最美的微笑都留住了,我們一起把微笑傳遞給更多的人,好不好?可以把你的微笑送給爸爸、媽媽或是你的好朋友……讓他們也感受到快樂!

6.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要記住微笑可以帶給別人快樂!請小朋友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繼續尋找最美、最燦爛的微笑,讓微笑每天都伴着我們。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觀察能力和繪畫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新生幼兒的能力。繪畫形式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有笑臉,即:可以通過的調整來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畫出笑臉。讓先畫出微笑的幼兒自己講講微笑的快樂,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麼輕重,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後,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後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後教師在安排幼兒的繪畫活動時。並重點放在直到幼兒的繪畫出快樂的笑臉順序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於目標,更有助幼兒的掌握。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水平的,因此,在以後的語言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2、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3、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

活動準備:

ppt課件、錄音、圖片、故事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李老師這裏也有一隻愛幫助別人的小鳥,我們一起看看它和你們幫助別人時的感受是一樣的嗎?

二、分段欣賞故事視頻,結合故事內容科學插入ppt,理解故事內容

1、師:多澤是誰?爲什麼很多小動物都喜歡它、認識它?

2、師:多澤都幫助過哪些小動物?它都是怎樣幫助這些小動物的?

3、爲什麼多澤飛的越來越快了?如果在冬天來臨之前多澤不飛到南方去,它會怎麼樣?冬天已經來了,多澤飛回南方了嗎?爲什麼多澤還沒飛回南方?

4、你們覺得多澤這樣做,對嗎?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5、多澤幫助別人後,它是什麼樣的感覺?你們還記得你們幫助別人後自己的感受嗎?你們幫助別人的時候開心幸福嗎?爲什麼?

6、快樂,幸福是隻接受別人的愛嗎?那我們可以怎樣傳遞和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愛?

教師小結:原來幫助別人也是在快樂自己,心中有愛就一定要傳遞表示出來,愛你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三、體驗、遷移幫助別人的情感

師:這個故事裏多澤是怎樣收貨快樂的?它幸福嗎?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你會怎樣做?

教師小結:原來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收貨了幸福,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一定是一個讓別人感受到舒服與快樂的人。因爲送給別人玫瑰的同時,我們自己的手掌上也會留下玫瑰的香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關心老人,幫助老人。

2、臨街圖片內容,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

3、能有順序地描述人物,有層次地講述圖片內容。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與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照片。

2、教學掛圖《幫助老奶奶》

活動過程:

1、出示照片,談話導入。

(1)教師出示照片,請幼兒討論:這照片上是你和誰在一起?爺爺奶奶愛你嗎?你是怎麼知道的?你有沒有幫爺爺奶奶做過事情?做過什麼?

(2)教師傾聽幼兒的回答,及時小結。

2、幼兒觀察理解掛圖,重點理解爺爺奶奶需要我們什麼樣的幫助。

(1)出示掛圖,幼兒觀察講述:這張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傾聽同伴講述,幫助其他幼兒補充。

(3)提問:老奶奶蹲着撿豆有什麼不方便?小朋友看見了應該怎麼做?爲什麼?你有什麼不方便的時候需要大家幫助嗎?我們還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爺爺奶奶?

(4)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教師及時小結。

3、情境扮演,鞏固想象。

(1)幼兒分組扮演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選取買菜、散步等生活場景進行模擬。

(2)教師及時點評,鼓勵幼兒多幫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將圖片等材料放在語言區域內,供幼兒進一步講述。

2。建議家長設計調查表,記錄孩子子啊家幫助老人的情況,也可以請孩子運用繪畫方式表達、表現。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一、教學理念:

分享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對幼兒進行分享教育,可以讓幼兒學會分享和體驗分享後的快樂,爲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孩子,自我爲中心的表現比較突出,喜歡獨享玩具、食物……且不能體會其他人的感受,常爲一個玩具而爭吵,這不利於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針對幼兒的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分享食物的過程中,體驗分享的快樂,從而培養幼兒大方、豁達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

二、活動設計:

(一)活動目標

樂意與朋友分享食物,體驗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各種好吃的食物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心理前測:讓幼兒自由品嚐食物。

2、第一次心理輔導:與幼兒討論:沒有吃到東西的小朋友會怎麼樣?怎麼辦?

3、第一次行爲練習:幼兒自由拿糖果,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

4、根據幼兒的表現,進行第二次心理輔導:請幼兒說說分享食物的感受。

5、第二次行爲練習:幼兒自由拿糖果,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

6、根據幼兒的表現,進行第三次心理輔導:幼兒自由和同伴說說你和誰分糖果?你高興嗎?

7、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體驗分享的快樂。

8、告訴幼兒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可以與他人分享。

教學反思:

由於我們小朋友是今年剛入園的新生,所以我們選擇了社會裏的自我認識教育的活動《好聽的名字》。讓幼兒在介紹自己的名字的同時也知道每個人都有個好聽的名字。不僅有大名還有自己獨特的小名,以及小名的含義。爲了增加活動的遊戲性和趣味性,我們設計了我點名你答應的環節。讓老師抱抱孩子,摸摸孩子,增進教師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鼓勵幼兒在這個環節中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在認識名字的內容上,我們感到內容比較簡單,於是我們在小名上作文章,增加了小名的意義和良好習慣的結合,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這次是借班上課,因爲本來這樣的課程應該放在剛進幼兒園的第一週裏進行。自己班級的孩子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我們只能借班上課。在活動中,我發現孩子都很樂意並大聲地介紹自己的名字。在我點名你答應的環節中,孩子能舉手表示,但是大聲應答還不夠,經過我的提醒,孩子們的大聲應答有所改善。他們很樂意上來和老師抱抱,這也反應了小班孩子獨有的特性。在介紹小名意義的時候,有幾位幼兒都能大聲的說出自己小名的含義。

在活動結束後,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動後半部分,學習良好行爲習慣的時候,感覺動起來還不夠,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多學一學,動一動。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給我點意見。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一)嘗試交新朋友,學習和新朋友認識、交往的技能。

(二)體驗與新朋友共同遊戲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選擇好語言區、建構區、手工區(橡皮泥、畫畫)、益智區(飛行棋)、科學區、操作區域活動的場景資源利用:與大三班教師約定好互動時間五、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相互交新朋友的願望。

(1)提問:①你們有自己的朋友嗎?誰來說一說?②兩個已經認識的朋友叫做老朋友,今天每個小朋友要找一個以前沒認識過的新朋友。怎麼樣才能交到新朋友呢?有哪些好辦法?

(2)引導幼兒討論結交新朋友的辦法。

(3)幼兒集中交流,教師:交新朋友的時候需要,知道對方的名字,向他介紹我們班上好玩的東西,還可以和新朋友玩遊戲,和他一起玩自己喜歡的玩具,互相幫助,兩個人玩得很開心。

2.交新朋友,提出與新朋友交往的任務,幼兒初步進行交友遊戲活動。

(1)引:今天我們要去認識大三班的小朋友,我們班一半的小朋友要去大三班做客,去做客的.小朋友要有禮貌,一半的小朋友留在班上當小主人,歡迎並認識大三班的小朋友,要求每人找一個新朋友一起玩,看誰最快交到新朋友。

(2)幼兒兩兩結伴,參與區域活動遊戲,教師觀察幼兒的交友情況,鼓勵幼兒相互交往,並根據需要隨機指導。

(3)認識新朋友後,請小朋友與新朋友再次擁抱,並說"再見,新朋友!",然後帶回本班班級。

3. 集中交流初次交友的體會。

引:①你交到新朋友了嗎?他(她)叫什麼名字?②記不住新朋友的名字怎麼辦?這裏有一個辦法,可以問問新朋友的小名,因爲小名比較容易記得,你們可以試一試。③你們和新朋友相互認識時說了哪些好聽的話,做了些什麼?

:認識新朋友時,我們要禮貌地和別人打招呼,主動地做,問問朋友的名字,喜歡做的事,還可以拉拉手、對他微笑表示友好。記不住新朋友的名字,有一個好辦法,可以記住新朋友的小名。

4.提出繼續交新朋友,結束活動。

引:今天交新朋友的方法還可以用到以後遇到其他小朋友,上小學後遇到新同學,希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有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難點: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課前可與環衛工人聯繫好,約定參觀的時間和地點。(儘可能與幼兒園靠近一些,且能確保安全。)

3、小抹布(與幼兒人手相等)。

活動過程:

1、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教師: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城市爲什麼清潔、漂亮嗎?(有環衛工人)環衛工人經常做什麼事呢?我們今天去看看環衛工人在幹些什麼。

(2)教師帶領幼兒在環衛工人工作的馬路對面觀察,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麼、是怎麼做的、用了什麼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麼變化。

2、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繫。

(1)教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3、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教師: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颳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2)清潔工人很辛苦,我們應該怎樣尊重他們,鼓勵幼兒做一名保護環境的好孩子。

活動結束:

評價及總結

活動反思:

這次的教學活動我選擇了社會活動《城市美容師》,活動前我以“美容師“作爲導入,引導幼兒說說”城市美容師“活動中幼兒比較積極的回答和猜想問題,知道城市美容師就是環衛工人,活動過程中我通過播放ppt的方式,讓幼兒瞭解到環衛工人的辛苦,讓幼兒知道了他們不管風吹日曬,都要4、5點起牀打掃衛生,知道了他們不管天晴下雨,不管有天寒地凍他們有時都要冒着生命危險去讓我們的城市變美麗。通過這節活動讓幼兒知道了環衛工人的不易,懂得要愛護環境,不亂人垃圾。不足:在這節活動中我也發現了許多地方的不足,這節課準備的太過倉促,因此在活動過程中自己感覺到有點亂,活動通過邊播放圖片邊提問的形式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力,成爲了看圖說話的形式,整節課我提問過多,而幼兒發現的較少,因此有種成爲了你問我答的形式。這節課下來,我自己也進行了反思,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懂得要想上好一節課必須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於活動流程也必須熟悉咋熟悉,這樣才能讓幼兒學好本領自己也會進步。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知道水能解渴,人每天都需要喝水。2、遷移生活經驗並對比,懂得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喝生水不衛生。3、養成主動喝水的良好習慣活動準備:瓶裝可樂、汽水、橙汁,一杯白開水,一杯自來水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話題:

提問:口渴了怎麼辦呢?(喝水、喝飲料、吃水果等。)二、出示瓶裝可樂、汽水、橙汁,一杯白開水。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討論:

1、這裏有什麼?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你知道口渴了喝哪種水最解渴、最好呢?

教師告訴幼兒汽水、飲料裏面有許多的糖分,還含有許多的二氧化碳,對我們小朋友的身體健康並不好;而白開水裏沒有這些成分,喝白開水最解渴,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教師拿着杯子到水龍頭前面接了一杯自來水,提問:自來水能喝嗎?爲什麼?

教師總結:自來水不能喝,因爲有很多的細菌還沒有被消滅。只有經過高溫消毒的水才能喝。

三、介紹喝水的重要性。

提問:爲什麼人每天都要喝水?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地說說。

教師總結:我們人體內每天需要有很多的水,但是我們活動後就會出汗,身體裏的一些水就會蒸發掉,因此,我們每天都要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

四、幼兒欣賞兒歌:咕嚕咕嚕教師:小朋友,如果你現在口渴了,你會喝什麼呢?小胖胖口渴了,他喝了什麼?他還口渴嗎?

教師念兒歌:咕嚕咕嚕。小朋友請你們一起告訴小胖胖喝什麼最解渴好嗎?

兒歌:咕嚕咕嚕太陽大,天氣熱,小胖胖,買汽水,喝可樂,咕嚕咕嚕喝一杯。咕嚕咕嚕喝一杯。一杯兩杯三杯……咕嚕咕嚕咕嚕……喝了好多杯,小胖胖一樣渴,小胖胖一樣熱,還把地上弄了一堆垃圾。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小班年齡段的孩子,獨佔意識較強,有好吃的東西或好玩的玩具總是喜歡自己獨霸,不願意和別人分享。最近我們班爭搶玩具的現象屢禁不止,雖然老師也引導孩子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或和別人商量:“你的玩具給我玩一下好嗎?”“你願意和我交換玩玩具嗎?”“我和你一起玩好嗎?”但收效甚微,我想可能是在情感上激發得還不夠,孩子並沒有真正體會分享所帶來的快樂,光知道做法並不能讓小年齡的孩子做到真正分享,所以我採用了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向故事中的榜樣——小豬學習,萌發幼兒這方面的情感。

活動目標:

學說故事中的短句,體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一套,草地背景圖,錄音。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1、出示小豬:這是誰呀?

今天小豬要去旅遊了,你們猜猜看豬媽媽會給他準備什麼好吃的食品?

2、出示圖片(包裏的物品可以拿下來):看,媽媽給小豬準備了一大包好吃的東西,都有些什麼呀?

Tips:

通過猜豬媽媽準備什麼食品這一問題,讓孩子的思維進一步發散,同時讓孩子說說媽媽爲什麼要給小豬準備這一食品,如:準備麪包,因爲它能填飽肚子,準備飲料,因爲旅遊時會累,會口渴等,從而理解事物的關聯性。

二、猜猜、學學

1、播放小鳥的叫聲。聽聽誰來了?

小鳥聞到香味來了,胖胖拿出一個麪包給小鳥姐妹,麪包只有一個,怎麼分呢?(將麪包一分爲二)

幼兒學說“小鳥姐姐,我請你吃麪包。一起野餐真開心。”

2、猜謎請出猴子一家。

又有誰來了?全身毛茸茸,調皮又可愛,愛爬樹,愛吃桃子。

小猴一家聞到香味來了,胖胖拿出桃子分給小猴一家,怎麼分呢?(大、中、小匹配)

幼兒學說:猴爸爸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猴媽媽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

猴寶寶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

3、用動作引出小兔、小貓、小烏龜。

小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小貓靜悄悄的走來了,小烏龜慢吞吞的爬來了。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胖胖請他們吃糖果,,一包糖果可以怎麼分呢?

一粒一粒的分。請幼兒學說短句。

小兔(小貓、小烏龜)我請你吃糖,一起野餐真開心。

4、老師放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Tips:

以猜的方式引出小豬的這些朋友,並且猜的方式的變化:通過聲音猜,通過動作猜,通過謎語猜,這樣更能抓住孩子的興趣。

而每次都需要孩子想辦法來解決怎麼分的問題,對孩子有一定的挑戰,同時數學方面的內容巧妙的融入其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數知識。

作爲一個語言活動,每次的對話學說都是重複性的語言,更適合小年齡的孩子,更易於幼兒語言的模仿和習得。

三、想想、做做(經驗遷移)

1、好吃的東西分給了朋友,可小豬怎麼樣?爲什麼呢?

師小結:小豬覺得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最快樂的。小豬看到小動物吃的那麼高興,心裏樂滋滋的。

2、我們如果有好吃的東西和好玩的玩具,應該怎麼樣?

3、孩子們分享老師帶來的食品,體驗分享的快樂。

Tips:

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教師把孩子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拋向他們,讓孩子通過經驗遷移來解決這些問題,最後的分享食品,孩子的情感已得到激發,真正體驗到了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在媽媽肚子裏的成長過程。

2、培養幼兒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圖書,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讓幼兒觀看大屏幕,提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師:貓寶寶是從哪裏出來的?幼兒:貓寶寶是從貓媽媽的肚子裏生出來的。

2、讓幼兒說一說哪些可以從蛋裏出來?(雞、鴨、鵝……)老師告訴幼兒從肚子裏生出來的寶寶叫胎生,從蛋裏孵化出來的叫軟生。

3、在黑板上出示寫有“十月懷胎”的卡片,讓幼兒說一說十月懷胎是什麼意思?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點點變化的?

4、每個幼兒一本圖書《奇妙的生命》,讓幼兒自己欣賞,看一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是怎麼一點點發生變化的?

5、讓幼兒觀看大屏幕,從書中找出寶寶是怎麼一個月一個月長大的?(在書的14頁、16頁、17頁)

6、在黑板上出示十張(十月懷胎)圖片,請幼兒找一找第一個月什麼樣?第二個月什麼樣?以此類推,老師講解。

7、讓幼兒欣賞視頻,觀看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樣子。臍帶有什麼作用?(是一根生命的管道)

8、讓幼兒欣賞視頻,看看臍帶是怎樣剪掉的?幾天之後,臍帶就會自動脫落。

活動延伸:

老師再次講解寶寶在肚子裏的成長,讓幼兒加深對媽媽的愛。

精彩推薦

兒歌,兒童故事,兒歌大全100首,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