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簡單瞭解沙塵暴的成因,樹立環保意識。

2、初步知道沙塵暴的危害。

3、初步瞭解根治沙塵暴的措施。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觀看有關沙塵暴危害的圖片或錄象。

2、向父母瞭解有關沙塵暴的危害。

3、向父母初步瞭解根治沙塵暴的措施。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說說風有哪些益處和害處,引出沙塵暴的話題。

2、教師:“你們見過沙塵暴嗎說說你的體驗。”引導幼兒從風沙的聲音,風沙的速度,風沙吹在人臉上的感覺,當時空氣中的味道等多方面展開討論。

教師根據幼兒討論情況給予小結。

3、教師簡單介紹沙塵暴的危害。

4、教師:“你們知道沙塵暴是怎樣形成的嗎?”引導幼兒從植被的破壞,森林的大量砍伐等方面討論。

5、請幼兒說說用什麼方法才能減少和控制沙塵暴。教師從種植花草、保護樹木、建防護林等方面提示補充。

活動建議:

1、可在有沙塵暴的天氣開展此項活動。

2、在活動區擺放有關的圖片或圖書。

3、組織幼兒參加簡單的種植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幼兒學習層次不齊。個別幼兒對科學探究沒興趣。需要老師家長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和興趣。部分幼兒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保護自己的安全知識方面欠缺。

沙塵暴對於我們大人來說也許並不陌生,但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似乎是遙不可及的,更不用說對它的瞭解了,可總不能因爲幼兒對此陌生就放棄。本節課主要讓幼兒瞭解沙塵暴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危害?沙塵暴是怎樣形成的?怎樣不讓沙塵暴發生?爲了讓幼兒對沙塵暴有更多的瞭解,我上網查了很多資料,並從網上下載了許多有關的圖片。

小百科:

沙塵暴是指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千米,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特點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災害性天氣現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遊戲表演中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2、練習發準易混淆的字音"毛"、"白貓"、"黑貓"。

3、初步學會朗讀繞口令《黑貓白貓》,理解繞口令的主要內容。

4、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貓圖片、繞口令PPT、白貓與黑貓頭飾

活動流程:

一、謎語導入 老師: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我們來玩猜謎語遊戲,看看哪個小朋友回答的最快?

謎語

1、八字須,往上翹,說話好像娃娃叫;只洗臉,不梳頭,夜行不用燈光照。(幼兒答不出時進行第二個謎語)

2、頭像老虎不是虎,腳穿軟鞋捉老鼠,夜裏眼睛圓又大,說話好像小娃娃。

小朋友們快快動起你們小腦袋,好好想想。

預設答案:

a、"是貓。""哇哦!!對了,是貓。我們班那位小朋友家裏養了貓啊!好,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小貓咪哦!"(出示圖片,進入下一環節)

b、"不知道或是其他。""我們在想想,這到底是什麼呢?它是抓老鼠的哦,想到了沒有?好,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到底是什麼。"(出示圖片,進入下一環節)

二、出示黑貓白貓的圖片並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1、出示第1、2張PPT,"周老師將小貓們帶來了,我們一起看看"讓幼兒獨自觀察圖片

2、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幼兒:"顏色不同""......"(對小朋友的回答做個總結,根據當時情況而定。)

3、今天周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關於貓的繞口令,等下老師要聽聽那個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

三、出示《黑貓白貓》PPT並引導幼兒有節奏的朗讀繞口令

1、出示第3張PPT,題目《黑貓白貓》

2、出示第4張PPT,"有隻/黑貓/長黑貓"並引導幼兒一起朗讀,(要求:慢讀、吐字清楚、有節奏。)

3、後面的句子同第4張PPT出現的形式一樣。

4、最後出示一張完整的繞口令,並引導幼兒朗讀繞口令。(要求:慢讀、吐字清楚、有節奏。)

四、故事情景表演並朗讀

1、請出配教老師表演

2、以角色扮演用故事的形式進行講述繞口令黑貓:大家好,我叫黑貓,這是因爲我長了一身的黑毛。但是我一點都不喜歡黑色的毛,別人看見我都躲得遠遠的,都不願意跟我玩。我希望自己可以擁有白色的毛,那樣大家就會喜歡我了。

白貓:大家好,我叫白貓,大家看到我這身毛髮就應該知道我叫什麼了把。但是我一點都不喜歡白毛,因爲我的主人說我不愛乾淨,給我洗的乾乾淨淨的不到五分鐘就把白毛弄髒了。所以我想要一身黑色的毛髮。

旁白:這天白貓和黑貓都跑出來找吃的,他們倆撞到了,你看看他,他看看你。這時黑貓開始向白貓打招呼了。

黑貓:你好,我叫黑貓。你叫什麼名字啊。

白貓:你好黑貓,我叫白貓。

黑貓:哇哦,白貓,你的毛髮好漂亮啊,雪白雪白的。我好喜歡。

白貓:黑貓,你的黑毛也好漂亮。我也很喜歡。我們來交換把,你喜歡我的白毛,我送給你。

黑貓:好的,來給,我的黑貓給你。

旁白:黑貓把黑毛脫下送給了白貓,白貓也脫下白毛送給了黑貓。他們給自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黑貓白貓一起來帶讀繞口令)

五、情景表演

請幼兒上來進行情景表演並一起有節奏的進行朗讀繞口令結束課程

六、課後延伸

告訴小朋友要學會與好夥伴分享。並在課後與小朋友以遊戲形式來玩繞口令,也可以鼓勵幼兒大膽的進行改編繞口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咕隆咚(認知活動)

隸屬主題:我們的城市

活動目標:

1、交流、分享有關投幣機的經驗,瞭解、體會投幣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能夠清楚地表達圖片內容,大膽地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故事:咕隆咚、幾種投幣機的圖片;圖書若干本。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導入活動重點提問:你們知道“咕隆—咚”是什麼嗎?

小結:像這種把錢投進去,就可以買到東西的機器,就是自動售貨機。在這個機器上有投幣口,選擇物品的按鈕,還有取東西的取物口。原來“咕隆—咚”就是硬幣投入自動售貨機時發出的聲音。

二、我們身邊的“咕隆—咚”——經驗交流與拓展

1、重點提問:爲什麼要設計這些自動投幣機?

小結:自動投幣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重點提問:你在生活中使用過哪些自動投幣機?有什麼用處?你是怎樣使用的?

小結: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的投幣機,這些投幣機,給我們帶來了方便與快樂。

3、除了這些投幣機以外,還有哪些投幣機你沒有使用過,但看到過?

4、老師也發現了許多投幣機,這些投幣機是我們小朋友不經常看到的,你們想看嗎?

5、出示PPT,與幼兒一起欣賞課件,並總結介紹各種公共投幣設施:投幣公車、投幣廁所、投幣儲物櫃、投幣電話、投幣身高體重秤、投幣洗衣機、投幣搖搖椅、投幣遊戲機。

6、小朋友誰來猜猜這個神奇房子是什麼呢?有什麼用?

小結:神奇房子是個投幣廁所,把硬幣投進去,就可以方便了。投幣廁所也是投幣機。

總結:剛剛我們認識和了解了各種投幣機器,我們自己只要通過投幣就可以讓這些機器爲我們服務和提供需要的東西,不需要麻煩別人爲我們服務,真的很方便。

三、我們不瞭解的“咕隆—咚”——活動延伸

出示磁卡,告訴幼兒現在除了投幣機外,還有更方便、更先進的方法,如磁卡電話、磁卡開門器,還有好多好多呢,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樂的東西,以後小朋友也可以去找找、用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看、聽、說上與節奏建立一種感官的聯繫,能將動作、圖形、語音三種總譜熟悉的結合。

2、幼兒學看指揮,能跟着老師的指令和音樂分聲部表演及演奏樂器,理解節奏。

3、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在看、聽、說上建立一種感官上的聯繫,能將三種總譜。

熟悉的結合

活動難點:理解節奏、能跟着節奏與看教師的指揮,分聲部表演及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圖形總譜,準備好的音樂《土耳其進行曲》

2、易拉罐、快板,石頭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再過幾天,森林裏面就要舉行音樂會大賽了,動物們都準備好了自己的參賽作品去參加比賽,我們也去參加吧!可是我們都沒有準備,怎麼辦呢?別急,請看,老師今天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首好聽的樂曲,我把它畫成了圖譜,我們一起來把它用樂器演奏出來最後去參加音樂會大賽吧!二、基本部分

二、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來練習節奏

1、引導幼兒熟悉圖譜

(師:看,老師請來了小魚來跳舞加入我們的隊伍,和我們一起演奏,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跳舞的?---小魚們排成了一排,遊遊遊遊,圍成圓圈轉轉轉,小魚,小魚,遊遊遊遊,轉圈圈,一直這樣在水裏跳舞。啊,原來他們是這樣跳舞的,我們一起來給小魚配配音。)

(1)教師富有節奏的念語音總譜

(2)教師再一次富有節奏的`念圖形總譜

(3)教師與幼兒一起有節奏的看着圖譜念語音總譜(節奏練習)

(4)教師與幼兒再一次用語音總譜進行節奏練習

三、教師與幼兒用語言、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對樂曲進行再次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表現節奏

(2)教師與幼兒再一次用身體表現節奏,鞏固練習

(3)教師引導幼兒將語言動作結合起來表現節奏

(4)教師再一次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節奏

(5)教師第三次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節奏,使幼兒熟練得掌握

(6)教師與幼兒一起伴隨着音樂,將語言、動作合起來練習節奏

(7)教師與幼兒再一次合着音樂練習節奏

四、組織幼兒進行樂器演奏,正確使用樂器,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樂器演奏

(1) 教師介紹樂器,並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樂器

(2) 教師和幼兒討論配齊,幼兒能大膽地嘗試各種樂器進行節奏練習並嘗試

(3) 幼兒看老師的指揮,徒手假設演奏樂器(不合音樂)

(4) 幼兒看老師的指揮,用樂器跟着指揮演奏(不合音樂)

(5) 幼兒用樂器,並看着老師的指揮合着音樂演奏

(6) 幼兒再一次用樂器,合着音樂與看教師的指揮來演奏,鞏固練習

五、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自然而然的結束本次活動。

好,小朋友們表現的非常的棒!今天我們都成了能幹的演奏家了。你們玩得開心嘛?那音樂會比賽的時候,我們就帶着今天的音樂演奏去參加比賽,爭取拿第一!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教師自然而然的結束活動)

六、延伸活動

師:我們現在都熟悉音樂了,那我們就去我們的操場上,合着音樂也學一學小魚跳舞吧!(教師帶領幼兒在操場上合着音樂做做律動及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的需要爲主導,以一定的情境貫穿整個活動,以教師和幼兒的互動爲整個活動的支撐。快樂地、完整地開展了本次活動。在活動的設計和構思上,依據綱要中藝術領域所提出的總目標,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創造的這一理念,以及豐富幼兒對音樂的認知審美感,來開展了本次活動。上完此活動,感悟如下:

(1)活動中我應該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理解並接納幼兒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而不是對幼兒的問題避及不談,讓幼兒有自己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整個活動,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打擊樂器,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和想象,自主選擇樂器並嘗試。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以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都使幼兒在與同伴之間,與教師之間都建立了一種團結合作的情感,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以及對節奏的掌握的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自主、全面的發展。

(2)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現有水平與經驗把握得不是很好。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活動中,教育思想直接影響制約着活動的設計及方法。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東西拿給幼兒自己創造和發揮。而不是教師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或者代替幼兒的想法。對於大班孩子的年齡發展特點,這個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加上需要運用手、眼、嘴幾種感官共同協調來完成,所以孩子們能夠完成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教師應對幼兒的水平與能力做一個很好的評估。教師以參加運動會會爲整個活動支撐的情境,以整個情境爲線索,引導幼兒自然地參與到整個活動中,促進了幼兒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音樂素養能力。最大限度的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知道它們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加深對祖國文化的認識,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2.能圍繞話題談話,並能從別人的談話中獲得有用的信息。

3.掌握用吹塑紙印刻的方法,體驗創造的樂趣,在印畫的過程中能保持畫面的整潔。

活動準備

ppt課件:四大發明

聲音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造紙術

1.師生共同舉辦“紙的展覽會”在日常生活中請幼兒蒐集各種各樣的紙。

請幼兒把收集來的各種各樣的紙製品共同佈置成“紙類展覽會”。

2.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紙的特徵,幫助幼兒回憶和擴展自身的經驗。

幼兒討論:你們帶來了什麼樣的紙?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讓幼兒通過觀察、觸摸等手段進行感知,發現有的紙厚,有的紙薄;有的紙光滑,有的紙粗糙;

有的紙硬,有的紙軟,有的顏色和光亮度也不一樣等多種特徵。

3.啓發幼兒思考:紙是怎麼來的?

幼兒議論後,教師小結並介紹中國人發明造紙的過程和造紙的方法。

激發幼兒對創造發明的興趣。

4.啓發幼兒討論:紙可以做什麼用?

如:書寫、印刷、包裝、裝飾、做紙盒、做信封、摺紙、做紙漿玩具等。

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古代中國人發明紙對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貢獻。

二、神奇的火藥

1.讓幼兒回憶過新年時看到放煙花的情景,讓幼兒知道美麗的煙花需要火藥才能點燃。

2.出示火藥的圖片,並向幼兒介紹我們中國人在很久以前就發明了火藥。

3.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火藥的演變,啓發幼兒談談火藥在生活中的運用。

三、指南針

1.讓幼兒回憶做船的經驗,引導幼兒思考爲什麼船能在大海上航行而不會迷失方向呢。

2.出示指南針,並向幼兒介紹我們中國人在很久以前(戰國時期)就發明了指南針,

並從我國傳到歐洲,推動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

3.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指南針的演變和構造,最先用的材料是用天然磁石磨成的,

現在我們是用人工磁鐵,把磁針和分方位的盤裝在一起,也叫羅盤針。

4.啓發幼兒談談指南針在生活中的運用。

四、印刷術(同上簡單介紹)

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這四大發明是我國在世界上最先發明的,還有很多發明,也使世界矚目。

現在,中國在世界上還是很棒,很多的科學家是中國人,我們長大後一樣要爲中國人爭光。

激發幼兒的愛國心。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啓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爲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爲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爲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知四季變化與小豬服飾的聯繫。

2、講述自己的發現,體驗故事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課件、四季背景圖和小豬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ppt1)

1、森林裏有幢小木屋,裏面住着誰?

2、讓我們一起來叫醒它!

3、有幾隻小豬?哎呀!誰來了?大老虎來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你怎麼知道的?

小結:森林裏有幢小木屋,裏面住着三隻小胖豬。大老虎看見了小胖豬……

4、小豬會想什麼辦法來對付大老虎呢?讓我們跟着小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分段講講議議,理解故事

1、ppt2——春天

1)春天,山坡綠了,樹葉綠了,三隻小豬穿上了綠色的衣服,大老虎啊嗚找不到小豬。

2)爲什麼大老虎找不到小豬?

找不到小豬,大老虎只能餓着肚子灰溜溜地回家了。

2、ppt3——夏天

1)春天過後,是什麼季節?

2)夏天,猜猜小豬會穿什麼衣服呢?爲什麼?小豬和你們想的一樣嗎?

小結:夏天到了,太陽火辣辣的,山坡上開滿了花,小豬穿上了花衣服,大老虎找不到小豬。

3、ppt4——秋天

1)大老虎還會來嗎?

2)這是什麼季節?你怎麼知道?哪些水果成熟了?

3)秋天,小豬會想什麼辦法來讓大老虎吃不到自己?

小結:秋天,山坡上的果子成熟了,有紅彤彤的蘋果……小豬穿上了紅彤彤……的衣服,大老虎找不到小豬。

Ppt5——冬天

1)最冷的是什麼季節?

2)冬天,小豬會穿什麼衣服才能不讓大老虎發現呢?爲什麼?

小結:冬天,山坡上一片白茫茫的,小豬穿上了白色的衣服,大老虎啊嗚找不到小豬。

三、欣賞故事

1、你們喜歡小豬嗎?爲什麼?聰明的小豬戰勝大老虎的事情被森林裏的一些動物知道了,他們把它編成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聰明的小豬》,你們想聽嗎?

2、完整欣賞故事。大老虎想問大家:爲什麼一年四季我總是找不到小豬呢?

小結:原來,聰明的小豬在一年四季穿上了不同顏色的衣服,把自己藏了起來,怪不得大老虎會找不到小豬。

活動延伸:

回家爲爸爸媽媽講講《聰明的小豬》的故事。

活動反思:

《聰明的小豬》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可以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小豬對付大老虎的聰明,以及四季顏色的變化等,因爲故事中重複的語言比較多,也有利於幼兒的學習和仿編。通過創設一個聲、形、色具備的動畫情景有效地將幼兒引入其中,讓他們身臨其境,與故事中的角色互動,同時通過誇張、生動地模仿大老虎的口吻,將幼兒的情緒調動起來,讓他們在情景中主動地對話和學習。注重細節的把握,四個季節的導入和呈現方式採用了不同的方式。春天採用了故事情節直接導入的方式,從而爲孩子提供一個經驗的平臺,爲後面的續編打好基礎;而夏天則採用問題的拋錨,由孩子的回答自然導入;秋天則是通過推測 “大老虎是否還會來”進入;冬天是引導幼兒觀察雪白的畫面進入的。不同的呈現方式使情節更具變化,避免了單一性;而且也調動了幼兒多種感官的參與,幼兒的興趣一直保持着。

不足之處:

活動中幼兒與幼兒間的互動比較少。所以以後的活動中應該通過提問、組織遊戲等引發生生互動,促進幼兒的發展。

小百科:家豬是野豬被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亞種,獠牙較野豬短,是人類的家畜之一,一般來說,家豬是指人類蓄養多供食用的豬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設計理念

《綱要》指出:“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因此身與心也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許多身體表現帶有心理因素,許多心理反應與身體狀態也密不可分。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爲是幼兒健康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即養成健康的生活態度、情感、認知及生活方式,幼兒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幼兒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讓幼兒愉快、健康地生活。

二、設計來源

我所教的中班孩子已漸漸開始進入換牙期,孩子在面對自己從來沒經歷的事情時,都有一種不安甚至恐懼心理。因此很多孩子對拔牙感到害怕,對看牙醫存在恐懼心理。有些孩子甚至因爲害怕拔牙,不敢把乳牙鬆動告訴父母,而錯過了最佳的換牙期。這樣、那樣的換牙經歷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真切的成長體驗。有趣的是當我們把看牙醫當作一件可怕的經歷時,從來沒有想過牙醫也有他看病人的痛苦:難聞的口氣,可怕的蛀牙,還有病人的慘叫……《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以其角色對話的相同性而使整個故事幽默詼諧,鱷魚和牙醫表現出的不同心理感受和變化貫穿了故事的發展。我藉助《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這一繪本故事及其生動形象的圖片作爲一次嘗試,設計了這一活動,目的是藉助繪本這一載體,對幼兒進行一次生動的健康教育。

三、教學思路設計

這是一本能吸引人的繪本,簡單的語句,在反覆之中,將兩個角色間複雜的心理變化刻畫地淋漓盡致。這樣一個經典的繪本,如何呈現給孩子?選擇什麼內容呈現給孩子?從繪本內容來看,心理變化這條線索是作品最顯現的內容,可以與孩子蛀牙、看牙醫的生活經驗相鏈接,讓孩子在同樣的經歷中理解故事,體驗情感。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我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爲: 1、理解故事,發現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對話,體會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過程。2、懂得勇敢面對生活中可怕、困難的事情。3、懂得愛護自己的牙齒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爲:

首先,出示故事主要人物牙醫和鱷魚的圖片,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自己看牙醫的經歷等,使幼兒對人物心理產生共鳴。

然後,引導幼兒一起閱讀繪本故事《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並根據故事內容,瞭解、體會鱷魚、牙醫矛盾的心理變化過程。這個心理變化的過程也是孩子情感思考的過程,這一環節,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使幼兒懂得要勇敢面對生活中可怕的、困難的事情。讓活動主題得到昇華。

接着,引導幼兒發現故事中相同的對話,並與教師一起進行角色扮演對話。再次體驗人物的心理變化。

最後,再次結合幼兒生活經驗,談談如何保護牙齒,瞭解一些換牙的知識,在歡樂地《刷牙歌》表演中結束活動,並最終能和鱷魚一樣堅持刷牙,保護牙齒。

四、活動亮點

本次活動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深入挖掘繪本讀物的教育價值,關注幼兒的心理及身體的健康。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了幼兒情感、能力的發展。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發現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對話,體會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過程。

2、懂得勇敢面對生活中可怕、困難的事情。

3、懂得愛護自己的牙齒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每天早晚刷牙 、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愛牙重要性。

難點:感受鱷魚和牙醫的心理變化過程,懂得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可怕、困難的事情。

活動準備:

1.《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繪本

2.鱷魚玩偶及牙醫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調動興趣

1. 通過出示鱷魚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鱷魚圖片(小鱷魚長了一顆蛀牙,它要去看牙醫,可是他從來沒有看過牙醫。小朋友長過蛀牙,看牙醫嗎?你看牙醫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

2. 出示牙醫圖片:他是一位醫生,一位從來沒有給鱷魚看過牙的醫生。

3. 一隻從來沒有看過牙醫的鱷魚,和一位從來沒有給鱷魚看過病的牙醫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二、共讀繪本,理解故事內容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有關鱷魚和牙醫的故事,名字叫《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第一遍閱讀繪本《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引導幼兒逐一看圖猜測故事發展,重點引導幼兒體會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的過程。然後教師用課件上的文字逐一講述。

重點提問:

1. 剛纔老師說故事的題目是什麼?

2. 說一說爲什麼鱷魚會怕怕?牙醫會怕怕?

3. 後來鱷魚去看牙醫了嗎?(面對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的時候,鱷魚也想過逃避,但是最後它還是很勇敢面對,並堅持把它克服。)

4. 鱷魚長了蛀牙需要去看牙醫,還有哪些情況我們需要去看牙醫?

第二遍閱讀繪本: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發現故事中人物的相同對話。

重點提問:

1.誰發現了一個祕密,鱷魚和牙醫說的話是怎麼樣的?

三、師幼分角色講述故事,進一步體會心理

引導幼兒表演故事中的對話(教師先說一句鱷魚的話,幼兒學說一句牙醫的話)根據故事情節,把鱷魚(和牙醫)從害怕——面對——忍耐——克服的過程表現出來。

四、懂得愛牙,保護牙齒

1、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分享保護牙齒的知識及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2、《刷牙歌》,邊表演邊離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寫信的興趣,指導幼兒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來寫信。

2、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活動重難點:指導幼兒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寫信。

活動準備:自制一封圖文並茂信 幼兒寫信工具 配套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教師。

我有一件高興的事想要和你們一起分享,看--這是什麼?(出示信),哇!這封信好大呀!這是哪兒來的信呀?(引導幼兒看信封,郵政編碼,郵票,地址,收信人)。

二、引導幼兒讀信,感受信的不同之處。

1、教師:這封信好奇怪呀!這些符號表示什麼意思呢?師生共同閱讀,分析感受信的不同之處。(在黑板上展示信)小結: 這是一封圖文並茂的信,有字寶寶,也有圖片。原來呀,奧特曼不會寫很多漢字,所以,他就用一些圖片來表示自己的意思。真是太有趣啦!

2、教師:你們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寫信嗎?

小結:當我們有很多話想跟親人和朋友說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寫信的形式告訴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

三、指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寫信。

提問:

(1) 如果給你紙和筆,你想給誰寫信呢?

(2) 你爲什麼想給他寫信?(引導幼兒說出他人對自己的愛)

(3) 你想寫些什麼?(啓發幼兒說出他人的感恩之心)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爲關心 、愛護我們的人寫一封信。

(提醒幼兒:不會寫的字寶寶可以用符號或圖畫代替)

四、幼兒展示自己的信,請個別幼兒朗讀。

教師:誰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信?

五、結束活動:歌曲《感恩的心》

小結:小朋友寫得真棒!老師非常感動,謝謝你們對老師的關心。如果爸爸媽媽看到你們的信,感受到你們對他的愛,一定會爲你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讓我們一起到郵局把自己充滿愛心的信寄出去吧!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再設計中,我注重了活動目標及活動過程的層次性和重點突出兩方面,注意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不同環節的教育。以繪畫形式寫信爲中心,將目標的制定爲三個方面,重難點一目瞭然。通過猜猜、讀讀、寫寫等形式完成目標的達成,運用了比較、觀察等方法引導幼兒猜想、判斷、分析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學會了四種聲調的讀音,六個單韻母,二十三個聲母以及音節的拼讀,同時也找到了一些學習的特點。

2、使幼兒掌握一些拼音基本常識。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二、教學重點:

幼兒規範讀音。

三、教學難點:

如何正確掌握書寫格式,端正坐姿。

四、活動準備:

1、藍貓教學動畫片教材。

2、圖片和實物。

五、活動過程

1、針對擬教學的單個拼音,連續播放3次藍貓教學動畫片對應教材。

2、由老師引讀,幼兒跟讀拼音3遍。

3、出示圖片和實物,引導幼兒聯想記憶。

4、運用針對性遊戲拓展幼兒進行深度記憶和拼讀。

5、拼音描紅,課堂上端正坐姿,講解正確書寫格式。

六、教學反思。

1、我採用了藍貓教學的動畫來學拼音,拼音學習活動本來枯燥,在短時間內要能記住這些拼讀,首先要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學習拼音的慾望。運用動畫吸引幼兒注意。如“今天雞大嬸又給我們帶來是什麼,加上藍貓的一個小插曲,這時孩子們就有興趣了。關鍵一點,幼兒發音特重要,運用標準讀法不會誤導幼兒不規範讀音,避免與小學不相符,讓幼兒背上包袱。

2、準備相應的圖片和實物,加深印象。比如‘圖片一面畫的小雞,那另一面就是聲母j,幼兒會準確讀出這個聲母。還可以用兒歌的形式來增加記憶,如學習聲母d時 “白白的馬兒跑來了,一路留下了d’d的腳印,拼寫不會錯。還給“y”大y,i叫小i。因爲聲母是一個字起頭的音,所以y就是老大,i就是小。把聲母 y和韻母區i分開了。也是一樣用兒歌形式,小ü小ü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見到就jqx就把小眼鏡給摘掉了。只要一提醒,它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孩子們就會準確的讀出並寫出,積極性高。

3、運用遊戲爲主的教學活動。學完六個單韻母,每學一個聲母后,都要與單韻母進行組合成一個音節進行拼讀。在遊戲時,看誰先把“大”的音節da從小朋友手中找出來並且拼出來。這樣他們就有成就感哦!原來這個字可以用音節拼寫呀,好神奇!會引起學下一個階段的慾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當幼兒有書寫的慾望時,就要求正確的坐姿,書寫工整,經過以往的經驗,大大班畢業的學生過度一年級時,老師注重的書寫格式。每次端正坐姿外,要求書寫格式,如“看誰把這個b放在了中格和上格,而且呀寫得胖呼呼的,漂漂亮亮的“孩子們很積極地去完成任務,同時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多種遊戲地學習,幼兒很快掌握拼音,試着讓幼兒讀有興趣拼音故事,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我最終目的。

小百科: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介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並加上聲調而成爲一個音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使各種紙發出聲音的方法,知道不同的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方法也能使紙發出不同的聲音。

2、學習用當樂器給樂曲伴奏。

3、激發探索興趣,享受用紙演奏帶來的樂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活動準備:

1、白板紙、牛皮紙、皺紋紙、瓦楞紙、報紙、餐巾紙、硬板紙、宣紙等。

2、瑤族舞曲圖譜、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

先看看你認識哪些紙?

再摸一摸、捏一捏,這些紙分別是怎樣的?

教師小結:這些紙有的光滑、有的粗糙,厚薄軟硬都不一樣。

2、教師:告訴大家一個祕密,這些紙還會發出美妙的聲音呢,請你去試試,用什麼方法可以讓這些紙唱歌呢?(幼兒操作結束後,把自己操作的紙帶回座位)。

幼兒交流:你剛纔用什麼方法讓紙唱歌的?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手拍、用手指彈敲、用嘴吹等等方法都能使紙唱歌。

3、教師:那如果只用同同一種方法讓這些紙發出聲音來,這聲音會一樣嗎?試試有什麼不一樣?

4、用同一種方法就能使這些紙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些紙真象我們的小樂器了,我們就用這些紙當樂器,爲曲子伴奏。

5、聽音樂:這是什麼曲子?它有幾段?每段分別是怎樣的?

(出示圖譜)你想分別用什麼紙來伴奏?爲什麼?

幼兒看圖譜爲《瑤族舞曲》伴奏一遍。

6、教師:如果是同一張紙,你怎樣讓它發出不一樣聲音呢?(給每個幼兒發一張白板紙)

7、用同一種紙採用不同的方法爲曲子伴奏一遍。

8、教師小結:相同的方法不同的紙能發出不同的聲音,而同一種的紙不同的方法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9、教師:用這些紙演奏真有趣,老師還在教室裏準備了紙杯、牛皮筋、毛線等材料,我們還可以製作更精美的紙樂器,來爲曲子伴奏。(回教室)

小百科:紙,用植物纖維製造,能任意摺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爲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複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