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鞋子的多樣性及其不同的功能。

2、能從年齡、性別、大小、季節特徵、職業特點等角度選擇合適的鞋子。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1、啓發幼兒從年齡、性別、大小、季節特徵、職業特點等角度選擇合適的鞋子。

2、引導幼兒從顏色、款式、反正找到合適的鞋子。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帶孩子到鞋城參觀。

2、調查自己家人喜歡穿什麼鞋。

3、出示各種各樣的鞋子。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導入題目:《各種各樣的鞋子》啓發幼兒說出謎底。

2、出示鞋子讓幼兒觀察

3、引導幼兒從顏色、款式,觀察自己與同伴的鞋子有什麼不同。

4、提問幼兒喜歡什麼樣的鞋子。

5、大家喜歡的鞋子

(1)請幼兒分別說說自己穿的是什麼鞋,並引導幼兒說說自己鞋子的材料。

(2)說說自己最喜歡穿什麼樣的鞋,爲什麼?

6、幼兒說出家人喜歡的鞋子是什麼樣的。

7、啓發幼兒出不同季節人們穿什麼的鞋。

8、啓發幼兒根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或性別的人應該穿什麼樣的鞋。

活動延伸

開展“鞋子超市”遊戲,讓幼兒扮演不同的人,如:雨中跑步的、跳舞的、溜冰的、老人、小孩等自己去購買鞋子,進一步瞭解鞋子的多樣性及其不同功能。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通過實物教學,加之之前讓家長帶領孩子參觀鞋城,使孩子瞭解了鞋子款式的多樣化、材質的多樣化,功能的多樣化,明白季節不同、職業不同、場合不同,穿的鞋子就不同。通過講解、遊戲,提升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應變能力、幼兒的生活閱歷,豐富了社會經驗。但是,由於班上幼兒較多,而鞋子準備不夠充足,使活動顯得較混亂,性格較內向的幼兒沒有真正加入到遊戲中去 ,對這節課掌握的不夠好。在以後的教學中,儘可能多的準備鞋子,把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按要求進行遊戲活動。

小百科:鞋子,穿在腳上防止腳受到傷害的一種物品,在人類文明史前期多爲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運動鞋、休閒鞋、高跟鞋較爲多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好奇好問是幼兒的特點。這篇兒歌以簡單的語句,啓發性的提問激發幼兒展開大膽的想象,鼓勵幼兒嘗試用兒歌的語言表達奇思妙想和對動物的喜愛。同時,在欣賞和創編兒歌的過程中,幼兒可以觀察、發現、認識小動物的不同特徵,豐富一定的科學知識,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

2.學習用兒歌中的句式創編兒歌。

3.敢於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敢於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學習用兒歌中的句式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若干 自制紙箱1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觀察動物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請幼兒從紙箱中依次摸出一張動物圖片,互相進行觀察。

2.圖片上的動物叫什麼?它什麼地方最特別?這些特別的地方能幹什麼?

3.假如你像動物一樣有這些特別的地方,你想做什麼?

4. 有一首兒歌,寫的就是剛纔我們講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二:基本環節

(一)引導幼兒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引導幼兒發現兒歌的排列句式

2.問:兒歌的題目是什麼?有哪些詞重複出現?

(二)鼓勵幼兒創編兒歌

1.如果你是小鳥(小兔小魚),你想做什麼?

2.鼓勵幼兒展開想象,爲每段兒歌續編一句話,如:我想有對翅膀,我用翅膀飛翔。

(三)導幼兒根據兒歌句式創編新的兒歌

1. 還喜歡什麼小動物?你想變成什麼?想做什麼?

2. 教師示範創編,如:我看見小鴨,我想有雙鴨蹼,我用鴨蹼游到海里玩。

3.以4人一組合作創編一段兒歌。(討論)

三:結束環節

1.每組選一代表進行創編一段詩歌。(創編)

2.師幼整理詩歌。

四:活動延伸

1.教師與幼兒共同歸納,整理所編的兒歌,然後用大字書寫出來,掛在語言區中,供幼兒隨時閱讀。

2.引導幼兒在美工區活動時畫自己最喜愛的動物,以自己最喜愛的動物爲素材繼續創編兒歌。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通過幼兒遊戲,欣賞,續編,創編來內化兒歌的思想情感。再通過自己的多種表達方式把它真誠地表露出來。使兒歌的情感得以深化昇華,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時能注重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互動,既有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又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使每個學生能正確接受學生與教師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現了一種平等的師生關係。

本節課教學從始至終都是以學生爲學習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教師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豐富多彩聽、說、讀、寫、畫、演等一系列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在一個自由、寬鬆的課堂氣氛圍中學習,使學生真切感受課文的薰陶。儘管本課進行了充分的備課,精心的準備,但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儘管設計過程中一再努力以幼兒爲主體,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但在有些環節還是指導的不到位,對幼兒的引導性語言不夠到位,幼兒理解的不夠透徹,在創編時幼兒的興趣不是很濃厚。

小百科:想,指開動腦筋,思索;或打算,懷念,惦記,想念;也指推測,認爲,料想;同時指中醫名詞,引申爲內心活動所產生的慾望或非分要求。也指特殊的思維方式,如想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懂得廢棄的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2.學會看流程圖,瞭解再生紙的製作過程,體驗製作再生紙的快樂。

3.建立幼兒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再生紙、盆子、攪拌器、廢紙、網架、毛巾

活動過程:

一、瞭解廢棄的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1.討論廢紙的去向。

師:孩子們,看這是什麼?(教師出示廢報紙、廢畫紙等廢紙製品)

你會把這些東西放在哪裏呢?幼兒討論。

2.認識“回收利用的標誌”。

教師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誌”。提問:你在哪裏見過?這是什麼標誌?

3.瞭解廢棄的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並且可以做成再生紙。

師:我們生活當中的廢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他可以做成再生紙。

4.瞭解再生紙的定義和意義。

師:以廢紙爲原材料,經過去色、製漿、消毒等多種工序加工出來的紙就是再生紙。

再生紙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所以也被稱爲環保形的紙,非常受人們的歡迎。

二、瞭解再生紙的製作過程

1.討論廢紙怎樣變成紙漿,感受紙漿的特性。

師:你摸摸紙漿,感覺怎樣?(溼溼的、粘粘的)

2.會看流程圖,瞭解再生紙的製作過程。

師:請幼兒看看流程圖,說說製作的過程。

三、幼兒動手製作再生紙

1.教師提出要求: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張再生紙。

2、先看流程圖,兩個小朋友探討製作紙漿的辦法。

3、幼兒開始製作再生紙。

4、教師有意識巡視指導。

5、做好再生紙,幼兒分工:整理工作臺、擺放再生紙。

四、教師小結

我們不要浪費紙張、要節約用紙。要把廢紙收集起來變成有用的新紙。人人都來爭當環保小衛士。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教育活動,我做了以下幾點反思: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通過活動我體會到,幼兒的合作意識可以多種形式展開:我採取將幼兒分三組的方式進行探討、交流、總結再生紙的自作方法。每組的團隊意識在此環節得到了增強。在操作的過程中,兩個小朋友合作看流程圖探討做再生紙的過程,併合作一張再生紙; 而每一組的小朋友又分工合作同時撕紙、共同攪拌紙漿,兩人合作、多人合作的團結氛圍在此時淋淋盡致的表現出來了。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的力量,幼兒的合作行爲有明顯的進步。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想到,孩子的興趣爲什麼會很濃厚,參與的積極性爲什麼很高呢?是因爲我設計的`這節教育活動是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積極地探索,讓孩子真正動手操作,自如地運用材料,自動調節自己的行爲,從而使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孩子的興趣隨着成功的體驗變得更濃。教師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語言要簡潔、明瞭,便於孩子理解。孩子們剛看到再生紙的流程圖時有些迷茫,不知從哪兒看起。我並沒有馬上告訴他們方法,而是用簡潔的語言提示孩子“圖上有什麼?箭頭的作用是什麼?”讓幼兒自由思維,孩子們很快找出了看流程圖的方法:看箭頭——看提示圖——看說明。另外,孩子在思考方法的同時,培養了幼兒操作前要看說明的意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中感知識字的奧妙,並初步認識這三個字,豐富幼兒的語言詞彙

2、通過

遊戲

擴大幼兒的識字量,

活動準備:

1、教師教材用具

2、識字卡片圖畫,生字識字卡,幾,用,魚。

3、幼兒每組一份字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

2、出示“幾”的圖畫,讓幼兒觀察,

3、請幼兒說說圖片上有幾隻動物,從而引出“幾”字,

4、請幼兒用完整的一句話說說圖片內容,

4、教師出示字

“幾”並教幼兒念讀,(學習“用,魚”教法同上)幼兒觀察這三個字,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將字形象化教師帶領幼兒逐一念讀字寶寶,

遊戲部分:

1、由老師說字音,幼兒迅速舉起相應字卡,

2、老師舉起字卡,幼兒迅速讀出字寶寶,

3、教師注意照顧個別幼兒,

4、把字寶寶送回家,(即把字寶寶送到相應的圖片身邊)

5、教師最後帶領幼兒逐一念讀字寶寶。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在家也利用遊戲的形勢在生活中認識並觀察識字的樂趣,

2、啓發幼兒在生活中也可以把看到的圖片用完整的語句說出來,

3、鼓勵幼兒主動學習,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說出圖片的內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並跟讀《小小的希望》,初步理解《小小的希望》是對鳥類生存環境的關注。

2、感受作品對小鳥的關愛之情,表達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的良好願望。

3、認讀字詞:“希望”、“這”、“那”、“往”、“張”等。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

活動準備:

大範例、字卡、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

你們聽說過希望這個詞嗎?(出示字卡“希望”並解釋希望的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在這幅圖中也有字精靈豎豎的希望,你們能發現豎豎的希望是什麼嗎?

二、出示大範例,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這是什麼地方?有誰?豎豎在對着誰說話?

2、你覺得他們會說些什麼?

3、後來,豎豎帶着小鳥來到什麼地方?他的表情有什麼變化?

4、兩幅圖有什麼區別?

三、欣賞課文,理解散文內容。

1、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作品。

2、提問:誰知道小小的希望是什麼?

3、豎豎希望告訴小鳥什麼(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出示字卡“這”、那、往、張)

4、豎豎希望和小鳥飛到什麼地方去,去做什麼?

四、帶領幼兒朗讀散文。

五、遊戲:叫醒字寶寶。

六、複習兒歌《,讀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10以內的連加,感知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守恆關係。

2.嘗試運用正確的詞彙表達圖意並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幼兒已掌握10的組成。

物質材料:PPT,鑰匙題卡,門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遊戲,複習10的組成。

二、看一看PPT,學習10的加法。

師:經過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門終於開了。咦!小白兔在家嗎?(不在)看,桌上有一張紙條,原來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說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們一起出發吧!

(1)師:你們看前面山有蝴蝶,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這幅畫的意思?(圖,先2有隻蝴蝶在草地上,在來了3只、後面有來了5只蝴蝶,一共有10只蝴蝶)

(4)師:誰能列一道連加算式題?(2+3+5=10)

(1)師:我們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鴨子這幅圖的意思?(,有2只藍色的鴨子河裏,有6只黃色的鴨子草地,後面有來了2只大鴨子,圖上一共有10只鴨子)

(2)師:誰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2+6+2=10)

(1)師:走的好累呀,我們到樹底休息一會吧!看,蘋果呀!有三棵蘋果樹、左邊有蘋果樹有3個、中間4個 右邊有3個。

(2)師:誰能列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幅圖的意思?(3+4+3=10)

(1)師:前面到沙灘了,你們能用完整的話來表示沙灘上的烏龜嗎?

(沙灘有8只大烏龜、草地有1只烏龜、後面有來了一隻烏龜)8+1+1=10

三、遊戲活動:送數字寶寶回家

(1)師:看,是灰太狼,聽聽他會說些什麼呢?想要進去,先回答我的問題!我這兒有些數字寶寶找不到家了,請你們送他們回家!

(2)師:你們願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戰嗎?

四、玩一玩遊戲,複習10連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班級:大班

科目:健康、語言、社會、科學

執教人:聶xx

一、活動名稱:《玩易拉罐》

二、活動目標:

l 引發幼兒利用廢舊物品開展體育活動的情趣,引導幼兒共同制定規則並認真遵守。

l 啓發幼兒大膽運用易拉罐練習跑、跳、平衡等基本動作,讓幼兒探索易拉罐的多種玩法。

三、活動準備:

l 幼兒自帶易拉罐,1根小棍。

l 先學會易拉罐操。

四、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先帶幼兒做易拉罐操進行體育活動的準備,並激發幼兒探索易拉罐玩法的興趣。

基本部分:

讓幼兒想象易拉罐還用來幹什麼?

啓發幼兒小組合作探索易拉罐的玩法,教師進行觀察與鼓勵。

請玩的好的小組幼兒做示範,其他組的幼兒一起練習,鼓勵幼兒的合作。

教師應注意引導幼兒利用易拉罐發展走跑跳投擲等,通過探索易拉罐的多種玩法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活動中的安全。

結束部分:對本節課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在教師的幫助下,將易拉罐栓上繩子做成“高蹺”,在戶外活動中玩,注意安全。

大班教育活動――我愛我的祖國(王海紅)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並初步懂得國旗、國徽、國歌、天安門的特徵和意義;讓幼兒初步瞭解我國在地球上的位置,我國版圖特點及國名的全稱;

2、使幼兒瞭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地大物博,以及一些世界之最(如長城、天安門廣嘗敦煌石窟等);

3、初步瞭解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以及現代化建設成果,讓幼兒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萌發幼兒對勞動人民的敬重之情。

活動準備:

1、中國地圖、國旗、國徽、國歌錄音帶、升旗儀式錄像帶;

2、各地名勝及各族人民人物等圖片;

3、中國版圖拼圖若干、大型積木、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在活動室及走廊佈置了地圖、國旗、國徽、各地名勝及各民族人物等圖片,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教育。

(二)認知和情感激發。

通過師生拼“中國版圖”遊戲,引發幼兒對認識祖國的興趣,並通過每週一的升旗儀式,認識國旗、國徽、國歌的標誌和內涵,激發幼兒對國旗、國徽、國歌的熱愛。

(三)向幼兒教授詩歌《美麗的心願》,使幼兒瞭解長城的來歷和象徵。激發幼兒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併爲幼兒介紹一些我國主要名勝古蹟,世界之最,萌發幼兒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四)認知鞏固和情感激發。

組織幼兒觀看“升旗儀式”的錄像,進行主題討論:“聽到莊嚴的國歌,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你想到了什麼?”並通過一系列美工活動、建築活動、音樂活動把自己的感受、理想表達出來。

活動的延伸:

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家鄉或曾經去過的地方,並幫助他們把這些地方在地圖上找出來,鼓勵他們講講自己的所見所聞。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能聽到國歌,看到升國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橋”並不陌生,他們見過各種各樣的橋,蒐集過許多橋的圖片,瞭解橋的形狀、結構,發現橋墩都是圓柱體的。爲了讓幼兒瞭解圓柱體最適合做橋墩的原理,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用廣告紙做成的各種形狀的柱體上擺放不同數量的書本,通過討論、比較、記錄、探索等方法獲得相關經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讓紙站起來,探索並發現紙筒形狀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祕密。

2.探索各種紙筒的承受力,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3.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紙做的三棱柱、四棱柱、圓柱若干;書本若干(輔助材料);幼兒入手一張紙、記錄表。

2.經驗準備:幼兒有摺紙、搭積木等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試一試,探索讓紙張站立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紙可以繪畫、可以折飛機等,如果你有這張紙,你想用它來幹什麼呢?

師:老師現在就給你們一個任務,看看能不能讓你手中的紙站起來,試一試吧。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引導其用折、卷等各種方法進行嘗試。

(評析:讓軟塌塌的紙張站起來,這看似“不可能”的挑戰,引發了幼兒的極大興趣,他們在此環節中躍躍欲試,樂此不疲,爲後面的活動積累了經驗,做好了鋪墊。)

想一想,嘗試紙張頂書的本領

師:紙除了捲成圓柱紙筒、折成扇子可以站起來,還可以變成什麼形狀也能站起來呢?

師:我的這張紙站起來力氣可大啦,能把老師手上的這本書頂起來!

師:你們站起來的紙能丁頁起一本書嗎?試試看。(幼兒探索)

小結:薄薄的一張紙,小朋友把它捲一捲、折一折、變一變就能夠頂起一本書。

(評析:讓幼兒探索紙的多種站法,在站起來的紙張上擺放書本,在這樣的操作與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使幼兒的探索興趣更濃厚,探索方式更多元,探索結果更有效。)

比一比,感知圓柱力量的大小

探索一:在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上擺放書,比比誰的力量大

1.探討在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數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①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教師在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書,請幼兒說說書的什麼部位放在紙筒上會比較穩;一邊擺一邊數數,待放到最後一本時,請幼兒說出三棱柱紙筒上頂起了多少本書。

②幼兒實踐,發現祕密。

師:這兒還有許多三棱柱紙簡,誰的力氣大?小耳月友們去試一試吧。

討論:爲什麼有的小朋友頂得書多,有的小朋友頂得書少?(引導幼兒發現將書的中心部位放在紙筒上會更加穩定,同時操作時還要注意輕拿輕放。)

(評析:本環節既給了幼兒充足的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探討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書本數量不同的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和注意點,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與大膽質疑能力。)

2.探討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數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師: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聽說三棱柱紙筒力氣大,心裏可不服氣了。到底誰的力氣大呢?我們試試就知道了。

師:小朋友在紙筒上擺放書時一邊擺一邊數,並把結果記錄在紙筒標記的下面,記好後再選另一個形狀的紙筒擺放。聽清楚了嗎?

幼兒探索在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書,通過比較發現圓柱紙筒頂的書數量最多。

小結:剛纔,我們在同樣大小紙張變成的三棱柱紙簡、四棱柱紙簡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書.通過比較發現,圓柱紙筒上頂起的書數量最多,圓柱紙筒是大力士。

(評析:每人一張記錄表,提醒幼兒在不同的紙筒上擺放書本時要及時數一數、記一記,做到記錄及時、有效、準確,便於幼兒觀察、對比、分析,提升幼兒的探究興趣,不斷獲得比較科學的結論,促進了活動目標的達成。)

探索二:在三個圓柱紙筒上擺放書,探索紙筒的不同擺法及承受力大小。

師:這兒有三個圓柱紙筒和許多書,怎樣擺放力量大?兩個好明友一組去試一試

小結:三個圓柱紙筒在一起,可以頂起更多的書,如果擺法發生變化,頂起的書的數量也會發生變化。

(評析:從一張紙到一個紙筒,從一個紙筒到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再從一個圓柱紙筒到三個圓柱紙筒,層層遞進的操作材料,不斷增加的探索難度,促使幼兒之間兩兩合作,接受挑戰,不怕失敗,循序漸進,興趣盎然,對紙的承受力的發現和認知也隨之逐步深入。)

擺一擺,體驗圓柱組合的神奇

1.一人挑戰

師:一個圓柱紙筒力量大,三個圓柱紙筒力量會更大,現在,我要用這五個圓柱紙筒接受更大的挑戰。怎樣擺放,才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能站小朋友嗎?

2.全體挑戰

師:這兒有許多圓柱紙筒,還有一塊大大的板,上面可以站一個小朋友嗎?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個奇蹟。

(評析:當思維被調動之後,幼兒創造的靈感源源不斷,操作活動也從手部動作中解放出來,通過擺一擺、站一站、試一試等動作的變化帶動了探索範圍的變化,新的科學概念在探索、實踐、驗證中悄然建構。)

看一看,瞭解圓柱功能的運用

1.欣賞橋墩圖片

師:科學家發現了圓柱力量大的祕密,造出了很多雄偉的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鏈接生活經驗

圓柱的作用很大,橋墩的建築都需要圓柱來幫忙,生活中哪兒還用到圓柱呢?

活動反思

1.巧用素材,發掘價值

橋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富有特色的一種建築物,幼兒對“橋墩都是圓柱體”這一現象很感興趣。本活動建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巧妙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充分發掘其隱含的教育價值,既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又符合《指南》《綱要》的精神。

2.設置情境,體驗快樂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必須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與學習的特點,讓他們在“玩”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體驗快樂。我從幼兒生活實際與已有經驗出發,將幼兒的興趣點進行引申與放大,創設了充滿趣味、不斷深入、富有挑戰性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討論探究、比較分析,瞭解不同的柱體其承受力也不同的科學道理。

3.自主操作,提升經驗

該活動中通過想一想、試一試、比一比、擺一擺、看一看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有趣有意義的操作、嘗試、猜想、比較中逐步學會主動探究問題、總結經驗,達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科學態度的目的,並實現系統性、整合性的課程實施要求,自主獲得紙筒形狀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