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4篇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4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喜歡與同伴一起過節,感受節日快樂。

2、能把自己的物品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每人備一份小食品或小玩具;與大班聯繫,協商一起過節的事。

活動與指導:

1、佈置兒幼帶好自己的訓、禮品跟隨教師來到其他班級內,指導他們主動向其他班小朋友祝賀節日,並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朋友。

2、組織幼兒玩“擊鼓傳花”的遊戲,鼓聲停花落誰手誰就表演節目。要求幼兒爲同伴的表演鼓掌,以示歡迎。

3、示意幼兒把自己的小禮品取出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提醒幼兒在陽臺上注意安全,增強安全意識。

2、知道陽臺上的安全注意事項

活動準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2、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陽臺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裏是不是都有陽臺?你們都在陽臺上做些什麼?"小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花,養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鍊。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它。

2、觀看錄像,討論在陽臺上哪些行爲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看書、摺紙。

片段二:小朋友在陽臺上鍛鍊身體。

片段三:一幼兒將頭和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兒往陽臺外拋東西。

片段五:一幼兒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玩,忽然風將陽臺門吹上了,怎麼辦?

教師引導幼兒分段觀看錄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議提問:這位小朋友的行爲哪裏對,哪裏錯,爲什麼?應該怎樣做?

討論小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東西時,不能將身子探出護欄,應該用衣鉤將衣物鉤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則,不小心會發生危險。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遇到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裏的大人求救,請他們幫忙。

3、幼兒討論:在陽臺上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4、幼兒操作,判斷圖片上的幼兒安全行爲對與錯,並說出原因。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瞭解陽臺的主要功能及安全常識。知道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扔東西等。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我首先帶領幼兒觀看圖片,引導孩子發現圖片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確,並談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孩子們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有的孩子說"在陽臺上我們不能往下扔東西,會砸到下面的行人",還有的說:"小孩子不能爬在陽臺上晾衣服,會摔下去的"等等,通過出示圖片充分的調動了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在播放錄像時小朋友都能分辨出是對是錯,並能說出其中的理由!此活動對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對小朋友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

小百科:住宅設計中,並不是每戶都有一個陽臺,而當時陽臺的功能也無所不包:洗衣、曬衣、貯物、堆放閒置物品,甚至加裝窗戶後另作他用。後來,陽臺的功能逐步明確,並且已作爲住宅戶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內容,進入住宅設計的標準中。近幾年,除了在每戶的臥室或起居室有一個專供休閒、觀景的生活陽臺以外,還有一個設在廚房旁邊的服務陽臺,以作爲曬衣及其他家務雜用。陽臺是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鮮空氣,進行戶外鍛鍊、觀賞、納涼、晾曬衣物的場所。

幼兒園教案 篇3

目的`:

1.引導幼兒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的。

2.培養幼兒探索自身的興趣。

準備:

1.紅色印泥若干盒:白紙,抹布若干。

2.放大鏡大於一面。

過程:

一、印指紋

讓幼兒用手指蘸印泥將指紋印在紙上,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觀察指紋

1.引導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指紋和紙上的指紋印,說說自己的指紋是什麼樣的,它像什麼。

2.引導幼兒互相觀察指紋印,說說每個人的指紋有什麼不同。

三、瞭解指紋的作用

1.請幼兒說說指紋的作用。

2.出示幾種較爲典型的指紋印,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差異,告訴幼兒;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紋永遠不會變,因此可以用來辨認人。

3.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觸摸玻璃杯、筆、電話等物,請幼兒說說有什麼發現。當我們的手指和物體接觸時,將會留下指紋。)

4.請幼兒思考,如果不蘸印泥去觸摸這些物體,會不會留下指紋?這一點對哪方面有幫助?(警察叔叔能夠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紋作爲證據抓住罪犯。)

四、進行指紋印畫

1.提供印泥,引導幼兒作指紋印畫(如圖)。

2.引導幼兒相欣頎賞指紋印畫、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故事內容。

2. 幫助幼兒瞭解任何事物都有相對性。

3. 萌發幼兒的好奇心,對測量產生探究的願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大蛋圖,測量條。

活動過程:

一、出示蛋的圖片,揭示故事題目。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

幼兒:這是一個蛋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蛋?這個很大很大的蛋可能會是什麼蛋?今天老師就給你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題目叫很大很大的蛋。

二、分段講述,理解故事內容。

1. 秋天,小松鼠在池塘邊撿橡子。咕嚕嚕,不知道從哪兒滾來一個蛋。"哇!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蛋呢?"小松鼠在幹什麼?他手裏拿的這個東西是什麼?小松鼠拿橡子和蛋比一比,哪個大?松鼠拿着橡子和蛋比一比:"一、二、三、四、五,哇,有五個橡子那麼長啊!這個蛋真大!"

師:誰第一個發現了蛋?

幼兒:小松鼠

師:它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蛋?

幼兒:它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蛋。

師:有多大?小松鼠用了幾個橡子來量這個很大的蛋?

幼兒:有五個橡子那麼大。

2. 小松鼠要把這個發現告訴它的朋友們。你猜它會怎麼說呢?我們一起來學學松鼠說的話吧!"朋友們,朋友們,池塘邊有一個很大很大的蛋,有五個橡子那麼長。

好奇心最重的狐狸說:"真的?我得去看看。"

師:狐狸在幹什麼?

幼:狐狸在用手臂去抱這個蛋。

師:你猜狐狸認爲這個蛋大嗎?他是怎麼比的?

幼:它覺得這個蛋很大。

師:狐狸心想:這個蛋不大也不小,正好有我兩個手那麼長。你覺得狐狸回去後會怎麼和她的朋友說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你們覺得狐狸說的對還是松鼠說的對?

幼兒:松鼠說的對。

3. 小熊聽了說,那我去看看。

師:你們覺得小熊會用什麼量一量?

幼:小熊可能會用爪子去量。

師;那小熊是怎麼做的?蛋和小熊的手掌哪個大?

幼兒:小熊的手比蛋大多了。

師:你們猜猜,小熊回去後會和他的小夥伴怎麼說:你們都不對,蛋只有我的手掌一半大。

4. 你們猜猜,小松鼠和狐狸聽到小熊的話會怎麼想?

師:看!它們在幹什麼?

幼:他們在吵架。

師:松鼠怎麼說?

幼:松鼠說明明這個蛋很大,有五個橡子那麼長。

師:狐狸怎麼說?

幼:狐狸說這個蛋不大以不小。

師:小熊怎麼說?

幼:小熊說這個蛋很小。只有它手臂的一半大。

師:爲什麼三個動物說法不一樣?難道這是一個魔法蛋,會變大變小嗎?

幼:不對。

5. 這時候,貓頭鷹來了,問松鼠:"你量過這個蛋嗎?"松鼠說量過,有五個橡子那麼長呢!貓頭鷹問狐狸:"你量過那個蛋嗎?"狐狸說:"量過,有我兩隻手那麼長呢!"貓頭鷹又問:"小熊,你量過嗎?"小熊說,嗯只有我的手掌一半大。

6. 小朋友,你們發現什麼了嗎?

幼:那是因爲松鼠小,狐狸比松鼠大,熊最大。所以他們看來蛋是不一樣大的。

師:其實它們說的都對,因爲松鼠用來量蛋的橡子小,所以它覺得蛋大,因爲狐狸的手臂不長也不短,所以它覺得蛋也不大不小。因爲熊的手掌很大,所以它拿着蛋時就覺得蛋很小。

7. 就在這時蛋開始裂開了,裏面到底是誰呢?這個神奇的蛋到底是什麼蛋呢?

三、再次欣賞故事

師:我們一起吧這個好聽的故事完整的說一遍吧。

四、幼兒遊戲:我們也來量一量

1. 師:這個好聽的故事聽完了,現在在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個大大的蛋。還有一些小動物的圖片,請你們用這些小動物來試一試量一量,看看這些蛋有多大,好嗎?

2. 幼兒測量

3. 幼兒講述測量結果,教師小結:同一個物體,測量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測量的結果也不一樣。現在讓我們一起回教室將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小夥伴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