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8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8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一、目標

1.能用不同的形式來簡單介紹一些蔬菜。

2.進一步認識蔬菜和了解蔬菜的營養價值。

二、準備:

1.各種蔬菜的胸飾。

2.收集有關蔬菜的資料。

3.蔬菜色拉。

三、過程:

1.情景導入:

(1)幼兒根據意願佩戴蔬菜胸飾扮演角色。

——今天,蔬菜王國有個大聚會,你們一定很想參加吧。

(2)聽着音樂來到蔬菜王國,老師扮演“蔬菜國王”

——歡迎你們來到蔬菜王國。

(3)“蔬菜國王”端出蔬菜色拉招待“蔬菜”

——“猜一猜”我請你們吃什麼?裏面有哪些東西?我爲什麼要請你們吃這些東西?

2.互相介紹:

(1)幼兒獨自用不同的形式來介紹蔬菜,讓大家進一步瞭解各種蔬菜的主要特徵和營養價值。

——你們這些不同的蔬菜,今天想聚在這裏,能不能介紹一下,彼此來認識瞭解。

(2) 引導幼兒積極投入

——你是什麼“蔬菜”?“我們還不認識你”“你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3.體驗快樂:

(1)聽音樂大家一起做遊戲,體驗歡聚的樂趣,感受蔬菜人見人愛。

(2) “國王”送禮物。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酸會腐蝕牙齒;

2、能說出齲齒三種以上的危害;

3、看動畫片,學習牙防五步曲,知道正確的護牙常識;

4、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 雞蛋殼、餅乾、杯子、醋、鏡子

2、 課前兩天和幼兒一起將雞蛋殼浸在醋裏;

3、產生齲齒的過程圖片和牙防五步曲的圖片

4、牙模型、牙刷各一

5、動畫片〈〈聰聰王子牙防歷險記〉〉

6、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律動進場,引出情景表演;

牙寶寶在哭,原來是他的小主人喜歡吃甜食,又不刷牙,時間長了,細菌在牙寶寶的身上鑽了幾個洞洞。

二、 尋找齲齒產生的原因

1、 牙寶寶請小朋友吃餅乾,然後漱口,觀察乾淨的水有了什麼變化?(知道人們吃完東西后會有食物殘渣留在牙縫裏)出示圖片

2、 “我們的嘴裏有一種細菌會使這些食物殘渣變酸(出示圖片)如果時間長了,我們原來健康的牙齒會怎樣呢?(出示圖片)

3、 “小朋友的桌子上有一個雞蛋殼,用筷子輕輕地敲一敲,感覺怎樣?(硬硬的)再看看杯子裏是什麼?那是我們前兩天浸在醋裏的雞蛋殼,看看現在怎樣了?

4、 討論:爲什麼雞蛋殼會變黑變軟了呢?(醋是酸的,會腐蝕雞蛋殼中的鈣,所以雞蛋殼就變黑變軟了)

5、 師小結:我們人的嘴裏有一種細菌會使食物殘渣變酸,時間久了,這些酸就象醋腐蝕雞蛋殼一樣,將我們牙齒裏的鈣腐蝕掉,牙齒就會變黑,產生齲洞,也就是齲齒,我們也叫它蛀牙

三、 齲齒有哪些危害?學習牙防五步曲,知道正確的護牙方法

四、 遊戲“保護牙齒有佳佳”(結束)

方法:選一幼兒扮演‘蛀牙蟲’,一位幼兒扮演‘牙防衛士佳佳’,其餘幼兒扮演‘牙齒’跟在‘佳佳’後面,‘蛀牙蟲’去抓‘牙齒’,‘牙防衛士’要攔住‘蛀牙蟲’保護‘牙齒’。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練習騎車越過障礙,提高腿部肌肉的爆發力和四肢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玩具落幹、腳踩車、“山洞”、水果、蔬菜模型落幹。

活動過程:

1、情景感知:

教師啓發提問:

——小動物沒有東西吃了,餓極了。樹林裏有好多好吃的,讓我們騎上車,幫助它們找些食物回來吧!

2、森林探寶:

幼兒騎車穿越“樹林”教師提出攤薄的路線要求。

教師在地面上放好障礙物,讓幼兒騎車穿越。

幼兒騎車過山洞時,可以身子下彎,(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幼兒分成2組同時取食物,在規定的時間內哪組取得的食物最對爲獲勝組。

3、找食物:

教師引導

——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找到了這麼多的'食物,大家趕緊送給小動物們吃吧!

幼兒騎車給小動物們餵食。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展躲、閃、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激發上小學的積極性,爲入學做準備。

3.積極參與遊戲,體驗活動的快樂。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6個書包、6張椅子。

2.皮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提問:你們知道小學生每天是怎樣上學的?

2。小結:小學生經常背書包走到學校,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就要上小學了,成爲一名小學生了,我們要學會會穿過馬路,走到學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本領。

二:基本部分

1.列隊練習。看誰排得快,從二列縱隊到四列縱隊。

2.練習:過馬路。

(1)提問:小學生要經過馬路去上學,這兒有一一條寬寬的馬路,你們怎樣走過去呢?

(2)小結:要左右看,不撞車,不慌不忙地走過。

(3)分配角色練習:請部分幼兒扮演汽車,其餘幼兒做小學生過馬路,汽車只能在馬路中間來回開,不可隨意掉頭。

3.接力賽:上學去

(1)提問:小學生是怎樣背書包的?請個別演示。

(2)介紹玩法:小椅子表示學校,皮球表示汽車,你們做小學生要背好書包,安全

地過馬路,跑到小椅子前坐一下,再跑回來把書包給後面一位小朋友,然後站

到隊尾,看哪一隊最快,最安全。

(3)幼兒遊戲,提醒被皮球碰到的小學生要重新開始,注意安全過馬路。

三、結束部分: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這是入學教育是讓學生初步瞭解學校生活,憧憬學校生活,體驗愉悅情趣學會看課程表,感受成長的快樂,本課教學時應多設計適合孩子的活動體現出以兒童爲主題讓學生多發言規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校園生活與幼兒園的區別感受學校生活的美好。不足之處:設計活動較少,關注孩子較少課堂教無序。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簡單的預防感冒知識。

2、學習擦鼻涕的正確方法。

3、回憶感冒給自己帶來的不愉快的感受,體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4、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5、瞭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小白兔、小刺蝟、小青蛙手偶或圖片各一。

2、動聽優美的背景音樂。

3、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回憶以前感冒時候去醫院打針、吃藥的情景。

活動過程:

1、幼兒隨音樂欣賞童話故事《感冒的快樂小兔》

1)孩子們,你們知道這童話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嗎?小兔生什麼病了?出現了什麼症狀啊?

2)小青蛙、小刺蝟去看他的時候,小白兔爲什麼不見他們。

3)朋友們用什麼方法關心小兔的。

2、通過談話,歸納感冒的主要症狀。

1)你感冒過嗎?你感冒出現了哪些症狀?有什麼感覺?

2)感冒了你們會打噴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嚨幹痛、頭痛等,身體非常不舒服。

3、師生共同討論感冒的原因。

1)人爲什麼會感冒?

2)感冒了怎麼辦?(引導幼兒談一談感冒時,爸爸媽媽是怎麼照顧自己的。)

3)有鼻涕怎麼辦啊?(教師教幼兒正確的搽鼻涕的方法:用乾淨的餐巾紙或是手帕捏住一隻鼻孔,擤鼻涕,在捏住另一隻鼻孔擤鼻涕。)

4)師生小結:當我們受涼或是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時要及時看醫生,按時吃藥,多喝開水,注意休息等。

4、幼兒簡單瞭解預防感冒的知識。

1)感冒時身體舒服嗎?我們怎麼預感冒呢?

2)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3)幼兒講述預防感冒的方法和措施,教師記錄在表格上。

4)師生共同小結:經常鍛鍊身體可以預防感冒,在天氣變冷或變熱時要及時增減衣服,不要和生病人接觸,還可以多吃大蒜,喝板藍根沖劑,以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

5、帶領幼兒到戶外遊戲,鍛鍊身體。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原則上來說設計的還是比較科學的,但真到實踐時,還是明顯地感覺到了不和諧的地方:孩子並未生病,而我卻讓孩子在醫生面前說出我虛構的病情,所以出現了孩子們在描述病情時不會說的難堪。其實這也是正常的,沒有切身的體驗,如何能描述出感受呢?選擇孩子生病的時候去看病,這樣教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時候,任何人都只有在自己有親身體驗的時候才能準確描述自己的感受。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教會智障學生適應社會,學會必須的技能,學會自我服務,掌握生活自我服務能力是非常必要且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讓他們學會了自我服務的技能,才能給中、重度智障孩子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帶來希望。作爲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只有從學生實際出發,現實而科學地把教育訓練的重點轉移到學生生活能力培養上來,才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揚起生活的風帆,爲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成爲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打下良好基礎。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知道健康檢查的基本項目及重要性。

2. 願意並能配合醫生完成檢查。

3. 能在情景中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對健康檢查的理解。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聽故事和看課件讓幼兒瞭解故事中健康檢查的項目,懂得健康檢查的重要性,能配合醫生進行檢查。

難點:在情景表演中啓發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和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白大褂、故事中各種動物頭飾。

2.PPT課件。健康檢查的器具(身高體重計、聽診器、視力表、小鏡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器械實物或模型,引出活動。

提問:你知道這些東西的名稱嗎?他們都是誰用的?幹什麼用的?

二、欣賞課件,講述故事《有趣的健康檢查》。

1.教師講述一遍故事。

提問:小貓沒有生病,媽媽爲什麼帶它去醫院檢查呢?(理解檢查重要性)

2.幼兒欣賞幼兒用書《有趣的健康檢查》,邊聽教師講故事。

提問:象醫生都給小貓做了哪些檢查?是怎麼做的? (掌握檢查項目)

檢查完了,象醫生是怎樣表揚小貓的?小貓是怎麼回答的?

爲什麼說這是一次有趣的檢查?哪兒是有趣的?

三、結束部分:引導幼兒進行情景表演“健康檢查”。

1.組織幼兒交流分享健康檢查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健康檢查。

(1)你檢查過身體嗎?醫生是怎樣給你檢查的?

(2)醫生在給你檢查時,你是什麼感覺的?

(3)我們爲什麼要進行健康檢查?你做檢查時是怎麼樣表現的?

(4)引導幼兒討論應如何配合醫生做健康檢查,知道做檢查時不要害怕,按照醫生的要求做。

2.師幼共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請幾位幼兒扮演檢查身體的小動物,教師扮演大象醫生,簡單模擬健康檢查的過程。

3.活動小結。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敏捷、迅速的反應能力。

2、引導幼兒練習頭上、胯下傳球。

活動準備

1、音樂:如果感到幸福

2、紅旗一面、皮球4個。

活動進程一、活動開始

1、聽教師口令做跑步熱身活動。

2、隨音樂創編動作(重點做上肢運動)

二、遊戲:玩球

1、自由傳球。

將幼兒分成4組,自由探索多種傳球方法。

2、請一組幼兒示範頭上傳球,集體學習、練習。

動作要求:第一位幼兒雙手抱球,雙臂從頭上向後傳給第二位幼兒,依次後傳。

3、請一組幼兒事發胯下傳球。

動作要求:第一位幼兒雙手抱球,雙臂從胯下向後傳給第二位幼兒,依次後傳。

4、請一組幼兒示範頭上胯下間隔傳球。

要求:第一位幼兒頭上傳給第二位幼兒,第二位幼兒胯下傳球給第三位幼兒,依次後傳。

5、集體做遊戲。

(1)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及規則。

幼兒分成4隊,前後間隔一臂距離,兩腿分開站立。按要求做遊戲。

規則:要手遞手傳球,不能拋或滾球,傳球失落,由接球者拾起,在失落處重新傳球。

(2)幼兒共同遊戲一次。

(3)教師遊戲,再次強調規則。

(4)第二次集體進行遊戲。

三、活動結束

遊戲活動情況。放鬆,自由玩球。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生氣和快樂是兩種不同的情緒,幫助他們理解情緒與健康的關係,引導他們保持快樂的情緒。

2、使幼兒初步掌握不良情緒的轉化方法,並樂於幫助別人擺脫不良情緒。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幻燈裝置及幻燈故事片《生氣大院和快樂大院》;錄音機及錄音帶《拉拉勾》、《表情歌》。

活動過程:

教師爲幼兒投放幻燈片中小勇生氣的臉譜,讓幼兒識別表情,引起他們對故事的興趣。

一、組織幼兒看幻燈聽故事,讓他們理解情緒的感染作用

1、看幻燈聽第一段故事。

教師邊放幻燈片邊有感情地講述第一段故事,並向幼兒提問:故事中的小勇爲什麼生氣?小動物們爲什麼也生氣?小兔和田鼠給這個院子取了一個什麼名字?這“生氣大院”有沒有人喜歡?真奇怪,一個人生氣了,給這麼多的小動物帶來了不快樂。那麼,生氣好不好?爲什麼?(不好。影響周圍人的情緒,使得大家都不快樂)教師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生氣的壞處。(生氣了吃飯不香,睡覺不甜,還會做惡夢,做事不專心。經常生氣還會生病,影響身體健康)

2、組織幼兒一起幫助小勇擺脫不良情緒。

教師:因爲小勇不快樂,惹得大家都不快樂了。現在請小朋友來幫助小勇,讓他快樂起來。你們想對小勇說些什麼?(生氣會影響健康;自己生氣了,也會使別人不快樂;只要改正了缺點,老師還是會喜歡你的等等)

3、看幻燈聽第二段故事。

教師爲幼兒投放幻燈片中小勇快樂的臉譜,並介紹:小勇聽了小朋友的話可高興了,他想使大家重新快樂起來。他對小花貓說什麼了?小花貓又對小花狗說什麼了?小動物們還生氣嗎?可見,一個人生氣會使大家生氣,一個人快樂會使大家快樂。我們小朋友本領可真大,把生氣大院變成了快樂大院。

二、啓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談自己生氣和快樂的事,引導他們保持快樂的情緒

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生氣的時候?(有)爲什麼生氣?生氣了怎麼表現?(星期天,我想上公園,媽媽沒時間帶我去,我就摔東西,大哭大鬧等等)這樣做對不對?爲什麼?(不對。影響自己健康,也不討人喜歡)那我們生氣的時候想什麼辦法使自己不生氣?(想想高興的事;找好朋友聊聊,說說自己的心裏話,與他們一起做遊戲;做做自己喜歡的事,如畫畫、聽事故、欣賞音樂、看電視、參加體育活動等等)你什麼時候感到快樂?(做了好事,受到了表揚、稱讚)你快樂了,怎麼讓別人也快樂?(我把快樂的事告訴別人,讓別人一起分享)小朋友平時應該保持怎樣的情緒呢?(要保持愉快的情緒,不要爲一點小事生氣,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身體健康,別人也纔會喜歡我們)當別人不快樂的時候,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呢?(要幫助別人,與他一起遊戲、唱歌、說話,讓他快樂起來)

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教師爲幼兒播放歌曲《拉拉勾》、《表情歌》,幼兒聽音樂自由表演;組織幼兒繪畫“我是快樂的孩子”;設立“快樂星”評比欄;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經常對幼兒進行引導。

附事故《生氣大院和快樂大院》

一天,小勇在幼兒園打人,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心裏很生氣。回到家,小花貓走來和小勇玩,小勇大喊一聲:“去!我很生氣!”小花貓氣呼呼地來到院中,小花狗想和它玩,小花貓大聲叫:“去!我生氣了!”小花狗出大門,小公雞向它問好,可它大吼一聲:“去!我好生氣喲!”小公雞氣壞了,大喊:“我也生氣了!”燕子和麻雀也跟着喊:“我們也生氣啦!”小兔和田鼠嚇壞了,說:“這裏的人都生氣,我們就叫這裏是‘生氣大院’吧。”大家聽說“生氣大院”的事後,都遠遠躲開了,誰也不想來玩。媽媽叫小勇吃晚飯,爸爸叫他到樓下去玩玩,小勇都不樂意,他越想越難過。

小勇應該怎麼做呢?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助他……

小勇聽了小朋友的話,覺得是自己錯了,他對小花貓說:“昨天我錯了,我再也不生氣了。”小花貓對小花狗說:“咳,對不起,我不生氣了。”小花狗去找小公雞,還有燕子和麻雀,大家都原諒了小勇。你也不生氣,我也不生氣,大家一起快樂地做遊戲。大家聽說這件事後,都跑來玩。哈哈,“生氣大院”變成了“快樂大院”啦!

活動反思:

讓孩子們知道: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過生氣的情緒,它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改變的。既然不能避免和改變,我們就要面對,解決,而且用科學的,積極的方法解決。

小百科:生氣是漢語詞語,讀作shēng qì,一是指活力,生命力,生機;二是指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風水學中將生氣簡稱爲氣,亦名內氣、五氣、陰陽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