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色,並根據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在瓶蓋裏面分別塗有紅黃藍顏料。

2、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塑料筐上,PPT活動過程

一、導入遊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哇,是什麼呀?我們來看看,瓶子裏有什麼?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寶寶是透明的。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變變變的遊戲,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

(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裏的顏料)師:哇,水寶寶怎樣了?會變色呢!好玩嗎?你們想玩嗎?

二、探索激趣師

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說:“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哦”。

1、請幼兒自行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老師鼓勵孩子用點力,再加加油)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麼顏色了?”

2、顏色對應師:水寶寶要休息了,請給它找個家(與框子對應放)

三、解讀祕密師:我們的瓶子怎麼能變顏色呢?

請一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師:這個怎麼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師小結:哈哈,其實老師把一個祕密放在了瓶蓋裏。這個蓋子裏有什麼?蓋子裏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四、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老師手裏有一瓶*顏色的水,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後,搖晃瓶子。

(3)教師: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麼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同伴拉成圓圈朝一個方向邊唱邊走,並在歌曲的最後一個小節立即停止不動。

2.大膽想出新的停止不動的動作,快樂地遊戲。

3.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律動:五彩圈。

2.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做遊戲吧。

二、學習拉圓圈朝同一個方向走。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們,我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大圓圈呀?讓我們一起來開動小腦筋,注意你的圓不能破掉哦!

2.師:現在我們變成大圓圈啦,那怎樣才能轉起來呢?

3.教師小結:我們現在手拉手,身體向右轉,右腳先往前走,圍城一個大圓圈。

三、欣賞歌曲,學玩遊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聽一聽吧。

師:寶貝們,你們聽出這首歌裏唱了什麼?

2.教師引導全體幼兒跟着音樂做遊戲。

3.教師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歌聲下,拉圓圈走,在歌曲最後一小節迅速蹲下不動。

四、和教師一起邊唱邊遊戲,

想出新的停止不動的動作繼續遊戲。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除了“蹲下”以外,還可以做什麼動作也能停止不動?

2.教師根據幼兒提出的動作進行練習。如:叉腰、站好、舉手、擁抱等。

3.教師選用某個新動作,引導幼兒完整地玩遊戲。

五、結束部分

師:寶貝們,這個遊戲好玩嗎?這個遊戲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拉個圓圈走走》,我們下次再玩好不好?

活動反思:

《拉個圓圈走走》是一個集體遊戲,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好。首先通過討論引導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並學習朝一個方向走。在這個部分中有一個難點,有的幼兒分不清方向,所以在遊戲中,有些小朋友和別人的方向相反,總是會撞起來。需要教師用手勢引導。儘管如此,還是很難做到全部方向一致,如果在活動前在他們的右手上都貼一個標記,這樣更利於幼兒的辨別。整首歌曲演唱比較容易,幼兒學習的很快,並能根據歌曲內容做動作。但在創編環節幼兒的思維有點侷限,想出的都是模仿動物的樣子,具體的動作表現的不明顯。

小百科:圓圈是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G.W.F.黑格爾使用的概念。辯證唯物主義認爲人的認識並不是沿着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串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生活中哪裏有泡泡,引起幼兒探究興趣。

2、培養幼兒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

3、通過遊戲活動,瞭解泡泡的基本特徵。

活動準備

泡泡玩具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剛纔洗手時小朋友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二、展開

1.出示泡泡水杯和吸管。

教師:小朋友吹過泡泡嗎?誰願意給大家表演一下。

2.觀察瞭解泡泡的大小、特徵。

教師與幼兒一起吹泡泡,請幼兒說出泡泡有大小和各種形狀。

3.操作體驗,發現問題。全體幼兒人手一份,觀察大小、形狀和顏色。

4.選擇有陽關的地方吹泡泡,看泡泡顏色。

討論:爲什麼泡泡會有顏色?

三、結束

教師與幼兒一起朗誦兒歌《吹泡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對角折的方法表現鬱金香花的特徵,培養幼兒對摺紙活動的興趣。

2.練習撕的技能,促進小肌肉的發展。

活動材料:

1.大紅.玫紅.橘黃色正方形蠟光紙.綠色蠟光紙。

2.白色A4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出示做好的完整作品。

提問式1.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嗎?是什麼花啊?

(漂亮的花。鬱金香!)2.朋友想知道老師是用什麼作的這幅漂亮的花嗎?

(二)主題部分:

出示準備好的各色正方形蠟光紙。請小朋友一起跟老師來學摺紙:把正方形紙有顏色的一面朝下,一個角和對面的另一個角對齊用手指將摺痕抹平,就變成了一個三角形,再將三角形底邊上的兩個角往上折一下,讓他們翹起來,一朵鬱金香花就摺好了。“小花長在哪啊”?(小草上)再用綠色的蠟光紙,小草長的長長的細細的,我們來把紙撕成小草的樣子小草有的長有的短。撕好後我們讓小草和花都長到這張紙上我們看誰的最漂亮。用手指沾沾糨糊摸到小草上先讓長出一片漂亮的草然後再將摺好的花也粘上。

(三)結束部分:

漂亮的鬱金香做好了,我們來一個鬱金香畫展吧!請幼兒園所有的小朋友來參觀。(四)活動延伸:

鼓勵托兒在操作材料上添畫上一些其他的自然物。如太陽.小草.蝴蝶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玩“照鏡子”遊戲的過程中,關注自己的五官特徵。

2、體驗照鏡子的快樂,並能準確運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3、通過操作貼五官,鞏固五官臉部位置的認識。

活動重難點:能在遊戲的過程中探究五官的特徵,體驗照鏡子的快樂。

活動準備:平面鏡、自制鏡子的形狀人手一份,手繪五官許多個,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請幼兒猜謎語:

1、“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眼睛)

2、“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頭不見面。”耳朵)

3、“上一片,下一片,中間一道白圍牆。”(嘴巴)

4、“可以呼吸,可以聞氣味,它的本領可真大。”(鼻子)

5、“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只要對着它,喜怒全知道。”(鏡子)

二、玩小鏡子的遊戲

教師用鏡子和幼兒一起玩遊戲。教師一邊說“照鏡子,照鏡子,照到你的小鼻子……”,一邊用請幼兒用鏡子照到幼兒相應的五官部位。

三、幼兒自主發現、表達

1、用“照鏡子,照鏡子,照到我的……”的句式,表述自己的發現。

2、請幼兒來說一說:你用鏡子照到了自己臉上的什麼地方?五官的數量?它們的本領是什麼?如何愛護五官?(請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五官的本領可真大,我們應該愛護自己的五官。

四、操作活動:貼五官

1、老師爲每個小朋友做了一面鏡子,我們來玩貼五官的遊戲吧。

2、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糾正一下五官貼得不真確的地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談話,學會用簡短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爸爸。

2、鼓勵幼兒養成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輪流交流的習慣。

3、培養幼兒關心和熱愛爸爸的情感。

活動準備:

已進行了一次有關爸爸的活動、爸爸的照片、爸爸和孩子活動的照片。

活動分析:這是一堂談話活動,在此之前,幼兒已學習了《我爸爸和我》的繪本,積累了有關爸爸的經歷,初步感受了熊爸爸和熊寶寶之間的愛,這堂活動在此基礎上,再次挖掘爸爸和我這個話題,孩子對自己的爸爸也有很多的思想、情感要表達,談話活動,首先要“談”,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力是重點。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

教師談話,激發幼兒對談論爸爸的興趣。

孩子們們,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爸爸吧。。(老師要隨機追問,引導幼兒講述)

環節分析:從介紹爸爸的角度來拓展話題,讓幼兒從有關紛繁的線索中抓住一兩條要點來進行講述,從而使講述有重點有目標。

2、啓發幼兒談一談爸爸對自己的愛。

孩子們,我們的爸爸很愛我們,但有時爸爸會把他的愛藏起來,你們發現了嗎?

引導幼兒從語言、動作等角度來表達爸爸的愛。

環節分析:小班幼兒以直觀感知能力爲主,教師在引導幼兒時,先自己示範講述,讓幼兒在講述時,知道從哪個角度來講述爸爸對自己的愛。教師在幼兒講述時,注重整理幼兒的語彙和句式,對於表達清晰完整的給予肯定和鼓勵,對於能力較弱的幼兒要適時給予幫助。

3、閱讀圖片

教師指圖大聲朗讀散文,引導幼兒一起復述。

環節分析:因爲這是第二課時,幼兒對散文的內容已經熟悉,再次欣賞散文,是在講述的基礎上的情感上的一個歸納提升,注重情感上的薰陶和情境的營造。

4、拓展閱讀

教師播放圖片,有各種爸爸和孩子相處時的情景。

環節分析:情境的營造可以讓孩 子更深角度地去感受爸爸的愛,也許沒有媽媽表現得那麼明顯,但爸爸的愛會藏在遊戲中、讀故事書中、和我們嬉戲中等等,與孩子相處的點滴中,但孩子會忽視這些細節,這些圖片幫助他們重溫父子相處時光。

5、送一句“我愛你”給爸爸。

鼓勵幼兒回家對爸爸說一句“我愛你”,並抱抱自己的爸爸。

環節分析:讓幼兒把對爸爸的愛表達出來,是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在生活中,爸爸是幼兒身邊親近的家人,對於孩子的成長有着很重要的責任。但在平時和孩子的交談中知道,很多家庭中媽媽和奶奶、外婆等女性充當着重要角色,而爸爸的角色在家庭中被弱化,“爸爸天天去上班,不在家”“爸爸在外面掙錢”“爸爸回家就打遊戲”等等,在這個活動中,幫助孩子尋找、理解、感受父親的愛,也許沒有媽媽的細膩,但爸爸對家庭的付出和責任同樣重要。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幼兒的健康成長尤其重要。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對自己的愛,讓幼兒從內心激發愛爸爸的情感,通過圖片的播放,幫助幼兒回溫父子相處時的快樂時光。這一刻的孩子是幸福的,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