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天保暖的方法與物品,如口罩、帽子、圍巾等。

2、引導幼兒粘貼冬天的景象(雪人),發展幼兒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利用材料製作娃娃,感受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製作出不同的娃娃。

活動準備

圖畫紙 大小各一原形紙 三角形紙 水彩筆 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

2、冬天到了,北風呼呼的吹,吹得我們很冷,怎麼辦?

3、想什麼辦法,能使我們暖和起來?(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時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圍巾;還可以用取暖器、考火、開空調等;還要多運動,多鍛鍊身體)

4、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小動物過冬的方法有幾種:冬眠過冬、換上厚厚的毛過冬、貯食過冬,冬眠過冬的有蛇、烏龜、青蛙、刺蝟;換上了厚厚的毛過冬的有兔子、松鼠;貯食過冬的有螞蟻、狗熊是冬眠過冬,大雁和候鳥是南飛過冬的等)

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爲動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5、到了冬天的時候人們都吃什麼了?

6、“冬天到了,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禮物,你們知道是什麼禮物嗎?”(出示圖片雪花)

7、冬天天氣十分寒冷,還會下雪,看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雪花。雪花是什麼顏色的?

二、手工製作‘雪娃娃’

1、看到了這麼漂亮的小雪花,你想到了什麼?

2、你們和我想到的一樣,可惜啊我們現在這沒有下雪,不能到戶外去堆雪人!那咱們來一起動手製作一下!

3、教師演示

4、幼兒動手製作:雪娃娃

5、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將作品貼在展示欄中!

三、總結:

小朋友做的都很漂亮,老師非常的喜歡這些雪娃娃,

活動延伸:“等下雪時我們再堆雪人、打雪仗好不好”?自然結束。

小百科:雪:從混合雲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態的固體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團)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結再落下的自然現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態的一種形式。雪只會在很冷的溫度及溫帶氣旋的影響下才會出現,因此亞熱帶地區和熱帶地區下雪的機會較微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幼兒穿戴便於運動的服裝、鞋子。

2.出發前墊上吸汗巾。

【活動目標】

1.上體正直、雙腳交替自然地走,能向指定方向走。

2.能一個跟着一個走,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檢查每一位幼兒的服裝,儘量輕裝出門。有吸汗巾的小朋友老師事先幫幼兒墊上。

2.在音樂聲中舒展身體,爲後面的野趣活動做好準備。

二、交代要求。

師:今天我們要去幼兒園外面參觀,要一個跟着一個走。看看幼兒園附近都有些什麼呢?

三、徒步走路。

1.教師組織幼兒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走。

2.邊走邊觀察路邊的汽車、樹等景物的變化。

3.告訴幼兒過馬路要走斑馬線,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靠右走。

4.教師小結:表揚獨立走路,不推不擠,不在走路的時候講話脫隊的幼兒,鼓勵需要牽手走路的幼兒。中途在空地適當的休息。

四、回幼兒園。

放鬆幼兒的四肢,放慢腳步回幼兒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韻律活動,體驗邊唱歌邊做動作的快樂。

2、樂意根據歌詞做動作,並能隨着歌曲形象的表演。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老虎胸飾、錄音機、磁帶、幼兒已會唱《兩隻老虎》的歌曲。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戴好胸飾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2、幼兒與老師一起復習歌曲。

師:你們這些小老虎真可愛,我知道你們還會唱《兩隻老虎》的歌呢,你們願意唱給我聽聽嗎?

師幼一起演唱。

3、引導幼兒爲歌曲創編動作。

師:小老虎你們喜歡跳舞嗎?那我們今天就來跳《兩隻老虎》的舞好嗎?可是我還不會跳呢!怎麼辦呀?那我們今天就一起爲《兩隻老虎》的歌編一些好看的動作,編好以後我們就能跳舞了。

師:想一想“兩隻老虎,兩隻老虎,”可以做什麼動作?(鼓勵幼兒與別人做的不一樣)

師:我知道小老虎有很多本領,現在請你把跑的本領做給我看看。那“跑得快,跑得快,”我們怎麼做?除了往前跑還可以怎麼跑?

師:這兩隻老虎很奇怪的,它們一隻沒有什麼?還有一隻沒有什麼?那,沒有眼睛怎麼做?沒有尾巴呢?

師:你們說這兩隻老虎奇怪不奇怪?那“真奇怪,真奇怪,”我們可以用什麼動作來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嘗試將塑料袋變成風箏的過程中提高觀察、模仿能力,探索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

2.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自己喜歡的風箏,體驗自制“風箏”進行遊戲的快樂。

3.激發幼兒對放風箏活動的.興趣。

4.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l、人手一個塑料保鮮袋,雙面膠、剪刀,彩色皺紋紙條若干,不同長短的細線若干。

2、放風箏的錄像,音樂磁帶。

3、選擇一塊寬敞、平坦的場地,便於遊戲時的來回跑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播放“放風箏”的錄像。

他們在做什麼?你們誰放過風箏?你放的風箏是什麼樣子的?(顏色、形狀、大小)你是怎樣讓風箏飛上天的?

(評析:談話內容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在春天裏,已經有許多孩子有過放風箏的經驗。風箏顏色、形狀的豐富多樣對小班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師能抓住教育契機,引導他們對風箏的形狀、顏色有初步的瞭解,將如何讓風箏在天上飛起來並呈現多種姿態,作爲活動的切入口,激發了幼兒交流的慾望。)

2.請小朋友幫忙滿足塑料袋的“心願”――飛上天。

塑料袋娃娃看見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可羨慕了!她想和風箏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上藍天,小朋友快動動腦筋,幫忙想想辦法吧!

二、猜想讓塑料袋“飛”的方法

1.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塑料袋飛上藍天呢?(引導想象)

2.出示範例,並即興唱兒歌:身上彩帶飄呀飄,五顏六色真漂亮;肚子鼓鼓胖娃娃,還有一條長尾巴。

3.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塑料袋娃娃哪些地方變了呀?她變成了一隻風箏就能飛上天了。(引導幼兒觀察後講述)

(評析:活動中教師能以幼兒爲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幼兒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得到了支持和鼓勵,在與老師、同伴的語言交流中體驗着交往的快樂。通過讓看看、想想、說說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探索“風箏”的製作法

1.粘綵帶。教師示範:剪一條雙面膠粘在塑料袋下面合適的位置,然後將幾根彩色皺紙條粘在雙面膠上,引導幼兒觀察綵帶的顏色和數量:老師粘了幾根綵帶啦?是什麼顏色的呢?

幼兒操作粘綵帶,教師指導、幫助。

2.變胖娃娃。探索學習讓塑料袋鼓起來,變成胖娃娃。

誰來試一試?你有什麼好辦法?爲什麼裏面的氣很快就逃走了呢?提示要領:裝氣後手要很快抓住袋子的嘴巴。

再讓孩子們試一試,體現自主學習。強調難點部分的要領:使袋子的嘴巴張開,上下晃動,l、2、3抓住嘴巴,擰一擰,不要讓氣逃走哦!

3.長出尾巴。教師操作,幼兒觀察:拿一根細線的一端,在塑料袋擰緊的嘴巴處繞幾圈,然後繫牢(繞線並繫牢對小班孩子來說有難度,小朋友可以試一試,不行的活由老師幫忙)。

(評析:採用自然習得的方法鼓勵幼兒勇敢地試一試,孩子們非常樂意接受這種方式,嘗試起來也信心十足。活動環節過渡自然,突出了重點、難點,給孩子提供了充分學習和探索的機會。)

四、製作“風箏”

幼兒自由分組,製作風箏,教師巡迴觀察,提醒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可以相互幫助,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五、放“風箏”

1.孩子們,我們來放風箏吧!

幼兒自由玩。集中:你的風箏飛起來了嗎?你是怎麼讓風箏飛起來的呢?誰的風箏飛得最高?我們請他來飛一次!

2.小結要領:於舉高,跑得怏,風箏就能飛得高!

3.幼兒再放風箏,比一比誰的風箏飛得高。

(評析:引導幼兒在積極的跑動中、在相互比較中自己認識到手舉高、跑得快,風箏就會飛得高;能力強的幼兒還發現,線的長短也會影響塑料袋的飛行。這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幼兒繼續探索的強烈慾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知道膨化食品吃多了對身體是有害的。

2、瞭解多吃水果蔬菜對身體的好處。

3、初步瞭解膨化食品的常識。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好看的膨化食品包裝袋、故事課件《會吹氣的膨化食品》、大灰狼和小花狗的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好看的膨化食品袋子,引起孩子的興趣。

2、通過故事課件《會吹氣的膨化食品》讓孩子深刻體會到吃多膨化食品的壞處。

3、膨化食品的包裝無論多漂亮小朋友都要經受住考驗,一定要少吃或不吃。

4、觀看幻燈片讓孩子通過故事再次理解吃多膨化食品的壞處。

5、小結:小朋友要多吃水果蔬菜,因爲水果蔬菜含有身體需要的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少吃零食,多喝水,身體纔會棒棒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發現圓形積木比方形、三角形積木滾得快的現象。

2、培養對探索活動的興趣,發展觀察能力。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長方、圓、方、三角積木各一塊。

2、圓柱體鐵罐、鉛筆、電池、玩具輪子等能滾的物體若干。

3、活動前搭好每人一組斜板。

活動準備:

一、組織幼兒操作和觀察:

1、小朋友你們喜歡滑滑梯嗎?

2、許多積木也想來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狀的積木?

3、請小朋友把你籮筐裏的積木拿出來一個一個放在那邊的滑滑梯上請它們滑滑梯,看看這些積木是不是滑得一樣快?等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討論並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圓積木、方積木、三角積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樣快?

2、這次舉行個滑滑梯比賽,三塊積木同時滑滑梯、看誰滑得最快、更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討論:

1、剛纔你的積木滑滑梯比賽時,誰滑得最快?

2、老師也來玩滑滑梯比賽,請小朋友當裁判,看誰滑得最快。

3、老師總結:

圓積木比方積木、三角積木滾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輪子多是圓圓的,這樣就開得快了。

六、延伸活動:

1、老師這兒還有許多玩的東西,請你們每人選一樣能滾得快的東西。

2、你選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它滾得快的?

3、請小朋友把你選的東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小百科:在一個平面內,一動點以一定點爲中心,以一定長度爲距離旋轉一週所形成的封閉曲線叫做圓。圓有無數個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思路:

在主題活動:好朋友中,小班孩子們對自己的“好朋友”——手非常感興趣,他們會說出有關手的一系列問題及功能,在孩子們的話題中,我們又增設了一些有關於手的主題探索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引導孩子瞭解自己的手,讓幼兒能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手,讓幼兒發現自己的手是多麼靈巧、多麼獨特、多麼能幹,使幼兒對自己的小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孩子們也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手,將對自己的手充滿自信,願意學習做任何有趣的事,生活活動:洗臉,目的就是提高小班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讓幼兒能通過自己的小手願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目標:

1、通過兒歌學習把毛巾打開,把臉上的部位都洗到的正確方法,把 耳朵、脖子兩個部位也洗到。

2、提高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願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小兔、小象玩具、兒歌、自編故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看,誰來啦?向小兔、小象問好

二、通過故事進行活動

1、講故事(一)

(1)提問:a怎樣把臉洗乾淨?大家討論

b我們要做好什麼準備工作?

(2)老師用兒歌中的語言邊講邊示範洗臉

(3)老師幫小象洗臉,小朋友學

2、講故事(二):

(1)提問:怎樣把耳朵、脖子擦乾淨呢?

(2)老師示範,幼兒學習

三、學念兒歌

現在小象的臉洗乾淨了,耳朵、脖子也擦乾淨了,小兔又和它一起玩了,它很高興,送給小朋友一首兒歌。

老師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

四、幼兒實踐,一組一組去練習

附兒歌:小毛巾,四方方,

打開放在手心上。

左擦擦,右擦擦,

上擦擦,下擦擦,

耳朵脖子別忘記,

臉兒洗的真乾淨。

附故事(一):

小象和小兔是好朋友,他們每天在一起玩。有一天,小象又高高興興來找小兔玩,可小兔不願意和它玩,說:“你的臉太髒了,我不和你玩。”小象聽了小兔的話急的都哭了,誰來幫幫小象啊?

附故事(二): 洗好了,小象又來找小兔玩,小兔看了看還是不和它玩,說:“你的臉洗乾淨了,可耳朵、脖子都是泥,我不和你玩。”小象又哭了,誰來幫助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