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Good morning.是什麼意思。

2.能清晰地說出Good morning。

3.能邊拍手邊唱出Good morning這首歌曲。

4.在遊戲情節中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5.聽懂並理解老師的一些簡單英語指令,樂於模仿。

教學重點、難點

在日常生活中能用英語互相問好。

活動準備

配套光盤,電子琴。

活動過程

1. 老師: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早上好,孩子們,昨天我們學了一個單詞,早上是。。。讓幼兒說出morning(這時隨機抽出幾名幼兒檢查)

2. 老師:Very good.很好,我們以後不僅可以說早上好,還可以說Good morning。回答時也是說Good morning。

老師:Good morning。

(老師示範要準確清晰,緩慢。)

幼兒:Good morning。

(此環節重複三遍,然後分組問好,再讓男孩和女孩互相問好,再問個別幼兒。)

3. 學歌曲

(1) 放光盤,聽三遍,

剛纔聽的歌曲叫Good morning. 什麼意思?

幼兒:早上好。

老師:good,verygood.好,太好了。你們再聽聽老師是怎麼唱的(老師拍手清唱兩遍)

(2)老師彈琴教唱:

先逐句教唱兩遍,然後老師大聲完整的唱,幼兒小聲附合老師完整的唱(此環節重複兩遍)。

老師:OK!Boys and girls,sing together,你們一起唱,OK?

老師放伴奏,幼兒一起唱兩遍。

4. 活動結束:

放光盤,老師和幼兒做簡單的動作,如搖手,打招呼,邊做動作邊唱,讓幼兒在歡快的節奏中結束課程,

6.活動延伸:

(1)老師每天早晨與每個幼兒用英語問好。

(2)老師在下午上課或見面時和幼兒用英語互相問下午好。

教學反思

整節課氣氛保持得很好,小朋友很喜歡唱這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遊戲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瞭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這些器官。

4、對臉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於探索。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五官的名稱·用途

2·活動難點:能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1·男孩頭像一幅、2·鏡子若干、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3·一副沒有五官的頭像圖片,耳朵·眼睛·鼻子·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麼?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給幼兒小鏡子,讓幼兒從鏡子裏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1、幼兒拿小鏡子自己觀察。2、教師提出:從鏡子裏看看你的臉。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隻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裏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麼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麼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麼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引導幼兒知道如何保護五官:

(1)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髒東西。

(2)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摳鼻子。

四·出示沒有五官的頭像圖片和耳朵·鼻子等圖片,鼓勵個別幼兒上來給頭像貼上五官,再引導全部幼兒鞏固五官的數量。

五·競賽遊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教學反思

1·幼兒積極參與,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2·思路明確,師幼互動,能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輕鬆愉快地學到知識。

3·活動過程整體效果較好,幼兒積極性高,特別是講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環節,幼兒很感興趣,回答發言積極。

4·在幼兒嘗試活動的環節中,供幼兒嘗試的物品和方式太少,不能使幼兒得到鞏固練習,應在課外開展拓展練習

教師評語:

建議此活動做成一個綜合主題活動,你的目標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很難在一個活動中完成,在活動的導入時可以律動等導入,引發幼兒的興趣。

小百科:臉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

2.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感受幽默有趣的情節。樂意和老師一起分享故事。

活動準備:

繪本書《好餓的小蛇》;課件;其他食物圖片(西瓜、梨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故事。

二、看課件,講故事

1.封面上有誰?小蛇餓了,它會找什麼吃呢?

究竟小蛇會發生一件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蘋果,小蛇發現了什麼?誰能用好聽的話說說是怎樣的蘋果?小蛇會怎麼吃呢

3.吃下蘋果的小蛇的圖片,蘋果到哪兒去了呢?誰來指一指

4.翻開香蕉圖片,小蛇又要去吃東西了,發現了什麼?它會怎麼吃?

5.翻開吃下香蕉的小蛇圖片,香蕉到哪兒去了?像什麼?

6.師:小蛇還要去找吃的呢!這次小蛇吃了什麼?

7.出示三角形的飯糰,原來小蛇吃了一個三角形的飯糰。真是一條貪吃的小蛇

8.原來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蘿圖片。

10.出示一棵蘋果樹,小蛇會怎麼去吃呢?

11.翻開吃了大樹的小蛇圖片,小蛇到哪兒去了?

三.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好聽的故事就藏在這本圖畫書裏,你知道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嗎?

完整看圖書講故事。老師講,幼兒大膽表演

四.遊戲:

小朋友,你肚子餓的時候你會找什麼好吃的呢?我們也來學學小蛇,出去找東西吃吧!

老師帶領幼兒學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東西,學小蛇“啊嗚”吃掉,說說自己的肚子變成了什麼?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小班音樂活動:鑽泥巴

活動目標

1.學說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2.能用動作表現種子“鑽”出泥土的樣子。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種植種子,觀察其發芽過程。

2.《小豆豆發芽了》教師教學資源,《鑽泥巴》。

活動過程

1.認識小豆子。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什麼?(是豆子)你們知道小豆子是怎樣發芽的嗎?

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小豆芽,小朋友們來看一下,你看到的小豆芽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描述自己觀察小豆芽的樣子。

2.瞭解豆子發芽的過程。

師:小朋友老師帶了一段有關小豆芽的生長全過程的視頻,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小豆芽是怎樣發芽的。

教師播放課件《小豆豆發芽了》。

3.學唱兒歌,並初步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

師:小朋友,小豆芽是從哪裏鑽出來的?(泥土裏鑽出來的)誰能來學一學小豆芽鑽出泥土的樣子?(個別幼兒模仿一下)小朋友們學得真像,都能把小豆豆發芽的過程表現出來,那今天老師也把小豆豆從泥土鑽出來的過程編成了一首兒歌,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兒歌《鑽泥巴》。

4.組織幼兒學習兒歌《鑽泥巴》。

(1)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2)圖文並茂表現兒歌《鑽泥巴》,便於幼兒學習。(3遍)

(3)引導幼兒加上手的動作學說兒歌。

“小豆豆,種地下”。(十指交叉握拳。)

“發了芽,鑽泥巴”。(雙手合掌。)

“鑽一下,”(雙手合掌往上鑽。)

“動一下。”(雙手合掌左右扭動。)

“鑽呀鑽呀鑽得快,”(雙手合掌左右扭動)

“鑽出兩片小葉葉。”(雙手打開變成兩片小葉葉)

5.引導啓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出種子發芽的經過。

6.請幼兒分組扮演小豆芽,邊念兒歌邊用身體隨音樂做有趣的動作,表現豆芽“鑽”出泥土的動作。

延伸:

師:請小朋友跟着老師到外面去種豆豆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讓幼兒雜遊戲中練習吃(chi)的發音,並學說完整的短句。 2、訓練幼兒的擴散思維,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清楚講話的習慣。 3、體驗遊戲的快樂。

一、活動準備:

鴨,雞,兔,狗,等小動物頭飾以及魚,蟲,骨頭,蘿蔔,白菜等教具若干。兔,雞,狗圖片,並排練好情節。鴨子的家。各種小動物圖片。 ......

1、讓幼兒雜遊戲中練習吃(chi)的發音,並學說完整的短句。

2、訓練幼兒的擴散思維,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清楚講話的習慣。

3、體驗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鴨,雞,兔,狗,等小動物頭飾以及魚,蟲,骨頭,蘿蔔,白菜等教具若干。兔,雞,狗圖片,並排練好情節。鴨子的家。各種小動物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鴨媽媽,以鴨媽媽的口吻告訴小朋友:“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了幾個小動物來做客。

2、師依次出示動物圖片,以猜謎語的形式說。

“小兔”:“我有一對長耳朵,走起路來蹦蹦跳,猜猜我是誰?”

“小雞”:“我有尖尖嘴,嘰嘰嘰嘰叫,猜猜我是誰?”

“小狗”:“我會看家,汪汪汪汪叫,猜猜我是誰?”

鴨媽媽提問:“這些小動物最喜歡吃什麼東西呢?要求幼兒完整的回答xxx喜歡吃xxx,並且能和別人說的不同。教師隨時糾正“chi”音發得不準的幼兒。

鴨媽媽小結:小朋友真聰明,說了好多小動物喜歡吃的東西,現在我們也來做小動物吧,鴨媽媽還爲你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呢!

3、幼兒自由選擇頭飾戴上,鴨媽媽端出放食物的盤子,讓小動物從中選出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並告訴鴨媽媽:我喜歡吃xx。然後回到位子上做吃的動作,邊吃邊講:吃吃吃,xx真好吃。

4、小兔子提醒小動物一起祝賀鴨媽媽生日快樂。並請鴨媽媽吃魚。

小動物把魚放在鴨媽媽面前的小盤子裏,邊放邊說:“鴨媽媽,請你吃小魚”

5、分角色朗誦兒歌,祝賀鴨媽媽過生日(小小雞嘰嘰嘰,吃吃蟲子嘰嘰嘰。小黃狗汪汪汪,吃吃骨頭汪汪汪。小白兔跳跳跳,吃吃蘿蔔跳跳跳。)

6、出示其他一些動物圖片,讓幼兒講講他們喜歡吃什麼?並且來創編兒歌。

7、一起唱生日快樂歌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過生日的情境中,看看、猜猜、說說長長的動物和食物。

2、感受迎接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生日快樂歌

活動過程

一、長長的朋友(在說說、猜猜、學學的過程中,感知四位動物朋友身上的祕密。)

1、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的好朋友都來爲它慶祝生日了,看一看誰來了?

(1)這是誰?你怎麼知道的?

(2)第二位朋友說:"我來啦,我來啦,快點請我出來吧。"

(3)蔣老師聽到了一位走路聲音很響的朋友來了,咚咚咚咚,是誰呀?把它請出來。

(4)看一看這個黑嘿的影子是誰?

2、小熊一共請了幾位好朋友參加自己的生日宴會?

3、這四位朋友因爲要爲小熊過生日,心裏可高興了,所以,一路上做了很多好看的動作,選一個你喜歡的動物做個好看的動作。

:小熊的四位朋友都到齊了,它們的身上都有着長長的祕密,小白兔有着長長的耳朵,長頸鹿有着長長的脖子,大象有着長長的鼻子,小貓有着長長的尾巴。更好玩的是它們還喜歡吃長長的好吃的東西,走了一路,肚子咕嚕咕嚕的叫了,該吃好吃的東西啦,寶寶說說哪些東西是長長的還很好吃的?

二、長長的食物(幼兒能根據生活經驗交流有關長長的食物,併爲動物朋友找到它們喜歡的食物,在這個過程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語言表達能力。)

1、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種長長的食物。

2、小熊爲它的朋友們準備了那麼多好吃的東西,它真是一個好客的人,可是,這些朋友說我只喜歡吃其中的一種,請你爲它找出來,然後喂這些朋友吃飽。

3、爲四位朋友找吃的①小白兔、長頸鹿、大象和小貓喜歡吃的東西?

②用一句好聽的話送給它們吃(小白兔,請你吃長長的胡蘿蔔……)

:這些好朋友們說,:"現在我吃的飽飽的,有力氣爲小熊慶祝生日了,期待已久的生日宴會馬上就要開始啦,小熊的生日宴會上會有什麼呢?

三、生日快樂(體驗和朋友在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1、幼兒討論過生日的方法。

2、那我們用一首好聽的歌和做一個好看的動作爲小熊慶祝生日吧。(師幼共同表演)

和好朋友們在一起過生日的可真開心,謝謝你們爲小熊慶祝生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並鼓勵幼兒在感受不同類型音樂的基礎上大膽地表現出自己認爲的善與惡的形象。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學習新授單詞:lion

3、引導幼兒體驗英語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幻燈片森林的背景圖、小貓、小狗、猴子、鳥、兔子、獅子。

2、小貓、小狗、猴子、鳥、兔子、獅子、老虎、大灰狼的頭飾。

3、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1、以森林舉行“舞會”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T:小朋友聽聽看哪裏傳了好聽的音樂,原來是森林裏要舉行一個“舞會”,我們來看看,有什麼動物來參加了?

2、觀看幻燈片,複習單詞:dog cat bird monkey rabbit

3、Game:《 I say you do 》

4、新授單詞:lion

(1)放音樂讓幼兒猜猜,Who will coming?

(2)It is a lion.

(3)糾正幼兒對新單詞的發音。

(4)幼兒邊跟着音樂學lion的動作邊念單詞lion。

5、Game:《 lion a

nd animals 》

(歡快地音樂……)animals跳舞

(沉重地音樂……)Who is coming ? lion lion is coming .……animals,we are go home!……lion go back!

(歡快地音樂……趕走大灰狼)

animals: lion lion go go go ,lion lion go go go .……

We are winner. 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