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10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遊戲目標

1、感受和家人一起合作比賽羊角球的快樂。

2、孩子可以通過遊戲提高彈跳能力。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遊戲的玩法。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遊戲準備

羊角球五個。

節奏感音樂。

遊戲玩法

1、每個家庭派出一名家長與自己的寶寶合作遊戲。

2、每次參賽比賽家庭五個,經過多次比賽,堅持到最後的家庭爲勝。

3、家長和孩子之間設置一定距離的起跑線,音樂響起代表遊戲開始。

4、遊戲開始由家長騎着羊角球向孩子所在地出發。

5、家長到後,孩子騎起羊角球向家長起跑線出發。

6、先到起跑線的寶寶家庭爲勝。

遊戲規則

1、家長在騎羊角球的過程中,從羊角球上第一次掉下來從頭開始出發。

2、從羊角球第二次掉下來,就直接淘汰出局。

3、幼兒從羊角球掉下來,要快速得起來,接着騎好羊角球出發。

4、要給孩子講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學習,讓我知道備課居然還有這麼多以前根本沒有願意去思考過的備課方式。如怎樣備好課,備學生等等。我們一定要通過不斷的再學習和再思考,才能夠提高自己教學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其實幼兒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是不以言表的,我們只有融入到他們當中去,用自己的真心去愛每一個孩子,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回報的!幼兒教師們,加油吧!

小百科:羊角球因跳跳球身上長兩個手柄而得名,用高擋進口PVC設計的一種最新型、集娛樂、健身爲一體的運動器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

2.初步體驗同聲合唱的樂趣。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初步體驗同聲合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我是一隻小青蛙》。

2.大荷葉道具數張。

3.小雞、小鴨、青蛙小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學唱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1、引出荷葉和青蛙。

師描述:清清的湖面上立着許多碧綠的荷葉,荷葉隨風擺呀擺。(請幼兒和老師一齊打開荷葉),起風了(一起抖動荷葉),風停了(一起停下);

師:這麼美的荷葉,誰喜歡跳到上面玩耍呀?(師模仿青蛙動作,引導幼兒說出“青蛙”)

2、想象青蛙的叫聲

師小結:青蛙叫的聲音高低和節奏不一樣,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3、傾聽兩段高低不同的歌曲,感受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和聲音。(播放或彈唱《我是一隻小青蛙》,請幼兒聽一遍,跟唱一遍)。

(1)有一隻老青蛙和小青蛙正在荷葉上呢?聽!哪段是老青蛙唱的?哪段是小青蛙唱的。(播放歌曲)

(2)請若干幼兒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叫。(據回答把幼兒分組)

(3)師小結:小青蛙的聲音清脆—比較尖;老青蛙的聲音低沉—比較粗。

4、請幼兒唱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

(1)師範唱

師:在平靜的河面上,一隻小青蛙和一隻老青蛙跳上了荷葉(示意各一名幼兒上荷葉)小青蛙向老青蛙打招呼說“ 呱呱 ”,老青蛙也連忙回答“ 呱呱 ”.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它用清脆的聲音介紹自己“我是一隻小青蛙”,老青蛙覺得一個人很孤單,也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它就用低沉的聲音介紹自己“我是一隻老青蛙”,說着說着,它們就唱起來了。

(2)幼兒學唱。(師示意小青蛙組和琴聲學唱,再換老青蛙組唱)。

5、嘗試同聲合唱

師:雖然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不同,一個尖,一個粗,但它們很喜歡在一起唱歌,它們覺得那樣很快樂,你們想試試嗎?(請幼兒用兩種不同的聲音唱歌,合唱一遍後再換角色唱)。

  二、動物音樂會(創編情境,進行表演)

1、師:想想還有哪些動物會唱歌?(請幼兒個別模仿;師隨機出示動物小圖片(小雞、小鴨等)貼在黑板上的歌譜下面)。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黑板上的動物模仿唱歌。(先個別唱-----再合唱)

  三、結束

師:今天,我們都是大一班“小青蛙合唱團”的小演員了,現在我們要去準備一下,要參加合唱比賽去囉。

教學反思

1.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爲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象,聯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並向同伴表現。

2.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象和極力表現。感受平時也應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3.存在不足:在進行同聲合唱時,分聲部站位不明顯,幼兒唱歌時容易跑調。

4.改進措施:

(1)加強單聲部練習,練習好單聲部再明顯安排站位進行合唱。

(2)在活動中,教師可視幼兒的興趣在區角活動進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動物圖片,引發幼兒想象更豐富的聲音和節奏表現不同動物的叫聲,以便豐富合唱內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小記者

記者是採訪新聞和寫通訊報道的專職人員,他們藉助各種媒體,採編報道各個領域的信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幼兒扮演“記者”,體驗接着的工作方式,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社交方式,增長見聞,培養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和繪畫能力。

由於幼兒缺乏經驗,在初設這一角色活動或幼兒對採訪目標不夠明確的情況下,教師可以“主編”的身份參與遊戲,讓“小記者”先彙報自己的“採訪對象”,“主編”幫助“小記者”設計“採訪”問題,使“小記者”明確“採訪”主題。爲發揮幼兒之間的互動作用,可二人或三人一組自由組合進行“採訪”。

開設“小記者”活動時,教師首先應爲幼兒拓寬其行動空間,除本班外還可到圓內各班及廚房、保健室、保管室、圖書室等部門“採訪”,甚至還可請家長、社會個部門配合,讓“小記者”的“採訪”範圍擴展到社會……增進起對各行各業的認識,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採訪後,教師應爲幼兒提供“報道”的條件,如:提供紙張、彩筆,讓幼兒繪製“報刊”、提供大紙箱製作的“電視機”,讓幼兒到“電視”裏“報道”“新聞”等。下面列舉一些“採訪報道”的道具材料。

  “攝象機”:

利用玩具攝象機或用形似攝象機的洗滌劑瓶製作。

  “記者行動專欄”:

在顯眼的牆面設立“採訪報道專欄”,貼上大張白紙,讓“小記者”將“採編”的內容,以繪畫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報刊雜誌”:

提供四開的繪畫紙,“小記者”們自己設計安排版面,共同合作將“採編”來的各中信息繪製在紙上,以“報紙”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也可將信息描繪在本子上製成“雜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泥鰍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動物之一,也是幼兒園的自然角中經常投放的,孩子們常常喜歡站在旁邊看泥鰍,但卻不敢給泥鰍換水,換水的時候泥鰍跑出來了,有的女孩子嚇得尖叫,不敢靠近,更不敢捉泥鰍。根據孩子們喜歡觀察又害怕泥鰍的特點,我設計了科學活動《捉泥鰍》,消除幼兒對動物的恐懼心理,鼓勵幼兒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活動目標:

1、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2、認識泥鰍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其生活習性。

3、消除對動物的恐懼心理,能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泥鰍每組五到六條,

2、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包括:毛巾、網兜、食品夾、一次性手套、保鮮袋、筷子),

3、實物投影儀,塑料筐、記錄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泥鰍,激發幼兒捉泥鰍的興趣。

1、師:今天,黃老師帶來了一羣動物朋友,猜猜,是誰?

小結:這是一羣調皮可愛的小泥鰍。

2、教師和個別幼兒嘗試捉泥鰍,讓孩子感知泥鰍不可怕,從而激發幼兒捉泥鰍的興趣和勇氣。

3、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用什麼方法能捉住泥鰍。(教師肯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紹材料,幼兒第一次探索:使用什麼材料能將泥鰍捉住。

1、師:剛纔,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許多的材料能將泥鰍捉住,黃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紹材料),請你用這些材料來試一試,玩一玩,用什麼材料可以把泥鰍捉起來。請你把捉到的泥鰍放到綠色的框子裏。

2、幼兒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

3、互相交流捉泥鰍的經驗。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用什麼方法把泥鰍捉起來的?

出示“捉泥鰍紀錄表”,集體記錄能夠捉起泥鰍的工具。

看着記錄表集體說說操作結果。

4、教師小結:

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鰍,能增加摩擦力,這樣泥鰍很容易捉起來;

而網兜、保險袋他們都有一個兜,能將泥鰍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鰍。

三、幼兒第二次探索:用什麼材料捉泥鰍最快最方便。

1、設疑:用哪種方法捉泥鰍最快最方便?(幼兒自由猜測)

2、幼兒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教師鼓勵幼兒每一種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

3、幼兒交流操作經驗。

師:剛纔,你們把每一種工具都試過了嗎?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呢?

4、捉泥鰍比賽。

根據幼兒的回答,每一種材料選一個代表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評委,使用哪一種材料的幼兒第一個捉起,哪種材料就最快。

5、教師小結:通過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用毛巾來捉泥鰍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網兜也很方便,因此,賣魚的地方都用網兜來捉。

四、簡單認識泥鰍。

1、瞭解泥鰍身上有粘液,及作用。

師:小朋友,剛纔我們玩了捉泥鰍,你們高興嗎?泥鰍爲什麼會那麼難捉?(身上有粘液)泥鰍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麼用呢?(減少摩擦、保護自己)

2、認識泥鰍身上其它的寶貝及他們的作用。(採用實物投影儀)

頭上有眼睛、腮(呼吸)

身上有花紋、鰭

3、簡單瞭解泥鰍的生活習性。

泥鰍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

五、設疑,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捉泥鰍,還認識了我們的泥鰍朋友,我們把泥鰍放到自然角里飼養,看一看他們喜歡吃什麼。

活動反思:

通過精心地準備材料,設計教案,到活動的實施,我都認真地對待,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地投入,效果較好。通過這一活動,我也悟出了以下幾點:

1、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順應幼兒的興趣。其實,一開始,我設計的活動是科常類的《認識泥鰍》。而捉泥鰍這一活動是從我試上後才生成的。試上時,我按原來的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由於天熱,泥鰍顯得特別的調皮好動,不停地在托盤裏游來游去,最後竟從托盤裏跳了出來,這下我可傻眼了,因爲我自己害怕泥鰍,不敢捉泥鰍。在我的影響下,幾個女孩子也尖叫起來,可大部分孩子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衝過去捉泥鰍,特別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鰍一滑又逃走的時候,孩子們更是激動,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試一試。看着孩子們的表現,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動也從科常類的認識泥鰍改爲科探類的捉泥鰍。

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也如我所料,活動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孩子們個個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2、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一開始我也害怕泥鰍,可活動開始時,有教師捉泥鰍這一環節,爲了克服自己對泥鰍的恐懼,我事先買了泥鰍在家裏練習,先是戴了手套捉,適應一點後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課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時覺得泥鰍還蠻可愛的。我想也正是我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大膽探索,沒有一個孩子因爲懼怕泥鰍而不參加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雖然活動中孩子們能與材料充分地互動,但教師缺乏向孩子傳遞愛護小動物的思想,因此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顯得有點殘忍,用食品夾夾泥鰍時,有的泥鰍就被夾得出血了,但孩子們還是不放過。當時我也看見抹布上的血,雖然當時我及時鼓勵孩子捉泥鰍時要注意保護泥鰍,玩的時候不要讓泥鰍受傷了,孩子們後面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現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動前就要求孩子們要注意保護動物,不要讓泥鰍受傷了,那孩子們肯定會注意,不至於把泥鰍夾出血來還不放過,那活動就更完美了。這是我在活動前考慮不周,以後要吸取教訓,活動前要考慮周到一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認識日曆,瞭解日曆的用途。

學習看日曆,並能按指定條件找到日曆上的位置。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見過日曆。

課件準備:“日曆”圖片;“認識日曆”圖片。

紙面教具:《我會看日曆》。

材料準備:紅色、藍色彩筆。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日曆”,鼓勵幼兒說一說對日曆已有的認識。

(教師也可出示實物日曆)

——這是什麼?(日曆)

——它有什麼用處?

——這本日曆上面最多的是什麼?(數字)

——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呢?(日期)

出示圖片“認識日曆-1”,幫助幼兒學會看日曆。

——最上面的數字5代表什麼意思?(5月份)

——日曆有幾行?每一行代表什麼(一週)

——日曆有幾列?每一列代表什麼?(星期幾)

——這個月的日曆上一共有多少天?(31天)

——爲什麼右邊的兩列數字的有不同的顏色?(表示週末)

出示圖片“認識日曆-2”,教師口述指令,鼓勵幼兒找出日曆上對應的日期,進一步鞏固對日曆的認識。

——這是幾月?(7月)

——請在圖片上找出7月X號。

——這個月的星期X分別是幾號?

——這個月第X周的星期X是幾號?

發放紙面教具《我會看日曆》,鼓勵幼兒根據要求做一做。

1、教師講述題目大意。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數學區投放日曆,進一步鞏固對日曆的認知。

日常活動

教師日常有意識地多對幼兒使用X月X日,星期X的說法,讓幼兒在更自然的情境中熟練使用日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產生有意識地變換角度觀察的興趣。

2。通過表演遊戲,發展幼兒的平衡力和控制力。

準備

1。老鼠頭飾人手一個:高老鼠用藍色,矮老鼠用紅色。

2。故事角色:小鳥、小狗;大樹、小花:屋頂、地板;雨點、水窪:大門、門檻以及彩虹,教師根據故事情節將它們按高低不同有順序地貼在活動室外牆。

3。自選音樂一段。

過程

1。欣賞故事。

――傾聽教師講述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各自看見了什麼?

――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一樣嗎?爲什麼?

――爲什麼最後兩隻老鼠一起看到了彩虹?

――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東西,高老鼠和矮老鼠還會看到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按照故事情節的線索有意識地變換角度觀察。

2。扮演遊戲:高老鼠和矮老鼠。

――幼兒戴上頭飾,其中藍老鼠表示高老鼠,紅老鼠表示矮老鼠,嘗試:變變高個子和矮個子。

――自編表演動作。如高老鼠踮起腳尖,擡着頭往上看;矮老鼠低下頭,彎下腰往下看。

――幼兒兩兩結伴表演故事情節,要求有順序地朝着一個方向走,以免碰撞、擁擠。

建議

1。當我們不經意地看周圍世界時,獲得的感知印象是混沌的、整體的。《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真實自然而又生動形象的描述,揭示了我們觀察世界時的客觀規律――橫看成嶺側成峯。當我們面對同一事物(大樹、花園、房屋、下雨……),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現象。觀察意味着有意識地看,專注地看,變換角度地看。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的一生都將起到直接的積極作用,本活動的意圖就是引導幼兒專注地、有意識地變換角度進行觀察。

2。延伸活動時可以讓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東西,然後編入故事中繼續進行表演。

附: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對好朋友。

一天,他倆在小路上碰見了,高老鼠說:“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於是,兩個朋友在一起散步。

天氣有點悶熱,小鳥停在樹上叫着,小狗趴在樹下休息。高老鼠說:“你好,小鳥!”矮老鼠說:“你好,小狗!”

他們路過一座美麗的花園。高老鼠說:“你好,大樹!”矮老鼠說:“你好,小花!”

他們經過一座房子。高老鼠說:“你好,屋頂!”矮老鼠說:“你好,地板!”

過了一會兒,天變了,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說:“你好,雨點!”矮老鼠說:“你好,水窪!”說着,他倆趕緊跑進一間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說:“你好,大門!”矮老鼠說:“你好,門檻!”

漸漸的,雨停了。他倆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兩個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感受語言的節奏韻律,並且學會這首《顛倒歌》。

2、 讓幼兒瞭解《顛倒歌》“故錯”的手法,也就是說把事物的特徵往反方向說;並藉此首《顛倒歌》讓幼兒瞭解動物的主要特徵。

3、 感受《顛倒歌》所帶來的快樂,並讓幼兒嘗試仿編顛倒歌。

活動準備:

1、 顛倒歌中涉及到的動物的圖片,主要特徵部位要可以分開的(如兔子的尾巴和身體,松鼠的尾巴和身體等)。

2、 節奏輕鬆活潑的磁帶。

活動過程:

1、 導入:

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幅奇怪的畫,現在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幫老師找出圖片中奇怪的地方,好嗎?

幼兒:好!

2、 出示圖片,讓幼兒找出圖片上奇怪的地方。(請兩到三個小朋友簡單說一下,引起他們的興趣。)

3、 引出歌詞:

老師:其實呀這幅圖畫還有好聽好玩的歌呢!小朋友們想聽嗎?

幼兒:想!

4、 老師邊指着圖片邊說出歌詞(同時配上輕鬆活潑的背景音樂),並讓幼兒說出歌詞的樂趣,瞭解顛倒歌的特點:

老師:老師剛纔在說歌詞的時候,發現呀有幾個小朋友在笑,那能不能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你們在笑什麼啊?讓我們也分享分享你們的快樂啊!

幼兒:兔子應該是短尾巴的,但這裏卻說它是長尾巴了。

幼兒:松鼠應該是長尾巴的,兔子纔是短尾巴的。

……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說得真好!其實啊顛倒歌就是把事物的特徵往反發向說。像剛剛小朋友說的,兔子的尾巴應該是短的,但是在剛纔的顛倒歌裏卻把它說成是長的了!

5、 引出完整的《顛倒歌》請幼兒欣賞,並讓幼兒學習《顛倒歌》。

老師:剛纔我們一起分享了歌詞的快樂,那小朋友們想不想學習這首顛倒歌啊?

幼兒:想。

(老師帶領幼兒學習兩到三遍顛倒歌,讓幼兒嘗試自己說出來,老師從旁適時提醒。)

活動遷移:

6、 讓幼兒將圖片上顛倒的地方重新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徵。

老師:前面我們小朋友都找出了圖片上顛倒的地方,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幫老師重新組合一下,讓它們跟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看到的一樣啊?

7、 讓幼兒嘗試仿編歌詞,但不做進一步學習

老師:小朋友們,顛倒歌好玩嗎?

幼兒:好玩!

老師:那想不想開動自己的小腦筋,也來編一編歌詞啊?

幼兒:想!

老師:其實啊我們就可以根據圖片上小動物的`特徵來編啊。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長,那我們就可以這樣編啊“小松鼠耳朵長,愛吃蘿蔔和白菜;小兔子耳朵短,見了松子笑哈哈”。

延伸:

讓幼兒學會觀察,善於觀察身邊事物的特點。

老師:今天小朋友的眼睛真厲害!把顛倒歌裏的錯誤都找出來了!

看來我們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以後我們小朋友也要善於利用自己的小眼睛來觀察事物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動物之最",增加相關經驗。

2、願意參加搶答遊戲,體驗其中的樂趣。

3、培養保護動物的意識。活動準備:"動物之最"圖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猜一個關於動物的謎語:頭小四腿長,脖子高過牆,身穿花皮襖,不聲又不響。小朋友們猜出來了嗎?

2、提問:小朋友們真聰明,答案就是長頸鹿,你們知道長頸鹿爲什麼長得這麼高嗎?它長這麼高有什麼好處嗎?

3、小結:長頸鹿是動物王國裏面長得最高的小動物,它長長的脖子可以使他看的更遠,很快就能發現敵情,這樣它就能很快的逃走,它還能吃到大樹頂上最新鮮的葉子呢!

二、瞭解"動物之最"

1、提問:你們知道最重的動物是哪一個嗎?(出示藍鯨),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動物,平均有26米長,平均體重有150噸。

2、討論:你知道跑的最快的動物是什麼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獵豹)獵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動物,他的最高時速達110公里,相當於高速行駛的小汽車的速度,他可真是了不起。

3、(出示鴕鳥)提問:看看這是什麼動物?它是最大的鳥,身體高達2.75米,體重有100多千克。

4、猜測:有一種動物活了152年,據科學家研究,有的能活到200多歲呢!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中的老壽星(出示烏龜)5、簡單介紹飛的最快的昆蟲,最小的鳥,遊得最快的魚,最厲害的恐龍(依次出示澳大利亞蜻蜓,蜂鳥,旗魚,霸王龍的圖片)6、小結:今天我們看來好多的動物之最,有最重的藍鯨,跑的最快的獵豹,最大的鳥鴕鳥,最長壽的烏龜,飛得最快的蜻蜓,最小的鳥蜂鳥,遊得最快的魚旗魚,最大的恐龍霸王龍。

三、搶答遊戲

1、遊戲規則:將幼兒分成兩組,舉手回答知道哪些動物之最,哪個小組回答正確的次數最多的獲勝。

2、教師小結講評。

四、保護動物

今天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動物之最,可是有好多動物一件快要滅絕了,以後再也看不見了,所以小朋友們要愛護這些動物,也要好好保護身邊的小動物,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好嗎?

  五。請幼兒進行模仿性創造

出示長頸鹿和大吊車等圖片讓幼兒簡單瞭解人類對動物的簡單模仿。請幼兒把它們畫下來。何家幼兒園孫玲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用較連貫、清晰的語言介紹自己去國的地方,講述旅遊見聞。

2、瞭解中國的一些着名旅遊勝地,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活動準備:

1、木偶孫悟空一個。

2、每位幼兒參與收集有關旅遊的資料(如自己或家人旅遊照片、明信片等);每位幼兒在家長或教師的幫助下記錄一處自己最喜歡的旅遊勝地,並且設計“我去過的地方”的統計表。

活動過程:

1、回憶旅遊經歷。

教師邊操作孫悟空木偶,邊以孫悟空的口吻說話:我是孫悟空,我會騰雲駕霧,翻一個筋頭就是十萬八千里。(出示有代表性的風景畫或明信片)我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小朋友,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到哪些地方去玩過?你覺得哪個地方最好玩?請你說一說。

(暑假期間,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外出旅遊,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開學後,教師要抓住時機,從幼兒的生活經歷入手,由點及面擴大對祖國着名旅遊景點的認識)

2、幼兒根據填寫好的表進行小組交流。

講述線索:你是和誰一起到什麼地方去旅遊的?在旅遊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做了些什麼?這次旅遊的感覺怎麼樣?

(沒有去過外地旅遊的幼兒也可以講述家鄉的好去處,或者分享同伴的經驗,在傾聽中學習)

3、每組推薦1—2名代表在集體中交流,去過這些地方的幼兒也可以補充講述。

4、遊戲“我的飛機開始飛”。

遊戲玩法:開始前每人說出一個自己去過或想去的城市或旅遊點的名稱,不要重複。開始時,全體幼兒整齊地拍手打節奏,一名幼兒先說“我的飛機開始飛。”其他人齊問“飛到哪裏去?”這名幼兒回答“飛到北京去。”然後,回答的幼兒接着說“我的飛機開始飛。”其他人齊問“飛到哪裏去?”如此反覆進行。遊戲中提醒幼兒記住同伴所說的地點,不要重複,還要緊跟節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攀爬竹樓的結構(攀爬梯、滑梯、竹樓屋頂)。

2.嘗試用不同的圖形組合寫生竹樓外觀。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搬着小椅子到這邊來寫生我們的一個大型玩具。

2.老師指引孩子去看本次寫生的主角。師:這就是我們本次寫生畫所要畫的內容—攀爬竹樓

二、觀察。

1.師: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攀爬竹樓跟我們之前寫生過的一些東西,哪裏不一樣。

2.師:請小朋友來相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攀爬竹樓有哪些東西到時我們要出來的。

3.老師小結。對於攀爬竹樓,孩子要觀察到攀爬梯、還有滑梯、竹樓屋頂等用線條、圖形表現出來。

三、幼兒繪畫。

請孩子觀察,邊看邊進行創作。

四、教師指導,引導孩子進行裝飾。

老師請孩子做在制定的統一一個方位進行創作。

五、點評

對孩子的繪畫進行簡單的講解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