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5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學唱童謠《喇叭花》,並初步嘗試和同伴用不同的歌唱形式來演唱歌曲。

二、活動準備:

已瞭解了四季的花和樹,滬語兒歌《四季的花》

三、活動過程

(一)一年四季花真多。

1、重點:能跟着節奏念滬語兒歌。

2、一年四季的花真很多,那你們都認識這些花嗎?

3、那我們用上海話來爲大家介紹介紹四季的花吧!

(二)喇叭花開嘀嘀嗒。

重點:學唱歌曲,嘗試和同伴合作用不同的歌唱形式來演唱歌曲。

(1)今天我也來介紹一種夏天的花,請你來聽聽是什麼花?

(2)我介紹的是什麼花呀?對,喇叭花就是牽牛花,那爲什麼小朋友都喜歡叫它喇叭花呢?(摘句練唱)

(3)這是一首北京的童謠,什麼地方聽上去有京味兒?

(4)還想要多一些喇叭花嗎?那我們再來試試。

(5)誰願意來跟我一起來把這首歌唱得更有趣,誰願意來和我一起來完成?

(6)我們剛纔用了什麼辦法讓這首歌更有趣了?

(7)那你們有什麼其它的好辦法嗎?快找個朋友試試你們的好辦法吧!(幼兒排練不同歌唱形式)

幼兒交流和分享。

(三)早起鍛鍊身體好。

1、重點:能跟着節奏模唱歌曲《跟我做操》。

瞧!喇叭花的小喇叭一吹,小朋友都起牀了,早早地來到草地上鍛鍊身體,我們也去鍛鍊鍛鍊吧!

孩子們通過主題活動發現夏天的花很少很少,所以特別關注夏天的花。因此,陳老師就用了一首《喇叭花》來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合作創造了歌唱的形式,並且嘗試了接唱、領唱、齊唱等等。那麼,老師們是怎麼理解的?大家可以根據下面的問題來進行探討。

2、拋問:

(1)《喇叭花》的素材特點有哪些?

(2)本活動課件對完成教學目標有什麼作用?

(3)活動中多種演唱形式對幼兒歌唱能力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鳥類築巢的不同方法,積累相關經驗。

2、樂意用語言和動作表現鳥類築巢的不同方法,並知道鳥兒是我們的朋友,產生對鳥類的愛護及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準備:

豐富相關知識,每人一冊圖書。

三、過程:

(一)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謎語:“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麗的小茅屋。”(鳥巢)

(二)導入故事、激發興趣1、出示四類鳥(山雀、老鷹、啄木鳥、火烈鳥)問問這些鳥你們認識嗎?

2、你喜歡它們嗎?爲什麼?

3、它們還是建築師呢,它們建造的房子是怎麼樣的?大家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三)欣賞故事,理解內容提問:

1、麗麗出門後,遇到了那些鳥類朋友?

2、這些鳥朋友正在幹什麼?它們是怎樣築巢的?

3、它們築巢的方法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4、你最喜歡哪一類鳥兒朋友,爲什麼?

5、如果你是一隻鳥兒,你會怎樣築巢呢?

(四)再一次完整欣賞,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及對鳥類的關愛之情。

1、提問:鳥類是動物朋友,爲什麼說它是建築師?

2、世界上的鳥有九千多種,你知道還有哪些鳥會築巢嗎?它們又是用什麼材料築巢的?

3、鳥類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們、愛護它們呢?

4、小結:讓我們種更多的樹,並向人們宣傳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讓我們的地球成爲一個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綠色大家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物的明顯特徵,理解詩歌的內容。

2.感受詩歌的稚拙美,學習創編詩句。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動物圖片

1. 出示大象圖片。問:這是誰?大象的什麼地方最好玩?爲什麼?假如你有長鼻子你想幹什麼?

2. 出示小猴圖片。問:這是誰?小猴的什麼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長尾巴你想幹什麼?

3. 出示長頸鹿圖片。問:這是誰?長頸鹿的什麼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長脖子你想幹什麼

  二:學習朗誦詩歌

1.有一首詩歌,寫的就是剛纔我們講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2.教師示範朗誦一編。問:詩歌的題目是什麼?有哪些詞重複出現?

3.師幼一起朗誦2編,邊朗誦邊表演。

  三:創編詩歌

1. 幼兒以4人一組合作創編一段詩歌。(討論)

2. 每組選一代表進行創編一段詩歌。(創編)

3. 師幼整理詩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人士瞭解一些生活中的高科技產品,知道它們的特別功能。

2、通過自主設計的遊戲活動,激發科學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3、激發對高科技產品的關注興趣和從小愛科學的熱情。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視頻展示儀。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情境,引發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想象和思考。

1、師:小兔搬新房子了,可是房子裏除了桌子、椅子等一些傢俱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小兔子有許多的不方便,小朋友們,你們能有什麼好辦法幫助他呢?

2、教師邊講解某個情景,邊讓幼兒感知日常生活中的難題。

(1)洗碗太累了,先要用洗潔精,然後再衝洗,然後再消毒,真麻煩啊!(洗碗機)

(2)家裏的髒衣服真多呀,小兔子每天都要洗衣服真累啊!(洗衣機)

(3)電腦太大佔地方怎麼辦?能一直帶在身邊嗎?(手提電腦)

(4)上班回來好累啊,真想一到家,就能馬上洗個熱水澡,怎麼辦呢?(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

(5)夏天房子裏太熱、冬天太冷,怎麼辦呢?(空調)

(6)如果有人來訪,我們不知道是親戚朋友還是壞人,怎麼辦呢?(可視門鈴)

(7)如果小偷來偷東西,在鎖上一撬就能把門打開來,可以用什麼方法防治小偷撬鎖呢?(指紋鎖,沒有鎖孔)

……

3、請小朋友想辦法,幫小兔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二、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

1、教師:看圖講述各種高科技家電產品,說出他們的名稱和用途。

2、引導幼兒觀察統計圖表,認一認各種家用高科技產品,找一找你們家有哪些產品,對照圖表在下方打“√”或打“×”,還可以在空格中添畫。

3、教師小結:高科技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和快捷,每種產品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我們小朋友好好學習,長大了也發明許多的高科技產品,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細緻觀察梧桐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徵,初步瞭解葉脈的作用。

2.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理解詞語:主脈、側脈。

活動準備:

1、《梧桐樹葉脈的祕密》記錄單(梧桐樹葉形狀的紙片若干),人手一個放大鏡。

2、葉脈書籤、葉脈圖片、葉脈PPT、梧桐樹葉以及其他園內幼兒常見的樹葉等。

3、幼兒已經觀察過落葉的現象,撿拾過落葉,繪畫活動中給"梧桐樹葉"塗過色。

活動過程:

1.欣賞幼兒繪畫作品,引發對葉脈的關注。

(1)教師:秋天到了,梧桐樹的樹葉都飄落下來了。昨天。我、們用筆把這些美麗的梧桐樹葉都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眼中觀察到的梧桐樹葉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關注畫有葉脈的樹葉)這幅畫好像和別的有點不一樣,這些線條是什麼?(引出葉脈)小朋友們畫的葉脈是什,麼樣的?

2.觀察梧桐樹葉的葉脈,探索其結構。

(1)自由觀察實物。

●教師:我們仔細看看梧桐樹葉的葉脈到底是怎樣生長的。請每人拿一片樹葉觀察,你覺得觀察哪一面會把葉脈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教師巡迴指導觀察,及時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觀察葉子的正面又能觀察葉子的反面。

(2)細緻觀察並交流。

●教師出示葉脈:我們一起看一看、說一說葉脈是什麼樣的。

●認識主脈和側脈。

提問:你發現葉脈了嗎?有幾根非常明顯的葉脈?(引出主脈)主脈是從哪裏生長出來的?一直長到什麼地方?除了主脈,還有其他的葉脈嗎?(引出側脈)側脈是怎樣生長的?

(3)用放大鏡觀察細脈。

教師:除了主脈和側脈。還有其他的葉脈嗎?我們用放大鏡來仔細看看,你看到什麼啦?你發現了葉脈的什麼祕密?(幼兒用放大鏡觀察時,引導幼兒順着葉柄向下看,發現葉脈由粗到細、像許多的管子連接在一起、像一張大網等祕密。)

(4)幼兒在記錄單上繪畫自己觀察到的葉脈。可邊用放大鏡觀察邊繪畫。

3.討論葉脈的作用。

(1)教師:葉脈爲什麼會長得像一張網?爲什麼會粗細連在一起,一直生長到葉片的各個部分?葉脈有什麼用?

(2)(觀看PPT)葉脈輸送養分:植物通過根在泥土裏吸收水分和養料,然後傳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爲了傳送養料,植物從根的末端開始,經過莖到葉子的位置,這些管子藏在莖裏面,平時是看不見的,但是到了葉子裏面就變成了更細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們就是葉脈,我們從外面就能看到。

(3)支撐葉子:葉脈就像我們身體裏的骨頭,把葉子支撐起來。

4.拓展。

(1)教師:除了梧桐樹葉長有葉脈,其他的樹葉也有葉脈嗎?幼兒自己選擇不同形態的葉子進行觀察、比較。討論交流:它們有葉脈嗎?它們的葉脈是怎樣生長的?和梧桐樹葉的葉脈一樣嗎?

(2)小結:樹葉的形狀不同,葉脈生長的`形狀也會不同,但是它們都會有葉脈,葉脈可以幫助樹葉輸送養料和水分,還可以起到支撐樹葉的作用。

活動延伸: 1.收集更多種類的樹葉,觀察並記錄它們的葉脈。

2.教師記錄並組織幼兒討論他們自己提出的關於葉脈及植物的問題,引發幼兒對植物的學習興趣。

評析:秋風吹起,落葉似彩蝶在空中飛舞,它引發孩子去追趕,去擺弄……章麗老師利用幼兒園內隨處可見的梧桐樹葉,引發幼兒"探索葉脈的祕密",不僅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而且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植物的好奇心。本次活動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幼兒知道了一些關於葉脈的初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幼兒對身邊事物和科學現象主動關注的態度和親近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幼兒的學習是自身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在實施課程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活動經歷,使後一個活動成爲前面活動的繼續。本次教學活動一開始,教師先讓幼兒在畫板前互相欣賞自己前一天畫的梧桐樹葉,一方面感受樹葉的色彩豐富和美麗,另一方面自然地引出新話題:××小朋友畫的樹葉上還有一些線條,爲什麼會有這些線條?這些線條叫什麼?幼兒探索的積極性自然被激發出來了。

"觀察"是本次科學活動的重要方法。應對"能細緻觀察梧桐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徵"這一目標,教師在這一環節又分爲四個步驟層層推進:

1.自主觀察葉片。先由幼兒獨立觀察自己手中的一片樹葉,自主發現梧桐樹葉葉脈是什麼樣的。教師指導時注意關注幼兒是怎樣觀察的,是否觀察到葉的正面、反面,看到了一些什麼。

2.交流觀察結果。面對PPT放出的大大的葉片,孩子們敘述自己觀察到的葉脈的特點,在共同分享中擴大認知經驗:梧桐樹葉上有主脈,還有從主脈上生出的側脈。引出繼續觀察的新話題:梧桐樹葉上還有什麼祕密?

3.深入發現細脈。在放大鏡的幫助下孩子進一步發現了葉片上的祕密:有許許多多相互連接的細脈,葉脈像網一樣分佈在整個葉面。

4.表現葉脈。在梧桐樹葉輪廓圖上記錄下自己對葉脈的觀察結果,因爲這裏的"畫一畫"是提供機會讓幼兒表現對葉脈的認識,所以教師事先準備好了梧桐樹葉輪廓圖,避免幼兒花費比較多的時間畫樹葉,使有限的教學時間用在緊扣教學目標方面,"畫一畫"使幼兒的認知經歷從感知到表現、表達,易於所獲得的新知識的鞏固和內化。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除運用記錄表外。還提供了放大鏡。這一材料的提供不僅可以讓幼兒發現密密麻麻、細細的葉脈,而且可以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工具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葉脈的形態、像網一樣的細脈,而且在記錄葉脈時,有的幼兒還邊畫邊看,邊看邊畫,充分運用放大鏡的觀察效果進行表現。這些都爲幼兒理解工具的作用,理解發明創造的重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