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錦四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錦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錦四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 將正方形的紙對摺後,根據水果的特徵,撕出各種的水果。

2、 能在教師的啓發下創編簡單的《摘果子》舞。

活動準備:

1、 各種的水果實物(柿子、桔子、梨、蘋果等)

2、 佈置好“果園”的情境

3、 各色正方形的蠟光紙;漿糊、抹布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入課題。

師:你們見過哪些水果?它們長的什麼樣?

二、 帶領幼兒參觀“果園”。

師:這些水果是畫的嗎?有什麼不一樣?

三、 教師結合實物示範講解撕貼方法。

1、 先將正方形的紙對摺後進行撕貼。

2、 撕貼時要根據水果特徵,如有的水果上大下小,有的水果要加蒂等。

四、 教師講解粘貼的要求。

1、 將撕好的水果反過來在邊緣抹上漿糊,貼到水果樹上。

2、 不同的紙上畫有不同的樹,一棵是柿子樹,一棵是蘋果樹,一棵是桔子樹,一棵是梨樹;讓幼兒將相應的水果貼在樹上。

五、 幼兒自由選擇與水果相應顏色的紙,撕出不同的水果。

六、 創編《摘果子》舞。

1、 教師運用語言引起幼兒創編的興趣。

師:“果園裏的水果豐收了,我們一起去幫忙摘,好嗎?(幼兒隨着音樂的快慢做小跑步),有的樹葉擋住了水果,我們怎麼摘呢?你們的頭上都流汗了,怎樣擦汗動作才美呢?摘水果的時候可以一個人摘,也可以兩三個人一起摘,我們怎麼跳呢?摘了這麼多的水果,心裏是怎麼想的?怎樣告訴大家?

2、 幼兒隨音樂將自己編好的“摘果子“舞完整地跳一遍,鼓勵創編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並隨音樂做優美的動作。

七、 隨音樂邊跳邊退出活動室,自然結束活動。

師:好了,讓我們把水果運回家吧!

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瞭解手帕花飾的多樣,及色彩的豐富,能自己想方法對手帕進行裝飾.

2、會用花紋,格子或圖樣對手帕進行裝飾,敢大膽的選色,

裝飾,自己設計手帕,注意色彩的多樣.

教學準備:各式圖案,花紋的手帕,作業紙(方形,手帕狀),幼兒人手一盒蠟筆及顏料(紅,黃,藍,綠),毛筆.

教學過程:一. 出示各式手帕,讓幼兒欣賞.

1.這是什麼?(手帕)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花紋不一樣)

2.花紋什麼地方不一樣?(有的是圍着手帕四周一圈,有的只有一個角上有花紋,有的在中間有圖案;或是圖案不一樣,有的是動物,有的是花,有的是格子)

二. 裝飾手帕,幼兒作業

1.我們今天也來畫手帕,你喜歡什麼樣的手帕?(幼兒講述).

2.看看我們有什麼東西呢?(蠟筆和顏料)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能夠自己大膽裝飾手帕,注意不和別人一樣,能自己想方法設計,注意色彩的使用.

4.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進行設計.

5.要求幼兒在使用顏料時候能將筆在盤子上刮一下,顏料要不多也不少

三.評講幼兒作品

1.我們看看這些手帕顏色怎麼樣?

2.你是怎麼設計手帕的?用了什麼方法?(線條,圖案,色塊,花紋)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瞭解煮麪條過程中麪條的形式變化,並能用誇張的`肢體動作形象的模仿和表現。

2、 發揮想象,體驗用誇張的動作來表現內心感受的樂趣。

3、 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4、 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 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能體驗用誇張的肢體動作形象的模仿和表現內心感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知識準備:在家觀察過父母煮麪條的過程,品嚐過各種口味的麪條。

2、 材料準備:煮麪條的錄像,大筷子一雙,綵帶若干,音樂

3、 場地準備:用彩繩在地上圍成一個大圓圈(煮麪條的鍋),兩個小圓圈(碗)

活動過程

一、 熱身遊戲:舞動的綵帶(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自由表現音樂的情節,調動幼兒的興趣)

二、 觀察煮麪條的錄像片,讓幼兒瞭解麪條的形態變化過程。

燒開水——(直的)下面條——觀察麪條的變化——加冷水,觀察麪條的變化(冷卻、停止不動……)——水開後,再觀察發生什麼變化(變軟、扭曲、纏繞)——盛麪條放入碗中。

三、 請幼兒自由講述在錄像片中的發現。

四、 引導幼兒體驗用身體動作表現煮麪條的過程。

麪條下鍋——身體僵直地跳入鍋中;

水開了——用身體表現麪條變軟、纏繞;

用筷子攪拌——用身體表現變換方向扭曲;

用筷子挑起麪條——用身體表現舒展;

加冷水——用身體表現冷卻倒下,停止不動;

水再次沸騰——用身體表現奔跑;

煤氣關了——用身體表現靜止不動;

教師用筷子把麪條夾入碗中——用身體表現舒展後靜止。

五、 在音樂中再次體驗表現麪條。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演麪條,共同來完成麪條被煮的全過程。讓幼兒再次被音樂所帶動,盡情表現麪條的形態變化。

六、請一名幼兒扮演廚師,老師和其他幼兒一起扮演麪條, 再次表現煮麪條的情景

七、放鬆活動:《麪條噴噴香》

以模仿吃麪條來進行放鬆活動,使幼兒進入冥想之中,並自然地結束活動。

八、延伸活動:

建議幼兒與家長共同來製作拌麪。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是從幼兒身邊熟悉的事物——麪條着手,讓幼兒瞭解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美是無處不在的。

活動開始,讓孩子觀看煮麪條的錄像,這一步首先是幫助幼兒回顧和整理自己有關煮麪條的經驗。麪條在鍋中翻滾的形態,激發了幼兒表現的慾望。

接着的提問環節,我通過一些提示語,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現麪條下鍋——變軟——攪拌——挑起——沸騰——加冷水的過程,讓他們想象着自己就是鍋裏的麪條,從中體驗到音樂表演活動的快樂。在這個表演中,我配上和活動相適應的音樂,歡快的音樂表現麪條沸騰或者被攪拌的情景,舒緩的音樂表現麪條變軟,被挑起的情景,我覺得這樣可以提高幼兒音樂表演的興趣,事實在活動中,這一個音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後,我以自己是廚師的身份介入到幼兒的表演活動中,幼兒變得更加興奮和投入。當看到部分幼兒表演的不充分時,我故意“撈起”麪條說:“太硬了,好像還沒熟”,從而起到了提醒幼兒的肢體不夠柔軟、更加激發了幼兒表演的積極性。

整個活動下來,覺得幼兒的興致很高,許多幼兒的表現力都超過我的想象,最後我都對他們進行了表揚和鼓勵。

小百科:麪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麪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爲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感知窗子內外人們的不同行爲表現。理解:新鮮、垃圾的含義。

2、觀察畫面的變化,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小動物們從扔垃圾到掃垃圾的轉變過程。

3、知道不能亂扔垃圾,要注意公共衛生。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並用實物投影儀放大,讓幼兒觀察畫面的內容,說說圖上講了什麼。

二、教師可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講述畫面的內容。建議提下列問題:

1、樓房裏住着誰?它們打開窗子做什麼?

2、小猴、小貓和小狗聞到臭味後,怎麼做的?

3、小兔又是怎麼做的?

4、後來,小猴、小貓和小狗式怎麼改正錯誤的?你喜歡誰?爲什麼?

三、教師帶領幼兒看圖連貫、完整地講述畫面內容。

四、組織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

教師:如果你是小兔子,你聞到臭味後,會怎麼做?

教師:如果你在馬路上,發現別人亂丟瓜皮,你會怎麼做?

知道要做一名講衛生,愛勞動的好孩子。

五、音樂活動“我有小手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小手,能做許多事。如果你發現地上有垃圾,你會怎麼做?

幼兒就唱:我用掃帚掃掃地,我用掃帚掃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