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熱門】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

教材簡析:活動《誰掉了》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小班小學期,主題四之次主題二的經典遊戲。活動目的在於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幼兒數數的能力。活動在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1——4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開展,以遊戲化的形式進行,能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並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開發。

目標情感: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能力: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記憶力

知識:鞏固幼兒數數的能力

重點: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幼兒數數的能力

難點:鍛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記憶力

準備教具:PPT、桌布

  活動過程:

(一)數字寶寶準備去郊遊導入活動----複習認識數字1、2、3、4

(二)數字寶寶去郊遊----培養幼兒的數數能力突出重點

1、分別點數數量爲3以內的小動物說出總數並按數做動作

2、點數站成兩排的4只小狗,師幼互動總結有序點數的方法:可以從上向下,從左到右。

3、點數在圓圈上的5只小熊,師幼互動總結有序點數的方法:確定起點轉着圈一個接着一個數,不重複數、不漏數。

(三)遊戲:誰不見了----鍛鍊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解決難點

1、動物不見了-----初步體驗遊戲

2、數字不見了-----鍛鍊幼兒對數字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1)有秩序的數列中1個數字不見了

(2)無秩序的數列中哪1、2個數字不見了

(四)遊戲:誰掉隊了---與生活結合進一步鍛鍊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並進行行爲習慣教育。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按大小特徵排序並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隻熊哪裏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爲什麼?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麼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

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 (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爲什麼?

我再拿來一個球,現在請你來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小?你們是用什麼辦法比出來的呀?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隻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麼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師:兩隻熊非常開心又來了一隻熊,她來了,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個熊最大,哪個熊最小?請幼兒從大到小排序. 三隻熊現在要去動物園找朋友做遊戲.看是什麼動物?你能給三隻熊找到相應的好朋友嗎?爲什麼?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裏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現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遊戲的方式,認識大小標記及其特徵。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按大小標記送禮物。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準備:

1、大、小標記圖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類大小不同的物品(“袋子”、帽子、杯子各2個)

3、大小不同圍巾人手2條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小娃娃,導入活動

1、師:今天,我們小1班來了兩個小客人,是誰呢?我們來聽他們介紹一下自己-----師用娃娃的口吻:(出示大娃娃)我是大大,我長的大大的,我喜歡鍛鍊,我的力氣大大的,我喜歡大的東西!我們和大大打個招呼:大大,你好!

2、(出示小娃娃)我是小小,我長的小小的,我不喜歡鍛鍊,我的力氣小小的,我喜歡小的東西。我們也來和小小打個招呼:小小,你好!

3、師:咦,他們兩個長的差不多,怎麼知道哪個是大大?哪個是小小呢?(幼:長的大的是大大,長的小的是小小)

師引導幼兒比較兩個娃娃的大小。

二、認識大小標記

1、師:大大和小小還有個祕密告訴我們,我們來聽一聽。

師用娃娃的口吻說:我是大大,要用大標記來表示我,你們看(出示大標記)

2、師用娃娃的口吻說:我是小小,用小標記來表示我,你們看(出示小標記)

師引導幼兒學一學動作:大標記像一個大大的人,兩臂張開、兩腳分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師引導幼兒學一學動作:小標記上的人是怎麼樣的呀?(小小的)兩手向下伸出,兩腳併攏,學一學它的樣子。

三、幼兒送禮物

師:今天,大大小小邀請我們去他們家做客,師用娃娃的口吻:小朋友們,你們願意來我們家做客嗎?(願意)那去別人家裏做客是不是要送點禮物給他們呢?(幼:是的!)

1、選擇禮物袋子給大大和小小

師:送禮物還要有個袋子來裝禮物(出示大小不一的“袋子”)

可是,哪隻給大大,哪隻給小小呢?爲什麼?(比較大小後上方貼上大小標記)

2、師總結:大袋子大大的,要送給大大,用大標記來表示。

小袋子小小的,要送給小小,用小標記來表示。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比大小,個別幼兒比大小,送禮物

師示範比大小送禮物:選好了禮物袋子就要送禮物了,這裏有兩個杯子(大小不同),先比一比,哪個大哪個小呢?那就把大杯子送給大大,放到大大的袋子裏;小杯子送給小小,放到小小的袋子裏。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也比一比大小再送給大大小小。

(1)不同大小的兩個帽子比較後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師:這是什麼?(帽子)應該怎麼送呢?

3、集體幼兒送圍巾

師:冬天到了,天氣變冷了,我們送些圍巾給他們,讓他們在寒冷的冬天裏也變得很溫暖吧。(分組上來貼到大大小小的“袋子”裏)

4、講評

師:大大和小小說謝謝小朋友們,但是送的對不對呢?我來問問大大小小。哦,大大和小小誇我們小(1)班的小朋友們,你們的本領真大。(如有錯的進行集體檢查並糾正)活動反思:

活動之前大部分幼兒對大小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基本能比較出區別比較大的東西的大小。在活動中,用身體的動作引導幼兒瞭解了大小標記的外形特徵,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大小標記。活動中幼兒對給大大小小送禮物這一情境比較感興趣,活動中也比較積極活躍。不足之處是教師在整個活動中語音語調比較平緩,若能加上抑揚頓挫的語調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肢體動作,能更好地調動幼兒的興趣及能更投入到活動中去。導入部分介紹大大小小的的語句有些多,可以再精煉點,同時給大大和小小送大小不一樣的禮物,使幼兒獲得最初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4

設計意圖

在活動中,我以媽媽的角色參與,以“小貓捉迷藏”的遊戲形式,帶領幼兒在遊戲中充分的感知、學習。在環節一中,我“小貓學本領”的方式, 引導幼兒以自身爲中心區分方位,爲幼兒在下一環節中以某一物體爲中心區分方位做準備。在第二環節中,我又以“貓媽媽找小貓”的遊戲,讓幼兒觀察物品、設想自己藏在什麼地方,再到親身體驗躲藏的過程,其目的在於引導幼兒充分感知方位,並引導幼兒使用相關方位詞表達自己的方位。待多數幼兒掌握後,我鼓勵幼兒參與“裝扮新家”的遊戲,給予每個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其目的在於讓幼兒鞏固對方位的區分以及對相關方位詞的使用。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區分上下、裏外、前後等方位,並嘗試正確使用相關方位詞。

2、願意參與遊戲,體驗和同伴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能區分簡單的方位。

活動準備環境:

用繩子佈置出池塘;利用桌子、椅子、沙發、玩具櫃、大紙箱,佈置出小貓的家。

材料:貓媽媽頭飾;大禮物箱(內裝毛絨玩具、玩具、相框、圖書等);音樂《找小貓》,照相機,電子白板。

活動過程

一、“小貓學本領”導入,以自身爲中心感受上下、前後、裏外方位。

師: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邊去抓魚,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做運動吧!

幼:好!

(教師通過扮演貓媽媽的角色,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兒歌巧妙的將不同的方位詞自然的融入其中,鼓勵幼兒在說說、做做的過程中, 自然的感受不同的方位。)

二、遊戲“和媽媽捉迷藏”,以某一物體爲中心區分方位,嘗試使用方位詞。

(1)觀察、感知方位。

師:這是我們的新家,看看家裏都有些什麼?

幼 1:有桌子、椅子。

幼 2:小牀、衣櫃、洗衣機。

幼 3:書架、大箱子……

師:家裏有很多很多的傢俱。

(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表達,爲接下來的方位感知和表達豐富經驗。)

師:你們玩過“捉迷藏”的遊戲嗎?

幼:玩過。

師:今天媽媽也想和你們玩“捉迷藏”的遊戲,誰來說說你想藏在什麼地方?

幼 1:……

師:那你過去指一指吧!

幼 1:我想藏在這裏。(走到冰箱後面,躲起來)

師:這是什麼地方?

幼齊:冰箱的後面。

幼 1:我想藏冰箱的後面。

師:童童藏在冰箱後面,那我現在藏在哪裏?

幼齊:媽媽藏在冰箱的前面。

(針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給予積極的迴應,以師幼、幼幼互動的方式進行支持,讓幼兒充分感知、認識方位。同時抓住教育的契機,引發全體幼兒進行學習。)

師:還有誰來告訴大家,你想藏在哪裏?

幼 2:桌子那裏。(走過去用手指着桌子的下面)

師:想想,這是桌子的哪裏?

幼 2:桌子的下面。

幼 3:我想藏在沙發的後面。

幼 4:我想藏在轉轉椅的裏面。

……

(小班幼兒習慣於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教師有意識的放慢節奏,給更多幼兒表達的機會,以瞭解幼兒對於方位掌握的情況,並給予一定的引導, 爲後面的遊戲部分做好準備。)

(2)遊戲“捉迷藏”,進一步感知、區分方位。

師:“捉迷藏”的時候媽媽會放一段音樂,你們聽到音樂趕快找個地方藏起來,音樂停止,媽媽就來找你,被找到的小貓要大聲的告訴媽媽“你藏在哪裏”聽清楚了嗎?

幼:聽清楚了。

(音樂的提供營造出更爲濃厚的遊戲氛圍,幫助幼兒更加投入其中,保持遊戲的興趣。教師及時提出遊戲要求,讓幼兒在遊戲的同時,清楚要求和任務。) 放音樂,教師蒙上眼睛,幼兒自由躲藏,助教老師對幼兒躲藏的地方進行拍照。

師:媽媽來咯,你被發現了,告訴我,你藏在哪裏的?

幼 1:我躲在轉轉椅裏面。

幼 2、3:我們躲在洗衣機的後面。

師:我們一起去找找,看看其它小貓躲在哪裏?

幼 4:我躲在桌子的下面。

幼 5:我躲在書架的前面。

(通過真實的遊戲情景,幫助幼兒充分感知方位,並嘗試用語言表達方位詞。)

(3)分享躲藏的方位,嘗試使用方位詞說出躲藏的位置。

師:剛纔小貓們藏得可真好,媽媽差點找不到你們。大家快坐下來休息一下, 看看你們都藏在了哪些地方?

(播放剛纔拍攝的照片,鼓勵幼兒找找、說說,小貓們躲藏的位置。)

幼 1:我躲在了櫃子後面,樂樂躲在沙發上面。

幼 2:我看到爲爲躲在椅子後面。

幼 3:我躲在箱子的裏面。

……

師:有的小貓藏在了桌子的下面,有的小貓躲在箱子的裏面,有的小貓躲在櫃子的後面……原來小貓們都藏在了這些地方。

(通過展示幼兒躲藏的照片,給幼兒更爲直觀的觀察,帶給幼兒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分享、交流中,幼兒參與的熱情再次

被激發,大膽的使用方位詞表達自己以及同伴的方位。)

三、遊戲“裝扮新家”,鞏固方位,並嘗試正確使用方位詞。

師:咚咚咚,誰來了?是快遞員送新年禮物來了,禮物都裝在哪裏呢?

幼:箱子裏面。

師:看看是些什麼禮物?

幼:汽車、小熊、相框、花瓶……

師:想想可以把這些東西擺放在家裏的什麼地方?我們一起把這些禮物裝扮到家裏吧!

幼 1:我把花瓶放到了桌子的上面。

幼 2:我把拖鞋放在沙發的前面。

幼 3:我把衣服放到衣櫃裏面。

幼 4:我把小熊放在了沙發的上面。

(幼兒通過操作,進一步感知方位,並表達方位詞。)

(2)欣賞“新家”。

師:新家被大家裝扮得真美呀!花瓶是誰放的?是放在哪裏的?

幼:我放的,我放在了桌子的上面。

師:找找還有什麼東西是擺放在上面(下面、前面、後面……)的?

幼 1:相框、吹風是放在櫃子上面的。

幼 2:布娃娃和海豚是放在沙發上面的。

幼 3:圖書是放在書架上的……

(這一環節再次讓幼兒鞏固方位,並表達方位詞語。同時,教師巧妙的設計了提問“有什麼東西是放在上面的”,幫助幼兒梳理、總結了今天的學習內容。)

四、結束。

師:今天小貓和媽媽一起裝扮了新家,好累呀,我們一起到新家裏坐坐,休息休息吧!

附兒歌:

《小貓學本領》 小花貓,喵喵喵, 跟着媽媽做早操。小手向前打招呼, 小手向後彎彎腰。小手向上轉轉轉, 小手向下拍拍腿。一起跳進池塘裏, 抓魚咯!

一起跳出池塘外, 回家咯!

活動總結

1、從目標的達成來看,今天的活動目標達成較好。動靜交替的活動形式是符合小班幼兒在遊戲中學習的特點,也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趣濃厚,參與主動。在真實場景中,幼兒通過多次的`感

知、操作,能正確區分方位,並主動使用方位詞來表達自己的方位,相信今天的學習體驗能遷移到幼兒的生活中。

2、從活動環節來看,整個活動環節清晰,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的設計和提問都緊緊圍繞活動的目標。如:在環節的設計上,先以自身爲中心感知方位、再觀察、區分方位、最後說出方位詞,讓幼兒更容易理解, 更好的突破活動的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

3、從環境的佈置和材料的提供來看,做到了情景化、遊戲化、生活化。教師通過環境的營造,給幼兒提供了可觀察、操作的空間。而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將數學學習融入其中,更貼合幼兒的實際生活,讓幼兒感受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驗到了數學學習了樂趣,獲得了學習的機會。

4、從活動的組織來看,教師能有意識的對幼兒進行觀察,並採取一些有效的策略給予及時的引導。如:在“捉迷藏”的環節中,幼兒對於上、下的方位感知幼兒表現出是有一定經驗的,但是對於裏外和前後的區分部分幼兒還是比較容易混淆。教師通過鼓勵幼兒個別示範的形式,在與幼兒的互動中,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的方式,正確區分前後、裏外,並有目的的對此進行小結,幫助幼兒正確理解了方位,爲後面表達方位做了充分的準備。

但在今天活動中,我發現過程中還有些較爲遺憾的地方,比如“看照片” 的環節是活動的高潮,也是情緒最愉快的時候。幼兒從真實的場景中過渡到圖片上,其實對於幼兒能力來講也是一個挑戰,也是激發幼兒自主表達的意願。我卻採用一對一的問答方式來了解幼兒對方位的區分情況,使得幼兒缺失了更多的相互表達機會,時間也有些偏長。如果我能以參與者的身份走近幼兒,引導幼兒一起“找找你的朋友藏在了哪裏”的方式,鼓勵幼兒自由的交流,幼兒會有更多觀察、表達的機會。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數字4和5的實際意義並能認讀。

2、在操作過程中建立物與數的對應關係。

活動準備:PPT,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貼有不同數字的盤子,食物若干)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吸引幼兒興趣師:老師今天收到了一封邀請信,原來呀是森林裏的獅子大王邀請小動物們去參加森林狂歡會。可是他呀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想請我們幫幫忙,我們來聽一聽它遇到什麼問題呢?

教師模仿獅子:小朋友們,我邀請了很多小動物來參加我的狂歡會,可是呢來參加的小動物太多了,我都數不清楚來了幾隻小動物。你們能想個好辦法,讓我知道來了多少小動物嗎?

二、理解數字4、5的意義1、多種方式表示數字4、5(1)師:有客人來了,你們看第一個來的是誰呀?(出示四隻兔子圖片)獅子大王邀請了幾隻小兔子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你們有沒有什麼更清楚的方法讓獅子大王知道來了幾隻小兔子呢?

老師這裏用了小圓點來表示兔子的個數,比如四隻兔子可以畫四個圓點。

(2)師:小猴子也來了,我們一起數一數來了幾隻小猴子。如果用畫小圓點的方法,我們可以怎麼來表示來了幾隻小猴子呢?

2、數量與數字對應,理解數字的含義(1)師:老師還想到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數字表示來了幾隻小動物。我這裏有兩個數字寶寶,你們認識它們嗎?

四隻小兔子可以用哪個數字表示?五隻小猴子呢?

小結:我們剛剛數了,有四隻小兔子,所以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有五隻小猴子,就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2)師:又有新客人了,這次來的是誰呀?有幾隻長頸鹿呢?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呀?大象有幾隻,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

三、鞏固數字4、5的含義師:小動物們都帶來了美味的食物,每種食物的個數也不一樣,需要我們來幫忙數一數。這是什麼?這裏有幾個蛋糕?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依次用數字表示蛋糕、餅乾、冰激凌)四、按數取物,加強對5以內基數概念的理解1、操作要求師:我們幫獅子大王數清楚來了幾隻小動物,他爲了感謝我們,給我們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自助餐。獅子大王在每張桌子上準備了兩種食物,每個位子上都放着一隻小盤子,小盤子分爲兩邊,每一邊上面標着一種食物,還有數字。等一會請你們選擇一個空位子,按照盤子裏的數字拿自己桌上的食物。比如這邊標着蛋糕和數字4,就表示要拿4個蛋糕,就像這樣。拿完食物的小朋友坐回來我們一起來分享美食,聽明白了嗎?(教師示範操作)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3、交流展示,結束活動師:我們都拿了自己的食物,請你們先把自己的盤子放在自己前面,我請幾個小朋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拿了幾個什麼食物呢?

每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盤子裝的滿滿的,我們拿回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吧!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中完成《數學》第12-13頁"拍大蒜"。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找找身邊常見的數字,說一說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教學反思:

1、活動中重複很多次點數,到後來幼兒有點枯燥,可以加入其他數字如123,增加幼兒辨識的難度;2、操作要求講的不是很清楚,導致很多幼兒操作時沒有按照要求來拿取食物,錯誤率比較高;3、分享環節,只請了三個幼兒分享,其他幼兒沒有參與感,可以把幼兒的盤子都收起來,一個一個讓幼兒檢驗;4、活動中單位詞的使用不是很準確,"大象,蛋糕"這樣的量詞使用不當;5、教態還需要改進,可以更加親切自然,與幼兒更多的互動;6、幼兒能認讀數字4、5,但是可能並不理解數字,可以出示數字的時候改變一下數字的位置再讓幼兒認讀;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扮演小雞體驗在草地上捉蟲的快樂。

2、在遊戲中根據任務尋找相應的蟲子,並能按數、大小、顏色取物。

知識準備:

1、已學會兒歌:小小雞,早早起;來到花園裏,張大眼睛看一看,小蟲小蟲捉住你。

2、瞭解小雞基本的特徵及簡單的生活習性,知道小雞最喜歡吃蟲子,常常會到草地上捉蟲子吃。

物質準備:

1、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蟲子(撒落於戶外的草地上);小雞頭飾

2、三套任務卡片:第一套——上只有數字;第二套——上有數字和對應的顏色;第三套——上有數字和對應的顏色及大或小的蟲子

3、三種顏色的盒子(任務卡片放在盒子裏)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興趣

1、今天天氣真好,小雞都要到草地上去玩啦!(孩子們帶頭飾,邊唱歌邊來到草地上,雞媽媽帶着小雞在草地上玩)

2、肚子餓了,我們一起去草地上捉蟲子吃吧!

二、遊戲操作,體驗樂趣

大家一起來找蟲,每次唸完兒歌才能去捉蟲。

1、自由找蟲

自由念好兒歌開始去找小蟲,看誰找的又快又多?(提醒小雞們取了盒子去找蟲)數一數你找到了幾條小蟲?(幼兒點數,說出總數)

2、按數找蟲

你們吃飽了嗎?再去捉點小蟲,(每隻小雞自選一張任務卡:卡上有數字)提醒小雞根據數字找相應的蟲子。

3、按數、色捉蟲

寶寶們吃飽了,現在幫媽媽也去找點蟲子吃吧!可是媽媽要吃的蟲子是有要求的哦!(每隻小雞自選一張任務卡:卡上有數字與顏色)小雞們根據數、顏色找蟲子。

你幫媽媽捉了幾條什麼顏色的小蟲?放在相應顏色的盒子裏。

4、按數、色、大小捉蟲

我們大家都吃飽了,可是家裏的爸爸還沒有吃呢,我們一起來給爸爸找些蟲子吃吧!爸爸要吃的蟲子也是有要求的哦!(每隻小雞自選一張任務卡:卡上有數字與顏色、大小標記)小雞們根據數、顏色、大小找蟲子。

你幫爸爸捉了幾條小蟲?什麼顏色的?大的還是小的蟲?放在相應大小的盒子裏。

三、高高興興回家

今天我們的本領可真大,自己的小肚子吃飽了,還幫爸爸帶了這麼多的蟲子回家,它一定很高興,那我們快點回家給爸爸吃吧!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準備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除了業務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學習的態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裏,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與那裏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設計的教案如下: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設計理念:

《綱要》中提到:引導幼兒對身邊的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秋天豐富多樣的樹葉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幼兒園老師經常帶小朋友開展着撿落葉的活動,這些顏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葉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和好奇,“老師這是黃樹葉,老師你看這是片樹葉真大呀!”,當小班的孩子們高舉這些落葉向老師訴說的時候,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激動。設計樹葉分類的科學活動,能夠滿足孩子的探究願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認知,盡情暢遊在樹葉多彩的世界裏。

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一顆大樹(樹幹爲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幼兒每人一個盒子,裏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重點: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難點: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一、 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裏(老師指着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重複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

四、幫助大樹媽媽——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分類。

1、秋風吹,又有許多樹葉飄落下來,幫助大樹媽媽,給樹葉寶寶按綠色、黃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籃子4個,2個黃色,2個綠色。)

2、每個幼兒椅子底下放一個小盒子,裏面放2—4片樹葉。

3、操作後簡單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五、延伸活動,激發繼續探索的興趣

1、請幼兒按黃、綠兩種顏色排排隊。

2、我們到外面去撿樹葉,找一找還有哪些顏色的樹葉寶寶。

設計意圖:

和樹葉寶寶問個好,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並認知綠、黃樹葉寶寶,爲下環節做鋪墊。

角色扮演,使幼兒感受濃濃的親情,並初步感知了分類的意義。

通過送回家的遊戲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分類,滿足幼兒的需要。

在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對顏色的分類。

延伸環節讓幼兒繼續保持對分類活動的興趣和激發研究願望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逛蘋果園

一、活動構思

剛入園2個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還很不穩定,容易分散,不能時時注意教師的講解,因此我以“蘋果”這個孩子最熟悉的水果爲主角,採用了活潑生動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逛蘋果園”情景中,通過對學具的操作,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感受數量,學習按顏色分類、配對,使幼兒學得輕鬆、自主。一環扣一環的情節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不斷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引發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對物品顏色、數量的感知能力,嘗試簡單的分類。

2、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練習用夾子夾物,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羣。

3、幼兒能愉快地參與活動。

三、活動準備

1、音樂《郊遊》、《蘋果》。

2、椅子若干,皺紋紙鋪成的小路一條(寬25cm),紅黃綠籃子各2個。

3、彩色蘋果夾若干,紙杯製成花狀(比幼兒人數多,花瓣數分別爲2、3、4)。

4、數碼相機一個。

5、事先在門口爲每個孩子發一張果園的門票,上面印有不同顏色的蘋果。

四、活動過程

㈠ 引出活動內容

1、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去蘋果園玩玩,瞧,前面有一條小路,我們必須走小路、跨過小溝才能進入蘋果園,走小路的時候要當心,千萬不要踩到旁邊的小草。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2、幼兒走小路,跨過小溝進入蘋果園(這個環節使活動更具真實性,同時又鍛鍊了幼兒的平衡與跨的能力)。

㈡ 撿蘋果

1、走進“果園”,師:“呀,昨晚颳了大風,蘋果樹上的蘋果都被大風颳下來了,我們快來幫忙撿蘋果吧!”

幼兒分散撿蘋果,老師參與幼兒活動。

2、幼兒集中,老師請小朋友們摸摸蘋果寶寶、親親蘋果寶寶,滿足其好奇心。

3、老師出示自己撿的蘋果寶寶,利用夾蘋果的機會讓幼兒集體數數。

師:“瞧,我也撿了幾個蘋果寶寶,你們來幫我數數吧!”

4、請幼兒把小蘋果夾在自己的衣服上(讓幼兒夾蘋果,目的一是練習用夾子夾物,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羣;目的二是爲下面的活動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別人蘋果數量奠定基礎)。

⑴師:“哈哈,你們都變成了蘋果樹啦!我們一起來唱《蘋果》歌、跳蘋果舞吧!音樂一停小蘋果樹就不能動嘍。”

放音樂,音樂聲停,給幼兒拍照:“讓我來看看哪棵蘋果樹是一動不動的,我來給他拍照。”(孩子都特別喜歡拍照,因此這個環節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動更有趣味性。而且,小班的幼兒是好動的,拍照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遵守規則。)

老師提問個別幼兒:“你的樹上結了幾個蘋果?”(鞏固幼兒對數量的認識,如果有超過4個以上的,可以讓幼兒以“許多”表示。)

⑵第二次遊戲,要求音樂聲一停,幼兒坐下休息:“我們再來玩一次吧,不過小蘋果樹們剛纔站得很累了,這次音樂一停,我們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

放音樂,音樂聲停,老師提問個別幼兒:“你的樹上結了幾個蘋果?”

再次拍一張集體照。

㈢ 送蘋果。

1、師:“現在蘋果寶寶該回家啦,我們把她們送回去吧!看,那裏有什麼顏色的籃子?”

“紅蘋果寶寶應該送到什麼顏色的籃子裏去?……”

2、幼兒把蘋果送到相應顏色的籃子裏去,老師引導幼兒發現送錯的蘋果寶寶,並請幼兒自己糾正。(幼兒第一次嘗試按顏色分類。)

㈣ 找朋友

1、引導幼兒按照自己門票上蘋果的顏色去取相同顏色的紙杯花。

師:“我們在進入蘋果園之前每個人都發了一張門票,小朋友看看自己門票上的蘋果寶寶是什麼顏色的?我們來爲它們找個好朋友吧!瞧,那裏有許多小花,請你去找一朵花心顏色和你蘋果寶寶顏色一樣的小花,會嗎?”(幼兒第二次嘗試顏色配對。)

2、師:“小朋友們,花心的顏色和你門票上蘋果寶寶的顏色一樣嗎?看看小花上有幾片花瓣?”(再次鞏固幼兒對數量的認識。)

“聽,那裏的蘋果寶寶也吵着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們來幫幫它們吧。看看老師手裏的花心是什麼顏色的?那我該找什麼顏色的蘋果寶寶來和它做朋友呢?”引導幼兒發現可以用蘋果夾子做花瓣,並強調一片花瓣夾一個夾子。

3、幼兒每人拿一隻紙杯花,找相應的蘋果夾子來裝飾,先做好的可以再選擇另外的紙杯花。(再次讓幼兒用夾子夾物,滲透一一對應的概念,並第三次進行顏色配對的練習。)

老師巡迴指導。(放音樂《蘋果》)

4、拍照留念,發現有錯誤的進行糾正。(利用拍照使幼兒迅速地集中到老師的周圍,同時也便於檢查幼兒操作的結果。)

㈤ 回家,自然結束

師:“今天我們來到蘋果園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幹的小朋友,現在現在讓我們帶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樂《郊遊》)原路返回。

好玩的輪子

活動目標: 1、創設玩具城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展思維能力。

3、能有序的進行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範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去玩具城的興趣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麼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2、隨律動《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小結:原來輪子都會滾動,而且都不一樣。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送玩具回家,幼兒按點送物

三、幫玩具寶寶數輪子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麼辦呢?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思考

這是什麼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範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並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啓發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集體驗證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麼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四、我們也來變一變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麼車去?

3、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五、延伸

1、在數學區投放相應材料供幼兒鞏固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由的變成輪子數量不同的玩具車

《看誰抓得多》數學教學反思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看誰抓得多》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是幼兒生活中常會碰到的的事情。本次活動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瞭解它們的不同用途,並且學會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數字的興趣,也培養了孩子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學會記錄的方法。所以在整個活動中,我分了三個步驟。1、怎樣玩。2、抓玩具。3、猜猜看。在第一環節中利用幼兒每天都玩的積木來引出課題,設置懸念,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主動去想辦法,成爲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引導時交代清楚記錄單記錄不僅自己能看懂,也要讓別人看懂。讓孩子帶着目的去操作。第二環節幼兒操作記錄由於是大班了而且在數學活動中已經多次使用過記錄表了因此這次也不例外孩子對記錄表格非常熟悉。讓孩子玩看誰抓得多的遊戲,孩子通過玩遊戲自然的導出了數的概念和認知,通過不同的數量進行觀察、數數、記錄,比比誰的眼力快誰的動作速度快,這樣讓孩子感受到了數字的神奇和有趣,並將幼兒對數字的理解、運用進一步加以擴展和延伸。因爲數學來源於生活而最終必迴歸生活。通過這一過程,孩子可以進一步體驗到數字的妙用,感受到運用數字的快樂,從中也增強了孩子學習數學的信心。

在最後的猜猜看中我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如:老師抓了28個我怎麼抓了8個等問題值得孩子們進一不去思考。所以我把這些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孩子繼續去探索發現。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喜歡數學。

2、願意上課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3、能按照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3"5個物體的序列。

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的褲子圖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等若干套(3--5個爲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動過程:

1、褲子比一比。

a、觀察褲子。

教師出示掛圖中的4條褲子。

教師:看,媽媽給寶寶買了什麼?媽媽買了幾條褲子?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褲子,並說出它們長短不一樣。

b、比褲子。

教師:哪條褲子長,哪條褲子短?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褲子兩兩比較,得出結果。

2、褲子排一排。

a、教師出示長短排序板。

教師:媽媽讓寶寶排一排褲子,你覺得哪條褲子放在前面?可以怎麼排呢?

鼓勵幼兒積極思考並講述自己的想法。

b、鼓勵幼兒自主地排褲子,然後說一說自己用什麼方法排的。

c、教師和幼兒討論長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條線將褲子放整齊,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長(最短)的褲子排號,再通過兩兩比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長的褲子,發現長了再調整。

3、給物體排排隊。

a、討論活動規則。

教師: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都來找小朋友幫它們排隊啦!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總結:先找出物體中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排好,在比剩下的物體,找出最長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後說一說。

b、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將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齊。

教師鼓勵幼兒參與多組操作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8

【教案准備】

1、課件-數學:[3-2]比較概念;[3-1]比較概念。

2、長短不一的小棒各4根;食用山楂條。

【教案流程】

一、導入

1、調動幼兒情緒。

教師:今天老師要請客啦,看!這是什麼?(長條山楂卷)

這兩根山楂條一樣長嗎?(一樣長)

老師將其中的一根切下一小塊,請一幼兒品嚐。

2、比比看,有什麼變化?(一根長,一根短)

然後,老師再將長的一根切下一段,給幼兒品嚐。

(直至兩根全部吃完)

二、展開

1、幼兒自由探索給小棒排序。

請幼兒自己比一比小棒的長短,排一排小棒,主動探索排序方法,教師觀察幼兒掌握排序的情況。

2、教師利用課件與幼兒一起總結、歸納排法。

請幼兒觀看課件:3-2比較概念

(1)先比較4個物體,找出最長、最短的,最短的放在最前面,最長的放到後面。

(2)然後比較其它兩個物體的長短、按順序放在中間,並說出:我是按照最短的、短的、長的、最長的順序給物體排隊的。

請幼兒觀看課件:3-1比較概念

(3)讓幼兒在正排序的基礎上進行逆排序。

3、引導幼兒討論:兩種排序的方法爲什麼不一樣?

(1)正排序是從短到長,一個比一個長。

(2)逆排序是從長到短,一個比一個短。

(3)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表述。

三、結束

1、請幼兒自由排序,教師進行個別輔導。

2、教師小結,自然結束。

本次教案的反思:

1、幼兒的學具準備得比較充分,但教具的大小不太合適。這個活動中,我給幼兒準備的是可以撕貼的即時貼四根,顏色、長短各不相同,而且在設計作業單時我特意考慮了一下長短和高矮的不同,特意把作業單設計成左邊對齊比較長短,所以左邊有一個排序的紅旗標記。幼兒的作業情況很不錯,然而我在講解時採用的是小綵帶(因爲考慮到要用大頭針戳到泡沫板上),後排的幼兒就顯得有點看不到。估計不準確,下次要改進。

2、四個物體的長短描述過於死板,幼兒接受差。對於三個物體的長短排序,幼兒大多都是這樣稱呼的:長的、不長也不短的、短的。現在變成了四個,中間的兩個怎麼稱呼就成了問題。雖然我一再強調:最長的、長的、短的、最短的,但因爲我把排序的另一種方法也陳列上去了(最短的、短的、長的、最長的),這樣無疑就干擾了幼兒的感知,所以造成活動後很多幼兒無法清楚地說出這四種物體的長短描述。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直觀比較兩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圖卡直接比較圖卡人物的高矮。

活動準備:

高矮不同的玩偶數個。

人物圖卡數張。

活動過程:

1、教師準備數個能站立的玩偶,拿出兩個(高矮差異大)提問:說說看XX和XX,誰高?

2、幼兒直觀比較兩玩偶的高矮,並回答。

3、教師請兩位幼兒到前面比較高矮。(先找兩位身高差異較大的,再找兩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種情況時,幼兒如果回答“一樣高”也可以。)

4、教師將幼兒每三人分成一組,請幼兒兩兩互相比較(以背對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個人輪流練習判斷。(教師可以到幼兒旁邊詢問誰高誰矮)

5、教師那出兩張大型的人物圖卡,展示在黑板上(兩人的距離放遠一點,不易直觀地比較出來)。教師提問:這兩個娃娃,誰比較高?

6、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代表地面,並說明:你們和其他同學比身高的時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圖卡要比身高,腳也要先對齊,再看誰比較高。

7、教師重複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圖卡重新布題。

8、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教師提問:有3個娃娃要比身高,猜一猜,手上拿故事書的娃娃和拿積木的娃娃哪個比較高?

9、請幼兒拿出娃娃圖卡,將手上拿故事書的娃娃和拿積木的娃娃圖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師提醒:比身高時,娃娃的腳要對齊框框中的底線。

11、幼兒任意選擇2個娃娃圖卡,重複練習判斷高和矮。

12、教師可以在角落擺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數個,讓幼兒不斷練習比較。

小結:讓幼兒瞭解和同學比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圖卡比較身高時,腳要對齊底線的做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實物的大小,認識大小標記,能根據大小標記正確的擺放物品。

2、觀察實物大小,學會正確匹配大小標記,並樂於和同伴一起探索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

3、正確握筆,要求進行連線操作活動,大膽的用語言講述。

二、活動描述:

前幾天我上了一節園內教研課——小班數學《大大和小小》。本次活動有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出示兩隻熊讓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說出哪隻大,哪隻小,然後過渡到讓幼兒給兩隻熊送禮物,最後是遊戲找朋友。本次活動難點是區別大小並進行分類,會用語言表達“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準備了一大一小兩隻熊,請小朋友觀察比較,哪隻熊大,哪隻熊小,這一環節結束後,讓幼兒把兩隻熊送到事先準備好的兩間房子裏,並強調大熊喜歡住大房子,小熊喜歡住小房子,幼兒很快地比較出了房子的大小並把兩隻熊分別送到他們住的房子裏。到了給兩隻熊送禮物的環節,我說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我們給他們送些禮物好不好,記住了大熊喜歡用大的東西,小熊喜歡用小的東西,我們送禮物的時候一定要說“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大多數幼兒的禮物都送對了。可是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許多幼兒不會把這句話連貫地表達出來。第三個環節是今天大熊和小熊收到了這麼多的禮物非常高興,想到草地上去玩了,他們邀請小動物們一起玩,大熊和大的動物玩,小熊和小的動物玩,幼兒拿出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動物送到草地上,這一環節和第二個環節差不多,幼兒的操作很快地完成了而且興趣濃厚。

三、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數學活動作爲探索性活動的形式之一,有益於對幼兒進行思維的訓練,而操作材料又是教育目標的載體。在數學活動中優化操作材料,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現出來,才能使幼兒能隨機地感知數學、走進數學。

在材料提供時,教師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觀察,發現現階段孩子的興趣需要,考慮現階段的培養目標,與教育目標保持一致,使材料充分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爲孩子準備的材料儘量具有實用性和生活性原則。

這次活動中老師以大熊和小熊的情節開展活動,這些富有娛樂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能有興趣地反覆多次地進行練習。尤其是最後的得到禮物,禮物是比較可得,又是孩子很喜歡的,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參與積極性,孩子人人都能參與,既鞏固了孩子的知識,又獲得成功的體驗,一舉多得。

但是通過上課、反思,我也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節向下一個環節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幼兒操作,老師過多的去牽着幼兒走,應該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的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整個活動的時間有所延長。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還不夠精煉、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與此同時更要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後教學中不能忽略地方。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長短排序差異排序四個物體的序列。

2、使幼兒學會用語言描述排列順序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長短不一的同色紙條四根,標記圖一根。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出示四根紙條:這是什麼?它們又什麼不一樣?哪根長哪根短?

2、可以用什麼辦法來證明你你們說的是對的呢?

3、教師邊操作比較兩根紙條的長短邊講解比較的方法。我們怎麼來給這幾根紙條取名字呢?

4、出示排隊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這幾根紙條排隊呢?想想哪根紙條排在最前面,哪根紙條排在後面,要把這幾根紙條排得很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麼紙條請你排在什麼地方。

5、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給紙條排隊。

6、請大家說說他是怎麼跟紙條排隊的?

二、幼兒操作

1、每個小朋友從桌子中間拿一張排隊標記圖,拿一個小袋子。

2、倒出袋子裏的紙條,比一比哪根紙條是最長的、長的、短的和最短的。

3、給四根紙條按順序排排隊,一邊排一邊說。

四、展示幼兒作業。

五、組織幼兒整理操作材料,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動物園門票每人一張。

2、幼兒人手一份10以內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以去“動物園”遊玩的形式,帶領幼兒進教室。

點數9個小朋友。

師:我們要到動物園去玩了,請小朋友排隊入場。請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記住要從小紅旗那開始,看誰動作快。

①幼兒自主排隊。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點數人數。

師:現在請男孩子來數一數女孩子有幾個?記住要從小紅旗開始。(男孩子數女孩子)再請女孩子數數有幾個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續情境:練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

(1)示範數10的數。

師:瞧,這是誰呀?讓我們看看有幾隻?

(2)提出操作要求。

師:動物園裏這麼動物,要請小朋友把它一個一個在排序板上排好隊,排一個要大聲數一個,看看你一共數到幾個動物?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並對能力弱的幼兒提供指導或幫助。

(4)評價——請幾名幼兒點數自己的操作材料。

師:你的是什麼動物?請你從小紅旗開始用手指一邊點一邊大聲的數給我們看一看有幾個?數完後追問:你數到了幾個?

(5)挑戰:點數15以內的數。

動物園又來了許多動物,可是這麼多數也數不清,誰願意上來幫我數一數?

三、結束情境。

師:時間不早了,動物園要關門了,請小朋友把動物放回籠子,來排隊吧!

【活動反思】

《數數有多少》的目標是:1、能收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課前所思:目標中是要點數10以內,小班幼兒對於情景化的遊戲,特別喜愛,正好本週主題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動物園玩的經驗,所以定位在去動物園的情景。

課堂實踐:

我帶着15名小朋友進入場地後,以“進動物園要排隊”的形式,讓男孩、女孩排在分別排在小紅旗後面,並且相互從小紅旗處數數,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幾個?”點數完畢後,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10的點數後,提出要求:請把這些玩具在小紅旗上面排隊,邊排邊數看看一共有幾隻?小朋友自主選擇後,我個別邀請幾位上前操作。最後以動物園要關門,請小朋友帶好動物,跟隨我出教室。

小百科:起初人們只覺得某部分的數是數,後來隨着需要,逐步將數的概念擴大;例如畢達哥拉斯認爲,數必須能用整數和整數的比表達的,後來發現無理數無法這樣表達,引起第一次數學危機,但人們漸漸接受無理數的存在,令數的概念得到擴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1.分辨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種不同的圖形。

2.能運用圖形的特點進行組合拼擺,3.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活動準備◎《圖形拼擺》掛圖、《我認識的圖形》遊戲卡(見教具盒)。

◎《圖形拼擺》遊戲卡、操作白板(見幼兒操作包)。

◎膠棒若干。

◆活動過程☆觀察出示《我認識的圖形》遊戲卡,引導幼兒觀察辨別。

教師:圖形寶寶來做客,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

☆遊戲1、依次出示《圖形拼擺》掛圖(見教具盒),引導幼兒感知圖形拼擺。

教師:圖形寶寶會變魔術,看看圖形寶寶變出什麼?

教師:它是由什麼圖形組合的?圖形大小一樣嗎?

教師:它是由什麼圖形組合的?什麼地方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有幾個?

2.出示《圖形拼擺》遊戲卡和操作白板(見幼兒操作包),引導幼兒進行拼擺、粘貼。

教師:這個魔術真神奇,一種圖形、大小不同組合起來能變出好看的圖案來,三種圖形以不同的方法組合起來也能變出漂亮的圖案!請你用圖形寶寶試着擺一擺。

☆展示1.請幼兒互相介紹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變得是什麼?用的是什麼圖形?

2.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師:請小朋友把你的作品說給大家聽聽。

◆活動建議本活動是引導幼兒在學習運用圖形的特點進行組合拼擺的過程中,加深鞏固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知,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在拼圖之前,教師要先引導幼兒欣賞用不同圖形拼成的畫,在欣賞中既達到了辨識圖形的目的,也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的學習需求。如依照範例進行模仿、在範例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象創意進行變化,組合成新的圖案。教師出示《圖形拼擺》遊戲卡時,要注意先出示同類圖形拼擺圖卡,引導幼兒感知一種圖形可以根據大小進行組合拼擺;後出示不同圖形組合拼貼圖卡,引導幼兒觀察感知可以根據大小不同的各種圖形進行組合拼擺。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根據幻燈片手段的可變性特點製作動畫片,滿足當前幼兒的學習需求。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序數,知道數字還可以表示物體的位置。

2.願意在理解的基礎上大膽、清楚地進行講述。

(二)活動準備:

1、一幢5層樓的房子

2、1——5的數字卡

3、5個動物(大象、小熊、小雞、小兔、青蛙)

4、小紅旗

(三)活動過程:

1、複習5以內的數量。

師:“今天我們小一班來了幾位動物客人?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誰?有幾隻小動物?有5只小動物那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出示數字5)”

2、引導幼兒幫助動物排隊,初步感知理解序數的意義。

“動物朋友出去做遊戲了,我們先給小動物排着一條整齊的隊伍出去,我們來幫助它們排隊,好嗎?(出示小紅旗),排隊要有個要求,要從紅旗這裏排,從左往右一個一個排在紅線上。

(1)你們真棒,很快就幫小動物們排好了隊。

(2)排在第一個的是誰?誰排在第三個?大象排在第幾個?

3、給動物找序號,理解數字還可以表示動物的位置。

(1)爲了讓大家能一看就知道誰排在第幾個?你們能幫它想個好辦法嗎?

(2)老師這裏有一些數字牌,分別是幾?數字1發給誰,爲什麼?那數字2呢?小雞那應該放數字幾呢?表示小雞排在第幾個。

(3)現在有了這些數字牌,我們就能一眼就看出誰排在第幾個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4)小結:原來這個數字不僅可以表示有幾個動物,還可以表示小動物排的位置呢。

4、引導幼兒幫動物找房子,從縱向來學習序數。

(1)玩好遊戲,小動物們要回家了,這裏有一幢房子,小動物們就住在這裏,我們來幫助小動物,把它們送回家。

(2)大象由於身體比較笨重,所以它住在第一層裏,誰來把大象送回家。小熊住在第二層;住在第五層的是青蛙……

(3)小結:原來數樓層的時候,我們是從下往上數的,數字還可以表示樓層呢?

5、玩排隊遊戲,鞏固對序數的理解。

(1)請5個幼兒排成一排,先想一想從左往右自己排在第幾個?然後根據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如請第3個幼兒拍兩下頭。

(2)相同的隊伍,從右往左玩排隊遊戲。

(3)小結:原來排隊的方向不同了,你們排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原來xx排在第五個,現在方向換了,她的位置就不同了,現在排在第四個了。

6、幫熊貓老師貼上車廂的數字。

(1)第二天,動物們坐上小火車去秋遊了,我們來給他們分分座位好嗎?請一名幼兒上來幫助小動物們分座位,爲了讓大家能一眼看出小動物分別坐在第幾節車廂,請你把數字貼在相應的車廂上並說一說,xx動物坐在第幾節車廂。

(2)幼兒操作

(3)請你去給客人老師看一看,你做對了沒有,並告訴客人老師,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節車廂裏。

7、小結

反思: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認識1~5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動中是用動物卡片來讓幼兒認識瞭解序數,爲了能使幼兒更直觀的看到並用第幾說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我請幼兒扮演小動物來代替動物卡片,這個環節的設計無意中更加激發了幼兒參加活動並積極投入活動的積極性。我請了5名幼兒扮演小動物站站成一排,每個小動物都有一個象徵性的動作,這樣就能使幼兒容易辨別什麼“小動物”是排在第幾位的。中間在加進了一些遊戲的元素,如請其中一個小朋友蹲下,問“什麼動物累了?他是第幾個?”等。在排成一橫排的基礎上,我又考慮到序列是多樣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因此,在以後的序數教學中,我們應多進行一些序數變化方式,如:

1、辨認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橫直排的,縱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線排列的,曲線排列的,不規則排列的等。

2、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序數,如:從左到右是第幾?從右到左是第幾?從上到下上第幾?從下到上是第幾?

3、確認同種類物體的序列,如一排小雞,哪隻是第幾?也確認不同種類物體的序列,如:蘋果、娃娃、筆、碗??排成序列,每個物體排第幾?

4、在變化的情景中確認序數,如確定了序列中物體的序數後,變換序列中的物體,再認一認變換後的物體排第幾?這樣做既有利於形成序數的概念,也有利於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找圓形

活動目標

1.知道圓形的特徵,能從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圓形物品。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能遵守操作規則。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的形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話題。

1.教師:圖片上有很多有趣的東西,看看是什麼?

和幼兒一起觀察並介紹物品:

麪包,盒裝牛奶,西瓜,汽車,本子等。

2.觀察比較

看一看這些東西什麼地方是一樣的?知道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嗎?

二、找圓形。

1.教師:看看圖片上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你能找出來嗎?

2.幼兒一起協商,找出圓形的東西

西瓜,麪包,車輪。

3.複習:找圓形

出示圖片:

觀察比較,圖片上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把圓形的東西找出來。

鐘錶,葡萄,漢堡。

三、找找生活中的圓形。

1.教師:小朋友都認識了很多圓形的東西,現在請小朋友去找找我們的教室裏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

2.幼兒交流找到的圓形。

活動延伸

回家找找家裏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我們請爸爸媽媽幫幫忙把它們畫下來帶到幼兒園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