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願意跟着老師一起嘗試用小勺餵動物寶寶吃飯。

2、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大貓、小兔、小勺若干、動物頭像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大貓和小兔

☉逐一出示大貓、小兔引導寶寶問好。

☉看看、說說哪個動物長的大?

☉貓咪爲什麼長的大呢?小兔爲什麼長的小呢?

☉寶寶會自己吃飯嗎?引導寶寶學學做做自己吃飯的動作。

2、操作活動:餵動物寶寶吃飯

☉有好多動物寶寶還不會自己吃飯,可是他們的肚子好餓哦,怎麼辦呢?

☉請個別寶寶嘗試學學餵食的動作。

☉鼓勵寶寶用小勺餵動物寶寶吃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1、怎樣不怕黑

1)幼兒討論交流如何不怕黑

2)電話連線慰問汶川小朋友,並請他們說說如何消除當時周圍黑暗環境的恐懼。

3)小結:在黑暗的環境中或突變黑暗的情況下,不要慌張,動腦筋想一些便利、安全的辦法環境變亮,或通過唱歌、自言自語等發出聲音先將心中的膽小與害怕趕走。

2、玩遊戲“尋寶”

評 析:該活動選材獨到合理、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抓住其膽小怕黑的心理爲着陸點,設計新穎、富有童趣,以故事的形式層層遞進,由始至終將幼兒的注意力緊緊 圍繞主題,並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踊躍發言;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能隨機應變,巧妙應答,特別是結合當前“汶川大地震一週年”對幼兒進行適時的勇敢樂觀教育,效 果突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小班教案《晾襪子》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把能對的物體進行一一對應的匹配,體驗成對物體之間的對應關,體驗成對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願意和同伴友好地共同操作材料,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晾襪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體驗成對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

2、能把能對的物體進行一一對應的匹配。

3、願意和同伴友好地共同操作材料。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重難點:

能把能對的物體進行一一對應的匹配。

體驗成對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

活動準備:

夾子每人一個,手套、襪子每人一雙,臉盆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引出問題。教師繫着圍裙扮演媽媽,端着一盆襪子對幼兒說:“媽媽今天洗了許多的襪子和手套,你願意來幫助媽媽晾襪子、晾手套嗎?”

二、基本部分

1、演示規則,出示晾衣架。師:“晾襪子和手套時,同一雙襪子或手套要夾在一起。怎樣才能找到同一雙的兩隻襪子呢?”教師取出一隻襪子,請幼兒從盆裏找出另外一隻襪子。教師:“他找的對嗎?你怎麼知道這兩隻襪子是一雙呢?”教師引導幼兒發現襪子相同的圖案,大小,花紋。

2、教師:“找到同一雙的兩隻襪子後,就把他們合併在一起,夾在一個夾子上。就像這樣,捏住夾子夾住兩隻。教師示範夾一雙襪子。”

3、介紹基本組和平行組活動,教師指着幾盆襪子和手套:“那邊盆裏還有許多襪子、手套要晾,我們來玩晾襪子、晾手套的遊戲,請小朋友幫忙,把它們一雙一雙的晾起來,好嗎?”

4、 結伴操作。教師一個一個地請幼兒去和另一個同伴牽手,一同走到夾襪子和夾手套的場地,兩兩合作開始操作。

5、觀察指導,教師巡視,瞭解幼兒是否理解“配對夾襪子或手套”的規則,強調“同一雙要夾在一個夾子上”。協調有可能出現的幼兒獨佔襪子盆或手套盆的情況。觀察幼兒的操作策略,分析發展水平,適時進行個別指導。

6、提示常規。師:“請夾完所有襪子或手套的小朋友在檢查一下,每雙襪子或手套有沒有夾錯。”

提示換組:“晾好襪子的兩個小朋友可以一起把襪子收下來,放回盆裏,然後兩人在一起去晾手套,晾好手套的兩個小朋友,取下手套以後也可以一起來晾晾襪子。”

三、交流評價

1、整理。師:“襪子手套晾乾了,請大家把襪子手套收下來放回盆裏吧。”師生共同整理。

2、交流。集中幼兒。教師:“今天你晾的襪子還是手套?”“你是怎麼找到成雙的一雙襪子或手套的?”

3、評價。師:“今天媽媽很高興,大家都愛勞動。哪些小朋友按要求完成了襪子或手套的配對任務?”“哪些小朋友在活動時,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友好地共同一盆襪子或手套的?”教師補充講評在活動巡視中發現的操作策略和行爲表現。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晾襪子》的主要目標是將成對物體一一對應,對應是教學過程能力關係和排序的重要內容,是將來學習對應比較和點數的基礎。活動開始前讓幼兒準備了襪子和手套,有了這些東西做教具,小朋友變得更有興趣了。請幼兒進入情境後,幫助老師一起晾襪子,向幼兒提出晾襪子的要求,幼兒能一下找出兩個相同的襪子或手套,並能發現它們上面有一樣的“美羊羊”(圖案),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們還能說出因爲它們顏色、條紋、大小是一樣的,所以“它們是一雙”。在幼兒自己操作時,幼兒們都能準確找出一雙相同的'襪子或手套,並能把它們合併在一起後進行交換操作。在最後的評價環節中,幼兒也能積極的配合老師,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活動結束,幼兒很開心。

小百科:古代的襪子稱之爲“足衣”或“足袋”,通過數千年的演變,才發展到現代形式的襪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勾線、暈染相結合的形式表現下雨天人物的主要特徵和動態

2、能用冷色、灰色表現下雨天的色彩。

活動準備

1、在下雨天有意識地帶領幼兒觀察人們的衣着特徵以及雨滴從天上掉下來時形成的線條;幼兒體驗過自己撐着雨傘或穿着雨披在雨中行走的感受。

2、各種雨具(雨傘、雨披、雨鞋)。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幼兒表演避雨的情景。

教師:下雨天,你會怎麼辦?

2、引導幼兒回憶下雨天人們的衣着特徵和動態。

(1)教師:人們在下雨天怎樣讓自己不淋溼?打傘時是什麼樣子的?人們穿上雨披時,我們能看見的是哪些部位?

(2)教師:雨從天上落下來時像什麼? (像一根根的線)想一想下雨的時候,天空是什麼顏色? (灰白色)

(3)幼兒表演有的穿雨衣、雨鞋,有的兩人共撐一把傘,有的在屋檐下躲雨的情景。

3、師幼共同討論創作方法,嘗試畫出下雨天的景象。

(1)教師:要畫出下雨天人們在幹什麼,他們臉上的表情怎幺樣,天空是什麼顏色。

(2)教師:穿雨披和打傘的人都可以用先勾線再染色的方法進行繪畫,天空可以用大號筆刷上淡淡的墨。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5、集體欣賞、交流幼兒作品。

(1)教師:你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你是怎麼看出是下雨天的?

(2)引導幼兒側重從下雨天人們不同的避雨方式、人物動態、色彩和構圖等方面來評價作品。

【評析】

“下雨天”灰濛濛的場景和色調比較適合運用國畫的形式來表現。在表現人物方面,方法各異:有的幼兒先用勾線冉染色的方法表現穿雨披的人;有的用勾線的方法畫出人物頭部,用毛筆側鋒的方法兩三筆完成身體輪廓,簡潔、形象、生動;很多幼兒畫了打雨傘的人,但也各不相同,有一人打傘的,有兩人共撐一把傘的。在表現天空的顏色時,有的幼兒運用了較深的顏色暈染天空,用較粗的線表現雨和閃電,說“這是個雷電交加的下雨天”;有的幼兒運用了淡淡的藍色和細細的線條,說 “這是和風細雨的下雨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後發生的事情。

2、感受變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一家(小熊、變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圖四張(我變小後發生的事情)

2、故事ppt《我變小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小熊,你好!)--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

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

師:看看我家裏有誰?(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3、師:今天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關於我們的。

教師繼續講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裏的我和現實的我有什麼不一樣?(大、小)

教師小結:有一天,我夢見我變小了。

二、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後發生的事情。

1、出示大圖一(我和爸爸)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用故事裏的話來總結;個別--集體)

1)師:瞧,我和爸爸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裏)

教師用書裏的話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帶我出去玩,讓我坐在他的口袋裏。

2)師: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裏還需要走路嗎?

3)師: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覺怎麼樣?(不用自己走路,真好!)

4)師:你會把爸爸帶我出去玩的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嗎?(教師帶幼兒一起說一說;幼兒自己說一說)

2、出示圖片二(我和媽媽)

師:我和媽媽發生了什麼事呢?媽媽給了我什麼呀?這根棒棒糖怎麼樣?我拿到棒棒糖後怎麼了?

3、出示圖片三、四

師:在夢裏還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請你自己選一幅圖來說一說。

討論、交流

師:我變小了,姐姐讓我幹什麼了?

師:我變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幹什麼?

3、教師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師提問:當我夢醒了,我又幹了什麼?(-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三、完整欣賞故事《我變小了》

師:我們完整地聽一聽這個故事吧,如果你會說可以輕輕地和我一起來說說,好嗎?

教師提問:你覺得變大好,還是變小好?爲什麼?

(鼓勵幼兒交流變大、變小的美好感覺。)

教師最後小結:其實變大、變小都很不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一、情況分析

隨着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爲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啓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瞭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並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爲他們長大以後成爲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紮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

隨着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咱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爲自己的行動,並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於是咱們在植樹節這天,爲美化、淨化環境,組織幼兒給樹木澆水,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二、活動目標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

2、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懂得保護植物就是保護環境的意識。

3、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耐心、愛心,體驗同伴間相互勞動的喜悅。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

2、大水桶一個(裝滿水),幼兒人手一個水壺。

四、活動過程

1、談話: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麼節嗎?(植樹節)教師用簡單明瞭的話語向幼兒介紹植樹節的由來。

(2)你知道樹木有什麼作用嗎?(幼兒互相討論)

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風沙的危害"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讓幼兒知道咱們居住的環境污染特別嚴重,對咱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危害。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教師小結:樹木可以淨化空氣、美化環境,調節氣溫、防風遮雨;另外,樹木還可以製成各種傢俱,給咱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所以咱們一定要保護樹木,保護咱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2、教師與幼兒一起爲小樹澆水

(1)教師提出要求:

①按順序給路邊的小樹澆水並注意不碰斷小樹苗不踩壞小花朵。

②水壺裏的水不要裝太多,以免水灑出來弄溼衣服、鞋子。

③取水時不要擁擠,要按照順序排好隊。

④給樹木澆水只要澆滿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師示範給小樹澆水。

(3)幼兒動手給小樹澆水,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

3、教師對幼兒的勞動給予肯定並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