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目標

簡單的方位知覺

材料:

鏡子、圖片。

過程

1.幼兒站在盥洗室的鏡子前,幼兒邊照鏡子,邊指認自己五官的名稱和位置。

2.教師說出五官的名稱,幼兒快速地在自己的臉上指點。

3.學說“眼睛在鼻子的上面、鼻子在中間、嘴巴在鼻子的下面”。

建議:

1.活動區周圍可以佈置幼兒的照片,讓幼兒看看認認自己和同伴。

2.在活動中念兒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

3.活動後,可進行寶寶自己會整理的練習,感知簡單的歸類。

附兒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鴿翔)

寶寶有面小鏡子,每天用它照自己,

小臉乾淨頭髮直,真是漂亮好孩子。

名稱二:漂亮的我

目標:

用碾抹的方法表現紅暈

材料:

紅色油畫棒

過程:

1.請幼兒閉上眼睛,聽老師數到三才能睜開眼睛看:

――“這是誰?”(一張娃娃臉)

2.“寶寶要做客去,老師給他打扮得漂亮些。”

3.教師演示打紅暈的方法,用紅顏色在臉的兩頰塗好後,用食指碾抹。

4.幼兒練習,教師提醒幼兒碾抹完以後要洗手。

建議:

1.只有油畫棒才能產生碾抹以後的朦朧感。

2.告訴幼兒顏色要來來回回地多塗一些效果纔好。

名稱三:請你照我這樣做

目標:

觀察、記憶能力的練習

材料:

大鏡子

過程:

1.教師對着鏡子表演各種動作,讓幼兒觀看並做做、說說老師的動作。

2.介紹遊戲“請你照我這樣做”的玩法,幼兒做鏡子,反映老師的動作。

3.老師表演各種動作,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

建議:

1.教師對着鏡子表演動作時,要讓幼兒都能看清楚,表演的動作要由易到難。

2.本遊戲可安排在休閒的環節進行,不斷地重複和增加動作難度。

幼兒園教案 篇2

目標:

1、 知道鉛筆盒的用途。

2、探索子彈鉛筆換筆芯的方法。

準備:

孩子們準備好書包、鉛筆盒及一些文具等

指導:

●導入活動:

師:“上次我們一起討論了小書包,今天我們一起研究鉛筆盒。現在請你把鉛筆盒拿出來。”

你的鉛筆盒和別人的有什麼不一樣嗎?

幼兒自由交流。

●鉛筆盒裏有什麼:

交流:你們的鉛筆盒裏有什麼?都帶齊了嗎?和你的好朋友看看再說。

幼兒個別交流。

討論:你會使用這些文具嗎?怎麼用?(個別幼兒示範)。

●探索子彈鉛筆

你們都要上小學了,我送你一件禮物,是什麼?但是鉛筆的筆芯斷了,你能換一支新的嗎?

幼兒探索方法。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並進行演示。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媒體課件、桃子卡片、圓片、學生準備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1、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1)、出示桃子圖片,讓學生隨意分。

小朋友手裏都有6個桃子,你能把它們分成兩份嗎?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動手分。

(2)、展示學生分的成果。

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分的呢?

學生會有很多種分發,教師用媒體課件都展示出來。

(3)、發現“平均分”。

教師帶領小朋友觀察:小朋友,這裏的幾種分法都是不同的,我們來仔細觀察,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

讓小朋友發表意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髮現有兩種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們都發現了有兩種分法與別的不同,那麼我們就仔細來觀察這兩種分法:我們發現這兩種分法的每一份的數目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每一份都一樣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讓學生和教師共同讀幾遍。

教師接着演示:把4個桃子分成左邊2個,右邊2個,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均分。並連貫說:“把4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個。”

2、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1)、教師出示幾種物體的分法,讓學生說說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裏幾份,每份有幾個?

3、讓學生動手平均分。

(1)、讓學生小組合作將手中的8個圓片平均分,並互相說說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分得幾個。

(2)、發表意見。

(3)、表揚說的好的小朋友。

4、動手操作。

(1)、教師提出意見,讓學生邊操作,邊說出結果。

有8個桃子,每隻小猴子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隻猴子呢?

(2)、讓學生動手,找學生演示。

(3)、連起來說說。

(4)、在書上填寫出來。

1、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1)、讓學生相互合作,邊操作邊得出結果,填寫在書上。

(2)、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1)、完成第一題。

說出哪種是平均分,並說出理由。

(2)、完成第2題。

教師讀題目,讓學生先圈一圈,再填寫。

填寫後讀一讀。

(3)、完成第3題。

這道題目不讓學生動手操作,看學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後教師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什麼樣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遊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 寶寶:你想到那裏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 律動:跟着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麼?可講教室環境)

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麼小動物到公園裏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a 小兔怎麼了?

B 怎麼會摔交的?

(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 是誰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裏)幼兒學說。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兒每人一顆 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音遊《汽車開來了》。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給3以內數量的物體排序,初步體驗數序。

2、鞏固按物體的數量匹配相應的點卡。

3、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活動操作過程,能正確地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水果實物(蘋果1個、橘子2個、梨子3個),單獨的動物圖片(每種動物數量分別是1、2、3),1—3的點卡,盤子3個,大分類籮筐1個。

活動過程:

一、媽媽買的水果。

1、教師(出示一籃水果):這是媽媽剛纔買回來的水果,請你幫助媽媽一起來整理水果好嗎?

2、師幼將水果拿出來放在桌子上說一說:有哪些水果?

3、啓發幼兒思考:我們怎樣整理它們呢?引導幼兒把一樣的水果放在一個盤子裏。

4、請幼兒數一數每種水果有幾個,引導幼兒給水果排隊,最少的水果放在最前面,多的水果放在後面。排好後請幼兒說一說:1個蘋果、2個橘子、3個梨子。

5、請幼兒給水果送點卡,鼓勵幼兒邊送邊說:一個蘋果送一的點卡……

二、幼兒操作活動。

1、甜甜的水果:觀察卡片,請幼兒先將同樣的水果放在分類盒中一個格子裏,然後按物品數量的多少調整次序,最後再給水果送點卡。

2、小動物寶寶:請幼兒先將一種動物放在一個分類格中,然後,引導幼兒按動物數量的多少調整次序,最後再給動物送點卡。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感知2以內數量的關係

活動目標:

1、幼兒手口一致點數2個物體並說出總數。

2、通過活動,加深幼兒愛媽媽的情感,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蘋果、大紅花、帽子、衣服個兩樣。

2、兔媽媽、貓媽媽圖片。

3、幼兒操作材料。

4、送媽媽的禮物,裏面幼兒不同數量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兔媽媽和貓媽媽。

今天是兔媽媽的節日,我們來看看兔媽媽有幾個?(1個)也是貓媽媽的節日,貓媽媽有幾個?(1個)

一個兔媽媽一個貓媽媽,有幾個媽媽?數數。

(二)出示實物,感知2的數量。

今天,小兔和小貓一起去超市買了很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買了什麼,而且每樣東西有多少。

1、出示2個蘋果,數數蘋果有幾個?(練習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

2、出示2朵大紅花,數數有多少?

3、出示2頂帽子,數一數?

4、出示2件衣服,數一數?

(三)給媽媽送禮物。

我們小朋友也來給媽媽送些禮物吧。有幾個媽媽,每個媽媽送一樣,應該送幾個禮物。

提供操作材料,幼兒給媽媽送禮物。教師指導幼兒送時說說一個媽媽送一樣,兩個媽媽送兩樣。

(四)在創設好的環境中找2數量的物體,加深對2數量實際含義的認識(幼兒找到了給予肯定及鼓勵)。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花兒朵朵(3以內數量)

活動目標:

1、感知3以內的數量,嘗試對3以內數量的物體進行歸類。

2、在觀察圖片和提問的引導下,探索用點卡表示實物的數量。

3、喜愛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花的圖片6張,其中數量爲1、2、3的花朵兩張;——1、2、3、的點卡片各一張,分類和底板。

2、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實物和點卡操作圖片,分類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片數量,認識點子標記。

1、師:小朋友看這兒有什麼?每張圖片上有幾朵花?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好嗎?

2、師:請小朋友說說哪些花是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把一樣多的花把它們放在分類盒的一個格子裏。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他們都是幾朵花?

4、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請小朋友數一數每張卡片上有幾個點 ?

5、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請小朋友上來拿一張點卡去找和它一樣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兒操作活動。

1、花兒朵朵:

師:(出示點數卡片和花朵圖片)小朋友看!老師這裏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花朵圖片,還有一些點子卡片。現在請小朋友先數圖片上花朵的數量,然後將一樣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後請小朋友選擇點子卡片來表示有幾朵花。

2、給點子找朋友

師:(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這畫面上有什麼?先點一下每樣物品有幾個,再用連線的方法將和點子一樣多的物品連起來。

二、交流活動:找一樣多

師:現在看着畫面說說和一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

師:小朋友們都能找到他們的朋友真聰明!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水果配對

遊戲目標: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認知的匹配。

遊戲準備:

1、購買好4種以上水果若干(如蘋果、梨、香蕉、桔子等)。

2、果盆4個 。

3、水果獎章數個。

遊戲過程:

1、出示蘋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貼有蘋果、梨、香蕉、桔子圖案的果盆各一個。

3、讓幼兒自選一個水果,跑到相應的果盆前將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後跑回。

4、每次都放對的幼兒獲得水果獎章一枚。

指導重點:

1、根據實物水果的形狀、顏色與果盆上水果圖案進行認知匹配。

2、讓幼兒學說水果名稱。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1、小牙刷、茶杯、電腦、錄音機、動畫軟件。

2、對牙齒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認識。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瞭解齲齒的原因及齲齒的危害。

2. 教育幼兒牙齒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知道保護它,幫助幼兒樹立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

活動過程

1. 猜迷,引出課題,複習牙齒的`作用:

(1) 猜謎語。

(2) 出示牙齒模型,複習瞭解牙齒的作用。小結:方方的牙齒可以切斷食物,尖尖的牙齒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齒把食物磨碎。它們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把食物嚼碎,吸收有營養的食物,使我們的身體長的健康結實。

2. 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 看電腦動畫,提問:東東的牙齒爲什麼會疼?

(2) 邊看邊瞭解引起齲齒的原因。

a) 吃了東西就去睡覺。

b) 小細菌"小紅臉、小藍臉"在牙齒裏住下做壞事。

c) 牙齒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3)"小紅臉、小藍臉"有沒有找過你們?引導幼兒結合經驗談一談自己得齲齒的感受。

(4)瞭解齲齒的危害。小結:愛吃甜食,吃過東西就去睡覺,不愛刷牙的小朋友,細菌就會在他的牙齒裏住下來,把牙齒弄黑、弄壞,弄成小洞。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還很疼,影響我們吃飯睡覺,說話也不清楚,牙齒也變得不好看了。

3. 教育幼兒如何保護牙齒。

(1) 怎樣將"小紅臉、小藍臉"趕走?(念刷牙歌、教東東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2) 怎樣才能不讓它們再來?小結:牙齒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保護牙齒。每天早上和睡覺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確,吃完飯要漱口,保持牙齒的清潔,還要少吃甜食,這樣才能趕走"小紅臉、小藍臉"這些小細菌。如果牙齒有了小洞,要及時補起來,不要讓小細菌再來。

活動區活動

1. 在認識區中,放置一些和預防齲齒有關的正確與錯誤行爲的圖片,讓幼兒辨別,並說說"爲什麼",知道保護牙齒的正確方法。

2. 在表演區中,組織幼兒觀看<神氣龜>中學習刷牙的課程.

活動建議

1. 如果沒有動畫軟件"小紅臉、小藍臉",可以根據齲齒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編成童話故事,將腐蝕牙齒的細菌起名爲"小紅臉、小藍臉",並將創編內容繪製成圖片,讓幼兒邊聽邊看,從中得到教育。

2. 在幼兒進餐以後,組織幼兒漱口,並教會幼兒漱口的正確方法。

3. 建議家長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覺前,起牀後刷牙,並督促進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4.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齒咀嚼食物,鍛鍊我們的牙齒,讓它們變得更堅硬。

幼兒園教案 篇7

感受春的氣息 體驗勞動快樂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 森林是地球的“肺”,是人類的綠色保護神,保護森林已成爲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XX幼兒園結合“世界森林日”,攜手“XXXX山”開展了以“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呵護,從我做起愛護花草樹木”爲主線的“綠色主題”教學活動。

活動中,主持人向幼兒介紹了世界森林日的主題、來歷,讓孩子們瞭解,森林是一個大“植物園”,製造人類生存和健康所必須的氧氣,給生活帶來美好的環境,是人類的綠色保護神,森林可以抵禦風沙,保護我們免遭災害。活動分三個篇章:知識篇“豆先生的一生”、繪畫篇“孩子們眼中美麗的森林”、實踐篇“大手牽小手,做個植樹造林小能手”

知識篇“豆先生的一生”

諾丁山邀請農大學生爲孩子們生動的講述了“豆先生的一生”,教會孩子們一粒種子的生長全過程,告訴孩子們植物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倡導小朋友愛護環境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

繪畫篇“攜手繪長卷”

孩子們用畫筆描繪了“心目中美麗的森林”表達“愛護森林,從我做起”的決心。活動現場,100多名小朋友共同繪製20米長卷,題爲”我眼中的森林”,小朋友手持畫筆,發揮想象,畫藍天、畫青草、畫小鳥、畫花朵,爸爸媽媽默默站在身後微笑着欣賞面前即將呈現的偉大畫作。

實踐篇“大手牽小手,做個植樹小能手”

“小松樹快長大,綠樹葉新枝芽…”伴着熟悉悅耳的的音樂,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手持水桶小鍬,開始了動手體驗,當大人們把小樹苗放到坑裏,小朋友們都興奮得不得了,有的孩子負責扶住樹苗,有的負責埋土,有的小朋友則去水桶那取水然後澆水,小朋友的笑臉映着陽光顯得天真而美好!孩子們和父母親手栽桃樹、丁香樹,種下康乃馨、艾蒿等種子,孩子們親切地說“康乃馨等着我,母親節我親手摘下送給媽媽”,“小樹苗等着我,我會來看你的”

飛揚的綠絲帶種下對孩子的期望

讓家長頗感良多的,是把自家寶貝的名字和祝福的話語寫在綠絲帶上,系在他們種的小樹上,有一位孩子的爸爸說:“這個寓意很美,樹就像人一樣,小孩兒就像樹苗需要精心呵護,才能茁壯成長,希望我的兒子能像這棵小樹一樣歷經風吹雨打,長成參天大樹、棟樑之才。”

我們的活動得到了“世茂諾丁山”的大力支持、贊助,不但爲小朋友準備香甜的小點心,還爲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小禮物——盆栽,通過此次活動,讓幼兒懂得愛護森林綠色植物要從實際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讓地球的綠永不褪色!

小百科:“世界森林日”,又被譯爲“世界林業節”,英文是 “World Forest Day” 。這個紀念日是於1971年,在歐洲農業聯盟的特內裏弗島大會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議並得到一致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