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數學《1和許多》教案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數學《1和許多》教案含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1和許多》教案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數學《1和許多》教案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數學《1和許多》教案含反思1

活動目標

1、繼續感知一個物體和許多物體,知道哪些是一個,哪些是許多。

2、讓幼兒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1個、1個合起來就成了許多。

3、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和許多》

活動準備:

佈置小熊家,小兔頭飾一個,小雞、小狗、小猴、小鴨的袋偶各1個,蘿蔔、餅乾、蘋果的替代品。

活動過程

1、出示兔子頭飾引入活動:(看看這是誰呀?今天我來當兔媽媽,你們來當兔寶寶。寶寶,叫媽媽。)

2、幼兒感知一個物體和許多物體,知道哪些是一個,哪些是許多。

(1)引導幼兒觀察小熊家來了哪些客人,感知一個物體。“寶寶,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小熊請我們去他家做客,看看小熊還請了誰呢?”(小雞、小狗、小猴、小鴨)有幾隻小雞(小狗、小猴、小鴨)?

(2)小熊家一共請了幾個客人?小動物還送了禮物給小熊,是什麼呢?(餅乾)看看有多少?感知許多物體。

3、讓幼兒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1個、1個合起來就成了許多(寶寶,媽媽都忘記帶禮物給小熊了,送什麼好呢?哦,想起來了,我們家的蘿蔔長大了,我們去地裏拔些蘿蔔送給小熊吧。)

(1)引導幼兒觀察地裏有多少蘿蔔。

(2)請每位幼兒拔一條蘿蔔。引導幼兒看看地裏還有沒有蘿蔔,讓幼兒感知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寶寶,地裏的許多蘿蔔哪裏去了,被寶寶拔走了,寶寶手上有幾條蘿蔔,一條。小結;許多蘿蔔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3)引導幼兒把蘿蔔放到籃子裏,感知一個一個合起來就成了許多。(寶寶真棒,會幫媽媽拔蘿蔔了,寶寶拔了幾條蘿蔔,一條,現在把你們的蘿蔔放籃子裏,寶寶的手裏還有沒有,看看籃子裏有多少蘿蔔?小結:一條一條蘿蔔合起來就成了許多蘿蔔。)

(4)律動:洗手(哎呀,小手都很髒了,我們把它洗乾淨吧。)

4、送禮物給小熊,小熊請寶寶吃東西。再次感受1和許多。(寶寶,把許多蘿蔔送給小熊吧,走走走,小熊家到了,小熊,這是我們送給你的禮物,小熊說:“謝謝你們,我也請你們吃東西。”小熊請我們吃蘋果。謝謝小熊。看看這裏有幾個蘋果?許多。現在媽媽把許多蘋果分給寶寶吃,許多蘋果哪裏去了,寶寶手裏有幾個蘋果?小結:許多蘋果分成了一個一個。)5、與小熊再見,以寶寶回家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老師在課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來設計教學方法,課後還要善於認真反思,找出不足,進行完善,提高教學水平。在小班數學《認識“1”和“許多”》的教學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生活經驗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採用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對教材的反思 認識“1”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着遊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通過遊戲教學法、情景設置等手段開展了此次活動。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開展活動,幫助幼兒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幼兒園小班數學《1和許多》教案含反思2

活動目標:

1、發現“1”和“許多”,感知“1”和“許多”的關係,即若干個1個合起來是許多個,許多個可以分成若干個1個。

2、知道班裏除了有1個我,還有許多個我的好朋友,體驗與小朋友在一起時的快樂。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鏡子若干,大穿衣鏡1面。

活動過程:

1、看看小鏡子,發現“1”個和“許多”個給每人提供一面小鏡子,引導幼兒:“快看看小鏡子裏,有誰在裏面?有幾個你自己?”並告訴幼兒:“小鏡子裏還有你的好朋友。”讓幼兒試一試,能不能從鏡子裏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聲說:“×××,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後比一比,看誰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鏡子,體驗“1”與“許多”的關係

將幼兒集中到大鏡子前,提問:大鏡子裏有誰?(引導幼兒說一說有許多小朋友)邀請全體小朋友當小貓,和老師一起做“老貓睡覺醒不了”的遊戲。

遊戲開始時,主班老師面朝鏡子背對幼兒做睡覺狀。

當主班老師(老貓)嘴裏唸到:“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悄悄往外跑”時,配班老師悄悄請一個幼兒起身躲到屏風或布簾後面去(不能被鏡子照到),主班老師睜開眼睛問:“幾隻小貓跑了?”幼兒回答:“1只。”

遊戲重新開始,如此反覆直至所有幼兒都躲到屏風後面時,老師問大鏡子:“每次只有1只小貓跑掉,怎麼我的許多小貓都沒有了?”(讓幼兒發現許多隻被分成了若干個1只)這時,配班老師逐一請幼兒回到大鏡子前,主班老師問:“幾隻小貓回來了?”該幼兒答:“1只。”

如此反覆直至所有幼兒都回到大鏡子前,主班老師再問:“每次只回來1只小貓,我這裏怎麼會有許多隻小貓呢?”(讓幼兒再次發現若干個1只合起來就有了許多隻)。

活動延伸:

教師還可結合平時的各種生活、遊戲活動,讓幼兒反覆感知“1”和“許多”(元素與集合)的關係,例如分餐具、發點心等。

教學反思:

老師在課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來設計教學方法,課後還要善於認真反思,找出不足,進行完善,提高教學水平。在小班數學《認識“1”和“許多”》的教學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生活經驗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採用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對教材的反思認識“1”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着遊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通過遊戲教學法、情景設置等手段開展了此次活動。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開展活動,幫助幼兒初步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