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教案合集七篇

【實用】幼兒園教案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教案合集七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對換節》這個故事非常有趣,能滿足孩子時期渴望長大成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生活的慾望。特別對沒有寬鬆、缺少民主氛圍的家庭來說,孩子們都會產生當大人的願望,也可以過把癮管管他們。結合週末設計“快樂的對換節”活動,在休息日延升體驗“快樂的對換節”,針對馬上要成爲一年級小學生的大班孩子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次活動,既能滿足孩子當大人的願望,體驗照顧、關心孩子的快樂,也能及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淘氣和討厭,會增加父母的負擔,造成父母的不愉快。將對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體諒父母及早懂事起到推進作用,同時通過故事可以讓小朋友瞭解、體驗父母養育孩子的辛苦,激發孩子渴望長大、進一步愛自己父母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閱讀,幫助幼兒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理解:“對換”和“對換節”的含義。

2、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用簡單的標記和文字符號進行記錄。

3、激發幼兒渴望長大和從小好好學本領的願望。

【活動準備】

1、課件

2、設計紙張、構線筆,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換”、“對換節”含義

1、出示文字:對換

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嗎?什麼叫對換?可以什麼和什麼的對換?

2、出示第三個文字:節

這是什麼字?連起來讀一遍。對換節又是什麼意思呢?以前你們過過什麼節?有誰過過對換節嗎?對換節會是什麼樣的對換呢?

(二)比較閱讀,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1、出示洋洋得意的小明和爸爸的圖片

(1)看:原來今天的對換節是誰和誰的對換呀?

(2)淘氣的小明今天做爸爸心理怎麼樣?爲什麼小明爸爸這麼高興?

2、出示滿頭大汗、疲憊不堪的小明圖片

小明爸爸怎麼啦?他爲什麼會滿頭大汗、累成這樣呀?

3、出示愁眉苦臉、無可奈何的小明

(1)小明又怎麼啦?小明爲什麼不高興呢?

(2)小明爸爸和爸爸兒子正在吃晚飯時,突然,發生了什麼事?小明爸爸有辦法嗎?

(3)這時,當、當、當對換節結束了,看,誰把燈修好了?他是怎麼做的?

(4)小明的對換節過去了,這時的小明覺得怎麼樣?會對爸爸媽媽說什麼呢?

(三)設計、交流,拓展對換思路,激發渴望長大的願望。

1、小明過了一個什麼樣的對換節?你們想不想也來過個對換節?對換節除了跟爸爸媽媽對換。還可以跟誰對換?

2、設計對換節活動:先想想跟誰對換?再想想對換後做些什麼事?可能會出現什麼麻煩?怎麼處理?

3、幼兒介紹、講解對換節

4、我們都要爭取做個能幹的人,遇到問題想辦法,祝大家過一個快樂、有趣的對換節!

(四)活動延升:激勵孩子們過一個快樂、有趣的對換節。

幼兒園教案 篇2

和孩子玩一玩親子游戲,瞭解下孩子的幼兒園學習狀況,是真正實現家園共教的好方法,所以,當孩子的幼兒園發出家長邀請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積極配合。

遊戲目的:

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

遊戲準備:

手絹、乒乓球若干、獎品若干

遊戲過程:

1.給每個家長和自己的孩子編成小組,並且給這些小組編號;

2.給每個小組發放一條手絹;

3.給每個小組面前放置若干個乒乓球;

4.遊戲開始,家長和孩子分別拿起手絹的兩邊,將球放置在手絹上;

5.哨聲響起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共同將球運到對面;

6.途中球掉落的時候,需要家長和孩子重新返回;

7.同一時間內,看哪個小組運球運得多;

8.給運球最多的小組發獎。

溫馨提示:

上面的這個遊戲充滿了歡樂,孩子們可以體會和家長一起遊戲的樂趣,家長們抓緊和自己的孩子行動起來吧。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給3以內數量的物體排序,初步體驗數序。

2、鞏固按物體的數量匹配相應的點卡。

3、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活動操作過程,能正確地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水果實物(蘋果1個、橘子2個、梨子3個),單獨的動物圖片(每種動物數量分別是1、2、3),1—3的點卡,盤子3個,大分類籮筐1個。

活動過程:

一、媽媽買的水果。

1、教師(出示一籃水果):這是媽媽剛纔買回來的水果,請你幫助媽媽一起來整理水果好嗎?

2、師幼將水果拿出來放在桌子上說一說:有哪些水果?

3、啓發幼兒思考:我們怎樣整理它們呢?引導幼兒把一樣的水果放在一個盤子裏。

4、請幼兒數一數每種水果有幾個,引導幼兒給水果排隊,最少的水果放在最前面,多的水果放在後面。排好後請幼兒說一說:1個蘋果、2個橘子、3個梨子。

5、請幼兒給水果送點卡,鼓勵幼兒邊送邊說:一個蘋果送一的點卡……

二、幼兒操作活動。

1、甜甜的水果:觀察卡片,請幼兒先將同樣的水果放在分類盒中一個格子裏,然後按物品數量的多少調整次序,最後再給水果送點卡。

2、小動物寶寶:請幼兒先將一種動物放在一個分類格中,然後,引導幼兒按動物數量的多少調整次序,最後再給動物送點卡。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感知2以內數量的關係

活動目標:

1、幼兒手口一致點數2個物體並說出總數。

2、通過活動,加深幼兒愛媽媽的情感,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蘋果、大紅花、帽子、衣服個兩樣。

2、兔媽媽、貓媽媽圖片。

3、幼兒操作材料。

4、送媽媽的禮物,裏面幼兒不同數量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兔媽媽和貓媽媽。

今天是兔媽媽的節日,我們來看看兔媽媽有幾個?(1個)也是貓媽媽的節日,貓媽媽有幾個?(1個)

一個兔媽媽一個貓媽媽,有幾個媽媽?數數。

(二)出示實物,感知2的數量。

今天,小兔和小貓一起去超市買了很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買了什麼,而且每樣東西有多少。

1、出示2個蘋果,數數蘋果有幾個?(練習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

2、出示2朵大紅花,數數有多少?

3、出示2頂帽子,數一數?

4、出示2件衣服,數一數?

(三)給媽媽送禮物。

我們小朋友也來給媽媽送些禮物吧。有幾個媽媽,每個媽媽送一樣,應該送幾個禮物。

提供操作材料,幼兒給媽媽送禮物。教師指導幼兒送時說說一個媽媽送一樣,兩個媽媽送兩樣。

(四)在創設好的環境中找2數量的物體,加深對2數量實際含義的認識(幼兒找到了給予肯定及鼓勵)。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花兒朵朵(3以內數量)

活動目標:

1、感知3以內的數量,嘗試對3以內數量的'物體進行歸類。

2、在觀察圖片和提問的引導下,探索用點卡表示實物的數量。

3、喜愛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花的圖片6張,其中數量爲1、2、3的花朵兩張;——1、2、3、的點卡片各一張,分類和底板。

2、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實物和點卡操作圖片,分類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片數量,認識點子標記。

1、師:小朋友看這兒有什麼?每張圖片上有幾朵花?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好嗎?

2、師:請小朋友說說哪些花是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把一樣多的花把它們放在分類盒的一個格子裏。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他們都是幾朵花?

4、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請小朋友數一數每張卡片上有幾個點 ?

5、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請小朋友上來拿一張點卡去找和它一樣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兒操作活動。

1、花兒朵朵:

師:(出示點數卡片和花朵圖片)小朋友看!老師這裏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花朵圖片,還有一些點子卡片。現在請小朋友先數圖片上花朵的數量,然後將一樣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後請小朋友選擇點子卡片來表示有幾朵花。

2、給點子找朋友

師:(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這畫面上有什麼?先點一下每樣物品有幾個,再用連線的方法將和點子一樣多的物品連起來。

二、交流活動:找一樣多

師:現在看着畫面說說和一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

師:小朋友們都能找到他們的朋友真聰明!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水果配對

遊戲目標: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認知的匹配。

遊戲準備:

1、購買好4種以上水果若干(如蘋果、梨、香蕉、桔子等)。

2、果盆4個 。

3、水果獎章數個。

遊戲過程:

1、出示蘋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貼有蘋果、梨、香蕉、桔子圖案的果盆各一個。

3、讓幼兒自選一個水果,跑到相應的果盆前將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後跑回。

4、每次都放對的幼兒獲得水果獎章一枚。

指導重點:

1、根據實物水果的形狀、顏色與果盆上水果圖案進行認知匹配。

2、讓幼兒學說水果名稱。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踮腳走與半蹲走,增強躲閃能力。

2、培養聽指揮並迅速按信號做動作。

環境創設:

兩條長橡皮筋。活動前幼兒能聽懂tall和shor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走成圓圈,活動腳腕、膝關節、腰部。

Upanddown,

Roundandround,

Leftandright.

 二、基本部分

1、練習高人和矮人:當教師說tall,tall,Iamtall.的時候,幼兒踮腳走,當教師說,short,short,Iamshort的時候,幼兒平蹲走。

2、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爲高人,一組爲矮人,同時走,當教師說tall,tall,Iamtall.的時候,高人捉矮人,當教師說short,short,Iamshort的時候矮人捉高人;地上的小圓點是自己的家,被捉時跑回自己的家,對方就不能捉了

 三、結束部分:

幼兒踮腳走過橡皮筋下,碰觸到皮筋上的卡片,然後平蹲走過矮的橡皮筋,不能碰到皮筋和卡片。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

2.用自己的語言、動作表現自己對角色的理解。

3.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

4.根據作品提供的線索續編故事。

5.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小精靈克比的理解。

6.欣賞並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複述故事。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1和60-3、磁帶/CD

活動過程:

1.認識小精靈科比,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3.講述掛圖的故事內容。

4.完整地講述故事內容。

5.回顧故事《小精靈克比》。

6.根據故事線索想象,引發續編故事的興趣。

7.幼兒嘗試續編故事情節。

8.幼兒創編完整的故事內容。

小百科:精靈(英語:Elf)是一種日耳曼神話(北歐神話)中所出現的生物,他們往往被描繪成擁有稍長的尖耳、手持弓箭、金髮碧眼、高大且與人類體型相似的日耳曼人的形象,這是因爲他們首次作爲一個種族,是出現在挪威和日耳曼等地區的日耳曼神話當中,而在北歐五國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區又多爲金髮碧眼的日耳曼人。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瞭解燈謎的由來、種類和結構,積極參與賞燈猜謎活動,感受燈謎的主要特點,學習猜謎的方法,體驗競猜的快樂。

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準備:

園內展出各種各樣的花燈和燈謎。

活動建議:

1.參觀花燈展,欣賞花燈的外形、色彩、圖案。

2.交流對燈謎的認知經驗,豐富對燈謎由來、種類和結構的認識。

3.積極參與賞燈猜謎活動,老師對優勝者給予適當的獎勵。

4.請猜謎有困難的幼兒提出自己的問題,師幼共同研究幫助的方法。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於和同伴或家人一起過節,充分感受節日的快樂。

2、知道"六一"兒童節是自己的節日,也是全世界小朋友共同的節日。

3、通過比較,知道還有許多小朋友生活艱苦,願意獻出愛心,幫助他麼過一個快樂的"六一"。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與幼兒一起裝飾活動室。

2、各地幼兒歡慶"六一"的錄像。

活動過程

1、觀察環境,導入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班內環境和園內環境的變化。

(2)啓發幼兒思考:今天是什麼節日?(或什麼節日快點了?)我們可以怎樣慶祝自己的節日?

(3)師幼共同小結:"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每到這一天,全世界小朋友都會歡天喜地的慶祝自己的節日。小朋友們在這一天都會收到很多的禮物,爸爸、媽媽還有可能帶小朋友到好玩的地方去玩。今天,我們自己排練了一些好看的節目來慶祝節日,真是開心極了。

2、觀看錄像,分享節日的快樂。

(1)將收集到的各地小朋友歡慶"六一"的錄像播放出來,請幼兒共同欣賞並感受節日的快樂。其中既有中國小朋友過節的錄像,也有外國小朋友過節的錄像,還有福利院或貧困山區小朋友過節的錄像。

(2)組織幼兒討論:外國的小朋友是怎樣歡慶"六一"的?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又是怎樣慶祝的?看到貧困山區的小朋友你有什麼想法?你準備怎樣幫助他們?

(3)引導幼兒小結:"六一"是一個歡樂的節日,我們雖然可以收到很多的禮物,但是還有很多的孩子需要我們的幫助,如果大家都獻出一點點愛,他們就可以和小朋友一樣過一個快樂的"六一"兒童節啦!

3、師幼獻愛心活動(1)大家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送給貧困山區的朋友,讓那裏的孩子也感受到節日的快樂和幸福。

4、師幼共同表演節目,歡慶"六一"。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此活動已安排在"六一"兒童節前或當天開展。

2、活動後一定要請幼兒一起家將禮物送給某個福利院的或貧困山區的小朋友,然後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3、請家長根據孩子的意願準備一件小禮物,並向孩子介紹福利院或貧困山區的孩子的生活。

2

幼兒園六一兒童節教案:兒童節

活動目標

1、圍繞"六一"兒童節話題,談論在節目裏的活動。

2、在交談和結伴交談時,注意傾聽並能圍繞話題談話。

3、感受"六一"兒童節的快樂和幸福。

活動準備

1、幼兒參與豐富多彩的"六一"活動。

2、佈置活動教室,在班級中營造濃烈的歡度"六一"的氣氛。

活動過程

1、教師將幼兒帶到組織活動的場景中,感受"六一"兒童節的喜慶氛圍,引出談話話題。

2、教師引導幼兒談論"六一"兒童節收到的禮物。

3、教師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說說幼兒幼兒園的"六一"慶祝活動。

4、幼兒自由結伴談話,說說家庭裏的"六一"活動。

活動延伸

集體演唱"六一"兒童節的歌曲。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非常開心、活躍,如果準備的更充分肯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