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目的要求

l、通過認識彩虹的成因,使學生知道太陽光是由七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

2、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根據色散實驗推想彩虹的成因,和實驗能力(初步學會用三棱鏡做光的色散實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三棱鏡、噴霧器等。

2、掛圖或投影片:彩虹、七色光名稱圖。

學生準備:厚紙板、白紙、細線、針、顏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談話: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彩虹。

(2)這是什麼?(彩虹)說一說彩虹是什麼樣的?

(3)彩虹多在什麼時候發生?

(4)關於彩虹你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

2、講述: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構成的

(1)講述:爲了弄清彩虹是怎樣形成的,我們來做個實驗。每個組都有一個三棱形的透鏡,叫做三棱鏡。拿起三棱鏡,讓陽光照在三棱鏡上,慢慢轉動三棱鏡,看到什麼現象

(2)學生分組實驗。

(3)彙報實驗結果:

①你看到了什麼現象叭在白牆或屋頂上照出不同顏色的光。有的學生可能說出現了彩虹。)

②數一數,有幾種顏色的光?它們像什麼?

③你能按順序說出各種光的名稱嗎?

(4)出示七色光圖,講解七種色光的名稱。

(5)學生指圖複述七種色光名稱。

(6)討論:以上實驗說明什麼?

(7)教師小結。以上實驗說明,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通過三棱鏡後能使七種色光散開成一條綵帶。

(8)指導學生填寫課文中這個問題的空白。

  2、指導學生認識彩虹的形成

(1)講述:也許有的同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空中沒有三棱鏡,陽光怎麼會分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呢?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做個實驗。每個組都有一個噴霧器,噴霧器的瓶子裏裝有水。到院子裏,用噴霧器揹着太陽噴水,觀察有什麼現象?

(2)學生分組實驗。(在院子裏、向陽處進行)

(3)彙報實驗結果:

①噴水時,看到什麼現象?(有彩虹)

②停止噴水後,還能看到同樣的現象嗎?

(4)討論:

①以上實驗對你有什麼啓示?彩虹的形成可能與什麼有關係?

②根據以上兩個實驗,推想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講解: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成的;下雨時(或雨後),空中懸浮着很多小水滴,它們會像三棱鏡一樣,將陽光分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6)指導學生填寫課文中這個問題的空白。

(7)學生複述彩虹的成因。

  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彩虹的成因。

2、提問:

(1)太陽光是一種單色的光嗎?它由哪幾種色光構成了?

(2)使用什麼儀器能使太陽光分散成七色光?

(3)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4)在瀑布前面(課文第22頁彩圖)和噴水池上面常看到彩虹。這裏的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5)彩虹一般不會在空中出現很長時間,過一段時間就逐漸消失了。這是怎麼回事?

  佈置作業

1、製作:照課文第22頁的插圖,在圓形白紙板上塗色,製成七色板。(也可以先在白紙上塗色,再貼在厚紙板上,剪成圓形。)在紙板中間扎2個孔,穿線,打結。

2、實驗:手握雙線兩端,先使紙板旋磚,然後向兩旁拉押,使七色板快速旋轉。觀察有什麼現象?

3、想一想,以上實驗說明什麼?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兩兩自主閱讀,瞭解故事內容,感知小動物聰明、善良的形象特點。

2、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樂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養善於思考、敢於求異的思維品質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繪畫、幼兒塗色的小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一半,內容與故事有關)、液晶投影儀、大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兩兩自主閱讀小圖片,相互討論。

師:這是我們自己塗色的小圖片,兩個小朋友一起仔細看一看圖上講的什麼事情,然後把看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兩人討論討論。

二、集體交流閱讀疑問,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師:哪幅圖看不懂你們可以提出來,其他看明白的小朋友可以講給他們聽聽。(幼兒提出哪一幅圖片有疑問時,教師就在液晶投影儀上顯示這一部分內容並定格,集中討論。)

幼兒對“小刺蝟戳破了蹦蹦牀,怎樣才能還在上面玩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幼1: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請小刺蝟把身上的刺剪掉。

幼2:我認爲不能剪,剪掉身上的刺會流血,會很疼的。

幼3:我說能剪。小刺蝟想玩蹦蹦牀,當然應該勇敢些,熬點疼。

師:那你們認爲有什麼好辦法,讓小刺蝟既能玩蹦蹦牀,又不戳壞蹦蹦牀呢?

幼1:我們可以讓小刺蝟穿上一件厚厚的衣服。

幼2:不行,小刺蝟穿上衣服,會把衣服戳破,再戳破蹦蹦牀的。

小朋友爭論得非常激烈,觀點主要有兩種:剪刺、穿衣服。我見他們爭執不下,請全體小朋友表決,同意剪刺的幼兒略多些。我就引導他們討論刺蝟的刺有什麼作用。

幼1:可以背果子吃。

幼2:來了兇猛的動物,可以用刺保護自己。

教師:那你們認爲小刺蝟的刺能不能剪呢?

幼1:不能剪,剪了他就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了。

幼2:不,能剪的。可以把刺剪掉一點點。

幼3:不行,剪掉一點,還不如給它穿上一件厚實、牢固的衣服。

幼4:我也認爲不能剪。剪了刺,小刺蝟會很疼,也不能保護自己了。

……

在引導幼兒激烈討論的基礎上,我鼓勵幼兒再次亮明自己的觀點。這時候,只有一名幼兒堅持要剪刺。我稱讚她能有自己的想法,下課後可以繼續辯論。

三、教師以大朋友身份提問,突出故事主題。

師:小刺蝟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害得大家差點玩不成,爲什麼後來還要讓他玩呢?引導幼兒從多個角度思考回答問題。

四、幼兒玩猜圖片接龍講故事的遊戲,進一步鞏固對故事的理解

師:請小朋友一人說出圖片內容,其他幼兒猜一猜是第幾幅圖的內容。

師:兩個小朋友還可以一起看圖片輪流講一講故事。

最後請小朋友四人一組接龍講述故事,愉快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以教師爲中心的教育活動常沿着教的思路,以提問的方式控制活動中的幼兒,本節活動遵循幼兒的“學”路實施活動策略。

1、巧變學具,幼兒想說。本節活動把傳統的集體看一幅圖改爲師生共同準備學具,兩個幼兒合用一份小圖片,充分發揮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而且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

2、生生互動,幼兒敢說。活動中以幼兒相互提問、自我解答問題爲主要教學形式。因爲提問的幼兒有一個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的過程,而應答的幼兒有一個傾聽—思考—理解—回答問題的過程,這樣的互動能真正讓幼兒從“學會”到“會學”。

3、教者尊重,幼兒樂說。教者通過創設互動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質疑、解疑能力。當幼兒觀點有分歧時,教者沒有急於下定論,而是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尊重幼兒獨到的認識。改變傳統教育中追求統一答案的做法能培養幼兒善於思考、敢於求異的思維品質。

小百科:蹦蹦牀是用彈面PVC夾網布做成供兒童蹦跳娛樂的像牀面的一種遊樂設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念兒歌。

2、引導幼兒認識春天的特徵,感受春天的美麗。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喜歡並嘗試創編詩歌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教學準備

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徵有初步的瞭解。

根據兒歌內容製作的大書一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知道現在已經是春天了

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春天到了,你們知道春天有些什麼呀?”

“今天,張老師帶來了書,裏面藏着許多關於春天的祕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觀察理解大書的內容

1、觀察第一頁上的“春風”

“看,這是誰啊?”

“春風吹在身上有什麼感覺呢?

“春風輕輕地吹來,柔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

2、觀察畫面“柳樹”

“春風又吹向了誰?”

“柳樹怎麼樣了?”

小結:“春風一吹,把柳樹給吹綠了!”

“春風吹綠了柳樹,我們一起說!”

3、觀察畫面“桃花”

“春風還吹了誰?”

“桃花怎麼樣了?”

“是誰把桃花吹紅的呀?”(引導幼兒用詩歌的語句表述。)

4、觀察畫面“蝴蝶”

“咦,是誰來了?”(蝴蝶)

“是誰把蝴蝶也請來了呢?”(用詩歌的語句回答)

5、觀察畫面“青蛙”

“猜猜,又有誰會來呢?”

“冬天的時候青蛙在幹嗎?”

“那現在呢?”“是誰把它們叫醒的?

“來,我們也來做一隻小青蛙,讓春風把我們吹醒。”

師做春風,並念兒歌:春風吹醒了青蛙。

6、觀察畫面“小雨”

“春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誰?”

“噢,小雨輕輕地落下來了,那小雨怎麼會落下來的.呀?”

“來,我們一起來學學,春風吹得小雨輕輕地地下。”

7、觀察畫面“種花”

“那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在做些什麼呢?”

“原來小朋友去種花了!”

8、觀察畫面“芽兒發”

“春風一吹,誰出來了呢?”

“哎,小芽是從哪裏鑽出來的呀?”

“小芽從泥土裏鑽出來,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叫:芽兒發。”

引導幼兒學做小芽從泥土裏鑽出來的樣子,邊做邊說:春風吹,芽兒發。

(三)學習兒歌

1、師幼共同邊看書邊念兒歌

“剛纔我們把大書一頁一頁仔細地看了一遍,現在讓我們連起來再看一遍,一邊看一邊說,好嗎?”

2、幼兒再次跟念兒歌

“這首兒歌可真好聽,讓我們再來邊看書邊念,會念的小朋友可以念得快一點,還不太會念的小朋友可以輕輕地跟着念!”

3、師幼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哎呀,老師手裏拿着書,都不好做動作了,讓我們把書放邊上,我們一起邊念邊做動作。”

(四)延伸

春天還會有哪些祕密呢?那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說一說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將詩歌內容以大圖書的形式呈現,藉助畫面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在引導的過程中,我針對小班孩子的學習特點,通過表演詩歌中的角色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幼兒更好的理解了詩歌,並自然地運用了詩歌中的語句來表述。在完整學念兒歌時,我層層遞進,從邊看書邊輕聲跟念→再次跟念→不看書,邊念邊做動作→有表情的朗誦。不同形式的朗誦方式,幫助孩子們完全的掌握了整首兒歌,同時也沒有使孩子感覺到反覆朗誦的枯燥。對於兒歌的名字,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沒有特意的去引導,其實在活動一開始的第一張畫面,就是“春風”的形象,實際也就告訴了孩子這首兒歌的名字。而在之後的每次完整朗誦之前,我都會問:“這首兒歌說的是誰呀?”也就自然地將名字蘊含其中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小班教案《飯後要漱口》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會漱口的基本方法,能在飯後自覺漱口,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培養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探索學習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飯後要漱口》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

2.學會漱口的基本方法,能在飯後自覺漱口。

3.培養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探索學習的能力。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認識並瞭解牙齒的重要作用。

2.故事《小蛀蟲旅行記》

3.餅乾、水杯、小鏡子每人一份、水盆4個。

活動過程

一.瞭解刷牙、漱口的重要性。講述故事《小蛀蟲旅行記》,導入活動。

師:小蛀蟲爲什麼要到小明的牙齒裏去做客?

師:小明這樣做好不好?爲什麼?

小結:如果我們不刷牙,吃完東西不漱口,牙齒會被蛀蟲弄壞的,又疼又不好看。所以,小朋友一定不要像小明那樣,要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二.觀察自己及同伴的牙齒,並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及同伴的牙齒是什麼樣子的,是否也被小蛀蟲打了洞,說說應該怎樣保護牙齒。

師:我們的牙齒變黑了,讓蟲蛀了,應該怎麼辦?

小結:牙齒有了小蟲子也不要怕,要記得平時早晚一定要刷牙,吃完東西后要及時漱口,還要少吃甜食,睡覺前不要吃東西,小蛀蟲就不會在我們的牙齒上安家了,我們的牙齒一定會又幹淨又漂亮。

三.學習漱口的方法

1.讓幼兒品嚐準備好的餅乾,吃完後讓他們相互觀察牙齒上什麼樣子,好不好看,說說牙齒上有殘渣自己是什麼感覺。

2.動腦筋,想辦法,說說嘴巴里有東西應該怎麼做。

3.教師示範漱口的方法。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擡起頭,閉着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4.幼兒跟着教師邊念兒歌邊做漱口的動作。

5.幼兒手拿水杯練習漱口,學會漱口的正確方法。

小結:小朋友,我們只有堅持每天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纔會有健康漂亮的牙齒,這樣吃東西纔會很香,我們的身體纔會長得健健康康。

活動延伸

午餐及午點過後,繼續引導孩子按正確的方法漱口。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故事啓迪法、觀察法、親身體驗法等教學方法,幼兒不僅知道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學會了正確漱口的方法,有了初步的飯後漱口意識。整個活動,我給幼兒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去觀察、思考、體驗和表達。年齡小的孩子,記得快忘得快。午餐過後幼兒能主動去喝水,有的卻忘了漱口。在老師的提醒下,他們纔想起來。我想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們會慢慢養成飯後漱口好習慣的。面對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我沒有急於求成,而是藉助家長的力量來配合完成。活動後我交代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幼兒行爲習慣的監督。

2.通過親身體驗,多數孩子學會了漱口的方法,知道每天漱口二至三次,牙齒纔會變乾淨。在活動過程中好多幼兒還不能主動把水吐到指定的位置,有的孩子乾脆玩起水來。在這個環節中我隨機教育幼兒不能把水吐到地板上,要吐到指定的位置,而且漱口時不能浪費水。幾個年齡較小的孩子漱口時還“咕嚕”不起來,只好把任務留給家長去完成。

小百科:漱口是利用液體含漱從而清潔口腔的方法。通過漱口可清除食物殘渣和部分鬆動的軟垢,以及口腔內容易藉助含漱力量而被清除的污物和異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教育教學活動計劃

1、教師引入故事:三隻小豬真開心,因爲他們就要開始上幼兒園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幼兒園裏的故事吧。

二、欣賞故事《三隻小豬上幼兒園》

1、 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2、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

問題:(1)三隻小豬是怎樣跟大家打招呼的?(嗨!你好,我是……)你覺得還可以怎樣與大家打招呼?(或:你平時是怎樣與大家打招呼的呢?)

(2)三隻小豬在幼兒園裏做了什麼遊戲?他們開心嗎?

三、幼兒學打招呼

1、教師走到每個小朋友面前和他們打招呼:"嗨,你好!我是……”請小朋友嘗試迴應:“嗨,你好!我是…(加上幼兒自己的名字)“

2、 幼兒學着和其他小朋友互相打招呼:“嗨,你好!我是…”

3、 教師可引導幼兒嘗試各種打招呼的動作(比如招手微笑點頭等)。

、數學活動

活動名稱:唱數1~10

活動目標:1、能夠按正確的順序唱數1~10 。

2、願意結合身體動作有節奏地唱數。

活動準備:材料準備:1、小矮人指偶一個;2、卡紙製作的10步階梯一個;3、歌曲《十個小矮人》或教師自備節奏點明顯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 蓋瓶蓋

1、遊戲:小矮人上樓梯

教師: 小矮人很想爬到高高的樓梯上去玩,看看上面有什麼。小矮人一邊爬樓梯一邊有節奏的唱數——1~10(教師邊唱數邊利用小矮人指偶演示上樓梯的動作)。小矮人終於爬到了10步高的樓梯上,他高興地跳啊跳,向小朋友們揮手。

2、 跟小矮人一起唱數

請幼兒用手點桌子或身體某部位,教師操縱小指偶,和幼兒一起有節奏地學小矮人唱數1~10,反覆唱數幾遍。

3、 幼兒操縱小矮人指偶晚上下樓梯的唱數遊戲。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縱小矮人指偶上樓梯和下樓梯,其他幼兒跟着一起唱數1~10.

二、 音樂遊戲:十個小矮人

1、 十個小矮人

請十個幼兒當小矮人,教師邊唱歌曲《十個小矮人》邊輕輕撫摸小朋友的頭。歌曲結束後,請每位小矮人聯繫唱數1~10.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幼兒接觸過磁鐵,並被神奇的磁鐵深深的吸引。讓幼兒產生無盡的遐想。使他們感到驚奇,產生疑問。通過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親手動手操作,發現磁鐵的特性,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可吸鐵的特性。

2、願意進行探究活動,初步感受探究的樂趣。

3、在遊戲中加深對磁鐵吸引鐵質物品特性的認識。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磁鐵、硬幣若干、鑰匙、花布、毛線、積木、紙張、鈕釦、髮卡等。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引出課題。

老師:小朋友們好,這節課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進入神祕的科學世界吧!首先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小魔術,大家看好啦!

(進行魔術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初步感受磁鐵的奧祕。)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小魚在上面幹什麼呢?

(幼兒回答)老師:猜猜我是用什麼方法讓它移動的呢?

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二、基本部分。

1、老師展示磁鐵。

老師: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哦,原來紙的背面有個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幼兒回答)老師:對啦,這個是磁鐵,你們知道磁鐵還能吸什麼嗎?

(幼兒思考)

2、幼兒通過實驗認識磁鐵,進一步感受、瞭解磁鐵的特性。

老師:剛剛有的小朋友說了自己的看法,那現在請你們看看桌上的東西,先猜猜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起來,哪些不能?然後再用磁鐵一個個的實驗。

(幼兒用磁鐵進行試驗,老師觀察並給予幫助。)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引導幼兒根據實驗總結磁鐵的特性。

老師:好啦,大家都動手操作了一下,那根據你們所實驗和所觀察的,發現磁鐵有什麼奧祕呢?

老師總結:磁鐵有吸鐵的特性。

老師:那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以外,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間活動室還有什麼東西能被磁鐵吸住,現在請你們去試試吧!發現了要告訴老師哦!

(幼兒自由在教室裏尋找可以被磁鐵吸住的鐵質物品。)

老師:好了,寶貝們我們快來坐好,非常棒,大家又找到了很多鐵質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

四、活動結束。

老師:小朋友們小貓一家想要小朋友們幫助它們釣魚,因爲新年快到了,它們要招待很多親戚朋友,可是在釣魚之前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才能用磁鐵把小魚釣上來?

(幼兒回答,並動手操作。)老師:寶貝們真聰明,這麼快就找到辦法了。那我們現在來釣魚比賽好不好?在一分鐘內,音樂停了就停下來哦!我們看看哪組小朋友釣的最多,誰就獲勝。然後把釣到的魚送給小貓一家。

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在我們的教室裏還有好多小魚,我們一起給客人老師說再見,然後到教室去繼續玩兒釣魚遊戲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伊始就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由於事先準備的操作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現、比較,整節課情緒高漲。幼兒樂於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事物規律的活動形式。在總結磁鐵特性這一環節,做的還不到位,有點急於求成,要先讓幼兒來講出他發現的規律,教師再進行引導,做最後的總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氣球有顏色、大小、形狀的不同,探索氣球的多種玩法,體驗遊戲的快樂。

2、理解、欣賞故事《紅氣球》,懂得借用東西要有禮貌。

  活動準備:氣球、大圖書

  設計意圖:

這幾天,班級中有幾位小朋友陸續帶來了幾個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氣球,孩子們對此充滿了興趣,長利用自由活動、來園的時間三五成羣聚在一起玩,但在玩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矛盾。小班幼兒探索欲強,根據他們的興趣出發,引導、啓發孩子的探索慾望,讓他們在玩玩弄弄、讀讀講講的過程中,去感受、獲得知識和經驗,能很好地培養他們探索的興趣、友好合作活動的習慣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玩氣球

1、請幼兒看一看氣球,說說氣球的顏色、大小、形狀。

師:寶寶看,今天有這麼多的氣球和我們做朋友,它們都是一樣的嗎?

(1)有哪些形狀呢?

(2)紅氣球有幾個?

師:寶寶的眼睛真亮,原來這些氣球的顏色、大小、形狀都不同。

2、取氣球、玩氣球

(1)取氣球

師:氣球寶寶真想和大家一起玩,我們每位寶寶去請一個你最喜歡的氣球。

(引導幼兒想辦法取,可藉助活動室的物品或他人的幫助。)

(2)鼓勵幼兒探索氣球的各種玩法,引導幼兒學着說說動詞:吹、拋、扔等。

(3)放氣球

師:氣球寶寶玩累了,我們讓它到旁邊休息一下輕輕放,排好隊,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3、小實驗

師:寶寶喜歡氣球嗎?氣球的肚子爲什麼會鼓鼓的呢?裏面是什麼?我們一起看看。

小實驗:(1)給癟的氣球打氣,請幼兒看看氣球的變化

(2)放開氣球的口,在請幼兒觀察變化。

(3)放走氣球內的部分氣,使氣球變小。

師:現在你知道氣球爲什麼會鼓起來了吧,原來是空氣在幫助它。

  二、欣賞故事《紅氣球》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關於氣球的故事。

(1)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翻看大圖書)

A、大灰狼想玩小兔的紅氣球,它是怎麼對小兔說的?

B、小兔願意給它嗎?它會想什麼辦法呢?

C、狐狸是怎麼說的?結果怎麼樣?我們來學一學。

D、小兔看到小貓哭會怎麼說,怎麼做呢?氣球癟了該怎麼辦呢?

E、小兔爲什麼不把氣球給大灰狼、狐狸玩呢?

F、你喜歡小兔嗎?爲什麼?

  三、玩一玩、說一說

提供氣球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

1、當你想玩別人的玩具時,你會怎麼說、怎麼做呢?

2、當別人不願意把東西給你的時候,你又該怎麼說、怎麼做?

(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一起玩,跟對方商量或者對方不玩了再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