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關於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報紙做各種有趣的遊戲,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2、通過遊戲培養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合作精神,體驗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3、通過遊戲訓練幼兒下肢力量及增強自身的體耐力。

4、培養幼兒傾聽的能力,要求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5、通過這次遊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6、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報紙若干

2、目標管4根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帶領幼兒到操場做活動前的準備,運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如:頭部運動、擴胸運動、手腳的運動等。

2、會飛的報紙

——出示報紙,報紙是小朋友經常見到的物品,報紙除了可以看,你知道還可以做什麼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們要用報紙玩遊戲。

我可以讓報紙貼在我的身上,教師示範並講解遊戲規則:把報紙放於胸前,快速向前奔跑,不讓報紙掉下,跑到目標管處然後返回,報紙傳給下一個小朋友,然後到隊伍後面排隊,以竭力比賽的形式進行。

3、抓尾巴

——剛纔的遊戲好玩嗎?

——教師出示用報紙捲成的尾巴,問:你知道這個怎麼玩?(幼兒說和示範)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並請幼兒示範,這次遊戲需要小朋友們合作才能完成。

幼兒排成4排縱隊,在隊伍前面10米放4個目標管,前面4名幼兒把報紙疊成一條尾巴塞在褲子後面,有尾巴的幼兒跑出一段距離後,後4名幼兒聽教師口令以快速跑出去追前面的幼兒把他的尾巴抓下來,要求幼兒在遊戲中不論抓到尾巴與否都必須繞過目標管返回。

4、快樂沖沖衝

——玩了這麼久你們累嗎?那還要繼續嗎?

——玩了這麼多遊戲,我也不知道要怎麼玩了,誰來幫我想一想?

把報紙揉成團,然後將報紙球大力拋出,快速跑出去把報紙球撿回來,幼兒排成4縱隊,幼兒模仿教師動作,聽教師口令,從規定位置出發快速跑到另一處然後返回到起點。

5、結束活動

——將幼兒排好隊,做放鬆活動,整理教具,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引導幼兒怎樣玩報紙,發現報紙的多種玩法,同時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活動結束後,對本次活動我進行了反思。整個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幼兒的參與性也很好,對報紙的不同玩法幼兒也掌握了很多,達到了“一物多玩”的目標,也培養了幼兒傾聽的能力。

活動中設計了三個遊戲環節,《會飛的報紙》和《快仍快追》環節完成的都很好,但在《抓尾巴》環節出現了一點異常的情況,經我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可能是教師在講解規則的時候幼兒因爲玩的慾望太強,沒聽清楚遊戲規則。二、在平時的活動中,幼兒缺少合作的經驗,本環節需要幼兒合作完成。有了這次活動的基礎,相信我在以後的遊戲活動或健康活動上更能讓孩子有所提高有所發展,同時也讓我明白幼兒之間合作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案 篇2

類型:體育活動

內容:練習走平衡

材料:長短不同的繩子或橡皮筋若干根,自制金牌

方法:

1、將繩子或橡皮筋在地板上拉成一條直線。

2、教師表演“走鋼絲”:雙腳在繩子上行走,行走時身體保持平衡。

3、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在長短不同的“鋼絲”上走。

4、教師將繩子擺成曲線,幼兒可手拿小傘走“鋼絲”。

5、遊戲結束後給幼兒頒發金牌。

提示:

1、幼兒在繩子上行走時應身體姿勢端正,並保持平衡。

2、走鋼絲時必須雙腳都踩在繩子上。

3、教師在幼兒走單線平衡的基礎上,可以將兩根繩子放在一起,變成一條小道,請幼兒在小道內走路,不能踩線,提高運動的難度。

名稱:大皮鞋

類型:教學活動

內容:口齒清楚地朗讀兒歌

材料: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大皮鞋》、兒歌錄音,大皮鞋一雙。

方法

1、幼兒聽兒歌錄音2-3遍。

2、讓幼兒試穿着大皮鞋走路。

3、教師出示圖片,朗讀兒歌。

4、幼兒看圖書,老師念兒歌。

5、教師放慢速度念兒歌,引導幼兒一起跟讀。

提示:

1、這首兒歌短小有趣,教師可多花些時間讓幼兒穿大皮鞋走路,直接地感知穿大鞋子吧嗒吧嗒走不快,增強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2、活動後,也可將兒歌錄音在休息的時候播放。

附:兒歌

大皮鞋

小男孩,下牀來,穿了爸爸大皮鞋,吧嗒吧嗒走不快。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驗瞭解常用的導電材料。

2. 初步培養幼兒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二. 活動準備

乾電池 電珠

銅線 鐵絲 鋼絲 鋁線 橡皮管 棉線 塑料管 紙棒

手電筒 記錄紙 筆

  三. 活動過程

1. 手電筒的發光原理

(1) 出示手電筒

問題:手電筒怎麼會發光?

(2) 探究手電筒的結構

a.幼兒回答手電筒怎麼會發光。

b.拆卸手電筒

電珠 電池 銅片

結論:光有電珠和電池手電筒是不會發光的,必須有銅片把電珠和電池連接,電珠纔會發光。銅片是可以通電的導線。

2. 實驗:尋找能通電的導線

(1) 問題:除了銅片,還有哪些是常用的導電材料?

幼兒自由討論

(2) 教師提供材料,幼兒進行實驗操作並記錄。

(3) 總結:金屬是可以導電的。

思考:在任何情況下金屬都是可以導電的嗎/非金屬都是不可以導電的嗎?

3. 電池與電珠發亮的系列實驗

(1) 現象:相比較一節電池,兩節電池能使電珠更亮。

a.幼兒實驗展示

b.第一次結論: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2) 第一次驗證: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a.三節電池做實驗,其中一節放反,電珠反而變暗。

b.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

幼兒自由討論

c.第二次總結:每節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3) 第二次驗證:每節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a. 根據第二次的總結,幼兒自由操作實驗。

b. 實驗結果:電池電壓超過電珠負荷電壓,電珠會燒壞不亮。

c. 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

幼兒自由討論。

4. 延續問題:電對人體的傷害

設計思路:

孩子們在玩手影的區角遊戲時,對不同型號手電筒發光程度不一樣的現象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電池大的電量就大。”

“你們看,前面的小電珠有大小的。”

“這個手電筒裝了兩節電池,怪不得比較亮。”

……

電的概念,對於幼兒來說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活動設計中,幼兒的所有探索都輔助於小電珠這一很好的載體,通過小電珠的發亮情況,來讓幼兒感受電的神奇力量。

活動主要分兩個環節。第一環節試圖讓幼兒通過自由選材進行電珠發亮實驗,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導電材料;第二環節是通過利用電池數量進行電珠發亮實驗,初步培養幼兒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從而得出電池數量與電珠發亮程度關係的正確結論。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主題節日背景: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以往,這一天人們都會煮上香糯甜美的臘八粥,當吃着香粥時也預示着新年的腳步已越來越進。

而如今,隨着生活條件改善,工作節奏加快,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已很少會記得過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聽、說說、吃吃、看看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臘八節在我國有着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瞭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瞭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瞭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 知道製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 幼兒園臘八節教案:活動準備

1、各種臘八粥的相關圖片、製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

2、課前對於春節的瞭解以及對於臘八節的瞭解;

3、教學課件PTT準備。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瞭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麼呢?

(牛奶、雞蛋、花捲、餅乾、雞蛋餅、麪條、包子、粥)

2、那你們都吃過什麼樣的粥呢?

(肉鬆粥、八寶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觀看圖片,說說粥裏面有哪些東西?(強調臘八節、臘八粥)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裏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栗子、蓮子

(二)、欣賞故事。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3、臘八粥裏面都有什麼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穀物。

1、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穀物。簡單瞭解這些穀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2、活動延伸:臘八節除了有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好玩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四、活動反思:

節日活動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國家的節日豐富多彩,但有些節日,我們的孩子瞭解的並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認識了一些有關製作臘八粥的材料,並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要做一個勤勞人的意識。如果可以讓幼兒參與制作及品嚐那就更好了!

五、臘八粥的故事:

臘八就是中國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天,中國人要喝臘八粥。臘八粥和我們平時喝的粥是不一樣的,裏面有很多不同的米和乾果,好看又好吃。臘八這天喝臘八粥,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從前,有一家人,爸爸媽媽和一個小兒子,爸爸媽媽都很勤勞。所以他們家每年都能收穫很多的糧食,日子過得很好。可是小兒子卻和爸爸媽媽不一樣,每天早上很晚才起牀,起牀後就出去玩,從來不幹活。爸爸媽媽想:他還小呢!也許長大了就會幹活了。

小兒子一天天的長大,但還是非常懶惰。“你應該幹活了”“哼!我不幹活也可以,我爸爸媽媽會照顧我的!”

終於有一天,他的爸爸得了重病,再也不能幹活了。“孩子,你一定要記住啊,只有勤勞的人才會吃得飽,如果你這麼懶惰,將來會後悔的。”說完,爸爸就去世了。小兒子難過了幾天,想去幹活,可他什麼都不會,也不想學。過了幾天,他又回到了老樣子。不久,他結婚了。他的妻子很漂亮,但是也很懶。過了不久,他媽媽也去世了。冬天到了,天氣非常冷,他們住的房子破了,家裏有沒有食物了,怎麼辦呢?

他們只好四處找東西吃,屋子角落裏還有點米,袋子裏還有點紅豆、花生……終於找出一點點能吃的東西。兩人馬上做了一鍋粥。可是粥太少了,他們喝不飽。這時候他們纔想起爸爸媽媽的話,哭了起來。

後來他們再也不懶惰了。每天早早起牀幹活,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但是每年到了臘月的時候,他們還會找來各種糧食,做了一鍋粥,告訴自己不能懶惰。

後來大家都知道這件事了,以後,人們每到了臘八這天,就用各種糧食做一鍋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愛給小孩子們講這個故事,告訴孩子,永遠不要做懶惰的人。

不過,現在我們喝的臘八粥和以前不一樣了,人們把各種好吃有營養的東西都加入臘八粥,比如燕麥、杏仁、葡萄乾、桂圓、栗子等等,再加上冰糖或白糖,一鍋香甜甜的臘八粥就做好了。

幼兒園教案 篇5

目的:

1.學習在手臂上大膽地進行美術創作。

2.能在音樂伴奏下即興表演,培養美的感受力、想像力和表現力。

準備:

1.天鵝、斑馬、長頸鹿、孔雀等長脖子動物圖片若干。

2.音樂磁帶《藍色多瑙河》《卡門序曲》。

3.供幼兒表演用的森林背景(規格爲1x 3米)。

4.布團、油畫筆、各種廣告顏料。

過程:

1.討論活動

①表演者將天鵝、斑馬頭部畫在手臂上,隨音樂在森林背景前表演,引導幼兒說說這些是什麼動物。

②引導幼兒觀察表演者的手臂、手指,知道根據手臂、手指的特徵可以進行有趣的美術創作活動。

③引導幼兒大膽想像,並藉助手臂和手指動作,自由探索表現各種動物的方法。

④啓發幼兒討論:可以把什麼動物的頭部畫在手臂上?爲什麼?

⑤出示已認識的幾種長脖子動物圖片,加深幼兒對其典型特徵的認識。

2.美術創作

①介紹在手臂上進行美術創作的基本方法:先確定要表現的動物,再用布團蘸顏料塗在手臂上,然後畫上眼睛、嘴巴、耳朵和身上的花紋等。

②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大膽表現,儘可能與別人不一樣。

3.音樂表演

①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裝飾過的手臂造型。

②欣賞樂曲《藍色多瑙河》《卡門序曲》,組織幼兒討論:聽到優美的旋律你會聯想到什麼動物?爲什麼?聽到熱烈、奔放的旋律你又會聯想到什麼?動物?爲什麼?

③啓發幼兒根據音樂性質進行手臂造型表演,指導幼兒合作進行簡單的排練。

④鼓勵幼兒分組表演,互相欣賞和評價。

延伸活動:

準備精彩的手臂造型表演節目,到其他班級演出。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序數,練習從不同方向進行序數點數的方法。

2.激發幼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興趣,感受遊戲的樂趣。

3.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小動物若干,立體狼堡一座、小手貼

2.塑料泡沫墊拼貼的狼堡

活動過程:

1.接到電話,羊村裏的羊兒們都被灰太狼他們抓到狼堡裏去了,我們要怎麼辦?先來看看狼堡的地形,觀察使幾層樓,每層樓有幾個房間。

2.在立體狼堡上分別找灰太狼、紅太狼、小白狼住在幾層樓的第幾個房間?(強調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的兩種方法,在立體狼堡上左邊和下面貼上一隻點數的小手)。

3.認識地上的狼堡圖,回憶灰太狼、紅太狼、小白狼住在幾層樓的第幾個房間,貼上相應的圖片,別進了狼兒的房間。

4.帶上自己喜歡的動物胸飾,按照指令找相應的房間。

5.教師在相應的房間放上羊兒,請小動物聽指令營救羊兒。

6.在歡快的氣氛中將羊兒送回羊村。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本節課中非常積極。

2.幼兒通過這節課深刻的認識到了5以內的序數,由於教具比較新穎,遊戲比較多,幼兒在本節課中玩得非常開心。

3.本節課的設計簡潔明瞭,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玩中輕鬆學到了知識。

4.在認識5以內的序數的同時,幼兒還能正確的'認識到了動物們愛吃的東西。

5.在跳田遊戲中,幼兒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躍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

2、幼兒能在遊戲中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螃蟹頭飾若干,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入場做準備活動。

二.遊戲活動部分。

1、謎語導入遊戲活動主題。

師:我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猜是什麼,“八隻腳擡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裏長把泡沫吐。”(幼:螃蟹)

師: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對了。誰能學學螃蟹是怎麼走路的?(請幼兒模仿)

師:螃蟹這個小動物可愛嗎?(可愛)

師:你想變成一隻小螃蟹嗎?(想)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變成一隻可愛的小螃蟹吧!(師發頭飾)請大家帶好頭飾和螃蟹媽媽一起學走路吧!

師:春天到了,可愛的小螃蟹從水裏爬上岸,它們想:今天天氣這麼好,我們來玩遊戲吧,於是他們玩起了運球的遊戲,你們想參加嗎?(想)怎麼玩呢,現在我就告訴你們。

2、教師講述遊戲規則:

男女兩隊排在前面的兩個小朋友爲一組,兩人學小螃蟹的姿勢,背靠背,夾住球。

胳膊像鉗夾一樣互相勾住,向前走,走到標誌處再走回來,把球放入筐內,然後排在隊尾等待下次繼續玩。下一組小朋友只要前一組的把球放入筐內就可以出發。兩隻"小螃蟹"一定要注意團結協作好,球不要掉下來,如果掉了,從頭再來,走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3、玩法討論:

在幼兒進行幾組後,針對遊戲情況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穩。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主題活動的產生:

陽光燦爛的午後,孩子們在散步的過程中對影子產生了興趣,他們邊扭動身體邊觀察自己的影子發生了哪些變化,並圍繞影子展開了一番爭論:

高佳:看,我的影子多聽話,我往哪兒去,它就跟我上哪兒。

洪佳偉:我的影子也很聽話,我做什麼動作,它就做什麼動作。

毛雨倩:我用腳使勁踩我的影子都不疼。

袁強:快來,我站到老師的影子裏,我的影子就不見了。

宋涵:我在黑暗的地方就見不到自己的影子了。

教師:爲什麼我們會有影子呢?

費欣露:因爲影子是太陽光照的,教室裏沒有陽光就沒有影子。

何強:對,我聽媽媽說太陽光有7種顏色,是紅黃橙綠青藍紫。

蔡耀東:你騙人,太陽光是白色的。

楊陽:不對,你們說的都不對,光是透明的,不然我們就看不見東西了。

……

看到孩子們對“光”這一自然現象產生了興趣和爭論,教師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理性的分析其教育價值,我們認爲開展這一主題活動,可以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索活動,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能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符合新《綱要》有關科學領域的要求。

二、主題準備:

1、材料準備: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收集光的相關資料、圖片和儀器,如凸透鏡、凹透鏡、凸面鏡、凹面鏡、平面鏡、望遠鏡等,變色陀螺、萬花筒等。

2、經驗準備:設置“問題箱”,請幼兒將自己的發現的有關光的“小祕密”和“爲什麼”,採用文字、畫畫、符號等形式表示出來,教師以此來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和興趣點,師幼共同確定研究方案和主題網絡。

三、主題活動的網絡圖(附後):

四、系列活動:

美麗的彩虹

活動目標

1、瞭解光譜現象並認識彩虹的7種顏色。

2、引導幼兒在探索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色彩的美,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在盛水的玻璃魚缸兩端傾斜30度左右各放置一面鏡子,調整適宜的位置讓陽光斜射入水中,折射後在牆上出現一段“彩虹”。

2、平面鏡、水盆、三棱鏡、手電筒等材料。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活動室的“牆上彩虹”,自由討論並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1)說一說“彩虹”有幾種顏色組成?

2)猜一猜“彩虹”從哪兒來?

2、將盛滿水的盆和平面鏡放在陽光下,鼓勵幼兒嘗試調整平面鏡和光照的角度,自己尋找彩虹,從中發現陽光與彩虹的位置關係。

不錯的

3、觀看影碟,討論:爲什麼我們在夏季的雨後很少看到彩虹了?從而引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區域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早、中、晚三個時段“彩虹”的位置、大小變化情況。

2、將三棱鏡、手電筒等材料投放科學區中讓幼兒繼續探索光譜的祕密。

家長參與

請家長爲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看到的彩虹,要求講清楚時間、地點、景象,並和幼兒一起畫美麗的彩虹。

各種各樣的鏡片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鏡片,瞭解其特性和用途。

2、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細緻性、敏銳性,發展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

活動準備

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凸透鏡、凹透鏡、各類昆蟲標本和圖片。

活動過程

1、自由觀察,發現問題。

請幼兒用不同的鏡片看昆蟲標本和圖片,並對自己的發現進行描述。

2、引導幼兒歸納概括各種鏡片的特徵。

如:中間厚、周圍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大,是凸透鏡;中間薄,周圍厚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小,是凹透鏡。

3、思考它們各自的用途,對幼兒的大膽想象給予鼓勵。

區域活動

1、利用平面鏡、廢舊長條紙盒製作萬花筒和潛望鏡。

2、在凹凸不平的泡沫板上粘貼鋁箔紙作成簡易哈哈鏡。

3、用凸透鏡、凹透鏡、紙筒、橡皮泥做望遠鏡。

家長參與

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家庭中生活用品,如近視鏡、老花鏡、汽車反光鏡等,說說它們分別屬於哪種類型的鏡片?有什麼用途?

光的直線傳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及有趣的遊戲,使幼兒瞭解光的直線傳播性質。

2、培養幼兒動手進行科學小實驗的興趣與習慣,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及各種科學現象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手電筒、中粗軟管、暗室。

活動過程

1、通過開展戶外遊戲“踩影子”和室內遊戲“有趣的手影”,引導幼兒思考:

1)爲什麼在陽光下我們會有影子?

2)還有哪些發光的物體會使我們出現影子?

2、將孩子們帶入暗室,利用手電筒和中粗軟管做小實驗“光不會轉彎”,教師適時幫助幼兒確立“直線傳播”這一科學概念。

實驗方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拉住軟管的兩端,一名幼兒用手電筒從管口向內照,另一名幼兒觀察軟管在拉直和彎曲時,看到的光有何不同,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結果。

3、說一說光的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區域活動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自制“陽光時鐘”。

家長參與

1、在室外、向陽的窗臺、室內分別種植菜苗,幼兒觀察菜苗的生長情況並做記錄,通過比較使幼兒感知植物的向光性。

不錯的

2、教師利用鋁箔紙、塑料水管自制太陽能熱水器模型,請幼兒做“冷水變熱水”實驗,以此瞭解光能轉化爲熱能的用途。

3、創編兒歌“光的用處大”。

五、體會與思考:

作爲孩子學習科學的支持者和引導者,考慮到孩子由於年齡、經驗和認識水平的特點,常常用獨特的、不同於成人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去思考,因此要允許孩子出錯,耐心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要接納每一個孩子的觀點,面向每一個孩子,力求真正瞭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按自己的想法進行驗證,並真實地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如果只讓學生猜想,學生的認識最終只能一無所知,或者一知半解。本課教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帶着疑問,按自己的想法去選擇材料做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教師放手讓孩子大膽地動手做,鼓勵孩子把看到的都記(畫)下來。教師只是隨機地指導。根據孩子好動的特點,在記錄過程中安排了“玩影子”等的遊戲活動,有利於激發學生更好探究物體和影子奧祕的興趣。

孩子以自己探究過程的發現做記錄,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和分享,能培養孩子對物體的客觀描述,對事實的尊重,使結論和觀點建築在事實之上。本次活動也讓孩子逐漸地懂得科學的一條基本法則——尊重事實,以事實爲依據,而做人也一樣,凡是都要實事求是,要尊重事實,用事實說話。

有人說《科學》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是通過探究活動來學習的。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進行實踐、觀察、交流,並嘗試着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通過自身的經歷去理解事物,把握真實具體的東西,從而讓孩子發現世界的奧祕。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七巧板”是一種益智遊戲,深受大人與孩子的喜歡。大班孩子愛動手、動腦,平時喜歡拼圖,本次活動不光鍛鍊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並對以往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孩子並能體會到合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瞭解七巧板的圖形組成,並嘗試進行不同的圖形組合。

2、願意主動探索,對圖形感興趣。

3、 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體會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七巧板的組成圖形,並嘗試不同圖形的組合。

2、對“遊戲”感興趣,並能主動探索,思維得到拓展,體會到與人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1、每人一套七巧板,一套大七巧板,造型模板若干;2、橡皮泥若干;3、幼兒教學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七巧板

1、教師出示七巧板大教具,一邊操作一邊向幼兒提問和介紹。

問題:(1)你認識它嗎?它有哪些圖形組成?這些圖形有什麼不同?爲什麼叫七巧板?

(2)如果我們把大小不同的木塊組合在一起會發現什麼?

2、老師引導幼兒操作教學操作材料,請幼兒相互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

二、玩一玩

1、爲朋友畫像。

朋友來做客,請你們用七巧板爲朋友拼圖。小組內操作教學操作材料第二題,引導幼兒觀察,嘗試用七巧板拼出。

2、找朋友

操作教學操作材料第三題,引導幼兒辨別操作材料是哪種動物,嘗試自己用七巧板拼出。

提示:幼兒可用圖形組合起來表示身體或尾巴。

3、變一變

把邀請的朋友或者需要的物品變出來吧!教師引導幼兒自主操作七巧板拼出想要的輪廓圖形。

提示:拼擺的主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小組內自己提出。

4、交朋友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經驗,也可以將擺好的圖案畫下來,做成圖紙送給其他小朋友試着拼擺。

5、一起happy!

帶領幼兒一起進入區角進行活動。(參觀、製作,把作品粘貼或懸掛在主題牆面上。)

教學反思

1、從孩子喜歡的遊戲入手,讓孩子邊動手擺邊說。激發了孩子的活動興趣,使孩子在看、聽、想、擺、說的遊戲過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使孩子體會到了“玩中學”的樂趣。

2、在遊戲中孩子以集體、個人、小組等方式進行。特別是在小組活動中孩子體會到了合作、分享、參與的快樂。

3、此次活動雖是一節拼圖活動,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識進行了綜合運用,並有個別孩子進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題是“自己的夢”、“大地”、“家”等畫面。

如果再上這節活動課,我不僅要充當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還要充分參與到遊戲中去,與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共同歡笑。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學習將兩種實物有規律地交替排序,對應匹配,感知序列。

正確感知5以內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能正確使用單位量詞;根、只、條、頭。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或磁性圖片:大象5只、香蕉5根;小狗4只、骨頭4根;小貓3只、小魚3條,青蛙5只,荷花5朵,標記圖一張。

學具:幼兒用書,彩色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 集體活動

1、依樣接放,交替排序。

出示標記圖和4只交替排序的大象和小狗,引導幼兒觀察大象和小狗的排列規律,說說:圖上有什麼?它們是怎樣排隊的?

出示2只大象和2只小狗,引導幼兒幫它們排隊,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邊排邊說:一隻大象排在小狗的後面,一隻小狗排在大象的後面……最後,從前往後說一說:它們是怎樣排隊的?

2、對應匹配食物

出示香蕉和骨頭圖片,讓幼兒看圖說說,這裏有什麼?誰來把它們送給大象個小狗,邊送邊說,我送你一根什麼。

請個別幼兒在磁性板上操作,學習正確運用量詞。

二、操作活動。

1、 第一,二,三組,排序匹配活動。

觀察標記圖上的動物,學習依樣接着擺放動物,再對應匹配食物,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

2、第四、五、六組。

依樣排序。觀察標記圖上的圖片,請你依樣排列。

觀察實物數量,畫出相應數量的短線或小圈,記錄實物數量。

三、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活動材料,請幼兒說說他是怎樣排卡片的,體驗有規律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