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精選14篇)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精選14篇)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1

教學設想:

《司馬光》是國標本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歷史人物故事,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從落水到得救,情節扣人心絃。本課的教學,要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救人的品質

《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獲得思想啓迪,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因此,教學中不妨這樣做:

讀一讀,重感悟。

朗讀是語文課堂活動中的重要方式。朗讀不僅僅是爲了理解課文內容、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獲得充滿靈性的感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讀書讀懂課文的內容,想象課文的情境。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腦中再現小朋友驚慌的表現,體會慌亂的場面。通過演讀,讓學生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救人的品質。

背一背,重積累。

語文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是積累,不僅應有生活材料的積累,還應有語言材料的積累。這個單元練習裏熟記成語中的四個成語(從容不迫、多謀善斷、臨危不懼、方寸不亂),是對傑出人物臨危不懼、從容應變這一心理品質的讚頌,而小時的司馬光正是如此。因此,在教學時可讓學生背一背成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成語。從而豐富語言的積累。

說一說,重遷移。

語文教學要逐步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應充分利用文中插圖,情節的空白處,創設說話的情境,讓學生樂說、想說、會說。教學第四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觀察圖畫,說一說小朋友驚慌的表現;學完課文後,讓學生想象說說人們會怎樣稱讚司馬光,從而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提示課題。

1、師述: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並相機出示掛圖。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

3、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

4、師簡介司馬光。(司馬光是宋朝的文學家,司馬是複姓,光是名。)

【生動有趣的故事,對低年級兒童具有特別的吸引力。這一設計,旨在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通課文。

3、檢查朗讀。

(1)指名分自然段讀。

(2)讀完後學生互評。(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你覺得故事中的司馬光是處怎樣的孩子?

【故事情節簡單,通俗易懂,在引導學生主導通課文的同時,初步體會司馬光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感悟提高。

1、輕聲讀課文,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聰明的孩子?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2、學生回答,互相補充。(當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大水缸,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出示第五自然段。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想象說話: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裏危險的情景。

4、看圖觀察其他小朋友驚慌的表現,練習說話,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體會當時慌亂的場景。

5、引讀第五自然段。讓學生抓住“舉起、使勁砸”等詞邊讀邊想還可以加上動作讀一讀。

6、齊讀第六自然段。

【閱讀不能侷限於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應創設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由地想象,充分地感悟,富有創意地表達,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

四、創設情境,拓展延伸。

1、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大人紛紛誇獎司馬光,人們會怎麼稱讚他?(相機出示四個成語:臨色不懼、多謀善斷、從容不迫、方寸不亂。讀讀背背。)

2、把這個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

【這一環節是再一次感情司馬光的品質,同時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成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別、那、嚇、到、都、叫。

2、自學筆順,同步描紅。

3、分享成功經驗。

4、習字冊上描紅、仿影、書寫。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齊讀、賽讀等形式,能夠正確讀出“司、假”等14個生字,並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通過教師示範書寫,學生觀察練習,能夠正確書寫“別、導”等6個生字。

2、通過教師範讀、小組合作讀、表演讀等形式,能夠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理解課文內容,能夠在課文中劃出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遇到緊急情況的不同表現。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說出司馬光與其他小朋友的的.不同表現。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識字。

1、藉助注音讀通課文,並標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讀準字音。

3、在小組內讀生字並交流識字方法。

4、自學檢測,我會正確讀出下面的詞語。

司馬光 假山 水缸 別人 慌忙 嚇人 使勁 砸破 救出 一塊石頭

二、快樂書寫。

1、認真觀察田字格內的生字,用紅筆標出易出錯的地方,並在小組內交流。

2、自我檢測,我會書寫得很漂亮。

三、合作探究

1、觀察文中插圖,並和課文結合,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

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你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嗎?

2、再讀課文,劃出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後,司馬光與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現。

拓展延伸

司馬光用砸缸的辦法救出了小朋友,你還有別的好方法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嗎?快和小夥伴說一說吧!

課堂檢測

1、我會正確書寫下面詞語。

fēn bié dào chù nà lǐ xià rén

2、選字填空。

快 塊

太陽公公( )要下山了。

老松樹下有一( )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的( )。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別、到、那、都、嚇、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課文。

3、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着、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4、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指導看圖,從圖中質疑。

1、出示插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麼?

2、你還有什麼看不懂得嗎?

學生質疑,教師歸納問題:

(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進缸裏的?

當時的情況怎樣?

(2)是誰救了他,他是怎麼救的?

二、揭題釋題。

1、板書課題,讀題。

(1)知道“司馬”是複姓。

(2)識記司,組詞。

2、簡介司馬光。(學生或教師)

三、初讀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識記生字。自主選擇生字識記,組內交流,全班反饋。(採用各種形式認讀生字,隨機選擇生字擴詞或選擇句子指導朗讀。)

4、小組討論交流讀懂的問題。

四、再讀感悟。

1、學習1~3段,解決問題(1)。

(1)藉助插圖瞭解大水缸的`位置及這是怎樣的一口缸。

(2)讀文後討論,理解:不小心。

啓發想象:掉進缸裏的孩子會怎樣?

(3)朗讀指導。

(1)看圖讀文了解別的孩子的表現,板書:哭喊叫找

小組討論這些孩子當時是怎麼想的?

(2)討論司馬光是怎麼想,怎麼做的。他是個怎樣的人?

劃出司馬光的動作。理解:使勁砸。

(3)質疑釋疑。(針對課文內容提問,自由解答,教師引導)

4、你喜歡司馬光嗎?用一句話誇誇他吧!

5、朗讀指導。

五、學會背誦技巧。

教師引導,讓學生悟出背誦的方法:看圖背誦、想情節背誦、看板書背誦。

六、指導書寫。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訓練。

如果你是當時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麼做呢?

要求:大膽想象。

八、作業佈置。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指導學習兩 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聽說過司馬光的故事嗎?司馬光小時候很聰明,有一次司馬光和小夥伴在花園裏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裏,司馬光舉石砸缸救出了小夥伴。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注意讀準司、光。

二、整體感知

放課文錄音。學生看課文中的'字。

自由練習讀,標出自然段,把覺得難讀的字畫出來。

學生質疑。

初識生字。

三、再讀課文。

自由練讀,比一比哪些同學能把課文通順,讀流利。

指名讀,評議中多功能指出學生的優點,再評不足。

全班齊讀。

四、認記生字

抽生字卡開火車認讀。

交流。

五、學習第1自然段。

出示多媒體課件:小朋友掉進水缸前的情景。

觀察畫面,想一想:花園裏除了幾個小朋友在玩,還有些什麼?

課文是怎麼寫的呢?畫的旁邊出示名子:花園裏有假山,假山下有一隻 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

自由讀讀這一句,試試能不能背下來。

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學生評讀。

六、教師範寫。學生練習寫,教師巡迴檢查,糾正寫字姿勢。

七、教學後記:學生會將園和圓混淆。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司馬光的沉着、機智。

4.想出新辦法,發展創新思維。

課前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或多媒體,生字卡片,小黑板。

學生:讀課文,標註生字、自然段;收集關於司馬光的資料。

第 一 課 時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

2.認讀生字“司”。齊讀課題。

3.簡介司馬光。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老師範讀,學生邊聽邊看插圖或多媒體課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3.小黑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4.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裏遇到了什麼事?

2.指導朗讀2、3自然段。

a.引導看圖(或用多媒體演示當時的情形)。

b.自由朗讀,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讀第3自然段,感受情況的緊急。

3.小夥伴們是怎麼做的?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4.大家試着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

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老師引讀:有個小朋友……掉進了大水缸。別的小夥伴──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呢?……最後……。

課後思考,拓展思維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

第 二 課 時

討論交流

司馬光沉着機智,救出了小夥伴。你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出那個小朋友嗎?比一比,看誰的辦法最好。

1.學生自己想辦法。

2.分組交流,推選出好的辦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適時評議辦法的優點和不足。也可以與司馬光的辦法比一比,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瞭解在當時的'情況下,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讀課文,並說說司馬光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識記生字,積累詞彙

1.複習生字讀音。(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2.鼓勵學生用生字組成詞語,(積累詞彙,鞏固識字)教師給予肯定或指正。

3.採取小組競賽、詞語接龍等形式,完成“讀讀說說”的練習。

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1.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2.根據故事發展的順序,教師引導背誦。

指導生字書寫

1.認讀“別”“到”等6個字。

2.引導觀察這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雙耳的書寫位置。

3.學生描紅,書寫生字。

4.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議。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境和司馬光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麼救人的,爲什麼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瞭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麼?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爲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藉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裏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裏的?

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出現什麼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後,教師略作小結,爲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裏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後,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裏着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怎麼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麼?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麼?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①司馬光爲什麼要砸缸?

②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裏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複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後作業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

(2)司馬光。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麼地方玩,並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麼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並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後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7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裏玩,一個小夥伴不留意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狀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夥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好處。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纔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潛力素養點:

1、理解課文的資料,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資料,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資料。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

導學設計理念: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並且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案時,在關注到這方面。指導學生識字時,讓學生邊讀文,一邊記認生字,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強色彩化,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再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找到漢字規律,然後採用問答和對唱的方式鞏固生字,效果會更好。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先示範,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資料後,試着朗讀,再在小組間進行評價,抓住司馬光不同表現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收集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潛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瞭解。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瞭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藉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1)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明白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2)學生簡述畫面的資料。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資料。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2)“古時候”是指什麼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再次看圖,假山和水缸在什麼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3)結合書上的資料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麼樣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不留意”是什麼意思?

(2)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小夥伴們的情緒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情緒如何?

(3)爲什麼着急呢?掉進缸裏的小孩子面臨着什麼危險呢?

(4)用着急的情緒練讀。

(5)小組內練讀後,全班交流。

(6)在這麼危險的狀況下,小司馬光是怎樣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們爲什麼這麼驚慌?

(2)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3)小組內練讀。

(4)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5)在這萬分緊急的狀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6)司馬光是怎樣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一們嗎?爲什麼?

(2)試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動作。說說:誰表演得好?爲什麼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5)再讀這一段,思考“花園裏爲什麼要一口大缸呢?有什麼用?]

(6)這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但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7)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這段。思考:就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2)選取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呢?遇到緊急狀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課文。

1、練習背誦課文。

2、同學們相互評議。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練習書寫。

1、學習生字“我會認”

2、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記住本課的生字、新詞?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3、學生交流學習。

4、彙報學習體會。

5、學生反覆認讀生字。做遊戲。

3、學習“我會寫”,指導書寫本課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習“我會認”

(2)仔細觀察本課在寫的生字,說出規律:均爲左右結構的字。

(3)指導書寫“別、到”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4)學生仿寫、描紅,教師相機指導。

(5)教師進行評價,並及時鼓勵。

三、課堂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救()勁()司()

球()徑()同()

2、擴詞。

司()()假()()

使()()別()()

四、課堂總結。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藉助比讀,體會文言文語言特點;(文白對比、文言文之間對比)

2.學習查註釋、看插圖、組詞語等方法理解文言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並在此基礎上嘗試講故事,通過古今對話、百家小講臺等活動反饋學習效果;

3.藉助與《破甕救友》及《孔融讓梨》《道邊李苦》的比較體會古時候孩子的聰明、禮貌、機智。

一、整體比讀,感悟特點

1.整體回顧,揭示本課是小學階段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板書)。朗讀過程中做到注意詞句間的`停頓和節奏。

2.與“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進行比較,初步感受文言文最大的特點——簡單!簡潔。明確本節課目標,學習一些小方法,幫助理解故事內容。

二、問題探究,互動點撥

1.嘗試理解第一句:

①指名讀。

②同桌交流,有什麼好方法能幫助我們理解。如書中有註釋的是“庭”,“甕”兩個字。

③指名說。

④教師小結:組詞語 查註釋 看插圖 都是幫助我們瞭解的好方法。

⑤完整的說一說主要講了什麼,即把關鍵詞語連起來說一說就行了。

⑥活動1: “古今對話”同桌一名同學讀文言文,另一名同學說一說它的意思。古今對話,雙方互評。

⑦同桌展示。

⑧教師引導師生對話。

2.嘗試理解第二句:

①情況十分危急,接下來羣兒表現如何?一起來看第二句。

②學生理解衆皆棄去。衆人(組詞語)、皆:都(看註釋)棄去(放棄、逃走)

③光持石擊甕破之。

④找一找司馬光是怎麼救人的?用Δ勾出描寫他動作的詞語。(持、擊)

⑤引導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讀。

⑥最後結果怎樣?水迸,兒得活。(迸:涌出)從中我們看出司馬光是一個沉着、冷靜、聰明!急中生智的孩子。

⑦我們再完整地讀一讀、講一講故事。

⑧引導學生比讀完整版《破甕救友》體會司馬光從小好學聰明。

三、同題拓展、比讀提升

1.引導學生比讀《孔融讓梨》、《道邊李苦》兩篇文言文,體會古時候同樣聰明懂事孩子的故事,同時再次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合作學習,“百家小講臺”

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首,小組做好分工,進行展示。

①我會讀:根據停頓符號,朗讀故事,注意詞句間的停頓。

②我會講:古今對話——運用所學的方法,嘗試理解故事大意,並在小組內講一講。

③我會畫:勾畫出最能表現他們聰明懂事的語句。

④我會評:分別對組內同學和文中小朋友的表現,進行星級評價 。

3.小組合作,教師巡視。

4.分組彙報,交流展示。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缸”3個生字,會寫“別”、“到”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爲後面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埋下伏筆。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爲後面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埋下伏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激趣

1.教師:小朋友,你明白老師姓什麼嗎?那你明白後面那位老師姓什麼嗎?(師回答)那你能向後面的老師介紹下你姓什麼呢?我們的姓只有一個字,這天我們來認識一個古時候的小朋友,他的姓和我們有些不同,他姓――司馬(板書),像這樣有兩個字組成的姓我們把它叫作複姓。司馬這個姓十分個性,馬這個字我們早就學過了,那你能給“司”這個字找個朋友嗎?他的名字叫“光”。(板書)誰願意和他打個招呼呢?(叫幾個學生。)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吧!(20.司馬光)

2.教師:瞧,這個就是司馬光,他到底是一個怎樣樣的孩子呢?讓我們讀讀課文,去認識一下他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把書本翻到85頁,看看讀書要求。

出示讀文要求:

(1)邊看插圖邊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長句子。

(2)給課文標好自然段號。

2.教師:老師看到大家讀課文的時候十分認真,有的同學都已經讀了好幾遍了,此刻老師要來考考大家,這篇課文總共有幾個自然段啊?(6個)老師想聽聽你們讀得怎樣樣了?

三、細讀感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請大家看課文插圖。誰是司馬光?他是什麼時候的孩子?

2.誰來讀第一自然段。(提醒學生注意讀準輕聲)男同學和女同學想來比一比嗎?

3.請大家再看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小朋友在花園裏幹什麼?(課件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誰來讀第一句話?(抽1-2名學生)

4.花園裏有什麼?(課件出示“假山”圖。再出示詞卡:假山)誰來讀?假山是真的山嗎?所以“假”的意思就是?它的反義詞是?(出示字卡:假)這個生字讀什麼?(賽詞)

5.(板書假山簡筆畫)這是花園裏的假山。假山下面有什麼?(課件出示“大水缸”圖。再出示詞卡:大水缸)一起讀。

6.板書大水缸簡筆畫。教師介紹:在古時候,人們在花園裏放一口大水缸大,缸裏裝滿了水,那是用來防火的。因爲那時沒有滅火器,當火災發生的時候,就能夠用缸裏的水來滅火。

7.(出示字卡:缸)誰認識這個生字?缸,我們來看看我們身邊的缸(課件出示:我們身邊的“缸”)這些都是什麼缸呀?養魚的叫?盛菸灰的叫?洗澡用的叫?一起讀。

8.誰來讀第二句話?(抽1-2名學生)

9.我們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注意把句子讀得流利一些。

10.多美的花園呀,小朋友在那裏玩得真快樂!但是,之後卻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這是怎樣回事呢?誰來讀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讀)

11.指名回答

12.“一不留意”是什麼意思?如果你就在旁邊,看到自己的小夥伴掉進大水缸裏,你的情緒必須會十分緊張。所以我們讀這個自然段就要顯得緊張一些。“一不留意”這個詞語要讀得稍快一些。誰來試一試?我們一起來讀。

13.教師小結:哎呀,小朋友掉進大水缸裏了,我們心裏真緊張啊!有誰能去救救他呢?

四、生字鞏固,指導書寫

1.我們剛纔學了幾個生字了?(課件出示本課時所學的三個生字)還認識它們嗎?我們來猜字謎。(猜到後請學生舉起手中相應的字卡。)

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司)

工人中午下山找水喝。(缸)

2.把生字的拼音去掉後,你們還能認識它們嗎?我們來開火車認生字。火車開得最快的小組,我們獎勵生字蘋果。

3.小朋友,光認識生字還不行,我們還要學會寫一手漂亮的好字。此刻,老師就來教大家把字寫正確,寫美觀。(課件出示:“那”和“都”)

4.“那”和“都”這兩個字哪裏相同?(提醒學生:都是左右結構,部首都是(右耳旁))

5.我們學過哪些(左耳旁)的字?(課件出示:陽、那、都)

6.(左耳旁)和(右耳旁)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左耳旁),“耳朵”要寫得高、小,豎的末尾像一個小雨點;(右耳旁),“耳朵”要寫得低、大,豎的末尾像一根針。)

7.伸出我們的小手指,跟着老師一起來數筆順。(播放課件)

8.多美的字呀,老師也想寫一寫。看看老師寫得好不好?(“那”字左邊和右邊差不多一樣大小,注意兩條短橫不要挨着橫折鉤。“都”的左邊要寫得寬一些,右邊要寫得矮一些,這樣字就顯得更加美觀。)

9.你們也來寫一寫吧。

10.檢查、評價學生的書寫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過得快樂嗎?有什麼想法?

2.教師評價,提出期望:(小朋友,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如果我們能認識更多漢字,如果我們能把字寫得更加美觀,我們的心裏就會感到個性開心。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和結構的基礎上,學玩音樂遊戲《司馬光砸缸》。

2.能在沙包的幫助以及教師語言、動作的提示下,合樂地做出砸缸救人和交換舞伴的動作。

3.體驗與不同夥伴舞蹈和躲藏追跑遊戲帶來的快樂。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碟片、錄音機、沙包一個。

2.幼兒會玩“切西瓜”的遊戲。

3.15名幼兒圍坐成圓圈。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複習律動“司馬光砸缸”。

在古代,北宋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名叫司馬光。有一天,司馬光和一羣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遊戲,忽然有人掉到大水缸裏去了。正在大家着急的時候啊,司馬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什麼辦法?

(二)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司馬光砸缸》遊戲的玩法。

1.教師示範“砸缸救人”的遊戲玩法。

下面呢,我來當那個司馬光,我還帶來了砸缸的工具:一塊大石頭。待會兒,被救出來的人,誰先跑回來,搬起大石頭誰就是?好,聽好音樂。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反覆遊戲。

好,下一位司馬光是誰?司馬光選出來了,可以繼續玩遊戲了嗎?缸裏又沒人了怎麼辦?

司馬光砸了缸之後,缸的什麼位置破了?那水流出來了,砸破的缸片到哪兒去了呢?

裏面被救的小朋友要出來,他們兩個要進去,如果他們四個人同時跑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那誰先跑呢?爲什麼?

現在誰是下一個司馬光?那原來的司馬光站哪兒呢?對了,站在缸的缺口處。看懂了嗎?

3.幼兒嘗試反覆遊戲。(唱譜練習、隨樂練習)我們跟着音樂來試一試,可不可以?我先來當第一個司馬光。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學習被淹小朋友的動作。

你們覺得掉進缸裏可能會做些什麼呢?

5.幼兒完整遊戲。

那我們再來玩一次,請掉進缸裏的小朋友加上剛剛我們討論的這些動作,好嗎?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司馬光砸缸》遊戲中的集體舞。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兩人結伴玩遊戲的方法。

下面啊,我們站起來和好朋友面對面來玩這個遊戲,好不好?歌裏有一個搖手的動作,現在和好朋友面對面可以怎麼搖呢?我們聽着音樂來試一試。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找朋友”的遊戲經驗,學習交換舞伴的方法。

剛剛,我們只是和對面的好朋友來玩遊戲的,那我怎樣才能和更多的朋友來玩這個遊戲呢?

誰來說一說,矇眼睛、打開的動作和以前哪裏不一樣?我們跟着音樂來試一試。誰來說說看,剛纔你一共和幾個小朋友玩了遊戲?

那怎樣才能讓我們每次換的朋友都不一樣呢?

我要來考考你們了,我是把原來的哪個動作換成了“交換位置”?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3.遊戲結尾增加“砸缸”——“慶祝”環節,再次遊戲。

我們在哪一句歌的時候要手拉手圍成一個大缸?這個時候,誰就準備要出場啦?記住哦!當遊戲最後結束的時候,還是有兩個小朋友沒有被救出來哎,怎麼辦?

小朋友被救出來了,你們高不高興啊?那等裏面的小朋友跑出來之後,我們可以一起做一個表示勝利的手勢,什麼手勢“耶!”

活動反思:

《司馬光砸缸》是一個經典的歷史人物故事,影響了很多輩人,主要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砸缸救人的事。課文雖簡單,但是,爲了引領孩子們體會司馬光的品質,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行爲對比

當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的時候,其他的孩子和司馬光的行爲有明顯的反差,文中是這樣寫的: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馬光沒有慌,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

通過讓孩子們反覆讀句子,認真觀察圖上幾個孩子的表情、動作,並設身處地地想假如自己在現場,心裏是如何想的,讓孩子們明白當時孩子們心裏很慌,不知所措。再通過讀寫司馬光的句子,明白他的沉着與機智。

通過對比,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當時的情況和司馬光的沉着行爲,同時也讓孩子們明白了對比手法的重要性。

二、抓關鍵詞語

寫司馬光的句子:司馬光沒有慌,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描寫司馬光的行爲中有兩個關鍵的動作:搬、使勁砸,通過提問,讓孩子們找描寫他動作的詞,並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學着司馬光的樣子一起來演一演,更深刻體會司馬光當時的沉着、穩重、機智。

小百科:缸,中國漢字,用來盛米盛水等。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11

通過《司馬光砸缸》教學,不僅使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還要教育學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馬光那樣開動腦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識記8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識14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兩個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3、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時沉着、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4、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後果,感受司馬光沉着、勇敢、果斷的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學生或老師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學習“司”字,字謎:這個同學真馬虎,“同”字丟掉一小豎。司馬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爲什麼要救人,又是怎麼救人的呢?

二、指導看圖,初步瞭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麼?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展開圖上畫的故事的。

1、教師範讀,學生注意聽準字音。

2、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3、說一說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四、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識記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從前”是什麼意思?

(3)在這一自然段,發生了什麼事?

(4)思考: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裏的?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出現什麼情況?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討論:從哪裏看出小朋友都慌了?還可能有什麼樣子的?

(3)相機學習“叫”“跑”,請學生列舉其他帶有“足字旁”字,說說它們都與什麼有關。

(4)小結:別的小朋友慌了,動作忙辭職,司馬光表現怎樣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畫出描寫司馬光砸缸動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討論:

司馬光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

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麼?

(3)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司馬光爲什麼要砸缸?

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中的小朋友嗎?

(4)相機學習“使、勁、砸、破”。學習“石字旁”,說一說帶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與什麼有關?

(5)結果怎樣了呢?

(6)學習“出”、“終”、“於”、“救”。

(7)通過這件事,你能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8)讓學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五、朗讀課文

六、課後作業

把故事講給家裏人聽。

第二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複述課文。

3、讓學生說一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複習字詞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完成課後活動——連線。

3、完成課後活動二,塗色。

4、完成課後活動三,讀詞語。

三、指導書寫。

司:注意第一筆先寫“橫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寫法。

出:注意筆順

四、課後作業。書寫生字。

拓展閱讀:《司馬光砸缸》課文

從前有個人叫司馬光。他小時候,常跟小朋友們在花園裏玩兒。花園裏有一座假山,假山旁邊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個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兒,不小心掉到大水缸裏了。

小朋友們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使勁兒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裏的水流出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終於得救了。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3、指導說話“有的……有的……還有的……”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出示詞語,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出示提示)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一個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司馬光,最後。

[低年級小朋友的概括能力不強,教師給予適當的提示,學生說得較有條理。]

過渡:這節課,我們接着來學這個故事。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小節:

1、自讀,想想第一小節告訴了我們些什麼?

2、指名讀,交流,相機理解個別詞語,朗讀句子:

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古時候:距離現在很遠的時候,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是發生在距離現在近一千年前。)、地點(花園裏)、人物(司馬光和小朋友們)

提示,比較這兩種說法,哪一種好。

花園裏有一座假山,假山遠處有一口水缸,缸裏有水。

花園裏有一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

師:是啊,小朋友們在這裏玩真是太危險了。你說得真清楚,相信你能把第一小節讀得很好。

[第一自然段給我們介紹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存在的隱患。但發現這些內容要讓學生歸納出來有些困難,站起來的小朋友都是讀文中的句子。經過思考,修改如下:每個故事都有它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故事是由什麼引起的)、經過(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和結果,讀讀第一小節,告訴了我們這裏的哪些內容?]

過渡:司馬光和小朋友一起在花園裏玩,他們玩得可開心了,可你們知道嗎?玩着玩着竟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學習第二小節

1、讀讀第二小節,說說發生了什麼事情。

(學生交流,指出事情是: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水缸裏。)

2、這是一隻怎樣的水缸?(指名說,強調“在假山下面”,“大”,“裝滿水”)一位小朋友掉進這裝滿水的大水缸裏,他可能會遇到什麼危險呢?(指名交流)

[再讓學生說說“這是一隻怎樣的水缸”是爲了讓學生再次進入到情境,感受掉入水缸的小朋友的危險。]

3、是啊,這時的'情況十分危險,真是“千鈞一髮”(出示詞語,領讀)突然發生這們的意外,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4、小朋友在這種情況下,心裏害怕極了,嚇得一點主意也沒有,這句話中有一個字最能說明小朋友此時的心情,哪個字?(點:慌)你還從這句話中哪些詞看出小朋友“慌”了?(點:哭喊跑)

(1)他們會怎麼喊呢?

(2)小朋友們有的都急哭了,有的大喊救命,還有的跑去找大人來幫忙,急壞了的小朋友還可能會怎麼做呢?(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

(3)小朋友們真是急啊,你們看到這們的情景心裏急嗎?那你們一定能讀好這一小節。(自由讀,指名,男,女,齊。)

過渡:此時,有一個小朋友的表現與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誰呀?司馬光有沒有逃走?有沒有害怕?師:他非常冷靜,鎮定,他是怎麼做的?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

1、讀讀第三小節,把寫司馬光動作的詞圈出來。

2、指名說說司馬光是怎麼做的。

3、比較句子:

司馬光沒有慌,他拿起一塊大石頭,砸那口缸。

司馬光沒有慌,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

[低年級學生要他們獨立找出一句話裏的重點字詞,比較困難,把重點字詞點出來,通過對比,學生比較容易感受到重點字詞的作用。]

4、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1)指名。

(2)誰願意上來學學司馬光砸缸的樣子?

(3)一起讀好這句話

5、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小朋友們,你們此時的心情怎樣?

五、總結全文

1、小朋友被救了,我們也鬆了一口氣,可多虧了司馬光了,誰來誇誇司馬光?

2、司馬光在這種十分危急,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一點也不慌,我們可以用這幾個成語來形容(出示:“臨危不懼、從容不迫、方寸不亂”領讀)在這麼危急的時刻他想出砸缸救人的好辦法,我們也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這時的司馬光,(出示:“多謀善斷”領讀)。

3、小朋友,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還會想出什麼辦法救這個小朋友?看誰的辦法比司馬光更棒?

4、總結:司馬光的辦法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讓我們再一起來誇誇司馬光。(齊讀全文。)

[“多謀善斷”這個詞語是指“很有智謀,又善於決斷。”課堂上小朋友們想到的辦法,可能司馬光在當時也想到了,這是他的有智謀,但這些辦法中用石塊砸缸在當時是最好最有效的,司馬光善於決斷,總結下來,司馬光是個“多謀善斷”的人。可以看出重點是在辦法的好壞、是否有效上,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辦法,在對比中突顯司馬光的“多謀善斷”。修改如下:

小朋友,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還會想出什麼辦法救這個小朋友?看誰的辦法比司馬光更棒?

總結:司馬光的辦法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是最好最有效的,在這麼危急的時刻他想出砸缸救人的好辦法,我們也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這時的司馬光,(出示:“多謀善斷”領讀)]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認讀課文中的1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準切入點,讓課堂自然生成。能用一兩句話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能提出問題,並圍繞問題主動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遇到困難時,不能慌張,只有沉着機智纔會想出好辦法。設計理念: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按着雞吃米,它怎麼也不肯吃;把它放在地上,它會主動地去找着吃。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課堂上,隨時關注學生的.學情,抓住教學過程中隨時生成的教學資源,順着學生的思路走,讓課堂自然生成,將會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出示課題,讀題、質疑。

1、出示課題,指名讀、齊讀。

2、正音:司、光。

3、學生質疑。司馬光是什麼時候的人?是怎樣一個人?

(學貴有疑。讓學生學會提問,一半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二、讀通課文,把握整體。

1、帶着問題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生字,並聯系課文組詞、說句。

3、結合課文說說對司馬光的認識。

(字詞的教學仍不可放鬆,讓學生結合課文來學,不但學得有趣,而且有效。)

三、研讀課文,朗讀感悟。

1、司馬光是什麼時候的人?找找課文哪一小節交待了這一內容,讀一讀。

2、司馬光是怎樣一個人?學習課文2-6小節,重點學習4、5、6小節。

(1)自由讀課文的2、3小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事情發生後,在場的小朋友是如何表現的?你覺得誰做得比較好?爲什麼?

(3)對比朗讀4、5小節。注意讀出慌張急切的心情,讀出司馬光的冷靜沉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4)課本劇表演《司馬光砸缸》。

3、感情朗讀課文。

(對課文的研讀緊緊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究性,使學習成爲了學生的主動需要。)

四、拓展訓練,主動內化。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課文中的小朋友說些什麼?想對身邊的小朋友說些什麼?

(通過說話的形式,進一步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使“遇到困難時,不能慌張,只有沉着機智纔會想出好辦法”的思想真正得到內化。)

找準切入點,讓課堂自然生成

語文一年級下冊《司馬光》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積累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啓發學生遇到問題時,開動腦筋想辦法,養成用心動腦的良好品格。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並從中受到啓示。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揭題走近人物

1.這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課題,讓學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產生親近感,並從中認識生字“司”)

2.司馬光自我介紹:我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幾百年呢!

(1)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明白了什麼?(相機指導瞭解複姓,理解“古時候”)

(2)把寫這個意思的句子讀讀。(出示第一自然段)

(3)對司馬光你還想明白些什麼?(鼓勵質疑,梳理問題,板書:事?人?)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能夠從讀懂課文開始。

二、初讀觀察人物

1.自讀課文:邊看插圖邊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多讀幾遍,讀到自己滿意爲止。

2.同桌交流會認的生字,挑自己喜歡的`自然段相互讀讀評評。

三、朗讀感悟人物

1.我們讀了幾遍課文,就應逐漸開始認識司馬光小朋友了。看圖,那裏誰是司馬光?你是怎樣認出他的?

2.說說在課文裏司馬光做了什麼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機動)

△砸缸救人(重點):出示第五自然段

(1)自己讀讀,根據句子的意思你會做做動作嗎?

(2)討論:你學着司馬光做了什麼動作?(師走到學生羣中,詢問了解學情)

(3)情景感悟:請一學生上臺做做。

①你做這樣的動作想說“砸”是什麼意思?其餘學生再作補充。

②通過朗讀體會,讓學生提推薦怎樣把砸這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

(4)司馬光這樣用力砸,想幹什麼?(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學習第3自然段,得出結論:這時候不救人,一件危險的事就要發生了。

②指導讀出擔心、焦急的語氣。

(5)司馬光舉起石頭砸缸時,心裏怎樣樣?對照別的小朋友的表現,說說怎樣做是“慌”了?

①結合學習第4自然段,瞭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現。

②想象一下,他們慌張的時候會一邊哭一邊喊些什麼?

③讀出他們慌的樣貌來。

(6)繼續探尋司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麼呢?

(7)小結:原先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的這口缸砸得好!

(8)瞭解結果,引讀第6自然段。

(9)學着司馬光的樣貌,把他遇事不慌、奮力救人的情緒和樣貌讀出來。

3.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引導動腦筋想辦法)

4.從他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他是怎樣一個小朋友?想對他說什麼話?

(把“會想辦法”、“聰明”、“勇敢”等星送給他。)

四、延伸走進人物

由於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之後他成了宋朝一位十分有名的人,幾百年後我們也一向記得他。課後你們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你會更加了解司馬光。

板書設計:

沒有慌

司馬光────舉石頭砸缸救人

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