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要怎麼寫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

前幾天和孩子們學習了課文9《影子》,這是一首以生活現象爲題材的兒童詩。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

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我沒有按照常規的學完課文後再領着孩子們練習前後左右四個方向。而是將這個環節放在了課的開始,採取和孩子們聊天的方式,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在數學課上都知道了那些方位,孩子們馬上就告訴了我“前後左右”還有“上下”,於是我藉機將“前後左右”寫在了黑板上,然後請同學們用“我的前面是 XX,我的後面是XX,我的左面是XX,我的右面是XX”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周圍的好朋友,孩子們說得非常好,振耀和忠傳在介紹的時候還非常幽默的說,我的左面是一面牆,我的右面是一面牆,同學們聽了都笑了。於是我藉機出示了文章的主人公“影子的主人”圖片,用它爲大家帶來的謎語,引出了文章的學習。

檢查字詞時,孩子們對於輕聲“子”讀得不是很好,及時地進行了指導。進入了文章的學習,孩子們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將自己想到的大膽地說出來與大家進行交流,特別是當我問:“影子除了可以在我們的前後左右出現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情況呢?”同學們不說話了,有的甚至開始撅着小嘴、皺着眉頭開始搖頭了,我想可能沒有人敢舉手了,就在這時一隻胖乎乎的小手舉起來了,是明澤,“老師,還有一種就是在我們腳下”,當我喊他的名字時,他大聲地對着我說。 “嗯”同學們發出了不相信的聲音,“爲什麼呀?”我替同學們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因爲當太陽在我們的頭頂上時,影子就在我們的腳下了。” 真棒!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送給了明澤,他滿臉自豪地坐下了。整個學習環節感覺和孩子們進行的比較順利,學得也比較開心,整堂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了。

但是在做指影子練習環節時,同學們做得不是很好。當我出示了圖畫,讓孩子們猜影子會在那邊兒時,他們不是按照圖中人物的左右在分辨,而是以自己的觀察角度來區分,所以每一次都是錯誤的答案多,這一現象的出現與自己的引導不夠及時也有關。因此在第二課時學習時,我又適當地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了補充,通過遊戲和孩子們瞭解了該如何幫圖中的人物辨別方向。

教學是快樂的,和孩子們交流更是快樂的,多用心,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相信我和孩子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會更快樂!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2

《影子》一文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兒童詩。本節課我主要上的是識字教學。上完第一課時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引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爲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因此,本節課我首先讓學生看生活中影子、手影的圖片讓學生高興,然後通過猜謎語:“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晴天裏有他,陰天裏沒他。”把學生帶入情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課文中來。

二、趣味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課堂教學的重點,然而識字過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決定了我們必須讓課堂變得更活潑,更有趣,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在教學時,我創設有趣的情境,將生字親切地稱爲“生字寶寶”。如他們自讀課文後,要學習生字,便說:“你們看,生字寶寶跑到電視機屏幕中來了,誰能讀準它們?”孩子們一聽,學習生字的熱情高漲,大家紛紛舉手,要認讀生字。鞏固生字,去拼音開火車讀時,我又說:“你們最喜歡的小火車要開動了,在開火車之前,調皮的生字寶寶把它們頭上的小帽子(拼音)脫掉了,你們還能讀準它們嗎?”在創設的這種情境下,識字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一個生動有趣的過程。孩子們興趣盎然,學得愉快,學得有趣。在識字形式上設計了讓學生自己找識字的規律:如

(1)區別前後鼻音識字;

(2)多音字記字法;

(3)反義詞記字法;

(4)給熟字加偏旁級字法;

(5)同音字記字法;

(6)換偏旁記字法等。

小老師帶讀,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生字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與生字反覆見面,加深印象。我還通過把生字放到氣球中編成兒歌:小氣球,真漂亮,唱着跳着跑來了,帶着啥?(學生:生字寶寶。師:你認識他們嗎?)引導學生再認讀14個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多次紮紮實實地讀,最後把識字鞏固於閱讀中,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逐步掌握音、形、義的過程,識字和閱讀教學相輔相成,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教學效率。

三、思考:

上課之前,對這節課我作了大量的準備,上完這節課覺得如果自己要在語文教學這條路上走好,自己需要儲備的東西是那麼多。

1、對時間的把握不準,特別是在老師帶讀生字的部分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後面氣球識字部分倉促不紮實,把生字放到課文中讀書這一環節沒有時間。

2、 自己在多媒體運用中不夠熟練,還需要多操作。

3、自己在課堂評價語方面還需要加強,評價語還需要更豐富,更有特色,更讓貼近學生。

今後,在語文教學中,我要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掌握多媒體技術,多讀書,多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3

《影子》是一首兒歌,易讀成誦,描寫的是學生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但卻又是最易讓學生忽視的,因爲學生的觀察是無意識的,我們應該將學生無意識的觀察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結合起來,真正達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走出教室,融入自然,關注學生生活,才能引起學生的極大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從生活體驗入手,問“你們見過影子嗎?”“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影子?”讓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初步感知:“有了光線,纔有影子”的知識,然後通過做 “找影子”遊戲,讓學生知道了“影子與光源”的關係,其次明白“影子”隨“光源”移動發生的變化,讓學生探究“你還會在哪裏看到自己的影子?” 讓學生再現過去生活,體驗感受影子的存在。即讓學生在活動中游戲玩耍,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在活動中感悟道理,一切結論都是學生自主探究與發現的結果,學生的思維靈感達到了顛峯。

我們必須改變過去過分依賴“教材、課堂、教師”的做法,打破“教材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的陳規。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那我們的課堂才真正實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4

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是對生活情境的描述,所以在課堂上,憑藉教材,創設真實的情境,師生之間互動起來,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的記憶,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影子》一課中的兩個詞語“跟”“陪”是重點詞語,教給學生理解、區別意思,如果是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肯定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我採用表演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演演、記記,使表演者和旁觀者都進入角色。“哪個小朋友上來跟着我走走?”於是,被選中的學生樂滋滋地站在老師的後面, “跟”着老師走了一圈。我適時地邊教給學生:“同學們,像他現在這樣走在老師後面,就叫做‘跟’。” 我又問第二個問題:“哪個小朋友願意陪着老師走走?”上來了一個學生,他也像前一個學生那樣站在了老師的後面,下面的學生馬上糾正:“錯了,錯了,他應該站在老師的旁邊。”於是,這個學生改了過來,興高采烈地陪着老師走了個來回。通過這兩個學生的表演,我想:“跟”和“陪”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學生肯定會記得很牢的。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5

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都是班級授課制,學生坐在教室裏學,老師站在講臺上教。這種方式有它的優點──排除了許多不必要的干擾,讓學生較認真地學;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有問題能及時作答,有困難能及時點撥。但也有缺點——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對於學習內容,他們只能通過語言文字、錄像、圖片等來了解,缺乏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其實,新教材中有不少課文可以利用校園、大自然的資源來進行教學活動。如:有關植物的、季節的、自然現象的等等。我們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真切地體驗事物,進行觀察、比較、討論,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影子》這篇課文簡單易懂、有趣。上這一課時剛好風和日麗,所以,一上課,我就把學生帶到運動場上,並給他們佈置了一個任務:觀察自己和同學的影子,看看它們出現在哪,像什麼?學生在運動場上愉快地玩啊,看啊!瞧,他們一會兒蹲下,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做動作,有時幾個小夥伴又在一起討論交流……孩子們是在玩語文呢!最後,我利用一點時間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發現,許多學生都瞭解了不少有關影子的知識,並且在回教室的路上,大部分學生已經把課文背出來了。大自然真是一個大課堂啊!

其實,只要我們的教學方式靈活地改變一下,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6

《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現象爲題材的兒童詩。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

課前,我利用投影儀讓孩子們玩做手影的遊戲。活潑的小狗、展翅的雄鷹、鳥媽媽餵食小鳥……孩子們用靈巧的雙手擺弄出一個個俏皮可愛的影子。(通過遊戲激發孩子們對影子的親切感,爲學習課文奠定感情基礎。)

我(故作疑惑):你們的小手怎麼跑到大屏幕上去了,而且還能變出這麼多有趣的圖案來?

孩子們(迫不及待、七嘴八舌):這是影子;這是手影……

哈哈,果然中了我的圈套,給你們玩遊戲,就等你們這句話呢。我暗喜。

我:那你們知道爲什麼會有影子嗎?

孩子們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各抒己見,也能說出些關於影子的大概來。

我:你們喜歡影子嗎?爲什麼?

生1:喜歡,因爲影子很可愛。生2:喜歡,因爲影子很活潑。生3:喜歡,因爲影子很調皮。生4:我很喜歡影子,因爲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生 5:喜歡,因爲影子是我的好朋友。(顯然,生4、生5課前作了充分的預習,能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但是句子雖然生動,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有點抽象,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我:大家都很喜歡影子,有些小朋友還跟影子成了好朋友,真讓人羨慕。影子跟你一起出門的時候,他會走在你的哪一邊呢?

我叫了四個學生回答,剛好是四個喜歡“求異”的孩子,他們給我的答案各不相同,有前、有後、有左、有右。這正是我想要的最理想的答案。

我:看來影子真的很調皮,你的影子朋友爲什麼走在你的前(後、左、右)邊?

四個孩子都被這個問題難倒了。邊上很多小朋友躍躍欲試地想幫他們,但都不能把問題解釋清楚。

在備課中,我已經預料到這會成爲本課教學的難點。原本設計了一個在戶外“踩影子”的遊戲,把課文內容化抽象爲直觀,讓孩子們邊玩邊觀察、思考,邊玩邊理解課文內容。可那幾日,天不作美,太陽公公天天躲着我們。怎麼辦?把我所知道的知識直接灌輸給他們?顯然,這樣做有悖於新課程提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在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被充分調動的關鍵時刻,他們需要一大片天空來放飛思維的風箏,我如何給他們創造一個探究的空間呢?靈機一動,我在課堂中央拉開一張桌子,拉上所有窗簾,打開一盞日光燈,讓一個孩子站了上去,我讓站在上面的孩子轉身,其他的孩子則仔細觀察影子位子的變化。通過這個活動,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把剛纔的問題解釋清楚了。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作爲教師,應該尋找一切有利的條件、設施,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造自由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創造。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自我發現、自我實踐中學知識,培養創新思維。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7

《影子》一文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兒童詩。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上完課後我反思有以下幾點:

一、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同桌看圖互相討論: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嗎?從圖上哪兒看出來?在理解課文的重點句子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時,讓四人小組展開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同時,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啓發、互相激勵,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三、自主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質疑,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思維能力。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學習,而且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的疑點往往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一個問題是由老師提出來還是由孩子提出來,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學習,而且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如在學生讀通了課文之後,讓學生想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這個問題一提出,引起了學生更積極地去思考。學生們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儘管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很簡單,或者不是問題,但也足以說明他們已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已在思考,已經有了問題意識。

四、加深體驗,強化朗讀

作爲起始階段的閱讀教學,培養語感尤爲重要,朗讀則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也是進一步感受文章所蘊涵的情感的常用方法。本課語言簡潔、生動、形象,讀起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非常適合朗讀訓練。課中我創設了多種讀的途徑,設計了範讀,個別讀,評價讀,男女生賽讀,大組賽讀,配動作表演讀等多種朗讀形式進行訓練。讓學生在讀準、讀通的基礎上讀懂,熟讀成誦,在琅琅的讀書中激發學生對影子的喜愛之情。真正做到讀中悟,悟中讀,收到以讀帶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提高了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五、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累語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任務之一,除了朗讀訓練外,還應加強背誦的訓練。教學本課我讓孩子們學完一節就背誦一節,做到當堂背誦。讓課堂成爲學習語文的陣地。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與教材內容有內在聯繫的現實生活情景,使學生見景生情,在生活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學習中主動發展。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8

教學《影子》這一課時,我在想,“爲什麼影子就是小黑狗”是很容易回答的問題,答案就在這句話的前半句中──“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常常跟着我”,因爲影子常和人伴隨左右,纔像一隻小黑狗的。可學生爲什麼發現不了呢?雖然我作了許多努力,學生還是講一些不是很本質的理解,如“影子是黑色的,所以說影子就像一隻小黑狗”,“因爲影子的形狀像小黑狗”等,以致於我動用很多方法去講析這一句子的意思,教學似乎又返回到繁瑣的詞句分析上。

我覺得,造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原因是學生的閱讀理解還缺少一個基礎,這個基礎不是“狗”,而是“影子”。對狗,孩子們是有足夠的經驗的。孩子們輕鬆地說出:小狗經常跟着我,我走到哪兒,它跟到哪兒,跑前跑後的。狗和大家形影不離孩子們都很熟悉。對影子,孩子們雖然也有一些經驗,但不多,而且零碎,這些經驗還不足以形成影子和人(或者物體)形影不離的概念。所以,在閱讀感悟的過程中,孩子們不能順利進行遷移,把影子和狗因爲與人形影不離而聯繫起來。

如果孩子對影子的經驗很豐富,如果事先讓孩子獲取一些影子的信息,使得他們熟悉影子與物體之間的關係,那麼……

我的教學思路逐步形成,並進行了有效地實踐。

我首先安排了一個活動,讓學生在室外玩“影子”。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玩,邊玩邊觀察,看誰對“影子”的發現多。學生有的獨自在研究,有的幾個一起在跑來跑去,有的在玩“踩影子”遊戲。操場上,我和學生融合在一起,一邊蹦着、跳着,一邊引導學生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發現。可能是太少和學生一塊活動的有緣故,我一次次感受到學生帶來的活力和欣喜。

隨後,我讓學生席地而坐,交流玩影子的發現。下面是我記錄的部分孩子的發言:

生1:我發現影子是黑的。

生2:我發現,當太陽在我前面時,影子在我後面;我轉個身,太陽在我後面時,影子就在我前面了。

生3:太陽在我左面的時候,影子在我右面;太陽在我右面時,影子就在我的左面了。

生4:我發現影子可以變長變短,當我蹲下時,影子就變短了,當我踮起腳時,影子會有點變長。

生5:我彎腰時,影子也可以變短的。

生6:(側身對太陽)我這樣站時,影子會變細。

生7:我躲在大樹後面時,我的影子不見了!

生8:我跑到老師的後面時,我的影子也不見了,被老師的影子蓋住了。

生9:當我和XX在玩的時候,我們倆的影子好象也在一起玩。

生10:你們的影子都是躺在地上的,我可以讓我的影子站着,你們信嗎?(邊說邊跑到牆邊,教室裏也能看到影子),你們看牆上,我的影子站着呢!

我不得不驚訝於孩子們的能力。只要給他們研究的時間,孩子們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有了這樣的鋪墊,我再組織學生學習課文。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後交流閱讀體會,以下是一個片段教學實錄: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想說的嗎?

生1:我知道了影子在前,影子在後,是因爲我們人在動。

師:怎麼動?

生1:有時面對着太陽,有時背對着太陽。

生2:我讀懂了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因爲影子是黑的。

生3:我家的小狗經常要跟着我,趕它也不肯走,影子也是經常跟着我,我走到哪裏,它也到哪裏。

生4:我知道影子爲什麼是黑的,因爲太陽照在我們身上,光被擋牢了,後面就有影子了。

我發現我的學生理解“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竟是那麼輕鬆,那麼順理成章,一點都無須教師引導。閱讀感悟過程那麼簡潔,又是那麼深刻!

不用說,原因在於我的學生先玩了影子游戲,擁有了關於影子的較爲全面的經驗,這種經驗促進了孩子的閱讀理解。這一探索實踐過程使我對“生活經驗”有了新的看法。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9

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學反思《影子》這是一首以生活現象爲題材的兒童詩。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本課生動的語言既讓學生覺得很有興趣,又能形象地瞭解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聽了同段老師教學《影子》這篇課文,真是受益匪淺,特別是她新穎的教學環節讓我深受啓發。

1、“影子”的“影”字教學,可以看得出,教師特別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識字,效果一定好。

2、認識影子的位置時,讓學生結合圖片辨認影子位置,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包括後面的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前後左右是誰,拍手操等環節都非常符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3、理解“小黑狗”這個比喻時,教師讓學生想一想換成“小黑熊”行不行,是學生充分了解影子是黑色的特點。理解“朋友”,老師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朋友,從而感受“常常在一起”。難點也就輕鬆突破。

建議:

(1)掌握學情,提問的問題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

(2)問題環節高效化。新穎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每個環節要發揮其重要性。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0

本課學後,課文基本上能掌握,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通過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後,彙報自己喜歡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

2、通過圖文結合,並抓住關鍵的詞語,使學生明白“前-後”、“左-右”是兩對反義詞,而且還明白了它們也是表示方向的詞,並還能自己再找出表示方向的詞語。例如:“東西南北,上中下”等,並感受到了“人和影子”是一對好朋友,而影子就像一隻小黑狗一樣,總是跟着我。

這節課學習後,大部分學生能以自己爲中心,說出自己前面是誰,後面是誰,左面、右面是誰,有極個別學生說不完整。

另外,還有少部分學生不明白,什麼情況下影子在前?什麼情況下影子在後?什麼情況下影子在左?什麼情況下影子在右?這就需要同學們在課下實踐中去理解、去觀察,並帶領他們做做“踩影子”的遊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1

剛入學三個月到的一年級小朋友,對朗讀抱有極大的興趣。從老師的範讀中,他們能強烈地感受到朗讀課文的美。“老師真厲害,讀得這麼好……”我是從他們給我的熱烈的掌聲中感知的。可是,他們自己讀卻不那麼令人滿意,這是因爲他們分不清詞與詞之間的停頓、輕重、緩慢。於是,就需要老師恰如其分地給予指導,引導他們通過聲音表達自己喜愛,悲傷、高興、感激、同情等各種各樣的感情。可是,光憑說教,難以達到最佳的朗讀效果。怎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朗讀效果呢?

今天,我在設計教案時,就以朗讀作爲理解全文的主線。

第一步,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其中,不但教學生朗讀的技巧、方法(讀出常常跟小黑狗的重音),而且採用各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尤其是學生跟老師的挑戰讀,再加上學生對老師及同學的朗讀評價。基本上每個同學都能讀正確、讀流利。

第二步,引導學生質疑朗讀,實際上是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能有感情地朗讀。此處的教學,我覺得自己朗讀指導不到位,只爲朗讀而朗讀,學生沒有真正地領悟感情,而且沒有把自己領悟的感情通過聲音表達出來。尤其在幾個學生講到自己養過小狗,小狗常常陪着她,圍着她轉時……我啓發她說出了喜愛或喜歡小狗的感情。此時,我應該要求學生就把這種感情讀出來,而我卻沒有讓學生讀,讓學生領悟的這種感情白白地浪費掉了,只在紙上讀兵,沒有進行實踐。而如果此時多讓學生試着讀,且讓學生評價是否讀出了喜愛的感情,我相信,每個學生將會有不同的但同樣都是精彩的朗讀效果。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氛圍,學生經歷的不同的情感體驗產生共鳴比起簡單的說教,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更容易表達相應的感情。還有,抓住學生回答問題中的情感切入點,適時朗讀,也比硬是要學生講出到底是什麼感情,或帶着什麼感情來讀,也具體、豐富、形象得多。如,幾個學生講到小狗在我放學後在家門口等“我”,高興地舔“我”。此時,老師就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把這種等“我”,舔“我”的感情具體化,不就是喜愛之情嗎?

綜上所述,我自己覺得低年級的朗讀指導應到位、應靈活,更應符合低年級小朋友的年齡,思維特點,感情地朗讀效果纔會更佳。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2

《影子》一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但學生對太陽和影子的位置關係搞不清,是教學的難點。

爲了突破這一難點,40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幫助下,在課堂上做起了遊戲,我們搬開桌椅,在騰出的空地中間,小朋友們圍着燈站好:“今天,老師把太陽公公也請來了,想不想和太陽公公玩一玩,看看自己的影子什麼時候在前,什麼時候在後,什麼時候在左,什麼時候在右。”40個小朋友拉着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在教室裏試着活動,他們邊跑邊互相持着對方的影子。“噢!影子甩不掉。”這就是書上說的“影子像條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因爲學生圍成的是一個大圓,所以處在燈光的任何一個位置的影子學生都能很直觀地看到,根本不需要教師對身體與影子的位置變化關係作任何解釋。

這樣,在實際活動中,本課難點迎刃而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初衷。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3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爲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現象爲題材的兒童詩。在教學《影子》這一課時,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演示手影的遊戲,把學生帶入嚮往的情境,再讓孩子談談影子有趣在哪裏。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課文中來,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影子的初步感受,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課堂教學的重點,然而識字又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我首先以小組合作學習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它不僅有利於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然後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加以表揚,還能很快的完成檢查。鞏固生字時,我利用課件設計了“送字娃娃回家”的遊戲,讓學生不再枯燥。在識字的形式上,我採取了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看圖記生字,讓學生反覆與生字見面,加深印象。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在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記住所學的字。

低年級的閱讀是強調正確流暢,培養語感尤爲重要。按照朱熹的說法,就是要“讀到字字響亮,不可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僅字要念準,而且要讓學生建構詞的概念,就是讓他們把詞連讀,弄清一個句子中有幾個詞構成。這樣才能爲感悟課文打下基礎。這樣高的要求,僅僅靠一遍初讀,再加幾分鐘識字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程度較差的學生來講,更是不夠。我抽生反饋讀,目的是瞭解學生讀的程度,並且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爲了讀通順、流利,我採用了很多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桌互讀、抽讀、師生互讀等方式。

寫字是低年級的重點和難點。首先把馬和鳥投給學生看,讓學生觀察,討論他們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然後老師範寫,讓學生明白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最後學生仿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通過這樣的寫字,學生了解字的特點還能掌握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寫規整。

通過這堂課,讓我對一年級的課程標準更加確定和清晰,學生學習的情況都比較好,通過多種方式能吸引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不過還需要加快課堂的速度,更加緊湊一些會更好。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4

傳統語文課堂的模式可以定義爲師本語文課堂模式,它使學生難於擺脫教育體系的弊端,難於擺脫教師控制、主宰語文課堂的局面,以至學生潛力難以發揮,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難於投入,興趣自然減退,學習效率下降,師本語文課堂實際上是爲教師好教而設計的教育體系,但由於教師與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意志不同,所以很多時候又無法被學生所接受。

有別於師本語文課堂的生本能使學生擺脫原有教育體系的桎梏,擺脫完全由教師控制語文課堂的局面,教師作爲語文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現,使學生完全發揮自己的學生潛力。生本語文課堂最主要是注重教學的交付,教師儘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把可以託付的教學託付給學生,它是一種依靠學生、爲學生設計的教育思路和教學方式;教師“導”的功能是放在設計“先做後學、先會後學”的過程上,而不是師本語文課堂──教師一點點地教,學生一點點地學的過度分析上。

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應成爲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關注每一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等情緒體驗。新課程強調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爲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在教學時,我就從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入手,着力營造一種充滿活力的生本語文課堂。以《影子》爲例,我是這樣進行的:

一、創設情景,注重體驗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爲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和積極情感體驗。《影子》一文是採用兒歌的形式描繪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課前,我從學生那兒瞭解到他們除了知道影子是黑的之外不知道有其他什麼特點。如何讓學生形象生動地認識影子其它有趣的現象。我想到了遊戲這種活動方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不同內容的教學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遊戲是他們最喜愛的,也是樂此不疲的活動,他們的情感很容易在遊戲中受到感染。於是,在課間我設計並組織了孩子們玩“踩影子”的遊戲。他們兩人一組,你追我跑,你踩我躲,不知不覺在輕鬆的情景中發現影子有趣的現象。在上課時,當老師問起,“在遊戲中你們發現了什麼有趣的現象”時,學生爭先恐後舉手,有的發現發現影子總跟着自己,自己做什麼,他做什麼;有的發現自己躲在房子的後面,影子就沒有了;還有的發現太陽出來就有影子,陰天、雨天沒有太陽,就沒有影子。能交流發言的學生個個神采飛揚,滿臉喜悅。由於時間關係沒有點到的學生只能遺憾地從鼻腔裏發出一點聲音,收回小手。

二、真情交融,享受快樂

生本語文課堂教學就是要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教師的角色,要讓老師從知識的壟斷者、傳授者釋放爲學生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在語文課堂中的二、三分鐘的課間活動時間,我也針對課文內容設計相關“找影子”的課間遊戲,豐富學生的語文課堂生活,滿足他們情感體驗。在設計這一活動時首先是我與學生共同參與完成,然後再是學生與學生共同完成。這樣設計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與他們都是平等的,是他們的朋友,正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來設計活動,贏得學生的歡迎,他們個個興致昂然,教室裏每一寸空間都能感受到學生的快樂。遊戲結束,學生能很快地將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學習效果明顯。

美好的情感體驗常常來源於師生之間的真情交融。當智能與美好的情感體驗交融時,可以爆發出驅動力,師生關係的和諧正是以情感爲紐帶的。真情交融,使師生雙方同時感受到教與學的無窮情趣與自身無法估量的潛力。語文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進去,及時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營造一種師生之間的平等、親和、融洽的教學氛圍,在師生對話中、交流中、溝通中,從真情交融進入心智交融,形成教與學相互推進。

三、小組協作、教室當學室

協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行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生本語文課堂強調的小組協作學習法是指合作、夥伴的形式,把幾個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一般爲四個),以小組的形式出現,包括小組協作回答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討論問題等等,從而充分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精神品質和協調能力。

即當學生面對新的教學內容時,可能一部分學生已通過自學或家人、朋友的幫助掌握了全部或部分內容。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出來,讓他們“當”起同學們的“教師”,尤其是在生字教學這一環節,有些學生很會認生字,而且字音也很準,我就讓他們當“小老師”帶領着小組的同學認讀生字,在“小老師”的帶領下,教讀、開火車讀、聽音找朋友,學習形式豐富多彩,“老師”教得津津有味,同學們學得津津有味。學生教學生,真正體現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看到這樣濃烈的學習氛圍,我感到語文課堂只有交給學生,才賦有生命。

四、生爲本、尊重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它的“人文性”表現在具有濃郁的人文特色,充盈着作者豐富的情感。因此,語文不僅是一門培養學生分析和運用語言能力的課程,更是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學生人格的載體,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的閱讀不僅僅是教會學學生朗讀懂文本、獲取書面知識,更要讓有着鮮活思想,獨特個性、獨立人格的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傾注自己的感情,融情入境,與作者情感共鳴。由此,我深入文本,反覆吟誦,品讀文字的含義和作者的感情。努力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作爲切入點,讓學生自我感悟。

經過分析我選擇“小黑狗”一詞作爲與學生溝通的話題:“你們喜歡小黑狗嗎?爲什麼?”小狗是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當選擇這個話題時,我想小狗可愛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裏一定鮮活起來,要不怎麼學生紛紛舉手,唯恐老師不點他。由對小狗的喜愛引發到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和小狗一樣的可愛,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將喜愛之情通過文中的語言表達出來。由於各自感悟不同,讀出來的語感也不盡相同,有的讀:“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有的讀:“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我沒有硬性規定他們該怎麼樣讀,反而鼓勵他們讀出是自己獨特的感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以一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組織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獨特情感,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圍繞學生如何設計教學活動,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力圖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本語文課堂。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5

《影子》一文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兒童詩。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

1、 在設計教案時,以朗讀作爲理解全文的主線。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其中不僅教學生朗讀技巧,如:“常常”重讀,而且採用各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2、 自主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質疑,更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動腦想問題,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

3、 在教學中,我注意了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如:哪位小朋友家裏養過小狗?它平時怎樣跟你玩?抓住學生回答問題中的情感切入點。如:學生講到小狗經常跟着我跑前跑後和“我”玩遊戲等,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體會到小作者對“小狗”的喜愛之情。適時地朗讀。

4、 整節課完成了教學目標。通過聽、說、讀、寫地訓練,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知識。課堂學習效果較好。

5、 學生在用“常常”造句時,答案比較單一,在日後的課堂教學中應多注重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6、 綜上所述,低年級的朗讀指導應到位、應靈活,更應符合低年級小明的年齡,思維特點,感情地朗讀效果纔會更佳。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6

這是新人教版第六單元第五課《影子》的課堂實錄。新課程的精髓可以概括爲“四個還給”。

一是把童年還給兒童。兒童的天性活潑好動。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要讓學生快樂地生活,快樂地遊戲,快樂地學習。那麼怎樣使他們快樂呢?首先是不讓學生有學習的壓力,要建立平等的師生互往關係,然後針對課文的特點來選擇兒童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所以我在教學前先和學生談談心,然後根據他們的願望來決定把他們帶到室外學習,而且採用兒童喜愛的遊戲形式來教學。

二是把發展權還給學生。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就安排學生分組來學習。在遊戲中分組學習,學生的思想不受約束,學習興趣極其濃厚,想到的問題不再受課堂問答的限制,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遇到的問題可以一邊實驗一邊回答。這也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教育智慧”。在遊戲中不單純是玩,而是帶有學習任務的玩。教師正確的指引,學生智慧的火花才能瞬時散發。學生在一邊玩一邊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從中明白了面向太陽站的方位不同,影子的位置也就不同,影子總是跟着人的;影子是黑色的;有光纔有影子等知識點。

四是把生活還給課堂,因爲學生的認知來源於生活。把生活融入教學,能使學生更易接受知識;把課堂移向室外,一是挖掘利用了課程資源,二是讓學生在影子游戲中實驗體會學習影子的知識,三是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把一種課堂上的集中形式變成了課外的分散形式,使學生的思維不受課堂限制。最後,我特意安排了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爲什麼呢?因爲還有些知識是需要他們自己去摸索的。比如說:影子的不同位置是怎樣產生的,需要進一步實驗識記;人有影子,物體或其他動植物有影子嗎?我們把東西重疊放,影子又是怎麼樣的?這些問題都得讓學生自己去理解,讓他們走進自然中品嚐知識的魅力。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7

《影子》是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兒童詩。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我依據文本特點及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下幾點理念

1、課前活動生動有趣

在教學中,我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境進行教學,如,在課前玩一玩踩影子的遊戲,觀察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等等。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接納知識的主動性就越高,就越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自主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通過讓學生質疑,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有利於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自主質疑將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學習,而且點燃了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

3、有效利用課本插圖。

藉助課本插圖,通過圖文結合,引導學生讀懂兒歌內容,並抓住關鍵的詞語,使學生明白“前與後”“左與右”是兩對反義詞,而且還明白了它們也是表示方位的詞語,並歸類積累其他表示方位的詞語。同時,藉助圖畫,學生直觀感受到了“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兩個重點句子的意思。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8

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是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寫出了影子的這一的特點。兒歌共兩小節,用比擬的手法,把影子形象地說成是“小黑狗、好朋友”,活潑、親切,充滿了童真童趣,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能引起孩子們的強烈的內心感受。課文配有兩幅插圖,俏皮可愛的小朋友在陽光下和影子快樂地玩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激發學生閱讀的願望。上課伊始,我先以謎語揭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讀課文時,我又適時滲透學習學法。引導學生自己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問題,讓他們學會讀書,學會學習,激發他們在生活中不斷地交流、探討的願望。在細讀課文,理解課文這環節中,通過集體交流的方式,藉助教學掛圖,讓學生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學習認字這一環節中,我讓同桌交流識字方法。自己參與其中,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認識漢字,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正如邢校長所說,“這是一節真實、質樸的課,既然是真實、質樸的課,它就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課後兩位校長對我的課進行了評價,同時誠懇的爲我指出了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在教學設計流程的安排上,我把識字教學穿插在朗讀教學中,整個教學流程這樣就顯得不夠順暢,想想確實如此。另外,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這一還節做得也不夠深入,課文中的“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及“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這兩個重點句,我並沒有很好引導學生去理解。這也是課後我覺得很不滿意的地方。還有該班的語文科老師說的,在教學學生理解方位時,如果朗讀時加上動作表演,學生的興趣會很高,印象也會很深刻,這樣也就不需要自己浪費很多時間去跟學生講解了。

這一節交流課,讓我收穫很多,很感謝兩位校長爲我評課,及該班科任老師提出的寶貴建議,讓我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我非常感謝他們,今後我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學,不斷探索新的思路,爭取迎頭趕上!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19

教學中,我以朗讀作爲理解全文的主線。第一步,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其中,不但教學生朗讀的技巧、方法,而且採用各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尤其是學生跟老師的挑戰讀,再加上學生對老師及同學的朗讀評價。基本上每個同學都能讀正確、讀流利。第二步,引導學生質疑朗讀,也就是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能有感情地朗讀。

在課堂中,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氛圍,學生經歷的不同的情感體驗產生共鳴比起簡單的說教,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更容易表達相應的感情。抓住學生回答問題中的情感切入點,適時朗讀,也比硬是要學生講出到底是什麼感情,或帶着什麼感情來讀,具體、豐富、形象得多。

教學中,注意了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既調動了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一年級上冊課文《影子》教學反思 篇20

贊可夫說過,語文教學應該打開生活之窗,讓沸騰的社會生活映入學生的腦海,藉以豐富的學生的感性經驗,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一年級的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他們在生活中有說不完的話,但在課堂上往往表達不清自己的意見,因此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敢於說話,善於說話,樂於說話。

上星期講了《影子》這一課,課前先問同學們有沒有玩過“踩影子”的遊戲,課堂氛圍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很多小朋友都說玩過,開始和同桌討論了起來。然後利用“踩影子”的這個小遊戲導入課題,課堂上利用教室裏的陽光,以及手機的手電筒,讓同學們直觀的感受到了影子的存在,以及影子的變化原因。讓孩子們也伸出自己的手,在陽光下觀察影子。在讓學生體驗了課文之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來表達自己對影子的理解,有的同學說道:“影子一會在我的左邊,一會在我的右邊”,孩子們經過體驗之後的語言躍然呈現在腦海裏。不足之處在於,教室中有陽光的地方有限,有些學生不能直觀的感受到。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帶至操場或有陽光的空曠地方,能更好的體驗到影子的變化。

孩子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那麼語文教學中老師就應該打開同學們的生活之窗,讓學生在快樂的生活中去體驗,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表達慾望,讓課堂因孩子們的語言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