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3篇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3篇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根據文中內容,回答課後思考題;

3.瞭解文中的故事,感悟到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行爲和品德是高尚美好的。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意思。

教學難點:

理解奶奶說的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陽光嗎?(喜歡)站在陽光下曬太陽,我們會感到渾身舒服,你們知道陽光都給我們帶來什麼了?(老師邊說邊出示關於四季的陽光的圖片)

你給別人送過陽光嗎?有一個小女孩她要給別人送陽光,你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第5 課《送陽光》(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提出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藉助漢字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反覆多讀幾遍,做到不加字、不丟字,要求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將本課要認、寫的字圈出來。

3.指名讀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同時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三、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1.小組內輪讀課文,然後在組內說一說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麼?

2.彙報。

(1)爲什麼送陽光?(用“因爲……所以……”說完整話)

(2)唸叨(指導讀出感情)

(3)(課件出示圖片)觀察圖上有什麼,你看到了什麼?

解決第二個問題怎樣送陽光?

指名演示

練讀相應段落,換詞練習

3.指導學習:體會人物心裏。

找出體現苗苗送陽光急切心情的詞語。

出示相應句子,讀一下這句話,體會一下苗苗急切的心情好嗎?

誰能也照着課文的樣子用:“一……就……”這句式說一句話。

問:陽光到底送到沒有?奶奶到底收到陽光沒有?請問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找答案。

讀文後彙報:陽光沒送到,奶奶收到的陽光不是真正的陽光。

四、老師總結,課外延伸

師: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從字面上看奶奶沒有收到真正的陽光,可奶奶收到了比真正陽光還好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指名說一說

師:最後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希望同學們用你的愛心去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一個人,心裏有愛,就會熱愛生活,熱愛美好的事物;心裏有愛,就會關愛他人,把他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心裏有愛,內心就會永遠充滿燦爛、明媚的陽光。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2

內容簡介

本單元有一首古詩《靜夜思》,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反映了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韻文,課文語言優美,易於激發兒童朗讀的興趣,驅遣他們的想象。《陽光》這課給我們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景,讓孩子明白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影子》與《比尾巴》是兩首小兒歌,讀起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慾望。

總體構想

整個單元的教學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書教學

模塊一 識字

模塊二 理解內容

模塊三 寫字

模塊四 口語交際與習作

第二部分:讀整本書教學──《擠不破的房子》

第三部分:語文實踐活動──猜猜我畫的器官

第一部分 教科書教學

學習目標

認識54個生字,會寫18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詩歌和課文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使學生生髮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陽光的美好與高貴

模塊一 識字

1.通讀課文,讓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課的生字寶寶。讀完兩遍後,並讓學生給生字註上拼音。這樣又強化了學生對生字的一遍認識。

2.同桌互相學習生字,讓同桌討論認爲簡單、會認的生字,並用符號標記下來。還要找出你們認爲難記的生字,並一起想辦法記住他。

3.檢查識字情況:讓同桌的代表說出你們都會認的生字,並說出你們認爲難記的生字,說出你們識記的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減一減的方法:影──景。或用換一換:很──跟。通過讓學生總結識字方法,這樣鍛鍊了學生自己認字的能力。

4.能過遊戲檢查對生字的認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去找對生字。這樣有趣地激勵了孩子認字的能力。

【設計說明:本單元的字稍有一些難度,在識字時多對學生灌輸識字方式,多對識字方式進行訓練,相信學生會在識字上有提高。】

模塊二 理解內容

1.預習的指導:學新課之前,先讓學生自己藉助拼音讀課文,並圈出本課的生字。

2.初讀課文:讓學生標出本課的自然斷,同桌以一人讀一段的形式去讀,這樣鍛鍊了同桌的合作學習。

3.精讀課文:學生熟讀後,創設意境,讓學生體會作者的語境,如《靜夜思》,這首詩寫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引導學生說說想念時,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讓學生試着去讀一讀。

4.句子的分析:在課文中,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式,並讀出來,個別指導,進行比較讀。如:陳述句怎麼樣,問句該怎樣讀。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

【設計說明:初步感知課文,讓學生通過課文,初步感受祖國的美好河山,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

模塊三 寫字

書寫生字時,讓學生做到三個一,學生坐十分鐘還可以,不一會就趴下了,只能及時給孩子糾正。可以用獎勵的方式,如寫字之星了,評選前三名,這樣可以讓孩子做到正確的寫字姿勢。

教寫生字,把生字寫在黑板上,每個生字易寫錯的筆畫用彩筆勾畫出來。這樣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錯的生字,也可以編成小故事讓孩子去記。如車:是這樣記的:橫(車頭)撇折(車尾)橫(輪胎)豎(開起來了)這樣比較有意思的就記住這個生的筆順。

【設計說明: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學重點,學習漢字並寫好漢字是作爲一箇中國人必備的素質和基本能力的體現。本單元繼續對學生進行各個筆畫的教學,讓學生對書寫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及時糾正書寫習慣。】

模塊四 口語交際與習作

本單元練習孩子的說話能力,開始讓學生學寫句子,爲了讓學生慢慢接觸句子,我就開始讓學生寫一些簡單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課前的十分鐘,寫一句,我說的.話。如:彎彎的月兒像小船,讓學生用拼音寫出來。也可以,自己寫一句想說的話。

“這樣做不好”是人們對不良行爲進行勸說的通常說法。文中第一幅圖是幾個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邊勸他們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圖上一位阿姨在洗蘿蔔,水龍頭開着,盆裏的水嘩嘩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見了,勸說阿姨要節約用水。

教學的重點是學生通過討論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費自來水”這兩種做法爲什麼不對,該怎樣勸說。

【設計說明:藉助本單元的表達內容,我讓學生話說說他們的父母在家裏是怎樣打掃衛生的,多數孩子說的挺具體。學習勸說別人不要做有損公共利益的事情,說話時要有禮貌,並能夠勇於表明自己的態度。】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3

一、目標:

1、教育: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學生學習挑山工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

2、教養:

①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訓練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讀書能力和質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二、重難點:

聯繫課文對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三、教具:

掛圖、幻燈、小黑板。

四、準備:

家庭作業(初讀第一自然段後,每人畫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五、過程:

(一)複習:

1、齊讀課題。

2、請用段意歸併法簡單說說全文主要講什麼?

(二)學第三段。

1、教師邊指圖邊感情引入:是的,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爲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學生默讀,抓重點詞質疑,教師歸納具有深究性的問題。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爲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麼?爲什麼我需要它?

②一直這個詞用在這裏有什麼好處?

③爲什麼要把因爲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後部分?

3、引出學習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麼?爲什麼我需要它?就要聯繫上文理解好以下三個問題:(小黑板出示三個問題)

a、挑山工登山有什麼特點?

b、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遊人多,可花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多?

c、爲什麼挑山工反而走到遊人的前面去了?

(三)學第一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麼特點?用──劃句子。

學生髮言,教師小結:

(1)他們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簡短的語句,形象地描畫出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的樣子。(登山姿勢的特點)

(2)他們走的路線......扁擔換一次肩。(登山的路線是摺尺形的')

出示幾幅學生畫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分辨對錯。依據課文說理由。

2、老師小結:邊讀文字邊想象,動手畫圖,也是一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圖說話(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內化語言。

4、引讀:爲什麼要走摺尺形路線?

5、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遊人多,可花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多?

指名讀第二節,邊聽邊想,交流。

6、過渡:對此,我覺得很奇怪。我的疑團是怎樣解開的?課文講了我和一個挑山工4次相遇,經過了解,終於解開了不解之迷。

(四)學第二段

1、快速默讀,我和挑山工在哪4個地方相遇?用()括出。並且找出表現我們和挑山工速度變化的句子,用──劃出。

老師小結:這幾次相遇,每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超過了挑山工,但結果又總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爲什麼挑山工反而走到我們前面去了?這使我感到很驚異,所以走過去跟他交談,挑山工的哪些話解開了我的疑團,用~~劃出。

3、彙報後,請抓住重點詞提問題,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討論、教師點撥)

學生提的問題(隨便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說不像你們那麼隨便,高興怎麼就怎麼?爲什麼一步踩不實不行?耽誤是什麼意思?爲什麼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4、教師貼出寫有道理的字條

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

並指着小結:我心悅誠服地點着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着意味深長的哲理。

(五)回頭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從泰山回來,我就畫了這樣的一幅畫,(指掛圖)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爲我需要它。

2、出示幻燈(文章末句和學生質疑的3個問題)

(1)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指什麼?第二個意思指什麼?我需要的究竟是什麼?爲什麼我需要它?

(2)教師:作者體會到挑山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啓發,所以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讓這種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師小結:邊讀邊思,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樣是重要的讀書方法。

3、一直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用在這裏有什麼好處?

4、爲什麼要把因爲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後部分?這樣處理起強調作用,強調什麼?

5、教師:對,這種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師同樣需要它,同學們更加需要它。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標的。(指着寫有道理的字條講)

6、教師指着一直、因爲我需要它小結:作者圍繞寫作目的精心用詞造句。

(六)質疑。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用耽誤、樸素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