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尋隱者不遇》的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尋隱者不遇》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導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是如此,只教不思,就會成爲教死書的教書匠;只思不教,就會成爲紙上談兵的空談者。

五年級語文《尋隱者不遇》的教學反思

  《尋隱者不遇》的教學反思

古詩《尋隱者不遇》,語言簡潔,文字精練,詩句蘊含着豐富的感情。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裏把問話省略了,只從童子所答“師採 藥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

接着又把“採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 “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覆對方採藥究竟在 山何處的問題。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反覆閱讀從詩句體會人物情感,爲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作準備。

第 一句:松下問童子——滿懷希望。第二句:言師採藥去——情緒一下子低落變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 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線希望。第四句:雲深不知處——悵然若失,又生出無可奈何之感。

理解詩句的 其中蘊含的感情色彩,我們再次靜心與文本對話,融入其中,彷彿讀者就是尋隱者。但是,我在引導學生 揣摩詩人對隱者的仰慕之情時,還未發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顯得有些生硬。

  《尋隱者不遇》的教學反思

教學前,覺得兩首古詩沒什麼好教的,本打算一課時教完。等到走進課堂,才發現一首詩可以教的'內容很多,於是就整整花了一課時教《尋隱者不遇》。

這首詩的意思不難理解,昨天,我佈置預習作業:查閱《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理解詩句的意思。課上一檢測,學生十分準確地說出了“言”“深”“不知處”等詞的意思,每句詩的意思也說得很清楚。

在此基礎上,我重點站在“鑑賞”的角度,引領學生深入學習:課前誦讀賈島的《題詩後》,從“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理解賈島嚴謹的創作態度。

1、課上,讓學生講講詩中的故事,逐步完善故事內容(完成補充習題三),從而明確“一問一答,藏問於答”的獨特形式。

2、引導學生思考,詩人主要寫誰?通過比較“詩人、童子、隱者”,學生明確了歌詠的對象是隱者。原來書寫的對象竟然隱藏在看似平淡的一問一答之中,體現出構思的精妙。

3、進一步思考:隱者有什麼特點?從字裏行間推敲推敲。學生抓住“雲深不知處”“言師採藥去”概括出“學問高深、神祕莫測、飄忽不定”的特點。教師接着從“隱者”這個社會現象談起(聯繫學生熟悉的“姜子牙”“諸葛亮”“陶淵明”等人物故事),瞭解隱者的性格特徵。在古詩裏,詩人也通過一個字隱隱地讚譽了隱者的高貴品格,是哪一個字呢?(鬆)“松竹梅歲寒三友”自古以來被文人墨客稱頌,賈島在詩中用“鬆”描寫了隱者居住的環境,隱藏着對隱者高潔品格的讚美。

4、從課題入手,思考:詩人爲什麼要“尋隱者”?從而領悟詩人對隱者的崇敬、仰慕之情。“尋隱者不遇”有一絲遺憾,但更多的是對隱者的讚譽,通過“不遇”之行,詩人對隱者的仰慕之情更深了。練習朗讀、背誦。

5、拓展閱讀《補充習題》四中宋朝詩人魏野的《尋隱者不遇》,這首詩與書上的詩互爲補充,可以幫助學生想象賈島一路上的所見,爲課後編寫這個故事服務。

總結這堂課的經驗教訓:深入挖掘教學內容,拓展同類同題詩歌,讓教學內容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