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永生的眼睛》課後反思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

《永生的眼睛》是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所在的單元的訓練重點之一是體會有一定內涵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小學語文大綱對高年級的閱讀要求以及我們學校的科研課題《兒童解決問題思維策略的發展》,本課的教學要求要達到以下幾個目標:1、抓住重點語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琳達一家人高尚的精神境界。2、指導學生運用“多種角度看事物”等思維策略理解課文內容。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學重點則是抓住重點語句,體會琳達一家人高尚的精神境界。課文中父親所說的話是的理解和體會文中人物的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文章的重點,因此,我運用了“多種角度看事物”的思維策略,將理解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情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理解體會中,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多種角度看事物”的思維策略,思維訣竅是:1、文章(段落)從哪幾個角度描寫事物(人物)?2、選擇與主題有關的內容深入理解3、你還能想到哪些角度?通過此思維策略的應用,不但使學生學習看事物的方法,同時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使學生在理解運用中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永生的眼睛》一課的教學,我是這樣運用的:

“多種角度看事物”的思維策略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發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自讀自悟之後,理解父親捐獻角膜前所說的三句話,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這三句話的,學生的回答只是從盲童的角度理解,這時教師巧妙地引導,“父親的話只是從盲童的角度說的嗎?”你再讀一讀,學生通過進一步朗讀,體會到父親是從三個角度想的,這樣他們很快就想到了我們所學過的思維策略“多種角度看事物”。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讀父親所說的三句話,體會這三個角度,學生在理解這三個角度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於捐獻角膜你還能想出哪些角度?學生想象後,教師出示語言訓練,

對於盲童來說,得到了角膜,可以( );

對於盲童的家人來說,自己親人得到了角膜,( );

對於捐獻者來說,捐獻了角膜,( );

對於捐獻者的親屬來說,自己親人捐獻了角膜( )。

我想:( )。

學生通過語言訓練很清楚地看到這是從五個角度看待捐獻角膜的,進而體會父親這樣做是把捐獻角膜當成一種快樂,他的精神是多麼高尚呀!這種快樂薰陶感染着每一個學生,使他們感悟到生命的意義。

“多種角度看事物”思維策略的使用,訓練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教給了學生思維方法,同時教給學生看事物要從多種角度,也體會到了父親的高尚的精神境界——把捐獻器官當成一種快樂。

在這節課中“多種角度看事物”的思維策略的應用並沒有結束,當學生讀到溫迪捐獻角膜之後,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一封來信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想象信的內容,結合省略號進行想象兩位昔日的盲人重見光明後的情景,這時學生的情感已經上升,教師抓住時機調動這種情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我採用了這樣的辦法:

師:文中琳達一家三人捐獻了眼角膜,琳達的情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信同學們也受到了感染,那麼,此時此刻,你想對誰說些什麼呢?(可以是文中的人物,可以使你身邊的人物)

生:我想對溫迪說:

我想對琳達說:

我想對昔日的盲童說:

我想對……

學生想象到了很多人物,想向他們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既體會到了文中人物的高尚精神境界,又加深了對永生的眼睛的理解,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也能從從多種角度去想問題,去看待事物,去理解這些人物的高尚情操。“多種角度看事物”的思維策略得到了進一步的應用。

“多種角度看事物”的思維策略在《永生的眼睛》一課的教學中,得到了學習與應用,使學生在體會人物情感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教給了學生思維方法,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學生的情感也得到了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