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永生的眼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永生的眼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教學目標

《永生的眼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⒈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感情。

⒉讀懂課文內容,培養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⒊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生動細緻的描些,體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教學準備】

蒐集相關器官移植的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⒈盲姑娘只能用手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雙美麗的眼睛,那該有多好啊!現在醫學技術的法杖,讓許多和盲姑娘有着類似遭遇的人們有了恢復健康的可能。

⒉板書課題

生命是美好的,誰不熱愛寶貴生命那?讓我們來看看琳達一家爲了讓盲童重見光明是怎麼做的。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⒈自由朗讀,要求:

⑴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本篇課文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準備爲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蹟,讚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

⑵對於親人的做法,“我”的態度是怎樣的?前後有什麼變化?是什麼促使“我”這種變化發生?你能從文中找出依據嗎?

三、再讀課文,劃分層次

第一段(1-5):寫“我”不理解當年父親捐獻母親角膜的做法。

第二段(6-8):寫“我”長大後父親決定去世後捐獻所有完整的器官,尤其是角膜。“我”的女兒爲之感動。

第三段(9):寫父親去世後,“我”捐獻了父親的角膜,爲女兒驕傲。

四、自讀自悟

⒈自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並做批註,而後與同桌交流一下。

⒉集體交流重要的句子:

①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爲,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這是琳達的父親勸慰自己的女兒時所說的一段含義深刻的話,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你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你自身的一部分;二是如果死亡之軀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這樣的死纔是有意義的。這段話體現了琳達父母善於爲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②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14歲的`溫迪在媽媽捐獻外公的角膜後,不僅沒有像當年的“我”那樣“痛苦難忍”,反倒爲自己的親人幫助他人而感到自豪。溫迪的言語,表明了她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認識,閃耀着她思想的光芒。

③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

女兒溫迪的話,讓“我”頓悟:父親留下來的不僅僅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爲他人的幸福着想、爲幫助他人而感到快樂和驕傲的高尚品質已根植於後人的心中,並將世代相傳。

④這次,我爲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這裏作者再次使用“驕傲”一詞,表達了“我”對女兒溫迪美好心願的支持和認可。特意強調溫迪的年齡,是爲了與文章開頭當年14歲的“我”進行照應,形成對比,從而引發讀者的深刻思考。

五、體會人物語言

⒈師:這篇課文用了大量篇幅來描寫人物的語言,我們朗讀課文時要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體會,特別是父親的兩段話給人以深刻的啓迪,在反覆研讀中,透過字面體會人物的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⒉體會父親教育“我”的第一段話

引導學生想一想:你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爲什麼說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 (可學生結合課前查閱的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⒊理解有關父親的第二處語言

引導學生思考:第二處語言與第一處語言有什麼關係?最後把父親的這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貫起來讀一讀,體會父親崇高的思想境界。

⒋同你最喜歡文中的那個人物?

父親:他用自己的言行在影響、教育孩子,以幫助別人爲快樂,可見他的思想境界特別的高。他是我們學習的共同榜樣,他的靈魂必將得到永生。

母親:文章對母親雖然是輕描淡寫,但是我們卻能感受到她那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

琳達:琳達是個有愛心的人,爲去世的母親感到悲哀和苦痛,把年邁的父親接來,遵從父親的遺願捐獻角膜,爲自己的女兒感到驕傲。琳達時一個貫穿全文的人物,她不僅愛父母,孩子,還愛別人。她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

溫迪:文中描寫溫迪的地方並不多,但是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她非常的懂事,而且多才多藝。

⒌我們要學習作者通過對人物的語言生動細緻的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

六、昇華情感

⒈課文中的“我”由當年對父親捐獻母親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後親自捐獻父親的角膜,這是多麼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展現了“我”思想認識昇華的軌跡。當年的14歲的“我”和現在的14歲的女兒,對親人捐獻角膜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又是多麼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也反映了前輩的耳傳身授對後輩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爲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

⒉中心思想:《永生的眼睛》這篇課文通過講述一家三代人已經和準備爲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蹟,讚美了他們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⒊拓展延伸

⑴資料補充。

師:其實課文寫到“這次,我爲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這裏並沒有結束,原文中還這樣寫道: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爲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

失去溫迪二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爲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髮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師:透過溫迪那雙閃爍着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不僅是父親,母親做到了,就連溫迪也做到了,他的眼睛仍在世上閃爍着生命的光彩,所以他們的眼睛是(生齊讀課題)。

⑵例舉:小楊帆,叢飛,爲了別人着想的例子。

七、作業佈置

下課以後,把自己學完課文和真實想法寫下來,可以是一段話,可以是一首詩。

板書設計

18永生的眼睛

捐贈眼角膜

母親 父親 溫迪

關愛他人、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