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霧凇》課堂教學設計「帶反思」

《霧凇》課堂教學設計「帶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一、學習導入,初步形成美感。

《霧凇》課堂教學設計「帶反思」

1、課件播放霧凇圖片,讓學生欣賞霧凇

讓學生去感受一下這潔白的霜花,去領略一番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此環節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爲後邊的感悟美、表現美進行有意義的鋪墊。

  二、整體品讀課文、感悟美。

1、欣賞了6張霧凇圖片你此刻最想說什麼呢?學生自由表述(多媒體播放)

2、給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1)、學生自主讀文感悟美。

(2)、學生交流表現美。

學生通過欣賞之後,有了形象、直觀的感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走進文本來感悟語言,直至後邊的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了。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第一段。(多媒體播放圖片、課文第一段)

(2)你覺得那些詞語寫出了霧凇的美麗?

(3)我們應該怎樣朗讀它呢?(配音朗讀)

1、學生找出關鍵詞語“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美麗動人”等詞語表現霧凇的美。

2、學生以多種形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而體會霧凇的美麗。

學生通過找一些關鍵詞來理解第一段,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霧凇的美。

 四、自學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小節,邊讀邊想邊記:霧凇在什麼條件下形成,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2)小組討論準備用怎麼樣的方法向大家介紹呢?(3)交流:請不同學習方式的小組彙報。

(4)朗讀感悟:美美地讀讀這段話,看看你體會到了什麼。(多媒體播放圖片、課文、配音朗讀)

(5)這段話中作者把霧凇比做什麼?

(6)用“最初……逐漸……最後……”說一句話

1、學生選擇方法,或用圖示法或用語言歸納法。

2、教師在學生自主、協作學習的過程中,做好個別學生的輔導工作,並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之中去。

3、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4、學生多種形式有感情的朗讀

5、學生了解作者寫霧凇形成過程運用到的修辭方法。

1、運用語言歸納法讓學生知道霧凇形成的條件及逐步形成過程。在交流中,讓思維產生碰撞,互相啓迪。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解決文章的難點,同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

2、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而體會霧凇的美麗。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假如此時此刻你就站在松花江畔,你想說些什麼?(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吉林霧凇的美麗風光)

(2)、齊讀第三自然段,找出能突出霧凇美的詞語?

(3)、誰來把這詩句美美地讀一讀?(配音朗讀)

(4)、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背誦積累。

1、學生找出關鍵詞語“瓊枝玉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一些詞。

2、學生齊讀、賽讀、感情朗讀、背誦積累。

3、學生多種形式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學生已深深地喜愛霧凇這奇特的自然景觀,這完全得益於作者優美的語言,讓學生把這優美的語言永留在記憶中。

  六、朗讀全文,激發情感。

(1)學完了課文,同學們有哪些收穫呢?

學生談學習收穫。

讓學生再一次朗讀全文去領略課文優美的語言文字,去想象奇特的霧凇美景,去掌握霧凇形成的科學知識。

 七、拓展延伸。

(1)吉林霧凇以其"冬天裏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他是我國四大自然景觀之一。你還想了解關於霧凇的哪些知識呢?

(2)我這裏也有一些關於我送的資料。

1、班裏同學可以互相交流。

2、學生快速瀏覽,對自己感興趣的做記號。

學生交流、瀏覽資料,進行知識的拓展。

 八、總結。

1、多媒體播放《我愛你塞北的雪》,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吉林霧凇的美。

2、如果你現在就站在松花江旁邊,你就帶這很多遊客到哪裏,你怎樣向我們介紹哪裏的美景呢?

3、爲了表達你對霧凇的喜愛之情,你能爲霧凇設計一句廣告用語嗎?

1、學生做導遊。

2、學生做設計師。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爲以後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九、拓展練習(自由選擇)。

1、收集、整理有關霧凇的資料,可獨立,也可合作製作一份小抄報。

2、請把你的`導遊詞寫下交給老師。 讓學生自由選擇完成老師的作業。

訓練學生善於寫下今天所學到的知識。

  板書設計:

22.霧凇

形成 :水汽- -- 遇冷 –---凝結

晶瑩潔白 銀光閃爍 奇觀

形態 :千姿百態 瓊枝玉樹

教學反思:

課文《霧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奇特壯美的景象,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河山的歌頌之情。我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中學到的知識,注重引領學生正確的閱讀,運用閱讀教學策略做到“以讀代講,情景教學”,教學設計開放,改變了傳統的逐段串講的形式,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合作探究。全文層次清晰,景物特點鮮明,給人們以身臨其境之感。語言清新優美,情景交融,爲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澱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藉。本節課重點突出,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霧凇的形成過程是本課的重點,體會文本是怎樣具體描繪“水汽”到“霧凇”的變化過程是難點。《霧凇》一課語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現着“奇美”的景象:霧凇的“奇幻”、形成條件的“奇特”、形成過程的“奇妙”。這節課,我關注了語文的人文性,以情爲基礎,重視感的過程,追求內化的終極目標,引領孩子欣賞優美文字中所蘊含的美妙絕倫的畫面,讓美充溢着課堂。

“奇”既是吉林霧凇的重要特徵,也是體會美的重要抓手,因爲“奇” 吉林霧凇的美才與衆不同,因爲“奇”,我找到了貫穿文章的主線。知道了這篇課文要讓孩子體會美,要讓孩子感受體味到教材中美的一切。但由於學生沒有見過霧凇,對霧凇沒有感性的認識。上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觀看霧凇的圖片,感受霧凇景觀的奇特靜態美。讓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霧凇的美的句子。通過品讀“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十里長堤”、“綴滿”等詞語,體會霧凇的美。

然後啓發學生:這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是怎樣形成的呢?從而過渡到下文的教學。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分小組討論:(1)吉林的霧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2)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圍繞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感受霧凇的奇異景象。首先,弄清霧凇的形成要具備的兩個條件,聯繫上下文理解“飽和”的意思,播放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松花江上爲什麼會有“飽和的水汽”。然後瞭解霧凇形成的過程,出示句子: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與原句比較,知道霧凇形成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抓住“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這3個詞指導朗讀,並任選一個造句;抓住“最初……逐漸……最後……” 指導,出示由銀線→銀條→銀鬆雪柳的畫面,導入第三小節,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吉林霧凇的美麗風光,接着,問學生你會發出什麼感嘆,由己及人,引到詩句,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進一步體驗吉林霧凇的奇特壯美。總結全文時 ,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最後,讓學生說說還知道我國有哪些奇觀,拓展學生的思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並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是一篇優美的課文,縱觀整節課,我存在很多不足。(1)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欣賞圖片,然後說感受時,孩子們說得非常單一。(2)品詞、品句、品章法不夠到位。第一自然段描寫了霧凇的美,我沒有讓學生進行品讀,沒能在讀中感悟霧凇的美。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沒能很好地利用視頻理解“飽和”的意思,沒能通過品讀重點詞句,感受霧凇形成的緩慢和霧凇的奇異景象。(3)組織語言能力和教學機智有待提高。我設計的問題比較零碎,學生難以回答和理解;在教學中應變能力不強,沒能以不變應萬變。如果以後再給我上這一課我會更努力引導學品讀課文,現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有了豐富的積累,纔會有更好的悟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發揚優點,並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