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通用12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通用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通用12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1

一、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1.創設情境。

教師講一個小故事:王亮家新裝修好了房子,幾個月後,他發現自己家的電燈開關附近雪白的牆面上,有幾個手指印,仔細觀察發現,幾乎家裏所有的開關邊上都有這種難看的印痕,而且他在同學家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他想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幫幫他嗎?

2.小組討論:怎樣幫助王亮解決問題?

3.課堂交流:

(1)各小組的代表說說解決的辦法。

(2)教師隨時發現學生想出的辦法中的閃光點和明顯的缺陷,適時鼓勵和糾正,引導全體學生深人思考。

4.小結歸納:

(1)教師說明這是一件真人真事,王亮最後受到電冰箱的啓發,發明了新型開關,獲得全國青少年發明大賽一等獎。

(2)引導學生從王亮的發明過程中歸納出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發現問題一尋找原因一聯想啓發一解決問題。

二、聯繫生活,商討問題

1.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不便之處。

2.小組合作按照基本思路嘗試解決問題。

3.小組內相互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確定參加全班交流的同學。

三、擂臺比賽,交流評議

1.組織“生活中的小發明”擂臺賽。

2.教師引導觀衆和擂主互動,評議每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3.宣佈比賽結果。

4.激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發現問題,善於解決問題,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發現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動腦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和生活經驗。

2、學會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交往,培養合作。

教學重難點:

1、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尋找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

2、學會合作、討論、表達、交流的口語交際能力。並逐漸養成規範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指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收集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喜歡看一休哥的動畫片嗎?這節課我們也來比一比,誰是最善於動腦筋的聰明的一休!

2、出示益智故事《農夫過河》:

一個農夫帶了一條狼、一隻羊和一棵白菜過河。船很小,每次只夠農夫帶一樣東西過河。如果沒有農夫看管,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農夫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請四人小組討論解決。

3、你打算怎樣幫助農夫過河?鼓勵學生用上適當的順序詞把過程說清楚、說具體,如用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或“先,再,然後,最後”來說一說。

4、師:同學們通過仔細觀察,認真動腦,就幫助小徒弟解決了棘手的問題,你們都是聰明的小一休!

設計意圖: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在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善於捕捉學生喜歡愛看的動畫,愛聽的故事,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二、引導發現,提出問題

1、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能會遇見一些問題。瞧,有兩位同學正在訴說他們的不便之處。

(課件出示:夜裏要開燈,摸來摸去找不到開關;站在凳子上才能把黑板擦乾淨,又麻煩又不安全……)

2、你們在生活中又遇到過哪些不便之處呢?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要求:1)小組長做好記錄;2)別人說的時候專心聽。

3、學生彙報

(師引導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連起來說說幾個同學遇見的問題。)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次嘗試收穫成功時,我及時引導學生走入生活,聯繫實際,捕捉現實生活中問題,讓學生尋找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三、出謀劃策,解決問題

1、聽了這麼多,你最想幫誰解決難題?小組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問題討論交流,想出金點子,解決問題。

2、生彙報,交流。(鼓勵生提出多種不同的的解決辦法)

3、師學生的多種解決。

評析:此時,我引領學生在多個情境,多個層面,多個回合當中來進行口語交際,在動態交流當中逐漸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四、談話,拓展延伸

其實,世界處處充滿着挑戰,只要我們用聰慧的眼去觀察,用靈敏的耳朵去傾聽,用機智的大腦去思考,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那時你將品味到更多成功的樂趣。

設計意圖:任何題材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是爲更好地生活而服務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必須用到生活中去,所以我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他們去做生活中的“一休”。

板書設計:

動腦筋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 體驗成功

傾聽 表達 分享

(認真) (明白) (發現)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進一步掌握各種運算律的特點,能夠熟練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2、通過複習,進一步鞏固畫圖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畫的示意圖分析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

3、在複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價值,樹立學習的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鞏固各種運算律的特點,掌握畫圖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系統整理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一起來複習和解決問題有關的知識。

1、複習運算律。

(1)提問:我們學過的運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麼表示?

師歸納板書: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學習這些運算律有什麼作用呢?

①可以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②運用加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還可以進行加法和乘法的驗算。

2、複習解決問題的策略。

提出以下問題:

(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又掌握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它是什麼呢?

(2)我們通過畫什麼樣的圖來分析問題?

(3)運用畫圖的策略來解決問題有什麼好處呢?

二、查漏補缺訓練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整理與複習”第10~12題。

1、第10題。

這道題是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每個式子表示的是什麼運算律,加深學生對各種運算律的認識。

2、第11題。

這道題是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先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再組織彙報交流。

其中,“329-186-14”這道題可以先將兩個減數相加,再相減,也就是運用減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計算。而“630÷45”可以轉化成“630÷9÷5”來進行簡便計算。

3、第12題。

解決實際問題,目的是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可以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394×21”和“102×37”都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三、綜合運用提升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整理與複習”第14~18題。

1、第14題。

解決“相遇問題”,讓學生體會乘法分配律與“相遇問題”兩種解題方法之間的聯繫。

2、第15、17題。

這兩道題都是複習用畫示意圖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練習過程中,先讓學生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再組織交流和評價。

在掌握示意圖畫法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進行解答。

3、第16、18題。

這兩題是複習用畫線段圖的策略來解決問題,雖然題目中沒有明確要求,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畫線段圖的方法來思考。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31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我將課本中兒童商店裏購物的情景替換成一羣學生在公園遊玩,以此爲主線貫穿全課,並結合學生即將參與的春遊活動,緊密聯繫學生喜愛的遊樂活動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含義,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並解決遊玩中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興趣、主動參與探究,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使學生逐步形成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應用學生已掌握的表內乘除的知識來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並解決遊玩中的數學問題

2.在學生會用分步列式計算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能列出綜合算式進行解答,使學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會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運算。

3.使學生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會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運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

讓我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吧!(播放視頻)

在這美麗的季節裏,你最想做什麼?

師:同學們說的這些活動,我也很喜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做什麼?(播放課件)

(二)、探究新知

1、 課件出示:

師:來聽聽他們說些什麼?你們知道了什麼?

(生:他們要租6條船,10元錢可以租2條船)

我們來幫他們算算要多少錢,請寫在隨堂本上。

在學生寫完後,指名說說是怎樣算的。

(生:10÷2=5 5×6=30)

師:每一步表示什麼意思?

還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嗎?

(生:10÷2×6=30)

(如果班上沒有列綜合算式解答的,教師可引導:“能將6×4=24,24÷3=8合併成一個算式嗎?”使學生能站在更高的層面上用整體的較爲簡潔的綜合算式來解決上述問題。當然在這裏並不要求每一個學生一定要列出綜合算式來解。)

<<<123>>>

引導學生比較這二種列式:

師:像這種10÷2×6把兩步運算合併到一個算式的式子,我們叫做綜合算式。

師:這道題我們應該先算什麼?象這樣乘、除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從左往右依次來計算。

計算綜合算式還有另一種格式,稱爲脫式計算,請大家注意看,老師是怎樣做的。

邊說邊板書如下:

10÷2×6

=5×6 等號寫在第二排算式的前一格,

這時再計算什麼?

=30 把乘號和6照寫下來,計算5×6,所得的結果在下一行寫等號及得數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象這樣列綜合算式,用這樣的格式算一算。

(通過問題的解決,使學生體會,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往往需要經過多次計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結果。)

2、師:我們的同學真聰明,幫助他們解決了租船的問題,看,他們玩得多開心!(播放課件)

你們看到了什麼?

(生:有6條船,每條船上有4個同學)

3、劃完船後,他們還想去坐碰碰車。(播放課件:一羣圍在售票處前,門前有一個牌子,上面寫着:碰碰車,每輛坐3人。)

讓每一位學生先觀察兩幅圖,然後在組裏說圖意。

知道什麼信息,要解決什麼問題。在小組說題意的基礎上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在每一位學生對題意有清楚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在學生列式的過程中,老師可做適當地提示,讓學生主動嘗試用綜合式來解答。)

在巡視的基礎上,指名一位學生上臺列式。(在這個學生上臺板演時,讓其它的學生停下來,注意觀察這個學生是如何列式解答的,特別是他的書寫過程)

(三)、解決問題

1、師:精彩的木偶戲開始了!(播放課件:一個學生說:我們需要坐5排,另一個學生說:2排可以坐12個同學)

你能算出他們一共又來了多少人嗎?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讓學生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做的?

互相檢查你們的書寫格式,如果不對,請你?他指出來。

1、 師:這次出來,他們還準備了一些好吃的東西(播放課件)

們帶了些什麼?(18根火腿,27根香蕉,36個蘋果)

<<<123>>>

(課件中的小朋友說:我們每人能分幾根火腿呢?)

你能幫他算算嗎?

學生列式,可能會有如下列式出現:

18÷9

18÷3×3

18÷3÷3

18÷(3×3)

無論怎樣列式,都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對於18÷3×3這樣列式的學生,讓其明白在先算3×3的情況下,要加上小括號。

師:看圖,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能列式解答嗎?

1、 師:還有一部分同學,他們來到了快餐店(播放課件)

師:他們選擇了漢堡,如果是你,你想買什麼?

師:如果讓你來給小組的同學買另一種食品,需要多少錢?請你算一算。

(讓學生自由選擇,小組內交流,然後指名說如何計算。)

課堂練習:見教學過程中。

作業安排:結合生活實際,自找作業。

附錄(教學資源及資料):教師教學用書,課本,課件。

自我問答:

根據《標準》(第一學段具體目標)要求,本單元教學,應讓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或用學生身邊的實例),爲學生創設發現數學問題的情境,使學生獲得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的機會,應用已掌握的表內乘除的知識來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我將課本中兒童商店裏購物的情景替換成一羣學生在公園遊玩,以此爲主線貫穿全課,並結合學生即將參與的春遊活動,緊密聯繫學生喜愛的遊樂活動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含義,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並解決遊玩中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興趣、主動參與探究,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使學生逐步形成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5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69頁例3及相關題目。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與圓相關的組合圖形的特徵;掌握計算此類圖形面積的方法,並能準確計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 考、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例題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通過體驗圖形和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的價值,提升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並能準確計算。

教學難點:對組合圖形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情境導入同學們,圖形世界是美麗的、奇妙的,世界因爲有了五彩的圖案而更加美麗。古時候,由於人們的活動範圍小,往往憑自己的直覺認識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爲整個大地是平的,並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鍋。我國古代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課件展示)雖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體現在建築設計上。比如,精美的雕窗、鳥巢和水立方等建築,這裏面也蘊含了很多數學知識。二、預習反饋點名讓學生彙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麼問題)三、探索新知

課件出示例3中的雕窗圖案。

1.觀察一下,這兩種設計圖案有什麼聯繫和區別?每個圖案中的圓和正方形有什麼關係?都是由正方形和圓組成的,但左邊是外方內圓,正方形的邊長等於圓的直徑;右邊是外圓內方,圓的直徑等於正方形的對角線的長。

2.理解題意。如果兩個圓的半徑都是1m,求出正方形和圓之間部分的面積。抽象成我們學過的數學圖形就是:思考:怎樣求正方形和圓之間部分的面積?先想一想,再同桌交流。左圖求的是正方形比圓多的面積,即用正方形的面積減去圓的面積。右圖求的是圓比正方形多的面積,即用圓的面積減去正方形的面積。

3.分析解答。知道兩圓的半徑,就可以求出它們的面積,關鍵是求正方形的面積。觀察圖可知,左圖正方形的邊長等於圓的直徑,由此可求面積;右圖正方形的邊長不知道,不能直接用公式求面積,可以將正方形看成兩個底是圓的直徑,高是圓的半徑的三角形。學生自己計算,集體訂正。

4.回顧反思,理解算法。師:如果兩個圓的半徑是r,結果又是怎樣的?結合圖形算一算。學生分小組探究、彙報結論。想一想:當r=1時,和前面的結果一致嗎?代入看看。小結:不管圓的大小如何改變,外方的正方形與圓之間的面積都是半徑平方的0.86,而內方的正方形與圓之間的面積都是半徑平方的1.14倍。

四、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70頁做一做。

五、拓展提升

求下面各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1)3.14×52÷2-5×2×5÷2=14.25(cm2)(2)12×12÷2-3.14×(12÷2)2÷2=15.48(cm2)

六、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你還有哪些問題?七、作業佈置教材練習十五第9、11題。

觀看欣賞美麗的圖片。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觀察兩個圖案,找出組成兩個圖案的基本圖形,並找出它們的特點關係。先獨立思考再交流、分析後可得:其實就是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計算。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例3左圖:

2×2—3.14×12

右圖:3.14×12-

×2×1

×2=4-3.14

=3.14-2=0.86(m2)

=1.14(m2)

(2r)2-3.14×r2=0.86r2

3.14×r2×2r×r×2=1.14r2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設計讓學生經歷觀察思考、分析推理等學習活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不足之處:對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計算沒有進行回顧和總結。教學建議:教學時在每個環節結束後讓學生進行總結或說一說感受,使知識能夠得到沉澱。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6

教學課題: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應用題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頁例6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多少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應用題,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能用畫圖策略幫助理解數量關係,從而解決比多少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小貓吃了18個,小猴吃了9個,誰吃得多?多幾個?

教師提示: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學例6。

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知道小雪、小華各套中多少個?

2.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可以怎麼解決?

3.讓學生自己擺學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個,小華套中12個。

教師:請大家用擺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擺小雪的個數,第二行擺小華的個數。

[學生動手擺小棒,並向學生說明小雪和小華的個數要一個對一個地擺,這樣便於觀察。]

提問:哪一行擺得多?

你能把小華的分成兩部分嗎?(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

並指出小華比小雪多的個數,說出小華比小雪多了幾個。

[教師邊提問邊檢查學生擺得是否正確,再指定一、二個學生擺給大家看一看。然後,教師根據學生擺的情況,啓發學生思考,小華比小雪多得的個數,就是小華比小雪多擺了幾個。]

4.教師:剛纔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知道小華比小雪多擺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了4個。那麼大家想一想,這一道應用題告訴我們的條件是什麼,要我們求的問題又是什麼?

[教師:要求小華比小雪多套幾個,應該怎樣想呢?(就是要求小華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師:用什麼方法計算?]

5.請學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華比小雪多套中4個。

6.想一想:小雪比小華少套幾個?怎樣解答?

[小華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幾個?怎樣解答?]

7、小結:無論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還是求兩個數相差幾,都要用減法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21頁的做一做。

[小林家養了15只白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幾隻?羊比兔少幾隻?]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圓白菜。圓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的應用題裏,告訴我們兩個數,要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首先要分清哪個數比較多,再想比較多的數是哪兩部分組成的,從它裏面去掉和另一個數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個數多的,用減法計算。]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

12-7=5(個)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的擺一擺、畫一畫的過程中理解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的題意,確定了正確的計算方法,從而建立減法的模型,明確了要用減法計算的原因。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列式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並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72~74。

教具、學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圓形5個,三角形10個,紅花20朵。

教學設計

組織教學,創設情境

1.同學們,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聽課,你高興嗎?王老師今天也非常高興,現在咱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和老師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師生鼓掌歡迎。)

師:小朋友們,掌握很熱烈,但不夠整齊。請聽一聽,王老師是怎麼拍的?拍了幾下?(教師有節奏地拍4下)。小朋友學老師的樣子,拍6下。

師:根據剛纔拍的,請你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1:我們比老師多拍了幾下?

師:你知道嗎?

生1:我們比老師多拍了2下,因爲6比4多2,列式:6-4=2。

生2:老師比我們少拍了幾下?少拍了2下,列式:6-4=2。

生3:老師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幾下?6+4=10。

師:小朋友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今天咱們來研究第一和第二種情況。課件顯示:

6下比4下多2下,6-4=2,

4下比6下少2下,6-4=2。

2.擺一擺。

a.請小朋友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5個△。擺完後,你看到了什麼?想說什麼?

生:○和△同樣多。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這樣擺的:,這樣一個○對着一個△,正好就看出它們同樣多。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

b.請小朋友繼續擺:第一行5個○,第二行擺7個△,如圖:

看着你擺的圖,誰能提出問題?

生1:△比○多幾個?列式:7-5=2。

○比△少幾個?列式:7-5=2。

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咱們來進一步學習這種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學生齊讀。

[本節課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即興創設教學情境,鼓掌歡迎聽課領導的到來,由掌聲到比較誰多誰少,導入新課,比較新穎、有趣,一下子調動了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探索學習

1.課件出示下圖,教師講解:同學們,這是前四周小組得紅花情況的記錄圖,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麼?

生1:我看出了1組同學得紅花最多,他們表現最好。

生2:3組表現差一點,得的紅花數最少。

生3:我知道了1組共得了11朵紅花,2組得了8朵,3組得了6朵,4組得了10朵。

教師邊聽邊板書上每組得紅花的數量。

生4:我看出了1組的紅花比2組多3朵。

2.師:小朋友們觀察的都非常仔細,下面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的紅花學具,擺出1組和2組的所得的紅花情況,好好看一看1組比2組多得了幾朵。

學生動手操作,擺出如下圖形:

生:1組比2組多擺了3朵。從圖上可以看出,1組得的紅花左邊部分與2組同樣多,右邊部分是比2組多的3朵,所以說1組比2組多擺了3朵。

師:你會列式嗎?

生:11-8=3(朵)。

師:根據你自己擺的圖,你還能提出問題嗎?

生:2組比1組少得幾朵?

師:誰會列式?

生2:11-8=3(朵)。

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

師:剛纔小朋友們回答得都很好!現在請小朋友看着這四個小組的紅花圖,現在我要請你當老師提出問題,你還可以找一名同學回答。

學生提問、回答、活動。

1.比較關係。

師:剛纔的小老師當得好,學生做得也很棒!現在請小朋友們看板書,小組討論:求1組比2組多幾與求2組比1組少幾有什麼關係?(小組討論。)

小組彙報討論結果,教師小結:1組比2組多幾,2組就比1組少幾,實際上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只是說的角度不同罷了。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計算。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通過小組內同學得紅花的多少,來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應用題,學生學起來較輕鬆,比較感興趣;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先讓學生初步感知,再操作體會,層次性強。]

鞏固拓展

1.說到這裏,我忽然想起了森林中發生的一件事(電腦出示):

2.在咱們學校體育節的跳繩比賽中,咱們綠隊有兩個小朋友表現非常出色,咱們一起看一看。(課件出示圖。)

a.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b.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3.看到咱們比賽這這麼好玩,小貓們沉不住氣了,它們每人拿來一隻小桶,一根釣杆,你猜它們要比什麼嗎?對,釣魚比賽。現在看圖,你能提出問題嗎?小組比賽星級合作小組評選,看哪個組提的問題多?解答得好?

小組討論彙報討論情況,教師及時評價鼓勵,評選出星級合作小組。

[練習的設計穿插在故事中進行,讓學生邊聽故事邊學習,充滿情趣,學習效果較好。]

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都可以用大數減去小數來計算。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與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在某種意義上是相同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8

在最近這段時間的教學中,呈現了很多問題,我也在積極地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心態。

第一個是有的學生數學基礎很差,非常簡單的推公式會卡在數學問題上,物理知識大體上沒有問題,但是隻要呈現推公式的題就不會,剛開始會很仔細的去講數學的問題,隨着次數的增多,我也很氣憤,不知道怎麼解決纔好,便去請教指導老師,與老師交流後,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此刻學生處於的階段,因爲初二大家剛接觸物理,上半學期計算上的問題很少,這學期的難度跨度很大,大家剛開始數學物理只是結合,很多學生不能很好的運用數學知識去解答物理問題,需要時間讓學生慢慢適應。

第二個問題是很多學生急於去做題,知識基礎打得不堅固,計算上的難題不會出問題,反而概念上的簡單問題有很多。我也發明了這種孩子很很簡單因爲一個很小的問題被絆住,解題思路並不清晰。我思量了很久,也和物理組的其他實習教師還有指導老師進行了討論。指導老師先告訴我的是孩子好學是好事情,不能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後再來解決問題。最後我總結了大家的建議並開始改進講題的方式。不再直接把整個思路和答案教給學生,而是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思路,用思路來代替直接的答案,並且通過提問側面的來檢測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學生是哪一部分的知識出了問題並適時提醒他們去仔細閱讀課本複習相關知識。

第三個問題是隨着教學的進行,從開始壓強到浮力的過程,知識的難度在慢慢加大,計算中用到的物理量越來越多,包括上一學期學到的密度,這一學期學到的壓強 重力 浮力 受力分析,上一次強調受力分析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個月,學生們開始忽略這個力學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很多孩子反饋題中的已知量越來越少,需要求的未知量越來越多,思路就很簡單亂。我認爲問題出在學生學了知識,但是不會運用,碰到實實在在的題的時候無從下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突破。請教了指導老師,也結合了我做學生的時候的經驗,總結出了大題的解決方案,從需要求的量入手,求它需要什麼量,然後一句一句讀題,題上從來都沒有沒用的信息,一句一句一個點一個點推出中間信息,最後求出未知量。強調後大家的反饋情況有好轉。

最近一段時間的教學收穫很多,很開心與學生一起成長!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5~6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練習一第11題。

【教學目的】

1.經歷用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

2.會解決涉及倍數關係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目標】

在教學中利用計算機的優勢,使本來抽象、複雜、靜止的數學知識和概念及推理過程“動”起來。計算機能創設情境,化靜爲動,化難爲易,使學生自主領悟知識形成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隨着畫面去觀察、體驗、發現,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並說一說運算順序。(課件出示)

125×4+54 340×2-120 (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師:你知道哪些動物可以稱得上是森林醫生嗎?

學生:啄木鳥、山雀。

(課件出示)例4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觀察後提出問題學生:啄木鳥每天吃多少隻害蟲?

教師: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就來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4。

教師:從這個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教師:你能用圖(最好是線段圖)表示出他們每天吃害蟲的關係嗎?學生自主用圖畫表示山雀與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關係,教師巡視指導

(課件出示線段圖的`畫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蟲只數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沒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還要在此基礎上減去45只纔得到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指導學生寫出答語。

(課件出示)將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學生畫線段圖並獨立解決,然後交流。

學生1:我的線段圖這樣畫:

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165×3+45。

教師:你發現這兩個問題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學生:相同點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與山雀吃害蟲的只數都有倍數關係。但一個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計算出3倍後要減去45只;一個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計算出3倍後要加上45只。

2.教學例5。

教師:剛纔我們解決了森林醫生吃害蟲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小朋友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課件出示例5,並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1:我這樣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因爲題中告訴了小青的郵票張數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可以直接用80減去15,因爲題中告訴了小明比小華少15張。由此可以這樣列式:

課件出示算式(80-15) ×3。

學生2:我這樣思考,根據小明比小華少15張郵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郵票張數爲:80-15=65張。根據小青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郵票張數,即:65×3=195張。列成綜合算式是:(80-15)×3。指導學生寫答語。

三、活動思考(課件出示內容)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在組內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組爲單位開展全班交流。

四、獨立練習學生完成練習一第10題,做後交流。

五、小結教師:通過今天的問題解決,你有什麼收穫?

《解決問題》課後問卷

解決問題:

1、 一輛汽車從新華村開往縣城,每小時行42km,開出2小時後離縣城還有6km。新華村到縣城的公路長多少千米?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各個數據嗎?

2、 草場上有山羊75只,綿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場上有綿羊多少隻?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它們的只數嗎?

統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本節課知識掌握情況統計

圖表一

能準確列出算式並計算的人數 正確率% 能正確畫出線段圖的人數 正確率%

實驗班(40人) 38 95% 37 92.5%

對照班(40人) 35 87.5% 30 75%

效果分析:

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有了多媒體課件展示線段圖的畫法,就大大提高了畫線段圖的正確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確畫出線段圖,正確率達到了92.5%,而對照班的正確率只有75%,可見,利用多媒體課件,特別是對畫線段圖的展示和指導,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隨着畫面去觀察、體驗、發現,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學會了畫線段圖的方法。

學會了畫線段圖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使本來抽象、複雜、靜止的數學知識和概念及推理過程“動”起來,化靜爲動,化難爲易,使學生自主領悟知識形成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根據問題,正確的列出算式並計算,使計算的正確率提高到了95%。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10

解決問題(找規律)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P88例5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圖形重複排列的變化規律,首尾兼顧地觀察思考找出圍成一圈的圖形中缺少的圖形。

2、能掌握收集信息和問題、思考解答方法和檢驗解答結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找一找、圈一圈、畫一畫的活動中,初步發展觀察、表達、邏輯思考等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驗數學學習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能按規律首尾兼顧觀察找出圍成一圈的圖形中缺少的圖形,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靈活利用規律解決具體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欣賞漂亮手鍊

小朋友們,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找規律,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漂亮的圖片(各種各樣的手鍊)

出示幾個有規律的手鍊,讓孩子找規律。

(2),導入:小朋友們,其實根據我們平常的這些規律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當中的很多數學問題呢,今天我們就利用規律來解決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二、主動探索,掌握方法

1、呈現例題,解讀題意

(1)創設情境:明明過生日,小紅用珠子穿好了手鍊,打算當生日禮物送給她,但是不小心手鍊…掉了2顆珠子,到底掉的是哪兩顆呢?(先出示斷了的手鍊,再出示題目)

斷了的手鍊圖

(2)學生讀題,說說從題中知道了什麼?

2、自主探索,互動交流

(1)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在練習紙上圈一圈、畫一畫,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又簡單地表示出來。(放手讓學生探究,有意識巡視找出不同方法,個別給予指導)

(2)擇取展示,交流方法

選取學生不同想法的作品,進行展示、交流,說思考過程。

分別按順序展示三種想法

3、觀察比較,發現方法

(1)學生觀察板書,思考、討論:三種不同想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進行引導,引出:找起點、圈一組)

4、回顧反思,自主檢查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解題的過程:讀……解……查

(2)指名學生說檢查方法:再做一次;將手鍊連成一圈檢查(課件展示)

小紅的問題解決了,小英也碰到難題了,你們願意幫她解決嗎?

5、嘗試運用,鞏固方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P88做一做

(2)反饋、

三、組織練習,發展能力

用規律還能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1、我會圈:

(1)學生獨立思考,完成P91 T13

(2)交流方法

(3)追問:第15面是什麼顏色的旗子?第20面呢?第100?

(4):

師:第15、20、100這些我們都沒有畫出來,你們這麼聰明都知道答案,怎麼知道的?(找規律)看來用規律可以很快的幫我們解決問題

四 欣賞生活中的規律

數學來自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是數學。請欣賞(珠簾,地毯……)

1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教材第99頁例1,練習二十三第1、3、4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兩步計算乘法解決問題,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2.經歷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從中感受一些用乘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與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學會欣賞自己和同伴。

教學重點:探索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

教學難點:收集對解決問題有用的數學信息,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預習作業:

1.自學教材第99頁,例1的主題圖,想一想:

(1)畫面上同學們在幹什麼?

(2)從圖中你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3)怎樣解決每個方正有多少人?

(4)怎樣解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5)10×8表示什麼?80×3又表示什麼?

(6)你還有別的解決方法嗎?並說出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嘗試作業:P99做一做說一說:第1步求什麼?第2步求什麼?

二.預習反饋:

1.出示畫面:2個班同學做操,每班4排,每排8個同學。

學生根據畫面內容,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人?

2.獨立解答。指名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決新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4.出示情境圖:運動會開幕式上廣播操表演。一個方陣與例1相同,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5.請同學們自己觀察畫面,你看懂了什麼?

收集解決問題的信息數據,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困難可以與同桌交流意見。(組織學生交流。)

(1)你收集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怎樣列式計算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完善解答過程。你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對嗎?

二.關鍵點撥:

1.自主解決問題。課本第99頁“做一做”。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解決問題。

2.組織交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1)5×6×8 (2)5×6×(5+3) (3)5×6×7+5×6

(4)5×6×7+30 (5)30×8 (6)30×5+30×3……

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答案正確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3.看到這麼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有什麼感想?

(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數學信息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

師:以後同學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頁可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收集信息,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多樣了。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練習二十三第1、3、4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三(1)班5個小隊去植樹,每小隊8人,每人種3棵柳樹和2棵桃樹,他們一共種了多少棵桃樹?(訓練學生收集有用數學信息的能力。)5×8×2

四、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1.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2.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注意觀察、發現,提出身邊的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

這些問題。

3.聯繫身邊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問題,並解決問題。

五、佈置作業

《作業本》第49頁。

第二課時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101~103頁,練習二十三第2、5~9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兩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會收集數學信息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學會欣賞自己、欣賞同學,與同學友好合作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學會用兩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能對實際問題具體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及方法。

教學設計:

一.預習作業:

1.看一看:P101

2.想一想:

(1)畫面上他們在幹什麼?從圖中你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2)怎樣解決?做一做說一說:第1步求什麼?第2步求什麼?

每步表示什麼意思?你還有別的解決方法嗎?

二.預習反饋:

1.想一想,算一算:

盒子裏有若干捆鉛筆,每捆5枝。小明先拿出2捆,接着又拿出4捆,他一共拿出多少枝鉛筆?(討論算法)

2.練習二十三第2題。

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可能也會用到加、減法。(板書課題)

二、關鍵點撥、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練習二十三第2題。

(1)看題,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3)組織交流。

(4)你做對了嗎?

(5)小結: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根據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而決定的。

2.練習二十三第9題。

(1)自己看題,收集信息,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列式計算。

(2)組織討論。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解決問題的步驟是怎樣的?

(3)比較哪一種算法好?哪一種簡便?

①15×4+7 ②15×5-8

3.練習二十三第7題。

(1)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強調對“一年”的理解)

(2)獨立解決問題。

(3)組織討論,訂正。

(4)環保教育:不亂扔垃圾、保持環境衛生。垃圾分類存放處理。

4.練習二十三第8題。

(1)獨立解決問題。

(2)組織討論、訂正。

小學三年級語文《動腦筋解決問題》教案 篇12

設計說明

例5通過對現實數據的分析進行合理調整,尋找最佳方案纔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及對現實數據的分析,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後組內交流思考過程,在比較中尋找最佳解題策略。

1.注重審題,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容易犯低級錯誤,沒有認真審題就稀裏糊塗做題。比如例5情境圖就隱含着兩條數學信息,如果不認真整體觀察就很難發現,所以在教學中,要抓住這一契機,充分利用資源,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及觀察能力。

2.注重培養學生開放的思維和數學思考力。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學習中,學生要全員參與。這裏的參與並不是簡單的行動上的參與,而是思維的參與。在本節課中,學生審清題意之後,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再在小組內交流,不僅避免了合作學習流於形式,而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隨波逐流。在交流中讓思維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數學思考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中央3套有一檔娛樂節目叫《開門大吉》,大家知道嗎?課前,我們也來玩一把《開門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誰反應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預設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同學們猜得真準,《讓我們蕩起雙槳》是老師兒時流行的歌曲,幾十年來經久不衰。你知道這首歌描寫的是什麼情景嗎?

預設

生:北海划船。

師:大家想象一下,和風旭日,楊柳如茵,輕搖櫓槳,泛舟河中,這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呀!別光美,你知道嗎?這划船裏也有不少學問呢!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租船問題》。

(板書:租船問題)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現實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內容,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審視事物和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閱讀與理解

1.租船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在公園划船都有一些具體要求,劃過船的學生一定是知道的。讓我們一起去公園看看。(打開教材10頁)瞧!這是班主任老師和她的學生在春遊,你從這幅圖中,你能發現有關划船的哪些數學信息?

生1:一共有32人,租小船24元,租大船30元。

生2:這幅圖中我還發現了隱含的數學信息:每條小船可以乘坐4人,每條大船可以乘坐6人。

生3: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租船最省錢。

⊙分析與解答

1.32人怎樣租船最省錢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好嗎?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2)自己有了方案之後再在小組內交流,組長做好不同方案的記錄。

(3)整理方案之後準備全班交流。

2.派代表彙報:

小組1: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如果全租小船需要花192元。算式是32÷4=8(條),24×8=192(元)。

小組2: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如果全租大船需要花180元。算式是32÷6=5(條)……2(人),5+1=6(條),30×6=180(元)。全租大船比全租小船省錢,這個方案比較合理。

小組3: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合租大船和小船,可以租5條大船和1條小船,需要花30×5+24×1=174(元);也可以租4條大船和2條小船,需要花30×4+24×2=168(元)。

小組4:通過對比我們發現:租4條大船和2條小船是最省錢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