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西湖》反思彙編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西湖》反思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西湖》課後反思

本文是一片寫景散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裏行間飽含着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和讚美。教學時我抓住文中最打動人的多處比喻句引導孩子細細體會,如:“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引導孩子多次品讀,然後配上音樂去朗誦,由始至終,帶給孩子一種令人深深陶醉的“美”——課文美、音樂美、課件美、朗讀美,帶着學生到“人間天堂”去走一走、看一看。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西湖》反思彙編

充分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錄製的西湖的一段段風光帶着學生去品味。品味西湖的美,品味課文語言文字的美,感受西湖帶給人的心曠神怡的感覺。

但是課文上下來,我感覺孩子們並沒有入情入境,他感受到的可能是教師給予的,在課堂上我的包辦還是太多了,當有些孩子沒有說準確的時候我就顯得很是着急了些,於是代替了孩子的講解,可能應該放多一些時間給孩子,在讓他們讀一讀,體會體會,不需操之過急。還有比喻句孩子們掌握的不是很好,把什麼比作什麼,這樣比有什麼好處呢?孩子體會的不夠,可能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是要更紮實些。

  《西湖》教後反思

教完本節課,我覺得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朗讀,因此不少環節都沒能很好地完成,比如讓學生思考:“如果你來到西湖邊最想幹什麼?”那也許學生的回答會絢麗繽紛,表現出無限的欣喜和激動。如果我設計一個說話練習:“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如果你想畫畫,那麼在你的畫中會有什麼?如果你想作首小詩,那麼在你的詩中會有什麼?如果你想當小導遊,那麼你會介紹西湖的什麼?”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可能更好地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能引導學生作廣角度探索,多方位思考。看來這些遺憾,我得再用上一節課進行訓練了。以後的`課文教學也要多吸取這一課的教訓,千萬不能錯失對學生的說話訓練。

總之,通過教學《西湖》這一課,讓我感受頗多,也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只有觸動了學生的心絃,他們纔會有智慧的火花迸發,纔會有真摯的感情流露。

  《西湖》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第一節課我上了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西湖》的第二課時。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品析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景點“蘇堤春曉”、白堤(斷橋殘雪)、孤山、湖心及四周的鑲邊”。另外還介紹了第四自然段月光下西湖的明月東昇、湖水盪漾、琴聲悠揚。從而激發學生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西湖的讚美及喜愛之情。

整節課下來,我感覺大體上還是可以的。比如從小組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展示時互動流程。大多數組的組員及組長表現相當出色。但有個別成員如李柯瑤在回答用“宛如”造句時,腦筋沒有及時轉過彎來。還好,別的同學幫了她,讓她的問題得以解決。學生能夠用不同的比喻詞:“像、彷彿、、真像、好像、就是、猶如、宛如”說出了不同的比喻句,從而親身體會了比喻句的形象生動。從而從中感悟到日常生活中多用比喻句的妙處。

學生在對自己喜愛的句子進行朗讀時讀得很有情感,鬆弛有度,抑揚頓挫,昇華了自己對文本作者思想的理解。

不足的地方是:小組裏的個別成員上課回答在語言組織上還很稚嫩,行動不夠踊躍。我感覺這幾個成員一定對課文理解不夠有深度,或者說對課文的瞭解,意識還比較模糊,尋不到適當的語言來表達吧。當然,這個也是我平時未能提醒關注、對學困生耐心不夠的集中體現。以後在這個問題上我得加強對學困生的培養。培養他或者她,節有所思、想有所言的切身感受,去收穫勝利的喜悅、去品味自信的結果。

再一個不足是:我在板書“近看”這一塊時,可以寫成“四周、湖中。”月光下可寫成:“明月、湖水、琴聲。”這樣板書看起來簡潔明瞭。

還有一個不足是學生討論時,個別組比如:前進組的陳美言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思想交流,給人的感覺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可見這個學生沒有用大腦去思考,即根本沒有進入文本,與文本進行真正的心靈溝通。所以這一點也是我值得提醒學生注意的。

總之,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待自己去發揮、去修正、去提升、去開拓。讓課堂真正意義上成爲學生自由翱翔的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