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上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上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語文上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學設計

1、知識和技能:在誦讀中品味語言,積累詞彙。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薰陶感染中培養學生的愛心、善心,學習主動關心別人,營造溫馨、友善的人際環境。聯繫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愛的理解。

3、教法和學法:

教學方法:情感體驗法;說學法;文本擴展法;

學 法:合作式學習;

  [教學重點]

1、品味語言,在誦讀中體會文章主旨。

2、聯繫自身經歷、見聞,加深對愛的理解,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理解“影子”的象徵意義。

  [教學活動]

1、朗讀活動;2、品讀活動;3、探究合作活動;4、感悟活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環境]

1、學情分析:學生在小學已經初步建立了人生觀、世界觀。對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經過聯繫生活,着重培養閱讀各類文章的能力,課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內容,對學生的內心有了一定的影響,初一學生具有單純、活潑的特點,班級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於探索與實踐的良好學風,學生間相互討論,相互提問的互動氣氛較濃。初一的學生,一般對童話比較感興趣,教師如果引導適當,容易激起學生想像思維的火花。所以本文的教學設計多爲學生活動,使他們在動腦、動口、動筆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培養和美的薰陶。對於不善於表達和不敢於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採取鼓勵、理解的語態,鼓勵這部分學生回答問題,克服學生的自卑心理,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對學習由被動變爲主動,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

2、課程分析:現代教學觀念主要是“以人爲本”,在不否定教師主導作用的基礎上,教學更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特別是強調學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養,從這個意義上說,新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學本。

3、教材分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一課,作者運用童話的形式,講述了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重見光明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愛”的歌頌和讚美。通過學習本文,可以使學生較深刻地理解到愛能帶來光明,愛能呵護人成長,愛是人類前進的不竭動力,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使他們的感情得到昇華。

  [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每當我們從睡夢中醒來,睜開眼就會看見一個美麗的世界,誰能描繪你所見到的景物?

生:看見火紅的太陽,白色的雲朵,蔚藍的天空;

生:在早晨上學的途中看見川流不息的人羣。

師:同學們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們同學有沒有做過這樣一個遊戲,蒙上你的雙眼,你會看見什麼?

生:什麼也看不見。

生:一片黑暗。

師:但盲孩子卻能看見光明,看見世界,你信嗎?

生:不信。

師:這節課我們就走進金波的童話世界,走近盲孩子,看看他是怎樣看見世界、看見光明的。(教師板書: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採用對比遊戲,激發學生求知興趣,滲透“利用環境學習”的設計思想)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先看閱讀提示,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誦讀文章,看一看課文講了什麼故事?

生:盲孩子在他的影子和螢火蟲的幫助下,看見了世界,看見了光明;影子同時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孩子。

(學生自由誦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對於不認識或讀不準的生字詞可以求助字典,也可以求助同學,還可以求助老師的幫助。)

  三、精讀選段,品味語言

師:把文章中觸動你心靈的字、詞、句子或使你感悟最深的段落找出來。

生:“靜靜”、“輕輕”、“踉踉蹌蹌”、“跌跌爬爬”大量運用疊詞,不僅描寫情態逼真,而且舒緩語氣,琅琅上口。

生:由於主人公是一個盲人,只能憑藉他的聽覺來感受環境。所以作者多從聽覺描寫盲孩子感受到的自然美:“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走過小木橋去聽潺潺的流水聲”。

生:當盲孩子漸漸恢復視覺時,着重寫了視覺和色彩:“無數只螢火蟲組合成一盞美麗明亮的燈,一會兒閃着幽藍的光,一會兒又閃着翠綠的光”。

師:美的意境是由美的語言組成的。同學們能否用你們的朗讀表達出來?

生:分角色朗讀。(配樂)

[通過品味語言,分角色朗讀,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文章中語言的魅力]

  四、探究合作,研讀課文

師:(多媒體出示探究問題)

1、哪些句子表現了盲孩子的心情變化?

2、是什麼使盲孩子的心情發生了變化?

生:我們小組回答第一個問題。開始“他的日子很寂寞。”接着“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樂”當他看到螢火蟲時,感嘆說:“啊,我看見它了,螢火蟲……他從來沒有這樣快樂過。”當他的眼睛復明之後,驚喜地叫起來“啊!我的影子,是你嗎?我好像看見你了!真的,我看見你了!”

生:我們小組回答第二個問題。是影子的愛使盲孩子的心情發生了變化。

(前後桌几個人一組,討論研究,學生情緒非常熱烈)

師:關於課文的主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下面兩種說法,你能同意嗎?你還有別的看法嗎?簡要說說理由。(師出示多媒體)

1、對於像盲孩子一樣孤單弱小的人,我們應該關愛他們,這樣他們纔會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2、盲孩子獲得光明的同時,“影子”也獲得了生命,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孩子。這說明,給別人帶來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生:(討論後回答)我們同意第一種看法。我們應該關愛弱者,並且第一種理解較貼近童話的整體內容。

生:我們同意第二種。愛是相互的,關愛他人也就是關愛自己。

生:我們覺得這兩種理解都對,都有道理。

生:我們不同意以上兩種理解。我們有自己的見解,我們覺得這篇文章的主題不應該是畏懼困難,應該迎難而上,爲着自己的理想目標執着奮鬥。

(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暢談自己的新的認識和體會,氣氛輕鬆熱烈,課堂學習達到高潮)

  五、文本拓展,提高能力

師:同學們各抒己見,說得都有道理,愛無處不在。愛的力量是神奇的:沒有雙腿,卻可以走出一條頑強不屈的路;沒有雙耳,卻能聽見世間的天籟;沒有雙眼,卻能看見世間的光明。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現象呢?

生:(暢所欲言)抗洪搶險中戰士和百姓的魚水深情是一種愛;防治“非典”中白衣天使無私的奉獻是一種愛;保護地球,保護綠色大自然,這是一種愛;捐助失學兒童,重返學習樂園,這也是一種愛。

師:學了本課之後,同學們也許對愛開始了思考或有了新的思索。請同學們把對愛的感悟寫在發下的心形的紙上(老師邊佈置,邊發心形紙),作爲自己的人生信條(學生很興奮,也很活躍,也有些緊張,接過心形紙,稍加思索,便開始寫)。

師:寫完的同學四人爲一組或八人爲一組,自由組合,把你們手中的心形組成一種圖案,拼貼到黑板上。(學生拼貼心形紙,圖案異彩紛呈,同時配樂《愛的奉獻》,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師:請每一組同學派一名代表解說一下圖案的含義。

生:我們拼的圖案是“愛心快車”,讓我們的愛心快車駛向全國各地,讓愛心遍佈每一個角落。

生:我們拼的是“愛心蘿蔔”,讓愛心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生根發芽。

生:我們拼的是“三口之家”,父母的心托起孩子的心。

生:我們拼的是英文字母“LOVE”,我們對每個人都要有愛心。

生:我們拼的是一朵花,讓56個民族共獻愛心,共同裝扮祖國大花園。

師:同學們拼的太好了,說得也很精彩。

(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在設計上採用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創造慾望得到滿足。在學生的作品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學生那極其豐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創造。而這,無不得益於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教學開放式的組織。教師讓學生離開座位自由組合,給學生的互相學習提供了機會;再通過對作品的展示和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師: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讓我們意猶未盡,心有遺憾。爲了彌補我們心中這份遺憾,讓我們把愛心活動延伸到課外。(出示多媒體)

1、愛表演的你,可以與你的爸爸、媽媽演一演這個課本劇;

2、愛誦讀的你,可以背一揹你最喜歡的有關愛的句子,與其他同學進行文學交流;

3、愛唱歌的你,可以唱一唱愛的歌曲;

4、愛製作的你,可以把愛的祝願製成賀卡,送給你的朋友;

5、愛寫作的你,可以創設一個曲折情節,用美的語言,以人間最美的情感爲話題完成一篇小練筆。

(對於基礎不同、能力不同、興趣不同、愛好不同的學生個體,採用形式多樣的“自助餐”式的作業,使每位學生都不同程度地獲得成功的快樂。)

  [教師小結]

與人玫瑰,手有餘香。這堂課我們體會到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間純真的愛,這愛是山間清澈的小溪,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明天將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