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愛蓮說》文言知識歸納大全

《愛蓮說》文言知識歸納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一、文學常識

《愛蓮說》文言知識歸納大全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諡號“元公”,號濂溪,道州營道(現在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宋代理學的創始人。著有《周元公集》《太極圖說》《通書》等。

2、“說”是一種議論的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愛蓮說的意思就是:論說喜歡蓮花的道理。

  二、全文翻譯

  正 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蕃,多.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丹。

獨:只;自:從;甚:衆、多;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歡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河溝或池塘裏積存的污泥 ;而:連詞,錶轉折關係,卻染:沾染(污穢); 我則唯獨喜愛蓮——蓮從淤泥裏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滌; 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裏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在清水裏洗滌過,但是並不顯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蔓:不生枝蔓; 不枝:不長枝節。 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纏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益:更加;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樹立 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筆直而潔淨地立在那裏,

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焉:助詞,“啊” 只可以從遠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隱逸:指隱居的人; 我認爲,菊是花中的隱士;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蓮是花中的君子。

噫(y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噫:嘆詞,相當於 “唉”;菊之愛:對於菊花的喜愛;鮮:少; 唉!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宜:應當;衆:多; 對於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愛,人該是很多了。

  三、詞類活用

⒈蔓:名詞用作動詞,長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⒉枝:名詞用作動詞,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⒊遠:形容詞作動詞,遠播,遠遠地傳送出去。例句:香遠益清

⒋清:形容詞作動詞,顯得清幽。例句:香遠益清

  四、一詞多義

1、之 (1)水陸草木之花: 助詞,“的”;

(2)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詞,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可不譯;

(3)無絲竹之亂耳: 助詞,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可不譯;

(4)何陋之有: 助詞,在這裏是賓語提前的標誌,無實義;

2、可(1)可愛者甚蕃: 值得;

(2)可遠觀: 可以;

3、鮮(1)陶後鮮有聞: 少;

(2)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鮮豔;

4、遠(1)香遠益清: 形容詞用作動詞,遠播;

(2)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副詞,遠遠的;

  五、省略句

予獨愛蓮之出(於)淤泥而不染:(“出”後省略介詞“於”)

  六、判斷句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判斷句。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斷。

  七、被動句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八、倒裝句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愛蓮,何人同予者)賓語前置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隱逸之花)定語後置

固定結構: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九、用原文語句回答

1、入題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在描寫中滲透作者對蓮的無限讚美之情,突出了蓮的潔淨、單純、雅緻的語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3、總括蓮的品格的句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作者運用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的句子: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5、出菊、牡丹、蓮象徵不人羣的句子: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6、寫蓮的生長環境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7、寫蓮長成後的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8、蓮的形象具有的象徵意義:

(1)象徵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沉浮的品質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徵君子的莊重、質樸、不譁衆取寵,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漣而不妖;

(3)象徵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象徵君子美好的資質的句子: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9、表現了作者對追逐名利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的句子: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10、文中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隨俗浮沉,又莊重、質樸,不孤高自許、譁衆取寵(或表現蓮的高潔,概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德和堅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1、高度概括蓮高貴品質的句子(點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12、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爲方正,(或特立獨行,正直不苟,豁達大度)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13、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的句子是: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4、“世人甚愛牡丹”,這是因爲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予獨愛蓮”的根本原因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15、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香遠益清。

16、寫君子行爲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7、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18、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19、《愛蓮說》中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語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20、“世人甚愛牡丹”,這是因爲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予獨愛蓮”的根本原因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21、“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1、作者運用“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這種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樣的人生態度?

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願像世人那樣追逐名利,表現了作者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時也表現了他對追逐名利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

2、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託物言志

3、“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的作用?

此句是總提句,爲下文將要說的菊之愛蓮之愛牡丹之愛張本,是入題的準備。

4、蓮的形象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

作者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徵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

6、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這是一個反問句。既照應上文“與獨愛蓮”,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事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7、本文以“愛”爲脈絡,寫了對蓮花的喜愛,爲什麼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寫法。菊花具有不畏嚴寒,傲霜鬥雪的品格;同時又是花中隱士,具有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從正面襯托蓮的形象。牡丹雍容華貴,歷來是富貴的象徵,人們對它的喜愛充分反映了貪慕富貴,追逐名利的世風。因此它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形象。

8、“牡丹之愛,宜乎衆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哪一句話?結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結尾這一句感嘆句表達了表現了作者對追逐名利的事態的鄙棄和厭惡。

9、在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操?

從環境習性、體態香氣、清高氣質等方面,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1、從作者對蓮的讚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

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和高尚的品德。

12、“予獨愛蓮”中的“獨”表現了作者什麼態度?

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

14、作者把蓮和牡丹對舉,其用意是什麼?

批判貪圖名利、追求富貴的世風,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

16、作者以蓮自況,表現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委婉地批判了: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17、作者寫蓮表白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寫菊表白自己不願隱逸的生活態度,寫牡丹表白自己對追逐名利世風鄙棄的生活態度。

18、怎樣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嘆?

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既不想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9、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託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徵什麼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讚美寄寓着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貴者“象徵:追求功名、富貴的人。

(2)菊---“花之隱逸者”象徵:不趨炎附勢的隱士。

(3)蓮---“花之君子者”象徵: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

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讚美寄寓了他不願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節操的思想感情。

22、文章的最後一段運用了多種句式,你能具體指出都用了哪些句式嗎?

文章的最後一段運用的句式分別是感嘆句(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設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23、本文所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有哪些?

本文所用的修辭手法有:排比、設問、比喻;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表現手法有象徵、襯托。

24、目前,全國正在進行“國花”推選活動,如果你也參加這項活動,下面三種花中你打算選什麼爲“國花”,請仿照示例,在橫線上填上一句相關的古詩文名句(任選一個)。

我選擇杜鵑爲國花,因爲:花中此物似西施。

我選擇荷花爲國花,因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選擇牡丹爲國花,因爲: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我選擇梅花爲國花,因爲:梅花香自苦寒來。

25、《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爲:一條線索,即以愛蓮 爲線索;兩個陪襯,即以草木之花爲蓮的總陪襯,以菊花和牡丹作爲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隱逸者、富貴者、君子。

26、本文運用託物言志寫法,作者所託“物”是指蓮,所言的的志是又決不同流合污,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7、作者寫蓮的過程中,又寫了菊、牡丹等花,這種寫法叫襯托,這樣寫的作用是突出蓮的高潔品質,本文寫“蓮”的品質,用菊花作正面映襯,用牡丹作反面映襯。

28、《愛蓮說》一文中“而”字出現較多,請你找出兩例“而”爲轉折關係的實例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漣而不妖

29、作者描寫蓮花,爲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七、問答題

1、 陶淵明爲什麼“獨愛蓮”?

答:因爲菊花在秋天開放,不與百花爭豔,是花中的隱士,而陶淵明也是一位隱士,菊與陶淵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這句話揭示了什麼?答:揭示了自唐朝以來,崇尚富貴,追名逐利的社會風氣。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並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

答:生長環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體態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正直,通達事理,行爲方正;風度氣質:“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4作者描寫蓮花,爲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10、“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予獨愛蓮”的“獨”字表現了作者什麼態度?

答:表達了作者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獨字表現了作者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

15、作者對這三種花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

答:嘆惋菊花,爲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超然物外,處世態度未免有些消極。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貴,未免有些庸俗。讚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濁塵世卻能永葆高潔本色,十分難得。

十二、拓展延伸發揮題:

1、你喜歡哪種花?請簡要說明喜歡的原因。

答: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爲歷代文人所喜愛;梅花,你傲立雪中的高潔,堅忍不拔的毅力,卓爾不羣的品格,深深的感動着我,激勵着我.

6.《愛蓮說》中滲透着幾種人生觀?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的人生觀。

答: 三種:1隱逸的人生觀;2貪圖富貴的人生觀;3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觀。談自己的人生觀,只要積極向上,聯繫實際,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