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三文言文:《出師表》知識點歸納

初三文言文:《出師表》知識點歸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一、古今異義詞:

初三文言文:《出師表》知識點歸納

序號 例句 古義 今義

1 誠宜開張聖聽 擴大 店鋪開業

2 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痛心遺憾 極爲憎恨

3 先帝不以臣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言行惡劣

4 由是感激 感動奮發 深刻的感謝

5 曉暢軍事 通曉,熟悉 明白通達

6 臨表涕零 眼淚 鼻涕

 二、一詞多義:

益:有所廣益 (好處) 斟酌損益(增加)

遺:以光先帝遺德 (遺留) 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

效:恐託付不效 (奏效) 討賊興復之效(任務) 不效則治臣之罪 (實現)

以:⑴以光先帝遺德(來) ⑵以塞忠諫之路也(以致)

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來) ⑷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來)

⑸愚以爲宮中之事(認爲) ⑹悉以諮之(拿)

⑺先帝不以臣卑鄙(因爲) ⑻諮臣以當世之事(拿)

⑼遂許先帝以驅馳(替、爲) ⑽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⑾以傷先帝之明(以致) ⑿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

⒀以先帝之靈(來) ⒁以彰其咎(來) ⒂以諮諏善道(來)

於:⑴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在) ⑵欲報之於陛下也 (在) ⑶試用於昔日(在)

⑷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對) ⑸躬耕於南陽(在) ⑹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 (在) ⑺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到)

⑻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在) ⑼還於舊都(到)

之:⑴危急存亡之秋也(的) ⑵侍衛之臣不懈於內(的) ⑶欲報之於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 ⑷以塞忠諫之路也(的) ⑸悉以諮之(代他們即郭攸之費褘允等)⑹先帝稱之曰能(代他,將軍向寵)

⑺願陛下親之信之(代他們,代侍中、尚書、長史、參軍)

 三、基本要點:

1、《出師表》選自《諸葛亮集》,作者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文體。文中諸葛亮給後主劉禪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項建議,表達了“報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達方式以議論爲主,兼用敘事、抒情。

2、文中回顧了三顧茅廬和臨崩託孤兩件事。表達了受恩感激之情。

3、文中的“臣”是指諸葛亮,“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

4、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古代一種向帝王上書言事的文體,即臣子給皇帝的書信,內容大多是陳述自己的願望,請求和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常用議論、記敘和抒情。

5、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後主劉禪提了三條建議,都是治國之大計,這三條依次是: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嚴明賞罰(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親賢臣,遠小人”這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項建議的核心。

6、《出師表》中的成語

開張聖聽、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顧茅廬、優劣得所、引喻失義。

7、諸葛亮在《出師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劉備,他的用意是激勵後主劉禪深追先帝遺詔,“以光先帝遺德”完成“先帝劉備未競的統一大業。”

8、另外諸葛亮着重回顧了有關先帝的“三顧茅廬”和“臨崩託孤”兩件大事,

9、思路剖析 :

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機,提出建議

第二部分(6-7)追憶往事,陳述理由 ,表達“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8-9)分清責任,表明決心

 四、理解性背誦: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2)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②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臣,遠小人(3)諸葛亮給劉禪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

(4)寫盡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5)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政治願望):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6)諸葛亮希望後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8)在中國男子足球隊衝擊世界盃屢遭失敗的情況下,米盧出任了國家隊主教練,這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9)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

(11)後漢傾頹的原因: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12)諸荀亮分析天下形勢,其中有利的主觀條件是: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

(13)表達了作者對劉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4)簡述“三顧茅廬”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體指什麼?用文中的話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16)《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17)作者“夙夜憂嘆”的原因: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18)“獎率三軍,北定中原”的條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深追先帝遺昭”中“遺昭”指的是: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20)《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21)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五、相關鏈接: (一)相關詩句:

1.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2.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3.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 4.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餘。(陸游《武侯書堂》)5.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陸游《病起書懷》)

(二)《三國演義》中反映諸葛亮聰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計、七擒孟獲、草船借箭、舌戰羣儒、擺八封陣、三氣周瑜

1、歸納本文的主要內容。

諸葛亮在本文中先向後主提出了三條建議,勸說後主繼承先帝的遺志;後陳述往事,表達自己“報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2、諸葛亮向後主提出了哪三條建議,其中哪一條是最重要的,爲什麼?

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侫。親賢遠侫是三條建議的核心,因爲它是另外兩條建議的思想基礎,只有做到親賢遠侫,才能爲爲忠諫之言開路,才能真正做到察納雅言,賞罰分明。(筆記)

3、本文回顧了對作者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這三件往事分別是?作者回顧這些往事的目的是?

(《中考寶典》75頁)

4、從全文中可看出諸葛亮是一位怎樣的賢臣,劉備是一位怎樣的仁君?

諸葛亮:知恩圖報、忠心耿耿、盡職盡責、深謀遠慮、淡泊名利。

先帝:胸懷寬廣、氣度恢弘、求賢若渴,能禮賢下士、虛心求教,並能做到親賢遠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