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彙編15篇)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彙編15篇)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

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得成功的道理。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耐人尋味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演示文稿。蒐集關於面對失敗勇敢堅強的故事。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給學生推薦趙麗宏的作品《三峽船伕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2.蒐集並閱讀其他面對失敗,勇敢堅強戰而勝之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談談你的感受。

是的,雜技是一項很複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3分鐘,臺下十年功。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一個雜技演員在表演時兩次出現了失誤,他還有信心表演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頂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許你會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來。(板:頂碗少年)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字音後練習讀熟。

3.默讀課文分段,看看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每部分寫了什麼內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於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衆的熱烈掌聲。第二部分:8自然段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啓迪。)

三、自學感悟,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1.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一摞金邊紅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你都有什麼感受?

2.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達的含義。

四、彙報交流,朗讀體會

1.指名交流討論結果。

2.結合彙報讓學生朗讀相應的部分,朗讀第一部分讓學生充分地在讀中去體會少年的心理變化及觀衆的心情。

3.白髮老者會對少年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髮散思維。

4.反覆讀,反覆品味“在以後的歲月裏,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從文中的省略號你讀出了什麼?

5.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暢談感受,明確哲理

學習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總結: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失敗的考驗,但是,只有敢於拼搏的人,纔是勝利者。在山窮水盡和絕境裏,如果我們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再搏一下,可能會迎來溫暖的春風;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會到達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頂的山腳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會登上世界最高峯……課文學完了,但是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啓迪。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2

製作班級紀念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以生活爲本,啓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開拓思路,使學生體會到: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寫出不同的文章。

過程與方法

說寫結合,完成兩篇小作文。 1、介紹照片中的“我”。 2、爲同學的照片寫一份說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製作“班級紀念冊”,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珍惜同學情誼的思想感情,培養團隊精神。

教學重難點

啓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同學們即將離開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必定有些依依不捨。爲了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建議你們每人選一張自己認爲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彙集成一本“班級紀念冊”送給母校,好嗎?

二、範例及講評。

你爲什麼用這張照片?它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它能說明什麼?想一想,誰願意說一說?

講評重點:有吳具體內容,是否介紹清楚。

板書:圍繞一個意思要有具體內容,特點介紹要清楚。

三、練習。

1.獨立思考:這張照片是在什麼情況下拍的,其中有什麼故事?

2.小組交流,練習口述。

四、小組交流。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的較好?

教師講評,進一步啓發思維,引導學生介紹各自的特點。

五、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六、相互修改。

找一個朋友,徵詢意見,自行修改。

七、小結。

八、把小作文修改、謄清。

第二課時(照片中的“他”)

一、直接導入。

上節課我們都向大家介紹了自己,這節課我們學習如何向大家介紹你的同桌。

二、範例及講評。

你的同桌叫什麼名字?他有什麼特長?在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中,他都取得了哪些成績?你怎樣評價他?

講評重點:層次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點?

板書:介紹一個人,要層次清楚地突出他的特點。

三、小組交流。

哪件事能表現出他的特點?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的較好?

教師講評,進一步啓發思維,引導學生介紹同學的特點。

四、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五、徵求對方的意見,修改。

六、小結。

七、修改把小作文謄清。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3

新來的王老師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自主閱讀,體會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本文教學,培養學生善於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質。

難點:寫讀後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相遇相識的老師有很多,老師給予的關心、幫助、鼓勵都是我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回憶一下,哪位老師令你印象最深刻?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關切之情,走進第三課《新來的王老師》的學習。

二、初讀,學習生字詞。

打開書本P129頁,大聲的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詞語

撇撇嘴(piě)摺疊(zhé dié)自顧自搖搖頭

齊刷刷(shuā)大踏(tà)步哄(hōng)堂大笑

工工整整前仰後合資質平庸差生(chà)

①齊讀

②學生點讀鞏固

③釋詞促解(資質平庸)

④運用詞語造句

⑤齊讀鞏固

三、再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請大家仔細認真的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寫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提問差生蔡林引起鬨堂大笑,放學後王老師送給蔡林一份差生檔案,鼓勵蔡林好好學習的事】

四、精讀,把握人物形象

(一)解讀蔡林

1、出示課文最後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感悟“這是一個的學生”。

①學生舉手回答②齊讀③理解加着重號的詞語

④想一想“這是一個的學生”

⑤有感情的齊讀

2、導讀3-14自然段,瞭解以前的蔡林是個怎樣的孩子。

①分角色來模擬對話。

②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語句,說說原來的蔡林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③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讀讀句子

(二)解讀王老師

1、談話:蔡琳如此大的轉變,都要歸功於誰?

2、面對蔡琳,王老師都做了些什麼呢?

再次走進3--14自然段,請大家速讀,找出相關語句,從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而老師?

這是一個的老師。

學生根據相關語句進行彙報,教師相機引導。

3、出示差生檔案

①齊讀差生檔案

②此時無聲勝有聲,王老師是通過差生檔案想告訴蔡林什麼?

③蔡林讀懂王老師的信了嗎?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④蔡林在王老師的鼓勵下找回了自信。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的老師?根據回答,板書。

五、拓展延伸

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一定有很多老師給過我們支持、幫助與鼓勵。在即將離開恩師的時刻,我們最想對他們說些什麼?拿起筆,寫下你內心最真摯的話語。

老師,我想對您說

六、總結

親愛的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小小的鼓勵,往往能給人無窮的力量。六年的學習生活裏,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關心和幫助我們的老師吧。因爲有老師的循循善誘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我們更自信的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來。努力學習吧,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感恩生活,善待他人。

七、佈置作業。

將課堂上交流的資料整理成文章。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4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三、四段抓住前後照應的句子。

(二)通過重點句的學習,體會李大釗的精神。

(三)體會開頭、結尾呼應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讀三、四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通過重點句的學習體會李大釗的精神。

(二)認識開頭結尾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讀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寫李大釗在敵人的法庭上,表現堅定、沉着、毫不畏懼。

(二)教師指名讀第三段,找出與下面這句話照應的句子來。

“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氣衝衝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從這兩句話中,看出什麼?(討論)看出敵人在審訊中理屈詞窮,只能使勁地敲着驚堂木,爲自己壯膽。

(三)分析重點句:

1.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着。(偉大的力量指什麼?)

指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

2.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麼?

體會出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

3.比較三組句子,哪個好,爲什麼?

(1)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2)我看到了他那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3)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臉。

從李大釗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釗在獄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幾天頭髮就亂蓬蓬的,可見敵人多麼兇狠毒辣。但李大釗的神情仍舊平靜而慈祥,說明他對革命事業有必勝的堅定信念,不畏懼敵人,不怕犧牲的從容態度。

4.帶着這種感情讀這一段。大家評一評誰讀得最好?好在什麼地方?

(四)學習第四段:

1.默讀最後一段,講了什麼意思?

全家人得知李大釗同志被害後,心情無比的悲痛。

2.指導朗讀。

(1)指名讀,說優點、缺點。

(2)老師範讀。

(3)跟讀,體會感情。

(4)再指名讀,評一評,議一議。

3.思考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與開頭有什麼聯繫?你從這樣的開頭、結尾中體會到了什麼?

(1)讀開頭和後三個自然段。

(2)討論問題。

(3)發言總結。

內容上首尾連貫、前後照應,使文章結構謹嚴,表達清楚;表現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的沉痛心情。

(五)練習設計:

1.找出與下面句子相照應的句子來?

(1)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換上了新衣,母親帶她去散步了。

答案:

(1)母親醒過來了,她低聲問我:“昨天是幾號?記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磚牆圍起來的警察廳的院子裏,我看見母親和妹妹也都被帶來了。

2.課文圍繞李大釗講了哪幾件事情?

講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釗在局勢十分危急時刻,仍然在北京堅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釗被捕經過;第三,李大釗在法庭上所表現的堅定與沉着的意志品質;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釗被害消息後,無比悲痛的情形。

3.李大釗的表現怎樣?

李大釗堅貞不屈、臨危不懼、忠於革命事業的崇高精神。

(六)作業:

有感情地讀課文。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5

《手指》課文原文

我們每個人,都隨時隨地隨身帶着十根手指,永不離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人家有兩個關節,他只有一個。但在五指中,卻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總由其他四指按弦,卻由他相幫扶住琴身;水要噴出來,叫他力死抵住;血要流出來,叫他拼命按住;重東西翻倒去,叫他用勁扳住。討好生活的事,卻輪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向前點頭,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給人搔癢,人舒服後,感謝的是其他四指。

常與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態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他的工作雖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拿筆的時候,全靠他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的機會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沒有的“機敏”,打電話、扳槍機必須請他,打算盤、擰螺絲、解鈕釦等,雖有在拇指相助,終是以他爲主。

五指中地位最優、相貌最堂皇的,無如中指。他居於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無名指、食指貼身左右,像關公左右的關平、周倉,一文一武,片刻不離。他永遠不受外物衝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着養尊處優。每逢做事,名義上他是參加的,實際並不出力。他因爲身體啊長,取物時,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這物是他一人的功勞,其實他碰到之後就退在一旁,讓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爲扶襯而已。

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然而,能力薄弱也無過於他們了。無名指本身的用處多用於研脂粉、蘸藥末、戴戒指。小指的用處則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們也有被重用的時候,在絲竹管絃上,他們的能力不讓於其他手指。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除了這等享樂的風光事以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覺得姿態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卻無愛憎在其中。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六年級語文《手指》教案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啓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着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啓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後分別具體寫( ),最後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⑴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⑶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⑷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爲什麼?

《手指》教學反思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啓示,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後,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瞭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特點──不美。具體表現爲: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後用關聯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瞭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爲了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這個道理,我設計了表演“五指爭論”這個環節。四人小組各人分別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小指,爭一爭誰的優點多,一番爭論下來,請學生談談體會。讓他們感受到,只看到自己優點是不行的。在讓學生互相找找對方的優點,讚一讚,懂得每個人都有優點。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6

 設計意圖

本設計將“悟詞情,品畫意”作爲研讀目標,教學中努力體現“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思想。

1、將音樂引入語文課堂,藉助音樂,形象解讀《卜算子?詠梅》一詞。

2、將繪畫引入語文課堂,藉助畫面,再現梅之風姿,梅之品格。

3、通過對比閱讀,解讀梅花的兩種形象,詩人的.兩種境界。

4、引導學生查找、蒐集、拓展閱讀毛澤東其他詩詞,通過組織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促使學生積累語言,積澱情感。

教學過程

一、背誦導入

我們已經讀過幾首詞了,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詞讀或背給大家聽。

二、自-閱讀

今天我們要學習毛澤東的一首詠梅詞。請同學們自己反覆地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麼特點,讚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三、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對毛澤東詞中的梅花產生讚歎之情。

1、從“飛雪”“百丈冰”等詞可以讀出,梅花綻放於最寒冷的時節。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梅花卻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讚頌,讓我們再來聽一首讚頌梅花的歌曲(播放《紅梅贊》)。

2、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讚頌梅花吧(學生放聲練習朗讀)。

3、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引導學生根據課件呈現的音樂和畫面的變化,滿含激昂之情、讚歎之情地誦讀,教師相機引導示範。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朗讀給予鼓勵,對學生動情的朗讀給以表揚。)

五、對比閱讀,感悟詩人的情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作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職位。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遊。作品裏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後心境的寫照。)

毛澤東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後,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的詞後也和詞一首,寫道“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首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着畫一畫,並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獨放、寒梅鬥雪、一枝獨秀)。

3、配樂欣賞畫家爲毛澤東的詠梅詞所配的畫;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拓展閱讀

1、課外閱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

2、用一週時間進行準備,然後組織一次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瞭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瞭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

(三)以“信”爲線索,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瞭解課文各段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翻譯小說——《凡卡》。小說的作者是19世紀後期俄國的偉大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從小就熟悉學徒生活,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寫得真實感人。他寫了很多極爲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統治和舊俄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經受到列寧的讚賞。今天學習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舊俄沙皇統治時期人民的悲慘生活。

(二)自學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自己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弄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係,人物名字要讀順口。

3.思考下列問題,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凡卡是怎樣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樣?

(2)小說寫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3)凡卡給爺爺的信主要寫些什麼?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要讀準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詞語解釋。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說的主人公。

阿里亞希涅:鞋匠,鞋店老闆。

康斯坦丁·瑪卡里奇:凡卡的爺爺。

日發略維夫:老爺,爺爺工作的那家莊園的莊園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爾,阿遼娜:凡卡的小夥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製成。

崽子:常用來稱幼小的動物,這裏是對老闆幼兒的貶稱。

郵差:郵遞員的舊稱。

盧布、戈比:沙俄時使用的貨幣單位。一盧布等於一百戈比。

3.指名逐節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學生討論後,老師小結:凡卡是一個才9歲的農村孩子,他沒有爹沒有娘,只有一個親人,就是他的爺爺。爺爺是個窮苦人,在鄉下給莊園主當守夜人。9歲的凡卡,3個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裏當學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慘。小說寫的是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這事發生在聖誕節前夜臨睡之前的一段時間裏,凡卡寫完信把信寄出後才入睡。信裏主要告訴爺爺他在店裏生活很痛苦,要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去。)

(四)給課文分段。

1.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寫信之前、寫信過程、寫信之後。)

2.按照這個順序將課文分爲三段。

(第1段:從開頭到“把那張紙鋪在講臺上”。第2段:從“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瑪卡里奇”。第3段:從“他很滿意”到課文結束。)

(五)作業。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8

單元複習課要怎麼講?需要準備什麼內容?下面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複習課教案設計,爲大家提供參考。

複習內容:

第一單元及單元測試

複習目標:

1、複習鞏固第一單元的生字詞,靈活運用詞語。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的部分段落,並能背誦。

3、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4、複習背誦“日積月累”安排的格言,讓學生積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勵自己。

5、第一單元測試題。

複習重難點:

1、掌握第一單元的生字詞,靈活運用詞語。

2、按要求背誦課文,積累詞句。

3、第一單元測試題

  第一課時

複習過程:

一、讀課文

學生共同閱讀課文。師生共同強化個別難點字的認讀與組詞。

二、複習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1、讀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桌互批,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五、背誦課文。

1、採用齊讀、自讀、開火車讀、小組檢查背誦等多種方式複習第一單元要求背誦的課文。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第一課。

4、同桌互批,各自改正。

六、填空

1、《學奕》選自______,課文記敘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__________,一個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小兒辯日》選自__,故事體現了兩小兒_ 和孔子___

3、《匆匆》

(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_____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___裏過去;默默時,便從_____前過去。

在_____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_____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_____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__,如_____,被_____;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_____________?

這兩段話選自課文_____,作者_____,我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兩個),整篇文章文字清秀雋永,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文中首尾呼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照樣子寫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_______,有_______的時候;________,有________的時候;_________,有_______的時候。

(3)讀下面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寫下來。

a.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把時間的流比作________,請你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日歌》作者___明日復明日,_______。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世人苦被明日累,________。朝看水東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君聽我明日歌。

4、《桃花心木》

(1)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纔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選自______,作者_____,這句話寫了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於樹來說,“不確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對於人來說,“不確定”指的是___________。樹要學會在“不確定”中__________;而人則要在“不確定”中___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的寫法。

(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桃花心木爲什麼不會枯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頂碗少年》在以後的歲月裏,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說說你從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這句話選自______作者________我們還學過他寫的文章_______,這篇文章全文采用了_____的表達方法,語言________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______

7、本組課文在表達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點:《桃花心木》《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匆匆》《頂碗少年》______ ___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和略寫的好處。

重點難點:

1、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2、難點:學習作者爲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師準備老北京過春節的有關圖片,資料等

2、學生蒐集、整理並熟悉春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圖片,資料

3、生認真預習並完成好本課的導學稿

4、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難忘的寒假生活

二、學習“單元導讀”,導入新課

1、組織學習“單元導讀”,瞭解本組主題、學習目標。

2、師談話導入:“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隆重最傳統的節日,相信大家對它再熟悉不過了。那麼,關於春節的來歷、傳說、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3、生交流自己蒐集到的有關春節的資料。

4、師小結學生髮言導入、揭示並板書課題。

三、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文中重難點詞語(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重點引導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理解新詞的方法。)

2、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並說說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北京的春節的“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四、合作探究,品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生默讀課文,完善導學稿,做好小組內交流的準備。

(自學內容以導學稿爲藍本,要求學生課前充分自學完成)

2、小組內討論、交流,確定中心發言人和彙報形式。

3、小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寫老北京過春節的?重點寫了哪些日子人們的活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引導歸納:點面結合,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2)、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描寫,展示朗讀。

(重在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五、拓展對比,感受寫作特點

1、認真閱讀文後“閱讀鏈接”,思考在寫法上與《北京的春節》與何不同。

2、小組內交流後全班彙報,相機點撥學生從文章的結構、表達的情感、語言的特色等方面來體會。

3、師小結並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

課堂小練筆:運用自己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寫自己過春節的情景。

(若時間充足可展示部分學生已完成的練筆作業)

佈置作業:

1、繼續完成小練筆的作業

2、讀《理想的風箏》中第51到65頁文章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獨特的民俗文化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點面結合 重點突出 詳略得當 主次分明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自覺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 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查閱有關書籍或上網查找資料,收集有關春節的習俗、古今文人描寫春節的文章、詩詞、童謠、春聯等。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詞,讀準字音。

2、自由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一課時

一、童謠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動漫童謠童謠,自己讀讀: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這首童謠寫的什麼內容?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並同桌間互讀檢查。

2、請13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交流彙報。(明確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

三、細讀鑑賞,感受春節。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爲我們具體展示了北京春節哪些熱鬧、濃烈的畫面,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幾幅。

2、小組研讀。

出示研讀提示: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覆讀一讀,劃出最能表現春節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②小組內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自己再讀相關段落,補充完善自己的閱讀感受。

④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四、品讀課文,體會過年的氣氛。

1、指導品讀“臘八”,播放課件,自由朗讀描寫“臘八”的語段,邊想一想:

⑴、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些什麼?你們家在這一天會做同樣的事嗎?

⑵、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引導學生讀“這不是粥,而是……會。”“色如翡翠”“色味雙全”)

2、指導品讀“除夕”,指名朗讀。

⑴、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鬧。

⑵、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1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現,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l、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郝副營長的美好心靈,學習他不怕犧牲的精神,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體會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辨別美的能力。

二、學法引導

學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部副營長在戰鬥中捨身爲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難點

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

(三)解決辦法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通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步驟

(-)揭題,練說

1、板書課題。

2、練說。教師提問:①你見過什麼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麼地方?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學生聯繫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文,練說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係。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弄清火光與燈光的關係。

(這裏教師可設計幾個填空,輔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

(1)戰鬥間隙,郝副營長划着______,藉着______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______。他充滿了對未來的______。

(2)守敵的圍牆被炸開一個______,突擊連馬上______,後續部隊在黑暗裏______,在這______的時刻,郝副營長划着火柴,點燃了______,______爲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鬥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______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______。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後,可引導他們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燈光充滿了無限的嚮往,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弄清文中三個多好啊間的關係。

(課文三次出現多好啊!這句話,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來,標上序號,然後讀一讀上下文,找出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說的,他們說這些話時看到的是什麼,可能想到了什麼?然後通過小組交流、集體彙報的形式,幫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第一次說這話是對天安門廣場燈光的讚歎,是引起我回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說這話的是郝副營長,他看了書中插圖後,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第三次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三)激情,練讀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着急;戰鬥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可採取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鬥深沉的懷念。)

3、自由感情朗讀全文。

(學生在感情朗讀當中自然感受到當前生活的幸福,聯想到先烈的獻身精神,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後的感想。

(五)佈置作業

1、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2、練筆:仿照課文的敘述形式寫篇作文,內容自選。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2

一、複習導入,重溫過年的熱鬧氣氛。

1、聽歌曲《恭喜》,回顧除夕。

2、除夕過後,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當然是賞燈。正如一首詩中所寫的那樣:滿城燈火耀街紅,弦管笙歌到處同。

二、走進元宵節,賞萬家燈火。

1、如果說除夕是以家庭爲單位的熱鬧,那麼元宵節的燈會則是全民同慶的狂歡。認真默讀第11.12自然段,你能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燈特別的多。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進了老北京的元宵燈市,都會看到什麼燈。(請學生結合已有經驗,儘可能展開想像,如牛角燈、紗燈、玻璃燈、彩繪燈、走馬燈、紙燈、冰燈等,來體會老北京處處張燈結綵,燈市如晝的熱鬧景象。)

3、通過朗讀,把燈的多和人的高興表現出來。

三、領悟表達特點。

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2、作者是怎樣使春節這一民俗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時間順序來有條理地寫春節,二是有詳有略)

3、對比寫法。

閱讀《閱讀鏈接》中兩段關於春節習俗的描寫,與課文的相關部分比較一下,看看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對你的習作有什麼啓發。

四、拓展總結,佈置作業。

1、拓展閱讀:

閱讀春節各地的習俗。

2、選擇和春節有關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

3、小練筆:

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的實際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熱鬧 喜慶 團圓 祥和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3

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後註釋聯繫上下文,瞭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於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專心致志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爲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爲孔孟。他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3.釋題:弈指什麼?學弈又是什麼意思呢?(弈,本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於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並板書:

⑴誰學下棋?

⑵怎麼學下棋?

⑶學得結果怎麼樣?

⑷《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教師範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其誦讀興趣。

2.讀後學生評價,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3.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爲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覆朗讀)

4.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爲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後註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裏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複習鞏固生字詞。

過程與方法:出示生字詞,小組合作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作者的感情。

2、懂得珍惜時光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鞏固本課的生字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蒐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個性備課

一、複習探究

複習檢查導入新課

(1)《匆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聽寫重點字詞。聽寫重點詞語。強化記憶,識記字詞。

二、合作交流

1、試答追問

學習交流體會文章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2)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後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纔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纔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聯繫朱自清寫作本文時的年齡和一生的成就感受體會)

2、交流名言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師出示自己蒐集的名言警句,學生朗讀。

1、交流體會文章的後兩個自然段。

2、交流名言警句。

三、指導朗讀

1、帶着體會有感情的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朗讀背誦。

3、分小組朗讀比賽。感情朗讀、背誦片段深入理解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四、鞏固延伸

 讀寫結合,學生練筆

1、朱自清的時間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飯的時候過去了。那麼,同學們,你們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呢?請大家學着朱自清先生的寫法,也抓住自己身邊的小事,賦予時間生命,讓我們感覺到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流逝的?看誰寫的最有朱先生的風格。

2、學生自由仿寫練筆。

3、學生寫完後,朗讀交流,師生及時評價。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一)瞭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內容和插敘部分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當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文章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表現凡卡的悲慘生活的?

(以聖誕節前凡卡給爺爺寫信這個方法來表現的。)

(二)學習第2段課文中寫信部分的內容。

1.想一想,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是什麼?

(凡卡在莫斯科的學徒生活很悲慘,他實在無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寫了很多話,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裏,回到爺爺身邊。)

2.找出第2段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寫信的內容?畫在書上。

(第3、8、10、11、12、15這六個自然段是凡卡寫的信的內容。)

3.信的內容共有六個自然段,用一個詞組成短句來進行概括,寫出每一段的小標題。 (①只有一個親人;②告訴爺爺自己在學徒中受盡折磨;③求爺爺把他帶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窮人的;⑤求爺爺給他摘一顆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

4.指名根據小標題有條理地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

(三)學習課文中插敘部分。凡卡在寫信時有許多內心活動,作者是用插敘的手法來表現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敘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寫信過程中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是文章的插敘部分。)

2.導讀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內容?

(讓學生先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插敘凡卡回憶爺爺在鄉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當凡卡寫到“只有一個親人了”時,想到些什麼?

(3)爺爺在凡卡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年老、困苦、勞累,但很樂觀、風趣、慈祥,跟爺爺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樂。)

(4)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4、5自然段。

(提醒學生用思念親人的心情來朗讀。)

(5)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家鄉節前美麗的夜景。)

(6)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

(是“美”的。)

(7)說說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美?

(寧靜、優美、柔和、藍藍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個林子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之中。)

(8)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用讚美的心情來朗讀。)

小結:

這一部分關於爺爺守夜的回憶和家鄉節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寫凡卡內心活動的。從這兩段插敘中,反映出凡卡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