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教學目標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勞動的開端》教學設計

1、學習掌握本課12個生字,理解“萬丈深淵、威脅、不聲不響、匆匆忙忙、艱難、晃盪”等詞語的意思。

2、重點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經過,體會作者的“勞動的開端”是怎樣開始的,並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感受。

3、體會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及在文中的用法。

4、閱讀課文,理解內容,瞭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

  課時安排:

兩教時:

 第一教時

 一、談話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非常幸福,可是,大家知道嗎?在舊社會,許多窮人的生活卻相當的艱難。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舊社會一個12歲的孩子,看看他是怎樣開始艱辛的勞動,幫家裏謀生的。

  二、解題激疑,揭示新課

1、“開端”是什麼意思?“勞動的開端”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9課《勞動的開端》。

2、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這是一次什麼樣的勞動?作者什麼時候去參加勞動的?爲什麼把這次勞動稱爲“勞動的開端”?通過這次勞動反映了什麼……

 三、簡介作者,瞭解背景

  四、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

(1)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

作者先寫自己小時候家裏窮得揭不開鍋,爲了解除飢餓的威脅,決心去挑煤。再寫第一次挑煤的經過。最後寫第二天又去挑煤,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2、討論:課文從哪兒到哪兒寫了“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畫出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理出一個簡要的提綱。

半夜動身去挑煤,到了地方,辦事的人還在睡覺;

天亮後,挑煤趕路,越走越黑;

午後繼續趕路,因爲太累了,人被絆倒,煤撒了一地;

太陽落山了,挑着空筐回家。

3、作者參加的是怎樣的一項的勞動?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五、再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後,指名認讀生字新詞。找出哪些是形聲字便於記憶。對一些形近字進行比較學習。聯繫字義學習“歪”字。說說自己對“萬丈深淵、威脅、不聲不響、匆匆忙忙、艱難、晃盪”等詞語的理解。

(2)、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煤藏( )寶藏( )(cang zang )

挑( )戰 挑( )腳 (tiao tiao )

半夜得( )動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落( )在後頭 ( luo la )

  六、細讀課文,加深認識

1、輕聲朗讀課文1——7自然段,思考:這個部分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先寫家裏窮得揭不開鍋,要用勞動來解除飢餓的威脅;再寫萍鄉煤礦挖煤、運煤情況;最後寫“我”去約小趙一起挑煤。

2、課文中哪些詞語說明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用“--”劃在文中。

重點讀議比喻句,教師點撥。

(1)“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像油煎一樣”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變,還可以怎樣說?

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很難過。

②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好?爲什麼?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我”心裏的難過程度。說明才十二歲的吳運鐸就已經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和有了爲家庭分擔憂愁的願望。

③有感情的朗讀。

(2)“工人進出……從窯裏拖出來”

①變換說法。

工人進出連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進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來。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說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勞動條件太差,幹活太累,資本家簡直不把工人當人待。

③感情朗讀

(3)“得了吧……把你壓扁了”

①變換說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動煤?你這麼瘦,不要讓扁擔把你壓扁了。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我”當時身體瘦小,無法承擔挑煤的重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頭皮去挑。

③感情朗讀

3、誰來說說這個部分的主要內容講什麼?

 七、佈置作業,鞏固練習

  1、熟讀課文三遍 2、抄寫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