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版九年級下《詩兩首》優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詩兩首》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詩兩首》優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詩兩首》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奏,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蘊;體味詩歌的繪畫美、音樂美、結構美等特點,把握詩歌的象徵手法;理解詩人以獨特的意象來抒情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以讀爲本。通過朗讀吟誦,感悟詩歌的意蘊美;通過美讀想像,感受詩歌的圖畫美;通過品讀回味,欣賞詩歌的語言美;開展綜合性學習。自由選讀“愛國思鄉”主題的詩歌,感悟詩歌的意象及作品巧妙的抒情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存亡的關頭,爲祖國獻身的思想和對祖國的無限摯愛之情;體味詩人所表達的鄉愁,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式〗

1、堅持以讀爲本。以誦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朗讀、引讀、品讀、析讀中通過文中形象來把握詩歌豐富的內涵,分析詩句的表現力,從而理解詩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2、關注學生體驗。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富有情趣的活動情境,使學生產生一種對話的衝動!教師應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內心想法,多關注學生“你是怎麼理解的”“聯繫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等,這樣才能和學生形成一種真正的對話。

3、組織比較閱讀。可將余光中的《鄉愁》與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席慕容的《鄉愁》進行比較閱讀,還可鼓勵學生課後蒐集以“思鄉戀土”爲主題的一系列詩歌,開展綜合性學習。

4、倡導合作學習。兩首詩都抒發了詩人對祖國母親真摯的情感,且都藉助了一些典型而又具體的形象來表情達意。因此,只要重點引導學生學習一首,授之以漁,另一首則可通過小組合作來學習。

  〖教學構思〗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少年不識愁滋味”:

激情是這一環節的重點,方法可以多樣化。可由關於“鄉愁”的詩詞曲導入,也可創設情境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導入,還可由類似於《鄉愁四韻》的歌曲或樂曲導入。無論哪一種導入形式,其目的都在於營造氛圍,激發“不識愁滋味”的學生的情感體驗。

2、朗讀吟誦,感悟詩歌的意蘊美──“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詩歌的閱讀離不開一個“讀”字。首先讓學生自己交流讀詩方法;然後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與傾聽中去體味詩人的情感,去準確把握詩歌的主旨,從而感悟詩歌的意蘊美。而要想真正把潛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激發出來,僅停留於此還不夠。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不妨抓住契機進行引讀,配以音樂伴奏,烘托營造氣氛。這樣師生同讀同議,讓學生很自然地就進入到濃濃的鄉愁之中。

3、美讀想像,感受詩歌的圖畫美──“少年亦識愁滋味”:

聯想與想像,是詩歌閱讀的一對翅膀。詩人在創作詩歌時,往往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和聯想,“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以創造意境,表達感情。因此閱讀和鑑賞時,要充分展開想像和聯想,感受詩歌的意境,領會詩歌感情。

4、品讀回味,賞析詩歌的語言美──“卻道天涼好個秋”: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高度凝練的詩歌語言具有極強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多樣性,往往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對詩歌語言的表現力的分析,有助於深入領會詩歌用語言刻畫的“意境”,在詩歌鑑賞時,應要求學生抓住詩中運用非常精妙的語言深入挖掘,悟出“詩外之意,弦外之音”。

5、自由選讀,拓展比較讀寫創新──“我寄愁心與明月”:

在閱讀和鑑賞中,有意識地將《我愛這土地》等與之有關的詩歌進行比較,有利於學生舉一反三,加深對詩歌內涵及藝術美的理解。學生自由分組合作學習,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或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自讀“思鄉戀土”主題的詩歌。特別是學生自主地進行仿寫或創作,應給予極大的鼓勵和呵護。

  【課堂實錄】

一、師生活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少年不識愁滋味”

師:同學們,從小到大,你們離開過爸爸媽媽嗎?當離家三五天,或十天半個月的時候,你們會想家嗎?

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起學生的心湖漣漪!

生1:(點頭)離開過,去年暑假我們軍訓一週,那是我第一次離家這麼長時間。第一天還覺得挺新鮮;可第二天就想家了!

師:想家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哪位同學說說看?

生2:酸酸的,澀澀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辭強說愁!

(生3描述,略)(背景音樂《江河水》起)

師:(深情地說)是啊,還記得當年我在異地求學,我和大家一樣,每當夜深人靜時,就特別想家。現在想起,那時只不過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因爲我們想家時還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遠離祖國、漂泊異鄉的遊子,特別是臺灣同胞,因海峽的阻隔,長期不能見到親人們,那纔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每陣西風裏斷雁的叫聲,都會勾起遊子對故鄉的眷戀。那麼大家讀過哪些描寫鄉愁的詩、詞、曲呢?

師生同講,營造一種鄉愁氛圍,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4:馬致遠的曲《天淨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聯繫學生的閱讀積累,從古詩詞中初步感受離愁別緒。

生5:李煜的詞《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生紛紛舉出描寫鄉愁的詩句,略)

師:其實,不必把欄杆拍遍,在唐詩的高峯中苦苦尋覓;也不必細說從頭,在宋詞的柔波里輕輕盪舟。單是我們書上的兩首小詩就足以讓我們感受到思鄉戀土所帶來的惆悵與美麗。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當代詩人余光中那濃情似霧的《鄉愁》世界,一起來傾聽詩人內心的呼喚。

二、朗讀吟誦,感悟詩歌的意蘊美──“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師: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作者吧,哪個同學根據你積累的資料,簡要的把你所認識的余光中先生介紹給大家。

飽含深情且富有詩意的語言,自然導入新詩的學習。

(生1介紹余光中,略)

師:善於查閱資料,好!結合寫作背景我們就能更深入地體味詩人的情感。下面請自由朗讀,認真體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緒?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語調去朗讀?

倡導學生課外自主蒐集資料,課堂上實現資源共享!

(生2自由朗讀)

生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刻骨銘心的思鄉之愁。既是“愁”,我覺得就應該用深沉、哀婉的語調來朗讀。

師:說得很好!那你能否爲大家試讀一遍?(生笑)大家聽時注意這位同學讀的與自己有哪些不同?

(生3試讀)

生4:她的語速還可以,較舒緩,但我覺得同時還要根據情感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和重音,這樣才能更充分地表達出詩人憂鬱而深沉的感情。

(生4範讀,生鼓掌)

師:原來“入情才能入境”!好詩不厭百回讀。下面請大家再讀,並用鉛筆在書上用斜線標出節奏、用黑點註明重音。

不失時機地進行方法指導。

(生自由讀書)

以讀爲本,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師:哪位同學來挑戰?讀時我們不妨把自己想像成詩人,這樣就能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中去。

以讀代講,以學生的閱讀體驗代替教師的架空分析。眼中有學生,真正體現了“以生爲本”!

(生5沉醉地讀,其他同學屏氣凝神地聽。生長時間地鼓掌)

師:一遍比一遍讀得好!哪些語句引起了你的共鳴?哪些地方讀得好?

生6:我認爲他第三節讀得最好。“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重讀“矮矮”,讀出了一種如泣如訴的深深的哀傷。“我/在外頭”,語調上揚,“母親/在裏頭”語氣轉爲激烈,“在裏頭”還拖着輕微顫音,表達出的是一種撕心裂肺的悲痛之情。

誦讀的過程,就是學生與詩人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

(生7評價,並朗讀。略。生鼓掌,躍躍欲試)

生8:我覺得第四節是全詩的高潮,是由前三小節的思親之情上升到最後一節的濃濃的愛國之情。所以要讀得蕩氣迴腸,一波三折。“大陸”要重讀。剛纔“在那頭”他讀的是升調。我認爲這三個字應拖長些,讀降調。這樣才能表達詩人回不到祖國的惆悵、失落。

書聲朗朗、意趣融融!在讀中悟,在悟後讀,不斷品味,爲後面的“識愁之味”作好鋪墊。

師:大家同意嗎?

生5:我覺得還是應該讀成升調。

師:你着重想表達的是什麼情感?

生5:期盼、渴望回到大陸、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情感。

師:這就是詩歌的意蘊美!我覺得讀升調降調都可以,關鍵是你想着重表現哪種情感。看來這首詩還不同於以往的“鄉愁”詩,“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着那片厚土”。詩人余光中所抒發的悲愁不僅是個人的,還是民族的、國家的、是億萬人民的!聽大家這麼一說,老師也禁不住想讀了。如果請你爲這首詩配上背景音樂,你會選怎樣的樂曲呢?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詩歌解讀本來就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活動;鼓勵多元化的理解,在朗讀中讀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

生9:悠揚又略帶悽婉的二胡《二泉映月》,很適合這首詩。

生10:我聽過《鄉愁四韻》,它不僅是根據余光中的詩譜的曲,而且在音韻上和《鄉愁》一樣具有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

(生紛紛列舉曲目,略)

師:看來班上具有音樂細胞的同學還有不少!大家課後不妨配上你喜歡的樂曲去朗讀。下面我就選用《鄉愁四韻》的樂曲。聽讀時大家不妨閉上眼睛,你的眼前浮現出了哪些畫面?

(師配樂朗讀,生閉眼想像)

在配樂朗讀中,學生很自然地融到濃濃的鄉愁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

三、美讀想像,感受詩歌的圖畫美──“少年亦識愁滋味”

師:鄉愁本是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情緒,詩中是怎樣體現這種濃濃的思鄉之情的?

詩人將鄉愁這一抽象情緒化爲了具體事物;詩歌解讀也化概念爲形象。

生1:用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具體事物來表現,將抽象的情緒形象化了。

師:這四種形象都寄託了詩人濃得化不開的鄉愁,每一節也都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請發揮想像繪製出你所看到的場景、畫面。

生2: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窗外,清冷的月光如瀉。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貼着一枚小小的郵票。──他給母親寫了些什麼呢?是敘說離家求學的艱辛,還是傾述‘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他粘貼的哪裏僅僅是郵票,他粘貼的是兩地遙相思念的親情!他郵寄的又哪裏僅僅是信,他郵寄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拳拳赤子之心!

(生沉寂片刻後鼓掌)

激發想像,創造性地再現詩歌的畫面。

師:李白是“我寄愁心與明月”,詩人只能“惟寄愁心於郵票”。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這正是一個少年──如煙似夢的鄉愁啊!

(生3描述第二節的畫面略)

師: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生4:秋風吹落枯黃的梧桐,墳墓上的雜草在風中搖曳。鬢星點點的老人在冷風苦雨中直挺挺地跪在墳前!望着那輪中秋圓月,詩人熱淚汪然。當歷盡千辛萬苦回到家鄉,卻再也聽不見母親急切的喚兒聲,再也看不見母親慈愛的笑容。“意恐遲遲歸”,誰想到這一遲就是幾十年!這一遲竟是生死兩茫茫,天人永相隔!

發揮自己的想像和聯想,對餘詩進行加工,讀出來的就是學生自己的鄉愁了。

師:墳墓矮矮,哀痛濃濃!對詩人來說,這一方“矮矮”的墳墓,是他心中的崑崙山,是他心中膜拜已久的黃帝陵啊!

生5:而現在,我已是白髮蒼蒼!每當我登上臺灣的最高峯時,眺望家鄉,不由思緒萬千,祖國呀祖國,你什麼時候才能統一呢?這海峽的浩蕩之水啊,怎比思鄉之淚多、深、重!這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鄉愁之淚!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大陸定會統一!

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並且還由家愁體會到了國愁!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自然實現!

師:詩人的熱腸,詩人的吶喊,衝擊着這灣“淺淺的海峽”,呼喚着所有華夏兒女都來做“精衛”,把這一灣“淺淺的海峽”變成連接大陸臺灣的通途。從大家描述的一幅幅畫面中,讓我感受到了“少年也識愁滋味”啊!

(全班一片沉寂後,教室裏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生齊讀)

四、品讀回味,賞析詩歌的語言美──“卻道天涼好個秋”

師: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寫道:“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說“載不動”,而本詩卻說“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並且用了“一枚、一張、一方、一彎”等量詞,是不是說明余光中的鄉愁比較淡?

明知故問,導入語言品析。

生1:這是正語反說,反襯出思鄉之情的濃烈。

師:原來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就是詩歌的語言。學貴有疑。同學們對這首詩還有什麼疑問嗎?

生2:前面三節說“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都是緊扣了事物的特徵。但海峽明明是“深深的”,爲什麼詩人卻說是“淺淺的”?

言在此而意在彼!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哪個同學來說說看,這是爲什麼?(生一陣小議論)

生3:因爲詩人相信祖國早晚要統一,所以說是“淺淺的”。

生4:(急切地站起來)因爲海峽再深也深不過詩人對祖國的思念之情,所以說是“淺淺的”。(生點頭)

一石激起千層浪!回答精闢!理解透徹!

師:正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齊)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通過品讀,我們已經感受到詩人獨具的藝術匠心。像這麼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把它背下來?(生齊答:想!)但不要死記硬背,找找看這首詩有什麼規律可幫我們快速背誦?

此問巧妙!既是交流背誦方法,更是總結詩歌特點。

生5:每一小節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時間,富有韻律美。

生6:採用了復沓手法及疊詞,每節結構相似,情感層層遞進。

師:的確,這首詩承繼和借鑑了南宋蔣捷的《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但在立意上卻遠遠超出了古人。只要掌握了這些特點,背誦就容易了。下面看誰背的最多最快?

聯讀,老師信手拈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生背誦)

師:哪位同學願意到講臺上來背誦給同學們聽聽。

(兩位女生自告奮勇上臺背誦,教室裏一片寂靜,每聲朗讀都叩動同學的心絃。思鄉之愁之痛,在每一張稚氣而又嚴肅的臉上)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在背誦積累中自然增強了語感,加深了理解。

五、自由選讀,拓展比較讀寫創新──“我寄愁心與明月”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分組,4~5人爲一小組,運用我們閱讀《鄉愁》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由選讀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席慕容的《鄉愁》。

舉一反三。

自由選讀,既是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又是倡導學生個性化地學習。

讀 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達詩人的感情。

講 可講你對這首詩感受最深的地方或發揮想像描述詩中畫面。

品 可以比較閱讀,品味詩歌凝練的語言、感受生動的形象。

問 你有疑問的地方,還可以問同學,問老師,請求幫助解答。

寫 可以仿照詩人的寫法寫一二句表達“思鄉戀土”的小詩。

唱 喜歡唱歌的同學,可唱一首與詩人感情相類似的歌。

畫 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給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來表達詩中意境。

(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學習小組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組長:我們小組採取的是朗讀、質疑、品析的方式來閱讀《我愛這土地》。(對作品背景介紹略)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所以我們認爲這首詩應讀得激昂悲壯。首先請生1朗讀這首詩。

最大限度地給每個孩子以展示自己的機會。

(生1有感情地朗讀)

生2:從這位同學的朗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憤怒,其中“悲憤”“激怒”“永遠洶涌”和“無止息”他都給予了重讀,表現出我們這個民族對列強的抗爭一直在進行着,從未停止過。這說明他對詩句的理解較透徹。我想問詩中哪些詩句集中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的情感?請其他小組回答。

在朗讀中把握詩歌主旨。“授之以漁”,學生就可自主學習。

生3:“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生2:既然是對自己摯愛的事物進行讚美,平時我們好像多用“甜美的嗓音、婉轉的喉嚨”進行歌唱,但詩人爲什麼說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呢?還是請其他小組回答。

此問妙!抓住關鍵語句進行品析,有創意!

生4:因爲詩人一直在爲民族歌唱,從嘹亮的聲音歌唱到聲音嘶啞,甚至聲音嘶啞了他還在爲民族歌唱,這就更加表現了作者對民族的愛是堅定的、深沉的。

生2:這首詩和《鄉愁》一樣,也用到了一系列的形象。請問“土地、河流、風和黎明”分別象徵了什麼?

着眼於寄託着詩人情感的具體形象,理解其豐富的象徵意義。

生5:土地象徵着歷經磨難而又充滿希望的祖國;河流和風象徵着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黎明”可以看做是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的象徵。

組長:詩人以“假如我是一隻鳥”虛擬。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的是鳥,也是詩人爲祖國獻身的願望。鳥兒對土地的癡情,實際上就是詩人願爲祖國母親奉獻一切的赤子衷情。下面讓我們齊讀《我愛這土地》。

(其他學習小組交流,略)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就要給予他們適宜創造力生長的課堂環境。

師:我們在寫作中,表現自己的某種情感時,很容易空洞、抽象、缺乏具體的形象,請大家想一想,除了這兩首詩中的意象,你覺得還有哪些形象能勾起人們的思鄉或戀土之情?

生6:一輪圓月、夕陽西下、夜半鐘聲、北雁南飛、杜鵑鳴叫等。(生列舉形象,略)

師:“我寄愁心與明月”。看來還有許多東西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勾起我們的思鄉戀土情緒。有沒有仿寫一兩句或自我創作的?

仿寫既深化了學生對原詩感情的理解,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了自己的創新思維,促進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

(其他學習小組紛紛舉手)

生7:鄉愁是枚青橄欖,又苦又澀,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生8:鄉愁是一根電話線,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生9:鄉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鄉愁是別離時媽媽不斷的揮手。

生10:……(生仿寫句略)

師:同學們可嘗試做詩人了。課後還可模仿此詩來歌詠母愛。

小時候,母愛是……

長大後,母愛是……

而現在,母愛是……

張開課內與課外的雙翼,讓學生在語文這片廣闊的天空裏自由翱翔!

也可在課後自選“土地情思”或“鄉愁”主題開展綜合性學習。

  【教學反思】

1、少年亦識愁滋味:

讀《鄉愁》,是要有人生體驗與感悟的。然而,“少年不識愁滋味”,今天的青少年學生,愁緒何來?如果硬是要他們言愁,就只好“爲賦新詞強說愁”了。現在的學生,很難體會到“郵票”“船票”“墳墓”“海峽”所表示的“鄉愁”。他們已經不用“郵票”寄信,因爲當今已是電子時代;還有“船票”難捨難分,“墳墓”的生離死別,“海峽”的親情阻隔,更是今天的青少年所未曾經歷。那麼該怎樣用誦讀讓這些還未諳世事的少年們初識鄉愁滋味呢?首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鄉愁的氛圍,讓學生在不自覺中接近思鄉的愁緒。於是由內引學生的生活體驗、外聯學生的閱讀積累導入,然後通過反覆地吟誦,教師的引讀、音樂的伴奏,聯想與想像,營造出了一種濃烈的“鄉愁”意境。

在朗誦的始終,學生是閱讀、欣賞詩歌的主體。“你認爲怎樣朗讀才能更充分地表達詩人的感情?”讓同學們結合例句來談體會。然後由同學們來評議:他讀得怎樣。評後再讀。之後讓學生伴着悠揚而悽美的音樂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誦,讓人沉浸於濃濃的詩情之中。誦讀的過程,就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我儘可能地給每個學生提供誦讀的機會。哪怕他或是他們在誦讀中體現出的水準良莠不齊,我只認定我的宗旨:誦讀有高低,感悟有深淺,但只要學生在原有的認知水平上有所提高,哪怕只是一丁點兒,那也是一種成功。事實證明,誦讀一遍比一遍好,詩人思想感情的潮水已緩緩地流進了學生們的心田。學生們用聲音在傾訴着詩人的心聲──少年啊,亦知愁滋味。這樣以學生的閱讀體驗代替了教師的架空分析;詩歌以讀爲本,且朗讀指導看得見。

一直以來,我都崇尚着這樣的一種語文課堂氛圍:書聲朗朗、意趣融融。誦讀,在學生、詩歌與作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使三者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將那些關於內容美、形式美的概念化抽象爲具體,爲學生個人的直接感受。誦讀,讓少年初識愁滋味!

2、我寄愁心與明月:

在余光中的《鄉愁》之中,最能夠打動人心的就是那濃得化不開的情感。正如詩人所說:“燒我成灰,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着那片厚土。”非經歷了遠離家鄉的痛楚,《鄉愁》是寫不出來的。但是,對於莘莘學子而言,鄉愁也許有不同的感覺。余光中說鄉愁是淺淺的海峽,席慕容說鄉愁是沒有年輪的樹,涉世未深的學生們的鄉愁是什麼呢?我們不妨讓學生們設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鄉,心中最惦記的是什麼?讓他們想像一下自己的鄉愁,大膽地進行比喻句的仿寫。這樣既可以深化學生對原詩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許學生的創作是稚嫩的,但我們一樣可以從中發現稚嫩的美。學生能通過文字領會詩人的感情,這是一個基礎,但這還遠遠不夠,要真正理解一首詩,必須完成情感的遷移,即在詩歌領悟的過程中,給原有的鄉愁加上學生個體情感因素,把余光中的鄉愁變成學生自己的鄉愁,這首詩才算學會了。

事實證明,學生不可低估!一旦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學生的想像思維,便點燃了學生的創作激情。張開想像的翅膀,放飛自己的心靈,與詩人、與文本、與學習夥伴展開富有詩意的對話,進入詩人與我兩忘,詩與我交融的閱讀詩化境界,便能自由地在詩人創造的藝術世界和精神宇宙裏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