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北師大版九下《三棵樹》教學設計(精品)大綱

北師大版九下《三棵樹》教學設計(精品)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三棵樹》教學設計第一

 教學目標

北師大版九下《三棵樹》教學設計(精品)

1、掌握“鬱鬱寡歡、登堂入室、夷爲平地、殘垣”等生字詞的注音及釋義。

2、認識樹與人相互依存的關係,同時理解“樹”在文章中的象徵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樹”的象徵意義的理解。

難點:文章詩意的語言和感傷的抒情基調。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白楊樹在 茅盾 先生心中是中華兒女英勇不屈的象徵。那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蘇童 先生心中的“三棵樹”又是如何地讓他難以忘懷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蘇童的內心世界吧!

 二、檢查預習。

重點字詞。(投影或板書)

嫉妒 顫抖 埠 殘垣

楝 瓦礫 桷 枇杷

藍圖 夷爲平地 鬱鬱寡歡 侷促

 三、初步感知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以下五個問題可採取教師提問或將問題投影出來,學生小組討論並派代表發言的方式逐一解決。

1、教師提問:三棵樹在文章中究竟指什麼?

明確:“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樹,作者是由一趟長途列車的終點站名引到對這三棵樹的敘述上的。

2、教師提問:三棵樹是指哪三棵樹?

明確:苦楝樹苗、石榴樹、枇杷樹。

3、教師提問:這三棵樹有什麼特點呢? 結合文中語句分析。

引導學生讀這一段:

“我種過樹。我曾經移栽了一棵苦楝的樹苗,是從附近的工廠裏挖來的,我把它種在一隻花盆裏——不是我的錯誤,我知道樹與花草不同,花入土,樹入地,可我無法把樹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錯誤。天井、居室、後門石埠,不是水溪就是石板,它們歡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卻拒絕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樹苗。我只能把小樹種在花盆裏。我把它安置在臨河的石埠上。從春天到夏天,它沒有動窩,但卻長出了一片片新的葉子。我知道它有多少葉子。後來冬天來了,河邊風大,它在風中顫動,就像一個哭泣的孩子,我以爲它在向我請求着陽光和溫暖,我把花盆移到了窗臺上,那是我家在冬天惟一的陽光燦爛的地方。就像一次誤殺親子的戲劇性安排,緊接着我和我的樹苗遭遇了一夜狂風。狂風大作的時候我在溫暖的室內,卻不會想到風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樹苗的——它把我的樹從窗臺上抱起來,砸在河邊石埠上,然後又把樹苗從花盆裏拖出來,推向河水裏,將一隻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給我。”

明確:苦楝樹具有幼小無依的特點。(從“我沒有樹”,變成我有了自己的樹。這棵樹是有點可憐的。第一,是一棵沒有什麼可愛之處的幼小的苦楝;第二,它居然是栽在花盆裏的,在這樣土壤裏,就是生長起來,也是可憐的。從這種可憐的抒寫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意,也寄託了對人、對城市的調侃的意味。)

引導學生讀這一段文字:

“你猜是什麼樹?兩棵果樹,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後的陽光照耀着兩棵樹,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禮物,伴隨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悵煙消雲散。這個秋天的午後,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樹,我一下有了兩棵樹,奇妙的是,那是兩棵果樹!”

教師提問:枇杷樹具有含蓄深沉的特點, 石榴樹具有熱烈奔放的特點。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明確:作家用抒情的語言來表現他的激動。強烈的抒情表達了作者極端的激動。“伴隨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悵煙消雲散。這個秋天的午後,一切都有了答案。”這個答案是情感的答案,對多年的惆悵和不安的答案。這是一棵私有的、屬於作家自己的樹,自己的感情之樹,在十五年後,這一點上和那花盆裏的樹,恰成“巧合”,對遭受“親子誤殺”造成的隱痛,又是一種感情的補償。

4、教師提問:作者在對果樹的描寫中還提到了孩子和鳥兒,作者驅趕鳥和孩子,果樹卻迎接它們的到來,沒有怨言、執着的付出,無邊無際的奉獻。那麼兩相對比的話,我們在果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什麼精神?

明確:對人平等無私奉獻的精神。

5、教師提問:在作者的一生中,這是他擁有的三棵樹,但是應該說在其餘大部分的時間,他沒有得到樹,那麼關於樹的其他的情節,請你概括一下。

明確:思樹、種樹、喪樹、得樹、失樹。

 四、理清文章線索,體會詩意的語言。

在不同的階段,作者在對待樹的得與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請同學從文章中找語句,來談一下作者的情感脈絡。

〔學情預測〕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抓住最根本最能直接表達情感的語句來分析,回答的角度是字裏行間傳遞出的感情是什麼。

教師補充講解:

最早在作者的想象中的樹是很高很挺拔的挺立在原野上的,有着綠色的冠蓋和褐色的樹幹。但是這只是作者的想象,在現實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沒有樹,這讓“我”悵惘,成了“我”的隱痛,成年後我見過了很多樹,但是那都不是我的樹,這不由的將讀者的思緒引向一個懸念:那麼作者的樹到底在哪裏呢?在遷居新居之後,“我”得到了“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禮物――兩棵樹。在作者歡快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想象,其實無論石榴枇杷,還是其他,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樹,枝繁葉茂的樹。樹的存在,讓“我”知道“我”是個幸運的人。

但是“我與兩棵樹的相互注視漸漸變成單方面的凝視”,“我忽略了樹”,對它熟視無睹,當樹終於有一天將離去時,我才又悵然若失起來。

看作者這一生,他種過樹,但是苦楝樹只能種在花盆裏,並且被我偶然的疏忽和難以抗拒的天災毀了,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不難感受到生存的無依、無奈。)後來我擁有了兩棵果樹,但是七年之後,它們依然離我而去,作者連續使用兩個“埋葬”,表現對逝去的一種哀悼,可見他情感的悲傷與淒涼,那種得而復失的感覺不是簡單的傷心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不同的是,幼小而無依的苦楝因我的疏忽和天災而離開,而這兩棵樹被城市的建設所毀。結果“我”的樹消失了,“它們原來並不是我的樹”。那麼“我的樹到底在哪裏”?

明確:強烈的悵惘-無奈自責-悲傷、隱痛與缺憾-快樂與欣喜-哀傷與緬懷(板書)

 第二課時

  一、理解文章主旨。

1、導入:上節課,我們讀到了作者在對待樹的情感中掙扎,那麼這節課,我們繼續探討這個問題。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詢問:“我的樹在哪裏”,請思考爲什麼作者一直在尋找樹呢?結合作者的情感脈絡來分析,沒有樹會對“我”有怎樣的影響?

明確:沒有樹讓作者悵惘、覺得缺憾,有了樹讓他覺得'彌合了我與整個世界的裂痕',關於果樹的描寫也是本文最爲歡快的章節。這說明他覺得沒有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斷尋找,也因此作者在文中說“我生命中應該有三棵樹的”,只有這樣纔有完整的生命形態。

2、爲什麼作者爲什麼認爲有樹的人生纔是完整的呢?你如何理解?

明確:樹的意象,並不僅僅是樹,而是人與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人類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質量,就不能不犧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減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質量。這是人類生存的困惑。這種困惑在作者看來,是很難解決的。正是因爲這樣,當作家找尋他那第三棵樹的時候,那棵樹,那棵已經死亡的樹,卻在冥冥之中呼喚着他。這種呼喚,從客觀上來說是悲觀的,從主觀情感上來說,則是一種不懈的追求。

樹是自然的物化,是自然的代表,因此呼喚“我的樹”也是呼喚自然與人共生和諧的環境,呼喚對樹(自然)的珍惜和感恩。

3、如何正視自然?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請學生嘗試舉例說明。

4、在這樣一個尋找的過程中,你覺得作者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爲什麼?

明確:傷感、無助、無奈。關鍵是結果“我”沒有了樹,可見基調的主旋律是一種無助的呼喚與渴望,對完整生命形態的熱切的期盼。

 二、總結。

1、作者與三棵樹的關係。(主要內容)

2、人與樹的依存關係。

3、對生命的思考。

苦楝樹是作者擁有的第一棵樹,它的孤苦無依,它的不幸夭折,似乎和作者的童年有不盡相同的地方,童年的作者連擁有一棵樹的願望都顯的那麼奢侈,天井大小的地方只能望天,由此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不會比苦楝樹好到哪裏。

就如我們的手指一樣,儘管有的手指外觀並不讓你滿意,但是隻有五個手指全部擁有才是完整的,缺少任何一個都是殘缺的,因此作者希望擁有的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作者通過對童年記憶中火車站名“三棵樹”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三棵樹,表現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與自然依存關係的眷戀。

 三、拓展訓練,能力遷移。

口語表達練習題:請對照作者通過本文傳達出的思想感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人生中目前爲止最珍視的東西。

(小組交流、發言,派代表上臺講述。)

  《三棵樹》教學設計第二篇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理解、閱讀文本的能力。

2、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朗讀文章,在品味中提高學生的感受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樹的形象及其寓意。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1、導課語:

年幼的我們都會充滿幻想,面對一輛輛從你面前急弛而過的列車更充滿了無數個未知——車上坐的是什麼人,列車要到哪裏去,那裏有什麼——對於年幼時,多少有一些孤獨、憂鬱的作者,更充滿了好奇,面對着一輛從“上海”開往“三棵樹”的火車標誌牌,竟產生了許多幻想,而日後他的生活也和“三棵樹”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研讀一篇由著名作家蘇童所寫的帶有很濃厚自傳色彩的散文《三棵樹》。看一看作者寫了怎樣的三棵樹,我們能從這三棵樹上得到什麼啓示?

2、學生介紹通過查閱資料(網絡)所瞭解到的作者情況附作者簡歷:蘇童,男,生於1963年1月,江蘇蘇州人。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4年到南京工作,一度擔任《鐘山》編輯,現爲中國作家協會江蘇分會駐會專業作家。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迄今有作品百十萬字,其中中短篇小說集七部,長篇小說二部。目前蘇童的風頭正健,時有佳作面世。隨《妻妾成羣》被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蘇童的名聲蜚聲海內外,無可爭議是青年一代作家的佼佼者。

作者蘇童曾以他那些“大膽的充滿奇思異想”的“先鋒派”小說嶄露頭角,如《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更以展示已退出歷史舞臺的舊式“婦女生活”系列而名聞遐邇,如《妻妾成羣》。接着進入了虛構“家族歷史”的“楓楊樹”系列,如《楓楊樹山歌》。與作者衆多“新歷史小說”中所扮演不動聲色、近乎冷酷的“敘事者”角色明顯不同,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充滿感性色彩的和傷感情調的抒情散文。

  二、初讀文章,理清思路:

1、學生閱讀文本

2、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路:

(1)作者從什麼着筆,寫到三棵樹?

(探究一下文章的思路,檢查同學們閱讀的情況,關注語文文本)

作者從童年生活中寫起,孩童時看到的火車標誌牌——三棵樹,引發了作者的對三棵樹的幻想,在對樹的渴望中,寫到了作者生活中與三棵樹相處的經歷。

(2)文章第三段中“樹令我惆悵。我一生都在重複這種令人惆悵的生活:方式:與樹擦肩而過”,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

(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對全文內容的總提)

(3)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文章以“樹”爲線索,通過“思樹----種樹----喪樹----得樹----失樹”,而展開了與“三棵樹”有關的真切感人的情感與心路歷程。

 三、總結全文:

作者本人伴隨着“思樹----種樹----喪樹----得樹----失樹” 而展開了與“三棵樹”有關的真切感人的情感與心路歷程。處處流露出作者不加掩飾的真情實感,那麼,作者在文章中不同的段落中。流露出什麼感情,課後有表情地朗讀文章,體會文段中的感情。

 第二課時

  一、導課:

(回顧上節課內容)文章以“樹”爲線索,圍繞作者本人“思樹、種樹、喪樹、得樹、失樹”的一系列與樹擦肩而過的經歷,流露出濃濃的個人情感。

好的語言,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讀這樣的文章,我們會體會到作者的情懷。我們的朗讀聲中會流露出快樂、憂傷。這篇文章是一篇情感非常濃郁的文章,下面我們就看一看作者那些靈動的語言中傳達出什麼樣的情感?

今天,我們就選取文章的幾個段落,去品味文章,體會作者的感情。

 二、品讀文章,體會情感:

1、首先我們請一位同學給朗讀一下文章的第三段:

樹令我悵惘。我一生都在重複這種令人悵惘的生活方式:與樹擦肩而過。我沒有樹。西雙版納的.孩子有熱帶雨林,大興安嶺的伐木者的後代有紅松和白樺,鄉村裏的少年有烏桕和紫槐。我沒有樹。我從小到大在一條狹窄侷促的街道上走來走去,從來沒有爬樹掏鳥蛋的經歷。我沒有樹,這怪不了城市,城市是有樹的,梧桐或者楊柳一排排整齊地站在人行道兩側,可我偏偏是在一條沒有人行道的小街上長大——也怪不了這條沒有行道樹的小街,小街上許多人家有樹,一棵黃桷、兩棵桑樹靜靜地長在他的窗前院內,可我家偏偏沒有院子,只有一個巴掌大的天井,巴掌大的天井僅供觀天,不容一樹,所以我沒有樹。

2、評價同學朗讀的情況,適當指出他的不足,並且引出問題。

怎樣讀,才能讀出味道來?我們先對這段作些分析,假如我把這段文字改爲以下一段,看有何不同:

我沒有樹,我從小到大在一條狹窄的街道上長大,這條街道沒有人行道,也沒有行道樹,而我家又沒有院子,只有一個小小的天井,僅供觀天,不容一樹,所以我沒有樹。

3、同學們比較一下,哪些句子發生了改變?少了這些句子,這樣改變,使原文喪失了什麼?

(儘量引導學生回答)

參考答案:

文字是簡潔了,但也沒有韻味了。

首先會發現三組的對照比較性的句子沒有了,文字失去了對照比較,體現不出作者羨慕,可憐、無奈、憂傷的情感來。

其次,少了些重複的句子,“我沒有了樹”,沒有突出“憂傷”,抒情性也就減弱了。

再次,少了些這樣的句子“樹令我悵惘。我一生都在重複這種令人悵惘的生活方式:與樹擦肩而過/我沒有樹,這怪不了城市/也怪不了這條沒有行道樹的小街”這些句子明顯帶有了作者自己的主觀情感,把外物看作有生命的,可以對話交流的,一樹一條街道都帶有了作者的情感。使得文字富有感染力,渲染了濃濃的主觀色彩。

假如文字是有色彩的,那麼這段文字的色彩應該是什麼顏色?是帶有憂鬱的藍色或紫色,情調是無奈的、憂傷的。

老師重新範讀第三段,然後讓學生帶着這種感覺再去讀文章。

4、接下來我們重點去品味一下文章的第四段、第八段、第十段,有表情的朗誦,去體驗語言中那些語句透漏出了作者的情感,怎麼寫出作者的感情?

第四段的感傷、幽怨、無奈、無助、自責。(灰色)----比喻、對比,精彩的動詞。

第八段的中所透漏出的欣喜(金黃)----設問、反覆、誇張性的語句。

第十段的親密、滿足(大紅)----擬人化的語言。

 三、閱讀理解:

剛纔,我們重點朗讀的幾段,涉及到了與作者相處過的三棵樹,通過朗讀,更深刻地理解了三棵樹的特點,速讀文章,完成表格。

(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在閱讀中理解文意,加以概括)

特點

情感、感受

苦楝:孤單、弱小、憂傷、可憐、無奈、隱痛、缺憾

石榴:熱烈、寬容、欣喜、滿足

枇杷:含蓄、深沉、奉獻

四、主題探究、拓展:

在作者的眼裏,一棵樹就是一個生命;一條街道,就是一位可以對話的長者;一朵綠葉,就是一位很好的對話者。文章第14段中,說“我一直覺得我應該有三棵樹”,爲什麼?

(讓學生自由發言,平等交流)

參考答案:三棵樹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生命形態。無助、無奈、傷感 ,熱烈、寬容、奉獻,含蓄、深沉,象徵着作者對生命的理解和追求。“三棵樹”又是作者人生經歷中的三個重要環節,有關三棵樹的記憶、經歷與感受,實際與作者對生命的認識感悟重疊交匯在一起,成了作者對生命與情感的象徵和寄託。三棵樹成爲作者人生的一種追求,生命的追求。在作者眼裏,擁有了“三棵樹”的生命是完整的生命。

  五、總結提升:

通過 老師的總結,提升學生對自然,對生命的認識。生命是平等的,自然永遠是人類的母親,人類該是自然最美麗的面龐。我們要熱愛自然,珍惜生命。

  六、課外拓展:

也許留意你身邊的一棵草,你可以發現小草的美麗;也許你留意身邊的一朵花,也許你會發現一個世界。看到一份新綠,也許會感悟到生命的可貴;看到一片落葉,,會有一份傷感。自然也許是你最好的傾聽者,也許是你最好的朋友。抓取自然界的一個細節,注入你自己的情感,用細膩的筆法寫出來,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