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三篇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故鄉》教學反思之一

參與這樣一堂課,讓我受到很大的啓發。

魯迅《故鄉》教學反思三篇

首先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師理解課文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理解的深度。對於文本的解讀,教師首先要有一個底。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回答有合理的評價——對於他們的欠缺和不足,教師能夠及時的點撥和糾正;對於學生出色的表現,教師也能及時捕捉,適當的表揚將影響其他同學的思維傾向。在這次的備課過程中,與不少老師反覆研討,又查看了魯迅年譜,作家作品評論,以及《吶喊》自序,對魯迅的爲人和思想有了新的認識。

其次,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的思維發展要有充分的認識,他們的認知障礙可能會出現在哪裏,學生理解問題有偏差又該如何糾正?這些教師備課時都應該有所準備,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到山峯的坡度,教師才能給予適當的臺階,幫助學生登上山峯。

再次,對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其一,語文課應當重視方法的傳授。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任何一堂語文課,不是讓學生了解一篇課文,而是通過這篇文章,能夠解讀更多的文章。教師重視了方法的傳授,也就讓教材成爲真正的教材,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鑑賞能力。其二,課堂環節的設計要注意坡度。例如,《故鄉》的一個環節設計,就體現了這一點。分析完楊二嫂人物形象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出了學習方法,然後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閏土的形象。這個環節,雖說有助讀到自讀的跨度,但是學生的思維層面卻是相同的。如果要讓學生從零散的點狀的層面提高到綜合的網狀的層面,教師就要提高要求,設置障礙。在教學中,補充一個答題語言的要求,粗看是語言的訓練,其實是思維的訓練。組織整理已有的材料,正是學生思維的過程。更何況學習有條理的闡述觀點和理由,綜合和歸納是初二學生的學習重點。這對學生以後學習和寫作議論文,也有很大的幫助。其三,重視課與課之間的銜接,課內學習和課外探究的銜接。我們應該明白學生學習是一個完整的序列,這堂課只是這個序列中的一環。學生能力是否有序的提高,就需要教師研究一環與一環之間的銜接。也就是說,我這節課,是上節課的延續,又是下節課的基礎。《故鄉》教案最後一個環節的設計,就比較合理的讓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文本解讀拓展到知人論世,既有知識層面的擴展又有能力的提升。所以宏觀地看待教材,合理地利用教材,甚至重新組織教材也是教師迫切需要認識的問題。

最後,是對自身素養的審視。在備課上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我對自己有了更深的瞭解。比起年長的一輩和年輕的後輩,我缺乏的還不只是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深厚的文化底蘊使我在演繹一堂環節比較合理的課程時顯得青澀和稚嫩;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又使我在課堂上顯得呆板,不夠靈活;而不夠合理的注意力分配,又使我不能兼顧學生的回答和教學內容,以致學生出錯都沒能注意並及時指出。這一切,使我不得不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在駕馭課堂的能力上還需要多方面的修煉,包括聽說讀寫這些基本功的訓練。要做一名出色的語文教師,幾個合理的教學環節是遠遠不夠的。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豐富的學識,需要從現在培養起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與各位教師共勉。

  《故鄉》教學反思之二

魯迅的小說《故鄉》已經講完了。

講解這課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去分析,而是運用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

原因是這樣的,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如何教《故鄉》課,讀後深有感觸。於是就採用了這種方法。

這種方法說,課文裏邊有很多的“三”,於是我就在講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作業,回家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三”,不僅是三什麼,更是“三個什麼”或者是“三什麼……”,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就詢問是否找了,而學生說的幾乎全是課文中出現的,什麼“三十年”,什麼課文分“三個部分”等,這可不是我要的答案,也不是我希望出現的答案。於是我就開始了指導學生如何來找“三”,並不是說在課文裏明明白白地寫着,而是需要你自己通過讀課文,來歸納總結,整理概括,才能夠更加明確的“三”的具體內容。

隨着自己的課的完結,學生的總結也接近了尾聲。自己在講課的時候,也是在有意無意之中給學生點撥或者暗示出那些三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那些三具體指什麼呢?下邊有具體的解釋:

三個故鄉

課文中一共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現實中的,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理想中的,回憶中中的故鄉是過去時的,而現實中的是現在時的,而理想中的,則是將來時的。

回憶中的故鄉是充滿神異色彩的圖畫,這裏有生機勃勃的西瓜地,這裏有兒時的玩伴,這裏有希奇古怪的事情,這裏有鮮活的世界,這裏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記憶。總之這裏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是“我”少年時代的天堂。這個“故鄉”是一個美好世界,是少年美好心靈的反映,更是我記憶寶庫裏的珍寶。而現實中的“故鄉”則是一個“蒼黃的天底下橫着的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在現實社會裏失去活力的故鄉,是一個讓作者覺得悲涼的故鄉。物是人非事事休,更何況不光這裏的物非,人也非了,原來是童年的好夥伴的閏土,卻與自己有了很深的隔閡,讓自己禁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原本性格開朗的閏土,中年的時候卻變的吞吞吐吐,原本與自己是兄弟相稱,而今卻是形同陌路人……原來是文靜的豆腐西施而今卻是畫圖儀器裏的細腳伶仃的圓規,原本終日不說話的,而今卻是尖酸刻薄的化身,這怎麼能夠不讓作者傷心……不管是閏土,還是楊二嫂,他們的身上都反映一個時代的印記。他們的遭遇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寫照,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這篇文章,因而更加具有代表性。

三種生活

很顯然這是說課文的倒數第三段中的“如我辛苦展轉而生活,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通觀全文,“我”雖然不是作者魯迅,但是在這個“我”身上,更多的還是作者的影子,以至於學生們一站起來,就說“我”是魯迅。雖然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但是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而這樣的生活,是“我”(或者說是魯迅)所不希望的,我希望我的下一代們,能夠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三代人

短篇小說裏,不僅僅說的是現實的社會,也不僅說的是對未來的希望。課文裏書提到了母親、“我”、閏土、楊二嫂、水生、宏兒,歸結起來是三代人,母親是長輩,“我”和閏土、楊二嫂是同輩中人,而水生、宏兒則是下一代。在這三代人裏,母親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去勾勒出一個知書答禮,富於愛心,愛護兒子的長輩;而我是整個社會的目擊者,而下一代則是接班者,代表着故鄉的希望,代表着國家的未來。可以說在這三代人中,我對水生、宏兒是充滿希望的。

三種感情

這三種感情是對母親的尊敬,對閏土楊二嫂的同情,對水生、宏兒的愛護。對母親長輩的尊敬還體現在聽從母親的話,去拜望親戚本家和鄉鄰的關心;對閏土的同情,主要是從他的變化上的來體現出自己對他的同情;而對下一代的愛護,主要是對下一代人熱情的關注。

在同學的歸納總結的內容裏邊,還總結出三種吃西瓜的動物:刺蝟、獾豬和餷,三種做工的方式,三次提到了“隔膜”的一詞。

總之在故鄉里還有其他的三,不僅在這裏有,在很多其他的文章裏也是有的。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能夠墨守成規,適時地改變教學思路,會收到同樣的效果。

  《故鄉》教學反思之三

本文是一篇傳統的教材篇目,也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教學中再走“介紹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負了新課改教材選入此文的美意了。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 遵循作者寫作思路,走進作者心境,把握小說主題,引導學生學會閱讀作品。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感悟文章主題;然後採用探究方式,對有關問題進行研討。這樣使學生對作品的認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學習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知識目標的掌握情況很好。

二、 加強作品與現實社會的鏈接,爲作品注入時代的活力。

魯迅作品中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不僅僅作用於小說所屬的年代,而應是永久性的。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作品與現實的鏈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由閏土“多子”的事實到今天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由舊中國農民問題到今天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

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生活,與閏土做個對比,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這些教學環節使學生思維敏捷,情緒高漲,教學效果甚好。

三、 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中我讓學生髮表個人見解、辯論、討論穿插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另外我還設計了“再回故鄉”等一系列說話題目,讓學生盡情想象,感受作品,感受生活,從而激發學生髮現和創新的熱情。

總之,作爲新課改的實踐者,我也堅信魯迅先生之於“希望”的闡釋,教改之路是靠千千萬萬的實踐者走出來的。只要我們滿懷信心地走下去,定會踏出一條光明之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