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六國論》導學案設計(教師版)

《六國論》導學案設計(教師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六國論》導學案

《六國論》導學案設計(教師版)

 一、作者介紹

《六國論》的作者蘇洵,字明允,北宋時眉州眉山(現在的四川眉山縣)人,二十七歲才發憤爲學,經過刻苦努力,下筆頃刻數千言。宋仁宗趙禎嘉祐年間他和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到了宋代都城衡論》十篇,推薦給朝廷。宰相韓琦也推薦他作官,一時名揚京師。後來蘇洵把文章彙編汴京。當時任翰林學士的歐陽修,把蘇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機策》二篇、《權書》十篇、《成集就叫做《嘉祐集》。蘇洵在中國文學史上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合稱“唐宋八大家”。蘇洵與其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

二、寫作背景

《六國論》是一篇議論歷史的文章,表面上評的是六國,實際上諷刺的是北宋。因爲當時北宋王朝的統治者對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和党項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國割地給秦國因而最後滅亡的史實,暗示北宋王朝不應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而應該對遼、夏的入侵採取鬥爭的方式。

 三、課文分析

《六國論》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第二段是以韓、魏、楚三國賂秦而滅亡作爲論據,論證六國滅亡的原因在於賂秦。第三段再從不賂秦的國家——齊國、燕國、趙國也終於滅亡的具體事實來論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授,不能獨完”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爲國者當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併力卻敵,不要爲敵人的積威所嚇倒的看法。最後一段借古諷今,向北宋當局敲起勿蹈覆轍的警鐘。

 四、基礎訓練

1.讀音

率賂秦耶(shuài) 思厥先祖父(jué) 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yǔ) 燕趙之君(yān)

洎牧(jì) 以讒誅(chán) 革滅殆盡(dài)

2.通假字

(1)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通“曝”,冒着)

(2)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通“饜”,滿足)

(3)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通“倘”,如果)

3.詞類活用

(1)李牧連卻之(使動用法,使……退卻)(2)以弱天下之民(使動用法,使……弱)

(3)日削月割,以趨於亡(日:名詞作狀語,一天一天地;月:名詞作狀語,一月一月地)

(4)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完整地存在)

(5)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堅持到底)

(6)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名詞活用爲動詞,以禮相待)

4.古今異義

(1)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2)思厥先祖父( )

(3)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4)可謂智力孤危( )

(5)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

5.一詞多義。

(1)非:①不是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 (《六國論》)

②不對 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③無,沒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苟子·勸學》)

(2)或:①或許 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②不定代詞,相當於“有人” 或曰:‘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③有時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馬說》)

(3)得:

①動詞,得到 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六國論》)②適宜,得當 此言得之 (《六國論》)

③找到 至德不得(《莊子·秋水》)④捕獲 然得而腊之以爲餌 (《捕蛇者說》)

⑥看到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記》

(4)相:①互相 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②偏指一方,相當於“你”“他”等 相見恨晚

③遞相,先後 死者相藉 (《捕蛇者說》)④親自觀看 伯樂相馬

(5)勢:

①勢力 其勢弱於秦 (《六國論》)

②形勢 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6.特殊句式

(1)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被動句)(2)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判斷句)

(3)後秦擊趙者再(狀語後置句,即“後秦再擊趙”)

(4)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省略句,賓語“之”省略)

 五、精講提示

1、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各是什麼?作者是怎樣提出的?有什麼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論點就是文章開頭第一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第一個分論點是“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第二個分論點是“不賂者以賂者喪。”作者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提出中心論點,不僅緊扣題目、明確了論題,而且便於後文馳騁文墨、自由論證,在結構上具有提挈下文、統攝全篇的主腦作用。兩個分論點實際上是從正(第一個分論點)反(第二個分論點)兩方面進一步揭示中心論點,使中心論點完備周密,在邏輯上站穩了腳。

2、課文第二、三段分別論證了兩個分論點,是怎樣論證的?與中心論點的論證有什麼關係?

提示:課文第二段論證了第一個分論點“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針對韓、魏、楚三國賂秦的弊端進行論證。先擺出秦“戰勝而得”與諸侯“戰敗而亡”的事實,從正反兩方面對比論證,突出強調了“秦之所大欲”與“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的論斷。否定了與論題相反的論點,既照應了開頭,又爲下文的進一步論證作好了準備。接下來,從“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幾句,雖是想象之辭,但形象地說明了諸侯之地得來不易,然而他們卻“視之不甚惜”,爲苟安一時,便輕易地拱手與人,這樣,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敵人的侵吞欲壑,遺患無窮。接着,作者運用推理得出結論:由於“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諸侯就越地少國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國強,因而得出結論爲“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而後下一肯定判斷:終究發展到國家破滅是必然的。最後又引用古人的話“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作比喻論證,貼切恰當,既補充了上文的論證,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論證深入淺出,明白易曉,增強了說服力。

這一段,是從正面直接論證了第一個分論點,從而抓住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實質進行論證。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論證了第一個分論點,就從根本上論證了中心論點。

課文第三段論證了第二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作者主要採用了分層論證的方法,針對齊、燕、趙三國不賂秦而破滅的情況進行論證。共分兩層論證。第一層論齊國,雖“未嘗賂秦”,但它親近秦國而不聯合五國,所以,五國一旦破滅,它就必然要被無厭的暴秦所遷滅。第二層分別論證“燕趙之君”的“義不賂秦”。這兩國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國家,但由於燕丹“以荊卿爲計”,因而“始速禍焉”,導致滅亡;同樣,由於趙國李牧被誅,用武不終,因而“邯鄲爲郡”,結果也是國家滅亡。不僅如此,而且燕趙兩國“處秦革滅殆盡之際”,“智力孤危”沒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戰敗而亡”的。作者層層推進地從燕趙二國破滅的結果推論其破滅的原因,有力地證明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分論點,否定了“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的疑問,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的正確,避免了邏輯上的漏洞,使論證完備周密,無懈可擊。最後從“向使三國”到“或未易量”幾句,以假設的原因得出假設的結果,歸納了第二、三段對兩個分論點的論證,照應了開頭。

3、怎樣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運用確鑿的論據對中心論點作了嚴密的論證,使論點、論據、論證三者有機地統一了起來。但作者並沒有就此輟筆,而是在第四段進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確主張,以此同史實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們在鮮明的對比中,認清孰是孰非。這是對中心論點的加深和補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運用類比論證,借古論今,透露出寫這篇史論的本意。據史載,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與遼國(契丹)訂立屈辱條約:每年給遼國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兩國以白溝河爲界,史稱“澶淵之盟”。在宋仁宗慶曆四年又與西夏議和,每年給西夏銀七萬二千兩,絹十五萬二千匹,茶三萬斤。宋王朝的軟弱屈辱政策,雖可苟安一時,但實際上卻加速了它走向滅亡的進程。作者是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借六國賂秦來批評北宋王朝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後一段纔是作者寫這篇史論的主旨所在。作者這樣篇末點題,猶如畫龍點睛,使主題得到了昇華,給這篇史論賦予了強烈的戰鬥力量和現實意義。

4、本文的論證語言有什麼特色?

提示:本文的語言除氣勢俊偉、古勁簡練外,表現在論說語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敗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與上文所論史實相反的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雖爲假設,但又不妄下斷語,表現了作者論述語言的準確性與分寸感,恰到好處。

  六、作業:背誦《六國論》

【同步達綱練習】

1.選出加點字“而”不表轉折的一項。( B )

A.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

B.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C.故不戰而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2.選出沒有活用現象的句子。( C )

A.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C.故不戰強弱勝負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3.下列句中“爲”字,說得正確的一項是( C )

①而爲秦人積威所劫 ②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

③邯鄲爲郡 ④聖人之所以爲聖

A.①與②③④讀音不同,②③④意義一樣

B.①②與③④讀音不同,意義也不同

C.①與②③④讀音不同,②③④意義互不相同。

D.①②與③④讀音不同,②③④意義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