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九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九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設計說明】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九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1、指導思想: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要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並且應當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去。”所以,在新課程指導下的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掌握恰到好處的語文知識

⑵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和實施,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特別是在課堂教學方面,提倡目標的多元性、方法的靈活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強調課堂應該是開放的、生成性的課堂。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設疑、答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對文本的解讀與知識的落實。

2、主要特點:

本篇教學設計,力求準、穩、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教學過程以學生爲主體,將老師的“教”轉化爲“導”,通過情境引導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疑、積極探究,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知識學習與技能培養之間形成積極互動的局面,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產生活躍的心理狀態和興奮的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雙豐收。

作爲文言文教學,加強誦讀是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設計注重誦讀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知識,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爲教學的手段和依據,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題導讀法。教學過程中,以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把握文章內容,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力求以問帶講,以答帶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啓發學生思維,使其善於動腦,敢於發言。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燭之武的勸說藝術。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古代有句話:一言九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句話說明口才的重要性。無獨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把握

1、解題: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述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2、複述故事情節:

讓學生根據圖片提示覆述課文情節(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順序如下)

  三、研習課文

第一步,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聽清句讀。

2、學生自讀課文,讀清節奏,讀清句讀。對照註釋,結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畫詞句疑難點。針對疑難,四人一組,分組討論。

第二步,精度課文,質疑探究,解決疑難字詞。

1、小組內質疑,組內自行解答。

2、組長質疑,學生或教師解答。

3、教師質疑,學生解答。(教師質疑重點落在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並注重向課外遷移。)

重點實詞: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

重點虛詞:之、以

重點句式:

⑴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內容研讀(在學生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問題串連全文,並適時的採用不同形式讓學生誦讀文章。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加強討論與交流,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齊讀第一段,思考: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退秦師”的?

提示:秦晉圍鄭,鄭國危如累卵。

此時引出對寫作背景的介紹:

背景資料: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無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值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2、一學生領讀第二段,討論: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這一段對錶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提示:此段爲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羣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由男生齊讀第三段,全體同學考慮:燭之武是如何說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說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僞,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最後,女生齊讀。)

4、學生齊讀第四段,討論:晉侯在秦軍撤退時爲什麼不乘機襲擊秦軍?

提示:主要考慮到“仁”“知”“武”的道理。

第四步,重點難點分析(仍以問題討論的方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加強對文本重點內容的把握,完成文章的難點學習。)

1、細讀課文第三段,燭之武具體運用什麼方法全退秦師的?請給題目中的“燭之武”和“退秦師”之間加上一個合適的“字”,表明你的觀點。(大家討論)

可加的字如: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術,動之以利,曉之以理。

(勇)退:燭之武關鍵時刻深明大義,不計得失,舍小存大,顧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縋而出,知難而上,義無反顧。

(巧)退:既有運籌帷幄、瞭然於胸之計謀,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辭。

2、燭之武的這段說辭,可以分爲三個層次,請加以分析。你認爲,隨着燭之武卻說的步步深入,秦伯的內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請揣摩秦伯的心理,並在燭之武說辭的每一層後,試着補充秦伯的對答之辭。(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提示: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層從“若亡鄭而有益於君”到“君之薄也”。

第二層,從“若舍鄭以爲東道主”到“君亦無所害”。

第三層,從“且君嘗爲晉君賜矣”到“唯君圖之”。

觀點舉例:第一層後:這跟我有關係麼那又怎樣

第二層後:有道理讓我考慮一下

第三層後:還真是這樣我差點上它(晉國)的當

(說明:通過這一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燭之武的勸說藝術。)

(討論之後,讓學生反覆誦讀本段,併力求當堂背誦。)

第五步,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發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

⑴ 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⑶ 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

⑴ 善於納諫。

⑵ 勇於自責。

⑶ 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燭之武成功地勸說了秦君,憑一己之力,解救了鄭國,其勸說的藝術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提示:主要從燭之武的勸說藝術進行分析總結。燭之武的一段說辭,曉之以利害,動之以感情,言辭巧妙。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啓示: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們評在價燭之武時,有的說他是一個“志士”,有的稱讚他是一個“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個“辯士”,也有人說他具備這三種人的特點。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題爲開放題,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觀點示例:

⑴ 志士: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於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於言辭,以至於以“老矣,無能爲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係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爲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說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勇士: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辯士: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後,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寥寥數語就說服了秦君,憑三寸之舌勸退強敵,可見,燭之武是一位辯士。

所以說,《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於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五、歸納寫作特色(師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

1、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爲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爲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爲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六、作業

我國古代著名學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高度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燭之武退秦師再次印證了“舌頭”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戰場。對此,你感受如何?請聯繫你所瞭解的史料寫一段文字,不少於300字,題目自擬。

提示:可以結合史料從“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闡述自己對“口才”的認識。具體史料可以聯想到毛遂義正詞嚴,說服楚王與趙國締約;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衛了趙王的尊嚴;諸葛亮舌戰羣儒等。

  【板書設計】

秦晉圍鄭 秦晉退兵

五 越晉難治 妙

論 亡鄭利晉 語

救 舍鄭利秦 退

鄭 晉人無信 秦

國 晉人無厭 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