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13篇

高一語文教案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教案13篇

高一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

2.感受沈從文小說的語言特色。

3.走進作者構築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體會人性之美。

 重、難點:

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緻含蓄的心理刻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簡介作者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嶽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園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

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小說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小說,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爲“美在生命”,雖身處於虛僞、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廟供奉的是“人性”(《習作選集代序》)。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徵於一體,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幹凸出,單純而又厚實,樸納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彩。整個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生命的哲學思考,如他那實在而又頑強的生命,給人教益和啓示。

沈從文創作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湘西生活爲題材,一種是以都市生活爲題材,前者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讚美人性美;後者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其筆下的鄉村世界是在與都市社會對立互參的總體格局中獲得表現的,而都市題材下的上流社會“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燭照下獲得顯現,正是他這種獨特的價值尺度和內涵的哲學思辨,構起了沈從文筆下的都市人生與鄉村世界的橋樑,也正由於這種對以金錢爲核心的“現代文學”的批判,以及對理想浪漫主義的追求,使得沈從文寫出了《邊城》這樣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過湘西兒女翠翠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一代又一代重複着悲塗的人生,寄託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

2.《邊城》情節

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着靠擺渡爲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清純的翠翠,託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願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爲妻,寧願作個擺渡人。於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爲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着渡船,癡心地等着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3.人物可愛,是沈從文先生小說的一大特徵。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愛善良,可又爲什麼能從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請讀課文

二、 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課文。

翠翠心中的淒涼——翠翠的父親、母親——翠翠的夢——爺爺上城——爺孫談“唱歌”——翠翠愛聽“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動爲主線,師生討論下列問題:

1.第一段中,翠翠爲什麼會感到“薄薄的淒涼”?

明確: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閒坐下來。看着天上的紅雲,嗅着空氣中殘留着的白天熱鬧的氣息。不覺寂寞惆悵涌上心來,看世上萬物都那麼生機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卻“太平凡”了,覺得“好像缺少什麼”。內心騷動不安的愛情,卻不能像雀子、杜鵑、泥土、草木、甲蟲那樣,熱烈勃發。和周圍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淒涼”。

2.第二段中,翠翠爲何要“胡思亂想”?翠翠和祖父之間有着濃得化不開的親情,無論是他們二人,還是讀者,對此都不會懷疑。但是爲什麼翠翠會產生“懲罰”爺爺的念頭?(是爺爺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嗎?不是,爺爺早就在操持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爺爺的操持嗎?不,翠翠明白,爺爺永遠會滿足她的任何一個要求和心願。)

明確:翠翠感到日子有點痛苦,“好像缺少了點什麼”,她覺得委屈,自然地遷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嬌的祖父,她並不當真地胡思亂想着自己出走以後帶給爺爺的懲罰。注意,翠翠的“懲罰”手段仍然是建立在兩人親情深厚的基礎上,她深知祖父愛她,所以讓他嚐嚐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後面,只是這樣一個念頭,就嚇壞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沒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顧爺爺正忙着搖船,一次又一次叫爺爺回家,彷彿晚一點他們真會分開。

其實,翠翠此時心裏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或一件具體的事情,她就是那麼“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虛心情鬱悶,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因爲無法言說,所以沒人能幫助你;因爲確實存在,所以它總在折磨你。這就是孤獨感。

翠翠這清醒的白日夢,把一個少女單純而隱祕的內心情感託現給讀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邊,爲什麼就“忽然哭起來了”?爲什麼無來由地多次地“哭”?

明確:翠翠懷着滿腔心事,無人能訴說。渡船上人們悠閒地過渡,又有誰能瞭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閒和翠翠內心的波動,形成動與靜的對比,表現出翠翠那看似無來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無來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竇初開的朦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這樣閉塞但人情質樸的環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會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樣。

4.外公給翠翠講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導學生把握此時翠翠心理的微妙變化。

5.翠翠的夢,有什麼深刻含義?爲什麼平時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輕而易舉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又說明了什麼?

明確:翠翠的夢寫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動心理。翠翠情竇初開,聽到外公講父親和母親浪漫的愛情故事,不由得聯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夢見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時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內心裏以前對儺送朦朧的感情,現在明確起來了。“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又表現出她內心的忐忑不安。

6.當祖父把實情告訴翠翠的時候,注意此時翠翠的心理變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氣”,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誰的氣呢?

明確:一個思春少女的感情。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蘆管,爲什麼“覺吹得不好”?老船伕長長的曲子,爲什麼“翠翠的心被吹柔軟了”?

明確: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卻沒有來。“一片草蟲的清音復奏”,更使翠翠的心亂,連蘆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長長的曲子,婉轉的曲調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溫柔起來。

8.最後,祖父唱了十個歌,翠翠爲什麼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確:翠翠最後聽祖父唱歌,就是儺送昨晚唱的歌,心裏踏實了,她知道儺送也像自己愛他一樣,愛着自己。她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這時她已經 知道虎尾草要交給誰了。

9.關於翠翠這個人物形象:

明確:翠翠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她和外公相依爲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因爲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尋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時的無奈,又爲外公擔心起來,爲自己的想法的後果害怕自責。她情竇初開,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而節選部分以後儺送遠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歸來,表現她愛的執著。

三、分析討論

作品人物間的親情關係和愛情關係,感受湘西民間獨具的風俗美風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孫情:

明確: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兩個人物。相隔着中間一代人,祖孫倆組成的家庭是殘破的,所以在悠長的歲月中,祖孫二人不僅生活上相依爲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點分析第13章(課文前部分)翠翠的“負罪”和“贖罪”。再讓學生找表現祖孫親情的文段,讓他們意識到這真摯親情是植根於純樸民風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愛情:

明確:愛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對物慾的排斥,愛情愈純潔,其中包含的物慾成分就愈少。

課文節選的三章沒有直接寫到幾個青年男女相愛的動機,但卻寫到了他們表達愛情的方式,最動人的當然是儺送的歌聲和翠翠夢裏的虎尾草。儺送用整夜的歌聲表達對心上人的愛慕,讓人不由想起《詩經》《樂府》裏詠歎愛情的美麗詩章,這是湘西古風猶存的明證,更是這裏的人把愛情視作聖潔感情的表現。同樣,翠翠在睡夢中受到歌聲召喚,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準備送給意中人,一個少女纖塵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讓人感動。

可作補充的是翠翠父母的愛情,他們在對歌中相愛,在絕望中殉情。爺爺對翠翠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種歌唱出了你”,原來,翠翠就是純潔愛情的結晶。

3.天保和儺送的手足情

明確:天保和儺送突然發現兩人愛上的竟是同一個姑娘,眼看兄弟要變成情敵,他們沒有反目成仇,也沒有像流行小說寫的那樣,其中一個慷慨“出讓”,他們懂得,姑娘不是財產,感情沒有價格,你必須接受姑娘的選擇,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選擇。於是他們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競爭,哥哥走了車路佔了先,就一定讓弟弟走馬路先開口,結果一唱定乾坤,這裏沒有裁判,沒有評委,沒有公證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濃於水的手足深情。爲了成全弟弟,哥哥帶着失戀的憂傷遠走他鄉……

分析中讓學生感受悲劇中的人性美。

作者深情地歌詠親情愛情的美麗,意圖何在,這可能是個複雜問題,可不必在教學中深究。沈從文先生在內地看到了許多現代文明對傳統美德的鏽蝕和破壞,這觸痛了他,這部小說可能反映着他對重建人與自然和諧關係、恢復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坦誠的思考和願望,他把這些美好的願望交給了家鄉湘西的鄉親,所謂“禮失求諸野”吧。

四、開放討論題:小說中人物孤獨感的分析。

五、教師總結

六、 課後訓練:要求學生找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內容,並思考:這些景物描寫有何共同特點?又有何作用? (提示:文中集中描寫的有四處——景情結合、烘托 )

教案點評:

本教案以介紹沈從文和《邊城》情節導入,抓住翠翠的心理活動,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感受邊城的人性美。教學中應以學生品讀討論爲主,教師適當點拔。

高一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爲文意圖,體察作者的愛國之情。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採用對比逐層論證的方法。

3、掌握課文中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現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六王畢,四海一”,在《阿房宮賦》裏,杜牧用這六個字概括了秦滅六國、一統寰宇的歷史進程。也許因爲秦王朝過於短促,歷二代便驟然滅亡,所以後人總愛在秦的暴滅上作文章,而忽視了一個極爲重要的課題:秦爲什麼能夠以少勝多,以小勝大?或,六國何以由強趨弱,轉勝爲敗?歷史學家語焉不詳,文學家往往指斥不當。

賈誼《過秦論》主要指責秦之過,但對秦的勝利(六國的滅亡)之因也作了簡要的剖析:在六國,“爭割地而奉秦”,使秦國“有餘力而制其弊”;在秦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橫而鬥諸侯”。這種剖析顧及鬥爭的雙方,是辨證的;但分析不盡準確,因爲並非這六個國家都爭着割地奉秦。

《六國論》是歷史上第一偏不鞭強秦之暴行,而剖六國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歷史的嚴肅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賂敵爲安的悲劇結局,乃是有感而發,它具有現實批判的針對性(這一點,我們在學習課文中會進一步認識);它不足600字,言簡意賅,機鋒雄辯,又有很強的文學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作者簡介

(學生自讀註釋一)補充兩副寫“三蘇”的對聯

萃父子兄弟於一門,八家唐宋佔三席;

悟駢散詩詞之特徵,千變縱橫識共源。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閱讀課文

學生先初讀,掃清語音障礙;再齊讀。

四、疏通字詞

學生自譯。補充(板書):

重要字詞:率、厥、彌、判、速、洎、殆

詞類活用:小/大則……、義不賂秦、卻、禮、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異義:其實、祖父、至於、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厭、當

特殊句式: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詞多義:暴、與、猶、亡、始

高一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瞭解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樂伎和藝人們的悲劇命運

2.體會作者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詩人自己被貶謫的境況聯繫起來寫用意

3.體會作者運用生動、恰當、新穎的比喻來描繪音調的高低、強弱變化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詩篇中對音樂形象描寫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經歷了安史之戰由盛轉衰的時代。在這段時期裏,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官僚集團互相傾軋,政治非常黑暗。白居易青少年時代是在戰亂和貧困中度過的,這使得他對社會和人民疾苦有着較深的瞭解。29歲中進士,歷任祕書省校書郎,翰林學士,左拾遺,在任左拾遺的三年,白居易從他的正義感和政治上的進取心出發,對時政提出了強烈的批評。他屢次上書,反對宦官掌兵權,指責皇帝的過失,創作了《秦中吟》、《新樂府》五十首在內的大量諷喻詩,對這段在其政治與文學生涯中最有光彩的歷史,直到幾年以後白居易還頗爲自豪。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的刺客刺死,白居易上書請捕刺客,反而因越職言事而得罪,貶爲江州司馬。第二年,他送客潯陽江邊,遇上一位彈奏技藝高超的琵琶女。請她彈奏,聽她訴說不的身世,詩人既同情她的飄泊憔悴,又聯想到自己的貶謫,悲人自悲,於是寫下了這篇傳誦千古的《琵琶行》。通過這一打擊,使他早年的思想理念逐漸動搖,而向佛道思想靠近。他在廬山東林寺建了草堂,禮佛參禪,越到晚年,他心中受佛教的浸染就越深,最後他閒居洛陽,與香山寺僧人相交,自號香山居士。七十五歲卒於洛陽。

白居易是繼杜甫之後的又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倡導“新樂府”,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認爲創作必須民生疾苦,揭露社會時,著有《白氏長慶集》,今存詩近三千首。

二、教學“序”

詩人在《琵琶行》中是借琵琶女淪落天涯之悲,抒自己滿懷遷謫之怨,比興相緯,寄託遙深。

1.要求學生對照註釋口譯序

2.教師補充資料:

①在《江洲司馬後記》中,白居易對司馬之職,有一段議論:“若有人蓄器貯用,急用兼濟者,居之一日不樂;若有人養志忘名,安於獨尊,處之雖終身無悶。”

②白居易在被貶謫謫去江洲途中新寫的《雜感》裏,曾用控訴的口吻說:“是非不由已,禍患安可防。”在以後的一些詩中,亦曾多次表露此種心情。

可見,懷抱“兼濟天下”,意欲有所作爲不甘於“養志忘名”的詩人是不可能“恬然自安”的。所謂“恬然自安”只不過是詩人在滿懷激情而又難以排遣時的曠達之語和強自安慰的話。

三、教學詩篇

1.範讀詩篇

2.學生對照註釋自讀課文,完成自讀題

①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荻花 聲聲思 捻 抹復挑 六幺

迸 蝦蟆 鈿頭銀篦 嘔啞嘲哳

②找出詩中直接描寫音樂的句子

③理清詩中所敘事情

3.交流自讀題

四、作業

自讀題②、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

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講述琵琶女的身世

二、新授

1.領讀第1段

首句“潯陽江頭夜送客”,只七個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了概括的介紹;再用“楓葉荻花秋瑟瑟”一句作了環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蕭瑟寂寞之感,已曲曲傳出。此時又是“舉酒欲飲無管絃”爲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作了鋪墊。

從夜送客時的“秋蕭瑟”、“無管絃”、“慘將別”一轉而“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這對於琵琶女的出場來說,已可說是“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並不是她在拿身份,她“千呼萬喚始出來”,是因爲她有一肚子的“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願見人。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她的難言之痛。

2.音樂的描寫

下面的一大段通過琶琶女彈奏的樂曲來揭示她內世界。

先用“轉軸撥絃三兩聲”一句寫校弦試音,接着就讚歎“未成曲調先有情”,突出了一個“情”字。“弦弦掩抑聲聲思”以下六句,總寫“初爲《霓裳》後《六幺》”的彈奏過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續續彈”、“輕攏慢捻抹復挑”描寫彈奏的神態,更用“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樂曲所抒發的思想情感。此後十四句,在藉助語言的音韻摹寫音樂的時候,兼用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這個疊字詞摹聲,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節節如私語”亦然。這還不夠,“嘈嘈節節錯雜彈”,已經再現了“如急雨”、“如私語”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比,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接。旋律繼續變化,出現了先“滑”後“澀”的兩種意境。“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象“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暫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餘音嫋嫋、餘意無窮的藝術境界,令人拍案叫絕。彈奏至此,滿以爲已經結束了。誰知那知“幽愁暗恨”在“聲漸歇”過程中凝聚着無窮的力量,無法壓抑,終於如“銀瓶乍破”,水漿迸流,如“鐵騎突出”,刀槍轟鳴,把“凝絕”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纔到高潮,即收撥畫,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並沒有消失。詩人又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環境描。寫作側面烘托,給讀者留下回味無窮的廣闊空間。

如此繪聲繪色地再現千變萬化的音樂形象,已不能不使我們驚佩作者的藝術才華。但作者的才華還不僅表現在再現音樂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形象的千變萬化,展現琵琶女起伏迴盪的心潮,爲下文的訴說身世作了音樂性的渲染。

高一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正確認識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時代意義。

二、學習領會作品中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理清小說結構,分析別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體內容。

二、初步體會小說的諷刺意味。

整體感知

《裝在套子裏的人》寫於1898年。小說主人公別里科夫是一個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陳規陋習套自己,而且還去約束別人。他是沙皇專制統治的產物,又是沙皇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既是令人畏懼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風的可憐蟲。作品問世以來,別里科夫已經成爲那些害怕新事物、保護舊事物、反對變革、阻礙社會發展者的代名詞。作者用誇張變形的漫畫手法和強烈的對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諷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撻了反動勢力的可厭可憎,無情地嘲笑了他們的極端虛弱。

教學步驟

1.導人新課

老師出示諷刺詩《老掌櫃難捨芭蕉扇》

老掌櫃難捨芭蕉扇

陳顯榮

要我換電扇,且慢復且慢!

不怕花錢多,就怕擔風險: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觸電;

倘若螺絲鬆,飛來大刀片,

重者削腦袋,輕則上醫院。

還是穩妥點,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搖,照舊能解汗!

這位難捨芭蕉扇、懼怕電風扇的老掌櫃,僅是一位老實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遲鈍。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與他相似。詩人幽他一默,希望這些人思想解放一點,別老捧着那本老皇曆不放。詩人對老掌櫃的典型心態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絲鬆,飛來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絕。從這位難捨芭蕉扇、懼怕電風扇的老掌櫃害怕新事物這一點上,我們想起嘴邊總是掛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鎮上不點什麼動靜就總是憂心忡忡地擔心可別出什麼事啊的奧楚蔑洛夫。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契訶夫的另一篇小說《裝在套子裏的人》,領略一下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是個什麼樣的形象。

2.快速理清課文結構

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別里科夫哪些事?根據情節發展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

明確:故事的主要情節是別里科夫的戀愛以及最後失敗,按照情節的發展可以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別里科夫的外表、生活習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別里科夫與華連卡戀愛以及最後失敗(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別里科夫,但生活中還有許多別里科夫(3840段)

3.與我國小說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國小說在故事開始之前,先對故事主人公作個全景式的描寫。本小說也是如此,在具體敘寫別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筆墨去介紹別里科夫的特徵,爲什麼要這樣安排?

初看起來,好像這樣入題慢,前後聯繫又不緊密。然而,作者在寫婚事之前,先對別里科夫加以描繪和議論,突出別里科夫與衆不同的、甚至是怪異的生活習性和思想,先聲奪人,給讀者以強烈的印象。既有利於直接揭示別里科夫的醜惡腐朽本質,又能激發讀者的閱讀慾望一一這種人,竟然還差點結了婚,一箭雙鵰,安排巧妙周到。

4.請學生反覆誦讀文章第一部分,認真體會其諷刺意味,並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去表現別里科夫的套子特點?

作者以嚴肅的態度,用誇張、比喻和反覆的修辭手法,極力地刻畫別里科夫與常人迥異的套子式的生活習性和思想,在發笑中達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習性方面,主要從穿、住、行等方面表現其套子特點,其中穿着修飾方面寫得最詳盡;居住方面着筆不很多,但寫得逼真;至於行,則突出其與人隔絕、與世隔絕的特點。在思想方面,則主要寫其評判是非的標準及語言。他的標準,就是要服從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擁護;甚至於連政府已批准或默許的新鮮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頭禪是,千萬別出什麼亂子,表明了他的恐懼心理,對於現行秩序、既成傳統以及代表着這種傳統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懼。

5.別里科夫整天戰戰兢兢。他怕的是什麼呢?而他只不過是中學裏的一位普通的希臘文教師,爲什麼能轄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別里科夫整天戰戰兢兢、六神無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會變革,害怕動搖了舊秩序。全城人戰戰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爲他的言行與思想都是與沙皇專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覺維護着舊制度舊思想。周圍的人還沒有勇氣敢與他鬥,所以都怕他,受他轄制。別里科夫的可恨在於,他不但要把自己裝在套子裏,而且還想把周圍的一切也裝進套子裏。這兩種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們結合當時的情況想一想,就會發現總根源都是沙皇專制制度。別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統治,一方面是極力加強反動統治,在全國造成了沉重壓抑的氣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將滅亡,搖搖欲墜。革命的風暴還未到來,革命力量還很弱小,大多數人還感到迷茫,不敢起來鬥爭,所以別里科夫還能轄制全城。

6.總結、擴展

別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個反動時代的產物。

別里科夫自己懷着無盡的憂慮和恐怖,縮進套子裏,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別里科夫卻又要用這個套子去套周圍的人,去套那個中學,那個城市,而那個學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轄制了整整十五年。

這裏的套子實際上是一種象徵,象徵着別里科夫維護舊制度、舊秩序,害怕和反對一切新事物的保守與腐朽;象徵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專制統治。

7.佈置作業

課後認真閱讀課文第二、三兩個部分,分析別里科夫爲什麼會落得個如此下場,意義何在?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分析別里科夫這一形象的諷刺意義。

2.拓展延伸,探討套子的現實意義。

3.領會作品中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

整體感知

契訶夫是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最後一個傑出的作家。當時,沙皇政府爲防範革命活動而公開施行高壓政策,進步雜誌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爲買而笑的刊物。爲了生計,契訶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寫了許多逗人發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於粗俗,但有相當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表面上寫俄國社會日常生活中的笑話,實際上卻無情地嘲笑和揭露專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等。從庫頁島考察回來後,契訶夫果斷地和反動報刊斷絕聯繫,其作品題材更廣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爲成熟。《裝在套子裏的人》就是契訶夫在這一創作的繁榮和成熟時期而誕生的優秀作品。

教學步驟

1.導人新課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熱烈地讚美過純真的愛情,那麼,躲在厚厚的套子裏的別里科夫在愛情的面前將會怎樣呢?請仔細研讀小說第二部分。

2.圍繞別里科夫的婚事討論:

從始至終,作者只講別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麼愛情,爲什麼?

先看別里科夫準備結婚的原因:別人的撮合遊說;華連卡表示出的好感;華連卡長得不壞,招人喜歡;華連卡出身較高,有田產;華連卡是第一個待他誠懇而親熱的女人。以上種種,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種外在的誘惑,而別里科夫內心並未萌發一種真正的愛意,他準備結婚,是因爲昏了頭,不是因爲愛。

再比較別里科夫和華連卡的性格:一個孤僻、古怪、保守,懼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個則美麗、活潑、愛熱鬧,愛新事物,愛新生活。兩個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於完全對立,能發展成真正的愛情嗎?

最後請看婚事的結局:通常結婚是件使人高興的事,但在別里科夫卻成了一場大災難,一次僅僅是可能的喜事,結果卻成了真正的喪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愛的溫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對戀愛充滿氣憤,以至於看到那漫畫便氣得臉色發青、嘴脣發抖。作家只講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麼愛情是意味深長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作家對社會生活的觀察是多麼深入細緻,對人物的刻畫是多麼準確真實。

高一語文教案 篇5

一、解題

“咬文嚼字”一般解釋爲:過分地斟酌字詞(死摳字眼,不領會精神實質)。作者賦予這個成語一種新的意義,就是在文字運用上“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認爲語言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文字的優劣要從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表現的意境上去辨別,文字的運用,要從思想感情的透徹、凝練、創新入手。

二、作者介紹

朱光潛(1897—1986),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 筆名孟實,安徽省桐城縣人。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美學成爲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近代。王國維、蔡元培、魯迅、周揚等爲我國現代美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直到20世紀三十年代,美學還沒有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這時朱光潛寫的《文藝心理學》、《談美》、《詩論》等專著,具有開拓意義。朱光潛也是我國現代比較美學和比較文學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國前所作的《詩論》是我國比較美學的典範作品,用西方詩論來解釋中國古典詩歌,用中國詩論來印證西方著名詩論,觸類旁通,瀟灑自如,美不勝收。朱光潛認爲:“在我過去的寫作中,如果說還有點什麼自己獨立的東西,那還是《詩論》。《詩論》對中國詩的音律,爲什麼中國詩後來走上律詩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學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藝心理學》也是融貫中西的經典著作。

《西方美學史》是朱光潛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對黑格爾《美學》的翻譯,爲他贏得了崇高聲譽。他的數量衆多的譯著和譯文爲我國的美學研究和文藝理論研究鋪平了前進的道路。回國後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任教。解放後,一直是北京大學教授。

朱光潛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這是朱光潛不尚空談、着眼現在、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

他的座右銘:“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其他著作:《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美書簡》《美學拾穗集》《藝文雜談》。

三、課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體,爲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兩層。第一層1—5段,說明文字與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這一層又可以分爲三個層次,舉三組典型例子,從三個方面說明三層意思。第l、2段爲第一層次。文章開頭先舉郭沫若聽從一位演員的建議,把“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爲“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通過這個例子研究煉字的道理。說明“你是什麼”句式,“不帶情感判斷”,而“你這什麼”句式則“表現着強烈的情感”。朱光潛先生爲了證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隻作理論上的分析,而是又列舉了《水滸傳》中石秀罵樑中書、楊雄醉罵潘巧雲所用的“你這什麼”句式以表達極端憎惡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舉了《紅樓夢》中茗煙罵金榮用的“你是什麼”的句式,進一步闡明“‘你這’式語法,並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語法來得有力”。順勢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風度”改爲“你這革命家風度”並不妥當。這一組三個例子,典型生動。說明各種不同句式,還要適合不同語言環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證明下,再進行語法句式分析,順理成章。

第二層次3、4段,列舉了《史記》中李廣射虎的例子。《史記》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虛在《史記辨惑》裏說“凡多三石字”,他把三個石字刪了,其中一例是“嘗見草中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朱光潛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簡潔些”,但卻失去了原文中“發現錯誤而驚訝的意味”、“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們:文字的“增”或“減”需要人們“細心玩索一番”,纔會感到它們意味的不同。

第三層次5段,列舉了唐代大詩人韓愈和賈島“推敲”詩句的佳話。獨闢蹊徑,充分利用聯想和想象,有理有據地分析“推”和“敲”對全詩意境的不同作用。賈島當時究竟想到了“推”還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潛先生對有些人“以爲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漂亮些”實在是“根本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關係”,“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際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這一層作者從文字、詞語的表層入手,句式的變化、文字的增刪、詞語的選擇,這些可見的語言現象背後帶動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語言外表的錘鍊反映作者(或者讀者)思想內核的錘鍊,只有咬文嚼字,別無他法。它強調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層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義。

第6段先從文字的意義上分析,它具有“確定”和“控制”的難處。當然“確定”是基礎,“控制”是難點,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義,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義”和“聯想意義”不可。“直指意義易用,聯想意義卻難用”。因爲聯想意義浸透了作者的個性。朱光潛先生信手拈來的“煙”的不同意義。蘇東坡《惠山烹小龍團》的三四句闡明瞭捕捉聯想意義,抓住這“遊離”的,不易控制的“甚至於支離”的“怪物”,的確需要作者的艱苦勞動,同時還必須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例如“小龍團”茶觸發了“天上小團月”的聯想。可見聯想起來的難處,但是,“難處就在含混中顯得豐富”。點擊了、激活了這一難點,“這是點鐵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說,蘇軾善於聯想,能點鐵成金。但現實的情況卻是“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陷入到聯想的套語中,出現了“套板反應”的尷尬局面。

作者尖銳地指出:“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面離不掉‘套板反應’。”那麼就可能是“在運思佈局上面,甚至於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這種可怕現實並非聳人聽聞,“如果隨便在報章雜誌或尺牘宣言裏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

如何去掉這一毛病呢?朱光潛先生告誡只要“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於落入下乘”。

高一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識記

A.關於《彷徨》

B.煙靄等詞語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說創作的社會背景

B.根據人物描寫和情節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說的環境描寫及對主題的作用

D.倒敘手法(複習)

教學設想

1.此文長達萬餘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實的,因此強調預習,以免課堂上出現空對空的情形。

2.由於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於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爲陌生,所以在課堂開始時有必要讓學生聯繫歷史知識弄清。

3.文章較長,知識點多,要學的東西也多,容易雜亂,擬從三個方面實施教學

A.小說的環境描寫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說的主題,人物形象的意義

4.此文是現代文學作品,不少詞語與現代漢語意義不甚相同,正好可用來訓練利用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

5.三課時

教學過程

佈置預習

1.查找相關資料,瞭解1924年前後中國社會的狀況

2.讀2-3遍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列表回顧中學課本中所涉及的魯迅的作品.文集.體裁

2.關於彷徨及的創作背景

A.魯迅此時的思想狀況:由吶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後的歷史

辛亥革命1911 五四運動 1919

二.整體感知,梳理情節

1.這篇小說所寫的人物有幾個,請大致給他們分類

2.小說採用什麼記敘順序

3.以什麼爲線索

4.這篇小說的敘述的時間跨度有多大,具體地寫了哪幾個地點,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請找出相關語句

5.給你感受最深之處是?說一點理由

6.列出情節提綱

明確:

1祥林嫂

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

柳媽

不需很精確,旨在訓練學生理清人物關係的能力

2.倒敘

3.我的見聞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魯鎮 衛家山 賀家墺

濃縮在舊曆的年底的魯鎮 由此輻射

短篇小說的時空安排

5.見板書

三.通過人物描寫分析人物命運與性格

小說通過塑造祥林嫂這個形象來表現主題,那麼她有怎樣的命運,表現了她怎樣的性格

1.簡述她的主要生活經歷

2.小說主要採用什麼描寫方法描寫主人公的,文中有幾處突出的肖象描寫,寫出她什麼性格特點,請找出並分析

畫眼睛---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還是畫她的眼睛----〈我怎樣做起小說來的》

跳讀三次描寫,比較其異同,體會用肖像變化表現人物命運的變化和性格特徵

第一次

臉色表黃----生活艱辛

紅潤----青春的活力

順着眼---善良.安分.溫順

第二次

兩頰消失了血色

順着眼,眼角上逞帶些淚痕

眼光沒有先前的那樣精神

沒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慘重打擊,內心痛苦而又難以表達

第三次

眼珠間或一輪---長期的嚴重的打擊與折磨,陷入極度悲哀,內心痛苦無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總結:三次肖像描寫表現了祥林嫂悲慘的命運

3.是什麼使她的命運如此悲慘直至死去?而她對自己的命運又採取了怎樣的態度與行爲?從其態度和行爲可看出其怎樣的性格特徵。

四.練習

從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現祥林嫂的悲慘命運的細節

六.佈置作業

熟讀文中關於景象的描寫,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七、板書設計

情節 內容 順序

序幕 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 祥林嫂突然死去 倒敘

開端 初到魯鎮

發展 被賣改嫁

高潮 再到魯鎮

尾聲 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小說的環境描寫

2.分析小說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討論上節課的課後練習一

參考角度:A、沒有名字 B、小十歲的丈夫 C、工錢

旨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視的信息

二.小說刻畫了一個怎樣的環境,作者是如何描繪的

點拔:

1)關於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

2)關於環境描寫的類型及要求

1.文中幾處寫景象,三處景象的描繪目的何在?

研讀開頭一節

A舊曆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麼意思?爲什麼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氣息?

B.將到新年是一種怎樣的氣氛?

C.四叔與我見面的情景表現什麼?大罵新黨,S在書房裏表現什麼,爲什麼不是留在書房裏

2.研讀第一次景象的描寫

A、此段描寫最突出的是什麼,找關鍵詞

都沒多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3.作者描寫魯四老爺的書房有什麼特徵,層如其人,表現了什麼?

明確總結

1.沉悶壓抑的氣氛

2.封建的風俗習慣迷信根深蒂固(儘管封建制度已S終正Q)

3.保守虛僞反動

三.研讀冬季日短一節

1.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

2.爲什麼說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則無聊生者不生------

明確:渲染社會環境的黑暗與可惡,營造悲涼氣氛,表示我對祥林嫂的同情與憤激

四.研讀小說的結尾

這一結尾的作用,與文章其它部分的關係

點拔

A、在結構上

B、對於中心的表達上

明確:

A首尾呼應,使小說結構更臻完善

B與祥林嫂的死的慘象和天地聖象的預備給魯鎮人們以無限幸福的氣氛形成對比,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

五.總結性討論

1.小說爲什麼題 爲,而不是祥林嫂?

A情節發展與之有關,提供了背景

B封建勢力通過殺害祥林嫂,她死於中,強烈的對比,增強悲劇性

2.柳媽是一個怎樣的人,她是不是兇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傷痕

B.同情她卻給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A:我與魯四老爺

B:我的說不清

也許有---自以爲慰藉,不忍心增其煩惱

也未必---意識到增添苦惱,只好吞吐,支吾其辭

說不清---怕負責任的含混之辭

我說不清,始終不否定靈魂的有,表現我對幫助祥林嫂擺脫封建迷信毫無力量,甚至沒有勇氣正視祥林嫂提出的問題,我 的軟弱性

具有進步的思想扔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卻軟弱無能,沒有改良的辦法.

六.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六

2.自選角度,寫一則讀書筆記

七、作業

反聵及校正

高一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瞭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瞭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瞭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這是一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三、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蹟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方法

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圖片)

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

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有兩點,我先說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衆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

(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後面註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1、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明確要求:標註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後註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爲什麼要囚綠?

(因爲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

(他後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

(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學生速讀課文。

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後,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

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爲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作者因爲愛綠而囚綠,課文哪些語句寫出了他對綠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着陽光方向生長的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高一語文教案 篇8

【課題】始業課

【課型】講授【第1教時】

【教學目的】

1、師生互相初步瞭解,溝通,並學習口語交際—介紹。

2、明確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3、讓學生明確本科目的學習要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與學生溝通感情

教學難點: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與學生溝通。

姓名愛好學習新東西贈言

二、學生自我介紹

姓名愛好星座博客

三、瞭解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情況

1、愛學語文嗎?喜歡上語文課嗎?

2、看過哪些課外書?課代表調查

3、愛寫作文(日記)嗎?週記

4、以往的語文課是怎麼上的

5、最喜歡語文老師怎麼上課

四、明確語文學習的要求

守紀(一切與課堂無關的)、聽講(聽課、發言、討論)、作業(必做、選作加分、練字)三方面與學分、作業本(預習、聽課筆記、課後作業)練字本作文本

【作業佈置

抄寫詩詞三遍

【教學反思】

【課題】《永遠的校園》【課型】講授【第2教時】

【教學目的】

1.瞭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藉助演講、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思辨說理的能力

3.對比謝冕心中的北大與現實中北大的差異,並揣摩這種差異的根源,從而樹立正確的大學觀、人生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抓住作者的行文線索;

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思索自身發展進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刻理解“永遠的校園”中“永遠”的涵義;

【教學過程】

預習:誦讀文章,感知大意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剛來到我們的學校學習,我想問一下,同學們對自己曾經的母校印象如何?對我們的新學校感覺怎麼樣?好,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位在自己學校裏一待就是半個世紀的老人,在他眼裏,他的母校——北京大學是怎樣的印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謝冕的《永遠的校園》。

2、背景資料

謝冕,著名作家、詩人,北大文學院教授,自他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有沒有同學知道北大的歷史由來?

北大,全稱北京大學,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成立於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產物。1912年5月,改稱北京大學。嚴復是第一任校長。北京大學也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五?四”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後來爲了紀念“五?四”運動,繼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將“5?4”定爲校慶日。

3、課文研讀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下課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作者在前5個自然段寫了什麼?校園在他眼中是怎樣一個概念?(寫了謝冕對北大美麗景色的真實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層的概念,在他眼裏北大校園是既具體又抽象的。)

②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着重針對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我同樣擁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園”所起到的承上啓下的作用。在這裏作者從具體的校園走向了抽象的校園。)

③作者在7—12自然段談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園精神?

Ⅰ、具有向習慣思維和因襲勢力的抗爭精神;

Ⅱ、不單純、富有個性;

Ⅲ、校園裏有一種特殊的氣氛:機智、聰慧;灑脫、活潑;

Ⅳ、民主與科學:北大的精神支柱。

④在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作者又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北大不滅的精神——北大校園精神的延續)

⑤大家思考一下,“永遠”的內涵。

(例如:“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質的力量。永遠“子子孫孫無窮匱矣。”精神的延續和不滅。

4、詞語學習

曼妙歡愉怨尤弦誦耿介不阿虔誠

阻扼肅殺

【作業佈置】

【教學反思】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課題】《成長》

【課型】講授【第3教時】

【教學目的】

1、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懂得只有通過不斷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的道理,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的人生方向。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親在“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體會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個性的語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懂得從小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我們以前學過很多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啓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分析問題

1、整體感知課文並思考。“我”的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怎麼看待她爲“我”所做的種種“設計”的?

(答:“我”的母親是一個這樣的人:她率直、潑辣、急於求成,“她難以掩飾她的厭惡”,又毫不隱瞞她的高興,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樹。對“我”不思進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卻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開明的,一旦發現“我”在生意場上已沒有指望,便爲“我”留意新的“行當”。於是,她發現“我”的寫作天才,並鼓勵“我”當個作家。)

(三)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麼?

高一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一、理解三首詩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感悟詩人或渴求人才,或立志建功立業,或追求平淡寧靜的田園生活的情感、抱負與襟懷。

二、初步瞭解魏晉詩歌體裁發展變化、題材內容更加廣泛的特點,體會三首詩不同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

教學重點

三首詩思想內容的理解和感情基調的把握。

教學難點

《歸園田居》藝術風格和審美價值的認識。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魏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戰亂頻仍、動盪不已的混亂時期但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與文

學藝術,卻十分活躍,詩歌創作也進入了“黃金時期”,產生了曹操、曹植、陶淵明這樣光耀千古的偉大詩人。本課就來學習這三位詩人的代表詩作。

二、初步感知

1、教師範詩三首詩,也可放錄音。

2、學生自讀,對照註釋讀準字音,疏通文意。

3、學生放聲誦讀三首詩,體會詩中蘊涵的思想內容,把握詩的情感基調。教師對誦讀作適法的提示指導。

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分別找三名同學朗讀,然後集體朗讀。

在此過程中通過提問、討論(不要分小組詩論,時間宜短)和教師的點撥,明確三首詩

的情感基調。

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深沉,朗讀時速度稍慢,但不能低沉,更不能悲慼,要讀出氣魄。

曹植的《白馬篇》:昂揚,剛健,朗讀時速度宜稍快,但不能輕飄,要讀出少年英雄的氣概。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喜悅,平和,寧靜,速度較慢,語調宜平,要讀出詩人陶醉於田園生活的喜悅心情,決不能慷慨激昂。

三、師生共同研討

1、《短歌行》是否以抒發因“人生幾何”而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爲主?爲什麼?

研討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詩中的具體語句中得出結論:詩人迫切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才,以實現“天下歸心”的政治抱負(如“但爲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契闊談燕,心念舊恩”等詩句)。“山不厭高,水不厭深”,表現了作者的博大胸襟。

2、《白馬篇》塑造了怎樣一個少年英雄形象?

通過認真閱讀詩句,用準確簡練的語言加以概括。

少年英雄形象:身手敏捷,武藝高強,奮勇殺敵,忠勇報國。

要提示學生,作者塑造的少年英雄形象中,寄託着自已立志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

3、《歸園田居》是如何展現田園風光的詩情畫意的?

應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提高其鑑賞能力。

作者幾乎完全採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煙、雞鳴、狗吠等農村中的最平常的景象,勾畫出一幅恬靜、平和、質樸的田園風光,其中融入了詩人的高雅情趣,表現了詩人對自由閒適的農村生活的熱愛,營造出寧靜淡遠的意境,令人神往。

4、體會三首詩不同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談談自己的看法,並說說你最喜歡哪首詩。

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詩句的具體分析,談出自己的某點看法,不要求全面,教師可適當點撥。

《短歌行》是四言詩,另兩首是五言詩。四言詩秉承了《詩經》的創作形式和風格,兩字一頓的節奏,古樸凝重。五言詩是在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五言詩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彙,從而擴展了詩歌的容量,能夠更靈活細緻地抒情和敘事。在音節上,奇偶相配,也更富於音樂美。因此,它更適應漢以後發展了的社會生活,從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詩的正統地位,灰飛煙滅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短歌行》以抒情爲主,運用比興、引用等手法,曲折細緻地抒寫了詩人內心複雜的情感,塑造了一位求賢若渴的主人公形象,格調悲涼慷慨。

《白馬篇》通過多角度描寫和比喻、誇張、對偶等多種修辭方法塑造了一位勇猛忠貞的少年英雄形象,剛健豪邁。曹氏父子的這兩首詩充分體現了建安風骨的特色。

(196年,曹操奉漢獻帝移都許昌,改元“建安”,他不斷招納才士,在北方形成一個文學中心。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時代政治的中樞,又是文壇的領袖。他們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吸引了許多文人,開創了一代文學風氣。以曹操爲首的建安文學家,多是注重實際的政治家,他們有着力挽狂瀾的雄心和自信,並且把建立不朽的功業視爲短暫生命的延續。這種感情也在他們的創作中充分表現出來。憂時傷亂、悲嘆人生短暫、渴望不朽的功業,都是非常強烈、十分濃重的感情,三者結合在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學具有異乎尋常的感染力,形成了慷慨悲壯的時代風格。人們在談到建安詩歌的時候,常常稱譽“建安風骨”。所謂風骨,乃是指作品內在的生氣和感染力以及語言表達上的簡練剛健的特點。)

《歸園田居》的風格與前兩首截然不同。詩人以平常意象,樸素語言,在自然景物的描畫中滲透濃郁的感情,風格平淡淳厚。

四、作業

1、熟讀《短歌行》《白馬篇》,背誦〈歸園田居〉。

2、課外完成練習五並閱讀“相關鏈接”。

高一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瞭解文中所寫人物的性格特點,注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行動,學習作者運用對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寫人的表現手法;

2.認識“鴻門宴”這一斗爭的性質,注意本文情節起伏的結構特點,正確評價有關人物;

3.重點學習“軍、擊、內、如”等實詞和“其、而、則、乃”等虛詞,瞭解課文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

教學重點:

1.瞭解文中人物性格特點,注意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行動。

2.掌握“軍、擊、如、信、謝”等文言實詞和“因”、“爲”等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做到讀文爲主而兼顧讀史,二者做到相輔相成。

2.注意作者運用對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寫人物性格的表現手法。

教學設想:根據本文重點、難點,總體上採用誦讀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從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導入課文。

二、讓學生自己整理有關《史記》的知識,快速讀課文,做到整體感知。

三、問題設計:

①全文按鴻門宴的前的前後過程分爲幾部分?

②宴前共寫了哪幾件事?用精煉的詞語概括。哪件事是“導火線”,這一部分在情節發展上有什麼作用?

四、學生帶着問題②誦讀(1─2)節,教師指導學生不懂之處。

五、作業佈置:請學生在理解(1─2)節的基礎上誦讀(3─4)節。

第二課時

六、學習(3─4)節

七、問題設計:

①宴中這部分共寫了哪幾件事?它圍繞對劉邦的態度反映了項羽、范增之間什麼矛盾?

②文中的項羽、劉邦、范增、張良、項伯、樊噲分別具有什麼性格的特點?通過他們的哪些言行表現出來的?

八、學生帶着問題①②讀(3─4)節,並讓同學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佈置作業:⑴背誦(3─4)節⑵完成練習(二)P91

第三課時

十、先檢查學生背誦(3─4)節情況。

十一、先齊讀(5─5)節,然後和學生一起解決其中問題。

十二、再齊讀(5─7)節。

十三、問題設計:文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刻畫人物性格,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

十四、整體把握全文的寫作特色,並要學生自己分析項羽、劉邦的形象。

十五、作業佈置:

①背誦(3─4)節,完成練習(三)P91

②整理文言實詞及特殊句式等。

高一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的

一) 知識教學點:

1。 瞭解課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觀點:賈誼的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觀點,這種觀點同西漢初期提倡與民休息政策的關係,瞭解主張在當時條件下的進步意義及其歷史侷限。

2。 掌握課文中常用實詞、虛詞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識。

3。 誦讀全文,把握語氣,正確傳達課文主旨,與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誦讀的基礎上順暢地背誦最後三段。

二) 能力訓練點

1。學習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運用歷史資料,提出中心論點的方法;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特別是第五自然段對比分析處應認真理解。其幾項力量的對比是:陳勝<九國<秦國<秦朝。但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強秦亡於陳涉,其結論推出中心論點。這種順理成章,極有說服力的寫法應仔細體檜。

2。理解課文中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並結合單元知識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

3。體會本課敘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

4。重點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並培養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三) 德育滲透點

1。瞭解賈誼的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2。教育學生不應只着眼於秦之興衰,而應學習作者把研究歷史與指導現實相結合的可貴精神,從而明白以史爲鑑古爲今用的意義,達到把知識轉化爲能力的目的。

四) 美育滲透點

1。瞭解課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觀點

教學重點

1。瞭解秦王朝興亡過程,分析導致其迅速滅亡的原因。

2。學習課文先敘史實後分析歸納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線(時間的縱線)點(某一時間段的鋪陳拓展)結合的安排結構的方法。

3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

教學難點:以敘史來對比論證。

學法指津

讀。本文始終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安排層次先後的,氣勢充沛,一氣呵成。初讀時不要中斷,不要旁及其餘,以形成整體感。

理。在讀的基礎上劃分結構,理出頭緒。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興亡過程。如:(1)孝公:崛起(2)五王:強大 興(攻)(3)始皇:統一(4)二世:滅亡 亡(守)(5)亡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析。即是對內部層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觀條件、主觀因素、施政方針三方面進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領會作者極寫諸侯約從反秦的強大陣容和不可抗衡的聲勢的意圖(用以反襯秦之強大,爲下段寫秦統一全國已成定局蓄勢);第三段,分析秦創建大帝國之後怎樣轉入守勢,從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確作者寫陳涉亡秦而採用寓褒於貶的寫法的用意(秦民心喪盡,自取其禍);第五段,分析內部層次以及與全篇的關係(①從不同的角度將陳涉之衆與九國之師進行對比,提出問題。②歸納中心論點,解決問題。在第二層次中,均有與上文相照應的句子:前4句照應一、二段,中間5句照應三、四段,最後照應成敗異變二句,順勢回答了第一層留待解決的問題)。

誦。即是深入領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驟。誦讀時一定要注意語氣。文中的鋪排,要讀出氣勢,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對比,要讀出情感,抑揚有別,褒貶分明;深責時,要義正詞嚴;惋惜處,要讓人警醒。本文雖爲史論,但語言上明顯地帶有賦的特色,誦讀時要細加品味。

教學設想

1。通過預習指導,使學生藉助課文的註釋、工具書和參考資料瞭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講授課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張的歷史侷限時,不必在什麼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徵博引,同時對文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及史實,也不要過多介紹。可在課外指導學生讀點通史或歷史故事(如《東周列國志》,雖是小說,但基本事件多見諸其書)。

3。文言文翻譯,是本單元主要知識點。在研習新課中要有意識設計必要的討論題,引導學生用單元知識短文所講的道理來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

4。本文邏輯嚴密,文辭優美,可利用錄音等手段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在讀中體會文章氣勢之磅礴,說理之透徹。在熟讀基礎上背誦課文的後三段。

課時安排:三課時(1、讀課文並落實字詞;2、指導翻譯;3、背誦。)

高一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理解“燈”“燈光”的象徵意義。

2.學習本文作者展開聯想,逐層深入地剖析事物內涵的寫法。

3.學習運用象徵手法託物抒懷、表達感情的寫法及文章“形散神聚”的特點。

教學重點:

理解“燈”“燈光”的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

運用象徵手法託物抒懷、表達感情的寫作手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景知識介紹:

1.請學生於課文結束處看到本文寫作時間:1942·3

2.你知道此時的中國是怎樣的狀況嗎?學生分析這段時期的國內形勢。

3.教師補充。

4.學生回憶學過的巴金的作品,簡介巴金。

巴金的經歷需簡介,着重點在於他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勇氣與熱情,引導學生品讀文字蘊含的力量。

二、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形式:學生依次逐段朗讀課文。聽讀者注意讀者的情況,並思考如下問題:

要求:

(1)讀罷全文,你能發現作者的感情變化嗎?請用具體詞語例證,是什麼力量令其感情變化。

(2)全文哪些段落寫燈光?

討論明示:

(1)作者情緒由低落悲觀轉爲樂觀高潮。第一段的“窒悶”,尾段的“微笑”,可以顯示燈光令其感情變化。

(2)3-12段寫燈光。

難點:2段到底有沒有寫燈光?應該說涉及了燈光,或說暗寫側寫燈光,作者對於燈光已感覺到了。“漆黑一片”到“黑色逐漸談”以至“終於分辨出來了”,這過程變化靠得是燈光,第3段的內容也恰恰是這一結論的註腳。

三、討論課文結構內容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在於其線索。本文線索是燈光。引導學生依課文內容總結出本文的內容脈絡。

明確:眼前/現實燈光?回憶燈光?聯想燈光?眼前/現實燈光

2.如果我們寫這篇文章,多會從回憶燈光後,便以議論抒情性的語言來剖析挖掘燈的內涵,可是作者卻聯想三個故事,繼續實寫燈,目的何在?

導析:

(1)請爲三個小故事添加標題,概括其內容。

(2)兩個神話故事可否去掉一個?爲什麼?寫第三個故事的目的是什麼?

(3)聯想燈光的目的何在?

明確:

(1)a.哈里希島的故事:長明燈,盼歸之燈,姐姐點燈照亮漁人歸途,長夜孤燈。B.愛之光、希洛與利安得爾的故事c.友人投江被救

(2)不能去掉。

因爲第一個故事中的燈是指路的燈,第二個故事中的燈是精神的燈,燈中蘊含着勇氣與希望。二燈光內涵不同,第二個故事中的燈不僅指路,更是精神依託,文意更加深入了。

寫第三個故事目的在於顯示燈的力量是巨大的。友人投江,心已冷盡,但就是這垂死之人的心竟被燈光照亮,燈光爲他帶來了人間的溫暖和美好的情誼,帶來了生活的希望與信念,燈的內涵在這個故事中進一步被挖掘展示。

(3)聯想燈光,作者是藉此來剖析挖掘燈的內涵,讓人們在豐富的感性材料中認識燈的作用,這自然比用議論抒情的方式來講燈的內涵更形象,更能開闊人的思維。而且這幾個故事很具有代表性,現實與理想,古代與現代,中國與外國,人們對於燈的感情都是一樣的,燈的意義更明瞭了。

四、小結

1.思想內容的小結:

歸納燈包含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感情傾向。

2.藝術手法的小結:

象徵手法的運用。善於運用聯想來感性地揭示文章內涵的寫法。

五、作業:

以“燈”爲題,用象徵手法寫一篇揭示“燈”燃燒自己,造福人類的品質的文章,600字左右

燈(練習測試)

一、給帶黑的字注漢語拼音。

①襲擊()②泥濘()③陷入()

④捕魚()⑤回溯()⑥泅過()

⑦溺死()⑧絕望()⑨歸路()

二、依拼音寫漢字。

(1)è()夢(2)zhì()悶(3)分biàn()

(4)孤jì()(5)模hú()(6)piāo()浮

(7)xùn()情(8)海xiá()(9)bì()竟

(10)誠kěn()(11)搖huàng()(12)mò()生

三、判斷下面句子中破折號的用法。

A、表示解釋說明B、表示語意的轉換

C、表示語意的總括D、表示聲音的延長

E、表示聲音的中斷

1、燈光,不管是哪個人家的燈光,都可以給行人──甚至像我這樣的一個異鄉人──指路。()

2、這些光都不是爲我燃着的,可是連我也分到了它們的一點點恩澤──一點光,一點熱。()

3、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我想着,想着,不覺對着山那邊微笑了。()

4、你是──丁連長!()

5、人家在聊天,他卻在讀書;人家去跳舞,他卻去圖書館了;人家看電視,他卻寫文章──他學習抓得很緊。()

6、她們走不上二三十步遠,忽聽得背後“啞──”的一聲大叫。()

四、選擇對標點符號(問號)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

現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腳的燈光,那燈光跟好些年前的燈光不是同樣的嗎?①我看不出一點分別!爲什麼?②我現在不是安安靜靜地站在自己樓房前面的廊上麼?③我並沒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見燈光,我卻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難道是我的心在黑夜裏徘徊,它被噩夢引入了迷陣到這時才找到歸路?④是的,那邊不是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嗎?⑤誰從城裏走回鄉下來了?⑥

A、②與⑥用法相同①與⑤用法相同

B、②與⑥用法不相同①與③用法相同

C、②與⑥用法相同④與⑤用法相同

D、②與⑥用法不相同③與④用法不相同

答()

五、下面標點的打法,哪種是正確的?

A、到了水中,他聽見一聲叫喊(“救人啊!”)

B、到了水中,他聽見一聲叫喊(救人啊!)

C、到了水中,他聽見一聲叫喊(“救人啊”)!

D、到了水中,他聽見一聲叫喊“(救人啊!)”

答()

六、選擇恰當的量詞填入括號。

①一()急促的腳步聲②一()豆大的燈光

③一()長長的路④一()叫喊

⑤一()油燈⑥一()確定的回答

⑦一()不眠的人⑧一()友人的故事

段盞個陣點些聲位

七、爲每個句子選擇一個恰當的詞填入括號。

1、生疏陌生

醒過來時他發覺自己躺在一個()人的家中。

2、飄浮飄流

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要不是得着燈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會永沉海底。

3、照徹照亮

幾盞燈甚或一盞燈的微光固然不能()黑暗,可是它也會給寒夜裏一些不眠的人帶來一點勇氣,一點溫暖。

4、趕走驅散

光()了我心靈裏的黑暗,熱促成它的發育。

八、註明下列各句中紅色文字所充當的句子成份。

1、在右邊,傍山建築的幾處平房裏射出來幾點燈光,它們給我掃淡了黑暗的顏色。()

2、我應該感謝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燈光。()

3、前面那些燈光會顯得是更明亮、更溫暖罷。()

4、我對自己的這個疑問不能夠給一個確定的回答。()

九、找出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A、《燈》的第二段寫放眼望去的視覺變化,由近及遠,由高到低,寫出在黑暗中視覺逐漸清楚的過程。

B、《燈》運用象徵手法,細膩描述各色燈光,讚揚它給人光和熱,給人指路,給人以希望、溫暖、力量和勝利,表達了作者在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對中國人民的勝利仍然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

C、《燈》的第六自然段有一句“我看不出一點分別”,這句話是對前面一句話內容的重複強調。

D、《燈》的結尾有一句“我想着,想着,不覺對着山那邊微笑了”,文中的“山”是一種象徵,“山那邊”指光明的抗日根據地延安。

答()

十、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入春以來,接連下了(1)大雪。每次看到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頭總涌出無限的欣喜,是的,這是八十年代第一個春天的雪啊!

我生在北國,從小愛雪。少年熟誦“爲嫌詩少幽燕氣,故向冰天躍馬行”的詩句,至今記憶猶新。魯迅對北方和江南的雪,作了精細入微的描寫:“江南的雪,可以滋潤美豔之至了”,而“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它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不過我覺得這裏寫的北方的雪是冬雪。至於北方的春雪,我倒覺得頗有江南雪意呢!舊曆正月初三那頭(2)春雪不就是這樣嗎?我住在高樓上,從窗上望出去,陽臺欄柵上堆積着厚絨絨一層雪,是那樣溼潤滋融,帶來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晴氣朗,從我這窗口,可一眼望到蒼翠的西山。而這一天,北京城一片潔白,一望無際,鱗次櫛比的積雪的屋脊,黑白相間,構成一幅十分bié()zhì()的畫,好看極了。

這春雪,引起我喜悅,引起我深思。我靜靜佇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難忘的(3)春雪。

在延安搞大生產的那個早春,那是如何艱苦而雄偉的時代呀!我們爲了戰勝飢餓,爲了把火與血的戰鬥進行下去,但等天暖,我們就要放火燒山、開荒下種。恰恰在這時候,(4)大雪忽然從空中飄飄揚揚灑落下來,喜得我奔出窯洞,用zhì()熱的兩jiá(),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寫了一篇小文章。題目記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這樣的意思:雪,一點一滴深深滲入土地,滋潤着種籽,讓它早日發芽。我現在還記得那年的春雪,曙光微放,延安山嶺上這裏,那裏,一行行wān()yán()蠕動的人影。然後,飛揚的鋤頭,揮灑的汗水,令人真正體會到“勞動人民創造新世界”的快感。

1、依拼音在文中的括號處填寫漢字。

2、給下列帶黑字注拼音。

①屋脊()②滲入()③蠕動()

④凝望()⑤佇立()⑥窯洞()

⑦幽燕()⑧朔方()⑨鱗次櫛比()

3、空格(1)(2)(3)(4)中恰當的詞語是()。

A、幾場一場幾場一場

B、幾場一場一場幾場

C、一場幾場幾場一場

D、一場幾場一場幾場

答()

4、給這篇散文選一個恰當的名字。

A、雪中的回憶B、春雪

C、我愛雪D、雪中情

答()

5、作者把眼前的這八十年代的春雪“想象”成,又“聯想”起。把兩者聯繫起來描寫,就使眼前的雪景的描寫不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有了歷史的層次和深度,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意義。

作者爲什麼要運用象徵的手法,借寫燈光來表現自己的理想,寄託自己的情感?

(解題思路:可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去思考。從主觀上說,運用象徵手法,可以使感情的抒發更強烈,也顯得更加含蓄,同時又可增加作品的內涵。從客觀來說,作者當時在國統區,因而採用曲筆的手法,是一種對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鬥爭的策略,也顯示了作者精巧的構思藝術。)

(鮑志伸)

這篇課文用細膩的文筆,含蓄深沉地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試結合課文說一說下邊幾個句子的深刻含義:

1、幾盞燈甚或一盞燈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徹黑暗,可是它也會給寒夜裏一些不眠的人帶來一點勇氣,一點溫暖。

2、光驅散了我心靈裏的黑暗,熱促成它的發育。

3、一個朋友說:“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

4、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飄浮,要不是得着燈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會永沉海底。

5、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我想着,想着,不覺對着山那邊微笑了。

參考答案:

一、①xí②nìng③xiàn④bǔ⑤sù⑥qiú⑦nì⑧jué⑨guī

二、(1)噩(2)窒(3)辨(4)寂(5)糊(6)飄(7)殉(8)峽(9)畢(10)懇(11)晃(12)陌

三、1、A2、A3、B4、E5、C6、D

四、B

五、A

六、①陣②點③段④聲⑤盞⑥個⑦些⑧位

七、1、陌生2、飄浮3、照徹4、驅散

八、1、主語2、定語3、補語4、狀語

九、D

十、

1、別緻熾頰蜿蜒

2、①jǐ②shèn③rú④níng

⑤zhù⑥yáo⑦yān⑧shuò⑨zhì

3、A

4、B

5、一幅十分別致的畫/延安時期的春雪

1、這光明、這希望雖然還暫時不能戰勝黑暗,可是隻要有一線光明,有一點希望,它就可以給黑暗中的人們以鼓舞和溫暖,給渴望勝利的人們以勇氣和力量。

2、光明和希望使我心中的苦悶消失了,使心靈由空虛而充實,由消沉而振奮。

3、一個人不僅僅依賴糧食活着,還要依賴希望。正是有了希望,人們才能奮發堅強、積極向上。

4、指的是,在黑暗日子裏充滿了苦悶和彷徨,如果沒有光明在前頭的鼓舞,我也會消沉下去的。

5、充分表現了作者對抗戰勝利充滿信心的樂觀主義精神。相信燈光不會熄滅,光明終將驅散黑暗,正義必定最後勝利。“對着山那邊微笑”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堅定的信念和對光明未來的憧憬。

高一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學習有“破”有“立”的寫法。

2.體會“說”這種體裁筆鋒犀利的特點。

3.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一、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從全篇佈局來看,作者先“立”(第1段)後“破”(第2段),“立”是爲了“破”;“破”後再“立”(第3段),乃其“餘事”,可見“破”是要害。這所謂“破”,實質上是針對砭時弊,即批判“恥學於師”的惡劣風尚。這不是一般性問題,必須聯繫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進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較透徹的理解。對這個方面存在的困難,不不估計到。

此外,將這一段視爲教學重點和難點,還出於這樣的考慮:這一段筆鋒犀利,汪洋恣肆,充分體現了“說”這種體裁“煒曄而譎誑”(陸機《文賦》)的特點。學生此前已學過《馬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少年中國說》等篇,對這個特點已有所認識,在此基礎上着重體會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對學生今後閱讀同類作品必有很大的好處。

二、教學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誦讀教法和討論法。誦讀,用來熟悉課文語句,領悟作者的思路;討論,用來加深學生對本文思想意義和行文特點的認識。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提高,在時間分配上,應以前者爲主。

採取逐段進行的方式:誦讀一段,討論一段。有關全篇主旨和佈局的問題,放在最後討論。討論題應是開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見,不給固定答案,要在於能自圓其說,以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由於本文語言有鮮明的個性特徵,要留出時間讓學生做一點語言積累的工作。

三、課時安排。

本課擬用3課時。分配如下:

第一課時: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初步瞭解本文基本內容,誦讀第1段,討論“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這一命題。

第二課時:誦讀第2段,討論韓愈對“恥學於師”時風的批判和文章的鋒芒。

第三課時:誦讀第3、4段,討論“聖人無常師”這一命題。總結全文(認識本文思想意義和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預習安排

這篇課文的預習工作十分重要,時間應相當充裕,做得越細緻越好。爲此,擬在課堂抽出20──25分鐘讓學生預習,掌握要領;未完成的部分由學生自找時間補做。

一、給下面的字注音後朗誦全文2—3遍。

諛(yú)萇(cháng)聃(dān)郯(tán)

歟(yú)蟠(pán)經傳(zhuàn)貽(yí)

二、本文是針對“恥學於師”的壞時尚寫的,筆鋒犀利。試就下列兩個方面各舉出幾個例子。(劃在課本上)

1.批判壞現象的尖銳語氣。

2.敘述正確主張的決斷語氣。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注意加黑點的語句。仔細閱讀一遍,然後說說韓愈寫《師說》有什麼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