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精選10篇)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語文《漁父》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精選10篇)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1

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

2、探討屈原和漁父不同的人生觀

3、思考人生的重大抉擇,養成對人生負責的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1、合作探究,互相解讀,積累文言知識

2、探討人生態度,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二、作者簡介(課件)

學生齊讀:

屈原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政治家。名平,字原。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浪漫主義詩人。著有《離騷》、《九歌》、《天問》等不巧作品,後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首創“騷體詩”,亦稱“楚辭體”。

政治上,提倡“美政”,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後遭讒去職,屢遭放逐。至首都郢爲秦兵攻破,滿腔悲憤,懷着珍愛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羅江而死。

三、檢查預習,積累文言知識

(一)古今異義(共同回答,說出古義即可)

1顏色憔悴

2形容枯槁

3聖人不凝滯於物

(二)特殊句式(找出句式標誌)

1行吟澤畔。(省略“於”狀後)

2自令放爲?(賓前意念被動)

3是以見放。 (賓前被動“見”)

4聖人不凝滯於物。(被動“於”)

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後“之”)

6遂去,不復與言。(省略“之”)

(三)翻譯(上黑板,字字對應)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三、探討人物形象

(一)兩生分角色朗讀,其餘讀敘述部分

(二)通過語言、動作、神態、外貌等品味兩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前後討論)

屈原:

1、外貌、神態: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心力交瘁、憂國憂民

2、語言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剛直不阿、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漁父:

探討漁父對屈原的態度: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隨遇而安、超然物外、瀟灑豁達

(三)教師小結

課件小結

如果說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窮處的儒生,那麼,屈原就是一位坐看雲起時的隱者。

四、研討一

(看課件)漁父飄然而去了,帶着他的'微笑與灑脫,留下屈原獨自在江邊。(看圖)他在幹嗎?看着遠方郢都城破的硝煙,他在思考,他將何去何從?To be or not to be ,這是個困擾了古今中外無數仁人志士的問題。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爲了完成傳世鉅作《史記》,忍辱負重,選擇了生存;孟子卻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記載“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這個結局讓我們非常遺憾,他難道沒有更好的選擇嗎?

學生探討:除了死以外,屈原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探討可能性。

選擇一:“漁父說”---心不自由,形豈能隱?(性格特徵)

選擇二:“司馬遷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理想:楚國的富強)

選擇三:“伍子胥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理想:楚國的富強)

小結:是啊,正是屈原高潔的品質和高遠的理想決定了他不可能有其它選擇。所以,縱身一躍是他必然的選擇。與其把他的死看作是生命的終結,不如看成是他與黑暗社會的抗爭,看成是對高潔品質的堅守,對高遠理想的捍衛。

五、研討二

屈原、漁父、司馬遷做出了不同的抉擇,你更欣賞誰?爲什麼?(動筆寫兩分鐘)

調查學生選擇情況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三個人面對這一難題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屈原是選擇壯烈的死,以死明志,顯示了他不屈的氣節;司馬遷選擇勇敢的生,以生踐志,體現了他堅韌的意志;漁父選擇超然的活,以隱守志,彰顯了他自由的靈魂。但是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全班選漁父的佔了60%,選擇屈原的只有區區4個。4班基本類似。這說明什麼問題?爲何會現在社會會有那麼多人選擇漁父?

六、佈置作業

1、爲何選擇漁父的人這麼多?

2、本文的漁父可以說是後代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開端,請選兩三例(如漁父、“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進行比較,深入理解“漁父”這一形象。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2

一、新課導入

在那飄着秦風楚雨的澤畔,歌者在踽踽獨行,憔悴的臉上寫滿了憤怒、孤獨。雨無情地抽打着你枯瘦的身軀,心被憂慮撕裂的時刻,你接受了雨的最後洗禮——縱身一躍的姿勢定格成永遠的風景,你的熱血化作汨羅滔滔的波浪,隨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潤了一個民族的靈魂!

撥開歷史的煙雲,我尋尋覓覓,在千年的雨陣中踟躕,穿行於龍舟糉子鑼鼓之間。我聽到了你的歌吟在風中作響,那裏有你的宏願與夢想,你的熱情和憂患。

二、知識介紹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傳說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日端午節包糉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爲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騷體詩:亦稱“楚辭體”,古代詩歌體裁之一。起於戰國時楚國,因爲這種形式的詩歌以屈原所作的《離騷》爲代表,到了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與蕭統的《文選》等作品中,就用“騷”來指稱具有楚辭特點的詩歌,後人便稱之爲騷體詩。騷體詩在形式上打破了《詩經》那種以四言爲主的體制,在民歌的基礎上又繼承了散文的筆法,句式長短參差,形式比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語勢,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騷體詩的形成,是詩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三、語句分享

“悲苦時高歌一節離騷,千古的志士淚涌如潮;那淺淺的一彎汨羅江水,灌溉着天下詩人的驕傲。” (余光中)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李白《紅山吟》)

澤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離騷壽世,三閭遺恨泣秋風。

(李元度題汨羅屈子祠)

江上峯青,九歌遙和湘靈曲;湖南草綠,三疊重招宋玉魂。

(汨羅屈子祠)

四、疏通課文,整體感知

通假字

漁父:“父”通“甫”,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古今異義

(1)顏色憔悴(顏色:臉色,今多指色彩)

(2)形容枯槁(形容:形體容貌,今指對事物的形象和性質加以描述)

(3)聖人不凝滯於物(凝滯:拘泥,執着。今指①停止流動,不靈活;②凝聚)

(4)何故深思高舉(高舉:行爲高出世俗。今指高高舉起)

一詞多義

而:

漁父莞爾而笑(連詞,表修飾)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連詞,錶轉折)

何不 其泥而揚其波(連詞,表承接)

涵淡彭湃而爲此也(連詞,表因果,因而)

於:

聖人不凝滯於物(介詞,表被動關係,被)

何故至於斯(介詞,引進動作對象,到)

葬於江魚之腹中(介詞,在)

是以見放(介詞,因爲)

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詞,拿、用)

可以濯吾纓(介詞,表目的,用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行吟(於)澤畔(省略介詞)

②不復與(之)言(省略介詞賓語)

(2)被動句 是以見放

全文結構(略)

五、誦讀要旨(標出需要重讀的字)

(1)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要讀出漁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驚奇和關切。

(2)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這句要讀出昂揚之氣,傲然之氣,一種執無怨悔的決絕,同時還要流露出一種隱隱的`豪邁之感。

(3)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這句語調抑揚頓挫,幾處反問語氣要語調宜高,表現出一種激憤之情。

朗讀是聲音和情感交融的藝術,敘事文章的誦讀需要主義把握人物的性格,讀出人物語言的語氣、語調、語速。“言爲心聲”,語言最能表達人物的心靈世界,在誦讀時需要把握這一點。

六、感受形象

本文以簡短而凝練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漁父兩個人物形象。漁父是一個懂得與世推移,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隱士形象。他看透了塵世的紛紛擾擾,但決不迴避,而是恬然自安,將自我的情操寄託到無盡的大自然中,在隨性自適中保持自我人格的節操。漁父是作爲屈原的對面存在的,面對社會的黑暗、污濁,屈原則顯得執着,決絕,他始終堅守着人格之高標,追求清白高潔的人格精神,寧願捨棄生命,也不與污濁的塵世同流合污,雖然理想破滅了,但至死不渝。

七、重點研討

請你閱讀文章二、三段,思考:屈原和漁父在論述各人的觀點時,分別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他們的觀點分別具有怎樣的思想內涵?對於他們的人生價值觀,你是如何評價的?

滄浪歌早在春秋時期已經傳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請你分析一下文章結尾滄浪歌的內涵。

八、比較閱讀

司馬遷和屈原樹立了兩種人格榜樣:一個擇生,一個擇死;一個以生踐志,一個以死明志,對後世知識分子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兩位先賢的選擇給予你怎樣的啓示?你將確立怎樣的人生追求?

九、問題探究

“漁父”在文中是一個具體的形象,隨着文化的浸染,漁父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種文化的內涵。縱覽古詩文,我們讀到了莊子的《漁父》,讀到了“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楊慎《臨江仙》),讀到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請你查閱相關資料,對“漁父”意象進行綜合探究。

第一,漁父代表一種遺世獨立的清高隱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辭章句》雲:“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自樂。”《楚辭》中的漁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隱士,而並非靠捕魚爲生的漁人。漁父是隱士的象徵,一方面他保持高潔的品性和情操,厭倦塵世的紛擾,但並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種高潔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還要自由,要擺脫社會的一些名鉤利鎖,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縛。比如柳宗元《漁翁》:“歙乃一聲山水綠”,這位漁父撐着船遠遠的消逝了。可是消逝,它不是帶着一種和光同塵的說法消逝,而是帶着屈原這種理想消逝。漁父的形象已經作爲一種文化符號。這個符號就是堅持操守、追求自由這樣一種人生的代稱。

第二,漁父意象包含了幾個要素。首先是“漁”,含垂釣之風。號稱“惟巢由乃可與並駕”的嚴子陵,是漢光武帝的同窗,私交頗好,然劉秀多次相請,卻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所以李白稱其“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其次是“父”。“父”又寫作“甫”,爲老年男子之稱。老年人歷經滄桑坎坷,明於得失,歸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銳意進取可比。第三是“水”,道家認爲水是萬物之本,品性謙遜,親附萬物而公正無私,《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第四是“舟”。有漁父必有舟,又必是小舟。蘇軾《赤壁賦》稱“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舟如一葉,以況其小,只有小舟才能達到“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境界。

第三,漁父意象寄託着中國文人對這種與世無爭的超然生活的嚮往。漁父是真正的隱者,他們留給世界的是一個飄逸的背影,輕輕地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他們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愜意,無拘無束。得意時出仕兼濟天下,失意後歸隱吟風嘯月,是中國文人千載不變的人生軌跡。歷經宦海沉浮顛沛流離之後,莫如散發弄扁舟,獨釣寒江雪。他們將山水田園當成精神棲居地,在這裏,心靈的創傷得到癒合,靈魂獲得拯救與昇華。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3

一、背景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紀,曾被推舉爲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念。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卜居》、《漁父》各1篇。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爲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於”“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造性。

《漁父》、《卜居》和《遠遊》三篇作品,王逸《楚辭章句》把它們都歸人屈原的作品,後世學者持不同看法。《漁父》同樣採用屈原與漁父的問答,與《屈原列傳》中的記述大同小異,刻畫了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高風亮節,“寧可葬身魚腹,也不蒙受世俗的塵埃”的高貴品質。這幾篇作品雖然並非出幹屈原之手,司馬遷把《漁父》錄入《屈原列傳》,劉向把三篇都輯人《楚辭》,王逸給這三篇作品都作了註釋,使這幾篇作品成爲研究屈原的寶貴歷史資料。

二賞析

1-屈原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作這部作品的?

屈原是一個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對於社會、對於人生,都有自己一種很美好的看法,而且爲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奮鬥。他的被流放,實際上是他奮鬥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敗。他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故國處在一個危機當中、個人的事業處在挫折當中這樣一個困厄的境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漁父》。所以《漁父》表現的是屈原自己內心的一種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終的一個抉擇。

我們可以把漁父理解爲真的屈原在澤畔碰到一個老人,可能還是一個打魚的人,和他有過一番類似的談話。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內心的矛盾,用一種文學的手法表現出來了,也就所謂自設問答。這個漁父可能是個虛構的人,他內心裏有兩面,這兩面在他心裏形成了一種張力:一面就是社會既然如此,我何苦這麼執着呢?我也有能力來適應它。適應它,我的處境就會好起來,至少我不會處在危險的境界裏。這是一個聲音。可是另一個聲音也同時在響,說,我的社會理想、我的政治理想、還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夠爲一時的`這種名利,或者是外界的這種誘惑、壓力所動搖。我要堅持。那麼這兩種聲音,他把它化爲兩個形象,就有了漁父和屈原的這番對話。那麼這個作品,我們想這樣來理解,可能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實際上,《漁父》、《遠遊》、《卜居》,完全可以和《離騷》對照來讀。《離騷》也表現了屈原內心的這種矛盾,不過《漁父》是用另一種更靈活、更生動的方式,集中的體現了這樣一種矛盾的狀態。它通篇沒有最後一個結論。屈原沒有說服漁父,漁父也沒有說服屈原,最後漁父自己揚長而去。但是我們知道屈原,他在這篇作品裏,表現的是一種矛盾的心態,但是他最後用自己的行動作了一個結論——這就自沉於汨羅。當然自沉於汨羅這件事情,用我們今天的人來看,對於這種具體的行爲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自沉於汨羅所表現出來的,對於自己理想的這種珍愛、對於自己這種操守的堅持、對於自己整個人生價值取向的執着——這樣一種精神,我想我們今天仍然應該抱着一種十二分的崇敬。

2、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

當時的人——生活在封建時代的人——只要是作爲一個有良心的、有知識的、有頭腦的一個讀書人,或者說一個世人,或者哪怕是一個一般的人,都有這樣一種兩難的選擇。那麼對於我們今天的人,其實何嘗不是如此?面臨着一種選擇,最後自己作出一個和自己的人格有着一種提升意義的最後的決定,我想《漁父》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它塑造了一個文化範形。那麼這種文化範形的影響是長遠的。另外還有一點,這篇文章很短小,但是寫得很生動,特別是它這種自設問答。這種方式在詞賦的發展史上是一種濫觴之作。

3-《漁父》對後世留下怎樣的影響嗎?

它對後世的影響,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說,它這裏面是兩個人物:一個屈原很執着,一個漁父很曠達。可是到後來,對後代的文人發生了影響,這兩個形象往往是揉合到一起的。後來人們很多都願意來談漁父,實際談的那個漁父和屈原裏的漁父稍有不同:這個《漁父》篇裏的漁父,它是作爲屈原的一個對面,不是對立面。屈原是要堅持自己的操守,漁父說,不妨隨和一些,“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就是說我們可以隨環境,自己可以有一個新的選擇,我們適應它。我濯纓也罷、濯足也罷,反正我還是濯了。所以它既有自己的某一種原則和立場、或者行爲方式,但是又有一種變動。屈原是執着,他是一種超脫。某種程度上他有一種和光同塵,但是到了後來,很多文人都寫漁父詞,或者是塑造漁父的形象,往往是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面對着一種或者是不理想的,甚至是污濁的、醜惡的社會,那麼我要潔身自好。這是一面,這一面和屈原有相似的地方。另一面追求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種高潔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還要自由,要擺脫社會的一些名鉤利鎖,或者其它方面的束縛。比如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個“獨釣寒江雪”的畫面和裏面的這種意味,我們可以體會。它有一個品格高潔,然後是一種自信。再比如他的另一篇《漁翁》:“欸乃一聲山水綠”,這也是漁父撐着船遠遠的逝去了。可是逝去,它不是帶着一種和光同塵的說法逝去,而是帶着屈原這種理想逝去。它是一種結合。那麼這樣一種結合在文學史上、文化史上形成了一種傳統。我查了一下《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裏點擊一下“漁父”這個詞,出現了2676條。這裏面當然不全和屈原的

《漁父》有關係,有些和《莊子》的《漁父》有關,有些可能就和一般的漁父有關。但是我大致分析一下,至少不下於千條和屈原《漁父》有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也就是說,它作爲一種文化範形,或者是這裏面衍生出來的這種漁父的形象,已經成了一種符號。這個符號就是堅持操守、追求自由這樣一種人生的代稱。甚至於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前幾年演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一開始的主題曲“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爲什麼要說“漁樵”,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有隱逸的味道,而隱逸又和漁父這個意象是連在一起的。所以這個作品雖然很短小,但它卻成爲文學史上,甚至於某種程度上文化史上、思想史上的一個經典。

在《楚辭》裏,《漁父》是很特殊的一篇。有兩個問題一直在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一個是《漁父》的作者,一個是《漁父》寫於什麼樣的背景,或者說具體的時間。關於作者,古人大多數都相信《漁父》是屈原自己寫的,而今人大多數都認爲它不是屈原寫的。但是,儘管不是屈原寫的,也是和屈原關係很密切的人,比如說他的學生寫的。也就是說,不管對於它的作者最後的認定是不是屈原,總之,和屈原是有關係的,和屈原的思想和經歷都很密切,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說,他在什麼時候寫的,或者在哪個地方寫的。這大致也是兩種說法。一種就是在懷王的後期,屈原被流放到漢水流域的時候,在漢水下游的某個地方寫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到了頃襄王的時候,也就是說到了屈原的晚年,在汨羅江附近。“行吟澤畔”寫的是洞庭湖湖畔,在這個地方寫的。這個作爲學術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要找出真相,但對於我們理解這篇作品沒有太大影響,因爲它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寫的,有一個背景是相同的,就都是屈原被流放,政治上被迫害,個人人生遇到了一種困頓,處在困惡之境下寫出來的。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4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現象,將此文順暢地譯成現代漢語。

2、通過對屈原和漁父的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

課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及內容

一、導引:

“是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世界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時的發問。如何解答好這個問題,真讓世人難爲。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爲了完成傳世之作《史記》忍辱負重,選擇了生存。孟子卻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其實,生與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死與生的價值,“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纔是價值之根本。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漁父》一文,走進屈原的內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價值,去瞻仰一位偉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關於本文:

見教材P75註釋①。補充:《漁父》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現代研究者一般認爲,此文並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語),考之作品的實際,這一推斷比較可信。

三、疏通字詞,翻譯課文。

1段:既:“已經”,或“以後”。行吟(於)澤畔。舉世:全世,整個人間。古今異義――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是以見放:被。

譯文:屈原被放逐之後,在江湖間遊蕩。他沿着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爲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屈原說:“世上全都骯髒只有我乾淨,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2段:聖人不凝滯於物:被。何故沉思高舉:行爲高出於世俗。(古今異義) 自令放爲?自令-令自,讓自己、使自己。放-被流放。爲-句末疑問語助。

譯文: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着,而能隨着世道變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骯髒齷齪,您爲什麼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沉醉不醒,您爲什麼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爲什麼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爲超出一般與衆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3段:吾聞之:音節助詞。新浴者、新沐者:剛。安能以身之察察,愛物之汶汶者乎?――以:用、讓。身之察察:定語後置,皎潔的身體。

譯文: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淨衣服上的泥灰。哪裏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願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裏,哪裏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4段:漁父莞爾而笑:微笑的樣子。鼓枻而去:敲打船槳。

譯文:漁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離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便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四、問題探討: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樣一個形象?顯示了屈原怎樣的人格?

他一個始終不渝地堅持理想、不惜捨生取義的生活中的強者,是一個不隨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協,與衆不同,特立獨行的形象;|顯示了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時,還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誰?是怎樣一位形象?爲何要塑造這一形象?

還渲染了漁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隱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隨遇而安、知天達命、與世推移的處世態度。作者還刻畫出他不慍不怒、不強人所難心平氣和的超然姿態。|作者塑造這一形象,對塑造屈原來講,具有對比、襯托的作用。

3、採用了什麼方法表現人物的性格?

採用了對比的手法,主要通過屈原和漁父的問與答,表現了兩種對立的人生態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時,除了主要寫他的語言,還寫了他的行爲、外貌,試從文中找出,並說明其作用。

見第一段: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畫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銷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寫出屈原所處的黑暗環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爲下文寫屈原的守節不渝、清白終生張本、鋪墊。

5、比較閱讀分析:

⑴屈原與司馬遷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一個毅然赴死,一個忍辱而生。他們爲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選擇?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談談個人的認識。

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具有高潔的人生品格和遠大的政治理想,不願隨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滅後,有他的祖國淪喪後,他“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也不願“蒙世俗之塵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動迎接死亡,以死來體現生命的意志和尊嚴。

司馬遷出於公正,爲李陵辯護,得罪皇上,當死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時,他選擇一種令肉體與精神,令自己與親友都極度痛苦的生――接受宮刑。司馬遷隱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他爲自己規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記,成就人生的大事業,實現人生的價值,《史記》“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司馬遷和屈原樹立了兩種人格榜樣:一個擇生,一個擇死,一個以生踐志,一個以死明志,對後世知識分子產生了巨大影響。

⑵《報任安書》(節選)和《漁父》真實地展示了司馬遷和屈原內心世界的深刻矛盾。請思考兩篇作品分別是怎樣表現人物複雜心情的。

《報任安書》採用書信的形式,面對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擇時內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並非貪生惡死之輩,只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 ,而文采不表於後”。所以隱忍苟活,發憤著書,但生活中“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內心充滿了矛盾。

《漁父》採用寓言對話體的形式,假託漁父與屈原一次相遇。通過兩人的對話,展開思想交鋒,把屈原內心的矛盾鬥爭外化出來,真實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現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五、課外作業:

準備背誦全篇課文,下次課檢查。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5

學習要求:

1. 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 理解本文的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3. 學習本文敘事、說理、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方法。

4. 掌握更多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學習過程:

一. 背景介紹

本篇是司馬遷寫給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處以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實則近於宦官,爲士大夫所輕賤。任安此時曾寫信給他,希望他能“推賢進士”。司馬遷由於自己的遭遇和處境,感到很爲難,所以一直未能覆信。後任安因罪下獄,被判死刑,司馬遷纔給他寫了這封回信。

司馬遷在此信中以無比激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訴說了自己因李陵之禍所受的奇恥大辱,傾吐了內心鬱積已久的痛苦與憤懣,大膽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還不加掩飾地流露了對漢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滿。信中還委婉述說了他受刑後“隱忍苟活”的一片苦衷。爲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司馬遷所忍受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於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記》的寫作,絕不能輕易去死,即使一時被人誤解也在所不惜。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今天我們讀着這部不朽的鉅著,遙想司馬遷當年寫作時的艱辛與堅毅,怎能不對他的崇高精神無比敬佩呢!

本篇不僅對我們研究司馬遷的思想以及《史記》的寫作動機和完成過程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並且在文學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傑作,古人早就把它視爲天下奇文,可與《離騷》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現爲氣勢的磅礴。作者長久鬱積心中的悲憤,藉此文噴薄而出,有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其氣勢之壯闊,令人驚歎。此文之奇,更在於他的縱橫開闔、起伏迭巖。作者是坦率的,但內心的矛盾與痛苦又是極其複雜的,他無意矯飾,但三言兩語又無法說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實道來。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旁徵博引,時而欲言又止。曲折反覆,一波三折,充分表現出筆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暢,語言的生動,駢句、散句自然錯落,排句、疊句時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二. 課文分析

①研習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內容:覆信是要爲自己無法“推賢進士”“略陳固陋”。

②研習第2段:此段在內容上有幾個層次?與無法“推賢進士”有何關係?

明確:兩個層次。一是說自己史官地位低微,“爲流俗之所輕”,與“螻蟻”無異;一是說自己身受極辱,如虎陷“檻阱”,“積威約之漸也”。下獄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慘痛的打擊,側面說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賤的地位,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賢進士”的任務的原因。

③研習第3、4段:兩段文字上的聯繫是什麼?內容上似與“推賢進士”無關,爲什麼要這樣寫?

明確:第3段寫古代“倜儻非常之人”受辱處困,退而著書,“思垂空文以自見”。第4段寫仿效古之賢人,“就極刑而無慍色”,著《史記》以“償前辱之責”。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樣和力量,兩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負重的原因。這似與回覆內容無關,實際上有着合理的邏輯關係:一者,上段已經敘述了自己所受的極辱,自然會讓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對此作了回答,是因爲《史記》“草創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對好友(也只能對好友)傾吐個人情懷是極爲正常的,所以作者說“然此可爲智者道,難爲俗人言也”。

④研習第5段:此段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明確:此段在內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慘處境上,描寫自己“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的無限痛苦和寂寞,從而回應第1段,結構十分嚴密。

小結:全文呈現出總分總的結構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賢進士”數語,圍繞一個“辱”字,訴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難以形容的`苦痛,表現了自己發憤著書、雪恥傳名的頑強意志。

三. 總結全文

總結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與大多高尚士人一樣,能正確對待受辱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價值的高度,敢於正視現實,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並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鉅著《史記》,給後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表現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作者字字血聲聲淚,也控訴了那個社會的不公和皇權的黑暗。

四. 寫作技巧分析

提問:怎樣理解敘事、說理、抒情相結合,“理至情切”的表現方法?

解析:

1. “理至”:敘事議論條理清楚,環環緊扣,層層深入。

作者議論的基本路徑是:

①受辱——引決(士人應持的態度);

②受辱——隱忍——完成偉大的事業(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馬遷)受辱——學習前賢,選擇隱忍——爲了完成鉅著《史記》。

這說明,對待受辱,隱忍決不是唯一的處理方法,那要從生命的價值來認識,從“義”的深層意義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說要學習前賢,有忍辱負重的精神;一方面說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話,則不能完成著述《史記》的任務,一個人死的窩窩囊囊,無所作爲,就失去了人生的價值,也就“輕於鴻毛”了。這個道理講得清楚明白,環環緊扣,層層深入。當然,這並不是說,人不應該爲“義”去死,而是從長遠的意義上理解這個“義”的含義。

2. “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時奔放激盪,豪情滿懷;有時又迴腸蕩氣,如泣如訴。第一段寫受辱的痛苦時,說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這抒發了他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之情;寫自己選擇忍受侮辱時說:“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這裏表現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鬱悶之情,溢於言表。第二段寫出他爲了完成偉大的鉅著《史記》,“就極刑而無慍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則又表現他豪邁激盪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絕,如泣如訴的表情。

從這裏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達十分流暢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壯,忽而又痛不欲生。這正如後人評價這篇散文時說,它“如山之出雲,如水之奔壑,千態萬狀,變化於自然,由其氣之盛也”(清方苞)。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6

教材分析:

《漁父》選自蘇教版語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專題“直麪人生”,專題的教學建議是:“在閱讀中學會質疑與探討,辨析評價文中作者對人生的看法,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諦。”本專題以問題探討爲主,在經典文本的學習過程中,着眼於挖掘文本思想、培養探究意識。”《漁父》篇幅不長,共有四小節,是一篇文質兼美、體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在預習充分的條件下,通過探究式學習,挖掘出文本豐盈的知識和思想,即如何實現“淺文深教”,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前提和歸宿。

《漁父》一文采用對比手法,通過屈原和漁父的問答,表現了在“清”與“濁”的抉擇中三種對立的態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千百年來,屈原的精神、他“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的光輝人格一直燭照着華夏民族的脊樑,他身上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理想主義、憂患思想、執著剛強正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學習本文要進一步地認識屈原所代表着的的“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而漁父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極大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涵,他代表着一種遺世獨立、清高隱逸的人格理想,寄託着中國文人對這種與世無爭的超然生活的嚮往,他的“與世推移”與屈原的“深思高舉”讓我們窺見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這兩個對立面,爲同學們深入文本,瞭解以儒、釋、道三教爲支柱支撐起的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路徑。

《漁父》一文的結尾,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不復與言”,二人堅持己見,未有妥協,留給同學們極大的思考探究空間。課堂上,我將以“誘思探究”爲主導教學方式,誘導學生在不斷的合作探究中,激活情感和思維,生成和表達自己的思想,形成熱烈而又沉思的氛圍,最終抵達文本深處。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雖文言字詞上難度不大,但因其思想探究空間極大,如何在教學中兼顧“文”和“言”兩方面,頗具難度。

學生在學習此文之前,已經學習了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對屈原的身世、經歷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學講解中,對於中國古代傳統中的儒道兩家主張也有一定了解。漁父這一形象在文章中的存在,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探究空間,在超逸脫俗的漁父的對比下,屈原的選擇選得決絕而生硬,不少學生很難理解屈原這種“寧爲玉碎”的執著的珍貴。

同時,由於學生理解能力和思維深度有限,一部分學生會認爲文中的漁父是爲襯托屈原的偉大而存在的反面人物,從而難以抵達文本深層,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現象,準確地將本文翻譯爲現代漢語並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屈原和漁父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和《漁父》一文背後蘊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閱讀和思考,學生能對屈原和漁父的不同人生選擇做出自己的評價,並對自己的人生選擇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屈原和漁父人物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和文

本背後蘊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教學方法:

誘思探究教學、小組合作教學

課時課型:

一課時、新授課

教學工具:

幻燈機、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課前導學:

請同學們藉助字典、對照註釋翻譯課文,完成導學案並訂正。

二、課上探究:

(一)導入

(課間播放音樂:蔡琴歌曲《屈原》)

全體齊讀《屈原》節選:

“他們說你是個孤獨的詩人,

他們說你有一顆憂鬱的靈魂。

汨羅的歲月是否像我所想象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魚款款徘徊?

冷溼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縱有多少無奈徒託流水寄懷。

究竟你願長久躺在靜謐的江底?還是期盼着撥槳的手,撩開你深邃的面容?”

這一位孤獨的詩人、這一顆憂鬱的靈魂是誰?兩千多年前他爲何選擇帶着滿腔的憂憤,忿然一躍,獨自一人去擁抱江底柔軟的泥沙?兩千多年過去了,他是否依舊孤獨,是否依舊寂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做這隻撥槳的手,來撩開他深邃的面容吧!

(二)誘思探究

1、釋文:探索觀察

(1)教師範讀全文。

(2)漁父初見屈原,問屈原的第一個問題是:“何故至於斯”?這個“斯”指什麼呢?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生答、翻譯)

那麼屈原到底因“何故至於斯”呢?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生答、翻譯)

(3)如果請你用一個字回答,你會選擇哪一個字?

“清”

2、成象:研究思維

(1)你能快速找出文中屈原“清”的'體現嗎?

“深思高舉”,“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生答、翻譯)

結合課前準備的資料,你還能發現屈原“清”的體現嗎?:(小組合作各推一生髮言)

屈原《離騷》:美政理想

屈原生平經歷:愛國主義、理想主義、憂患思想、執著剛烈的性格(生答、分析)

全班齊讀屈原相關語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教師總結:“清比己之潔,而濁比世之穢也。醒比己之明,而醉比人之昏也。清濁不同流,醉醒不同趣,邪正不併立,忠佞不相容。以屈子之獨操,而仕壅君,處亂朝,安得而不見放乎?”

(2)與屈原的“清”相對的“濁”在文中有沒有體現呢?

“淈其泥而揚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物之汶汶”,“蒙世俗之塵埃”。(生答、翻譯)

(3)這是漁父的做法嗎?

不是,漁父的做法是:““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生答、翻譯)

(4)全班分成兩組合作朗讀人物對話部分,讀出不同情感。

3、悟道:遷移運用

(1)獨立思考:面對人生的困境,屈原、漁父、衆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你更欣賞誰的做法?請寫下你的觀點並分享。(請三位同學分享自己的看法)

漁父:道家重真、超然曠達

屈原:儒家重善、執着進取(教師引導:因爲犧牲和奉獻成就了民族脊樑)

(三)總結

(1)許多同學的觀點是富有現實意義的,在面對紛繁的社會時,我們也會遇到困境,我們不可能像屈原那樣決絕,我們也不太可能像漁父那樣擡腳遠遁,我們只有選擇面對。但是在投身社會洪潮中的時候,我們可以儘量做到:“淈泥、揚波,不離於泥,亦不爲泥所陷;餔糟、歠醨,不拒乎酒,亦不爲酒所溺。內不失己,外不忤世,斯爲與之推移。”

屈原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對自己的理想的執着追求,魯迅先生曾飽含激情地寫道:“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正因爲對這份偉大的理解與感謝,人們思念屈原、崇敬屈原,我想,在年年五月的棕香中,屈原是不孤獨的、不寂寥的!

讓我們一起來齊讀這一個文段的後半部分: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懷?

衆醉獨醒是一種怎樣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亙古以來的蕭條淒涼,

取代水中你的惆悵是岸上我獨自徘徊。

龍舟的喧譁劃出波波水痕,追思掠過江面片刻又將遺忘。

也許你將年年享受五月的糉香,

也許等待着另一次際遇,看一看江上的陽光。

(播放音樂:蔡琴歌曲《屈原》)

三、課後鞏固:

完成《作業本》鞏固練習,並背誦全文。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7

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

2、探討屈原和漁父不同的人生觀

3、思考人生的重大抉擇,養成對人生負責的'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1、合作探究,互相解讀,積累文言知識

2、探討人生態度,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二、作者簡介

三、檢查預習,積累文言知識

(一)古今異義

1、顏色憔悴

2、形容枯槁

3、聖人不凝滯於物

(二)特殊句式

1、行吟澤畔。(省略“於”狀後)

2、自令放爲?(賓前意念被動)

3、是以見放。(賓前被動“見”)

4、聖人不凝滯於物。(被動“於”)

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後“之”)

6、遂去,不復與言。(省略“之”)

(三)翻譯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四、問題探討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樣一個形象?表現了屈原怎樣的人格?試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來回答。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時,還塑造了漁父這一形象,那麼漁父是怎樣一位形象?塑造這一形象有何意義?試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回答。

3、屈原和漁父在表達各自的人生哲學時運用了怎樣的方法?有什麼好處?

五、比較閱讀

屈原與司馬遷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一個毅然赴死,一個忍辱而生。他們爲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選擇?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談談你的認識。

教師小結

六、佈置作業

1 、背誦全文;

2 、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識(古今詞、活用字、特殊句式)。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8

一、學習目標

1.熟讀背誦默寫

2.積累常見文言實詞、虛詞,理解賓語前置句

3.瞭解屈原內心想法,訓練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二、學校重點

目標2

三、學習難點

目標3

四、教學要點

分析人物形象(屈原和漁父);探討漁父在文中的作用;拓展思考司馬遷和屈原各自的人生選擇(文言知識點的梳理與文章內容的分析相結合,穿行)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首先送給同學們一句話: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度,而在於高度。那麼在中國曆代文人當中,有兩位非常傑出的,也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人物,當得此說,誰呢?(明確:屈原、司馬遷)當代著名學者餘秋雨先生也曾經說,中國文人精神品德上的高峯是屈原和司馬遷。

那麼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漁夫》,全面地揭示了屈原的內心世界。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屈原的內心世界,去探求他不朽的人生,瞻仰他精神的`高峯。

二、學習目標

1.熟讀背誦默寫

2.積累常見文言實詞、虛詞,理解賓語前置句

3.瞭解屈原內心想法,訓練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三、自讀課文

要求:(1)讀對字音,讀準句讀

(2)感受屈原和漁父內心想法的不同

四、正音

憔qiáo槁gǎo父fǔ閭lǘ濁zhuó滯zhì淈gǔ餔bū歠chuò汶mén皓hào莞wǎn枻yì濯zhuó

五、分析漁父人物形象

(1)齊讀課文

(2)過渡:關於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們先回顧一下。在文學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有哪些?(明確: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等)

那下面我們就先來分析這個“漁父”是怎樣的一個人。

(3)找出有關“漁父”的內容,朗讀,翻譯,歸納人物形象。

具體內容:

①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翻譯: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爲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

重點字詞:與,“歟”。至於,到。斯,這,這種地步。

性格特徵:古道熱腸

②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

翻譯: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着,而能隨着世道變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骯髒齷齪,您爲什麼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沉醉不醒,您爲什麼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爲什麼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爲超出一般與衆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重點字詞:凝滯,拘泥,執着。於,對。推移,推移改變。淈,攪渾。激揚,激盪。餔,吃。歠,飲。深思,認識清醒。高舉:志行高潔。爲:呢。

性格特徵:與世推移,隨遇而安。

③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翻譯:漁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離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便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重點字詞:莞爾:微笑的樣子。鼓:名作動,敲打。濯:洗。去:離開。復:再。

性格特徵:知天達命。

六、分析屈原人物形象

找出有關“屈原”的內容,朗讀,翻譯,歸納人物形象。

具體內容:

①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翻譯:屈原被放逐之後,在江湖間遊蕩。他沿着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體容貌枯槁。

重點字詞:既,已經。放,被放逐。於,在,狀語後置句。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和容貌。

性格特徵:無。

②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翻譯:屈原說:“世上全都骯髒只有我乾淨,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重點字詞:舉,全。是以,因此。見,被。

性格特徵:與衆不同,特立獨行。

③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翻譯: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淨衣服上的泥灰。哪裏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願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裏,哪裏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重點字詞:沐,洗頭。振,抖衣服。安,哪裏。以,用。察察,潔淨的樣子。汶汶,?骯髒的樣子。

性格特徵:不苟合,不妥協,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形成板書)

七、探究漁父在本文中的作用

看到此處,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漁父這一人物形象主要是用來襯托屈原,剛好一正一反?能不能這樣說?

明確:(個人觀點)不能這樣說。文章最後一段說的兩個選擇,說明漁父其實還是很想爲國家做一點事情的,但現實很殘酷,世界很黑暗,不如不當。是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所以,漁父的隨遇而安其實更具有悲劇性,只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罷了。

八、拓展體會屈原和司馬遷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

明確:具體的分析請參見《新學案》(可以先讓學生各抒己見,然後請同學們翻看一下新學案裏的分析,集體讀一下即可),用一句話來說,兩位傑出人物都是英雄,一個是“生得偉大”,一個是“死得光榮”。

九、結語

歷史已然隨風逝去,那活在今天的人們,或許不需要面對這樣一種抉擇,但我仍希望同學們,在面對這位披髮行吟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時候,能夠深入地思考一下:人在旅途,應該怎樣活。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9

一、教材分析

1、文本在本教材所處的位置及專題教學目標

《漁父》在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三專題“直麪人生”的第一板塊“生存選擇”中,本板塊還選了《報任安書》。這兩篇文本在內容上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它們是“生存與毀滅”的選擇問題,有較強的互補性。

本專題主要教學目標是:通過閱讀作品,學生能對重大人生問題有思考和追求;學生能對問題展開探討,學會辨證地思考,周密地說理,有所發現和創新;學生能通過經典文本學習,思考“直麪人生”的豐富內容和表達上多樣的方法;積累經典文本中的名句,歸納整理文言文的基礎知識。

2、文本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與文本展開對話”和“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結合本專題教學目標和文本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①學生能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現象,較準確地將本文翻譯爲現代漢語;

②通過對屈原和漁父的對話的分析,學生能夠認識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

③體會屈原和漁父在表達各自的人生哲學時所運用的方法及其好處;

④通過對比閱讀,學生能對屈原和司馬遷的不同人生選擇作出自己的評價,能對人生問題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前三點側重知識和能力目標,第四點側重德育目標。關於文言文的教學,文言知識的積累應該是首先要解決的,此外,認識與漁夫的對話而表現出來的屈原的人格是探討本板塊核心內涵“生存與毀滅”的矛盾的前提和基礎,因而將教學目標①②④定爲教學重點;屈原和漁父的對話體現的是抽象的人生哲學,文本是如何體現的`,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而將教學目標③定爲教學難點。

二、教法分析

——問題探討

相對而言,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較淺顯,翻譯理解的難度不是很大,因此重點在問題探討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問題探討”着眼於培養髮現問題,探討問題的意識,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問題驅動下進入專題學習,在探討中發展理性思維和批判意識。

三、學法分析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整個教學過程中,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我更注重讓學生積極參與和互相學習。根據系統論“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原理,以四人爲一小組,明確發言人,小組內成員討論,其他小組成員在別人的發言基礎上可以補充闡釋,從而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

此外,強化學生的文本意識。如對屈原與司馬遷不同的人生選擇如何評價這一問題,在回答的過程中,學生必須緊扣這兩篇文本本身,不能憑着自己的主觀想法任作評價,不能架空文本。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面對人生的苦難和不幸,面對人生的生死抉擇,有人忍辱負重,隱忍苟活,就像司馬遷一樣,爲了完成傳世之作《史記》,他堅強地選擇活下去;可是,也有人選擇死,比如屈原,那麼,爲什麼這些人的生存選擇是如此的迥異?對於他們各自的生存選擇,你又有怎樣的認識?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漁父》,走進屈原的內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價值,去瞻仰一個偉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1生朗讀,教師正音;

漁父(fǔ)???ǔ)?(bū)?f(chu)

?(lí)汶(mén)?ぃ?ì)濯(zhuó)

2、齊讀全文,讀準字音。

(三)結合註釋,學生自由讀,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詞和活用字,並指出下列句式的特點。

【明確】

古今詞: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至於(到)、可以(可以用來)

詞類活用:

特殊句式: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語後置)

屈原既放(被動句)

遊於江潭(狀語後置)

是以見放(被動句)

行吟澤畔(省略句、狀語後置)

聖人不凝滯於物(被動句)

自令放爲(被動句)

(四)疏通文意

1、學生翻譯,其他同學補充指正;

2、學生齊讀,進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

(五)問題探討

【要求】:以四人爲一小組,明確發言人,小組內成員討論5分鐘,其他小組成員在別人回答的基礎上可以補充。

1、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樣一個形象?表現了屈原怎樣的人格?試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來回答。

【明確】屈原不願“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願“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他是一個不隨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協的特立獨行者,“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還刻畫了一個矢志不渝地堅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現了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時,還塑造了漁父這一形象,那麼漁父是怎樣一位形象?塑造這一形象有何意義?試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回答。

3、屈原和漁父在表達各自的人生哲學時運用了怎樣的方法?有什麼好處?

【明確】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和生動化)、反問(強調人物的堅定決心)

(六)比較閱讀

屈原與司馬遷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一個毅然赴死,一個忍辱而生。他們爲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選擇?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談談你的認識。

【明確】“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具有高潔的人生品格和遠大的政治理想,他不願隨波逐流,“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也不願“蒙世俗之塵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動選擇死亡,以死來體現生命的意志和尊嚴。

司馬遷隱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他爲自己規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記,成就人生的大事業,實現人生的價值。

司馬遷和屈原樹立了兩種人格榜樣:一個擇生,一個擇死,一個以生踐志,一個以死明志,對後世知識分子產生了巨大影響。

(七)師生齊讀,再次感受屈原的偉大人格。

(八)作業佈置

1、背誦全文;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識(古今詞、活用字、特殊句式)。

附:【板書設計】

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人生哲學

漁父——明哲保身

比喻——形象化具體化

說理方法

反問——強調堅定的決心

高二語文《漁父》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

2、過程與方法:分析屈原和漁父的形象,探討他們不同的人生態度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思考人生重大抉擇,養成對人生負責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掌握“顏色”、“形容”等古今異義詞和文中出現的被動句及倒裝句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課文領悟漁父和屈原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理解屈原“寧爲玉碎,

不爲瓦全”的高潔品格

教學方法及教:多媒體教師、揣摩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人物的語言藝術(課件展示1) :今日贈言:

我們不能改變現實,但我們可以改變態度;

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我們可以改變心情;

我們不能選擇容貌,但我們可以展示笑容;

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與君共勉

一、導語

兩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詩人在踽踽獨行,憔悴的臉上寫滿孤獨和悲憤心被憂慮撕裂的時刻,他縱身一躍的姿勢,定格成永遠的風景他的熱血化作滔滔波浪,隨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潤了整個民族的靈魂!他,就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今天,就讓我們撥開歷史的煙雲,去尋覓詩人的足跡,讓我們一起聆聽屈原處在生死邊緣的心靈抉擇

二、明確學習目標 (課件展示2)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檢查預習 課件展示3)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會生字,翻譯課文

2、 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習文章節奏、停頓和字詞讀音;

點撥重點詞語:顏色憔悴——顏色,古今異義,“臉色”

形容枯槁——形容,古今異義,“形體容貌”;

何故至於斯——至於,意爲“到”;至,動詞“到”;於,介詞“到”

3、 學生齊讀課文,要求模仿教師讀法 (課件展示4)

四、分析文本———探究人物形象

1、俗話說:“言爲心聲”語言最能表達人物心靈世界,要把握屈原和漁父的形象,就必須先熟悉們的語言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感受人物形象(屈原——失意,聲音沉穩 漁父——淡然,聲音悠長)

2、本文通過人物肖像、語言、動作等方面描繪,塑造了屈原和漁父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請同學們結合原文分析兩者不同的形象特點

【板書設計:】(課件展示5)

類別 屈原 漁父

肖像 顏色憔悴,形容枯稿 莞爾而笑

動作 遊於江潭,行吟澤畔 鼓枻而去

語言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3.討論問題 : 屈原—深思高舉 行到水窮處

漁父—與世推移 坐看雲起時(課件展示6)

屈原的形象:

A.肖像

文中對屈原的肖像描寫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畫出了屈原心裏交瘁的狀態,體現他當時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人生態度用柳永的話就是“爲伊消得人憔悴”

這個“伊”指的是自己的眷戀國家和顛沛流離的百姓

B.動作

“遊於江潭,行吟澤畔”表現心事重重、憂國憂民

C.語言

舉世/ 皆濁/ 我獨清,衆人/ 皆醉/ 我獨醒

在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的世界,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不苟合表現了他潔身自好的人生態度,顯示了他的與衆不同,特立獨行同時也說明他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包含着一種執着無怨無悔的決絕

安能/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 赴湘流,葬於/ 江魚之腹中安能/ 以皓皓之白,而/ 蒙世俗之塵埃乎?

這一段表現出一種激憤之情,更加表明了屈原堅定的立場,爲了堅持理想犧牲生命也再所不惜現他剛正不阿的性格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人生態度

總結:他是一個始終不渝地堅持理想、不惜捨生取義的生活中的強者,是一個不隨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協,潔身自好、憂國憂民的、與衆不同,特立獨行的形象;顯示了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

漁父的形象:

A、肖像 動作

“莞爾而笑”,唱起《滄浪歌》,“鼓枻而去”

漁父的肖像描寫 “莞爾而笑” 則寫出了他豁達的人生態度,與世無爭,淡泊名利,把一切都看透了的感覺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爲謀”屈原不聽他的勸告,他不慍不怒,不強人所難,以隱者的超然姿態心平氣和地與屈原分道揚鑣

B、語言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歠其醨?

弦外音:世道既如此黑暗,又有什麼清濁、曲直可分? 還不如與世推移,隨遇而安,作個知天達命的'明哲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體現了他隨遇而安,瀟灑大度的人生態度,似乎有些超然物外

總結:他是一位遠離塵囂的隱者形象具有與世推移、隨遇而安、明哲保身、知天達命無拘無束、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

如果給漁父畫一幅肖像,那他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他撐着漁船遠遠地離我們而去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件展示7)

教師出示結論:(課件展示8)

屈原:堅持理想,潔身自好;憂國憂民,堅貞不屈;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漁父:自由曠達,隨遇而安,與世推移,樂天知命,無拘無束,超然物外

4.課堂練習:閱讀與寫作 (課件展示9)

屈原和漁父分別體現哪個派別的處世主張? (課件展示10)

儒家: 道家:

入世 出世

漁父的形象已經作爲一種文化符號這個符號就是堅持操守、追求自由這樣一種人生的代稱

漁父意象:寄託着中國文人對這種與世無爭的超然生活的嚮往漁父是真正的隱者,他們留給世界的是一個飄逸的背影,輕輕地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他們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愜意,無拘無束得意時出仕兼濟天下,失意後歸隱吟風嘯月,是中國文人千載不變的人生軌跡歷經宦海沉浮顛沛流離之後,莫如散發弄扁舟,獨釣寒江雪

(課件展示11)

【小結】

如果說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窮處的儒生,那麼漁父就是一位坐看雲起時的隱者

文中兩個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此來凸顯屈原潔身自好、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的品質崇高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