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讚美》的高二語文教案

《讚美》的高二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教學任務:

《讚美》的高二語文教案

1.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民族感情。

2。通過鑑賞,整體感知這篇詩歌的內容大意,理解作者對民族生存力的謳歌。

教學安排:1學時

目標實施:

一、讀導入:這首詩規模宏大,自始至終,澎湃着火熱的激情,誦讀時須注意兩點:

一是體會蘊藏在詩行裏的強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愴的真切感受;二是注意

每節詩末尾一句“一個民族已經起來”反覆吟唱的深厚意味,這是作者發自肺腑的帶血的呼喊。

二.作者和寫作背景介紹:

穆旦,原名查良錚,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外語系。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師生從長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邊城昆明.1940年畢業後留校。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這些經歷對他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抗戰以來他的心靈和肉體受到了雙重考驗,長沙至昆明的艱苦之旅,在詩人眼前展開的是烽火連天、山河破碎的現實,使他產生對民族生存現狀的痛苦記憶。這種見聞和經理引起詩人對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讚美》充滿了對中華民族堅韌的生存力的禮讚。

三.鑑賞分析全詩

1.第一節:

①第一節詩人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遼闊美麗的大地,走不盡的起伏的山巒,數不盡的密密的村莊,美麗的河流草原,動聽的雞鳴和狗吠,但這是一片呼嘯着乾燥的風的荒原土地,低壓的暗雲下,滾滾東流水唱着單調的歌,表現的是詩人複雜的精神世界。

②詩人描寫觀察有什麼特點?

明確:詩人彷彿站在歷史的高度,鳥瞰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羣來充分展現眼中所見。

③如何理解“荒涼的亞洲的土地上”一句?

明確:點出了時代的環境,字裏行間流露着對這片土地既愛且怨的感情。詩人對土地有太多的話語、太悠久的感情,他要擁抱的人民是在恥辱裏生活的佝僂者。但“我”是和這土地一起受難呻吟着過來的,對土地充滿着愛,而且從這愛的力量中他感受到——個偉大的史實:“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2.第二節和第三節: ,

①詩人重點寫了“他”——一個農夫。如何理解?

明確:這個農夫是千百萬中國人民的縮影,他勤勞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慣於隱忍,安於苦難,然而在日寇鐵蹄的踐踏下他畢竟起來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鋤頭”,走上了抗戰的行列。這是覺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這意味着他們除了忍受飢寒、疲勞外,還要面臨流血和死亡。這是多麼偉大的人民啊,所以詩人要“擁抱每一個人”。

3.最後一節;

詩人以兩種相互交叉的感情,寫了他複雜的內心感受。如何體會這種複雜的內心感受?

明確:“悠久的年代的風”,年復一年吹過“傾圮的屋檐”,給人帶來了“無盡的呻吟和寒冷”;吹過“枯槁的樹頂”“荒蕪的沼澤”,與“蟲鳴”及“烏鴉的聲音”相應和。這一切使詩人感到無言的痛苦,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所以“我”並不失望,仍有勇氣生存下去。

四.朗讀全詩,總結其賞析要點:

1、這首詩歌有廣大的包容性,如何理解這種廣大的包容性?

明確:這首詩並不想以小見大,而是力圖對所見所聞所感作整體的把握,以表現複雜深刻的感情,重要處不吝惜筆墨,敞開思路大膽鋪排。儘量寫出了中國人民苦難的生存境況。

2.有人說這首詩是民族生命力的謳歌,你怎樣理解評價?

明確:全詩儘管流露了低沉悲愴的情調,但貫穿全詩的是一種強烈的愛。作者從“恥辱裏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時代的閃光,民族的轉機。詩人把希望寄託在舍家保國、義無返顧的農夫身上。當戰爭打破了鄉村的安寧,農夫便聽從時代的召喚,踏上一條征戰之路。他是單個人,又是一羣人的代表,甚至象徵着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全詩表達了作者對“一個民族已經起來”的堅定信念。

3、詩歌中的“我”指什麼?詩人究竟“讚美”什麼?詩歌美一節都以“個民族已經起來”作結,有怎樣的意味?

明確;指抒情主人公自己。贊中華民族忍辱負重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此聲音成爲詩歌的主旋律,凝結着詩人對民族生命力的讚美,充滿一種鼓舞人心的內在力量。

五.討論:先對《斷章》進行朗讀,然後學生自己賞析,討論這首詩的主題。

教師提示:這首短詩玲瓏精巧,是短詩中有悠久生命力的一朵小花。作者用常見物、眼前景創造了象徵性的畫面,爲讀者想象留下開闊的空間。有人認爲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在“裝飾”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