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課文《漢家寨》教案大綱

高二課文《漢家寨》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漢家寨》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散文作者以一連串的想象奇特而又恰如其分的語句,勾勒出一個貧瘠、死寂的漢家寨,向讀者傳達了一種寂寞無邊、慷慨悲涼的情緒。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課文教案,一起來看一下吧。

高二課文《漢家寨》教案

[教學目的]

一、理清文章結構層次,並概括層次內容。

二、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初步感受其莊重、嚴肅、冷峻的語言風格基礎上體悟、思考生命的意義,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難點]

一、分析課文層次及各層次的具體內容。

二、引導學生充分探討、理解文章“堅守”這種精神對人生的意義,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從而進一步感受張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課前:檢查預習,疏通生字詞。

褶(zhé)皺 曝(pù)曬 腳踝(huái)暈眩(yùn)(xuán)

俯瞰(kàn) 咀嚼(jǔ)(jué) 白熾(chì)

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佇立:長時間地站立。 薈集:聚集。

崢嶸:高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疊。

俯瞰:俯視,從高處往下看。 決絕:非常堅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歌 《內陸高迥》 昌耀

內陸高迥 昌耀

內陸。一則垂立的身影。在河源。

誰與我同享暮色的金黃然後一起退入月亮寶石?

孤獨的內陸高迥沉寂空曠恆大

使一切可能的轟動自肇始就將潮解而失去彈性。

而永遠渺小。

孤獨的內陸。

無聲的火曜。

無聲的崩毀。

一個蓬頭垢面的旅行者西行在曠遠的公路,一隻燎黑了的鋁製飯鍋倒扣在他的背囊,一根充作手杖的棍棒橫抱在腰際。他的鬢角紮起。兔毛似的灰白有如黴變。他的頸彎前翹如牛負軛。他睜大的瞳仁也似因窒息而在喘息。我直覺他的飢渴也是我的飢渴。我直覺組成他的肉體的一部分也曾是組成我的肉體的一部分。使他苦悶的原因也是使我同樣苦悶的原因,而我感受到的歡樂卻未必是他的歡樂。

而愈益沉重的卻只是靈魂的寂寞。

誰與我同享暮色的金黃然後一起退入月亮寶石?

一個蓬頭的旅行者揹負行囊穿行在高迥內陸。

不見村莊。不見田壟。不見井垣。

遠山粗陋如同防水布繃緊在巨型動物骨架。

沼澤散佈如同鮮綠的蛙皮。

一個挑戰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盤。

河源

一羣旅行者手執酒瓶佇立望天豪飲,隨後

將空瓶猛力拋擲在腳底高迥的路。

一次準宗教祭儀。

一地碎片如同鱗甲而令男兒動容。

內陸漂起。

1988.12.12

二、閱讀全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走近漢家寨,沿途所見、所聞、所感。突出其地理環境的'惡劣。

第二部分:走進漢家寨的所見所思,體現一老一少無言的堅守。

第三部分、離開漢家寨後的反思,帶來的心靈的振盪。

三、具體賞析

第一部分:走近漢家寨

所見:鐵色戈壁 岩石 紅石焦土 酷熱乾旱 不毛之地

所聞:單調的馬蹄聲

所感:“我覺得自己渺小得連悲哀都是徒勞”

作用:向讀者傳達了一種蒼涼、空寂、荒蕪、廣袤、慷慨悲涼的情緒。突出漢家寨生存環境的惡劣

總結:寧寂、恐怖、蒼涼、茫然

第二部分:走進漢家寨

所見:

景物:幾間破泥屋 (人煙稀少,貧窮)、巨大空茫的戈壁灘(險惡荒涼)

人物:老漢、小女孩癡癡盯着我 漢服

老漢 “微微搖了一下頭”

女孩 不眨眼地盯着我 、穿一件破紅花棉襖

所思:漢家寨是漢人堅守一千多年的地方在絕境中,人一定能找到一種生存下去的手段

總結:殘酷、荒涼、神祕、隔絕、堅忍

1、如何認識這兩個人物在文章中的意義?

文章並非着意刻畫兩個人物形象而是通過這年齡懸殊的兩個人來表現漢民族的一種默默堅守精神。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無言地繼續前人的事業,以一種執着與環境抗衡,固守着先人的土地而決不放棄,並且代代相傳。這種精神是作者着意謳歌的。

第三部分、離開漢家寨

“千年以來,人爲着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我只是隱隱感到了人的堅守,感到了那堅守如這風景一般蒼涼廣闊。”

“從那一日起,無論我走到哪裏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堅守着什麼。”

總結:遺憾、不捨、回憶、堅守

1、作者說“我強忍住心中的激盪”、根據文意想一想,是什麼使作者“心中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