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美麗的丹頂鶴》說課稿(第一、二課時)

《美麗的丹頂鶴》說課稿(第一、二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美麗的丹頂鶴》第一課時說課稿

《美麗的丹頂鶴》說課稿(第一、二課時)

 一、說教材。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寫了丹頂鶴的美麗外形,說明了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徙習性。本文文字優美,將丹頂鶴寫得栩栩如生,彷彿呼之欲出,引起讀者對丹頂鶴的喜愛,適合朗讀、欣賞。文章將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滲透于丹頂鶴的描繪介紹之中,有利於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篇幅不長,層次清楚,內容生動,語言通俗易懂,識字寫字量較多。

  二、說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爲: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慮、卻、”以及兩和新偏旁:虎字頭和單耳刀。認識兩條綠線內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本課不僅僅停留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層面,更重要的是爲第二課時的教學做鋪墊。把《補充習題》引入課堂,充分說明,我們致遠的課堂上高效的。

三、說過程。

“兒童永遠是生活在遊戲中的。”低年級兒童喜歡做遊戲。而且詞串教學是蘇教版教材的獨創。所以上課伊始,我以遊戲的形式導入課題—丹頂鶴。出示圖片,讓學生說說喜歡丹頂鶴的理由,引出“美麗”。激發學生閱讀的內驅力。

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通過小老師領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檢查學生的字音。在讀詞的過程中,利用:看圖法、資料講解法、拆字法初步理解了“引吭高歌”、“黃海之濱”、“無憂無慮”這些詞語的意思,並讀出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爲第二課時的教學做鋪墊。“教是爲了不教。”那麼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教師還滲透了方法的指導:看圖理解詞意,例如:引吭高歌:通過看圖片,學生的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查資料理解、拆字法理解詞意。

認準字音,就能讀通句子,學生進一步去自讀課文。教師用分段指讀的方法既檢查了學生讀書的情況,又給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這一過程教師並沒有直接點名朗讀,而是採用誰聽得認真、仔細就請誰接着讀,這一方法。讓學生養成傾聽他人的發言,告訴學生“傾聽也是一種學習”。

在長句子的指導朗讀上,直接出示第一小節,通過教師範讀,指導停頓、換氣。讓學生通過重點詞語的品讀,感知感悟丹頂鶴的美。當學生說到“遙遠”一詞時,教師順勢出示: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的圖片,告訴學生這就是丹頂鶴的家鄉。並讓學生在書中找找丹頂鶴飛到哪兒去?在哪兒幹什麼?引出第4小節中的一個長句子的指導朗讀。同時也讓學生理解了“第二故鄉”。之所以讓學生在第一課時就理解這個詞語,首先:教師應該教學學生不會的,而會的東西根本不用教。第二:這個詞在課後的練習中以及《補充習題》的抄寫中都涉及到。第三:也是爲第二課時的教學做鋪墊。接着教師引領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歡迎丹頂鶴的到來,並讓學生說說爲什麼歡迎他們的到來?因爲丹頂鶴很美。這時,教師讓學生在文中找找,丹頂鶴還美在哪裏?引出第2、3小節中兩句長句子的指導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了丹頂鶴的美,爲第二課時的教學埋下伏筆。

 四、教學生字。

本課的生字較多,有兩個新偏旁,教師直接突破難點,從偏旁入手,教學“慮”、“卻”這兩個字。在教學“慮”字時,教師自創兒歌,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被學生所接受。教學“卻”字時,通過觀察偏旁的外形,區分“單耳刀”和“雙耳刀”。

我們致遠所倡導的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的課堂是高效的。所以教者在第一課時就將《補充習題》引入課堂,在學生寫好字的基礎上,讓學生寫好詞。

  《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課時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20課《美麗的丹頂鶴》。

一、說教學目標

我初讀《美麗的丹頂鶴》這篇課文,第一感覺就是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簡約凝練,形象而傳神地向讀者呈現出丹頂鶴的優美神韻。課文主要寫了丹頂鶴的美麗外形、姿態以及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徙習性,引起學生對丹頂鶴的喜愛,滲透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篇幅不長,層次清楚,內容生動,語言通俗易懂,識字寫字量適中,較爲適合二年級學生閱讀欣賞。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丹頂鶴對他們並不陌生,在動畫片中,《動物世界》中都見過,但對文字的感悟有一定難度。

新課程強調讓學生的學習更貼近生活,讓生活成爲學生學習語文的外延。新課程標準對二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是:(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2)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3)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意境,知道課文的大意。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對第二課時的教學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讀、說、議、練,瞭解丹頂鶴的特徵,感受丹頂鶴的美麗,激發喜歡丹頂鶴的情感。

3、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二、說教學內容

《美麗的丹頂鶴》是一篇充滿着美的課文,文章的語言很美,文中所描述的丹頂鶴也很美。所以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我也緊緊圍繞着“美”這個字來展開。我將按照複習導入、精讀感悟、拓展延伸、佈置作業四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第一環節:複習導入

我先進行生字詞的檢查,然後播放一段丹頂鶴從遠處飛來的視頻,再現了課文中的情境。

第二環節:精讀感悟

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在二、三自然段對丹頂鶴色彩美、形體美和姿態美的描寫上,但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親眼見到過丹頂鶴,就很難有真實的感受。因此引導學生讀、說、議、練,瞭解丹頂鶴的特徵,感受丹頂鶴的美麗,激發喜歡丹頂鶴的情感,從而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於是我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丹頂鶴的美,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去找出重點詞句仔細品味,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再總結出丹頂鶴具有色彩美、形體美和姿態美,並相機板書。下面我來具體說一說。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重點抓住四個環節:1、引導學生通過“潔白、黑、鮮紅鮮紅”等詞語來理解丹頂鶴的色彩美。2、體會用詞的準確、優美。例如比較“翅膀是黑的”與“翅膀邊兒是黑的”,讓學生知道如果把“邊兒”一詞漏掉了,丹頂鶴的美麗就要打折扣了。3、指導朗讀,積累語言。4、形象設計師。這個環節是讓學生給丹頂鶴塗色,學生要想畫出一隻美麗的丹頂鶴就必須熟悉課文,能體會到丹頂鶴的色彩美。當學生給丹頂鶴塗上顏色後,一隻栩栩如生的丹頂鶴不僅躍然紙上,更滲透進孩子們的內心。

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是緊扣中心句“丹頂鶴很逗人喜愛。”來逐步展開的:1、通過“三長”理解丹頂鶴的形體美。2、通過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體會丹頂鶴的姿態美。3、知識拓展:我通過孩子們熟悉的動畫片《哪吒傳奇》中的人物太乙真人有一隻形影不離的丹頂鶴,來幫助學生理解什麼是“神仙的旅伴”,進而讓學生知道爲什麼丹頂鶴還被人們稱作“仙鶴”。4、角色體驗。在學生充分感悟了丹頂鶴的色彩美、形體美和姿態美后,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一隻美麗的丹頂鶴,向大家做自我介紹,此時文本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有感情的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自然段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黃海之濱是丹頂鶴的第二故鄉,在這裏它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很美。這一段的處理,我主要是讓學生讀一讀,讀出丹頂鶴生活的無憂無慮;看一看,欣賞丹頂鶴生活的視頻片段和一組優美的丹頂鶴生活的圖片;說一說,聯繫畫面,充分發揮想象,用口頭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說說怎樣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

第三環節:拓展延伸

在《一個真實的故事》悽美的音樂聲中,我給孩子們講述“鶴之仙子”——徐秀娟爲救丹頂鶴而犧牲的故事,然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保護丹頂鶴的情感,教師再作總結。

第四環節:佈置作業

我設計了作業超市,共有四項作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選一項或多項完成。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是以形象思維爲主,結合教材特點,我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訓練感悟美。

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加上動作表演讀,範讀等,讓學生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這樣教師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去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使閱讀成爲學生自我表現的舞臺。學生在這種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充分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

2、變換角色體驗美。

這就是我在前面說到的,讓學生把自己就當作一隻美麗的丹頂鶴,向大家做自我介紹,這樣學生就將課文語言內化爲了自己的語言,充分的想象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素養。

3、嘗試繪畫創造美。

丹頂鶴的美首先美在它高雅的色彩,“潔白”、“黑”、“鮮紅鮮紅”這些色彩的和諧組合,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

我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畫筆,爲丹頂鶴塗上顏色,通過畫圖,學生不僅對文字中這些表示色彩的詞語有了感性的認識,更重要的是用他們的雙手創造了美。

4、音樂欣賞提升美

音樂,本身就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淨化人的靈魂,豐富人的想象力,激發人的情感。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加有旁白的曲子,再加上教師的深情講述,在樂曲的薰陶下,學生對丹頂鶴的喜愛和保護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5、對話互動和諧美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活動是師生分享快樂的過程。作爲“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應充分彰顯自身的語文教學魅力,在動態的信息交流中,師生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氛圍,營造濃郁的情感世界,在動情的音樂聲中、在惟妙惟肖的圖畫視覺中,在入情入境的朗誦聲中,師生共同感受着語言文字的魅力。

四、說信息技術資源及其應用

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超越傳統媒體的侷限,變抽象爲形象,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美麗的丹頂鶴》一課如果單純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單一的教學手段,很難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丹頂鶴的美麗,從而體會到課文的思想感情。爲把這些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我通過蒐集大量的丹頂鶴相關知識、圖片、音像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體現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自讀、精思、感悟、吸納的過程。下面就來展示我的課件。

打開課件,學生就可以到欣賞這幅美麗的丹頂鶴圖片,聆聽到一段優美的古典音樂,這樣就將學生帶入情境,做好情感的鋪墊。正式開始上課,我先出示本課帶有生字的詞語,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檢查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然後一邊播放這段丹頂鶴飛來的視頻片段,一邊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形象地再現了課文的“語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

2、藉助課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三兩個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我藉助課件,巧妙地引導學生抓住蘊涵豐富形象的重點詞句,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第二段,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首先出示學生找出的具體描寫丹頂鶴顏色的句子,如第一句“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色的。”重點抓住“潔白”、“黑”這兩個詞;第二句(“它的頭頂就像嵌着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這是個比喻句,我通過展示紅寶石和丹頂鶴頭部特寫的對比圖片,使學生把抽象的文本和圖片的直觀結合起來,進而理解“嵌”、“鮮紅鮮紅”、“丹”等詞語的意思,再通過反覆朗讀和積累“潔白”、“黑”、“鮮紅鮮紅”、“紅”、“丹”等表示顏色的詞語,來深入領會丹頂鶴的色彩美。接着是形象設計師這個環節,學生在課件營造的音樂氛圍中,把自己對文本的閱讀感悟融進畫中。

課文第三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丹頂鶴的形體美與姿態美。在學習運用第二自然段方法的基礎上,更注重媒體演示的靈活性、適時性與巧妙性。我先借助丹頂鶴直立靜止圖,演示三個長,即“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讓學生領悟丹頂鶴的修長體型,再結合舞蹈演員的圖片來感受丹頂鶴的形體美。接着通過看圖來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飛翔”,再通過讓學生模仿動作和加上動作表演讀,進一步理解“高雅”一詞,從而體會出丹頂鶴的姿態美,這樣就有效地突破了理解上的難點。然後通過說《哪吒傳奇》中的故事情節,讓學生知道爲什麼丹頂鶴還被人們稱作“仙鶴”。

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學中,讓學生對丹頂鶴的情感由喜歡昇華到保護,也是教學的難點。我在學生知道黃海之濱是丹頂鶴的第二故鄉的基礎上,通過播放丹頂鶴在保護區內生活情況的視頻片段使表象再現,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學生自然地理解了“三五成羣、無憂無慮”的含義,接着出示各種生活狀態下的丹頂鶴圖片,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運用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讓學生說說怎樣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進而告訴學生丹頂鶴之所以能無憂無慮地生活,是因爲人們的保護,此時和學生分享鶴之仙子——徐秀娟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蘊思想教育於其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悽美的歌聲中,讓學生把丹頂鶴那美麗的形象深深地印入腦海,並激發了他們保護丹頂鶴的情感。

以上環節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這裏運用課件來輔助,變抽象爲直觀,並讓學生的手、腦、眼、口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加深了印象,突破了難點。

最後,在總結課文後,課件出示寄語,深化了主題,學生情感也得到昇華。

在佈置作業環節裏,我設計了作業超市,共有四項作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選一項或多項完成。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多媒體計算機所能提供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它使學生在學習中眼看、耳聽、口說、手腦並用,全面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我們也不難發現,把多媒體課件引入課堂,無疑是教師教學的“利器”,具有十分明顯的輔助作用和十分巨大的潛力。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開創語文教學新局面,這將是實施素質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的說課完畢,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