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設計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小蝌蚪找媽媽》,讓學生了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懂得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部編語文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設計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灰”,“迎”,“阿”“姨”“追”“頂”“披”“鼓”等8個生字,會寫“有”“在”“什”“麼”“變”“條”等6個字,會用“已經”練習說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瞭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懂得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識字、寫字。

2.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體型變化。

3.會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體型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昨天,老師撿到了一張“尋人啓事”,你們想看看嗎?

2.(出示尋人啓示)讀: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它在哪?聽說一年級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二、引導看圖

1.圖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麼地方?(指名看圖)說說小蝌蚪的樣子。

(學生試說: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黑的,長着長尾巴。)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鯉魚烏龜)教師相機板書:鯉魚烏龜

 三、自學課文

老師提出要求,對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讀懂。讀後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寫小蝌蚪找媽媽的?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有什麼變化?

 四、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新詞。

(1)在課文裏找出生字,畫下來,讀一讀,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說說生字的結構特點,然後寫一寫。

(3)教師重點指導:

2.檢察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多媒體出示生字】

huī灰:指認什麼是灰色,再讓學生髮散說說還知道什麼顏色

yíng 迎:先讓學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腳的,理解什麼是迎,讓學生表演

zhuí追:讓學生表演

ā yí 阿姨:連詞教學

dǐng 頂:丁+頁=頂,組詞(如:頭頂,頂着)

gǔ鼓: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鼓嗎,讓學生看插圖瞭解鼓的特徵。

什麼:連詞,組句(如:我什麼也沒有看到)

變:組詞(如:變化,變亮,變臉)

條:初步讓學生認識條爲量詞,說魚時可以用“一條魚”來說

鯉(lǐ)魚:讓學生看插圖,認識鯉魚的模樣。

guī 烏龜:提示學生注意“龜”的下半部是“”不是“電”,“L”一筆上面不出頭。

dūn 蹲:可指名一學生做“蹲”的姿勢;發音強調韻母是un;教學字形時,提示學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裏面的一短橫不能丟。

pī 披:讓學生聯詞。(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綠色的新裝。)

bì 碧綠:讓學生組詞造句。(例:春天,樹子披上了碧綠的衣裳。)

shāng衣裳:“裳”指導學生髮輕聲,後鼻音。

學得真好!那我們把上面的生字齊聲讀一遍。(生讀)

我們讀生字讀得不錯,大家看看老師手中的生字卡,現在老師讓大家開小火車念,大家可要集中注意力了,其他同學要負責監督看誰讀錯了,你們願意試試嗎?(生:願意。。。。。。)

 五、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你們掌握的可真不錯,那同學們齊聲朗讀我們的課文,看看這篇課文寫了幾個自然段,標出這些自然段。並思考問題:

1.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而它自己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2.最後小蝌蚪在哪裏找到了它的媽媽?他的媽媽是什麼樣的?

六、理清層次,分段朗讀。

1.你們課文讀完了,你們找出答案了嗎?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生:6個)

2.那看看大屏幕,老師剛剛提出的問題你們解決了嗎,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呀?(生:鯉魚媽媽、烏龜)

3.那它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生:他先是長出了兩條後腿,再長出了兩條前腿,然後尾巴變短了,最後變成了一隻青蛙)

同學們,你們讀了課文,也回答了老師出的問題,那你們可以回答老師這篇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麼?( 學生歸納)

4.其實大家看我們的課文,第一段寫的是什麼?( 生:池塘有一羣小蝌蚪、介紹小蝌蚪、小蝌蚪的樣子)

對。第一段我們講了小蝌蚪樣子,這是在講小蝌蚪找媽媽之前的事,對不對?(生:對)

那我們課文的第二段與第三段講的是什麼呢?(生: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鯉魚媽媽和烏龜)

那最後幾段呢?(生:小蝌蚪找到了它們的媽媽。並和它們一起去捉害蟲)

5.同學們說的真好,下面認真聽老師範讀課文。

要求: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媽媽》的插圖。看好後聽老師讀課文。老師讀到哪兒,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圖上有關的地方。(老師範讀全文。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

6.學習第一部分(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

(1)同學們我們開始學習第一自然段,大家先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讀得真不錯。你們誰來告訴我,小蝌蚪是怎麼樣的?你來說,我來畫好嗎?

生: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

師:是這樣嗎? 生:不對,尾巴太短了。

師:噢,那就這樣吧,可以了嗎? 生:可以了。

師:奇怪了,書上爲什麼不說“長尾巴”,而要多加一個“長”字,變成“長長的尾巴”?

生:因爲長長的尾巴比長尾巴感覺還要長一點,更加生動一些。

師:對,這樣寫會使原來的`句子顯得更加生動,那你們能舉一反三嗎?

師:大腦袋 生:大大的腦袋

師:寬嘴巴 生:寬寬的嘴巴

師:黑身子 生:黑黑的身子

師:小蝌蚪甩着長長的尾巴,怎麼樣是“甩着”,你們來做做看。(讓學生做手勢)

生:做動作

師:你們看這個生字(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甩)

你們做的動作和字很像的,瞧,這豎彎鉤多像一條尾巴!我 們的中國字多有趣。寫一遍好嗎? 生:寫甩

師:恩!你們學得可真好!你們看,(多媒體)池塘裏有多少蝌蚪? 生:一隻 師:現在呢? 生:十二隻!

對,這裏有好多好多小蝌蚪,數也數不清,我們可以用個什麼詞呢? 生:一羣!

真能幹!課文上說小蝌蚪快活地游來游去,告訴我們小蝌蚪很開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們還可以說什麼快活地做什麼,誰能說一句?(引導學生運用“快活地”一詞,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大家再齊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與第一自然段,並認識了我們的新朋友:小蝌蚪。我們知道,我們都有自己的媽媽,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們這篇課文裏的小蝌蚪找不到他們的媽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小朋友們,結合你們昨天學到的知識,可以告訴我我們的小蝌蚪長什麼樣子嗎?

生: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

師:同學們你們能告訴我它的媽媽是誰嗎? 生:青蛙。

師:對,看來你們的課外知識積累的很好,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小蝌蚪與青蛙,青蛙長着大大的腦袋嗎?

生:沒有。

師:青蛙長着黑灰色的身子嗎? 生:沒有。

師:青蛙甩着長長的尾巴嗎? 生:沒有。

師:他們倆長得可真不像,難怪小蝌蚪不認識他的媽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蝌蚪找媽媽》,看看小蝌蚪是怎麼找到他的媽媽的。

 二、學習第二部分

1、學習第二自然段

同學們讓我們大聲的朗讀第二三自然段。(生讀)

同學們,你們讀了這篇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你們看,小蝌蚪在池塘裏遊哇遊,過了幾天,這時候的小蝌蚪和原來的樣子有什麼變化?(生:長出了兩條後腿)。

師:對,長出了兩條後腿(多媒體出示)

1.那同學們你們仔細看看第二自然段,想想,小蝌蚪找誰打聽媽媽了? (生:鯉魚媽媽)

2.對,小蝌蚪遊呀遊呀,它們遇見了鯉魚媽媽。它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這時候,小蝌蚪會想起誰呢?(生:想起自己的媽媽。)

3.對,他們想到自己的媽媽,小朋友們,你們能體會這時小蝌蚪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嗎?(生:思念、難過)

4.那,哪個小朋友能說一句話,後面用上疑問號,把小蝌蚪想媽媽的那種思念難過的心情表達出來?(例句:誰是我的媽媽呢?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呢?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 )

5.說的真好,那你們結合小蝌蚪現在的心情,我們再來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生讀)

6.現在我來當鯉魚媽媽,再請兩個小朋友做小蝌蚪,你們來向我打聽你們的媽媽。哪位小朋友願意來試一試?表演的時注意小蝌蚪在看見鯉魚媽媽時用了個什麼動詞?(迎)

7.同學們覺得他們表演得好嗎?(同學們,你們剛剛看了兩位同學的表演,再看看我們課文的插圖,你覺得“迎”是什麼意思?(引出“迎”的意思:面對面的走到一起)

師:我們一起再來把這一段讀一遍。(生齊讀)

師:同學們,我們從鯉魚阿姨那裏知道了青蛙長什麼樣(生:四條腿,寬嘴巴)(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哦,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知道了它媽媽原來有四條腿,寬嘴巴,於是繼續遊啊遊,過了幾天——(生:又長出了兩條前腿。)

師:哦,又長出了兩條前腿。(多媒體出示)

(2)小蝌蚪先長出的是後腿,後長出的是前腿。小蝌蚪遊哇遊,他們遇見了誰呀?(生:烏龜)

(3)這時小蝌蚪與烏龜發生了什麼事啊?用課本上的語言告訴我。(生:他們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連忙追上去,叫着:“媽媽,媽媽!”)

(4)指導朗讀。

(5)這一段了的“追”是什麼意思啊?同學們結合我們課文裏的插圖理解。“追”和“迎”有什麼區別?

(6)你們想,小蝌蚪怎麼會把烏龜當着媽媽的?

(7)那烏龜是他們的媽媽嗎?爲什麼呢?

(8)師總結:小蝌蚪的媽媽是四條腿、闊嘴巴,但不等於四條腿闊嘴巴的就是青蛙。所以烏龜並不是小蝌蚪的媽媽。

(9)那烏龜說小蝌蚪的媽媽是什麼樣的?

(10)那同學們再把這兩段齊讀一遍。

2.學習第三部分。

(1) 同學們,我們繼續學習本篇課文的第三部分,他們對應的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啊?

(2) 那同學們大聲的自由朗讀這三個自然段。

小蝌蚪聽了烏龜的話,又去找媽媽,它遊哇遊,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多媒體出示)

(3)小蝌蚪遇見了一隻大青蛙,小蝌蚪這次怎麼把青蛙認定是自己的媽媽的?(生:因爲它有四條腿,寬嘴巴,長着大眼睛,披着綠衣服)

(4)同學們,你們想想,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該多高興啊!你們想,小蝌蚪會對青蛙媽媽說些什麼?誰能說一句話,後面用感嘆號,把小蝌蚪找到媽媽的喜悅心情表達出來?

(例句:媽媽,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媽媽,原來你在這兒啊!

媽媽,我們終於找到你了!)

(5)你們說得都很好,小蝌蚪和媽媽見面了,大家都非常高興,它們的話該怎麼讀呢?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小朋友讀青蛙的話。誰來試一試?(生:分角色朗讀。)

同學們你們看課文,你們可以用課文中的語句告訴我青蛙的樣子嗎?

(生: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雙大眼睛。)(板書)

(6)這個句子可真美啊!如果我們換一個說法:荷葉上有一隻大青蛙,背上顏色是綠的,肚皮上的顏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來的。這兩段話意思差不多,你們說,哪一段寫得好?(生:課文上寫得好,覺得青蛙很美很可愛。)

(7)這些是寫青蛙身上顏色的詞,你們再看,寫青蛙的動作也是很有講究的,同學們找找用了哪些詞?(生:蹲 披 露 鼓)

(板書:蹲 披 露 鼓 )

(8)這些表示青蛙動作的詞,都用得很好。但如果把“鼓着一對大眼睛”換成“瞪着一對大眼睛”,怎麼樣?(生:意思就不一樣了)

師:對,意思就和之前的句子不一樣了。我們課文可把青蛙寫得真美真可愛啊,你們喜歡這樣的青蛙嗎?(生:喜歡)

(9)那你們帶着對青蛙喜歡的心情再齊讀這一段話。(指導朗讀)

(10)現在小蝌蚪已經長成了青蛙,它發生了什怎麼的變化呢?(多媒體)

(11)你們可以把小蝌蚪尾巴不見了的這一段讀一遍嗎?

(12)已經是什麼意思?自己結合課文想一想。

(13)小蝌蚪和媽媽一起捉蟲了,同學們看看圖,再自己讀讀課文

 三、收尾,總結

1.同學們我們這篇課文可算是學完了。你們再一起朗讀一下全文。

2.同學們看看我們黑板上描寫青蛙的語句,把我們的青蛙寫得可真美!青蛙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多媒體)

3.小蝌蚪怎麼找媽媽的,在找媽媽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小蝌蚪又是怎麼長成青蛙的呢?誰能簡單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