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下冊語文《曹衝稱象》相關教學資料

二年級下冊語文《曹衝稱象》相關教學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二年級下冊語文《曹衝稱象》相關教學資料】

戰象簡介

二年級下冊語文《曹衝稱象》相關教學資料

戰象在古代戰爭史上,曾有過特種部隊──象軍,它在戰爭中發揮着類似現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衝鋒陷陣,勇猛無敵,它能破城門、毀營壘、折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傷害。

戰象的使用最早在東南亞各國,象軍的編排很有特色。在戰象的背上設一象輿,輿中坐一將士,象前後各有一名馭象手。在象的四條柱子般粗的腿旁,各立一位持刀盾的戰士護衛。這樣七個人組成了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據說在泰國有名垂青史的戰象。秦國古臺王朝拉瑪甘享石碑銘文記載:拉瑪甘享在19歲時曾騎戰象奮戰敵營,營救父王,反敗爲勝。拉瑪甘享的英名與他的戰象一起銘刻在石碑上。東南亞最著名的一次象戰是暹羅王納黎萱於 1584年對緬甸王國的一次戰鬥,投入的戰象多達幾百頭,那次大戰結束了暹羅對緬甸的附屬關係。

 大象簡介

大象,英文elephant

哺乳綱,長鼻目,象科。通稱象,是現存世界最大的陸棲動物,主要外部特徵爲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長鼻目僅有象科1科共2屬2種,即亞洲象和非洲象。亞洲象歷史上曾廣佈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佈範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羣。非洲象則廣泛分佈於整個非洲大陸,喜歡羣居。

象肩高約2米,體重3~7噸。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曲。鼻長几乎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細物。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6個頰齒,自前向後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複雜。非洲象前足5趾,後足四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睾丸隱於腹腔內;雌象前腿後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僅具1個;非洲象耳大,體型較大,體重較重。亞洲象耳小,身體較小,體重較輕。

從曹衝稱象說到浮力定律

三國志·魏書》記載:“鄧哀王衝字倉舒,少聰察歧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曹操),欲知其斤重,訪之羣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置,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這就是千古傳誦,婦孺皆知的曹衝稱象的故事。

但是以舟稱物的辦法並不是曹衝創造的。《苻子》上記載:戰國時期,北方人貢獻給燕昭王一隻大野豬,叫養奚若。燕昭王派人飼養它,養了15年。這隻大野豬長得象個墳頭一樣大。它的四隻腳都支撐不住身體了。燕昭王非常驚異。他命衡官用大秤稱它有多重,秤桿折斷了十次,稱不了大野豬的重量。於是,燕昭王命“水官浮舟而量之。”苻子,名郎,字元達,東晉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縣東南)人,氏族,他所著的《苻子》五卷早已失傳,遺文散見於後人的著述中。上面引用的那個故事就保存在南宋人吳曾寫的《能改齋漫錄》裏。吳曾在援引《苻子》之後,指出:“以舟量物,自燕昭時已有此法,不始於鄧哀王。”清代學者邵晉涵也贊成吳曾的這種說法。

以舟稱物運用的是浮力原理。提起浮力原理,人們自然會想起古希臘的著名學者阿基米德。相傳公元前3世紀,在現今意大利西西里島上有個敘拉古王國。有一回,國王希羅請工匠爲他製作王冠。王冠製成了,精美絕倫。希羅十分高興。他稱了一下,王冠的重量跟原來給工匠的黃金分毫不差。他懷疑工匠用同樣重的白銀偷換走一部分黃金,可是想不出檢驗的辦法。希羅請阿基米德幫助,條件是不許損壞王冠。阿基米德知道只要求出王冠的比重,就能斷定它到底是否是純金的。但王冠形狀不規則,上面又雕滿凹凸不平的花紋,雖然阿基米德精通數學,卻找不到計算王冠體積的公式。他冥思苦想了許多天,一籌莫展。這天,他去洗澡。當他跨入盛滿水的浴缸時,水溢出來。他突然領悟到物體浸入水中會排出同樣體積的水。他終於找到了解決王冠問題的辦法。這就是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故事。

阿基米德生於公元前281年,在公元前212年被羅馬人殺死。他活了七十歲。阿基米德運用浮力原理爲敘拉古國王希羅鑑定黃金王冠的事情發生在他的晚年,儘管我們不知道燕昭王運用浮力原理以船稱豕的事情發生的確切時間,但燕昭王死於公元前272年,他以船稱豕的下限不能晚於這年,而這時阿基米德才9歲。因此,燕昭王對浮力原理的認識和運用要比阿基米德早幾十年。

但在中國,燕昭王還不是認識浮力原理的第一人,第一個揭示浮力原理的應當是墨翟。墨翟是戰國初期的著名學者,魯國人。他開創了墨家學派,著有《墨經》一書。《墨經》包括《經上》、《經下》和《經說上》、《經說下》四篇。《經說》是《經》的註解,是《經》的附屬品。《墨經》裏有兩段論述浮力原理的文字:

第一段——“荊之大,其沉淺,說在具。”(《墨經·經下》)

第二段——“沉,荊之貝也。則沉淺,非荊淺也,若易五之一。”(《墨經·經說下》)。

這兩段文字相互關聯,其中“荊”,應作“刑”,刑與形通,意思是“形體”、“物體”、“說在具”的“具”,通俱,意思是“相同”;“荊之貝也”的“貝”、有誤,應爲“具”。《墨經》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就不受重視,很少有人鑽研它。《墨經》、本來多古字,輾轉抄錄,流傳2000多年,誤衍脫竄之處不少,是不足爲怪的。

這第一段文字的意思是:“物體很大,在水中沉下去的部分很淺,道理在於物體的重量與它所受到的浮力相等,平衡了。”

這第二段文字的意思是:“把物體放進水中,物體在水中平衡了。即使它沉下去的部分很淺,並不是它本身矮淺,(而是物體的重量跟它所受浮力相比較的結果),就如同市場上商品交易,根據比價,一件商品可以換五件別的商品一樣。”

弄懂了上述《墨經》中的兩段文字,我們就會發現墨翟對浮力原理的認識比較深刻。墨翟全面地考察了物體在水中受力的情況。他既看到了物體有受浮力的一面,又看到了物體還有受重力的另一面。浮力是豎直向上的;重力是豎直向下的。重力即物體的重量。物體的沉浮就取決於這兩個力的互相作用。墨翟雖然沒有明確地指出:浸在液體裏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液體的重量,但我們統觀上述兩段文字,表現他已經懂得浮體沉浸在水中的部分(就是它所排開的液體)和浮體的關係。這跟希臘阿基米德所建立的浮力原理相符合。

或許有人懷疑墨翟對浮力原理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嗎?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爲自然科學理論的發現總是以社會生產實踐爲基礎的。從船舶製造業來看,目前已知中國有七八千年的歷史。在長江下游發現的新石器時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了。那裏出土有陶舟和木漿。3000多年前甲骨文中的“舟”字。象縱橫兩向構件組合而成。這個象形字說明當時中國已經能造木板船了,”也許還發明瞭水密倉壁。《左傳》上記載: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楚子爲舟師以略吳疆,”那麼,春秋時期楚已有水軍,能夠製造戰船了。在戰國中期的'墓葬中曾發現過遊艇的遺蹟,聯拼船板使用了大量的鐵箍。那時,中國製造的船舶結構堅固,聯拼緊密,水密性很強。總之,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船舶製造業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當時人們要製造各種類型、各種用途的船舶,就必須考慮船舶的載重能力,水密倉壁的目的就是提高船舶的浮力。船舶生產需要人們研究浮力原理。墨翟身爲學者,又是匠人,擅長木工製作,曾爲制止楚國攻打宋國去遊說楚王,到過船舶製造業發達的江南。他對浮力原理有比較深刻地研究自然是無庸置疑的。正是在墨翟揭示了浮力原理之後,浮力原理在古代中國得到廣泛的應用。燕昭王以舟物稱豕是應用浮力原理解決實分問題的最早記載。而曹衝稱象從科學史的繼承性上講是效法燕昭王,從曹衝本人講則是他智力的萌發。在他們之後還有宋代懷丙和尚使用大船憑藉浮力打撈沉入河底的鐵牛的故事。

墨翟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397年。他死後100多年阿基米德才降生。所以,墨翟應當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浮力原理的人。根據國際慣例,我們完全可以稱浮力原理爲“墨翟原理”或者“墨翟定律。”

 主人公簡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他在統治中原的時候,注意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團。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摘要》等書。善詩歌,他所寫的《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篇,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他的著作,收入《曹操集》。

曹衝,字倉舒,是曹操的小兒子,相傳是一位天才兒童。他的聰明才智深得曹操的喜愛,甚至有讓他繼承曹家天下的打算。不幸的是,曹衝在十三歲時,因身染重病,不治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