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4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導語:《穆斯林的葬禮》是一個悲劇的故事,控訴了戰爭的殘酷。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4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1】

幾年後,當新月的親生母親樑冰玉到女兒墳前看望女兒時,發現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親人墳前,用小提琴深情地拉着《梁祝》……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看到穆斯林我們想到最多的還是伊斯蘭教、清真寺;關於回族,我知道的也很少,只知道回族人都很愛乾淨,不吃豬肉,男人們頭上都戴一頂小白帽;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禮》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這部長達五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裏,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示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及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清新流暢,質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蕩氣迴腸,留下深沉的思索,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有關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運相比較,想想其實我們還是應該感到十分幸運和滿足的。生活在現在這個和平社會,有父母的疼愛,更有追求幸福的權力。當看到當新月在病榻上還念念不忘學習她所鍾愛的英文時,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要學習的地方嗎?人啊,是應該學會滿足,正所謂知足長常樂,當經歷了生離死別,當看透了悲歡離合,我們最應該學會的是放棄看似重要東西。因爲放棄更是一種美,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知足常樂的過程。

常常出現這種情況,每當人們在看完一部小說後,而置身於故事人物其中,情緒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影響,這也許就是作者在用自己的心,或自己的生命去寫的緣故吧。他們並不是爲了賺別人的眼淚,那也是他們自己的情不自禁。一個好的作家在寫作時,並不急於下筆,而是經過想當長地一段“孕育”之後,他們面對文學,有着宗教般的虔誠,寫作在他心中應該是神聖的,來不得虛僞,欺詐和裝腔做勢,也容不得骯髒和居心不良。因爲一顆醜惡的心是寫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的,也不會讓人淚流滿面的。難道你不是這樣認爲的嗎?

長路漫漫,無限的思緒仍在飄蕩,何處纔是心靈的彼岸……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2】

終於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禮》,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吧。一本書,讓我寢食難安,雖然主要還是在電車裏看的,但是隻要其餘的時間只要有空閒,必定把手機拿出來讀上幾頁。曾經數次眼淚要奪眶而出,但因爲是在車裏,前後左右全是人,所以憋得很難受,記憶深刻的就有兩次迅速的切換到了其他App,因爲眼淚馬上控制不住了。

流眼淚,是因爲書中樑、韓一家(兩家?)的每個人的命運都是那麼的苦,博取了我深深的同情。

樑老先生的終生勞苦,心血大作“寶船”耗時3年,卻沒想到是他生命中最後的3年,卒於中秋團圓之樂之前。

韓子奇流浪落魄的童年,背井離鄉及至歸鄉卻與夫人貌合神離的中年,痛失愛女的老年,堅守祕密的一生(自己不是回回,女兒的生母非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媽媽等)。

樑君璧幼年喪父,操勞持家,異國相思,日夜思盼的人卻和自己的親生妹妹相愛並且還有了孩子!

樑冰玉的愛一次又一次的深受挫折,與同學相戀卻發現背叛,與奧利弗傾心卻撒手人寰,與姐夫畸形的結合並生下新月,但是在新月還不記事時便遠走他鄉,終生也未再見一面(難道真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嗎?)。。。

新月,命中註定要爲父母們的所作所爲承擔一切,自懂事起便得不到母愛的沐浴。(一直覺得姑媽是否纔是她的生母,但是那張照片一直在提醒我。)雖然已經夠苦的了,但這還不夠,上天在她的生命剛剛要綻放更加璀璨的花朵時,又設下了重重阻礙。欲上大學,母親反對,爭取愛情,母親反對,直到病重,病危,月歿而去。真想替她喊一句:”我爲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啊?”

天星,楚老師,姑媽。。。

是誰做錯了嗎?韓子奇嗎?爲了自己的愛好和事業拋妻離子,遠走他鄉,不對嗎。如果把那些收藏扔了,相信他的魂會丟,命也丟的。不該接受樑冰玉嗎,異國他鄉,兩個人無依無靠,只有互述衷腸,遠方的親人音信杳無,戰爭的殘酷就在身邊,日久生情,也無可厚非。樑君璧錯了嗎,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堅強、忍讓和大度,對於新月雖然沒有給予親生母親一樣的精神上的關懷,但是新月好像也沒有受過什麼苦(已經超常人),相對於刻薄尖酸,心胸狹窄的女人,她能做到這些已經很不容易了。由此看來好像每個人都沒有錯。那麼有沒有大奸大惡的人存在?好像也沒有。唯一一個看起來惡毒一點的蒲老闆,乃一介生意人,在故事的開始雖然有些惡人的表現,但也屬正常的生意人的做法,而且他只是一個小配角,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韓子奇和樑家,同時他並不是造成本書主要矛盾的產生和推動故事發展的人物。

那麼每個人爲什麼這麼苦,命運爲什麼這麼慘?我覺得直接原因是戰爭,根本原因是人性。戰爭使人們流離失所,親人們天各一方,造成了直接的苦難。而人性塑造了人的信仰,賦予人以追求,引導人們走向愛情。簡單看一下我理解的他們的信仰、追求和愛情。對於韓子奇,因爲信仰,韓子奇跟着巴巴遍訪全國各地,落腳在樑家,因爲追求,爲了保護他的玉器,他又遠涉重洋,而愛情,更是給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在我看來,他經歷了兩種不同的愛情,其一,和樑君璧,是自然純樸的,是水到渠成、緩慢發酵、親情濃於愛情的愛。其二,和樑冰玉,是瞬間昇華的,是真正的兩顆孤獨流浪的心與心的碰撞而產生、更加超然脫俗的愛。對於樑冰玉,因爲新思想的信仰和對新生活的追求,她尾隨姐夫遠涉英倫,而愛情,卻給了她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成爲了她苦難經歷的根源。同樣的,樑君璧的追求,便是家人和睦,生活安定幸福,爲了這些她可以忍辱負重,保守祕密,她的愛情(雖然她的知識水平,可能不接受愛情這樣的字眼)使她不能離開韓子奇而必須接受新月的存在。韓新月的追求,一開始是發揮自己的英語優勢,去大學繼續深造,然後是去追逐她的超越民族的愛情,然而命運的捉弄,使她香消玉損,更加重了故事的悲劇色彩,將全書推向高潮。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3】

我不喜歡這本書,她太壓抑了,讓我很難受。

不知道爲什麼,在我看來,新月並不是主角,反而是他的父親和兩位母親。我並不喜歡玉兒,我覺得她自私,雖然她和韓子奇的愛情是在特殊的戰爭背景下結合的,但她後來確實太不顧自己姐姐的感受,明知道自己姐姐是個沒學識,沒事業追求,只知道以男人爲中心的舊式女人,還搶姐姐的丈夫!這不是逼死她姐姐嗎?我看了好多讀後感,沒有一個爲君壁說話的,也許在別人眼裏她是個愚昧的壞女人,新月間接死在她手上,但我覺得新月的死卻和冰玉脫不了干係,如果不是冰玉給君壁那麼大的打擊,君壁未必會那麼反對新月和天星的愛情。我總覺得君壁那次受的打擊太大了,畢竟是自己愛的丈夫和自己心肝一樣的親妹妹。哪怕放到今天,又有誰可以接受呢?

冰玉太自私了,只想自己不想別人,她回國沒錯,但她口口聲聲愛姐姐是怎麼愛的?姐姐問她置自己於何地,她說你是我姐姐,是韓子奇的妻子,但那是以前了,現在我是他的妻子!她需要親情時,可以隨時去姐姐那取,不需要時就狠狠在姐姐身上戳刀子!誠然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那個年代,被丈夫遺棄是怎樣的下場啊!她是新女性!新女性就可以自私,不顧別人感受嗎?現在說姐姐和姐夫沒感情,那以前呢?娶人家的時候不說沒感情了,既然娶了就付責任啊!當初結婚沒人逼他,他也是有自己目的的啊!懦弱的男人毀了兩個女人!

下面是摘自另外一篇讀後感,非常鄙視,玉兒是大膽,大膽的新女性你可以去尋找別的愛啊!我就不明白,多少好男人啊,非找自己姐夫!過分強調自由了,藉口新青年新文化,藉口愛情就什麼也不顧了嗎!爲什麼爲愛的錯誤就都要被諒解!憑什麼啊!爲了愛就肆意的傷害別人?愛情沒有錯!但我討厭一些人拿它當自私的擋箭牌!君壁我也不喜歡,但是迂腐落後不是她的錯,當初她父親不讓她讀書,她能怎麼辦?難倒我們藉口她無知我們就拋棄她,她就活該被男人拋棄?迂腐無知並不阻擋她的愛情啊,她也是真心愛韓子奇的。

在這大量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爲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爲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爲之悲哀……

最後,小號鯊魚大大的名言,很有名!原句記不清了,多情不是錯,錯的是任情而爲,明知道後果還一意孤行。我不知道冰玉回國到底怎麼想的,二女侍一夫那不可能,難倒真的讓韓子奇休掉君壁?以愛的名義?還不是一般的狠呢!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範文【4】

提起《穆斯林的葬禮》,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玉殤。是啊,在那隨珠和壁,明月清風的"博雅"大宅裏上演了多少讓人魂牽夢繞的情與事,在夜間那沙沙聲中打磨出了多少稀世珍品。兩代穆斯林是從這裏走向輝煌,也是從這裏走向衰敗。

我無數次的爲故事之中的女主人公嘆息,韓新月,如一輪新月般純潔,如美玉般無暇,她正值青蔥歲月,亭亭玉立,她淺嘗愛情,不甘於獨臥被榻之上,她好似一株出水芙蓉,不容世事污濁,秉持着她那看似平凡的目標,渴望重歸於燕園未名湖畔雕樑畫棟的備宅之中,於幽幽燈光下,深望着她眷念的愛人,重讀他的譯作,重聽他淺吟出拜倫純淨如清泉的詩句。楚雁潮,26歲風華正茂的年紀,在燕園教書,由於同對翻譯譯著事業的鐘愛,新月與班主任楚雁潮的建立起了一種相惜的情感。然而在那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一年後,噩耗傳出,新月患有不治之症,然而,在楚雁潮的一次次關懷中,他們發現彼此之間已越過師生之界,心生愛意,他們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而且還是一個臥榻病人,這似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然而,與此之上更有一道線,將新月與楚雁潮,那便是信仰,新月是回回,是一位穆斯林,她受着安拉的祝福來到世上,每天看着母親做齋戒,然而,回回是絕對不能與異教人結爲連理,楚雁潮相伴着新月走過了最後一段人生,他只是給了新月延長生命的動力,他沒有奢望最最簡單的婚姻,他只想這樣守着她。然而,楚雁潮最終還是沒能力留住新月那脆弱的生命,新月走了。她帶着遺憾走了,她帶着無限希望走了,她帶着對未來的嚮往,對事業的熱愛走了。新月在臨死時一直在問她的好友淑彥"天亮了嗎楚老師怎麼還沒來啊……"我潸然淚下,她帶着莫大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這個有她愛和愛她的世界,離開對於她而言纔剛剛開始的人生。當楚雁潮跳下墓穴爲新月試坑時,我哽咽了何謂偉大的愛情,那種揪心的疼痛感延伸到了每一處肌膚。此時,我多想質問,上主安拉,您的仁慈哪去了那悽美的讓人肝腸寸斷的感情,那深邃的讓人刻骨銘心的摯愛,那幽杳的柔情似水的關懷,構成了一部偉大的愛情篇章。然而,這只是這部書的一小部分。月與玉的穿插,跨越時空,讓我遊蕩在兩代人之間,感動着兩段感動。奇珍齋的興衰,韓子奇的人生經歷,韓太太的辛酸與無奈,韓天星的哏直,陳淑彥的賢惠,樑冰玉的倔強與遺憾…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角色匯成了一個曲折感人的故事。整篇文章似一支幽歌,一唱再唱,沒有華麗的詞藻,確是深情至極的詩篇,抽出兩條明晰的線,兩段憂綿的戀情,兩處凝滿淤血的城——北平與倫敦,我無法不說這篇小說的偉大。這曲哀歌既畢。